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3學年高考生物模擬試卷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種的蝌蚪,三者之間無相互捕食關系。某研究小組在4個條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數(shù)量不等的同種捕食者,一段時間后,各池塘中3種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池塘
2、編號捕食者數(shù)量/只蝌蚪存活率/%甲乙丙1087740225830253442321148203710下列推測不合理的是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種間競爭結果可能受捕食者影響C無捕食者時蝌蚪的種間競爭可能導致乙消失D隨著捕食者數(shù)量增加,乙可獲得的資源減少2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遺傳病患者都攜帶致病基因,且性狀與性別相關聯(lián)時一定是伴性遺傳BX連鎖隱性遺傳病的特點是致病基因的頻率男性明顯高于女性C基因突變引起的遺傳病一定不能利用光學顯微鏡進行檢測D遺傳病是指生殖細胞或受精卵里的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而引發(fā)的疾病3將活的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置于蔗糖溶液中,短時間后細胞形態(tài)不再發(fā)生
3、變化,則此時( )A細胞必定處于質壁分離狀態(tài)B細胞液中的蔗糖濃度比實驗開始時高C可在光鏡下觀察到水分子在進出細胞D細胞液與蔗糖溶液可能仍存在濃度差4如圖為一對近親結婚的青年夫婦的遺傳分析圖,其中白化病由基因a控制,色盲由基因b控制(不考慮基因突變)。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D細胞為次級精母細胞,其中含有兩個B基因BF細胞和G細胞含有的相同致病基因可能來自于家族中的同一祖先CE細胞和G細胞結合發(fā)育成的個體表現(xiàn)型為正常女性D這對夫婦所生子女中,患一種病的概率為7/165下表表示缺碘與不缺碘的兩類人群。血液內與甲狀腺活動密切相關的兩種激素的含量狀況。據(jù)此判斷,表中A與B的含義分別是( )分泌腺體激素名
4、稱不缺碘人群激素含量缺碘人群激素含量補碘前補碘后甲狀腺甲狀腺激素正常降低正常下丘腦A正常B正常A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升高B促甲狀腺激素,降低C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降低D促甲狀腺激素,升高6研究人員在相同且適宜溫度條件下分別測定了兩個作物品種S1、S2的光飽和點(光飽和點是達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照強度)。當增加環(huán)境中C02濃度后,測得S1的光飽和點沒有顯著改變,S2的光飽和點顯著提高。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S1的光飽和點不變,可能是原條件下光反應產(chǎn)生的H和ATP不足BS1的光飽和點不變,可能是原條件下C02濃度未達到飽和CS2的光飽和點提高,可能是原條件下光反應產(chǎn)生的H和ATP未達到飽和
5、DS2的光飽和點提高,可能是原條件下C02濃度不足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9分)下圖是制備抗埃博拉病毒VP40蛋白的單克隆抗體的過程(1)過程中選用EcoR和Xho兩種限制酶切割的優(yōu)點是_,此外還要用到_酶。(2)過程中首先需要用Ca2處理大腸桿菌,使其處于感受態(tài),VP40基因進入大腸桿菌后維持穩(wěn)定并表達的過程稱為_。(3)與植物原生質體融合相比,過程特有的方法是用_處理。通常在選擇培養(yǎng)基中需加入抗生素,目的是_。選擇培養(yǎng)基上存活的雜交瘤細胞產(chǎn)生的抗體_(填“是”或“不是”)單克隆抗體。(4)圖示過程應用的生物技術有_8(10分)圖示HIV病毒侵入實驗動物體內后一些生命活動過程,請回答下
6、列問題:(1)甲圖中以RNA為模板合成RNA-DNA結合物過程需要 _酶。(2)實驗動物體抗HIV抗體是由 _細胞產(chǎn)生的,該抗體無法徹底清除HIV病毒,HIV病毒以T淋巴細胞為主要宿主細胞,據(jù)此解釋感染較長時間后動物體內抗體水平下降的原因是 _,實驗動物感染HIV病毒后惡性腫瘤發(fā)病率顯著上升,是因為感染導致機體 _ (免疫功能)缺失。(3)不同傳染病的病原體不同,寫出一條確認某微生物為該傳染病病原體的必要條件_,痊愈者血清能幫助重癥患者康復,起主要作用的成分是 _。9(10分)下圖為某干旱地區(qū)草場物質循環(huán)模式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物質循環(huán)是指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_和_之間循環(huán)。(2)自
7、然界中的生產(chǎn)者,除了綠色植物,還有_(寫出兩種)。(3)圖中缺失一個重要的流程,請用箭頭和文字表示該過程:_。(4)化石燃料的燃燒會導致霧霾,但一定程度內的霧霾可自行散去。這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_。(5)為保護生態(tài)平衡,該地大力進行環(huán)境整治,下列做法可以實現(xiàn)這一目的的有_A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倡電動汽車的使用B引人天敵,控制當?shù)叵x害,以提高能量利用率C對過度利用的草場。首先應封育,待恢復到較好狀態(tài)再適度利用D大力植樹造林,促使草原加速向更穩(wěn)定的森林群落演替10(10分)香稻米香氣馥郁,被視為水稻中的珍品。香稻含有多種揮發(fā)性有機物質,其中2-乙酰-1-吡咯啉(2-AP)是香稻中主要的揮發(fā)性物質。已
8、知基因B編碼酶B,基因F編碼酶F,基因B的數(shù)量決定2-AP的積累量,2-AP的積累量與水稻的香味強度密切相關,2-AP的合成和代謝途徑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據(jù)圖分析,普通二倍體水稻中,基因F隱性突變后,稻米表現(xiàn)出香味性狀的原因是_。 (2)基因b不能控制酶B的合成,基因型為Bbff的水稻_(填“具有”或“不具有”)香味。濃香型水稻的基因型為_,無香味純合水稻的基因型是_。 (3)將基因型為BbFf的無香味水稻自交,子代均沒有出現(xiàn)香稻,從遺傳學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_。11(15分)麻黃屬植物是科學家發(fā)現(xiàn)的第一種與月球運行周期緊密相關的植物,每年7月的滿月時分,它們會分泌微小的含糖液滴
9、(花蜜),吸引附近的傳粉昆蟲。而在動物世界,很多動物都會在月球運行周期的不同時期上演不同的行為。例如,蜣螂在滾糞球時利用偏振月光導航。(1)麻黃屬植物分泌含糖液滴吸引傳粉昆蟲,其中含糖液滴屬于_信息,體現(xiàn)了信息傳遞有利于植物_。(2)蜣螂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_,蜣螂以草食動物糞為食時,能否獲得植物同化量的10%20%,并說明理由:_。參考答案(含詳細解析)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D【答案解析】四個池塘實驗對照比較,隨著捕食者數(shù)量的增加,甲、丙種群數(shù)量越來越少,可見甲、丙是捕食者的主要食物來源;同時甲、乙、丙相對數(shù)量發(fā)生變化,說明捕食者數(shù)量
10、會影響甲、乙、丙之間的競爭關系。【題目詳解】從放入捕食者后蝌蚪的存活率可知,甲、丙兩種蝌蚪隨捕食者種類增加,存活率下降,而乙蝌蚪存活率增加,說明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A不符合題意;由表格提供的數(shù)據(jù)可以直接看出,隨著放入捕食者數(shù)目的增多,甲和丙的存活率減少,乙的存活率增加,說明蝌蚪的種間競爭結果可能受捕食者影響,B不符合題意;從池塘1的結果可知,三種蝌蚪競爭的結果是乙的存活率很低,甲和丙的存活率很高,此條件下的種間競爭可能導致乙消失,C不符合題意;因為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所以隨捕食者數(shù)量增加,甲和丙數(shù)量減少,與乙的競爭減弱,乙可獲得的資源增多,D符合題意。故選D。2、D【答案解析】由于生殖細胞
11、或受精卵里的遺傳物質發(fā)生了改變,從而使發(fā)育成的個體患疾病,這類疾病都稱為遺傳性疾病,簡稱遺傳病。根據(jù)目前人們對遺傳物質的認識,可以將遺傳病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病三類。單基因遺傳病是由染色體上單個基因的異常所引起的疾病,多基因遺傳病是指涉及許多個基因和許多環(huán)境因素的疾病,染色體異常遺傳病是指由于染色體的數(shù)目形態(tài)或結構異常引起的疾病。【題目詳解】A、染色體異常遺傳病患者由于染色體異常而患病,不攜帶致病基因,性狀與性別相關聯(lián)時不一定是伴性遺傳,如禿頂(從性遺傳),對于雜合子(Bb),是男性表現(xiàn)為禿頂,女性正常,B、b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由于兩性體內性激素的不同,
12、A錯誤;B、X連鎖隱性遺傳病的特點是人群中男性患者遠遠多于女性患者,致病基因的頻率男性與女性相等,B錯誤;C、基因突變引起的遺傳病如鐮刀型貧血癥,可以利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紅細胞的形態(tài),正常人的紅細胞呈圓盤形,貧血癥患者的紅細胞呈鐮刀型,C錯誤;D、遺傳病是指生殖細胞或受精卵里的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而引發(fā)的疾病,D正確。故選D。3、D【答案解析】將活的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置于蔗糖溶液中,短時間后細胞形態(tài)不再發(fā)生變化時的狀態(tài)為滲透平衡狀態(tài),由于蔗糖溶液未知,故無法判斷處于平衡狀態(tài)之前的水分子的流動方向,即無法判斷該洋蔥也外表皮細胞是失水還是吸水?!绢}目詳解】A、蔗糖溶液濃度未知,洋蔥表皮細胞可能失水
13、,也可能吸水,A錯誤;B、短時間后基本無蔗糖分子進入細胞液內,B錯誤;C、顯微鏡下觀察不到水分子的運動,C錯誤;D、植物細胞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細胞液與蔗糖溶液可能無濃度差,也可能存在濃度差,D正確。故選D。4、D【答案解析】根據(jù)兩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分析題圖,左圖表示精原細胞(AaXBY)形成精子的過程,右圖中表示卵原細胞(AaXBXb)形成卵細胞的過程。又因為圖中子代是白化病色盲,所以子代的基因型是aaXbY,則卵細胞F的基因型是aXb,進一步判斷E的基因型(AXB),進一步可以得到G的基因型(aXb),最后可以得到H的基因型(AXB)?!绢}目詳解】A、根據(jù)題意分析,已知左圖表示精原細胞(A
14、aXBY)形成精子的過程,C細胞為初級精母細胞,D細胞為次級精母細胞,因為F細胞的基因型為(aY),故D細胞的基因型為(AXB),其中含有兩個B基因是通過間期DNA復制而來,A正確;B、因為這對青年夫婦是近親結婚,F(xiàn)細胞和G細胞含有的相同致病基因可能來自于家族中的同一祖先,B正確;C、E細胞的基因型為(AXB),G細胞的基因型為(aXb),結合后的基因為(AaXBXb),表現(xiàn)型為正常女性,C正確;D、已知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型分別是(AaXBY)和(AaXBXb),則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是1/4,患色盲的概率也是1/4,所以后代完全正常的概率是(1-1/4)(1-1/4)=9/16,后代患一種病的概
15、率為1/4+1/4-21/41/4=3/8,D錯誤。故選D。5、A【答案解析】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jié):如果外界條件寒冷等因素的刺激下,下丘腦會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這種激素作用于垂體后,使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促甲狀腺激素作用于甲狀腺,使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甲狀腺激素的調節(jié)屬于反饋調節(jié):當甲狀腺激素增多后,反過來又會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激素分泌,使得機體得到甲狀腺激素的調節(jié),同時又保證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致過多。【題目詳解】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作用于垂體,缺碘人群缺乏甲狀腺激素,所以對下丘腦的抑制作用減弱,因此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增多。因此A是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16、,B是升高。故選A?!敬鸢更c睛】本題需要考生識記并理解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jié)和反饋調節(jié)的具體內容。6、B【答案解析】增大二氧化碳濃度后,暗反應速率提高,需要消耗光反應剩余的還原氫和ATP,因此光的飽和點升高。當增加環(huán)境中C02濃度后,S1的光飽和點沒有顯著改變,說明原條件下光反應產(chǎn)生的H和ATP不足。而S2的光飽和點顯著提高,說明原條件下光反應產(chǎn)生的H和ATP未達到飽和?!绢}目詳解】A、光飽和點時,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溫度或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環(huán)境中二氧化碳濃度后,測得S1的光飽和點沒有顯著改變,可能原因是光反應產(chǎn)生的H和ATP不足,A正確;B、S1的光飽和點不變,可能是原條件下二氧化碳濃
17、度已經(jīng)達到飽和,B錯誤;C、增大二氧化碳濃度后,暗反應速率提高,需要消耗光反應剩余的H和ATP,因此,S2的光飽和點升高,C正確;D、S2的光飽和點提高,可能是原條件下二氧化碳濃度不足,還沒有達到二氧化碳飽和點,D正確。故選B?!径ㄎ弧抗夥磻捣磻^程的能量變化和物質變化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防止自身環(huán)化 DNA連接 轉化 滅活的病毒 防止培養(yǎng)過程中的污染 不是 基因工程、動物細胞培養(yǎng)、動物細胞融合 【答案解析】制備抗埃博拉病毒VP40蛋白的單克隆抗體的過程,是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是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給老鼠注射特定的抗原蛋白:VP40蛋白引起小鼠的特異性免疫,產(chǎn)生特定B淋巴細
18、胞,過程是動物細胞融合過程,據(jù)此答題即可?!绢}目詳解】(1)過程中選用EcoR和Xho兩種限制酶切割可以使目的基因的兩端獲得不同的粘性末端,所以這樣處理的優(yōu)點是防止目的基因自身環(huán)化,此外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還需DNA連接酶。(2)過程是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此過程首先需要用Ca2+處理大腸桿菌,使其處于感受態(tài),VP40基因進入大腸桿菌后維持穩(wěn)定并表達的過程稱為轉化。(3)與植物原生質體融合相比原理基本相同,植物原生質體融合常用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動物細胞融合特有的方法是用滅活的病毒處理,通常在選擇培養(yǎng)基中需加入抗生素,目的是防止培養(yǎng)過程中的污染選擇培養(yǎng)基上存活的雜交瘤細胞,還需要進行克隆化培
19、養(yǎng)和抗體檢測,經(jīng)過多次篩選才可以獲得能產(chǎn)生特定抗體的雜交瘤細胞,所以選擇培養(yǎng)基上存活的雜交瘤細胞產(chǎn)生的抗體不是單克隆抗體。(4)圖示過程應用的生物技術有:基因工程、動物細胞培養(yǎng)、動物細胞融合?!敬鸢更c睛】本題考查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解題的關鍵是要能夠熟記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的相關知識點。8、逆轉錄酶 漿 T細胞被感染死亡后,特異免疫過程中抗原傳遞、淋巴因子合成和分泌等功能都都不能正常進行,導致相應的漿細胞數(shù)量減少 監(jiān)控和清除功能 這種微生物必須能夠在患病動物組織內找到,而未患病的動物體內則找不到(從患病動物體內分離的這種微生物能夠在體外被純化和培養(yǎng);經(jīng)培養(yǎng)的微生物被轉移至健康動物后,動物將表現(xiàn)出
20、感染的征象;受感染的健康動物體內又能分離出這種微生物) 相應的抗體 【答案解析】分析題干和題圖甲,HIV是一種逆轉錄病毒,其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包括RNADNA的逆轉錄過程以及DNA復制、轉錄和翻譯過程,經(jīng)逆轉錄形成的病毒DNA要整合到動物細胞染色體DNA上,然后利用寄主細胞的原料和場所,合成子代DNA和蛋白質。乙圖中隨著感染時間的延長,機體內抗HIV抗體的水平先增加后減少,說明感染HIV初期,動物是可通過特異性免疫消滅部分抗原的?!绢}目詳解】(1)甲圖中以RNA為模板合成RNA-DNA結合物過程屬于逆轉錄,需要逆轉錄酶。(2)抗HIV抗體是由動物的漿細胞產(chǎn)生。HIV病毒以T淋巴細胞為主要宿主細
21、胞,T細胞被感染死亡后,特異免疫過程中抗原傳遞、淋巴因子合成和分泌等功能都不能正常進行,導致相應的漿細胞數(shù)量減少,故感染較長時間后動物體內抗體水平下降。并且由于免疫系統(tǒng)受損,其監(jiān)控和清除功能缺失,實驗動物惡性腫瘤發(fā)病率顯著上升。(3)不同傳染病的病原體不同,確認某微生物為該傳染病病原體的必要條件是:這種微生物必須能夠在患病動物組織內找到,而未患病的動物體內則找不到;或從患病動物體內分離的這種微生物能夠在體外被純化和培養(yǎng);或經(jīng)培養(yǎng)的微生物被轉移至健康動物后,動物將表現(xiàn)出感染的征象,受感染的健康動物體內又能分離出這種微生物。痊愈者血清中有相應的抗體,能幫助重癥患者康復?!敬鸢更c睛】解答本題需掌握幾
22、點:1. 艾滋病的發(fā)病機理及HIV的增殖過程;2. 在HIV侵入機體的初期,機體可以通過體液免疫阻止病毒隨血液在人體內的擴散,之后隨著病毒對T淋巴細胞的破壞,T淋巴細胞大量死亡,HIV增多,最終導致機體喪失一切免疫功能。9、生物群落 無機環(huán)境 藍藻和硝化細菌 牧草等植物大氣中CO2庫 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 AC 【答案解析】有關“碳循環(huán)”,考生可以從以下一方面把握:(1)碳在無機環(huán)境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碳酸鹽和二氧化碳;(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含碳有機物;(3)碳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huán)境之間的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環(huán);(4)碳在生物群落內部是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流動;(5)碳循環(huán)過程為:無機
23、環(huán)境中的碳通過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進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碳通過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燃燒進入無機環(huán)境【題目詳解】(1)物質循環(huán)是指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huán)境之間循環(huán)。(2)生產(chǎn)者是能夠將CO2轉變成有機物的生物,除了綠色植物,還有硝化細菌和藍藻。(3)在碳循環(huán)過程中,各營養(yǎng)級都通過呼吸作用釋放CO2至大氣中的CO2庫,所以缺少牧草等植物大氣中CO2庫這個過程。(4)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所以能夠經(jīng)過一段時間再一定程度內清除霧霾。(5)A、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倡電動汽車的使用,可以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A正確;B、盲目引人天敵,可能造成本地物種滅絕,生物多樣性降低
24、,B錯誤;C、對過度利用的草場,首先應封育,待恢復到較好狀態(tài)再適度利用,有利于保護生態(tài)平衡,C正確;D、能否演替成森林是由當?shù)氐沫h(huán)境決定,如果當?shù)貧夂蚋珊祫t不能演替至森林階段,D錯誤。故選AC?!敬鸢更c睛】本題重點考查碳循環(huán),考生識記碳循環(huán)的基礎知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的基礎等基本知識,能夠運用生態(tài)學原理解決回答(5)。10、基因F突變后導致酶F的功能缺失,2-AP累使稻米產(chǎn)生香味 具有 BBff bbFF、bbff、BBFF 基因B和基因F在同一條染色體上,基因b和基因f在另一條同源染色體上,形成配子時沒有發(fā)生交叉互換,只形成BF和bf兩種基因型的配子 【答案解析】提煉題干中信息“(2-AP)是香稻中主要的揮發(fā)性物質。2-AP的積累量與水稻的香味強度密切相關”,可知B基因數(shù)量越多,則香味越濃;且由題圖可知F基因存在時會將2-AP分解而使水稻香味喪失,據(jù)此分析作答?!绢}目詳解】(1)據(jù)圖分析可知,F(xiàn)基因存在會產(chǎn)生F酶分解2-AP,故基因F隱性突變(f)后, F突變后導致酶F的功能缺失,2-AP累使稻米產(chǎn)生香味;(2)基因型為Bbff的水稻因為有B基因存在,可產(chǎn)生2-AP,且無F酶的分解,故表現(xiàn)為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藝術檔案管理創(chuàng)新-深度研究
- 技術支持下的互動策略-深度研究
- 三維重建化石技術-深度研究
- 指令隊列安全性研究-深度研究
- 衛(wèi)星通信信號檢測-深度研究
- 空間結構件鍛造設備優(yōu)化-深度研究
- 跨域網(wǎng)絡協(xié)同技術-第1篇-深度研究
- 數(shù)字博物館在文化遺產(chǎn)傳播中的作用-深度研究
- 影視媒介中的文化傳播效果分析-深度研究
- 船舶節(jié)能技術發(fā)展研究-深度研究
- 塔吊沉降值觀測記錄
- 福特銳界2018款說明書
- 中國傳統(tǒng)文化 英文
- 2022年咖啡師資格證考試參考題庫及答案
-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下冊活動手冊參考答案(word可編輯)
- 2023年P10戶外全彩LED顯示屏預算方案報價預算
- GB/T 554-1996帶纜樁
- 馬工程教材《公共財政概論》PPT-第四章 政府消費支出
- GB/T 20313-2006建筑材料及制品的濕熱性能含濕率的測定烘干法
- 比較政治制度導論
- 農村土地承包調解仲裁與仲裁庭審技巧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