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及反思(★)_第1頁
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及反思(★)_第2頁
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及反思(★)_第3頁
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及反思(★)_第4頁
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及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及反思()第一篇:長方體的表面積 教學設計及反思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P18第二單元第三課長方體的表面積的內容。 教學目標:1、結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與折疊的情景,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2、在操作、觀察活動中,探索并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及其計算方法,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3、通過親身參與探索實踐活動,去獲得積極的成功的情感體驗,并從中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造。教學重點:在操作、觀察活動中,探索并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及其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教學難點

2、:探索并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及其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長方體、正方體紙盒、課件、剪刀 教學過程:一、復習舊知、有效鋪墊圖形的世界中我們認識了很多好朋友,一起看大屏幕(出示長方形),認識嗎?你知道長方形面積怎么計算嗎?(指名說,師板書)再來看(出示長方體),這是新認識的長方體,你還記得長方體的面、頂點、棱的特征嗎?(重點板書:長方體6個面)(前后,左右,上下)二、尋找聯(lián)系、引入新知1、審題讀取數據(出示相關數據)關于這個長方體,你能獲取哪些信息?(引導學生讀出長方體的長、寬、高,并發(fā)現相對的面,顏色相同。)同學們手中也有一個相同的長方體,你能像老師這樣擺放,并標出上下左右前后六個面嗎?(試

3、一試,并指名指一指)2、動手填寫數據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展開與折疊,誰能說一說將這樣一個長方體紙盒展開后,將得到一個什么樣的圖形?(將得到一個六個面相連接的平面圖形,即長方體展開圖)在上節(jié)課的學習中,我們還知道由于剪的方法不同,得到的長方體的展開圖也是不一樣的。下面,老師就將這個長方體展開,得到的一個像這樣的展開圖(出示展開圖)?,F在,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個長方體以及它的展開圖,你能分辨得出這個長方體的六個面分別對應于展開后圖形中的哪個部分嗎?同學們手中都有一個展開圖,請同學們一起來動手做一個活動,先看要求,(出示)活動要求:(1)判斷長方體的六個面分別對應于展開圖的哪個部分,將上下左右前后標在展

4、開圖的各個面上。(2)根據長方體各條棱的長度,將合適的數據填在展開圖的方框中。明白了嗎?動手試試看。 指名試一試,這個同學完成的如何,和你標的一樣嗎? 反饋:誰能來說說,你是怎么填的?三、情境引入、探索新知1、揭示長方體表面積概念同學們很善于觀察,找出了長方體與其展開圖之間的聯(lián)系,那么你想不想通過自己的本領知道我們做這樣一個紙盒需要多少紙板嗎?適時引導學生思考,求至少需要多少面積的紙板其實就是求什么?(所有面的面積之和)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之和就是長方體的表面積。(補充板書)拿出手中的長方體,摸一摸它的6個面,體驗一下它的表面之和。2、 估計長方體紙盒表面積誰能先來估計一下這個長方體紙盒的表面積

5、是多少?(引導學生說出估計的過程與方法,并適時的滲透一些估計的方法與技巧。)3、 小組交流并計算結合這個長方體及它的展開圖,想一想,你準備如何計算它的表面積?四人小組內介紹一下你的方法。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4、 全班交流與匯報學生板書匯報自己的方法,并讓其他同學給予相應的評價。5、概括計算長方體表面積的方法 方法一:6個面面積相加 方法二:計算3個面的面積2,依據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的特點。 方法三:計算三對面的面積再相加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三種方法,誰能說一說,這三種方法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有什么相同之處?請同學們開動腦筋,靈活的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偨Y求表面積的方法:要想求長方體的表面積,需要知道

6、什么?知道了長寬高,應該怎樣計算呢?6、知識推廣思考:求正方體表面積,需要知道什么? 出示課本第18頁試一試,引導學生完成。四、鞏固練習1、基本練習計算下面圖形的表面積(課本第19頁練一練第一題)。 獨立完成,集體糾正。2、拓展練習想一想,一個長方體的飲料盒,它的長、寬、高分別是6.5cm、3.8cm、10.5cm。如果圍著它貼一圈商標紙(上、下面不貼),這張商標紙的面積至少是多少?分析題意,獨立完成,集體糾正?!菊n后反思】長方體的表面積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并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特征的基礎上教學的,也是學生學習幾何知識由平面計算到立體計算的開始,是本單元的重要內容。1、在本節(jié)課中,考慮到根

7、據校本教研的實際情況,對于課時的調整,學生可能產生對知識的淡忘,因此我加強了對已經掌握的知識長方體面的特征的復習,使新舊知識間能很好地銜接在一起,降低與分解了本課教學的難度,使學生易于理解與接受。2、雖然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計算平面圖形面積的方法,然而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立體圖形表面積的概念,因此,應讓學生充分建立長方體表面積的表象,讓學生了解到底什么是長方體的表面積,它都包括那些部分的面積。因此在課堂上,我引導學生通過對長方體充分的觀察,在看、摸、想、說等多種形式下,去真正的了解并感受長方體表面積的含義。不足:1、由于鋪墊環(huán)節(jié)所需時間過長,使整節(jié)課的結構出現一些偏差,時間安排不夠合理。2、由于對

8、長方體與其展開圖的相對應關系挖掘還是不夠到位,計算面積時每個面的面積和哪些數據相關學生不是很清晰,所以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會出現一些錯誤。反思后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如下:此環(huán)節(jié)教師可通過一系列的問題:長方體的6個面可以分為幾組?每組有幾個面?各組的長和寬分別是長方體相對應的長、寬、高的哪個長度?引導學生歸納出:可以分為3組,每組2個面,上下面一組,左右面一組,前后面一組,上下面的面積=長x寬x2,左右面的面積=寬x高x2,前后面的面積=長x高x2,之后再著重通過實物演示讓學生記住長x高、長x寬、寬x高各是長方體的哪個面。使學生深刻理解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并運用于實際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第二篇:長方

9、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長方體表面積教學是在學生認識并掌握了長方體、正方體特征的基礎上教學的,也是學生學習幾何知識由平面計算擴展到立體計算的開始,是本單元的重要內容。學生對舊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但空間思維還沒有真正形成。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這部分知識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過程。首先出示一個禮品盒,如果在禮品盒的外部包上一層精美的包裝紙,包裝紙的面積有多大呢?你知道怎樣求嗎?這時,學生紛紛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也就是求長方體的六個面的表面積。這時,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拿出自己手中的禮品盒,測量禮品盒的長寬高,并求出上下、左右、前后的面積,然后求表面積也就是包裝紙的面積。學生在動手操

10、作完成這一系列的過程并不困難,在大家的共同討論、歸納下,學生們很快就得出了結論,知道了什么叫長方體的表面積并且還總結出了公式: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寬高+長高)2或長寬2+寬高2+長高2利用公式學生能正確進行計算。通過練習,學生們對于誰乘誰能求出哪個面已經相當熟練了,可以說是脫口而出。但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漏洞百出,例如:在長方體的灌桶盒的四周包上一層商標,商標紙的面積是多少?在長方體的水泥柱子上刷油漆,刷油漆的面積是多少?在長方體的游泳池的底部和四周抹水泥,抹水泥的面積是多少?等這方面的問題,學生不知是否有考慮,不管說什么,學生們總是求六個面的表面積,和實際相脫節(jié)。這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11、這是為什么呢?本節(jié)課教學本著“讓學生自主探究活動貫穿于課的始終”的原則,讓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研究、討論、操作,從而得出結論,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生理解了表面積的意義,總結出了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并會運用。但是在成功的背后又存在著許多不足。我們說數學來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那么我們學的數學知識不就是要運用于生活中嗎?不正是要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嗎?而我們的學生卻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到的知識不會靈活運用,不會舉一反三,導致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此,我們在教學這部分知識時,是否有必要讓學生去參觀一些實物

12、建筑,讓學生們在參觀中學習計算獲取知識,加強直觀教學,這樣是否效果更好些呢?長方體的體積的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探索并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圖在觀察、操作、探索的過程中,提高動手操作能力,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因此課一開始,我并沒有設置 漂亮 的教學情境,而是在學生用數方塊的方法得出幾個立體圖形體積的本節(jié)課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探索并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圖在觀察、操作、探索的過程中,提高動手操作能力,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因此課一開始,我并沒有設置“漂亮”的教學情境,而是在學生用數方塊的方法得出幾個立體圖形體積的基礎上,拋出一個問題,

13、“能不能用數方塊的方法來計算教室的體積?”目的有二:一是拋棄繁索的動作,直奔中心;二是快速刺激學生的探索欲望。果然,課上學生的興趣快速激起,為后面的探索活動提供了足夠的情感準備,并羸得了充分的操作探索時間。本節(jié)課,我最滿意的是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探索過程及結果。由于在前幾節(jié)課拼搭立體圖形中,學生曾用8塊小正方塊既搭出了長方體也搭出了正方體,因此在本節(jié)課中,有好幾個小組的學生通過同一次的操作活動,就能同時得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并且正確地闡述了原因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同時學生能根據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關系正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進一步的揭示了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與長方體的體

14、積長寬高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在這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操作探索活動中,學生通過數據的記錄與分析,發(fā)現長方體體積與長、寬、高(正方體體積與棱長)之間的關系,知道了求長(正)方體體積所必需具備的條件,并根據數據抽象歸納出體積公式,這當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發(fā)展了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同時在整個的觀察、操作、探索的過程中,更進一步地理解與掌握長方體與正方體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有助于知識體系的重組與構建,學生的空間觀念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意圖之一。但是,在本節(jié)課的學生匯報環(huán)節(jié)當中,學生在匯報時語言表述有些不清楚,且匯報習慣不是很好,這跟學生平時在這個方面得到的訓練機會不多有關系,也跟老師當時

15、的心態(tài)稍嫌急躁有著一定的關系。這提醒了我,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多所改進,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不管怎樣,課還是上完了,有收獲,也有遺憾,珍藏收獲,吸取教訓,期待以后的教學會更好。2、5的倍數特征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在制定目標的時候,從數學研究方法這個方面著手,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更注重讓學生了解科學的數學研究的過程。一堂課的知識目標是很容易達成的,但是如果要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或科學的研究方法,往往會給我們一線教師帶來很多困難。在這節(jié)課中,我引導學生通過“猜想驗證結論”三個流程進行研究,最后得到正確的數學結果,并進行應用。1、滲透“范圍”意識。當我們說要研究2、5的倍數的特征時,學生想當然地會認為只要

16、一個數一個數地研究就可以了。如果讓他們實際操作,他們很可能會寫了幾個數后,就下結論,當然這時候他們下的結論也很可能是正確的。大部分老師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肯定學生的結論,然后進行練習鞏固。但是教師并沒有滿足于此,而是抱著科學嚴謹的態(tài)度。僅僅幾個數就能得出結論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一項結論的得出不是這樣草率的。如果教師如此這般教學,一次兩次不要緊,長久以來,學生也會形成草率的態(tài)度,以偏概全,缺乏一種科學的嚴謹,這是很可怕的。 所以我們看到,首先教師引導學生確定了“小范圍”的意識,在數據比較多的時候,我們可以先確定一個范圍,在有限的時間里研究這個范圍中的數的特征,得到在1-100這個范圍內5的倍

17、數的特征,個位上的數字是5或0。這時候教師沒有滿足于此,而是引導學生認識到這個結論僅僅適用于1-100這個小范圍,是不是在所有不等于0的自然數中都使用呢?還需要研究。所以接下來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開始認識到還要繼續(xù)拓展范圍,研究大于100的自然數中所有5的倍數是不是也是個位上的數字是5或0。只有進行了研究,才能得到正確的結論,最后在學習和生活中進行應用。2、感受“猜想”與“結論”的不同。在教學2、5的倍數的特征之前,教師找了幾個學生訪談,想了解學生學習的前在狀態(tài),當然所找的學生是各種層次都有的。對于2、5的倍數的特征,應該說比較簡單,所以中等學生和優(yōu)等生都已經知道了它們的特征2的倍數肯定是雙數

18、,5的倍數末尾是5或0,只有個別學困生一無所知。同時有個奇怪的現象,所有知道這個結論的同學都認為這個結論非常正確,以后就能用這個結論來進行判斷,不需要進行驗證,當然他們的結論獲得也僅僅是“知道”的過程,沒有經歷“探究”過程。如果長此以往,學生僅僅是知識的接受者,而不是知識的探究者,以后將只習慣于被動接受,而不會主動發(fā)現。所以,在教學中,當學生找到1-100內2和5的倍數特征時,教師追問學生,“是不是比100大的自然數中,也有這個特征呢?”學生異口同聲地都認為是。這里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養(yǎng)成嚴謹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我們看到,教師告訴學生是不是有這個特征,我們沒有研究過,所以只是我們的猜想。當教師一點撥

19、后,大部分學生還是比較認可的。確實,沒有經過研究,怎么能知道是呢?有了這樣的猜想,最后通過舉例的方法驗證后,學生沒有找到反例,這時教師才告訴學生,一開始的猜想現在變成了結論。雖然同樣是一句話,不同的時候有不同的界定,沒有經過驗證前,只是猜想;只有研究后,猜想才可能變成結論。相信學生不斷經歷這種過程后,他們才會具備科學的態(tài)度,才會學會對自己所說的話負責,才不會貿然下結論,當然我們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并用適當的方法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從而得到正確的結論。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們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不要再僅僅關注學生知識目標,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學生的能力目標,只有從小培養(yǎng),從小滲透,那么我們學

20、生對數學的認識才會更深刻,也才會在數學上有更大的造詣。質數和合數教學反思教學質數和合數,我本著以人的發(fā)展為本的教學理念,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注重教學目標的多元化,在價值目標取向上不僅僅局限于學生獲得一般的解決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數學自身的魅力,獲得數學的基本思想,了解數學的價值,體驗問題解決的過程。 這節(jié)課學生的興趣很濃,發(fā)言很積極,效果也很好,回顧一下,成功與不足兼而有之,下面談談我的感受。一、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數學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獲得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要讓學生學會科學的探究方法?!肮ぷ鞅怼钡膬热菁词强茖W探究的一般程序。新課時

21、出示“工作表”為學生提供了求知的路引,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生懷著極大的求知欲望對自己要解決的問題積極地進行觀察、猜測、驗證、合作交流,親歷問題的探究過程,在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實踐中實現知識的自我建構。二、“自我反思”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使學生初步形成評價和反思的意識。在“自學”、“交流”之后,加入“自我反思”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有了更多的機會去反思,去體驗探索發(fā)現的過程,促進了學生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學生在反思的過程中了解到各自的見解,并在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中對知識有了更豐富、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而也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自我評價、自我批評、自我調控的意識

22、。雖然質數與合數的新課教學應該說是比較順利的,學生能理解掌握它們的概念,可是在學生的作業(yè)中,問題卻特別多:1、素數和合數分辨不清,51,91被許多學生當成素數;2、寫50以內的素數,錯得太多,不是多寫就是少寫;3、與奇數、偶數混合后的判斷題出錯多。為此要讓學生深刻理解素數、合數、奇數、偶數的各自概念,掌握各自判斷方法,也要讓學生背一背素數表,幫助學生快速辨別素數,還要告誡學生要細心,要有耐心和學好的信心。應再額外教給學生判斷素數的簡便有效方法:依次用2、3、5、7、11等素數去除這個數,看有沒有余數,如91除以7等于13,121除以11等于11?;ㄐr間介紹哥德巴赫猜想也是值得的,它能提學生的

23、學習興趣。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教學步驟主要分為教學分數的產生、分數的意義、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和含義。整個過程的展開條理清楚、層次分明、主次恰當。特別是教學策略明確,具體體現在:其一,對學生通過自己努力能夠學會的材料,盡量讓學生通過自學、合作、討論、嘗試、自測、總結來完成。即用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反饋,主動總結的辦法來提高學生從課本獲得知識的能力。例如,教學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和含義。其二,對學生學習有困難的材料,如“分數的意義”則采用抓住其關鍵要素,采取啟發(fā)誘導等方式。如,理解分數意義中的平均分采用的是一種方式,具體做法是在觀察理解中調控,在操作理解中調控,在識別理解中調控,最后通過小結來完成對平

24、均分概念的理解。又如,正確認識分數意義的單位“1 ”則采取又一種方式,即先認識單位“1 ”可表示一個物體、一個圖形或一個計量單位;再認識單位“1”可表示由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然后進行變式、舉例、總結。與此同時又緊扣反饋調控,使學生對單位“1”的認識不斷得到深化。另外對新知認知過程的設計,還特別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的全面性,注重利用認知過程去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綜合、抽象、概括等各種能力。分數與除法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的產生和意義的基礎上教學的,教學分數的產生時,平均分的過程往往不能得到整數的結果,要用分數來表示,已初步涉及到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教學分數的意義時,把一個物體

25、或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也蘊涵著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但是都沒有明確提出來,在學生理解了分數的意義之后,教學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使學生初步知道兩個整數相除,不論被除數小于、等于、大于除數,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商。這樣可以加深和擴展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同時也為講假分數與分數的基本性質打下基礎。設計意圖:1直觀演示是學生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的前提:由于學生在學習分數的意義時已經對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比較熟悉,所以本節(jié)課教學把一張餅平均分給3個人時并沒有讓學生操作,而是計算機演示分的過程,讓學生理解1張餅的就是張。3張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多少張餅,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師提供學具讓學生充分操作

26、,體驗兩種分法的含義,重點在如何理解3張餅的就是張。把2張餅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應該分得多少張?繼續(xù)讓學生操作,豐富對2張餅的就是張餅的理解。學生操作經驗的積累有效地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難點。2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本節(jié)課圍繞兩種分法精心設計了具有思考性的、合乎邏輯的問題串,“逼”學生進行有序的思考,從而進一步提出有價值的問題。3注重了知識的系統(tǒng)性:數學知識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聯(lián)系的,只有把知識放在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中,學生的研究才是有意義的。比如學生在應用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練習時對0.53=,部分學生會覺著的=表示方法是不行的,教師解釋:這種分數形式平時并不常見,隨著今后的學習

27、,大家就能把它轉化成常見的分數形式。真分數和假分數教學反思這一課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的意義,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比較分數的大小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老教材,新思路是我設計這堂課的出發(fā)點.新課程標準全新地強調: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研究性學習作為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學習方式愈來愈受到重視.所以在設計真分數和假分數這一課時,我力圖把研究帶入學習之中,讓學生在學習中進行研究,在研究中學到知識,發(fā)展能力. 分數教學有兩個最基本的概念,一個是分數的意義,一個是分數的單位.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了這兩個概念,學習分數就可以舉一反三,因此在教學真分數和假分數時,我首先幫助學

28、生從分數意義上理解和掌握新課的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通過讓學生敘述自己表示出的分數,分數的意義,回答分數的分數單位及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分數單位等內容,為學生學習真分數和假分數奠定基礎. 其次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作用.用提問的方式啟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合作探究;然后依據真分數和假分數的分類,引導學生在已經掌握的分數概念的基礎上,通過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從特殊到一般,理解并掌握真分數,假分數的概念,自己得出應用的判斷和結論. 最后通過觀察數軸上各點所表示的分數,引導學生將真分數和假分數與1作比較,使學生從直觀上清晰地認識到真分數小于1,假分數等于或大于1的特征,進一步理解了真分數和假

29、分數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第三篇: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今天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不大順暢,除了課堂上魏博宇、畢峻偉同學因理解出現偏差,交流糾正浪費時間外,我認為教師的設計也存在很大問題。一、教學設計要刪繁就簡。1、復習導入內容可以再精煉一點。沒必要從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點、面、棱的方面挨個去比較,去訂正,直接設計說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異同點,形式也沒必要挨個抽學生回答,可以同桌互相交流,抽一組代表回答即可,這樣既節(jié)省時間也抓住了重點。第二個練習題的設計可以直接讓學生說出面積即可,其他學生判斷,因為是復習內容,沒必要像新課一樣都是重點去分析。2、重點的內容重點突破。長方體的表面積探索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也是在之

30、前學習了長方體的特征和展開面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可直接讓學生借助實物或者展開圖去探究長方體的表面積,關鍵是讓學生理清弄順長方體展開面的長和寬和原長方體的長寬高的關系,將小組合作“議一議”的內容作為重點,讓學生們自己去探究、去發(fā)現、去總結,占用的時間也應該是比較重要的時間。二、牢記數學課的“三必講、三不講”。比如這節(jié)課上“什么是長方體的表面積?”在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后,沒必要定義讀三遍,然后又抽取了10個同學依次回答問題。包括溫故知新里的練習內容,只要學生回答正確,或者知錯能改,沒必要一道又一道的講解。三、數學課應該精講多練。而本節(jié)課學生說的多,而且環(huán)節(jié)過于羅嗦,將簡單問題復雜化了,導致教學任

31、務沒有完成,練習又少之又少。以上原因都是老師個人的原因造成的,初次帶五年級數學,對教材內容以及重難點內容抓不準、吃不透,設計上不敢求新穎只求能正確的教學下來就好,針對以上不足,我以后一定要勤學習,勤請教,爭取快速提高自己的數學教學水平。第四篇: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一課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體的特征的基礎上學習的,這部分內容對于學生來說并不困難,只要把六個面的面積相加就行。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提出明確的操作要求“長方體六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那么怎樣求長方體的表面積呢?請你用長方體實物模型學具,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后,放手讓學生去操作,給學生充分的活動、交流和思考時

32、間,使學生的潛能得以充分的釋放,學生在操作中探究知識、獲取知識。在小組活動中,學生能夠各抒己見,優(yōu)勢互補,先后找到不同種計算長方體表面積的方法。只見大小不一的長方體在學生的手中“動”起來,他們有的量,有的剪,有的拼,此時學生的思維是發(fā)散的,操作是自由的,他們親身經歷了探究的過程。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找到了多種方法。方法一:把長方體展開后分成三組,按組求面積后再求和。得到的計算方法是:長寬2+長高2+寬高2。方法二:把長方體展開后分成面積相等的兩大組,得到的計算方法是:(長寬+長高+寬高)2。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能進行簡單的化學反應中的有關計算;掌握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和解題策略。

33、2、過程與方法:通過有關化學化學反應計算的練習,掌握解題格式和解題方法,形成解題能力,并從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學反應。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從化學反應的有關計算中,認識定量研究對于工農業(yè)生產及化學科學發(fā)展的重大作用。二、教學分析:1、內容分析:本課題在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基礎上,學習利用化學方程式所反映的質量關系進行簡單的計算重點: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和格式難點:化學方程式的正確書寫以及相關計算2、學情分析:本課題的學習中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是書寫方程式,尤其是中等偏差學生由于方程式沒有掌握好,沒有將化學方程式配平,把幾個分子相對分子質量之和計算錯誤,還有的數學功底較差,結果出錯。三、教學過程:

34、(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氫氣是未來汽車的理想燃料,氫氣可以通過水分解得到。已知1kg氫氣能供一輛功率為50kw的汽車大約跑100km.。觀看課本136頁圖,你有什么想法?讓學生聽講、看圖、思考。(引發(fā)問題)請同學們相互交流各自的想法,然后進行歸納。小組間猜想、討論、交流。(1)要想知道18kg水可供汽車跑多遠,就必須知道18kg水分解能產生多少氫氣。(2)想知道18kg水分解產生多少氫氣,就需要知道參加反應的水的質量與生成氫氣的質量關系。(3)要想知道參加反應的水的質量與生成氫氣的質量關系,就需要知道水分解的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關系。(知識回顧)請寫出水分解的化學方程式,并說出化學方程式的涵義。思

35、考:水分子和氫分子的質量比為多少?為什么?讓學生寫出該化學方程式后回答其含義。水分子和氫分子的質量比等于其相對分子質量之比。(引導探究)在水分解的反應體系中,各物質之間的質量存在怎樣的關系?你可得出什么結論?讓學生討論并嘗試計算后交流:用不同的水分子數目代入計算。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得出,水分子、氫分子、氧分子間的質量比恒等于9:1:8。(師生交流)從以上的分析可看出,在化學反應中各物質的質量關系與什么有關?然后對學生的交流進行評價并總結歸納。讓學生交流(1)這種質量關系與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有關;(2)與物質的化學計量數有關;(3)與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和物質的化學計量數密不可分。(設計方案)我們已

36、知道化學反應中各物質的質量關系,那么你能否根據這個質量關系計算一下:18kg水分解能產生多少氫氣?學生討論、交流計算方案,并利用自己設計的方案進行計算。(展示評價)展示學生有代表性的解答方案,組織學生進行評價,總結解題步驟和解答過程中易出現差錯的地方。讓學生交流解題方案,總結解題步驟。并按步驟進行解題。然后同學之間討論、交流,相互補充,得出答案。(回顧與反思)通過以上的探索,請你將化學反應中有關計算的解題思路和一般步驟總結出來。通過學生交流,評價自己的學習情況。然后學生練習課本138頁的習題,鞏固所學新知識。第一篇: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一

37、、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集體和個人的關系;知道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關愛集體,人人有責。能力目標:正確認識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關系的能力;具有關愛集體的實踐能力,自覺地維護集體榮譽和利益的行為能力,發(fā)揚集體的好作風,善于團結他人的能力覺悟目標:培養(yǎng)學生關愛集體和社會的責任感和道德情操;樹立責任意識;體驗團結就是力量的自豪感和快樂。二、教學重點與難點:1、教學重點: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2、教學難點:如何關愛集體。三、教學方法:1、多媒體教學2、啟發(fā)式教學四、板書設計:第一框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一、我是集體一員1、集體和個人的關系;2、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二

38、、關愛集體 人人有責(1)為什么說關愛集體人人有責? (2)如何關愛集體?關愛集體的表現: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多媒體播放倫敦奧運會中國男子體操隊奪冠的比賽片段,讓學生傾聽解說嘉賓前男子體操隊員李小鵬對比賽的傾情解說 (教師提問):(1)李小鵬為何那么關注中國男子體操隊的發(fā)展?(2)這件事給我們什么啟示?(學生回答中板書課題)(二)講授新課:一、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1、我是集體的一員(學生自讀教材材料后思考) 為什么畢業(yè)20年后仍能感受到當初班集體的溫暖?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1)集體和個體的關系集體的存在離不開個體個體只有緊緊地依靠集體,才能有無窮的力量 學生討論諺語“大河有水小河滿

39、,大河無水小河干”的寓意 學生代表發(fā)言,教師總結(2)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 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2、關愛集體 人人有責 【李澤群是多管閑事嗎?】 不是,是關愛集體的表現。(1)為什么說關愛集體人人有責?集體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集體,只有人人都主動關心、愛護集體,為集體建設出力,集體才會真正成為我們依戀的家。 (2)如何關愛集體?關愛集體的表現:多媒體播放大轉折之千里躍進大別山視頻片段后:(教師提問)1.劉鄧明知千里躍進大別山會無后方支援,付出巨大犧牲的代價為什么卻毅然接受中央的戰(zhàn)略安排? (教師說明:事實上1947年6月12萬大軍入山,短短八個月后到了1948年2月出山,劉鄧大軍非

40、戰(zhàn)斗減員竟然達到不足7萬)2.劉鄧在大別山面對缺少棉衣過冬這一困難采取自己動手的決定充分說明了什么?給我們什么啟示?學生小組討論,代表發(fā)言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服從集體的安排,積極主動地為集體建設貢獻力量。 發(fā)揚集體的好作風,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集體遇到的困難。多媒體播放電視劇亮劍中李云龍攻打平安縣城的視頻片段后(教師提問):1. 李云龍擅自攻打平安縣城后,晉西北其他八路軍的舉動怎樣?2晉西北八路軍被譽為“鐵三角”又說明了什么?學生小組討論代表發(fā)言、在集體中能求大同存小異,善于團結他人,讓集體發(fā)揮出更大的力量。(三)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使我們知道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關系;集體

41、應充分尊重和保護個人利益,個人更應該關心和維護集體利益,關愛集體,人人有責。從而能自覺地維護集體榮譽和利益,發(fā)揚集體的好作風,善于團結他人。(四)課后思考:多媒體播放兒歌三個和尚,師生一起唱中體會歌詞說明的道理。 1為什么三個和尚卻沒水喝?2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帶給我們哪些啟示?六、教后反思:本節(jié)課我所選視頻為學生所熟知,且和歷史教材有聯(lián)系,視頻為學生營造了一個還原歷史、探究知識的氛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眼、耳、口、手、腦等多種感官,學生的興趣被大大的調動起來。學生的主體地位彰顯,討論熱烈積極,回答的答案除了教材涉及知識點外,還有拓展和延伸。例如面對集體安排,我們要犧牲個人利益,人多不一定就是力

42、量大等。另外本節(jié)課所選視頻題材內容積極向上,很好的體現了愛國主義教育進課堂的要求,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情感得以升華,思想得到提高。第二篇: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教學設計九年級第二課第一框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教學設計(原創(chuàng))一、教學目標:情感 態(tài)度 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關愛集體和社會的責任感和道德情操;樹立責任意識;體驗團結就是力量的自豪感和快樂。能力:正確認識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關系的能力;具有關愛集體的實踐能力,自覺地維護集體榮譽和利益的行為能力,發(fā)揚集體的好作風,善于團結他人的能力知識: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集體和個人的關系;知道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集體應充分尊重和保護個人利益,個人更

43、應該關心和維護集體利益,關愛集體,人人有責。二、教學重點與難點:1、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弄清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關系2、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如何關愛集體。三、教學方法、手段: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自己舉例,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用具體、生動的事例以及美妙的歌曲感染、教育學生,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播放多媒體課件中的歌曲眾人劃漿開大船,鼓勵學生一起唱。 學生思考:(1)歌曲中給你印象最深的兩句歌詞是什么?(2)這些歌詞說明了什么道理?(二)自學問題:1、集體和個體的關系2、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3、為什么說關愛集體人人有責?4、如何關愛集體?關愛集

44、體的表現:5、6、(三)知識運用 能力提高1、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一個和尚有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這兩句俗語告訴我們什么道理?2、根據詩歌回答1、2、3、440位同學組成了一個集體,這是一個團結的集體,一個溫暖的集體。 我是這集體中的一個成員,小小的我和強大的集體,是那么密不可分。 如果說,集體是遼闊的大地, 而我,就是一粒種子,我獎在你的環(huán)抱中,生根、發(fā)芽,爾后結出碩果,作為回報。 我想說,集體是一條船,而我和我的伙伴們則是水手,你載著我們 在知識的海洋中揚帆,遠航。 我生活在集體中, 集體永遠在我心(1)根據所學知識,談談你對詩歌的理解。(2)假如你是詩歌中的“我”,你打算怎樣關愛你的

45、班集體?(四)我的收獲:通過本課的學習,使我們知道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關系;集體應充分尊重和保護個人利益,個人更應該關心和維護集體利益,關愛集體,人人有責。從而能自覺地維護集體榮譽和利益,發(fā)揚集體的好作風,善于團結他人。(五)自我檢測一、選擇題1、小董的爸爸初中畢業(yè)20多年了,可是他經常上網查看同學錄,和以前的同學一起交流信息,回憶美好的初中生活,深切感受到當初班集體的溫暖和同學間的濃濃情宜。這是因為( )A、小董的爸爸是個很念舊的人B、以前的班集體給了他美好的回憶,不好回憶都忘掉C、集體與個人相互依存,集體離不開個人,個人也離不開集體 D、集體存在的目的就是保護個人的利益2、班里布

46、置教室,需要兩幅書法作品,于是小群主動提出他完成這個任務,同學們紛紛為小群的行為鼓掌。因為( )他能服從集體的安排 他善于團結同學 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集體遇到的困難 他承擔了關愛集體的責任A、 B、 C、 D、二、我的班級我關心經常發(fā)現:衛(wèi)生區(qū)、教室臟了無人管;衛(wèi)生工具亂放無人整理;同學違反紀律,無人制止;路隊走不好,無人負責;抄襲同學的作業(yè),無人舉報;考試作弊,其他同學聽之任之。(1)這是一種什么現象?(2)如果這咱現象長期蔓延,會出現怎樣的情形?(3)這對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4)請你為樹立良好的班風提幾條合理化建議。第三篇: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教學設計思想品德九年級第二課第一框承擔關愛集

47、體的責任教學設計鳳城鄉(xiāng)中學 魯愛敏一、課標要求正確認識個人和集體的關系,體會“團結就是力量”,能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二、學情分析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范圍的擴大,青少年應該承擔的責任也越來越多。在學校,遵守學校紀律,維護班級良好作風、團結同學、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是每一個負責人的公民應該認真履行的責任,但有的同學只關心自己的利益,不關心集體利益。針對學生集體意識淡薄,利用身邊的事例著重培養(yǎng)加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責任感。三、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個人離不開集體,個人只有依靠集體才有無窮的力量;知道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明白關愛集體就要自覺維護

48、集體的利益和榮譽,發(fā)揚集體的好作風,在集體中團結他人。能力目標:具有正確認識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關系的能力;具有積極關心和維護集體利益的能力;具有善于團結他人的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樹立“我是集體的一員”的歸屬感;具有關愛集體的情懷;培養(yǎng)關愛集體的和社會的責任感。四、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關系; 如何關愛集體。教學難點:在集體生活中學會如何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矛盾五、教學方法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自己舉例,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用具體、生動的實例感染、教育學生,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六、設計理念本課設計以課程標準為依據,遵循新課程“以人為本”的理

49、念,從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水平出發(fā),通過案例分析、小組評議等多樣化的活動,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知識的理解;把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甚至是學生自己身上的事例引入課堂,讓學生感到親切、真實,又能在熟悉的話題七、教學過程導入:小剛15歲生日那天,很認真地問媽媽:“15歲意味著什么?”媽媽回答說:“它意味著責任?!焙⒆右苫蟮貑枺骸盀槭裁茨??”媽媽又告訴他說:“孩子,你已經長大了,要學會承擔一些責任了。因為只有勇于承擔責任,我們才能勇敢;只有勇于承擔責任,我們才能無私;只有勇于承擔責任,我們才會有不斷前進的動力。也只有勇于承擔責任,你才會更加成熟?!睅煟盒倠寢尩幕卮鸾o你什么啟示? 生答:(略)。教師歸納:媽媽的回

50、答表達了一位母親對孩子健康成長、承擔責任的關愛與期望。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必須為自己所扮演的各種角色承擔相應的責任。只有學會承擔責任,我們才能健康成長,才能獲得幸福的生活和過有意義的人生。因此,我們一定要學會承擔責任。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應該承擔哪些責任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講授新課:承擔關愛集體的責任一、我是集體的一員1、個體與集體相互依存活動一:(多媒體出示材料)小董的爸爸初中畢業(yè)已經20年了,為了方便與初中同學聯(lián)系,他在“中國同學錄”上建立了班級同學網頁。幾天之后,班里絕大多數同學登錄了網頁。他們在一起交流信息,回憶美好的初中生活,深切感受到當初班集體的溫暖和同學之間的濃濃情誼。

51、 師:小董的爸爸為什么畢業(yè)20年后仍能感受到當初班集體的溫暖?學生討論、交流師總結:因為20年前班集體給了小董的爸爸美好的生活,同學之間的濃濃的情誼,使他們感受到生活的無限美好和集體力量的無窮魅力,20年后仍歸懷念班集體,仍能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因此,個人與集體相互依存,集體它離不開個體而存在,個體只有緊緊地依靠集體,才能有無窮的力量。注意:引導學生感受集體的溫暖、人間的真愛和力量,認識到作為集體的一員應該關心集體,把自己融入集體之中。2、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相互聯(lián)系 活動二:九年級3班的某些現象讓生思考、討論交流,然后談感受注意:要注重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體會說感受,從中挖掘德育教學資源,引導學

52、生自我教育,認識到個人利益離不開集體利益。生談感受:學習、生活、心理都會受到影響,難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缺乏集體責任感。 師:同學們想一想自己所生活的班集體中有沒有類似現象,如果有,大膽的列舉出來。 生列舉:亂扔垃圾、隨地吐痰、自習課上大聲喧嘩、集體活動不參加等。師:為改變班級的各種不良現象提建議(把大家公認的比較好的建議制成班級日志,以激勵全班同學共同為改進班風而努力。小結:一個班風優(yōu)良、團結友愛、文明向上的集體,對于生活在其中的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都是有益的。同時,它說明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一旦集體利益受損,個人利益也難得到保證;只有切實維護集體利益,個人利益才有根本保障。二、關

53、愛集體 人人有責1、關心集體、愛護集體活動三:情景表演“愛管閑事的李澤群” 請兩位同學現場模擬這一情景。讓生思考:李澤群是多管閑事嗎?班級中有李澤群這樣的“管事大王”嗎? 生:不是,他的行為是關愛集體的表現。 生:我們班里也有,我們的班長就是。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如果大家都像那位值日生這樣,班級的情形會如何?(學生分小組討論)生:思想渙散、無心學習、自私自利、道德品質敗壞等2 多媒體顯示:(1)對集體不負責任就是對自己不負責任;(2)作為集體的一員,人人都應該為集體建設出力,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尊重哪些對集體負責的同學。(3)自己做的不對時,同學提出批評和建議,就應該做到有則改之,不能反唇相譏,“過兒不改”;(4)我們應該“見賢思齊”,做一個像李澤群這樣具有強烈責任心的好同學。師小結:樹立“我是集體的一員”的意識,集體是我們每個人的集體,只有人人都主動關心、愛護集體,為集體建設出力,集體才會真正成為我們依戀的家。2、關愛集體的表現讓生閱讀教材第21頁,然后說一說關愛集體的三種表現(1)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服從集體的安排,積極主動地為集體建設貢獻才智。 (2)發(fā)揚集體的好作風,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集體遇到的困難。 活動四:教材第21頁 *為什么眾人拾柴會火焰高? *為什么三個和尚卻沒水喝?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用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