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589-2010保健按摩操作規(guī)范_第1頁
DB11-T589-2010保健按摩操作規(guī)范_第2頁
DB11-T589-2010保健按摩操作規(guī)范_第3頁
DB11-T589-2010保健按摩操作規(guī)范_第4頁
DB11-T589-2010保健按摩操作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CS 03.080.30A 10備案號:29587-2011DB11北京市地方標準DB11/T 5892010代替 DB11/T 5892008保健按摩操作規(guī)范Specification for massage operation2010-12-28 發(fā)布2011- 04-01 實施北京市質(zhì)量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 布DB11/T 5892010目次前言II范圍1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術語和定義1操作基本要求1操作方法1IDB11/T 5892010前言本標準按照 GB/T 1.1-2009 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本標準代替 DB11/T 589-2008保健按摩操作規(guī)范。本標準與 DB11/T 589-2008

2、 相比,主要技術差異和變化如下:本標準將原標準的結(jié)構進行了調(diào)整,對原第4章“全身保健按摩”的內(nèi)容進行了整合,修改為第4章“操作方法”進行表述。根據(jù)實際操作情況對保健按摩操作順序和操作手法進行了大幅度的調(diào)整。(見第4章,2008年版第4章)將“本標準規(guī)定了保健按摩操作要求、全身保健按摩、不適癥保健按摩、病癥保健康復按摩等的操作”改為“本標準規(guī)定了保健按摩操作基本要求、全身保健按摩和局部保健按摩的操作方法”(見范圍,2008年版范圍);增加了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一章;刪除了“側(cè)臥位”的定義(見2008年版2.3);將第3章“按摩操作要求”改為“操作基本要求”(見第4章,2008年版第3章)將“應慎用牽引

3、性、頓挫性等手法”修改為“應慎用強力牽引、瞬間用力的手法”(見4.3,2008年版3.3);增加了“全身按摩時間應不少于45分鐘,局部按摩時間應不少于30分鐘”(見4.4);增加了“保健按摩應按第4章規(guī)定的操作方法進行操作,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增加按摩手法”(見4.5)刪除了第5章“不適癥保健按摩”(2008年版第5章);刪除了第6章“病癥保健康復按摩” (2008年版第6章);此次修訂更強調(diào)標準內(nèi)容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層次更加清晰。本標準由北京市殘疾人聯(lián)合會提出并歸口。本標準由北京市殘疾人聯(lián)合會組織實施。本標準起草單位:北京市盲人按摩指導中心、北京市標準化研究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劉洪波、王

4、長漢、于天源、王虹、金萍、王琦、劉雪濤、王海虹、劉彥敏、洪旗、姜輝、張勁松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 本標準代替了:DB11/T 589-2008IIDB11/T 5892010保健按摩操作規(guī)范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保健按摩操作基本要求、全身保健按摩和局部保健按摩的操作方法。本標準適用于保健按摩的操作。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 12346腧穴名稱與定位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仰臥位dorsal position背面而

5、臥,下肢放松,上肢自然置于軀體兩旁或屈肘置于頭部兩側(cè)的身體姿態(tài)。3.2俯臥位ventricumbent position背面而臥,下肢放松,上肢自然置于軀體兩旁或屈肘置于頭部兩側(cè)的身體姿態(tài)。3.3坐位sitting position端正而坐的身體姿態(tài)。操作基本要求熟練運用常用的經(jīng)絡、腧穴,腧穴定位符合 GB/T 12346 要求。熟練運用推,摩,抹,擦,按,壓,點,撥,捏,拿,捻,揉,滾,搓,抖,振,擊,拍,搖, 屈,伸等按摩手法,操作應持久、有力、均勻、柔和,達到深透和滲透效果。進行按摩操作時應慎用強力牽引、瞬間用力的手法,不應使用脊柱關節(jié)扳法。全身按摩時間應不少于 45 分鐘,局部按摩時間

6、應不少于 30 分鐘。保健按摩應按第 4 章規(guī)定的操作方法進行操作,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增加按摩手法。1DB11/T 5892010操作方法全身保健按摩俯臥位按摩師宜按以下順序進行按摩:推背部及下肢后側(cè)經(jīng)脈,依次推督脈、夾脊、足太陽膀胱經(jīng);拿頸部肌肉;拿揉后枕部;點揉風池;點揉頸肩部,點揉肩井、天宗等穴位;點揉背俞穴;分推背部;拿斜方肌;揉、撥、壓、滾腰背;點揉髂腰角;掌振腰骶;橫擦腰骶;掌揉背腰部;掌揉臀部;拿下肢后側(cè);點揉承扶、殷門、委中、承ft、昆侖、太溪、風市、陽陵泉、足三里等穴位;掌擦足底,點揉涌泉;屈膝屈踝;叩擊腰背部及下肢后側(cè);推下肢后側(cè)。仰臥位按摩師宜按以下順序進行按摩:推胸腹部經(jīng)脈

7、,依次推任脈、足陽明胃經(jīng)、足少陽膽經(jīng);分推胸部;掌摩膻中;掌摩季脅;分推腹部;掌摩腹部;點揉中脘、氣海、關元、梁門、天樞、歸來等穴位;掌振小腹;掌揉肩部;拿揉上肢;分推掌心;點揉掌骨間;揉捻手指;拔伸手指;2DB11/T 5892010運動肩、肘、腕關節(jié);搓抖上肢;推上肢經(jīng)脈,依次推手三陰經(jīng)和手三陽經(jīng);掌推下肢;拿揉下肢肌肉;掌揉膝關節(jié);運動髖、膝、踝關節(jié);掌按腹股溝;點揉髀關、伏兔、血海、梁丘、足三里、條口、三陰交等穴位;掌擦足背;揉捻足趾;輕抹前額正中;aa) 分推前額至太陽;bb) 揉捻攢竹、魚腰、絲竹空;cc) 點按頭頂經(jīng)脈,依次點按督脈、足太陽膀胱經(jīng)、足少陽膽經(jīng);dd) 推擦耳根;

8、ee) 揉捻耳廓; ff) 叩擊頭頂; gg) 梳頭櫛發(fā);hh) 點揉風池、天柱等穴位;ii) 揉頸肩部;jj) 摩掌熨目。局部保健按摩頭部按摩師宜按以下順序進行按摩, a)b)宜采用俯臥位,c) l) 宜采用仰臥位:拿揉后枕部、頸項部;點揉風池、風府、玉枕、天柱等穴位;輕抹前額正中;分推前額至太陽,并做點揉;推揉眼眶,點揉睛明、攢竹、魚腰、絲竹空、四白等穴位;推擦迎香;點按頭頂督脈、足太陽膀胱經(jīng)、足少陽膽經(jīng);拿揉五經(jīng);點揉頷厭、懸顱、懸厘、曲鬢、率谷等穴位;梳頭櫛發(fā);揉捻耳廓;摩掌熨目。頸肩部按摩師宜按以下順序進行按摩,宜采用坐位:拿點揉頸部正中及兩側(cè);3DB11/T 5892010拿風池;拿斜方肌;點揉肩井、肩中俞、肩外俞、秉風、天宗、肩髃、肩髎、肩貞等穴位;頸部搖法;拿揉肩關節(jié);運動肩關節(jié);拔伸肩關節(jié);掌揉肩關節(jié);頸肩部側(cè)擊法;掌擦頸肩兩側(cè)。背腰部按摩師宜按以下順序進行按摩,宜采用俯臥位:推督脈、夾脊、足太陽膀胱經(jīng);掌揉背、腰、骶部;按壓背、腰、骶部;滾背、腰、骶部;撥背、腰、骶部;點按華佗夾脊穴、背俞穴;掌擦脊柱兩側(cè);側(cè)擦腰骶部;拍打背、腰、骶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