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微博的民意表達效力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150314cf0001feffaf7a7f213cd14b2/3150314cf0001feffaf7a7f213cd14b21.gif)
![淺析微博的民意表達效力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150314cf0001feffaf7a7f213cd14b2/3150314cf0001feffaf7a7f213cd14b22.gif)
![淺析微博的民意表達效力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150314cf0001feffaf7a7f213cd14b2/3150314cf0001feffaf7a7f213cd14b23.gif)
![淺析微博的民意表達效力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150314cf0001feffaf7a7f213cd14b2/3150314cf0001feffaf7a7f213cd14b24.gif)
![淺析微博的民意表達效力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150314cf0001feffaf7a7f213cd14b2/3150314cf0001feffaf7a7f213cd14b2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第 頁淺析微博的民意表達效力以新浪微博為例摘要在我國,微博作為一種新興的的言論表達平臺近幾年才逐漸被人們廣泛利用。它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全民參與程度高、自發(fā)性強、等特點。正由于以上諸多特性,微博也成為了又一條民眾諫言,表達民意的途徑。我國作為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人民當家作主是我國公民的權利,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是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核心內容。所以民意表達途徑的暢通對于國家建設和社會安定等方面都是很重要的。很多政府部門也根據這一現象,大力開設微博平臺,暢通諫言途徑途徑。本文以新浪微博為例,調查研究民眾通過微博表達民意這一途徑的實際效果。通過對該微博運行特點、實際案例、參
2、與程度等的研究,得出我國微博表達民意的效果,特點。本文意在了解民眾表達民意過程中的諸方面考慮,從而可以促使政府廣開言路,健全諫言途徑。關鍵詞:民意表達;途徑;微博 AbstractIn China, weibo (MicroBlog), as a new platform for expressing, has not been widely taken advantage of until recently. It features as high speed and wide range of transmission, high participation of the public a
3、nd a strong spontaneity and so on, which all enable it to become an approach via which the public opinions, as well as public wish can be delivered. As a state of 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that people are the masters is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 of our citizens, and that all power belongs to t
4、he people is the core idea of our System of Peoples Congresses. Therefore, to ensure the accessibility of the expressing channel for the will of public is pivotal for both state-building and social stability. In line with this, some state sectors actively set up their weibo (MicroBlog), trying to of
5、fer a barrier-free platform for public expressing. By examining the function, cases and participa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case of weibo (MicroBlog) of , will be inspecting the actual effect as well as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public expressing approach. Also, the article aims to le
6、arn about the aspects that are involved during the public expressing process, thus to advise the state to encourage the freedom of speech as well as to perfect the expostulation system.Keywords: Expression of public opinion;way;weibo (MicroBlog)目 錄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19851495 摘要 PAGERE
7、F _Toc319851495 h 1 HYPERLINK l _Toc319851496 Abstract PAGEREF _Toc319851496 h 2 HYPERLINK l _Toc319851497 第1章 緒論 PAGEREF _Toc319851497 h 4 HYPERLINK l _Toc319851498 1.1 研究背景與現狀 PAGEREF _Toc319851498 h 4 HYPERLINK l _Toc319851499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PAGEREF _Toc319851499 h 4 HYPERLINK l _Toc319851500 1.3 研究
8、的主要內容和方法 PAGEREF _Toc319851500 h 4 HYPERLINK l _Toc319851501 第2章 微博的相關理論 PAGEREF _Toc319851501 h 5 HYPERLINK l _Toc319851502 2.1 微博的概念 PAGEREF _Toc319851502 h 5 HYPERLINK l _Toc319851503 2.2 微博的總體發(fā)展 PAGEREF _Toc319851503 h 5 HYPERLINK l _Toc319851504 2.3 我國的微博 PAGEREF _Toc319851504 h 5 HYPERLINK l _
9、Toc319851505 2.4 新浪微博 PAGEREF _Toc319851505 h 6 HYPERLINK l _Toc319851506 第3章 中國的民意表達機制 PAGEREF _Toc319851506 h 6 HYPERLINK l _Toc319851507 3.1民意表達的含義 PAGEREF _Toc319851507 h 6 HYPERLINK l _Toc319851508 3.2我國民意表達的途徑與發(fā)展 PAGEREF _Toc319851508 h 6 HYPERLINK l _Toc319851509 3.2.1 途徑 PAGEREF _Toc31985150
10、9 h 6 HYPERLINK l _Toc319851510 3.2.2發(fā)展 PAGEREF _Toc319851510 h 6 HYPERLINK l _Toc319851511 第4章 中國微博的民意表達效力 PAGEREF _Toc319851511 h 7 HYPERLINK l _Toc319851512 以新浪微博為例 PAGEREF _Toc319851512 h 7 HYPERLINK l _Toc319851513 4.1 新浪微博民意表達的途徑 PAGEREF _Toc319851513 h 7 HYPERLINK l _Toc319851514 4.1.1“微博”開辟民
11、意表達新渠道 PAGEREF _Toc319851514 h 7 HYPERLINK l _Toc319851515 4.1.2 民意表達的效果、作用 PAGEREF _Toc319851515 h 7 HYPERLINK l _Toc319851516 4.2存在的問題 PAGEREF _Toc319851516 h 8 HYPERLINK l _Toc319851517 4.2.1盲目性、情緒化 PAGEREF _Toc319851517 h 8 HYPERLINK l _Toc319851518 4.2.2存在非理性狀態(tài) PAGEREF _Toc319851518 h 8 HYPERLI
12、NK l _Toc319851519 4.3導引微博良性發(fā)展的對策 PAGEREF _Toc319851519 h 8 HYPERLINK l _Toc319851520 4.3.1因勢利導,加強規(guī)范化管理 PAGEREF _Toc319851520 h 8 HYPERLINK l _Toc319851521 4.3.2提升輿論引導能力 PAGEREF _Toc319851521 h 8 HYPERLINK l _Toc319851522 第5章 中國民意表達機制的前景預期 PAGEREF _Toc319851522 h 9 HYPERLINK l _Toc319851523 5.1 中國民意
13、表達途徑的拓展 PAGEREF _Toc319851523 h 9 HYPERLINK l _Toc319851524 5.2民間表達方式的日益完善 PAGEREF _Toc319851524 h 9 HYPERLINK l _Toc319851525 總結 PAGEREF _Toc319851525 h 11 HYPERLINK l _Toc319851526 參考文獻 PAGEREF _Toc319851526 h 12 HYPERLINK l _Toc319851527 致謝 PAGEREF _Toc319851527 h 13 HYPERLINK l _Toc319851528 附錄
14、PAGEREF _Toc319851528 h 14第1章 緒論1.1 研究背景與現狀微博作為新興的言論平臺在近幾年才逐漸被人們廣泛利用,就中國而言,對于微博的研究調查在近兩年才逐漸多起來。由于是新興的領域,研究的側重點和成果并不足夠完善全面,本文所涉及的“微博的民意表達效力”也是如此,在國內,并沒有很具體的以論文形式全面闡述的著作,而更多的是時評家、網絡公司以及網友的私家觀點。目前,一些研究機構也對通過微博進行民意表達這一現象著手研究,得出的數據、觀點可以為以后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礎,但是尚未形成完整的體系。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通過對微博這個民意表達新途徑的研究,可以了解當下民眾諫言選擇途
15、徑時的諸方面考慮,也可以了解民眾諫言的效果,從而可以促使政府廣開言路,建立更加順暢的途徑來吸收民意,使人民真正做到有話可以說,有愿可以請。1 錢超論民意表達D上海:復旦大學,2008充分的民意表達是執(zhí)政黨順應民意、民主政治的需要,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識,但是目前我國的民意表達機制仍與時代要求和民眾訴求不相適應。為了社會更加健全發(fā)展,民生問題越來越被社會看重,讓人民活得有尊嚴,成為政府工作的目標。民意表達的途徑暢通,也就成了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從對這條新興的民意表達途徑的研究可以一定程度地獲知當下民意表達機制的建立及運行情況,這對民眾的權利以及國家的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1.3 研究的主要內
16、容和方法主要內容:結合國內外的現狀,以新浪微博為例,通過理論研究、結合具體事例以及借助研究數據等方法,調查了解此平臺上的民意反映效果,從而分析微博的民意表達效力,全面分析此途徑的利弊和發(fā)展趨勢。意在了解政府建立多途徑的民眾諫言機制的發(fā)展程度和實際效果。方法:本文在研究的過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獻研究法、調查法以及推測分析法。利用文獻研究法搜集國內民意表達諸方面的研究信息,從而做出微博對其影響力的分析;利用調查法通對問卷調研的形式收集大眾對微博民意表達效果方面的看法以便得出更加全面的結論;由于中國的民意表達途徑還在不斷探索健全中,所以本文結合現狀對民意表達的前景進行合理的推測分析,并提出建議。第2章
17、 微博的相關理論2.1 微博的概念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是一個新興的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的互聯網開放平臺,用戶可以通過WEB、WAP以及各種客戶端組建個人社區(qū),以140字左右的文字以及圖片更新信息,并實現即時上傳分享,該用戶的關注者也可以及時查看該信息并發(fā)表評論。國內知名新媒體領域研究學者陳永東在國內率先給出了微博的定義:微博是一種通過關注機制分享簡短信息的廣播式的社交網絡平臺。其中有三方面的理解: 關注機制:可單向可雙向 簡短內容:通常為140字 廣播式:公開的信息,誰都可以瀏覽 社交網絡平臺:把微博歸為社交網絡2.2 微博的總體發(fā)展國際上最早出現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國的t
18、witter。2006年7月,Twitter網站率先推出“微博”服務,短短幾年的時間,“微博”根迅速向全球擴散,據相關公開數據,截至2010年1月,該產品在全球已經擁有7500萬注冊用戶。2009年8月份中國最大的門戶網站新浪網推出“新浪微博”內測版,成為門戶網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務的網站,微博正式進入中文上網主流人群視野。2.3 我國的微博 微博用戶迅速增加,我國的微博網站也日漸興起。2007年之后,國內陸續(xù)出現了如:飯否、嘰歪、騰訊滔滔等的微博網站,它們借鑒twitter的操作方式運行。2009年8月新浪開設了“微博”功能,多位明星相繼開通微博,引來廣大網友的關注與參與,微博開始在中國流行
19、開來。2010年被稱為“微博元年”,兩會期間,“微博問政”成為時尚,代表委員通過微博曬提案議案,與網友互動交流,使廣大市民通過微博參與到政事討論中來。2.4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是一個由新浪網推出,類似于Twitter的提供微型博客服務的網站。用戶可以通過網頁、WAP頁面、手機短信、彩信多種方式發(fā)布消息或上傳圖片,并且參與討論?!半S時隨地分享身邊的新鮮事兒”是新浪微博的口號。第3章 中國的民意表達機制3.1民意表達的含義今天的中國社會,民意表達已形成一股新的社會力量及浪潮。民意的“民”,這里是指人民群眾。民意表達對執(zhí)政黨的要求,在民意表達的過程中,必然涉及到社會公共權力與人民自治的關系問題。民意只
20、有經過表達,才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力,發(fā)揮其功能,實現其價值。2 張葆君民意表達機制與構建和諧社會J武漢學刊2005,(6)民意表達,就是民意通過一定途徑達到對方的過程。3.2我國民意表達的途徑與發(fā)展3.2.1 途徑在以前,群眾發(fā)表信息和意見大多需要通過傳統媒體來實現,傳統的媒體在表達民意的時候通常都整體的策略,社會協調等方面的因素所以相對的比較謹慎,嚴肅,語言表達方面也比較的小心翼翼。3.2.2發(fā)展現在,隨著網絡的發(fā)展,民意表達也越來越網絡化,越來越多的人都通過微博來發(fā)表意見,不同的社會群體包括弱勢群眾,都有機會在網絡上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表達自己的心聲,通過微博、論壇等參與各種重大事件的討論。3
21、李鴻杰從網絡流行語角度透視民意表達J劍南文學,2011,(12)第4章 中國微博的民意表達效力 以新浪微博為例4.1 新浪微博民意表達的途徑4.1.1“微博”開辟民意表達新渠道在新浪微博上,并非僅僅是博客的簡化版。每條 140 字,用電腦、手機隨時能上,這樣簡單的技術設定,直接帶來了“平等”的效應。無論百姓是機構,抑或社會名人,都被拉到了同一發(fā)言平臺上。只要注冊一個賬號,就可以關注別的地方的動態(tài),同時也可以隨時隨地發(fā)表一些自己所在的發(fā)生的事情,對別的地方所發(fā)生的事情的看法及意見。微博大大降低了一般民眾的表達門檻。4.1.2 民意表達的效果、作用 = 1 * GB3 影響的廣泛隨著網絡的發(fā)展,再
22、加上互聯網的即時性、互動性、連通性的特征,只要在有互聯網的地方,一件小事就會被瞬間放大,一個小地方的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也會被世界關注,一些區(qū)域性的一件被世界關注了,就會得到迅速反饋,使一些與事件有關的機構置身于社會輿論之下,就會被迫采取相關的對策去解決問題。 = 2 * GB3 促進民意表達微博開通了一個新的溝通民意的平臺,提供了一個網絡化時代民意表達的新途徑,開設了一個收集社情民意的新載體。經過 2010年微博帶來的異常信息傳播革命,微博讓公民的知情權、評論權深深契入社會各個層面,尤其是公共事務領域。“圍觀即參與,轉發(fā)即表態(tài)”;“關注就是力量,圍觀改變中國”等話語已非口號,越來越多的“公民記
23、者”得以涌現,微博為公民的訴求表達增添了新的力量。4 新聞記者微博開啟民意表達新方式J北京:新聞記者編輯部,2011,(1)4.2存在的問題4.2.1盲目性、情緒化在通過微博表達民意的過程中,討論的話題有時比較情緒化,比較瑣碎。這樣的民意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同時微博可能被某些居心叵測的人利用,變成炒作,吸引眼球的工具,不斷制造“興奮點”,引起大眾關注;也可能被某些“媒子”用來操縱網絡民意,實現某些商業(yè)利益或者不可告人的目的。4.2.2存在非理性狀態(tài)由于網絡信息發(fā)布的便利性及網絡信息審查與傳統媒體的信息審查存在巨大的差異,加之網民閱歷和思想認識水平的局限性,面對一些熱點事件時,網民們很難在短時間內
24、厘清事件背后復雜的社會和心理動因,使得非理性和過于主觀的聲音經常容易占據上風,極個別人甚至發(fā)布一些虛假信息侵犯他人隱私,對當事人造成傷害,甚至威脅社會正常秩序。4.3導引微博良性發(fā)展的對策4.3.1因勢利導,加強規(guī)范化管理政府要積極掌握新技術的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微博在議政、民意表達等方面的優(yōu)勢,同時也要克服其可能產生的種種現實弊端,加強規(guī)范管理。通過立法、明確行業(yè)規(guī)則等法律手段規(guī)范微博網絡環(huán)境,提高政府網絡執(zhí)政能力;通過日常行政手段對微博進行常態(tài)管理,采用技術措施過濾不良信息。還要加強全社會思想文化建設來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高全體公民道德修養(yǎng)。同時通過“網風”、“網德”建設,創(chuàng)造新時代
25、的網絡文明。4.3.2提升輿論引導能力在網絡輿論發(fā)展的初期,互聯網上各種言論的源頭主要是引用轉載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的報道,并對其進行補充式的傳播和討論?;ヂ摼W“倒灌”傳統媒體,網絡與傳統媒體深入互動,推動事件發(fā)展,這種新的輿論趨勢在這幾年愈發(fā)明顯。新老媒體交互作用,更容易使一起事件全國掀起輿論風潮。因而,主流媒體在加強傳播能力建設中,要增強向互聯網延伸的緊迫感和主動性,積極開拓新興媒體領域,不斷擴大覆蓋面、增強影響力。在遇到網民情緒化壓倒理性之時,應充分利用傳統媒體的公信力和感召力,及時發(fā)現并認真疏導網上的疑惑和怨氣,避免事態(tài)進一步發(fā)酵,最終形成新的穩(wěn)定有序形態(tài)。5 張其成 民意表達的
26、理論解析J學理論,2011,(6)第5章 中國民意表達機制的前景預期5.1 中國民意表達途徑的拓展當前民意表達渠道不暢,主要表現在群眾真實、真正地表達自己的意愿難,表達意愿的群眾很難有真正的代表性。要有效暢通表達民意的途徑,必須在原有渠道的基礎上,開辟出新的渠道,真正切實地為群眾創(chuàng)造更多表達意愿的機會。6 姜勝洪透視我國網絡民意表達的主流態(tài)勢J紅旗文稿,2011,(3)(一)健全責任追究制度,為群眾敢說真話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這里具體是指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如果不負責任,提供虛假信息,都要進行追究。(二)完善原有渠道,開辟新的渠道,為真正的群眾創(chuàng)造更多表達意愿的機會。 = 1 * GB3 完善考評
27、方法 = 2 * GB3 設立征求意見箱 = 3 * GB3 公開主要領導人電話 = 4 * GB3 建立主要領導接待日制度 = 5 * GB3 理性看待民間“意見領袖” = 6 * GB3 充分重視網絡的作用7 高峰,邱秀聰網絡流行語及其民意表達J中國地市報人,2011,(7)5.2民間表達方式的日益完善互聯網的迅速發(fā)展,網絡技術的提高和廣泛應用給整個世界帶來了一襲強勁的沖擊,它的非中心特征、無疆界特征、散播傳遞方式和“匿名效應”等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開辟了一個全新的體現民意的通道,他在表現形式上開拓了輿論表達的新領域,極大地滿足了當代網民的心理訴求。8 趙銀紅. 論公民表達權行使的新
28、途徑:網絡民意表達J天津商業(yè)大學學報,2011,(2)各種民間表達方式不斷涌現,它考驗著地方官員能不能適應民主、開放、互動的網絡生活,并教會官員如何在網絡環(huán)境里對公共危機作出積極應對,如何推動民主政治、促進問題解決、提高執(zhí)政能力。這樣的前景可望給政府行政改革注入新的動力,政府部門也應更多地開放相關信息通道,以保證公眾充分獲取信息,有效避免網絡圍觀的盲從和無知色彩。9 泰州市科學技術局辦公室. 民意表達的新渠道互動交流的新平臺R 泰州科技,2008,(6)總結微博的出現,大大降低了一般民眾的表達門檻。微博的發(fā)展給傳播領域帶來了顛覆式的變化,微博開創(chuàng)了一對一雙向互動的新時代。微博的開放性壓縮了“暗
29、箱操作“的空間,擴大了百姓的之情渠道;微博的互動性讓百姓得到了更多的參與機會。微博營銷專家認為,微博讓政府更加注重使命和責任。據互聯網檢測研究機構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預測,中國互聯網不重復的微博獨立用戶數將達1億,2013年底將約有2.53億。微博開啟了民意表達的新方式。民意表達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民意表達方式不暢是影響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瓶頸。我們應該看到,中國的民意表達遠未達到要求。只有建立健全機制,廣泛建設民意表達渠道,才有助于推動社會發(fā)展,保證社會的和諧安定。10 崔建周. 民意表達:問題、根源與出路J 理論探索,2011,(1)參考文獻1錢超論民意表達D上海:復旦大
30、學,20082張葆君民意表達機制與構建和諧社會J武漢學刊2005,(6)3李鴻杰從網絡流行語角度透視民意表達J劍南文學,2011,(12)4新聞記者微博開啟民意表達新方式J北京:新聞記者編輯部,2011,(1) 5張其成 民意表達的理論解析J學理論,2011,(6)6姜勝洪透視我國網絡民意表達的主流態(tài)勢J紅旗文稿,2011,(3)7高峰,邱秀聰網絡流行語及其民意表達J中國地市報人,2011,(7)8趙銀紅. 論公民表達權行使的新途徑:網絡民意表達J天津商業(yè)大學學報,2011,(2)9泰州市科學技術局辦公室. 民意表達的新渠道互動交流的新平臺R 泰州科技,2008,(6)10崔建周. 民意表達:
31、問題、根源與出路J 理論探索,2011,(1)致謝衷心感謝參與我論文答辯評審的各位老師!感謝我的論文指導老師劉濱對我的悉心指導,從論文的選題、寫作以及最終成稿,每一步都凝結著他的心血。劉老師嚴謹的治學精神、誨人不倦的為師之道讓我銘記于心,受益匪淺。在此,謹向他致以誠摯的敬意和深深的謝意!感謝參考文獻的作者們,他們的勞動和智慧是我思考的源泉。同時感謝我的父母對我的支持,沒有他們的支持,我走不到今天。感謝我的同窗在我四年求學期間給我的幫助和鼓勵。這段美好的時光將永遠珍藏在我的記憶之中。再次感謝各位評委給予我的指導!附錄外文資料翻譯外文出處:民意和民意表達的研究,2001年3月,第13期外文作者:D
32、ietram A. Scheufele,William P. Eveland, Jr外文資料翻譯譯文國際雜志中的對民意的調查民眾的看法和意見廣泛分布。本文的重點是研究這些在社會形成意見和建立共識的過程。選舉中的關鍵變量決定著選舉。盡管如此,在這項研究中,我們發(fā)現這種觀點影響個人立場或社會決策。我們認為,輿論環(huán)境看法可能會使各種政治活動超出公眾意愿。換句話說,少數意見可能不僅影響人際關系表達和交流意見,它也可能會影響個人參與民主的普遍性。在這個前提上,我們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綜合研究民眾的意見和看法,并研究各種形式的參與行為。為了更詳細地測試我們假設的準確性,我們從兩個方面研究:公眾參與的行為表
33、達意見和參與行為,不涉及某一個的個人意見。我們詳細地研究這方面的參與行為。首先,我們從兩個方面闡明;其次,我們單獨地比較預見的意見表達形式。具體來說,我們側重于成員的角色,態(tài)度的強度和看法,在輿論公開和非公開的設置下意見的表達情況。最后,我們討論了在政治參與和公共意見的表達領域的研究結果。外文資料原文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perceptions of opinion distributions on the expression of public opinion. Thefocus in these studies i
34、s the process of opinion formation and consensus buildingin societies. In an election context this means that the key criterion variable isthe outcome of an election. In this study, however, we propose that perceptionsof opinion distributions have implications that go beyond influencing individualissue stances or societal decision making. We argue that opinion climateperceptions may influence the willingness to engage in various political activitiesbeyond the public expression of opinions. In other words, the perception ofmajority and minority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9《心中的“110”》 (第二課時)說課稿-2024-2025學年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統編版
- DB37-T 4528-2022 車輛管理窗口服務規(guī)范
- 保潔服務協議書范文-@-1
- 買賣叉車合同范本
- 康復輔具適老化設計考核試卷
- 助動車噴漆技巧提升考核試卷
- 上海設計合同范本
- 低價按揭購房合同范本
- 寵物友好郵輪旅行船上寵物友好活動策劃心得考核試卷
- 買賣黃金合同范本
- 2025年電力鐵塔市場分析現狀
- GB 12158-2024防止靜電事故通用要求
- 《教育強國建設規(guī)劃綱要(2024-2035年)》全文
- 臨床提高膿毒性休克患者1h集束化措施落實率PDCA品管圈
- DB53∕T 1269-2024 改性磷石膏用于礦山廢棄地生態(tài)修復回填技術規(guī)范
- JBT 14727-2023 滾動軸承 零件黑色氧化處理 技術規(guī)范 (正式版)
- 中國工運史知識競答附答案
- 瑞幸咖啡SWOT分析
- DL∕T 1867-2018 電力需求響應信息交換規(guī)范
- 小學生品德發(fā)展水平指標評價體系(小學)
- 《鐵路橋梁檢定評估工作規(guī)則》鐵運2004第42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