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A級:“四基”鞏固訓(xùn)練一、選擇題1設(shè)正六棱錐的底面邊長為1,側(cè)棱長為eq r(5),那么它的體積為()A6eq r(3) B.eq r(3) C2eq r(3) D2答案B解析由正六棱錐的底面邊長為1和側(cè)棱長為eq r(5),可知高h2,又因為底面積Seq f(3r(3),2),所以體積Veq f(1,3)Sheq f(1,3)eq f(3r(3),2)2eq r(3).2將一個棱長為a的正方體切成27個全等的小正方體,則表面積增加了()A6a2 B12a2 C18a2 D24a2答案B解析棱長為a的正方體的表面積為S16a2,由棱長為a的正方體切成的27個全等的小正方體的表面積和為S227e
2、q blcrc(avs4alco1(6blc(rc)(avs4alco1(f(a,3)2)18a2,因此表面積增加了12a2,故選B.3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三棱錐D1AB1C的表面積與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比為()A11 B1eq r(2)C1eq r(3) D12答案C解析如圖,三棱錐D1AB1C的各面均是正三角形,其邊長為正方體的面對角線設(shè)正方體的棱長為a,則面對角線長為eq r(2)a,S錐 4eq f(1,2)(eq r(2)a)2eq f(r(3),2)2eq r(3)a2,S正方體6a2,故S錐S正方體1eq r(3).4某幾何體的三視圖如圖所示,則該幾何體的體積為()A
3、.eq f(560,3) B.eq f(580,3)C200 D240答案C解析由三視圖可作出如圖所示幾何體,該幾何體為直四棱柱,其底面為等腰梯形,上底長為1,下底長為9,高為4,故底面積Seq f(194,2)20.又棱柱的高為10,所以體積VSh2010200.5.如圖,已知正三棱錐SABC的側(cè)面積是底面積的2倍,正三棱錐的高SO3,則此正三棱錐的表面積為()A9eq r(3) B18eq r(3)C27eq r(3) D36答案C解析如圖,設(shè)正三棱錐的底面邊長為a,斜高為h,過點O作OEAB,與AB交于點E,連接SE,則SEAB,SEh.S側(cè)2S底,eq f(1,2)3aheq f(r(
4、3),4)a22.aeq r(3)h.SOOE,SO2OE2SE2.32eq blc(rc)(avs4alco1(f(r(3),6)r(3)h)2h2.h2eq r(3),aeq r(3)h6.S底eq f(r(3),4)a2eq f(r(3),4)629eq r(3),S側(cè)2S底18eq r(3).S表S側(cè)S底18eq r(3)9eq r(3)27eq r(3).二、填空題6用一張正方形的紙把一個棱長為1的正方體禮品盒完全包住,不將紙撕開,則所需紙的最小面積是_答案8解析如圖(1)為棱長為1的正方體禮品盒,先把正方體的表面按圖所示方式展成平面圖形,再把平面圖形盡可能拼成面積較小的正方形,如圖
5、(2)所示,由圖知正方形的邊長為2eq r(2),其面積為8.7如圖所示,在三棱柱ABCABC中,若E,F(xiàn)分別為AC,AB的中點,平面ECBF將三棱柱分成體積為V1(棱臺AEFACB的體積),V2(幾何體BFECCB的體積)的兩部分,那么V1V2_.答案75解析設(shè)三棱柱的高為h,底面面積為S,體積為V,則VV1V2Sh.因為E,F(xiàn)分別為AC,AB的中點,所以SAEFeq f(1,4)S,所以V1eq f(1,3)heq blc(rc)(avs4alco1(Sf(1,4)Sr(Sf(S,4)eq f(7,12)Sh,V2VV1eq f(5,12)Sh.所以V1V275.8已知正三棱錐的側(cè)面積是2
6、7 cm2,底面邊長是6 cm,則它的高是_答案eq r(6) cm解析如圖所示,正三棱錐PABC的底面邊長為6 cm,過點P作PO平面ABC,O為垂足,取AB的中點D,連接PD,OD.由題意得3eq f(1,2)ABPD27,所以PD3 cm.又ODeq f(r(3),6)6eq r(3) cm,所以它的高POeq r(PD2OD2)eq r(93)eq r(6) cm.三、解答題9甲、乙是邊長為4a的兩塊正方形鋼板,現(xiàn)要將甲裁剪焊接成一個正四棱柱,將乙裁剪焊接成一個正四棱錐,使它們的表面積都等于這個正方形的面積(不計焊接縫的面積)(1)將你的裁剪方法用虛線標示在圖中,并作簡要說明;(2)試
7、比較你所制作的正四棱柱與正四棱錐體積的大小,并證明你的結(jié)論解(1)將正方形甲按圖中虛線剪開,以兩個正方形為底面,四個長方形為側(cè)面,焊接成一個底面邊長為2a,高為a的正四棱柱將正方形乙按圖中虛線剪開,以兩個長方形焊接成邊長為2a的正方形為底面,三個等腰三角形為側(cè)面,兩個直角三角形合拼成為一個側(cè)面,焊接成一個底面邊長為2a,斜高為3a的正四棱錐(2)因為正四棱柱的底面邊長為2a,高為a,所以其體積V柱(2a)2a4a3.又因為正四棱錐的底面邊長為2a,高為heq r(9a2a2)2eq r(2)a,所以其體積V錐eq f(1,3)(2a)22eq r(2)aeq f(8r(2),3)a3.因為42
8、eq blc(rc)(avs4alco1(f(8r(2),3)216eq f(128,9)eq f(16,9)0,即4eq f(8r(2),3),所以4a3eq f(8r(2),3)a3,所以V柱V錐,故所制作的正四棱柱的體積比正四棱錐的體積大B級:“四能”提升訓(xùn)練1已知長方體的表面積是24,所有棱長的和是24,則長方體的體對角線的長是_答案2eq r(3)解析設(shè)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為x,y,z,則有eq blcrc (avs4alco1(2xyxzyz24,,4xyz24)eq blcrc (avs4alco1(xyxzyz12,,xyz6,)則長方體的體對角線的長為eq r(x2y2z2
9、)eq r(xyz22xyxzyz)eq r(3624)2eq r(3).2已知一個三棱臺的上、下底面分別是邊長為20 cm和30 cm的正三角形,側(cè)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且側(cè)面面積等于上、下底面面積之和,求棱臺的高和體積解如圖所示,在三棱臺ABCABC中,O,O分別為上、下底面的中心,D,D分別是BC,BC的中點,連接OO,AD,AD,DD,則DD是等腰梯形BCCB的高,記為h0,所以S側(cè)3eq f(1,2)(2030)h075h0.上、下底面面積之和為S上S下eq f(r(3),4)(202302)325eq r(3)(cm2)由S側(cè)S上S下,得75h0325eq r(3),所以h0eq f(13r(3),3)(cm)又ODeq f(1,3)eq f(r(3),2)20eq f(10r(3),3)(cm),ODeq f(1,3)eq f(r(3),2)305eq r(3)(cm),記棱臺的高為h,則hOOeq r(hoal(2,0)ODOD2) eq r(blc(rc)(avs4alco1(f(13r(3),3)2bl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蘇科版數(shù)學(xué)九年級下冊《列表法畫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聽評課記錄2
- 環(huán)境友好設(shè)備供應(yīng)合同(2篇)
- 人教版數(shù)學(xué)七年級上冊1.4.1《有理數(shù)的乘法(1)》聽評課記錄
- 六年級科學(xué)聽評課記錄
- 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8.3《俄羅斯》聽課評課記錄
- 中圖版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一節(jié) 疆域和行政區(qū)劃》聽課評課記錄2
- 語文中高年級聽評課記錄
- 理療科主治醫(yī)師職責
- 部編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五課《我國基本制度》第1課時《基本經(jīng)濟制度》聽課評課記錄
- 五年級口算及
- 高考志愿咨詢培訓(xùn)課件
- mysql課件第五章數(shù)據(jù)查詢
- 超濾培訓(xùn)課件
- 熱線電話管理制度
- AutoCAD 2020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標準版)
- 《海峽兩岸經(jīng)濟合作框架協(xié)議》全文
- 紡絲原液制造工(中級)理論考試復(fù)習(xí)題庫(含答案)
- ArcGIS軟件入門培訓(xùn)教程演示文稿
- 大梅沙河道河道流量水位
- 人教版初二英語八年級上冊全冊英語單詞表
- 《紅色經(jīng)典》校本課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