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絲子的識別及防治_第1頁
菟絲子的識別及防治_第2頁
菟絲子的識別及防治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菟絲子為雙子葉植物藥旋花科植物菟絲子或大菟絲子的種子。菟絲子植物特征:無根無葉寄生性一年生草本,喜歡在陽光充足的開闊環(huán)境中生長,常寄生于蔓菁或馬鞍藤上。莖細長,絲狀,光滑,黃色。葉退化,細小卵形,薄膜質(zhì)的鱗片葉。白色的小花在夏天開放。果為蒴果(帶殼的果實),扁球形。菟絲子的特點:菟絲子是一年生攀緣性的草本寄生性種子植物,園林植物受其寄生危害,輕則影響植物生長和觀賞效果,重則致植物死亡。菟絲子的生長習性:菟絲子喜高溫濕潤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性較強。野生菟絲子常見于平原、荒地、地邊以及豆科、菊科、寥科、蘸科等植物地內(nèi)。遇到適宜寄主就纏繞在上面,在接觸處形成吸根伸入寄主,吸根進入寄主組織后,部

2、分組織分化為導管和篩管,分別與寄主的導管和篩管相連,自寄主吸取養(yǎng)分和水分。菟絲子一旦幼芽纏繞于寄主植物體上,生活力極強,生長旺盛,最喜寄生于豆科植物上。菟絲子以種子繁殖和傳播,菟絲子種子成熟后落入土中,休眠越冬后,翌年36月間溫濕度適宜時萌發(fā),幼苗胚根伸入土中,胚芽伸出土面,形成絲狀的菟絲子。日本菟絲子(紅色菟絲子)為害各種草本、木本花卉及喬木、灌木。被害植株被紅褐色無葉細藤纏繞,枝葉紊亂不舒展,常產(chǎn)生縊痕。日本菟絲子相比普通菟防治方法絲子更加難以防治,莖更加粗壯,時間久會木質(zhì)化。1物理防治:人工鏟除春末夏初檢查苗圃和花圃,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鏟除,或連同寄生受害部分一起剪除,由于其斷莖有發(fā)育成新株的能力,故剪除必須徹底,剪下的莖段不可隨意丟棄,應曬干并燒毀,以免再傳播。在菟絲子發(fā)生普遍的地方,應在種子未成熟前徹底拔除,以免成熟種子落地,增加翌年侵染源。2.化學防治:黃色菟絲子用格潤菟絲靈,取本品100ml稀釋100-150倍液,均勻噴施于菟絲子表面。日本菟絲子可以用格潤菟司令防治,取本品100ml,稀釋300倍液,均勻噴施日本菟絲子表面,以噴透不滴水為宜。注意事項:用藥前使用棍子敲打一下菟絲子,造成莖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