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文件_第1頁
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文件_第2頁
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文件_第3頁
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文件_第4頁
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文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有標準GB/T154812000idt ISO/IEC 17025:1999代替GB/T154811995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etence oftesting and calibration laboratories范圍1.1 本標準規(guī)定了實驗室從事檢測和(或)校準的能力(包括抽樣能力)的通用要求。這些檢測和校準包括應用標準方法、非標準方法和實驗室制定方法進行的檢測和校準。1.2 本標準適用于所有從事檢測和(或)校準的組織,包括諸如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實驗室,以及將檢測和(或)校準作為檢查和產品認證工

2、作一部分的實驗室。 本標準適用于所有實驗室,不論其人員數量的多少或檢測和(或)校準活動范圍的大小。當實驗室不從事本標準所包括的一種或多種活動,例如抽樣和新方法的設計(制定)時,可不采納本標準中相關條款的要求。1.3 文中注是對正文的講明、舉例和指導。它產既不包含要求,也不構成本標準的主體部分。1.4 本標準用于實驗室建立質量、治理和技術體系并操縱其動作。實驗室的客戶、法定治理機構和認可機構也可使用本標準對實驗室的能力進行確認或承認。1.5 本標準不包含實驗室運作中應符合的法規(guī)和安全要求。1.6 假如檢測和校準實驗室符合本標準的要求,當它們從事新方法的設計(制定)和(或)結合標準的和非標準的檢測

3、和校準方法制定工作打算時,其檢測和校準所運作的質量體系也符合GB/T19001(idt ISO 9001)要求;在實驗室僅使用標準方法時,則符合GB/T19002(idt ISO 9002)的要求。本標準包含了GB/T 19001(idt ISO 9001)和GB/T 19002(idt ISO 9002)中未包含的一些技術能力要求。附錄A提供了ISO/IEC 17025與ISO 9001和ISO 9002的條款對比。注1:為確保這些要求應用的一致性,或許有必要對本標準的某些要求進行講明或解釋。附錄B給出了制定專門領域應用細則的指南,尤其適用于認可機構(見GB/T154861996 (idtI

4、SO/IEC指南58:1993,4.1.3)。注2:假如實驗室希望對其部分或檢測和校準活動進行認可,宜選擇一個依據GB/T154861996(idtISO/IEC指南58)動作的認可機構。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190011994 質量體系 設計、開發(fā)、生產、安裝和服務的質量保證模式(idt ISO 9001:1994)GB/T190021994 質量體系 生產、安裝和服務的質量保證模式(idt ISO 9002:1994)ISO/IEC

5、指南2 標準化及相關活動的一般術語和定義VIM,國際通用計量學差不多術語,由國際計量局(BIPM)、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臨床化和實驗醫(yī)學聯(lián)合會(IFCC)、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理論化學和應用化學聯(lián)合會(IUPAC)、國際理論物理和應用物理聯(lián)合會(IUPAP)和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IML)公布。國家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2000-12-27 批準20010901實施1GB/T154812000注:JJF 10011998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包含了VIM的全部內容。術語和定義本標準采納下列定義。3.1檢測實驗室 testing laboratory 從事檢測工作的實驗室。檢測是指按照規(guī)定

6、程序,由確定給定產品的一種或多種特征、進行處理或提供服務所組成的技術操作。(ISO/IEC 2:1996)注:“test”在某些場合也譯為測試、試驗或檢驗。3.2校準實驗室 calibration laboratory 從事校準工作的實驗室。校準是指在規(guī)定條件下,為確定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tǒng)所指示的量值,或實物量具或標準物質所代表的量值,與對應的由標準所復現(xiàn)的量值之間關系的一組操作。(JJF 10011998)鑒于本標準目的,使用ISO/IEC指南2和BIM中給出的術語和定義。注:GB/T6583(idt ISO8042)規(guī)定了與質量有關的一般定義,ISO/IEC指南2則專門規(guī)定了與標準化、認證和

7、實驗室認可有關的定義。若GB/T6583(idt ISO8402)與ISO/IEC指南2和BIM中給出的定義有差異,優(yōu)先使用ISO/IEC指南2和VIM中的定義。治理要求4.1 組織4.1.1 實驗室或其所在組織應是一個能夠承擔法律責任的實體.4.1.2 實驗室的職責是以符合本標準的要求的方式從事檢測和校準,并能滿足客戶、法定治理機構或提供認可的組織的需求。4.1.3 實驗室的治理體系應覆蓋實驗室在固定設施內、離開其固定感謝的場所,或在相關的臨時或移動設施中進行的工作。4.1.4 假如實驗室所在的組織還從事檢測和(或)校準以外的活動,為了鑒不潛在的利益沖突,應界定該組織中參與檢測和(或)校準或

8、對檢和(或)校準有阻礙的關鍵人員的職責。注1:假如實驗室是某個較大組織的一部分,該組織應使其有利益沖突的聞分,如生產、商貿營銷或財務部門,不對實驗室滿足本標準的要求產生不良阻礙。注2:假如實驗室希望作為第三方實驗室得到認可,應能證明其公正性。同時實驗室及其職員能夠抵御任何可能阻礙其技術推斷的、不正當的商業(yè)、財務和其他方面的壓力。第三方檢測或校準實驗室不應參與任何損害其推斷獨立性和檢測或校準誠信度的活動。4.1.5 實驗室應:有治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他們具有所需的權力和資源以履行其職責、識不對質量體系或檢測和(或)校準程序的偏離,以及采取措施預防或減少這種偏離(見5.2);有措施保證其治理層和職員

9、不受任何對工作質量有不良阻礙的、來自內、外部的不正當的商業(yè)、財務和其他方面的壓力和阻礙;有愛護客戶的機密信息和所有權的政策和程序,包括愛護電子存儲和傳輸結果的程序;有政策和程序以幸免卷入任何可能會降低其能力、公正性、推斷或運作老實性的可信程度的活動;確定實驗室的組織和治理結構、其在母體組織中的地位,以及質量治理、技術運作和支持服務之間的關系;規(guī)定對檢測和(或)校準質量有阻礙的所有治理、操作和核查人員的職責、權力和相互關系;2由熟悉各項檢測和(或)校準的方法、程序、目的和結果評價的人員對檢測和校準人員包括在培職員進行足夠的監(jiān)督;GB/T154812000技術治理層,全面負責技術運作和確保實驗室運

10、作質量所需的資源;指定一名人員作為質量主管(不管如何稱謂),不管現(xiàn)有的其他職責,應給予其在任何時候都能保證質量體系得到實施和遵循的責任和權力。質量主管應有直接渠道接觸決定實驗室政策和資源的最高治理層;指定關鍵治理人員的代理人(見注)。注:個不人可能有多項職能,對每項職責都指定代理人可能是不現(xiàn)實的。4.2 質量體系4.2.1 實驗室應建立、實施和維持與其活動范圍相適應的質量體系。應將其政策、制度、打算、程序和指導書制訂成文件,并達到確保實驗室檢測和(或)校準結果質量所需的程度。體系文件應傳達至有關人員,并被其理解、獵取和執(zhí)行。4.2.2實驗室質量體系的方針和目標應在質量手冊(不論如何稱謂)中予以

11、規(guī)定??傮w目標應以文件形式寫入質量方針聲明;質量方針聲明應由首席執(zhí)行者授權公布,至少包括下列內容;實驗室治理層對良好職業(yè)行為和為客戶提供檢測和校準服務質量的承諾;治理層關于實驗室服務標準的聲明;質量體系的目標;要求實驗室所有與檢測和校準活動有關的人員熟悉與之相關的質量文件,并在工作中執(zhí)行這些政策和程序;實驗室治理層對遵循本標準的承諾。注:質量方針聲明宜簡明,可包括應始終按照規(guī)定的方法和客戶的需要來進行檢測和(或)校準的要求。當檢測昨(或)校準實驗室是某個較大組織的一部分時,某些質量方針要素能夠列以其他文件之中。4.2.3 質量手冊應包括或注明含技術程序在內的支持性程序,并概述質量體系中所用文件

12、的架構。4.2.4 質量手冊中應界定技術治理層和質量主管的作用和責任包括確保遵循本標準的責任。4.3 總則實驗室應建立和維持程序來操縱構成其質量體系的所有文件(內部制定或來自外部的),諸如規(guī)章、標準、其他規(guī)范化文件、檢測和(或)校準方法,以及圖紙、軟件、規(guī)范、指導書和手冊。注1:本文中的“文件”能夠是方針聲明、程序、規(guī)范、校準表格、圖表、教科書、張貼品、備忘錄、軟件、圖紙、打算等。這些文件可能承載在各種載體上,進化論是硬拷貝或是電子媒體,同時能夠是數字的、模擬的、攝影的或書面的形式。注2:有關檢測和校準數據的操縱在5.4.7條中規(guī)定;記錄的操縱在4.12條中規(guī)定.4.3.2 文件的批準和公布4

13、.3.2.1 凡作為質量體系組成部分發(fā)給實驗室人員的所有文件,在公布之前應由授權人員審查并批準使用.應建立識不質量體系中文件當前的修訂狀態(tài)和分發(fā)的操縱清單或等同的文件操縱程序并易于查閱,以防止使用無效和(或)作廢的文件。4.3.2.2 所用程序應確保:在對實驗室有效運作起重要作用的所有作業(yè)場所,都能得到相應文件的授權版本;定期審查文件,必要時進行修訂,以保證持續(xù)適用和滿足使用的要求;及時地從所有使用和公布處撤除無效或作廢的文件,或用其他方法確保防止誤用;出于法律或知識保存目的的而保留的和廢文件,應有適當的標記。4.3.2.3 實驗室制定的質量體系文件應有唯一性標識。該標識應包括公布日期和(或)

14、修訂標識、頁碼、總頁數或表示文件結束的標記和公布機構。4.3.3 文件變更4.3.3.1 除非另有特不指定,文件的變更應由原審查責任人進行審查和批準。被指定的人員應獲得進 3GB/T154812000行審查和批準所依據的有關背景資料。4.3.3.2 若可行,更改的或新的內容應在文件或適當的附件中標明。4.3.3.3 假如實驗室的文件操縱度同意在文件再版之前對文件進行手寫修改,則應確定修改的程序和權限。修改之處應有清晰的標注、簽名縮寫并注明日期。修訂的文件應盡快公布。4.3.3.4 應制定程序來描述如何更改和操縱保存在計算機系統(tǒng)中的文件。4.4 要求、標書和合同的評審4.4.1 實驗室應建立和維

15、持評審客戶要求、標書和合同的程序。這些為簽訂檢測和(或)校準合同而進行評審的政策和程序應確保:對包括所用方法在內的要求應予適當規(guī)定,形成文件,并易于理解(見5.4.2);實驗室有能力和資源滿足這些要求;選擇適當的、能滿足客戶要求的檢測和(或)校準方法(見5.4.2);客戶要求或標書與合同之間的任何差異,應在工作開始之前得到解決。每項合同應得到實驗室和客戶雙方的同意。注1:對要求、標書和合同的評審需以可行和有效的方法進行,并考慮和時刻安排等方面的阻礙。對內部客戶的要求、標書和合同的審查可用簡化方式進行。注2:對實驗室能力的評審,應證實實驗室具備了必要的物力、人力和信息資源,且實驗室人員對所從事的

16、檢測和(或)校準具有必要的技能和專業(yè)技術。該評審也可包括往常參加的實驗室間比對或能力驗證的結果和(或)為確定測量不確定度、檢出限、置信限等而使用的已知值樣品或物品所做的試驗性檢測或校準打算的結果。注3:合同能夠是為客房提供檢測和(或)校準服務的任何書面的或口頭的協(xié)議。4.4.2 應保存包括任何重大變化在內的評審記錄。在執(zhí)行合同期間,就客戶的要求或工作結果與客戶進行討論的有關記錄,了應予保存。注:對例行的和其他簡單任務的評審,由實驗室中負責合同工作的人員注明日期并加以標識(如簽名縮寫)即寫。關于重復性的例行工作,假如客戶要求不變,僅需在初期調查時期,或在與客戶的總協(xié)議下對持續(xù)進行的例行工作合同批

17、準時進行評審。關于新的、復雜的或先進的檢測和(或)校準任務,則需保存較全面的記錄。4.4.3 評審的內容應包括被實驗室分包出去的所有工作。4.4.4 對合同的任何偏離均應通知客戶。4.4.5 工作開始后假如需要修改合同,應重復進行同樣的合同評審過程,并將所有修改內容通知所有受到阻礙的人員。4.5 檢測和校準的分包4.5.1 當實驗室由于未預料的緣故(如工作量、需要更多專業(yè)技術或暫不具備能力)或持續(xù)性的緣故(如通過長期分包、代理或專門協(xié)議)需將工作分包時,應分包給合格的分包方,例如能夠遵照本標準要求進行工作的分包方。4.5.2 實驗室應將分包安排以書面形式通知客戶,適當時應得到客戶的準許,最好是

18、書面的同意。4.5.3 實驗室應就其分包方的工作對客戶負責,由客戶或法定治理機構指定的分包方除外。4.5.4 實驗室應保存檢測和(或)校準中使用的所有分包方的注冊資料,并保存其工作符合本標準的證明記錄。4.6服務和供應品的采購4.6.1 實驗室應有選擇和購買對檢測和(或)校準質量有阻礙的服務和供應商品的政策和程序。還應有與檢測和校準有關的試劑和消耗材料的購買、驗收和存儲的程序。4.6.2 實驗室應確保所購買的、阻礙檢測和(或)校準質量的供應品、試劑和消耗材料,只有在經檢查或證實符合有關檢測和(或)校準方法中規(guī)定標準規(guī)范或要求之后才投入使用。所使用的服務和供應品應符合規(guī)定的要求。應保存采取的符合

19、性檢查活動的記錄。44.6.3 阻礙實驗室輸出質量的物品采購文件中,應包含描述所購服務和供應品的資料。這些采購文件在發(fā)出之前,其技術內容通過審查和批準。GB/T 1548120000注:該描述可包括型式、類不、等級、精確的標識、規(guī)格、圖紙、檢查講明、包括檢測結果批準在內的其他技術資料、質量要求和進行這些工作所依據的質量體系標準。4.6.4 實驗室應對阻礙檢測和校準質量的重要的消耗品、供應品和服務的供應商進行評價,并保存這些評價的記錄和獲批準的供應商名單。4.7 服務客戶實驗室應與客戶或其代表合作,以明確客戶的要求,并在確保其他客戶機密的前提下,同意客戶到實驗室監(jiān)視與其工作有關的操作。注1:這種

20、合作可包括:同意客戶或其代表合理進入實驗室的相關區(qū)域直接觀看為其進行的檢測和(或)校準;客戶為驗證目的所需的檢測和(或)校準物品的預備、包裝和發(fā)送。注2:客戶特不重視與實驗室保持技術方面的良好溝通并獲得建議和指導,以及依照結果得出的意見和解釋。實驗室在整個過程中,宜與客戶尤其是大宗業(yè)務的客戶保持聯(lián)系。實驗室應將檢測和(或)校準過程中的任何延誤和要緊偏離通知客戶。注3:鼓舞實驗室從其客戶處搜集其他反饋資料(例如通過客戶調查),不管是下在面依舊負面的反饋。這些反饋可用于改進質量體系、檢測和校準工作及對客戶的服務。4.8 抱怨實驗室應有政策和程序處理來自客戶工其他方面的抱怨應保存所有抱怨的記錄,以及

21、實驗室針對抱怨所開展的調查和糾正措施的記錄(見4.10)4.9 不符合檢測和(或)校準工作的操縱4.9.1 當檢測和(或)校準工作的任何方面,或該工作的結果不符合其程序或客戶同意的要求時,實驗室應實施既定的政策和程序。該政策和程序應保證:確定對不符合工作進行治理的責任和權力,規(guī)定當不符合工作被確定時所采取的措施(包括 必要時暫停工作,扣發(fā)檢測報告和校準證書);對不符合工作的嚴峻性進行評價;立即采取糾正措施,同時對不符合工作的可同意性作出決定;必要時,通知客戶并取消工作;確定批準恢復工作的職責。注:對質量體系或檢測和(或)校準活動的不符合工作或問題的鑒不,可能在質量體系和技術運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22、例如客戶抱怨、質量操縱、儀器校準、消耗材料的核查、對職員的考察或監(jiān)督、檢測報告和校準證書的核查、治理評審和內部或外部審核。4.9.2 當評價表明不符合工作可能再度發(fā)生,或對實驗室的運作對其政策和程序的符合性產生懷疑時, 應立即執(zhí)行4.10中規(guī)定的糾正措施程序。4.10 糾正措施4.10.1 總則實驗室應制訂政策和程序并規(guī)定相應的權力,以便在確認了不符合工作、偏離質量體系或技術動作中的政策和程序時實施糾正措施。注:實驗室質量體系或技術運作中的問題能夠通過各種活動來確認,例如不符合工作的操縱、內部或外部審核、治理評審、客戶的反饋或職員的觀看。4.10.2 緣故分析糾正措施程序應從確定問題全然緣故的

23、調查開始。注:緣故分析是糾正措施程序中最關鍵有時也是最困難的部分。全然緣故通常并不明顯,因此需要認真分析產生問題的所有潛在緣故。潛在緣故可包括:客戶的要求、樣品、樣品規(guī)格、方法和程序、職員的技能和培訓、消耗品、設備及其校準。54.10.3 糾正措施的選擇和實施GB/T 154812000需采取糾正措施時,實驗室應確定將要采取的糾正活動,并選擇和實施最能消除問題和防止問題再次發(fā)生的措施。糾正措施應與問題的嚴峻程度和風險大小相適應。實驗室應將糾正活動調查所要求的任何變更制訂成文件并加以實施。4.10.4 糾正措施的監(jiān)控實驗室應對糾正措施的結果進行監(jiān)控,以確保所采取的糾正活動是有效的。4.10.5

24、附加審核當對不符合或偏離的鑒不導致對實驗室符合其政策的程序,或符合本標準產生懷疑時,實驗室應盡快依據4.13條的規(guī)定對相關活動區(qū)域進行審核。注:附加審核常在糾正措施實施后進行,以確定糾正措施的有效性。僅在證實了問題嚴峻或對業(yè)務有危害時,才有必要進行附加審核。4.11 預防措施4.11.1 應確定不符合的潛在緣故和所需的改進,不管是技術方面的依舊相關質量體系方面。如需采取預防措施,應制訂、執(zhí)行和監(jiān)控這些措施打算,以減少類似不符合情況發(fā)生的可能性并借機改進。4.11.2 預防措施程序應包括措施的啟動和操縱,以確保其有效性。注1:預防措施是事先主動確定改進機會的過程,而不是對已發(fā)覺問題或抱怨的瓜。注

25、2:除對運作程序進行評審之外,預防措施還涉及包括趨勢和風險分析以及能力驗證結果在內的資料分析。4.12 記錄的操縱4.12.1 總則實驗室應建立和維持識不、收集、索引、存取、存檔、存放、維護和清理質量記錄和技術記錄的程序。4.12.1.1 質量記錄應包括來自內部審核和治理評審的報告及糾正措施的記錄。4.12.1.2 所有記錄應清晰明了,并以便于存取的方式存放和保存在具有防止損壞、變質、丟失等適宜環(huán)境的設施中。應規(guī)定記錄的保存期。注:記錄可存放于任何形式的載體上,例如硬拷貝或電子媒體。4.12.1.3 所有記錄應予以安全愛護和保密。4.12.1.4 實驗室應有程序來愛護和備份以上形式存儲的記錄,

26、并防止未經授予權的侵入或修改。4.12.2 技術記錄4.12.2.1 實驗室應將原始觀看記錄、導出數據、開展跟蹤審核的足夠信息、校準記錄、職員記錄以及發(fā)出的每份檢測報告或校準證書的副本規(guī)定的時刻保存。如可能,每項檢測或校準的記錄應包含足夠的信息,以便識不不確定度的阻礙因素,并保證該檢測或校準在盡可能接近原條件的情況下能夠復現(xiàn)。記錄應包括負責抽樣的人員、從事各項檢測和(或)校準的人員和結果校核人員的標識。注1:在某些領域,保留所有的原始觀看記錄也許是不可能或不實際的。注2:技術記錄是進行檢測和(或)校準所得數據(見5.4.7)和信息的累積,它們表明檢測和(或)校準是否達到了規(guī)定的質量或規(guī)定的過程

27、參數。技術記錄可包括表格、合同、工作單、工作手冊、核查表、工作筆記、操縱圖、外部和內部的檢測報告及校準證書、客戶信函、文件和反饋。4.12.2.2 觀看結果、數據和計算應在工作時予以記錄,并能的按照特定任務分類識不。4.12.2.3 當記錄中出現(xiàn)錯誤時,每一錯誤應劃改,不可擦涂掉,以免字跡模糊或消逝,并將正確值填寫在其旁邊。對記錄的所有改動應有改動人的簽名或簽名縮寫。對電子存儲的記錄也應采取同等措施,以幸免原始數據的丟失或改動。4.13 內部審核64.13.1 實驗室應依照預定的日程表和程序,定期地對其活動進行內部審核,以驗證其運作持續(xù)符合質量體系和本標準的要求。內部審核打算應涉及質量體系的全

28、部要素,包括檢測和(或)校準活動。質量主管負責按照日程表的要求和治理層的需要策劃和組織內部審核。審核應由通過培訓和具備資格的人員來執(zhí)行,只要資源同意,審核人員應獨立于被審核的活動。GB/T 154812000注:內部審核的周期通常為一年。4.13.2 當審核中發(fā)覺的問題導致對運作的有效性,或對實驗室檢測和(或)校準結果的正確性或有效性產生懷疑時,實驗室應及時采取糾正措施。假如調查表明實驗室的結果可能已受阻礙,應書面通知客戶。4.13.3 審核活動的領域、審核發(fā)覺的情況和因此采取的糾正措施,應予以記錄。4.13.4 跟蹤審核活動應驗證和記錄糾正措施的實施情況及有效性。4.14 治理評審4.14.

29、1 實驗室的執(zhí)行治理層應依照預定的日程和程序,定期地對實驗室的質量體系和檢測和(或)校準活動進行評審,以確保其持續(xù)適用和有效,并進行必要的改動或改進。評審應考慮到:政策和程序的適用;治理和監(jiān)督人員的報告;近期內部審核的結果;糾正和預防措施;由外部機構進行的評審;實驗室間比對或能力驗證的結果;工作量和工作類型的變化;客戶的反饋;抱怨;其他相關因素,如質量操縱活動、資源以及職員培訓。注1:治理評審的典型周期為12個月。注2:評審的結果輸入實驗室打算系統(tǒng),并包括下年度的目標、目的和活動打算。注3:治理評審包括對日常治理會議中有關議題的研究。4.14.2 應記錄治理評審中發(fā)覺的問題和由此采取的措施。治

30、理層應確保這些措施在適當和約定的日程內得到實施。技術要求總則5.1.1 決定實驗室檢測和(或)校準的正確性和可靠性的因素有專門多,包括:人員(5.2);設施和環(huán)境條件(5.3);檢測和校準方法及方法的確認(5.4);設備(5.5);測量的溯源性(5.6);抽樣(5.7);檢測和校準物品的處置(5.8);5.1.2 上述因素對總的測量不確定度的阻礙,在各類檢測之間和(各類)校準之間明顯不同。實驗室在制定檢測和校準的方法和程序、培訓和考核人員、選擇和校準所用設備時,應考慮到這些因素。5.2 人員5.2.1 實驗室治理層應確保所有操作專門設備、從事檢測和(或)校準以及評價結果和簽署檢測報告和校準證書

31、的人員的能力。當使用在培職員時,應對其安排適當的監(jiān)督。對從事特定工作的人員,應按要求依照相應的教育、培訓、經驗和(或)可證明的技能進行資格確認。7注1:某些技術領域(如無損檢測)可能要求從事某些工作的人員持有個人資格證書,實驗室有責任滿足這些專門人員持證上崗的要求。人員資格證書的要求可能是法定的、專門技術領域標準包含的,或是客戶要求的。GB/T154812000注2:對檢測報告所含意見和解釋負責的人員,除了具備相應的資格、培訓、經驗以及所進行的檢測方面的足夠知識外,還需具有:制造被檢測物品、材料、產品等所用的相應技術知識、已使用或擬使用方法的知識,以及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缺陷或降級等方面的知

32、識;法規(guī)和標準中闡明的通用要求的知識;所發(fā)覺的對有關物品、材料和產品等正常使用的偏離程度的了解。5.2.2 實驗室治理層制訂實驗室人員的教育、培訓和技能目標。應有確定培訓需求和提供人員培訓的政策和程序。培訓打算應與實驗室當前和預期的任務相適應。5.2.3 實驗室應使用長期雇傭人員或簽約人員。在使用簽約人員和額外技術人員關鍵的支持人員時,實驗室應確保這些人員是勝任的且受到監(jiān)督,并依據實驗室的質量體系要求工作。5.2.4 對與檢測和(或)校準有關的治理人員、技術人員和關鍵支持人員,實驗室應保留其當前工作的描述。注:工作描述可用多種方式表達,但至少需規(guī)定以下內容:從事檢測和(或)校準工作方面的職責;

33、檢測和(或)校準打算和結果評價方面的職責;提交意見和解釋的職責;方法改進、新方法制定和確認方面的職責;所需的專業(yè)知識和經驗;資格和培訓打算;治理職責;5.2.5 治理層應授權專門人員進行專門類型的抽樣、檢測和(或)校準、公布檢測報告和校準證書、提出意見和解釋以及操作專門類型的設備。實驗室應保留所有技術人員(包括簽約人員)的相關授權、能力、教育和專業(yè)資格、培訓、技能和經驗的記錄,并包含授權和(或)能力確認的日期。這些信息應易于獵取。5.3 設施和環(huán)境條件5.3.1 用于檢測和(或)校準的實驗室設施,包括但不限于能源、照明和環(huán)境條件,應有助于檢測和(或)校準的正確實施。實驗室應確保其環(huán)境條件可不能

34、使結果無效,或對所要求的測量質量產生不良阻礙。在實驗室固定設施以外的場所進行抽樣、檢測和(或)校準時,應予特不注意。對阻礙檢測和校準結果的設施和環(huán)境條件的技術要求應制定成文件。5.3.2 相關的規(guī)范、方法和程序有要求,或對結果的質量有阻礙時,實驗室應監(jiān)測、操縱和記錄環(huán)境條件。對諸如生物消毒、灰塵、電磁干擾、輻射、溫度、供電、溫度、聲級和振級等應予以重視,使其適應于相關的技術活動。當環(huán)境條件危及到檢測和(或)校準的結果時,應停止檢測和校準。5.3.3 應將不相容活動的相鄰區(qū)域進行有效隔離。應采取措施以防止交叉污染。5.3.4 對阻礙檢測和(或)校準質量的區(qū)域的進入和使用,應加以操縱。實驗室應依照

35、其特定情況確定操縱的范圍。5.3.5 應采取措施確保實驗室的良好內務,必要時應制訂專門的程序。5.4 檢測和校準的方法及方法的確認5.4.1 總則實驗室使用適合的的方法和程序進行所有檢測和(或)校準,包括被檢測和(或)校準物品的抽樣、處理、運輸、存儲和預備,適當進,還應包括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價和分析檢測和(或)校準數據的統(tǒng)計技術。8假如缺少指導書可能阻礙檢測和(或)校準的結果,實驗室應具有所有相關設備的使用和操作講明書以及處置、預備檢測和(或)校準物品的指導書,或者二者兼有。所有與實驗室工作有關的指導書、標準、手冊和參考資料應保持現(xiàn)行有效并易于職員取閱(見4.3)。對檢測和校準方法的偏離,僅應在

36、該偏離已被文件規(guī)定、經技術推斷、授權和客戶同意的情況下才同意發(fā)生。GB/T 154812000注:假如國際的、區(qū)域的或國家的標準,或其他翁認的規(guī)范已包含了如何進行檢沒和(或)校準的簡明和足夠信息,同時這些標準是以可被實驗室操作人員作為公開件使用的方式書寫時,則不需再進行補充或改寫內部程序。對方法中的可選擇步驟,可能是必要制定附加細則或補充文件。5.4.2方法的選擇實驗室應采納滿足客戶需要并適用于所進行的檢測和(或)校準的方法,包括在抽樣的方法。應優(yōu)先使用以國際、區(qū)域或國家標準公布的方法。實驗室應確保使用標準的最新有效版本,除非該版本不適宜或不可能使用。必要時,應采納附加細則對標準加以補充,以確

37、保應用的一致性。當客戶未指定所用方法時,實驗室應選擇以國際、區(qū)域或國家標準公布的,或由知名的技術組織或有關科學書籍和期刊公布的,或由設備制造商指定的方法。實驗室制定的或采納的方法如能滿足實驗室的預期用途并以過驗證,也可使用。所選用的方法應通知客戶。在開始檢測或校準之前,實驗室應確認能夠正確地運用標準的方法。假如標準的方法發(fā)生的變化,應重新進行確認。當認為客戶提出的方法不合適或已過期時,實驗室應通知客戶。5.4.3 實驗室制定的方法實驗室為其慶用而制定檢測和校準方法的過程應是有打算的活動,并應指定具有足夠資源的有資格的人員進行。打算應隨方法制定的進度加以更新,并確保所有有關人員之間的有效溝通。5

38、.4.4 非標準方法當必須使用標準方法中未包含的方法時,應征得客戶的同意,包括對客戶要求的明確講明以及檢測和(或)校準的目的。所制定的方法在使用前應以適當的確認。注:對新的檢測和(或)校準的方法,在進行檢測和(或)校準之前需制成程序。程序中至少需包含下列信息:適當的識不;范圍;被檢測或校準物品類型的描述;被測定的參數或量和范圍;裝置和設備,包括技術性能要求;所需的參考標準和標準物質(參考物質);要求的環(huán)境條件和所需的穩(wěn)定周期;程序的描述,包括:物品的附加識不標志、處置、運輸、存儲和預備;工作開始前所進行的校核;檢查設備工作是否正常,需要時,在每次使用之前對設備進行校準和調整;觀看和結果的記錄方

39、法;需遵循的安全措施;同意(或拒絕)的準則和(或)要求;需記錄的數據以及分析和表達的方法;不確定度或評定不確定度的程序。5.4.5 方法的確認5.4.5.1確認是通過核查并提供客觀證據,以證實某一特定預期用途的專門要求得到滿足。5.4.5.2實驗室應對非標準方法、實驗室設計(制定)的方法、超出其預定范圍使用的標準方法、擴充和修改過的標準方法進行確認,以證實該方法適用于預期的用途。確認應盡可能全面,以滿足預定用途或應用的需要。實驗室應記錄所獲得的結果、使用的確認程序以及該方法是否適合預期用途的聲明。注1:可包括對抽樣、處置和運輸程序的確認;9注2:用于確定某方法性能的技術性能的技術宜是下列情況之

40、一,或是其組合:GB/T 154812000使用參考標準或標準物質(參考物質)進行校準;一其他方法所得的結果進行比較;實驗室間對;對阻礙結果的因素作系統(tǒng)性評審;依照對方法的理論原理和實踐經驗的科學理解,對所得結果不確定度進行的評定。注3:當對已確認的非標準方法作某些改動時,需將這些改動的阻礙制訂成文件,適當時需重新進行確認。5.4.5.3 按預期用途進行評價所確認的方法得到的值的范圍和準確度,應適應客戶的需求。這些值諸如:結果的不確定度、檢出限、方法的選擇性、線性、重復性和(或)復現(xiàn)性限、抵御外來阻礙的穩(wěn)健度和(或)抵御來自樣品(或檢測物)母體干擾的交互靈敏度。注1:確認包括對要求的詳細講明、

41、方法我量的測定、利用該方法能滿足要求的核實以及有關確認的有效性的聲明。注2:在方法制定過程中,需進行定期的評審,以證實客戶的需求仍能得到滿足。對修訂編制打算所需的要求中的 任何變更,均需得到批準和授權。注3:確認通常是成本、風險和技術可行性之間的一種平衡。許多情況下,由于缺乏信息,值(如:準確度、檢出限、選擇性、線性、重復性、復現(xiàn)性、穩(wěn)健度和交互靈敏度)的范圍和不確定度只能以簡化的方式給出。5.4.6 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5.4.6.1 校準實驗室或進行自校準的檢測實驗室,對所有的校準和各種校準類型都應具有并應用評定測量不確定度的程序。5.4.6.2 檢測實驗室應具有并應用評定測量不確定度的程序

42、。某些情況下,檢測方法的性質會阻礙對測量不確定度進行嚴密的計量學和統(tǒng)計學上的有效計算。這種情況下,實驗室至少應努力找現(xiàn)出不確定度的所有重量且作出合理評定,并確保結果的表達方式可不能對不確定度造成錯覺。合理的評定應依據對方法性能的理解和測量范圍,并利用諸如過去的經驗和確認的數據。注1:測量不確定度評定所需的嚴密程度取決于某些因素,諸如:檢測方法的要求;客戶的要求;據以作出滿足某規(guī)范決定的窄限。注2:某些情況下,公認的檢測方法規(guī)定了測量不確定度要緊來源的值極限,并規(guī)定了計算結果的表示方式,這時,實驗室只要遵守該檢測方法和報告的講明(5.10),即被認為符合本款的要求。5.4.6.3 在評定測量不確

43、定度時,對給定條件下的所有重要不確定度重量,均應采納適當的分析方法加以考慮。注1:構成不確定度的來源包括(但不限于)所用的參考標準和標準物質(參考物質)、方法和設備、環(huán)境條件、被檢測或校準物品的性能和狀態(tài)以及操作人員。注2:在評定測量不確度時,通常不考慮被檢測和(或)校準物品可能的長期性能。注3:進一步信息參見ISO5725和“guide to the expression of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參考文獻)5.4.7 數據操縱5.4.7.1 應對計算和數據傳送進行系統(tǒng)和適當的檢查。5.4.7.2 當利用計算機或自動設備對檢測或校準數據進行采集、處理、記錄

44、、報告、存儲或檢索時,實驗室應確保:由使有者開發(fā)的計算機軟件應被制訂成足夠詳細的文件,并對其適用性進行適當驗證;建立并實施數據愛護的程序。這引起程序應包括(但不限于):數據輸入或采集、數據存儲、數據傳輸和數據處理的完整性的保密性;維護計算機和自動設備以確保其功能正常,并提供愛護檢測和校準數據完整性所必需的環(huán)境和運行條件。10注:通用的商業(yè)現(xiàn)成軟件(如文字處理、數據庫和統(tǒng)計程序),在其設計的應用范圍內可認為是充分有效的。但實驗室對軟件的配置(或調整)需按5.4.7.2.a進行確認。GB/T 1548120005.5 設備5.5.1 實驗室應配備正確進行檢測和(或)校準(包括抽樣、物品制品、數據處

45、理與分析)所要求的所有抽樣、測量和檢測設備。當實驗室需要使用固定操縱之外的設備時,應確保滿足本標準的要求。5.5.2 用于檢測、校準和抽樣的設備及其軟件應達到要求的準確度,并符合檢測和(或)校準相應的規(guī)范要求。對結果有重要阻礙的儀器的養(yǎng)重量或值,應制訂校準打算。設備(包括用于抽樣的設備)在投入工作前應進行校準或核查,以證實其能夠滿足實驗室的規(guī)范要求和相應的標準規(guī)范。設備在使用前應進行核查和(或)校準(見5.6)。5.5.3 設備應由通過授權的人員操作。設備使用和維護的最新版講明書(包括設備制造商提供的有關手冊)應便于有關人員取用。5.5.4 用于檢測和校準并對結果有阻礙的每一設備及其軟件,如可

46、能,均應加以唯一性標識。應保存對檢測和(或)校準具有重要阻礙的每一設備及軟件的記錄。該記錄至少應包括:設備及其軟件的識不;制造商名稱、型式標識、系列號或其他唯一性標識;對設備是否符合規(guī)范的核查(見5。5。2);當前的處所(假如適用);制造商的講明書(假如有),或其存放地點;所有校準報告和證書的日期、結果及復印件,設備調整、驗收準則和下次校準的預定日期;設備維護打算,以及已進行的維護(適用時);設備的任何損壞、幫障、改裝或修理。5.5.6 實驗室應具有安全處置、運輸、存放、使用和有打算維護測量設備的程序,以確保其功能正常并防止污染或性能退化。注:在實驗室固定場所外使用測量設備進行檢測、校準或抽樣

47、時,可能需要附加的程序.5.5.7 曾通過載或處置不當、給出可疑結果,或已顯示出缺陷、超出規(guī)定限度的設備,均應停止使用。這些設備應予隔離以防誤用,或加貼標簽、標記以清晰表明該設備已停用,直至修復并通過校準或檢測表明能正常工作為止。實驗室應核查這些缺陷或偏離規(guī)定極限對先前的檢測和(或)校準的阻礙,并執(zhí)行“不符合工作操縱”程序(見4.9)。5.5.8 實驗室操縱下的需校準的所有設備,只要可和使用標簽、編碼或其他標識表明其校準狀態(tài),包括上次校準的日期、再校準或失效日期。5.5.9 不管什么緣故,若設備脫離了實驗室的直接操縱,實驗室應確保設備返回后,在使用前對其功能和校準狀態(tài)進行核查并能顯示中意結果。

48、5.5.10 當需要利用期間核查以維持設備校準狀態(tài)的可信度時,應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進行。5.5.11 當校準產生了一組修正因子時,實驗室應有程序確保其所有備份(例如計算機軟件中的備份)得到正確更新。5.5.12 檢測和校準設備包括硬件和軟件應得到愛護,以幸免發(fā)生致使檢測和(或)校準結果失效的調整。5.6 測量溯源性5.6.1 總則用于檢測和(或)校準的所有設備,包括對檢測、校準和抽樣結果的準確性或有效性有顯著阻礙的輔助測量設備(例如用于測量環(huán)境條件的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應進行校準。實驗室應制定設備校準的打算和程序。注:該打算宜包含一個對測量標準、用作測量標準的標準物質(參考物質)以及用于檢測和校準

49、的測量與檢測設備進行選擇、使用、校準、核查、操縱和維護的系統(tǒng)。5.6.2 特定要求115.6.2.1 校準GB/T 1548120005.6.2.1.1 關于校準實驗室,設備校準打算的制定和實施應確保實驗室所進行的校準和測量可溯源到國際單位制(SI)校準實驗室通過不間斷的校準鏈或比較鏈與相應測量的SI單位基準相連接,以建立測量標準和測量儀器對SI的溯源性。以SI的鏈接能夠通過參比國家測量標準來達到。國家測量標準能夠是基準,它們是SI單位的原級實現(xiàn)或是以差不多物理常量為依照的SI單位約定的表達式,或是由其他國家計量院所校準的次級標準。當使用外部校準服務時,應使用能夠證明資格、測量能力和溯源性的實

50、驗室的校準服務,以保證測量的溯源性。由這些實驗室公布的校準證書應有包括測量不確定度和(或)符合確定的計量規(guī)范聲明的測量結果(見5.10.4.2)注1:滿足本標準要求的校準實驗室即被認為是有資格的。由依據本標準認可的校準實驗室公布的帶有認可機構標志的校準證書,對相關校準來講,是所報告校準數據溯源性的充分證明。注2:對測量SI單位的溯源能夠通過參比適當的基準(網球VIM:1993,6。4),或參比一個自然常數不達到,用相對SI單位表示的該常數的值是已知的,并由國際計量大會(CGPM)和國際計量委員會(CIPM)推存。注3:持有自己的基準或基于差不多物理常量的SI單位表達式的校準實驗室,只有在將這些

51、標準直接或間接地與國家計量院的類似標準進行比對之后,方能宣稱溯源到SI單位制。注4:“確定的計量規(guī)范”是指,在校準證書中必須清晰表明該測量已與何種規(guī)范進行過比對,這能夠通過在證書中包含該規(guī)范或明確指出已參照了該規(guī)范不達到。注5:當: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與溯源性關聯(lián)使用時,則是假定這些標準滿足了實現(xiàn)SI單位基準的性能。注6:對國家測量標準的溯源性不要求必須使用實驗室據國的國家計量院。注7:假如校準實驗室希望或需要溯源到本國以外的其他國家計量院,宜選擇直接參與或通過區(qū)域組織積極參與國際計量局(BIPM)活動的國家計量院。注8:不間斷的校準或比較鏈,能夠通過不同的、能證明溯源性的實驗室以過若干步驟

52、不實現(xiàn)。5.6.2.1.2 某些校準目前尚不能嚴格按照SI單位進行,這種情況下,校準應通過建立對適當測量標準的溯源來提供測量的可信度,例如:使用有資格的供應者提供的有證標準物質(參考物質)不給出材料可靠的物理或化學特性;使用規(guī)定的方法和(或)被有關各方同意同時描述清晰的協(xié)議標準??赡軙r,要求參加適當的實驗室間比對打算。5.6.2.2 檢測5.6.2.2.1 對檢測實驗室,5.6.2.1中給出的要求適用于測量設備和具有測量功能的檢測設備,除非差不多證實校準帶來的貢獻對檢測結果總的不確定度幾乎沒有阻礙。這種情況下,實驗室應保證所用設備能夠提供所需的測量不確定度。注:對5.6.2.1的遵循程度取決于

53、校準的不確定度對總的不確定度的相對貢獻。假如校準是主導因素,則需嚴格遵循該要求。5.6.2.2.2 測量無法溯源到SI單位或與之無關時,與對校準實驗室的要求一樣,要求測量能夠溯源到諸如有證標準物質(參考物質)、約定的方法和(或)協(xié)議標準(見5.6.2.1.2)。5.6.3 參考標準和標準物質(參考物質)5.6.3.1 參考標準實驗室應有校準其參考標準的打算和程序。參考標準應由5.6.2.1中所述的能夠提供溯源的機構進行校準。實驗室持有的測量與參考標準應僅用于校準而不用于其目的,除非能證明作為參考標準的性能可不能失效。參考標準在任何調整之前或之后均應校準。5.6.3.2 標準物質(參考物質)可能

54、時,標準物質(參考物質)應溯源到SI測量單位或有證標準物質(參考物質)。只要技術和經濟條件同意,應對內部標準物質(參考物質)進行核查。5.6.3.3 期間核查12應依照規(guī)定的程序和日程對參考標準、基準、傳遞或工作以及標準物質(參考物質)進行核查,以保持其校準狀態(tài)的置信度。GB/T 1548120005.6.3.4 運輸和儲存實驗室應有程序來安全處置、運輸、存儲和使用參考標準和標準物質(參考物質),以防止污染或損壞。確保其完整性。注:當參考標準和標準物質(參考物質)用于實驗室固定場因此外的檢測、校準或抽樣時,也許有必要制訂附加的程序。5.7 抽樣5.7.1 實驗室為后續(xù)檢測或校準而對物質、材料或

55、產品進行抽樣時,應有用于抽樣的抽樣計藍程序。抽樣打算和程序在抽樣的地點應能夠得到。只要合理,抽樣打算應依照適當的統(tǒng)計方法制定。抽樣過程應注意需要操縱的因素,以確保檢測和校準結果的有效性。注1:抽樣是取出物質、材料或產品的一部分作為其整體的代表性樣品進行檢測或校準的一種規(guī)定程序。抽樣也可能是由檢測或校準該物質、材料或產品的相關規(guī)范要求的。某些情況下(如清規(guī)法醫(yī)分析),樣品可能不具備代表性,而是由其可獲性所決定。注2:抽樣程序宜對取自某個物質、材料或產品的一個或多個樣品的選擇、抽樣打算、提取和制備進行描述,以提供所需的信息。5.7.2 當客戶對文件規(guī)定的抽樣程序有偏離、添加或刪節(jié)的要求時,應詳細記

56、錄這引起要求和相關的抽樣資料,并記入包含檢測和(或)校準結果的所有文件中,同時告知相關人員。5.7.3 當抽樣作為檢測或校準工作的一部分時,實驗室應有程序記錄與抽樣有關的資料和操作。這些記錄應包括所用的同樣程序、抽樣人的識不、環(huán)境條件(假如相關)、必要時有抽樣地點的圖示或其他等效方法,假如合適,還應包括抽樣程序所依據的統(tǒng)計方法。5.8 檢測和校準物品的處置5.8.1 實驗室應有用于檢測和(或)校準物品的運輸、接收、處置、愛護、存儲、保留和(或)清理的程序,包括為愛護檢測和(或)校準物品的完整性以及實驗室與客戶利益所需的全部條款。5.8.2 實驗室應具有檢測和(或)校準物品的標識系統(tǒng)。物品在實驗

57、室的整個期間應保留該標識。標識系統(tǒng)的統(tǒng)計和使用應確保物品可不能在實物上或在涉及的記錄和其他文件中混淆。假如合適,標識系統(tǒng)應包停職物品群組的細分和物品在實驗室內外部的傳遞。5.8.3 在接收檢測或校準物品時,應記錄異常情況或對檢測或校準方法中所述正常(或規(guī)定)條件的偏離。當對物品是否適合于檢測或校準存在有疑問時,或當物品不符合所提供的描述,或對所要墳的檢測或校準規(guī)定得不夠詳盡時,實驗室應在開始工作之前問詢客戶,以得到進一步的講明,并記錄下討論的內容。5.8.4 實驗室應有程序和適當的設施幸免檢測或校準物品在存儲、處置和預備過程中發(fā)生退化、丟失或損壞。應遵守物品提供的處理講明。當物品需要被存放或規(guī)

58、定的環(huán)境條件下養(yǎng)護時,應維持、監(jiān)控和記錄這些條件。當一個檢測或校準物品或其一部分需要安全愛護時,實驗室應對存放和安全作出安排,以愛護該物品或其有關部分的狀態(tài)和完整性。注1:在檢測之后要重新投入使用的檢測物品,需特不注意確保物品在處置、檢測或存儲(或待檢)過程中不被破壞或損傷。注2:需向負責抽樣和運樣品的人員提供有關樣品存儲和運輸的信息,包括阻礙檢測或校準結果的抽樣要求的信息。注3:維護檢測或校準樣品安全的原由可能出自記錄、安全或價值的緣故,或是為了日后進行補充的檢測和(或)校準。5.9 檢測和校準結果質量的保證實驗室應有質量操縱程序以監(jiān)控檢測和校準的有效性。所得數據的記錄方式便于可發(fā)覺其進展趨

59、勢,如可行,應采納統(tǒng)計技術對結果進行審查。這種監(jiān)控應有打算并加以評審,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內容:定期使用有證標準物質(參考物質)和(或)次級標準物質(參考物質)進行內部質量操縱;13參加實驗室間的比對或能力驗證打算;GB/T 154812000利用相同或不同方法進行重復檢測或校準;對存留物品進行再檢測或再校準;分析一個物品不同特性結果的相關性。注:選用的方法需與所進行工作的類型和工作量相適應。5.10 結果報告5.10.1 總則實驗室應準確、清晰、明確和客觀地報告每一項檢測、校準,或一系列的檢測或校準的結果,并符合檢測或校準方法中規(guī)定的要求。結果通常應以檢測報告或校準證書(見注1)的形式出具

60、,同時應包括客戶要求的、講明檢測或校準結果所必需的和所用方法要求的全部信息。這些信息通常是5.10.2和5.10.3和5.10.4中要求的內容。在為內部客戶進行檢測和校準或與客戶有書面協(xié)議的情況下,可用簡化的方式報告結果。關于5.10.2至5.10.4中所列卻未向客戶報告的信息,應能方便地從進行檢測和(或)校準的實驗室中獲得。注1:檢測報告和校準證書有時分不稱為檢測證書和校準報告。注2:只要滿足本標準的要求,檢測報告或校準證書可用硬拷貝或電子表子數據傳輸的方式公布。5.10.2 檢測報告和校準證書除非實驗室有充分的理由,否則每份檢測報告或校準證書應至少包括下列信息;標題(例如“檢測報告”或“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