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9單元檢測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2022黑龍江省哈三中模擬考試周厲王在位時,奢侈專橫,以國家名義壟斷山林川澤,借以剝削人民。國人(自由民)公開議論其過失。厲王嚴厲鎮(zhèn)壓,王室重臣召公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勸諫厲王不要限制民眾輿論。后厲王被國人逐奔于彘。這表明西周時期()A.矛盾尖銳,社會動蕩B.國人對王權有一定制約作用C.實行仁政,重視輿論D.周王“天下共主”地位動搖22022四川省雅安市診斷性考試射禮是西周禮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周人早期射禮,禮儀質樸,重在競射、比試技能和武功。東周時期,射禮儀節(jié)繁瑣,更多關注娛樂享樂意義。這反映了(
2、)A.貴族生活的奢靡B禮樂制度的松弛C.宗法制度的瓦解D社會局面的穩(wěn)定3秦朝除規(guī)定了丞相總理財政經濟事務,收閱各地的“上計”之外,還首創(chuàng)了由御史大夫和柱下史主持上計工作的制度,御史大夫的屬官柱下史負責審閱各郡縣、各部門呈送的有關戶口、墾土及錢谷出入的上計報告。這一制度的實行()A.加強了對地方的財政管控B.強化了三公之間的分權制衡C.擴大了御史大夫的監(jiān)察權D.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財政收入4秦漢時期職權最重的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東漢初年的太尉、司徒和司空等“三公”,在魏晉南北朝時已喪失實權,成為虛銜,取而代之的是中書、門下和尚書三省。推動這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A.行政事務的增多B.中央集權的要求
3、C.皇權加強的需要D.世家大族的興盛52022陜西省商洛市模擬考試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取消了長官辟署佐官的制度及九品中正制。同時詔令“外官九品以上,父母及子年十五已(以)上,不得將之官”“州縣佐吏,三年一代,不得重任”。這些舉措()A.強化了中央對地方的垂直管理B.完善了地方官員的升遷機制C.促成了察舉制到科舉制的過渡D.基于推進國家廉政建設考量62022安徽省黃山市檢測貞觀二年唐太宗曾說到房玄齡、杜如晦身為尚書省仆射,應當幫助君主排憂解難,廣開耳目,求訪賢能之人。如果讓他們每天處理繁重訴訟,可能連閱讀公文都來不及。于是唐太宗下令尚書省把細碎的事情交給仆射之下的左右丞處理。這表明唐太宗()A.
4、意圖分割相權以加強君權B.認識到選賢任能事關國計C.重視官員行政效率的考核D.主張通過科舉制選拔人才72022河南省信陽市調研考試唐代前期,各地負責監(jiān)察的刺史的日常工作是與尚書省聯系,唐代中后期則不同,刺史主要是向當地節(jié)度觀察使請示匯報。這一變化反映了()A.皇權強化導致尚書省的地位下降B.刺史權力膨脹引起中央政府警惕C.地方官制的失當削弱了中央集權D.中央利用分權策略加強地方控制82022安徽省淮北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宋代名臣柳開指出:“同年登第者,指呼為同年。其情愛相視如兄弟,以至子孫累代,莫不為昵比,進相援為顯榮,退相累為黜辱”,如王安石、司馬光等“皆假考試之名,以行其學說,展其勢力也”。
5、這表明宋代科舉()A.促進了程朱理學的發(fā)展B.導致社會階層固化C.不利于中央集權的強化D.易于形成朋黨集團92022吉林省東北師大附中摸底考試宋代皇帝不可未經中書門下(三省)和樞密院將“圣旨”以“指揮”形式直接下達有關機構,否則,便不符合“國體”。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在接到皇帝的“指揮”后也要參照前后敕令,審度可否,還要付錄門下省審讀,然后行下。這表明,宋代中樞機構()A.依附服務于皇權專制B.開始出現分權與制衡C.有效制約了君主專制D.具有規(guī)范的運作程序102022河南省中原名校質量考評明朝中期,皇帝因閣權過盛,重用吏部以對內閣進行制衡,吏部尚書成為事實上的外廷之長。與此同時,為防范吏部權重,皇
6、帝又以擢升吏部侍郎入閣來加強內閣對吏部要務的參與。這說明了()A.內閣逐步成為法定行政中樞B.吏部已經成為內閣的下屬機構C.閣部制衡下君主專制的加強D.內閣與六部共同協(xié)作制約皇權112022河南省湘豫名校聯盟聯考據明會典記載:針對京官、在外司府州縣官、教官、雜職官、人流倉官,明統(tǒng)治者依照官員辦事能力的強弱進行考核,達到標準的官員給予晉升,達不到標準的就留職或降或罷黜。這說明,明代()A.嚴格劃分官員等級B重視優(yōu)化官僚隊伍C.強調官員的差異化D官吏考核臻于完善122022白城市高三模擬“軍機章京”實為軍機處的秘書,其車燈上貼有葫蘆式剪紙(寓緘口之意),以同其他大臣區(qū)分身份,他們根據軍機大臣從皇帝
7、處所領旨意,分別擬旨,或明發(fā),或廷寄。廷寄的密發(fā)最終要靠驛傳的嚴密性加以保證,驛傳文報需經過密封、交接、反饋等程序。由此可推知軍機處()A.同僚之間等級森嚴B.運作過程嚴謹縝密C.在實踐中權力擴大D.權力為章京所把持二、非選擇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2分,共37分)132022河池市質量檢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初承襲明制,地方政治體制仍基本沿用三司制度,并在三司之上設立督撫,用以監(jiān)察地方和軍務。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幾次改制,以詔諭敕令、各類會典事例的形式,進一步規(guī)范了督撫制度,使督撫成為地方政治體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此時,出于強化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需要,督撫設立往往
8、職權輕,任期短。摘編自孫文明清督撫制度的嬗變及其評鑒材料二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西方殖民勢力進入中國,各地農民起義不斷,而清政府賴以維系政權的八旗、綠營逐漸沒落,尤其是太平天國起義給予八旗、綠營毀滅性打擊。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命令各地舉辦團練保衛(wèi)地方,而對地方的權威開始流失。清政府將財政權和軍事指揮權下放到地方督撫,同時還伴隨著司法權、用人權等一系列權力,這些權力使得地方督撫的權力更加擴大。摘編自王學斌近三十年來晚清督撫制度研究綜述(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清初督撫制度興起與發(fā)展的背景。(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晚清督撫制度發(fā)生的變化及其原因。(10分)(3)根據上
9、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影響清代督撫制度發(fā)展的重要因素。(9分)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談者好以專制政體為中國政治詬病,不知中國自秦以來,立國規(guī)模,廣土眾民,非一姓一家之力所能專制。故秦始皇始一海內,而李斯、蒙恬之屬,皆以游士擅政,秦之子弟宗戚,一無預焉。漢初若稍稍欲返古貴族分割宰制之遺意,然卒無奈潮流之趨勢何!故公孫弘以布衣為相封侯,遂破以軍功封侯拜相之成例,而變相之貴族擅權制,終以告歇。博士弟子,補郎、補吏,為入仕正軌,而世襲任蔭之恩亦替。自此以往,入仕得官,遂有一公開客觀之標準。“王室”與政府逐步分離,“民眾”與“政府”則逐步接近。政權逐步解放,而國家疆域亦逐步擴大,社會文化亦
10、逐步普及。錢穆國史大綱閱讀材料,提煉觀點,自擬論題,并結合所學予以論證。(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12分)單元檢測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1B據材料“國人(自由民)公開議論其過失后厲王被國人逐奔于彘”可知國人因周厲王的暴虐而驅逐周厲王,說明國人對王權有一定制約作用,故選B項;據所學僅以國人暴動不能說明社會動蕩,排除A項;據材料“國人(自由民)公開議論其過失。厲王嚴厲鎮(zhèn)壓”可知周厲王漠視輿論,排除C項;據所學“天下共主”是由于分封制而確立,材料沒有涉及分封制,不能說明地位動搖,排除D項。2B據材料“周人早期射禮,禮儀質樸,重在競射、比試技能和武功。東周時期,射禮儀節(jié)繁瑣,更多關注娛樂
11、享樂意義”,可知從西周到東周禮樂制度的形式和意義發(fā)生了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fā)展變化,射禮并沒有嚴格按照西周時期執(zhí)行,說明禮樂制度松弛,故選B項;射禮到東周只是多關注享樂,并不能說明貴族生活奢靡,排除A項;材料并未體現宗法制度,排除C項;東周時期社會動亂,諸侯割據,排除D項。3A依據材料,秦朝規(guī)定丞相總理財政經濟事務,收閱各地的“上計”之外,還首創(chuàng)了由御史大夫和柱下史主持上計工作的制度,負責審閱各郡縣、各部門呈送的有關戶口、墾土及錢谷出入的上計報告,這反映了中央除了丞相總理財政經濟之外,御史大夫及其屬官主持上計工作,加強了對地方財政管控,故選A項;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對地方財政經濟的重視,未
12、體現中央內部行政、監(jiān)察和軍事的相互制約,排除B項;秦朝首創(chuàng)了由御史大夫和柱下史主持上計工作的制度,是御史大夫負責經濟工作而非監(jiān)察權的擴大,排除C項;材料反映秦中央加強了對地方財政經濟工作的管控,并非增加賦稅,所以中央財政收入不一定增加,排除D項。4C依據材料,秦漢時期職權最重的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東漢初年的太尉、司徒、司空等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喪失實權,取而代之的是中書、門下和尚書三省,對中央行政機構的調整,最終是為了加強皇權,故選C項;材料反映的是中央中樞權力機構的轉移,而非增加,所以并非因為行政事務的增加,排除A項;中央集權加強是調整中央與地方的關系,而材料調整的是中央機構,目的是加強皇權
13、,排除B項;世家大族的興盛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皇權,而材料反映皇帝通過中樞權力機構的轉移,加強皇權,削弱相權,排除D項。5A據材料“州縣佐吏,三年一代,不得重任”可知隋朝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故選A項;據材料“州縣佐吏,三年一代,不得重任”可知,材料所述是地方官員的任免而非升遷,排除B項;據材料“隋文帝取消了長官辟署佐官的制度及九品中正制”可知,廢除了九品中正制而非察舉制,排除C項;據材料“州縣佐吏,三年一代,不得重任”可知這些舉措沒有涉及廉政建設,排除D項。6B據材料“貞觀二年唐太宗曾說到房玄齡、杜如晦身為尚書省仆射,應當幫助君主排憂解難,廣開耳目,求訪賢能之人。如果讓
14、他們每天處理繁重訴訟,可能連閱讀公文都來不及。于是唐太宗下令尚書省把細碎的事情交給仆射之下的左右丞處理”,可知唐太宗希望尋求賢能之人處理國家大事,故選B項;材料提到只是把一些細碎事情交給左右丞處理,并不是分割相權,排除A項;材料并不涉及官吏考核,排除C項;材料說的是求訪賢能之人,但并沒有提到科舉制,排除D項。7C據材料“唐代前期刺史的日常工作是與尚書省聯系,唐代中后期刺史主要是向當地節(jié)度觀察使請示匯報”,結合所學知識,尚書省為中央機構,節(jié)度使為地方行政機構,可知節(jié)度使權力過大,削弱了中央集權,故選C項;材料主體是刺史,主體不一致,排除A項;材料中刺史的變化體現出唐朝中后期節(jié)度使實力的增強,排除
15、B項;據材料“刺史主要是向當地節(jié)度觀察使請示匯報”,體現的是唐朝中后期中央缺乏對地方的管控,排除D項。8D結合文中“進相援為顯榮,退相累為黜辱”“展其勢力也”體現當時科舉制容易導致拉幫結派,故選D項;文中沒有體現科舉對理學發(fā)展的意義,排除A項;科舉制有利于促進階層的流動,排除B項;科舉制有利于強化中央集權,排除C項。9D題干主旨是宋代皇帝的政令需要經過中書門下和樞密院,而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在下達執(zhí)行過程中也要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說明宋代的中央機構具有規(guī)范的運作程序,故選D項;題干論述的是宋代政令的運行程序,未涉及中樞機構與皇權之間的依附關系,排除A項;“開始”的說法錯誤,排除B項;“有效制約”的
16、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項。10C由材料“皇帝因閣權過盛,重用吏部以對內閣進行制衡,吏部尚書成為事實上的外廷之長。與此同時,為防范吏部權重,皇帝又以擢升吏部侍郎入閣來加強內閣對吏部要務的參與”可知明朝皇帝為了限制內閣與吏部的權力,利用雙方進行互相制衡,體現了閣部制衡下君主專制的加強,故選C項;內閣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機構,排除A項;內閣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機構,無法統(tǒng)率六部,排除B項;內閣與六部的權力都來自皇帝,無法制約皇權,排除D項。11B從材料“明統(tǒng)治者依照官員辦事能力的強弱進行考核,達到標準的官員給予晉升,達不到標準的就留職或降或罷黜”,可知明朝統(tǒng)治者用考核的方式來規(guī)范管理官員以增強官僚隊伍
17、的執(zhí)政能力,體現出明代注重優(yōu)化官僚隊伍,故選B項;材料反映的是明代統(tǒng)治者對官僚辦事能力的強弱進行考核,并沒有嚴格劃分官員的等級,排除A項;從材料“達到標準的官員給予晉升,達不到標準的就留職或降或罷黜”,可知對官員考核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官員的辦事能力,并不是強調官員具有差異性,排除C項;材料只體現了明朝統(tǒng)治者對官員要進行考核以及考核后對官員的處理政策,沒有涉及具體的考核方式和程序,不能體現出官僚考核臻于完善,排除D項。12B由材料“他們根據軍機大臣從皇帝處所領旨意,分別擬旨,或明發(fā),或廷寄。廷寄的密發(fā)最終要靠驛傳的嚴密性加以保證,驛傳文報需經過密封、交接、反饋等程序”可知,軍機處運行過程較為嚴謹縝
18、密,故選B項;官員等級之分并非材料主旨,故排除A項;材料無法體現軍機處在實踐中權力擴大,故排除C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軍機處權力被章京所把持與史實不符,D項說法錯誤,排除。13答案:(1)背景:沿襲明朝地方政治體制;康乾時期歷經多次改制;君主專制制度空前強化。(2)變化:地方督撫權力急劇膨脹;地方督撫成為朝廷的依賴力量。原因:列強侵華,民族危機嚴重;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八旗軍、綠營兵衰落;地方督撫創(chuàng)辦團練。(3)因素:中央集權的力度;內憂外患的程度;滿清貴族勢力的強弱。解析:(1)據材料“清初承襲明制,地方政治體制仍基本沿用三司制度,并在三司之上設立督撫”得出沿襲明朝地方政治體制;據材料“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幾次改制進一步規(guī)范了督撫制度”得出康乾時期歷經多次改制;據材料“出于強化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需要”得出君主專制制度空前強化。(2)第一小問變化,據材料“對地方的權威開始流失地方督撫的權力更加擴大”得出地方督撫權力急劇膨脹;據材料“清政府命令各地舉辦團練保衛(wèi)地方清政府將財政權和軍事指揮權下放到地方督撫,同時還伴隨著司法權、用人權等一系列權力”得出地方督撫成為朝廷的依賴力量。第二小問原因,據材料“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西方殖民勢力進入中國”得出列強侵華,民族危機嚴重;據材料“清政府賴以維系政權的八旗、綠營逐漸沒落”可知,八旗軍、綠營兵衰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科技企業(yè)如何通過優(yōu)化知識產權管理提升競爭力
- 珠寶營銷合同范本
- 磁頭在辦公自動化中的角色與市場推廣
- 2025至2030年中國流水陶藝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拆除商鋪合同范本
- 出資協(xié)議履約金條款
- 2024年濰坊昌邑市招聘事業(yè)單位考試真題
- 科技農業(yè)大豆種植技術的創(chuàng)新實踐
- 社交媒體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及應對策略研究報告
- 2024年贛市機關事務管理中心招聘制工作人員考試真題
- 2024年山東傳媒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語文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電子商務基礎》課件-1.電子商務認知與發(fā)展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社會(開卷)真題卷及答案解析
- 2024年煙草知識考試題庫
- 《邊教書邊成長》讀書分享課件
-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全冊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表格式教案
- 小學科學人教鄂教版四年級下冊全冊教案2023春
- 人教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1課 古詩詞三首》教學課件PPT小學優(yōu)秀公開課
- 模具數控加工技術概述
- 配電網工程典型設計10kV電纜分冊
- 質量監(jiān)督檢查整改回復單格式(共4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