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1學年高二語文粵教版選修《傳記選讀》 譚嗣同傳 教案(打包3份)_第1頁
20212021學年高二語文粵教版選修《傳記選讀》 譚嗣同傳 教案(打包3份)_第2頁
20212021學年高二語文粵教版選修《傳記選讀》 譚嗣同傳 教案(打包3份)_第3頁
20212021學年高二語文粵教版選修《傳記選讀》 譚嗣同傳 教案(打包3份)_第4頁
20212021學年高二語文粵教版選修《傳記選讀》 譚嗣同傳 教案(打包3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20212021學年高二語文粵教版選修傳記選讀 譚嗣同傳 教案(打包3份)譚嗣同傳一、教學要求1.掌握文章大意,了解文章寫作背景。2.熟悉梁啟超“新文體”的文體特征。二、學習要點1.題解關鍵詞梁啟超(18731929) 字卓如,號任公。他是中國近代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動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學者。有飲冰室合集傳世。譚嗣同(18651898),近代維新派 ( http: / / .21 )政治家、思想家。字復生,號壯飛,又號華相眾生、東海褰冥氏、廖天一閣主等。,代表著作仁學,遺著編為譚嗣同全集。2.內容提示本文是戊戌政變記殉難烈士傳中的一篇。 ( http:

2、/ / .21 )本人是“百日維新”的重要人物之一,與傳主譚嗣同的接觸較多,故對其思想與經(jīng)歷有較深的認識。本文通過一些有說服力史實撰述仁學、參預湖南新政、人京參政、謀劃救主、以身殉主等等,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學術精進、新政有為、死難無懼的維新志士形象。在敘述上述史實的時候,善于根據(jù)塑造人物的需要,對史實進行詳略不一的處理。對譚嗣同建議皇上施恩袁世凱,并親身勸說袁世凱救主的過程記載甚詳,對譚嗣同被捕的經(jīng)過也有較為詳實的交代,這些都是譚嗣同一生做過的光輝照人的大事,最能見出他的情懷與品格。譚嗣同立場堅定、敢作敢為、忠于圣主、視死如歸的氣魄就是在這些事情中得以表現(xiàn)的。不僅如此,在敘述史實的時候,還善于描

3、畫 ( http: / / .21 )場景,以對話體現(xiàn)人物的精神面貌。這一點在譚嗣同面見袁世凱的段落中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譚嗣同與袁世凱密謀救主,何以得之其時情狀,沒有說明。此事除非當事人告訴,外人無從知曉。但善于運用司馬遷撰寫史記以來史家常用的筆法,在基本事實的基礎上懸想事實之間的情境關系,把譚嗣同、袁世凱、袁幕府某對話的過程栩栩如生地表現(xiàn)出來,甚見敘述的功力。從這些對話中,譚嗣同的果敢、智慧、焦慮,袁世凱的奸詐、多變、陰險,袁幕府某人的欺詐、虛偽,盡現(xiàn)筆端。而譚嗣同不避災難的態(tài)度、在死亡面前神氣自如的表現(xiàn),更令人動容、敬佩。他對托付后事時說過的話,“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酬圣主。

4、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嬰杵臼,月照西鄉(xiāng),吾與足下分任之”,他對勸其東游者說過的話,“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他的獄中題詩,足見他變法救國的忠誠,令人敬仰。三、生平梁啟超(18731929 ( http: / / .21 )中國近代思想家、戊戌維新運動領袖之一。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梁啟超自幼在家中接受傳統(tǒng)教育, 1891年就讀于萬木草堂,接受康有為的思想學說并由此走上改良維新的道路。1895年春再次赴京會試,時值清政府與 ( http: / / .21 )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群情激憤。梁啟超協(xié)助康

5、有為,發(fā)動在京應試舉人聯(lián)名請愿的“公車上書”,要求清廷拒和、遷都、實行變法。維新運動期間,梁啟超表現(xiàn)活躍,曾主北京萬國公報(后改名中外紀聞)和上海時務報筆政,又赴澳門籌辦知新報在鼓動輿論、宣傳維新方面,發(fā)揮了巨大作用。他的許多政論激昂慷慨,文筆流暢,筆鋒常帶感情,在社會上有很大影響。1906年,清政府宣布“預備仿行憲 ( http: / / .21 )政”,梁啟超立即表示支持,撰寫文章,介紹西方憲政,宣傳立憲政體。1907年10月,與蔣智由等人在東京建立“政聞社”,并派人回國直接參加立憲活動。由于清政府并不真心實行憲政,梁啟超的活動非但不為清朝統(tǒng)治者所容納,反而遭到忌恨,政聞社也因受到查禁而宣

6、告解散。武昌起義爆發(fā)后,他一度宣揚“虛君共 ( http: / / .21 )和”,企圖使革命派與清政府妥協(xié)。民國初年又支持袁世凱,為袁出謀劃策,并承袁意,將民主黨與共和黨、統(tǒng)一黨合并,改建進步黨,與國民黨爭奪政治權力。1913年,進步黨“人才內閣”成立,梁啟超出任司法總長,但因袁世凱帝制自為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啟超勸說無效,遂反對袁氏稱帝,與之發(fā)生沖突。1915年8月,發(fā)表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一文,對袁氏意欲復辟帝制的行徑進行猛烈抨擊,旋與蔡鍔密謀,策劃武力反袁。1915年底,護國戰(zhàn)爭在云南爆發(fā)。1916年,梁啟超赴兩廣地區(qū),先后擔任護國軍兩廣都司令部都參謀,軍務院撫軍兼政務委員長等職,積極參加

7、反袁斗爭,為護國運動的興起和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袁世凱死后,段祺瑞逐漸成為北洋政府的實權人物 ( http: / / .21 ),梁啟超認為“護國”成功,遂主張解散軍務院,依附段祺瑞。他拉籠一些政客,組建憲政研究會,與支持黎元洪的憲政商榷會對抗。1917年7月,張勛復辟失敗,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大權。梁啟超擁段有功,受到重用,出任財政總長兼鹽務總署督辦。段祺瑞對內實行獨裁,對外出賣主權,遭到全國民眾反對,9月,孫中山發(fā)動護法戰(zhàn)爭。11月,段內閣被迫下臺,梁啟超也隨之辭職,并從此退出政壇。1918年底,梁啟超赴歐, ( http: / / .21 )親身了解到西方社會的許多問題和弊端。同時,馬克

8、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工農(nóng)運動的興起,也使其深感不安。回國之后,即宣揚西方文明已經(jīng)破產(chǎn),主張光大傳統(tǒng)文化,用東方的“固有文明”來“拯救世界”。梁啟超不僅是中國近代重要 ( http: / / .21 )的思想家、政治活動家,而且也是一位著名學者。他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早年曾熱情參加文學改良活動,主張文學要能反映時代精神。19011902年,又先后撰寫了中國史敘論和新史學,批判封建史學,發(fā)動“史學革命”。梁啟超一生熱衷于政治,但始終沒有找到正確的政治道路。他一生又熱衷于文化學術,在文化學術上的業(yè)績,遠遠超過政治上的成就。特別是歐游歸來之后,以主要

9、精力從事文化教育和學術研究活動,寫下了清代學術概論、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文化史等重要著作和大量文章,其中不少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1920年后,先后在清華學校、南開大學 ( http: / / .21 )等校執(zhí)教,并到各地講學。擔任過京師圖書館館長、北京圖書館館長、司法儲才館館長等職,為培養(yǎng)人才和發(fā)展文化教育事業(yè)作出了一定成績。1929年1月19日病逝于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終年五十七歲。梁啟超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合集,計一百四十八卷,一千余萬字。四、作品1. 作品概述1.1政論:變法通議自序論不變法之害論變法不知本原之害續(xù)論變法不知本原之害保教非所以尊孔論少年中

10、國說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1.2傳記:戊戍六君子傳1.3隨感:三十自述駁孫文演說中關于社會革命論者英雄與時勢1.4書信:致孫逸仙書致康有為書袁大總統(tǒng)書給孩子們書1.5詩詞:去國行讀陸放翁集四首2.重點作品2.1少年中國說1900年,因維新失敗而流亡海外的梁啟 ( http: / / .21 )超在清議報上公開發(fā)表少年中國說一文。當時,由于帝國主義列強的瘋狂掠奪和野蠻侵略及清王朝的投降賣國,中國人民面臨亡國的危局,出現(xiàn)了由康有為做主帥,梁啟超為其重要助手的百日維新運動。戊戌政變失敗后,梁啟超流亡日本,遠游美澳,撰寫大量文章,成為輿論界的“驕子”。少年中國說就是他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政論文。文章以充暢的

11、氣勢,謳歌了祖國未來的英姿及其光輝燦爛的前程,對肩負著建設少年中國重任的中國少年寄予無限希望,并鼓勵他們奮然而起,努力從事于改造舊中國的戰(zhàn)斗,表現(xiàn)出熱切盼望祖國繁榮富強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全文一瀉千里,酣暢淋漓,感情充沛, ( http: / / .21 )富有鼓動性。語言通俗暢達,無所顧忌。表現(xiàn)技巧上,熟練地運用了重疊、排比、遞進的旬式和一系列比喻,使文章論說有力、觀點明白。這是一篇體現(xiàn)梁啟超新文體的典型作品。2.2清代學術概論清代學術概論寫于1920年,是有關清 ( http: / / .21 )代學術的第一部專著。它系統(tǒng)評述了明末至梁啟超以來200多年中國學術思想發(fā)展的概況,就有清一代的哲

12、學、經(jīng)學、史學、等自然科學進行了全面論列,把每一時代的學術作為思潮進行總的歷史考察,探討起因,分析點,剖析衰落之根源,并對各個時代、各學科的代表人物及著作詳盡闡述。2.3變法通議梁啟超在主辦時務報之時,發(fā)表了大 ( http: / / .21 )量鼓吹、宣揚維新變法的文章,其中以變法通議最為著名。變法通義灑灑洋洋共萬多字,分為自序、論不變法之害、論變法不知本源之害、學??傉?、論科舉、論學會、論師范、論女學、論幼學、論學校余論、論譯書、論變法必自平滿漢之界始、論金銀漲落、論變法后安置守舊大臣之法等篇文章。前篇先后發(fā)表于年年(清光緒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時務報各期,后篇為變法失敗后之作。梁啟超在變法

13、通議中反復強調和論證了 ( http: / / .21 )變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比較全面、系統(tǒng)和詳盡地提出變法維新的政治主張。這個主張涉及中國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他開宗明義地寫道:“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既通,萬國蒸蒸,日趨于上,大勢相迫,非可閼制。變亦變,不變亦變,變而變者,變之權操諸己,可以保國,可以保種,可以保教;不變而變者,變之權讓諸人,束縛之,馳驟之。嗚呼,則非吾之所敢言矣!”既然“變”是公理,對中國來說, ( http: / / .21 )又到了非變不可的地步,否則將無以圖存,那么從哪里入手,變法的根本又是什么?梁啟超說:“吾今一言一蔽之曰

14、,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边@就是變法通議的主旨。五、創(chuàng)作背景本文是戊戌六君子傳之一,本在戊戌 ( http: / / .21 )政變記卷六第六篇中。熟知傳主的經(jīng)歷與性情,故所述真實可信感人。傳記以翔實的史實,記述了戊戌變法運動的整個過程,高度頌揚了譚嗣同為變法維新鞠躬盡瘁、臨危不懼、殺身成仁的精神。是后人了解譚嗣同的重要文獻之一。六、課文講解1. 課文分析全文共分7個自然段,可分為兩大部分。第1部 ( http: / / .21 )分交代譚嗣同的生平事跡,第2部分寫對譚嗣同的評論。其中第1部分以下“國是之詔”為界分為兩塊。之前,譚嗣

15、同游學四方,甲午戰(zhàn)爭后則倡新學、辦實務,是略寫;之后,定國是之詔既下,則積極投身新政,謀求變法改革,及至維新變法失敗而從容就義,是詳寫。下面具體分析每段的內容。第1自然段,介紹譚嗣同的出身、性情,交代其初學新學的情況。故操心危,慮患深 語出 ( http: / / .21 )孟子盡心上。內云:“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意思是說, 受疏遠的大臣和地位卑賤的兒子, 經(jīng)常操心著危難之事,深深憂慮著禍患降臨,所以能通達事理。譚君字復生,又號壯飛,是湖南瀏陽縣人。 ( http: / / .21 )年少時豪爽灑脫,胸有大志,深通群籍,能寫文章,喜歡俠義之舉,擅長劍術。他的父親譚繼洵,

16、官至湖北巡撫。譚嗣同小時候就喪母,被父親的小妾虐待,受盡孤臣孽子之苦,所以操心危難的事,憂慮禍患比較多,品德才智一天天增長起來。20歲從軍新疆,游巡撫劉錦棠的幕府。劉錦棠很欣賞他的才華,打算向朝廷推薦他,恰逢劉錦棠因為侍奉親人而辭官,事情沒有結果。自此以后十年,譚嗣同來往于直隸、新疆、甘肅、陜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蘇、安徽、浙江、臺灣各省,察看風土民情,物色英雄豪杰。然而最終因為他父親為人拘謹,不許他遠游,未能了卻其游覽四方的志向。第2自然段,介紹譚嗣同撰述仁學的由來。君則激昂慷慨,大聲疾呼 甲午戰(zhàn)敗 ( http: / / .21 )之后,譚嗣同曾經(jīng)著文提出必須酌取西方富國之術,進行徹底變

17、法的主張。他的變法具體主張有:變衣冠,遷都中原, 與天下更始, 改革漕務、河務,講求水利,廢除科舉,創(chuàng)辦各類學校,舉辦鐵路、礦業(yè),振興工商業(yè),改用鈔票等。自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zhàn)后,譚嗣同更加發(fā) ( http: / / .21 )奮提倡西方的新學,起始在瀏陽開設了一個學會,征集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琢磨學問品性,這實際上是湖南全省新學的起點。當時,康有為先生正在北京與上海倡設強學會,天下的有志之士,都奔走響應。譚嗣同于是從湖南沿江而下,到上海,再游歷北京,打算拜謁康先生,可是先生正好回廣東,所以沒有見到。我正在北京強學會任編輯工作,始與他相見,告訴他康有為講學的宗旨,治理國家的思想,他聽了很受感動,

18、十分歡喜,自稱是康有為的私淑弟子,從此學識更加長進。當時中日議和的馬關條約剛剛簽訂,人人心懷國恥,士氣稍有振作。他慷慨激昂,大聲疾呼。海內有志之士,看到他的豐采,聽到他的言論,便知道他不是一般的人。因父親的要求,他做了候補知府,在金陵等待補官一年,閉戶靜心讀書,深探孔子、佛家學說的精奧之處,融會貫通群賢的思想方法,推廣康有為的學說宗旨,寫成了仁學一書。又經(jīng)常到上海與同志商量學術,討論天下大事,未曾與污濁的官吏接觸。他經(jīng)常自己說“做了一年的官,無異于躲人深山隱居一般”。第3自然段,介紹譚嗣同在湖南從事新政的情況。適拜 恰好就任。某某 這里缺名,怕的是牽累別人。據(jù)王蘧常梁啟超選集注的考證, 大約是

19、皮錫瑞、唐才常、熊希齡三人。蹈厲奮發(fā) 精神振奮,行動積極。這時陳寶箴做湖南巡撫,他的兒子陳三立輔佐他, ( http: / / .21 )慷慨激昂,將湖南的開化當作自己的使命。1897年6月,黃遵憲恰好就任湖南按察使,8月,徐仁鑄又來督辦湘學。湖南紳土某某等精神振奮,行動積極,提倡新學于家鄉(xiāng),有志之士逐漸會集于湖南一帶。陳寶箴父子與前任學政江標,打算在湖南大集豪杰,一起出力經(jīng)營,做其他省的先導。于是聘任我及某某等做學堂的教習,召集某某回來練兵。譚嗣同也是被陳寶箴所敦促,辭官回家,把家屬安置在瀏陽家鄉(xiāng),一個人留在長沙,與眾多志士一起辦理新政。于是湖南倡辦的事,像內河小輪船、商辦礦務、湘粵鐵路、時

20、務學堂、武備學堂、保衛(wèi)局、南學會,都是他提倡論證策劃的,這中間以南學會最為盛大。開設南學會的用意是,打算集合南部諸省的志士,聯(lián)結為一氣,相互講述愛國的道理,謀劃救亡的辦法,先從湖南一省開辦,這實際上兼有學會與地方議會的規(guī)模。地方上有什么事情,大家一起議定而行,這其實是議會的意思;每七天,大型集結眾人,進行講學,演說各國的大勢及政治原理,這其實是學會的意思。這個時候,譚嗣同其實是學會的學長,擔任演說的事務。每次會議集合有幾百上千人,他慷慨激昂,談論天下大事,聽的人無不受到感動。所以說,湖南全省風氣大開,他的功勞是很大的。第4自然段,介紹譚嗣同受詔北上參預新政的情況。扶病入覲 帶著病朝見皇上。18

21、98年4月,皇上決定國家大事的詔 ( http: / / .21 )書下達,譚嗣同因學士徐致靖的推薦被征調入京。正巧生了大病不能成行,直到7月才帶病朝見皇上,應對合乎皇上的旨意。皇上越級提拔他為四品卿銜軍機章京,和楊銳、林旭、劉光第一起參預新政,當時號稱軍機四卿。參預新政的人,好比唐宋時代的參知政事,實際上相當于宰相的職位?;噬洗蛩阒赜每涤袨橄壬?,卻害怕西太后,不敢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幾個月以來,皇上有什么要咨詢的事,就讓總理衙門傳旨,康先生有什么要陳奏的事,只好寫在要進呈的上書之中。自從四卿進入軍機處,皇上與康先生的心意才開始稍微容易互相傳達,皇上才銳意要進行大的改革。可是西太后及賊臣更加嫉

22、恨他們,還不到十天,就起了變故。第5自然段,介紹譚嗣同密謀袁世凱,以圖解救光緒帝的情況。曠代當代沒人比得上。胡景桂參劾慰帥一事指光緒二十二年(1896)胡景桂(當時任御史)參劾袁世凱克扣軍餉一事。參劾,彈劾(上奏章揭露某人的缺點)。而己查辦昭雪之以市恩而自己查辦洗 ( http: / / .21 )雪慰帥的罪名來討好慰帥。 日本內藤順太郎袁世凱傳: “光緒二十二年三月,御史胡景桂論小站之兵事,謂浪費國帑,誅戮無辜,于是北京政府派榮祿仔細檢閱,覆奏具稱軍隊甚為整備,袁蒙溫諭?!笔卸?,把私人的恩惠來討好人家。操、莽之才曹操、王莽一樣的人才。丁寧鄭重囑咐的意思。漏三下打三更。變遂發(fā)戊戌政變就爆發(fā)了。

23、袁世凱向榮 ( http: / / .21 )祿告密后,榮祿連夜進京見西太后,第二天(9月21日,即初六日)清晨,西太后囚禁光緒皇帝, 隨即垂簾聽政(親自執(zhí)掌政權),大肆捕殺、通緝、罷免維新派人員,維新運動宣告失敗。起初,譚嗣同剛人京城,有人對他說皇 ( http: / / .21 )上沒有實權,西太后阻撓變法的事,他還不相信。等到7月27日,皇上打算開懋勤殿設顧問官,命令他草擬圣旨,先派遣內侍拿著歷朝圣訓交給他,傳話說,皇上講康熙、乾隆、咸豐三朝都有開懋勤殿的舊事,要他查出引入到皇上的圣諭中,打算28日親自到頤和園向西太后請命。他退朝,于是告訴同人說:“現(xiàn)今我知道皇上真的沒有實權了?!钡搅?

24、8日,朝廷中人人都知道了開設懋勤殿的事,以為今天將下達圣諭,可最終還是沒有下達,于是更加知道西太后與皇帝互相不能相容的事實。29日,皇上召見楊銳,賜給密詔,有“朕位幾乎不保,命康與四卿及同志速設法籌救”的話。譚嗣同與康有為捧詔大哭,皇上手無寸柄,沒有什么辦法。當時諸將之中,只有袁世凱長期駐守朝鮮,了解中外之事,力主變法。譚嗣同秘密奏請皇上以恩遇交結袁世凱,希望多少可以相助,語言極為激切。8月1日,皇上召見袁世凱,特意賞賜侍郎的官位。八月初二日又一次召見。初三日晚上,譚嗣同直接造訪袁世凱暫時居住的法華寺,直接問袁世凱說:“您說皇上是怎樣的人? ”袁回答說:“是當代沒人比得上的圣主啊?!弊T說:“天

25、津閱兵廢帝的陰謀,您知道嗎 ?”袁回答說:“是,當然聽到了一些消息?!弊T嗣同于是直接拿出密詔給他看,說:“今天可以救出皇上的人,只有您了,你要想救就趕快救吧?!庇帜檬謸崦约旱牟弊诱f:“如果不打算救皇上,請到頤和園告發(fā)我,然后殺了我,可以得到大富大貴。”袁世凱莊重嚴厲地說:“您把我袁某人當成什么人了 皇上是我們一起侍奉的主子,我和您同樣受過皇上的非常之遇,救護的責任,不獨在您,如果有救助的辦法,我很愿意聽一聽?!弊T說:“榮祿的秘密謀劃,全在天津閱兵之舉,您和董福祥、聶士成的部隊,都受到榮祿的節(jié)制,將挾持兵力來干大事。雖然如此,董福祥、聶士成不足以道,天下最有力的只有您。如果廢除皇上的政變發(fā)生,

26、您拿一軍抵擋他們二軍,保護皇上,恢復國家大權,清除國君身邊的壞人,整肅宮廷,指揮若定,這是一世無比的事業(yè)啊?!痹f:“假若皇上在閱兵的時候跑到我的軍營內,傳下號令讓我誅殺奸賊,那么我一定能跟從在你們這些君子的后面,竭盡死力來補救皇上?!弊T說:“榮祿待您很優(yōu)厚,您怎么對待他呢? ”袁笑著不說話。袁幕府的某人說:“榮賊并不是真心對待慰帥的。從前有人要擴充慰帥的部隊,榮祿說: ( http: / / .21 )漢人不可給大的兵權。大概向來不過是籠絡罷了。就像前年胡景桂參劾慰帥克扣軍餉的事,胡景桂是榮祿的人,榮祿讓他彈劾慰帥,而自己查辦洗雪慰帥的罪名來討好慰帥。不久胡就被外任寧夏知府,很快又升任寧夏道

27、。這是榮賊心計險惡,巧于應對之處,慰帥怎能不知道呢 ”譚于是說:“榮祿本是曹操、王莽式的人才,是絕代的奸雄,對付他恐怕不很容易?!痹慷?,說: “如果皇上在我的營盤,那么殺榮祿就好像殺一條狗一樣簡單。”于是十分詳細地相互商量救助皇上的具體環(huán)節(jié)。袁說:“現(xiàn)在我軍營中槍彈火藥都在榮賊的手中,而營哨的各級官員也多是榮祿的人。事情很緊急了!既然已經(jīng)確定了策略,那么我必須趕快回歸大營,重新選派將官,儲備彈藥才行啊?!庇谑青嵵貒诟懒艘环烹x開,這時已是八月初三夜間三更天了。到初五日,袁又被皇上召見,聽說也奉有密詔。到初六日,政變就發(fā)生了。第6自然段,介紹譚嗣同被捕及就義的情況。擘(b6)劃 計劃、布置

28、。知其不可而為之 明知它難做,卻盡力去做到它。伊藤氏伊 藤博文,曾任日本首相,執(zhí)政期間曾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當時來華訪問,以探明中國政局。俠士 指當時北京的豪俠之士大刀王五。以八月十三日斬于市 1898年9 ( http: / / .21 )月29日 (八月十三日是夏歷)殺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于北京南城菜市口,譚嗣同等六人被稱為“戊戌六君子”。當時,我正拜訪譚嗣同的住所, ( http: / / .21 )我們對坐在床榻上面,有所計劃、布置,而抄捕康有為住所南海館的報告馬上到了,不久聽到了垂簾聽政的圣諭。譚嗣同從容對我說:“從前要救皇上,已經(jīng)無法救助;現(xiàn)在要救康先生,也無可挽救

29、了,我已經(jīng)沒事可做,只有等待死期了。雖然如此,天下事明知它難做,還是要盡力去做到它,您試著進入日本使館,拜會伊藤博文,請他致電上海領事來救助康先生吧。”我這晚住在日本使館,譚嗣同一天沒有出門,靜待拘捕他的人。拘捕他的人沒來,就在第二天來到日本使館和我相見,勸我東游日本,并且?guī)砹怂臅霸娢霓o稿本數(shù)冊,家書一箱托付給我。說:“沒有出逃的人,無法謀劃將來;沒有赴死的人,無法酬答皇上?,F(xiàn)今,康先生生死難料,程嬰、杵臼,月照、西鄉(xiāng),就由我和您分別擔任吧?!庇谑窍嗷肀Х謩e。初七、八、九三天,譚嗣同還與俠客謀劃救助皇上,事情最終沒有成功。初十日,便被逮捕。被逮捕前一天,好多日本志土苦苦哀勸他東游日本

30、,他就是不聽。多次強迫他,他說:“各國變法,沒有不從流血才成功的。現(xiàn)在中國沒聽說有因變法而流血的,這是國運不昌的原因。如果有的話,那就請從我譚嗣同開始吧!”最后還是沒離開,所以最終遭難。譚嗣同被關到監(jiān)獄以后,在監(jiān)獄的墻壁上題寫了下面一首詩:“望門投宿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詩中還是掛念康有為先生啊。在八月十三日被斬于菜市口,年齡三十三歲。就義的那天,觀看的有上萬人,譚嗣同慷慨激昂,神氣沒有什么變化。當時軍機大臣剛毅監(jiān)斬,譚叫剛毅上前,說:“我有一句話!”剛毅離開不聽,于是從容被殺。唉,真是慘烈啊! 第7自然段,介紹譚嗣同的治學及著述情況。格致 禮記大學 ( h

31、ttp: / / .21 ): “致知在格物?!敝祆渥ⅲ骸案瘢烈?;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币虼饲迥┓Q物理、化學、博物等叫做格致學。持躬嚴整 修身嚴肅齊整。面棱棱有秋肅之氣 面部棱角分明,有端莊嚴肅的氣質。譚嗣同天資超人,在學問方面無不探究,以日日 ( http: / / .21 )求新作為求學的宗旨,所以能做到無所拘束,善于舍棄自己的短處學習別人的長處,所以他的學問每天都有進步。每隔十天不見面,他的議論學識一定會有所增長。他少年時曾做過考據(jù)、箋注、金石刻鏤、詩古文辭之學,也喜歡談論中國古代的兵法。30歲以后,這些都放棄了,專心探究西方天文、自然科學、政治、歷史等方面的學問

32、,都很有心得。又細心研究宗教,他和我最初相見的時候,十分推崇基督教兼愛的教義,卻不知有佛教,不知有孔子,不久,聽到康有為所發(fā)明的易春秋的義理,徹底了解了大同太平的道理,體會到乾元統(tǒng)天的精妙意思,就十分佩服。又聽到華嚴性海的學說,領悟到世界沒有限量,現(xiàn)身沒有限量,無分人我,五分去住,無分垢凈,除了救人之外,就沒有什么有價值的道理。聽到相宗識浪的學說,領悟到眾生學佛的能力沒有限量,所以說法沒有限量,種種差別,和法界圓融,常住不滅的道理,更加佩服。從此豁然貫通,能融會萬法為一,能衍繹一法為萬,無所牽掛,做事的勇猛勁頭更加明顯。在金陵等待做官的一年,日夜用心探究孔佛之書,金陵有個居土叫楊文會,博覽三學

33、教典,熟悉佛教義理,以流通佛經(jīng)為自己的使命。譚嗣同經(jīng)常和他在一起,于是得以看遍佛家的經(jīng)律論三藏,收獲日益精深。他的學術宗旨,主要的思想見于仁學一書,又有一些散見于和友人討論學術的書信中。他所著的書除了仁學之外,還有寥天一閣文二卷,莽蒼蒼齋詩二卷,遠遺堂集外文一卷,興算學議一卷,這些都已經(jīng)刊刻。思緯吉兇臺短書一卷,壯飛樓治事十篇,秋雨年華館叢脞書四卷,劍經(jīng)衍葛一卷,印錄一卷,并仁學都收藏在我這兒。還有發(fā)表在湘報上的幾十篇政論,以及與師友論學論事的書信幾十篇,我將和他的好朋友一起搜輯,編為譚瀏陽遺集若于卷。他的仁學一書,先選擇其中稍微平易的部分,附印在清議報中,公諸于世。譚嗣同平生沒有什么嗜好,修

34、身嚴肅齊整,面部棱角分明,有端莊嚴肅的氣質。沒有子女,妻李閏,是中國女學會的創(chuàng)辦董事。第8自然段,以大乘思想的角度理解譚嗣同。論曰:譚嗣同的行為磊落,感天動地,這是大家所 ( http: / / .21 )共知的,所以不再細說。且說說他的學問。自唐、宋以后,儒生們以一己偏見誹謗佛法,這本不足說。而中國末法流行,幾百年來,佛教各派沉溺于修習小乘佛法,斷除常見,而很少聽到有大智慧的人。他們認為,佛法只是清凈寂滅罷了,哪里知道,大乘佛法是講究悲智雙修,這與孔子必仁且智的說法是相呼應的。只有有了智慧,才知道世間與出世間本無差別,并沒有什么凈土;人與我也本無差別,無所謂眾生。世間之外沒有凈土,他人之外沒

35、有我,所以只有舍棄己身才能教化眾生。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孔子說:“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這就需要即仁即智。既然想著要解救眾生,那么就必須要有救他們的方法,所以孔子刪定春秋,提出種種大同小康的制度,都是為了天下眾生。除了這件大事,就沒有別的了。華嚴經(jīng)說,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春秋“據(jù)亂世、升平世、太平世”的道理,救過去、現(xiàn)在、將來的眾生,方法不同,而本質并無不同;救此土、彼土的眾生,方法不同,而本質并無不同;救全世界的眾生和一國的眾生,方法不同,而本質并無不同。這就是法相唯識學。因為眾生各自條件不同,所以方法不同,而拯救他們的本質并沒有不同。既然心中不拘泥于

36、凈土和我的觀念,則心里面沒有希戀、掛礙、恐怖。凈土和我尚且不愛,利害毀譽稱譏苦樂又怎么能動搖心智呢?所以孔子說不憂不慮不懼,佛說大無畏,就是仁、智、勇兼?zhèn)涞牡览?。兼?zhèn)淙咧?,即可得大自在,可以出生地,入死地,可以達到仁的境界,可以救助眾生。2.課文難點討論分組討論譚嗣同的身世及思想變化歷程,分析闡發(fā)他作出的歷史性選擇的思想來源,并談談譚嗣同這個英雄人物對同學們自身的啟示。3.相關評論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以維新變法為背景,將譚嗣 ( http: / / .21 )同描寫成為一個具有佛家“回向”精神的不世出的人才。正是因為他對佛家精神研究透徹,他才具有那種悲天憫人的關懷,才具有慷慨赴死、從容就義的豪

37、情。但是李敖在書中還賦予了譚嗣同嶄新的形象。書中的譚嗣同其實是一個主張暴力革命的人,他深諳中國彼時的復雜情況,明白光靠沒有實權的皇帝來發(fā)動由上至下的改良運動一定是沒有出路的。他只因為受到康有為、梁啟超、光緒皇帝個人人格魅力的感召,才“知其不可而為之”。在變法失敗之際,他謝絕了來自日本使館、大刀王五、以及黃興的救援,從容就義的真實目的,是想讓國人放棄對清政府的最后幻想,“從而今后只有革命一途,再無變法之路”。他之死,正如“趙氏孤兒”中的公孫杵臼,正如日本的月照和尚,是以死者激勵生者的典范,因而“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因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七、練習1.選擇題(1)弱冠是指男子(

38、)左右的年紀。A. 18 B. 20C. 22 D. 30答案:B(2)下列哪位人物不是“戊戌六君子”之一?()A. 劉光第 B. 康廣仁C.康有為 D. 楊深秀答案:C2.填空題(1)戊戌變法失敗后,譚嗣同在獄中曾題一詩于獄壁曰:“望門投宿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 ?!贝鸢福何易詸M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2)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 ,又號飲冰室主人。答案:任公3簡答題(1)聯(lián)系譚嗣同傳一文,談談梁啟超“新文體”的特點。答案:參考研習與思考3。八、研習與思考1.分析譚嗣同這個英雄形象。答:文章通過敘寫譚嗣同為變法 ( http: / / .21 )而犧牲的史實,突出了他驚

39、天地、泣鬼神的事跡,并結合他的身世及思想變化歷程,分析闡發(fā)他作出的歷史性選擇的思想來源,塑造了一位大智大勇、舍身成仁的英雄形象。2文中運用了一些細節(jié)描寫,比如譚嗣同夜訪袁世凱一段。請你結合這一段談談傳記作品中歷史史實與藝術表現(xiàn)之間的關系。答:譚嗣同夜訪袁世凱一段是史實, ( http: / / .21 )密談一段是虛寫,繪聲繪色,如影隨形,極盡描畫之能事,將會談雙方個性得以盡情展露。進行了必要的夸張,充分發(fā)揮了傳記作品的文學功能;同時也不違背歷史事實,對文學功能的發(fā)揮起到了襯托作用。3梁啟超在清代學術概論中說:“啟超夙 ( http: / / .21 )不喜桐城派古文,幼年為文,學晚漢、魏晉,

40、頗尚矜煉,至是自解放,務為平易暢達,時雜以俚語、韻語及外語語法,縱筆所全不檢束,學者競效之,號 新文體 。老輩則痛恨,詆為野狐,然其文條理明晰,筆鋒常帶情感,對于讀者,別有一種魔力焉。”聯(lián)系本文談談對梁啟超文章“別有一種魔力”的看法。答:文章注重敘事與議論的結合,有夾敘夾 ( http: / / .21 )議,如文章開頭講述譚嗣同身世一段,也有先敘事,最后總論,這是從整篇文章著眼;對傳主投入了飽滿的感情,既欽敬又加以同情理解,文章卻不失條理明晰;通過人物對話來刻畫人物心理,如譚嗣同夜訪袁世凱一段,將歷史事實與想象夸張結合,尤其襯托出傳主的非凡的膽識。這些都“別有一種魔力”。九、相關藝術作品展示

41、1.譚嗣同全集譚嗣同全集收錄了迄今發(fā)現(xiàn)的全部 ( http: / / .21 )譚嗣同的著作。包括譚嗣同生前已編的專集、已定的稿本,以及未經(jīng)輯集的書簡,或散見書刊的論文、講義,手稿、手札等。對于全面研究或了解譚嗣同,本書均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譚嗣同的思想中盡管也夾雜著一些封建糟粕,但是更主要的是近代的資產(chǎn)階級先進學說。他的最重要的思想著作仁學是一部極為深刻的哲學與社會學著作,其思想所達到的高度,即使今天看來,也仍是難以企及的。他的詩文的文學價值也極高,具有恒久的藝術感染力。獄中題壁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2.電影譚嗣同導演:陳家林主演:達式常、王玉梅、王

42、志華拍攝時間:1984年劇情介紹:1898年6月11日, ( http: / / .21 )光緒皇帝“明定國是“的詔書頒布天下,開始施行戊戌變法。年輕的光緒皇帝求賢若渴,要網(wǎng)羅天下英才。譚嗣同接到軍機處的催促,火速趕往北京。但慈禧太后及一些老臣子反對皇上”變法“的想法,對他孰視無睹,并撤掉擁護輔佐變法的翁同和軍機大臣一職,同時提升親信榮祿,阻撓變法。光緒親自詔見了潭嗣同,并當即授他四品章京的官職。康有為專程設宴為譚嗣同接風洗塵,袁世凱也隨后前來拜訪。革新志士們奏請皇上撤去禮部尚書懷塔等人的職位,皇上依言而行。此事震驚朝野,以皇太后為首的封建勢力迅速做出強烈反應。譚嗣同、康有為等希望皇帝能掌握實

43、權、重振朝綱,而慈禧則已升始與榮祿調兵,密謀廢黜光緒,朝庭新舊兩派的對立日益激化,各種矛盾與斗爭進入了白熱化。慈禧將光緒軟禁于瀛臺,康譚二人得到光緒求救的特諭后,遂向袁世凱求助。但袁世凱兩面三刀,假意答應,實則將他們出賣給慈禧。慈禧惱怒至極,再度聽政。格新志士們被抓,康、梁秘密逃往國外,譚嗣同則決心以死來喚醒民意。譚與其他五位志士被押赴菜市口慷慨就義,史稱“戊戌六君子”。十、延伸閱讀本文為戊戍六君子傳之一,另外還有五篇,附錄另一篇??祻V仁傳康君名有溥,字廣仁,以字行,號幼博,又 ( http: / / .21 )號大廣,南海先生同母弟也。精悍厲鷙, 明照銳斷,見事理若區(qū)別白黑,勇于任事,洞于察

44、機,善于觀人,遂于生死之故,長于 治事之條理,嚴于律己,勇于改過。自少即絕意不事舉業(yè),以為本國之弱亡,皆由八股 錮塞人才所致,故深惡痛絕之,偶一應試,輒棄去。弱冠后,嘗為小吏于浙。蓋君之少 年血氣太剛,倜儻自喜,行事間或跅弛,踰越范圍,南海先生欲裁抑之,故遣入宦場, 使之游于人間最穢之域,閱歷乎猥鄙奔競險詐茍且闒冗勢利之境,使之盡知世俗之情偽, 然后可以收斂其客氣,變化其氣質,增長其識量。君為吏歲余,嘗委保甲差、文闈差, 閱歷宦場既深,大恥之,掛冠而歸。自是進德勇猛,氣質大變,視前此若兩人矣。 君天才本卓絕,又得賢兄之教,覃精名理,故其發(fā)論往往精奇悍銳,出人意表,聞 者為之咋舌變色,然按之理勢

45、,實無不切當。自棄官以后,經(jīng)歷更深,學識更加,每與 論一事,窮其條理,料其將來,不爽累黍,故南海先生常資為謀議焉。今年春,膠州、旅順既失,南海先生上 ( http: / / .21 )書痛哭論國是,請改革。君曰:“今日在我 國而言改革,凡百政事皆第二著也,若第一著則惟當變科舉,廢八股取士之制,使舉國 之士,咸棄其頑固謬陋之學,以講求實用之學,則天下之人如瞽者忽開目,恍然于萬國 強弱之故,愛國之心自生,人才自出矣。阿兄歷年所陳改革之事,皆千條萬緒,彼政府 之人早已望而生畏,故不能行也。今當以全副精神專注于廢八股之一事,鍥而不舍,或 可有成。此關一破,則一切新政之根芽已立矣。”蓋當是時猶未深知皇上

46、之圣明,故于改革 ( http: / / .21 )之事,不敢多所奢望也。及南海先生既召 見,鄉(xiāng)會八股之試既廢,海內志士額手為國家慶。君乃曰:“士之數(shù)莫多于童生與秀才, 幾居全數(shù)百分之九十九焉。今但革鄉(xiāng)會試而不變歲科試,未足以振刷此輩之心目。且鄉(xiāng) 會試期在三年以后,為期太緩。此三年中,人事靡常。今必先變童試、歲科試,立刻施 行然后可?!蹦伺c御史宋伯魯謀,抗疏言之,得旨俞允。于是君請南海先生曰:“阿兄可以出京矣。我國改革之期今尚未至 ( http: / / .21 )。且千年來,行愚民之政,壓抑既久, 人才乏絕,今全國之人材,尚不足以任全國之事,改革甚難有效。今科舉既變,學堂既 開,阿兄宜歸廣東

47、、上海,卓如宜歸湖南,專心教育之事,著書譯書撰報,激厲士民愛 國之心,養(yǎng)成多數(shù)實用之才,三年之后,然后可大行改革也。時南海先生初被知遇,天眷優(yōu)渥,感激君恩,不忍舍去。既而天津閱兵廢立之事,漸 ( http: / / .21 )有所聞,君復語曰:“自古無主權不一之國而能成大事 者,今皇上雖天亶睿圣,然無賞罰之權,全國大柄,皆在西后之手,而滿人之猜忌如此, 守舊大臣之相嫉如此,何能有成?阿兄速當出京養(yǎng)晦矣。先生曰:“孔子之圣,知其不 可而為之,凡人見孺子將入于井,猶思援之,況全國之命乎?況君父之難乎?西后之專 橫,舊黨之頑固,皇上非不知之,然皇上猶且舍位亡身以救天下,我忝受知遇,義固不可引身而退也

48、。”君復曰:“阿兄雖舍 ( http: / / .21 )身思救之,然于事必不能有益,徒一死耳。死固 不足惜,但阿兄生平所志所學,欲發(fā)明公理以救全世界之眾生者,他日之事業(yè)正多,責 任正重,今尚非死所也。”先生曰:“生死自有天命,吾十五年前,經(jīng)華德里筑屋之下, 飛磚猝墜,掠面而下,面損流血。使彼時飛磚斜落半寸,擊于腦,則死久矣。天下之境 遇皆華德里飛磚之類也。今日之事雖險,吾亦以飛磚視之,但行吾心之所安而已,他事 非所計也?!弊允蔷粡透已猿鼍?。然南海先生每欲有所陳奏,有所興革,君必勸阻之, 謂當俟諸九月閱兵以后,若皇上得免于難,然后大舉,未為晚也。故事凡皇上有所敕任,有所 ( http: /

49、/ .21 )賜賚,必詣宮門謝恩,賜召見焉。南海先生先后奉命為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督辦官報局,又以著書之故,賜金二千兩,皆當謝恩,君獨謂 “西后及滿洲黨相忌已甚,阿兄若屢見皇上,徒增其疑而速其變,不如勿往。”故先生 自六月以后,上書極少,又不覲見,但上折謝恩,惟于所進呈之書,言改革之條理而已, 皆從君之意也,其料事之明如此。南海先生既決意不出都,俟九月閱兵之役,謀有所救 護,而君與譚君任此事最力。初,余既奉命督辦譯書,以君久在大同譯書局,諳練此事, 欲托君出上??偲涑伞P杏腥找?,而八月初二日忽奉明詔,命南海先生出京;初三日又 奉密詔敦促。一日不可留。先生戀闕甚耿耿,君乃曰:“阿兄即行,弟與

50、復生、卓如及 諸君力謀之。”蓋是時雖知事急,然以為其發(fā)難終在九月,故欲竭蹶死力,有所布臵也, 以故先生行而君獨留,遂及于難,其臨大節(jié)之不茍又如此。君明于大道,達于生死,常 語余云:“吾生三十年,見兄弟戚友之年,與我相若者,今死去不計其數(shù)矣。吾每將己 身與彼輩相較,常作已死觀;今之猶在人間,作死而復生觀,故應做之事,即放膽做去, 無所掛礙,無所恐怖也?!鄙w君之從容就義者,其根柢深厚矣。既被逮之日,與同居二人程式谷、錢維 ( http: / / .21 )驥同在獄中,言笑自若,高歌聲出金石。程、 錢等固不知密詔及救護之事,然聞令出西后,乃曰:“我等必死矣?!本齾柭曉唬骸八?亦何傷!汝年已二十余矣,

51、我年已三十余矣, ( http: / / .21 )不猶愈于生數(shù)月而死,數(shù)歲而死者乎?且一刀 而死,不猶愈于抱病歲月而死者乎?特恐我等未必死耳,死則中國之強在此矣,死又何 傷哉?”程曰:“君所言甚是,第外國變法,皆前者死 ( http: / / .21 ),后者繼,今我國新黨甚寡弱,恐我輩一死 后,無繼者也?!本唬骸鞍斯梢褟U,人才將輩出矣,何患無繼哉?”神氣雍容,臨節(jié) 終不少變,鳴呼烈矣!南海先生之學,以仁為宗旨, ( http: / / .21 )君則以義為宗旨,故其治事也,專明權限,能斷割, 不妄求人,不妄接人,嚴于辭受取與,有高掌遠蹠摧陷廓清之概。于同時士大夫皆以豪 俊俯視之。當十六歲

52、時,因惡帖括,故不悅學,父兄責之,即自抗顏為童子師。疑其游戲必不成,姑試之,而從之學者有 ( http: / / .21 )八九人,端坐課弟子,莊肅儼然,手創(chuàng)學規(guī),嚴整有 度,雖極頑橫之童子,戢戢奉法惟謹。自是知其為治事才,一切家事營辨督租皆委焉。 其治事如商君法,如孫武令,嚴密縝栗,令出必行,奴仆無不畏之,故事無不舉。少年 曾與先生同居一樓,樓前有芭蕉一株,經(jīng)秋后敗葉狼藉。先生故有茂對萬物之心,窗草 不除之意,甚愛護之。忽一日,失蕉所在,則君所鋤棄也。先生責其不仁,君曰:“留 此何用,徒亂人意?!庇忠蝗?,先生命君檢其閣上舊書整理之,以累世為儒,閣上藏前 代帖括甚多,君舉而付之一炬。先生詰之,

53、君則曰:“是區(qū)區(qū)者尚不割舍耶?留此物, 此樓何時得清凈。”此皆君十二三歲時軼事也。雖細端亦可以見其剛斷之氣矣。君事母 最孝,非在側則母不歡,母有所煩惱,得君數(shù)言,輒怡笑以解。蓋其在母側,純?yōu)槿孀?之容,與接朋輩任事時,若兩人云。最深于自知,勇于改過。其事為己所不能任者,必 自白之,不輕許可,及其既任,則以心力殉之;有過失,必自知之、自言之而痛改之, 蓋光明磊落,肝膽照人焉。君嘗慨中國醫(yī)學之不講,草管人命,學醫(yī)于美人嘉 ( http: / / .21 )約翰,三年,遂通泰西醫(yī)術。欲 以移中國,在滬創(chuàng)醫(yī)學堂,草具章程,雖以事未成,而后必行之。蓋君之勇斷,足以廓 清國家之積弊,其明察精細,足以經(jīng)營國

54、家治平之條理,而未能一得藉手,遂殉國以沒。 其所辦之事,則在澳門創(chuàng)立知新報,發(fā)明民政公理;在上海設譯書局,譯日本書, 以開民智;在西樵鄉(xiāng)設一學校,以泰西政學教授鄉(xiāng)之 ( http: / / .21 )子弟;先生惡婦女纏足,壬午年創(chuàng)不纏足 會而未成,君卒成之,粵風大移,粵會成,則與超推之于滬,集士夫開不纏足大會,君 實為總持;又與同志創(chuàng)女學堂,以救婦 ( http: / / .21 )女之患,行太平之義。于君才未盡十一,亦可以觀其志 矣。君雅不喜章句記誦詞章之學,明算工書,能作篆,嘗為詩駢散文,然以為無用,既 不求工,亦不存稿,蓋皆以余事為之,故遺文存者無幾。然其言論往往發(fā)前人所未發(fā), 言人所不

55、敢言。蓋南海先生于一切名理,每僅發(fā)其端,含蓄而不盡言,君則推波助瀾, 窮其究竟,達其極點,故精思偉論獨多焉。君既歿,朋輩將記憶其言論,裒而集之,以 傳于后。君既棄浙官,今年改官候選主事。妻黃謹娛,為中國女學會倡辦董事。論曰:徐子靖、王小航常語 ( http: / / .21 )余云,二康皆絕倫之資,各有所長,不能軒輊。其言雖 稍過,然幼博之才,真今日救時之良矣。世人莫不知南海先生,而罕知幼博,蓋為兄所 掩,無足怪也。而先生之好仁,與幼博之持義,適足以相補,故先生之行事,出于幼博 所左右者為多焉。六烈士之中,任事之勇猛,性行之篤摯,惟復生與幼博為最。復生學 問之深博,過于幼博;幼博治事之條理,過

56、于復生,兩人之才,真未易軒輊也。嗚呼! 今日眼中之人,求如兩君者可復得乎?可復得乎?幼博之入京也,在今春二月。時余適自湘大病出滬,扶病入京師,應春官試。 ( http: / / .21 )幼博善醫(yī)學,于余之病也,為之調護飲食,劑 醫(yī)藥,至是則伴余同北行。蓋幼博之入京,本無他事,不過為余病耳。余病不死,而幼 博死于余之病,余疚何如哉?18 譚嗣同傳梁啟超 教學目標: 、進一步掌握蓋、乃、已等常用虛詞的用法和部分表時間的文言虛詞的用法。、了解譚嗣同的生平經(jīng)歷,學習他為崇高的理想信念而獻身的精神。、學習閱讀文中開放性題目的解題思路及答題方法。教學重點、難點:進一步掌握蓋、乃、已等常用虛詞的用法和部分

57、表時間的文言虛詞的用法;學習閱讀文中開放性題目的解題思路及答題方法教學課時: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南海先生在戊戌變法失敗后,曾吟 ( http: / / .21 )聯(lián)一副憑吊友人:復生不復生矣;有為安有為哉?讓康有為因為他的離去一度萬念俱灰的人就是:譚嗣同(字復生)二、推進新課1、從傳記與史書的關系看,古代傳記主要有史傳和史外傳兩類:1)史傳:依附于史書 例:項羽本紀、蘇武傳2)史外傳:不附于史書,以單篇流傳的傳記, ( http: / / .21 )寫的多是當代人物,對傳主不作全面介紹,而是就其突出方面作簡要記載,文學色彩濃 例:馬鈞傳子劉子自傳徐霞客傳譚嗣同傳2、戊戌變

58、法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chǎn)階級政治改 ( http: / / .21 )良運動,由康有為、梁啟超領導,得到要鞏固清朝統(tǒng)治、急于從慈禧手中將國家權柄奪回來的光緒皇帝的支持。戊戌年(1898)6月11日,光緒帝宣布變法。封建頑固派首領慈禧太后和舊官僚感到這是對他們最大的威脅,立即采取措施,派奸詐陰險的榮祿任直隸總督,統(tǒng)率北洋三軍以重兵控制北京政局,9月21日發(fā)動政變。新政只維持了103天,史稱“百日維新”。戊戌六君子:楊深秀、楊銳、劉光第、譚嗣同、林旭、康廣仁3、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 ( http: / / .21 )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近代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的政治活動家、

59、資產(chǎn)階級宣傳家、學者。他的一生經(jīng)歷了晚清與民國兩個時期;他的業(yè)績包括了政治和學術兩個方面。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簽訂以后,與康有為聯(lián)合1300多名在京參加會試的舉人,發(fā)動了著名的“公車上書”,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創(chuàng)辦維新團體“強學會”,與康有為共倡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后,作為改良派的主將,與革命派論戰(zhàn),遭到反對。引進介紹西方文化,發(fā)起領導了“詩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說界革命”和戲劇改良運動,成為“五四”文體改革的先導,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散文體裁“新文體”,將小說提高到“文學之最上乘”的地位。作品結集為飲冰室文集。三、整體感知:1、熟讀課文,糾正讀音。2、疏通段的重點詞義、了解特殊句式。3、翻譯

60、課文:譚君字復生,又號壯飛, ( http: / / .21 )是湖南瀏陽縣人。年少時豪爽灑脫,胸有大志,深通群籍,能寫文章,喜歡俠義之舉,擅長劍術。他的父親譚繼洵,官至湖北巡撫。譚嗣同小時候就喪母,被父親的小妾虐待,受盡孤臣孽子之苦,所以操心危難的事,憂慮禍患比較多,品德才智一天天增長起來。20歲從軍新疆,游巡撫劉錦棠的幕府。劉錦棠很欣賞他的才華,打算向朝廷推薦他,恰逢劉錦棠因為侍奉親人而辭官,事情沒有結果。自此以后十年,譚嗣同來往于直隸、新疆、甘肅、陜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蘇、安徽、浙江、臺灣各省,察看風土民情,物色英雄豪杰。然而最終因為他父親為人拘謹,不許他遠游,未能了卻其游覽四方的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