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說小學品德課堂上的_第1頁
例說小學品德課堂上的_第2頁
例說小學品德課堂上的_第3頁
例說小學品德課堂上的_第4頁
例說小學品德課堂上的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例說小學品德各類題材教學活動中的學生“體驗” 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教育研究與教師培訓中心 秦娥(443501) 內容摘要 “體驗”在學生品德形成過程中非常重要。但體驗的重要價值不在于學會某種操作方式、獲得某種技能,而在于每個人在活動中獲得的真實感受,這種內心體驗是形成認識、轉化行為能力的原動力。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的課程內容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涉及到學生社會與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大致可以把它們分為生活感悟型、明理礪志型、歷史題材型、地理知識型等四大主要題材類型,面對這些類型,小學品德教學活動都必須創(chuàng)設貼切而有力度的場景和氛圍,讓他們從自己的認知世界出發(fā),在親身實踐與體驗的過程中感染自己、打動

2、自己、教育自己,從而觸及到自己的心靈。關鍵詞小學品德 教學活動 體驗作者簡介秦娥,女,中學高級教師,現(xiàn)就職于湖北省長陽教育研究與教師培訓中心,主要從事中小學教師培訓、小學品德教學研究等工作。有四十多篇教育教學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fā)表。品德與生活(2011年版)課程標準中指出:“品德與生活教育應當引導兒童在體驗自身生活和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中,學會熱愛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逼返屡c社會(2011年版)課程標準也指出:“學生的品德與社會性發(fā)展源于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边@充分地說明了“體驗”的重要價值不在于學會某種操作方式、獲得某種技能,而在于每個人在活動過程中獲得的真實感受,并將這種內心體驗轉化

3、為形成認識、行成能力的原動力。因此,小學品德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都必須引導學生在親身實踐與體驗的過程中感染自己、打動自己、教育自己,從而觸及到自己的心靈。然而,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的課程內容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涉及到學生社會與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大致可以把它們分為生活感悟型、明理礪志型、歷史題材型、地理知識型等四大主要題材類型,面對這些類型,怎樣讓學生圍繞主題目標獲得真實的感受和體驗呢?筆者經過較長時間的調研,有了一些較為成熟的思考。一、“生活感悟型”的課堂“體驗”要以學生的真實生活為基點生活感悟型的教學內容依托于兒童的真實生活,包括學生家庭、學校、社會的方方面面,主要編排在中低年級的品德與生活(

4、社會)課程里。在組織這類題材的教學活動時,一般采用“認知體驗感悟”等路徑,要求教師以兒童的真實生活為基點,圍繞主題目標創(chuàng)設各種生活實踐活動或游戲,必要時讓學生走出課堂,接觸生活,親身感受身邊的人或事,并在生活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體驗、認知和感悟,從而引發(fā)他們內心真實的道德情感,使之認識問題、明白事理、受到教育。如有位教師在執(zhí)教學校里工作的人們(三年級上冊)時,就設計了“走進生活采訪交流理解尊重學會感恩”四個活動環(huán)節(jié)來完成教學任務,每個活動都以本校教職員工的真實工作情況及學校鮮活的工作場景為基點,讓學生調查尋訪學校里的教師及工作人員、感受愉快的校園生活、交流真切的感悟,入情入景,感人肺腑。另一位教

5、師在執(zhí)教可愛的生命(二年級上冊)時,為了讓孩子們懂得植物和人一樣,都是有生命的,感悟植物生命的美麗、神奇和脆弱,初步養(yǎng)成尊重生命的意識,設計了“生豆芽”這樣一個課內外銜接的實踐活動環(huán)節(jié),教師提前一周就布置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生一杯豆芽,并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填好“豆芽生長記錄表”。老師每天抽時間詢問學生的觀察情況,學生在精心培植和仔細觀察記錄的過程中,不僅了解到了豆芽的生長過程,也感受到了生命的可愛,“發(fā)現(xiàn)”的驚喜洋溢在每個孩子的臉上,并采用“問題探究式”的方式在課堂上組織交流,孩子們的體驗和感悟由此上升到了一個生命的高度。因此,在組織“生活感悟型”這類題材的教學活動時,只有重視與兒童生活世界的聯(lián)

6、系,并將學生置身于其中,他們的認識、體驗、感悟才是真實的,課程也才會顯示出它的真正意義和價值。二、“明理礪志型”的課堂“體驗”要以學生的實踐活動為原點明理礪志型的教學內容,滲透于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的各個主題內容之中,將學生品德教育與行為規(guī)范、法制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等進行有機融合,讓學生在探究體驗中品味生活的美好,體會生活中蘊含的道德意義和價值,從而達到情理交融的美好境界。在組織這類題材的教學活動時,一般采用“認知體驗感悟踐行”等路徑,要求教師圍繞品德目標,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多彩的實踐活動或游戲,引導價值辨析,讓學生在矛盾沖突中積極探究和體驗,初步形成道德判斷、分析、選擇等方

7、面的能力,讓品德課程真正承擔起學生生命成長的奠基責任。如有位教師在執(zhí)教學會合作(四年級上冊)時,設計了 “夾球同行”比賽、“穿珠子”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了集體生活中合作的重要性。另一位教師在教學誠實和我交朋友(二年級下冊)這一主題內容時,為了達成目標,創(chuàng)設了一個“實話實說”的節(jié)目現(xiàn)場,教師親自當主持人,讓嘉賓(學生代表)講述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或小伙伴身上的誠實與不誠實的故事,主持人(教師)隨機點評,贈送紀念品。通過這一活動,讓學生在一種輕松快樂的氛圍中體驗到了誠實的美好。還有一位教師在組織同學之間(三年級上冊)這一主題活動時,首先圍繞開篇話題“她不是故意的”,讓學生模擬表演了書中三幅

8、圖畫所呈現(xiàn)的故事:一男生拿著爸爸出差帶回來的多功能筆盒在同學們面前炫耀,一女生想拿過來看看,不小心將其掉到地上甩壞了,兩個人就在賠與不賠這個問題上爭吵起來,至此,教師就勢拋出了一個問題文具盒到底該不該賠?讓學生展開辯論,通過表演、辯論、交流等活動,有的同學選擇了寬容和諒解,有的同學選擇了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不知不覺中落實了本次主題活動的德育目標??傊顒涌梢宰屨n堂“活起來”、“趣起來”、“輕松起來”,它既可以給孩子們帶來更加高昂的學習情緒,更重要的是,通過實踐活動的體驗,可以讓學生明白活動背后更深的道德意識,從而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心智、陶冶學生的情操、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境界。三、“歷史題材

9、型”的課堂“體驗”要以鮮活的現(xiàn)實生活為切入點新的課程標準指導下的小學品德與社會教材中容納了大量的歷史性題材,有的教材呈現(xiàn)的歷史內容還非常多,而學生又知之甚少。教師在組織這類課型的教學活動時,主要采用“感知意識體驗激情”等路徑,除了要認真梳理文本,從學生最感興趣、最熟悉的人物或故事入手,幫助他們尋找核心問題外,更重要的是要采用比較的方法,創(chuàng)設模擬場境,并將歷史內容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生活情境結合起來, 幫助他們從由近及遠的情境體驗中走進歷史,觸摸“活著的歷史”, 從而獲得認知和情感。如有一位教師在執(zhí)教艱辛的求索(五年級下冊)中的第一部分內容“不能忘記的屈辱”時,所涉及到的教學內容是鴉片戰(zhàn)爭和火

10、燒圓明園,這兩部分的歷史內容離學生現(xiàn)實生活很遠,而且容量很大,怎樣才能激發(fā)小學五年級孩子的愛國熱情呢?教師首先采用了比較法,把圓明園被燒之前的雄偉壯觀與被燒后的慘不忍睹通過短片呈現(xiàn)給學生,引導學生穿越時空,感知歷史;同時,將圓明園占地面積與學生讀書的學校占地面積進行直觀比較圓明園占地5200畝,5200畝到底有多大呢?學生通過調查和計算,得出結果:我們學校大約占地65畝,圓明園大概有我們693個學校那么大!這一過程讓學生體驗到了圓明園的壯觀,明白了“讓這么宏偉壯觀的圓明園變成了廢墟,都是清政府腐敗無能造成的”的道理,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在接觸鴉片戰(zhàn)爭時,教師先要求學生統(tǒng)計出我國現(xiàn)在至少有97

11、.3萬人在吸毒,了解毒品給人們的身心、家庭、社會帶來的無法估量的危害,然后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面對歷史,進而理解近代以來中國曾經遭受到列強的侵略和凌辱,幫助學生理解鴉片戰(zhàn)爭的必要性,號召學生遠離毒品,抵制誘惑;在涉及到不合理條約簽訂的內容時,教師和學生一起在地圖上圈劃出被迫割讓給侵略者們的國土,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圈劃,學生親眼目睹祖國的版圖被分割得體無完膚、支離破碎,從心底里發(fā)出了憤怒的聲音,通過這一系列實的體驗,每一位同學都深深地牢記了這一屈辱,其愛國熱情也自然被激發(fā)起來了??傊?,歷史題材型的課堂教學,不能只教給孩子一個個死板的歷史知識,而應該呈現(xiàn)給孩子們一個個靈動的生命,一段段奇妙的故事,一曲

12、曲豪邁的贊歌,讓他們從現(xiàn)實生活的體驗中再現(xiàn)歷史、獲得新知、激發(fā)情感。四、“地理知識型”的課堂“體驗”要以學生的認知為起點地理知識型教學內容在小學品德與社會中也占很大比重,在組織這類題材的教學活動時,同樣可采用“認知意識體驗激情”等路徑,需要我們以學生的認知為起點,以學生的所見所聞為基礎,站在學生的視角,引導學生從“以促進學生品德與社會發(fā)展”的德育目標的角度去感知、體驗地理知識,將地理題材的教學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讓地理課堂教學多一些生活色彩。如有一位教師在教學好大一個家“中國主要民族分布”(五年級下冊)時,從學生所熟悉的家鄉(xiāng)(土家族)出發(fā),以輻射的方式,帶領孩子一步步從家鄉(xiāng)走向全國,并用圖片濃

13、縮“飛入”的方式,讓學生真切感受到了祖國民族的眾多;另一位教師在組織異域風情第一課時“節(jié)日萬花筒”(六年級上冊)的教學活動時,為了達到“讓學生感受不同的節(jié)日習俗,并從不同的節(jié)日中去比較、去發(fā)現(xiàn)人類相同的地方,體會節(jié)日中蘊藏的文化”的德育目標,巧妙地從學生最熟悉的中國春節(jié)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入手,按照“從現(xiàn)實生活情境走向間接生活情境”的思路,讓學生水到渠成地過渡到多彩的世界節(jié)日;在探秘圣誕節(jié)模擬表演(體驗)時,通過情境,模擬圣誕老人表演,結合教材中的相關知識,讓學生明白了不一樣的圣誕,有不一樣的風情;在了解開齋節(jié)竟技(感悟)時,涉及到宗教信仰方面的知識,學生感到神秘而陌生,教師就采取知識竟猜的方式,讓學生在這種竟技活動中體驗宗教的神圣;在體驗“狂歡節(jié)”參與感受時,教師讓學生隨著音樂與巴西人民一起舞動,讓學生從中體驗節(jié)日的熱情與活力,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無限熱愛之情;課堂最后的“節(jié)日大盤點”也非常精彩,通過學生對視頻中節(jié)日的搶記、搶答,讓學生全面了解了世界節(jié)日的豐富多彩,學會了透過事物表面去探尋事物的內涵。由此可見,地理題材的品德課堂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