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 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7《朱子語類》三則_第1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 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7《朱子語類》三則_第2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 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7《朱子語類》三則_第3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 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7《朱子語類》三則_第4頁
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 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7《朱子語類》三則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5朱子語類三則教案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理學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和發(fā)展概況。引導學生討論并把握朱熹在理欲問題、義利問題、讀書方法方面的基本思想。3、辯證地思考理學的歷史意義,正確地認識理學。教學重難點:1、把握理學的基本思想正確認識理學。教學方法:研習討論、辨析探究課時安排:1課時教具: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導入回憶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有活水來。學生齊背這首詩。學生對觀書有感很熟悉,以此引入朱熹。二、作家、作品 (多媒體投影)1、作家 朱熹,字元晦,號晦庵,著名理學家,教育家,宋代理學思想的集大成者。如果把孔孟看作前儒家的代表人物,那

2、么朱熹則是后儒家的代表人物。朱熹的哲學思想主要表現(xiàn)為理學思想。宋明理學是我國傳統(tǒng)哲學發(fā)展的最高形態(tài),是宋明直至清前期主要的哲學思潮,影響中國社會長達九百年之久。2、朱子語類是朱熹與弟子問答的語錄匯編,其中密布著師徒間緊湊的對答,且以口語式的文體記錄下來,使朱子精深細致的哲學觀點變得極為平易而實用。3、(1)產(chǎn)生時代背景 朱熹繼承并進一步發(fā)展了北宋時期興起的理學思想,為理學思想體系初步確立了范圍及基礎。宋明理學發(fā)展到朱熹這里,才確立了獨特的學術規(guī)模與體系,奠定了確然不拔的基礎,并影響了此后學術思想的發(fā)展達六七百年之久。明清兩代一般士人所讀的書籍,如五經(jīng)大全四書大全性理大全等,都與朱熹的思想有關。

3、另外,為了維護理學的學術地位,朱熹不但反對不同于儒學的佛學、道教,而且還批判了儒學內部與程朱理學不同的其他學派。經(jīng)過了朱熹的努力,理學從北宋時期一個普通的學術派別,發(fā)展為一個有力量、有影響的學派。但是,在朱熹晚年,由于他卷入了當時的黨爭,朱熹的學說也被禁為“偽學”。 朱熹去世以后,黨禁解除,他的思想學說得到統(tǒng)治者認可,在南宋末期以至元、明、清時期,逐漸成為官方認可的正統(tǒng)儒學思想。(2)發(fā)展概況 理學興起于北宋時期,周敦頤和張載是理學的真正奠基人,理學體系真正形成于程顥、程頤兩親兄弟,南宋是理學的發(fā)展的高峰,出現(xiàn)了朱熹、張栻、呂祖謙、陸九淵等重要的理學家。到了元代,程朱理學成為官學,明代中期,隨

4、著朱學逐漸走向僵化,理學發(fā)展主要的內容是王守仁心學的崛起以及王學的廣泛傳播。明代后期,李贄、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人對宋明理學作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宋明理學在歷經(jīng)了六、七百年的發(fā)展以后,逐漸在思想學術領域衰落了。研讀探究讀1、請學生分組朗讀三則內容,并請他們指出不懂之處,老師加以解答。2、請學生概括每則的主旨內容。教師加以引導并總結。(1)讀書方法 (2)天理人欲; (3)義利之辨。第一則主要講了一種什么樣的讀書方法?明確:熟讀、精思、不貪多 ??鬃釉唬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讀書不能“讀之數(shù)過,略曉其義即厭之”,讀得不深不透。朱熹說讀書要精讀熟讀,那么我們今天且借他的慧眼來深入地讀一讀

5、他的思想。(二)思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你原先是如何看待“存天理、滅人欲”的?那么“飲食之間,孰為天理,孰為人欲?”問題交予學生思考,討論回答。(三)辨朱熹的思想是官學,與政治掛鉤,難免失其本味。那么歷史真相是什么?讓我們從他的言論中來尋找答案。讓學生齊讀第二則。討論回答上面的問題。教師引導?!皞}稟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薄笆恐居诘?,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薄帮嬍痴?,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弊詈罂偨Y明確答案:天理人欲道德規(guī)范與人的物質欲望。存天理滅人欲人的物質欲望和社會規(guī)則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人的利益追求和道德準則之間的矛盾沖突。 (3)穿衣吃飯這些最基本的欲望是天理之內,只是

6、超出了這個范圍之外,便成了朱熹所說的要克制住的人欲。討論你如何看待考試作弊事件?你如何看待體育賽場上服用興奮劑?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這便是文中所說的“兩條路”。這種超越界限的人欲追求其實就是利。分析第三則:如何看待義與利的關系?所謂義,就是“天理之所宜”;利則是“人情之所欲”。所以:義利=理欲中國傳統(tǒng)價值理念里是重義輕利的??鬃釉唬骸熬佑饔诹x,小人喻于利?!薄安涣x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笨晒湃艘舱f:“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往往,皆為利往。”如何看待義與利的關系?學生討論,教師點撥評價,適時加以拓展。修身與兼濟淡泊名利與終南捷徑所謂君子愛財取之以道在天理人欲、道義與利益的交鋒中,我們可以

7、看到歷史上的程朱理學并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么令人憎惡。經(jīng)歷歷史的滌蕩,我們看到的是閃耀著光輝的思想的珍珠。多媒體顯示錢穆的評價:在中國歷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兩人,皆在中國學術思想史及中國文化史上發(fā)出莫大聲光,留下莫大影響。曠觀全史,恐無第三人堪與倫比。孔子集前古學術思想之大成,開創(chuàng)儒學,成為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一主要骨干。北宋理學之興,乃儒學之重光。朱子崛起南宋,不僅能集北宋以來理學之大成,并亦可謂其乃集孔子以下學術思想之大成。而朱子語類的思想就是我們在大學中所學的八個方面: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的處事原則、追求的方向。(四)行我們該如何面對這

8、些義理?如何選擇并且如何實踐?結論:知易行難,知行不一,缺乏持之以恒的道德堅守力。(五)小結:朱子語類:“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拓展丘吉爾:活著的意義是什么?就是為高貴的事業(yè)而奮斗,為了使這個混亂的世界更美好,為了死后活著的人。馮友蘭的人生四境界說: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教學反思:上這篇文章的初衷是為了讓學生認識到一個比較真實的理學的面目,體會到儒家經(jīng)典的思想魅力。但對于文本的挖掘不夠,只是粗淺地加以釋讀,而沒有深入去分析探討。同時作為文言文,即使是淺易的文言文,字詞還是根本。學生閱讀其實是有困難的,但教學過程中沒有多加注意,有些舍本逐末了

9、。朱子語類說課稿一、說教材朱子語類是人教版中國文化經(jīng)典研讀(選修)第七單元“天理人欲”中所選篇章。理學往往以僵化可憎的面目出現(xiàn)在我們閱讀過的作品中,但實際上,它最初只是一種哲學思想,是宋代儒家對于先秦孔孟學說的新發(fā)展,只是在元明清正式成為國家的統(tǒng)治思想之后,才逐漸成為套在人們頭上的一重枷鎖。但它畢竟影響了近九百年的中國社會與文化,所以我們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說教學目標因此設定如下教學目標:初步了解理學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和發(fā)展概況。引導學生討論并把握朱熹在理欲問題、義利問題、讀書方法方面的基本思想。辯證地思考理學的歷史意義,正確地認識理學。說教法本文較為淺易,因此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加以引導點撥

10、。從經(jīng)典原文中發(fā)現(xiàn)理學的真面目,從而引發(fā)思考討論。四,說教學過程(一)導入回憶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有活水來。學生齊背這首詩。學生對觀書有感很熟悉,以此引入朱熹。(二)作家、作品 (多媒體投影)簡介作家作品及時代背景和發(fā)展概況(三)研讀探究1、讀(1)請學生分組朗讀三則內容,并請他們指出不懂之處,老師加以解答。(2)請學生概括每則的主旨內容。教師加以引導并總結。A、讀書方法 B、天理人欲; C、義利之辨。(3)第一則主要講了一種什么樣的讀書方法?明確:熟讀、精思、不貪多 ??鬃釉唬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讀書不能“讀之數(shù)過,略曉其義即厭之”,讀得不

11、深不透。朱熹說讀書要精讀熟讀,那么我們今天且借他的慧眼來深入地讀一讀他的思想。2、思(1)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2)你原先是如何看待“存天理、滅人欲”的?(3)那么“飲食之間,孰為天理,孰為人欲?”問題交予學生思考,討論回答。3、辨(1)朱熹的思想是官學,與政治掛鉤,難免失其本味。那么歷史真相是什么?讓我們從他的言論中來尋找答案。讓學生齊讀第二則。討論回答上面的問題。教師引導?!皞}稟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薄帮嬍痴撸炖硪?;要求美味,人欲也?!弊詈罂偨Y明確答案:(1)天理人欲道德規(guī)范與人的物質欲望。(2)存天理滅人欲人的物質欲望和社會規(guī)則之間

12、的矛盾和沖突,人的利益追求和道德準則之間的矛盾沖突。 (3)穿衣吃飯這些最基本的欲望是天理之內,只是超出了這個范圍之外,便成了朱熹所說的要克制住的人欲。(2)討論A、你如何看待考試作弊事件?B、你如何看待體育賽場上服用興奮劑?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這便是文中所說的“兩條路”。這種超越界限的人欲追求其實就是利。(3)分析第三則:如何看待義與利的關系?所謂義,就是“天理之所宜”;利則是“人情之所欲”。所以:義利=理欲中國傳統(tǒng)價值理念里是重義輕利的??鬃釉唬骸熬佑饔诹x,小人喻于利?!薄安涣x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笨晒湃艘舱f:“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往往,皆為利往?!比绾慰创x與利的關系?學生討論,教師點撥評價,適時加以拓展。(4)在天理人欲、道義與利益的交鋒中,我們可以看到歷史上的程朱理學并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么令人憎惡。經(jīng)歷歷史的滌蕩,我們看到的是閃耀著光輝的思想的珍珠。多媒體顯示錢穆的評價。而朱子語類的思想就是我們在大學中所學的八個方面: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