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對外友好往來_第1頁
第6課對外友好往來_第2頁
第6課對外友好往來_第3頁
第6課對外友好往來_第4頁
第6課對外友好往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課 對外友好往來鄯善縣育才學校七年級組:陳靈玲 隋唐時期,我國經(jīng)濟繁榮,文化昌盛,是世界上強盛的國家.隋唐政府對外采取比較開放的政策積極同各國交往,尤其同亞洲近鄰交往頻繁.那時侯,我國都同哪些國家交往?阿倍仲麻呂是誰?鑒真東渡是怎么回事?玄奘西游到了哪兒?學過這課就可以知道了.課前提示一、頻繁的貿(mào)易往來1.唐政府鼓勵各國商人到中國貿(mào)易住經(jīng)商,不加重稅收.2.唐政府允許外商在中國長期居住,和中國人通婚或在中國任官.3.海路陸路交通發(fā)達.4.唐政府實行開明的政策.5.唐朝經(jīng)濟富庶、國力強大、文化昌盛.隋唐時期和各國保持頻繁貿(mào)易往來的原因有哪些?思考圖片二、唐和新羅的友好關系1、遣唐使和留學生到

2、唐朝學習文化2、許多商人到唐朝經(jīng)商,新羅物品居唐朝進口首位3、唐的政治制度、科舉制度及科技成就傳入新羅4、朝鮮的音樂傳入中國5、朝鮮人在唐朝中進士做官三、遣唐使和鑒真東渡1.中日兩國在隋唐時期交往密切2.日本遣唐使來中國3. 鑒真和尚唐朝4.唐朝的典章制度、文字、飲食服裝和日常生活習俗以及建筑 風格等深刻影響日本,使日本“唐風猶存”。留學生留學僧阿倍仲麻呂(晁衡)日本圖片圖片四、玄奘西游3.唐朝的造紙書傳入天竺,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學習熬制砂糖的技術.隋唐的石窟藝術 佛塔寺院建筑吸收了天竺的風格.1.唐和天竺的友好交往2.玄奘西游天竺取經(jīng),著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等地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他是中印

3、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圖片五、與波斯、大食通好1.波斯人到中國經(jīng)商,波斯富商遍布中國各地2.大食入唐使節(jié)近四十次,中國的造紙術、紡織、制瓷等技術,傳入大食。圖片圖片小結唐墓壁畫 這是唐代三位政府官員在引見友好賓客的情景,圖中有來自歐洲 日本 高麗的使者. 這是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花鳥紋錦,這種紋錦反映了唐代中期絲織業(yè)的高度水平.日本平城京平面圖與唐朝長安城平面圖有何相同之處?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小結 隋唐時期,我國經(jīng)濟繁榮,文化昌盛,是世界上強盛的國家。隋唐政府對外采取比較開放的政策,積極同各國交往,尤其同亞洲近鄰交往頻繁。新羅、日本等國家受到唐朝文化的影響較大。唐朝在對外交往中

4、,也向天竺等國學習了熬糖技術,吸取了天竺的佛教建筑藝術風格,把唐朝文化進一步推向鼎盛。練習練習:一、選擇題:1.下列唐朝與國外友好交往的史事,發(fā)生在唐玄宗時期的是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來到中國 B.鑒真東渡C.唐朝人到天竺學習熬糖技術 D. 玄奘西游 ( )2. 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A.阿倍仲麻呂 B.玄奘 C.鑒真 D.一行 ( )二、材料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鑒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 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1.詩的作者是誰?2.詩中的“傳道藝”是指什么?3.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感情?BB三、問答題:1、唐鑒真與玄奘有哪些共同點?.兩人都是僧人. .都生活于唐代.都對鄰邦的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yōu)榱送瓿勺约旱氖姑汲錾胨?歷盡艱辛.2、各國為什么會把中國人稱為“唐人”?.唐朝的貿(mào)易繁盛是建立隋朝基礎上的。.唐朝開放的對外政策和先進的經(jīng)濟文化吸引著外國商人到中國貿(mào)易。.唐朝發(fā)達的交通為給各國到唐朝以及唐朝到各國提供了便利的條件。.由于唐朝經(jīng)濟的繁榮、文化的昌盛,唐政府實行比較開放的對外政策,出現(xiàn)了唐與亞洲各國之間友好往來空前未有的盛況。唐朝的經(jīng)濟文化對各國影響很大,在世界上享有很高聲望,各國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