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緒論%1.地球物理學的概念,研究特點和研究內容它是以地球為研究對彖的一門應用物理學,是天文學,物理學與地質學之間的邊緣學科。地球物理學應用物理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地球形狀,內部構造,物質組成及其運動規(guī)律, 探討地球起源,形成以及演化過程,為維護生態(tài)環(huán)境,預測和減輕地球自然災害,勘探與開發(fā) 能源和資源做出貢獻。包擴地震學,地磁學,地屯學,重力學,地熱學,大地測量學,大地構 造物理學,地球動力學等。研究特點:1交叉學科 地球物理學由地質學和物理學發(fā)展而來,隨著學科 本身的發(fā)展, 它不斷產生新的分支學科,同口寸促進了各分支學科的相互交叉,加強了它與地球科學各學科之 間的聯系。2間接性 都是通過觀測和研
2、究物理場的信息內容實現地質勘查F1標,研究的不 是地質體本身,而是其物理性質。3多解性正演是唯一的,血反演存在多解。不同的地質體具 有不同的物理性質,但產生的物理場可能相同。不同的地質體具有相近的物理性質,由于觀測 誤差,物理場的觀測不完整以及物理場特點研究不夠,產生多解。不同的地質體具有相同的物 理性質,即使知道了地質體的物性分布,也無法確定其地質屬性。地球物理學的總趨勢:多學 科綜合和科學的國際合作。二地球物理學各分支所依據的物理學原理和研究的物性參數。地震學:波在彈性介質1+的傳播。地震體波走0寸,面波頻散,口由振蕩的本征 譜特征重力學: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地球的重力場和重力位地磁學:麥克
3、斯韋電磁理論。地磁場和地磁勢。古地磁學:鐵磁學。巖石的剩余磁性。地電學:電磁場理論。天然電場和大地電場地熱學:熱學規(guī)律,熱傳導方程。地球熱場,熱源。第一章太陽系和地球-地球的轉動方式。1自轉地球繞地軸的一種旋轉運動,方向自西向東,轉速并非完全均勻,有微小變化。公轉地球繞太陽以接近正圓的橢圓軌道旋轉的運動。3平動地球隨整個太陽系在宇宙太空1+不停地向前運動。4.進動地球由于旋轉,赤道附近向外凸出,月對此凸出部分的吸引力使地軸繞黃軸轉 動,方向自東向西。這種在地球運動過程中,地軸方向發(fā)生的運動即為地球的進動。5章動。地軸在空間的運動不僅僅是沿一平滑圓錐面上的轉動,地軸還以很小的振幅在錐面內,夕卜擺
4、動,地球的這種運動叫章動。%1.地球的形狀及影響因素。地球為一梨形不規(guī)則回轉橢球體。影響因素:1地球的自引力正球體;2.地球的口轉標準扁球體;3.地球內 部物質分 布 不 均 勻- 不 規(guī) 則 回 轉 橢 球 體%1.地球內部結構地殼:地下的一個地震波速度的間斷面,P波速度由界面上方的6.2km/s增至 8.lkm/s左右。這個間斷面稱為莫霍面(M面)。莫霍面以上的介質稱為地殼,以下的介質 稱為地幔。地殼構造復雜,厚度不均,大陸厚,海洋薄。地幔:從莫霍而到地下2900km深處這一層稱為地幔。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由地殼 基底至約400km深處的B層介質叫做上地幔,B層上部存在低速層,稱為軟流圈,
5、低速層 JL部和地殼并稱巖石圈o 400km-1000km間的C介質叫過渡層。軟流圈和巖石圈統稱構造 圈。1000km-2900km為D層。下地幔比較均勻。但底 部約厚200km的D“層中,速度梯度 接近于零,所以該層介質不均勻。地核:從地幔向下直至地心。2900km-4980km的E層稱為外核。夕卜核與地幔的分界 而是速度間斷而古登堡面(G而)。四地球的演化史原始地球被一層濃厚的氣體包圍,由于地球溫度升高,氣體的分子動能增大,地 球的引力 不足以吸引它們,質輕氣體分子逃離地球,散逸到宇宙空間。地球幼年寸代,表面沒有山脈和 海洋,持續(xù)約十億年。稱為第一次脫氣。地球溫度升高,物質融化呈液態(tài),在重
6、力的作用下,密度大的鐵金臬物質下沉形成地核,密 度小的硅酸鹽物質上升成地表。由于放射性元素,地球溫度越來越高,致使靠近地核的固態(tài)物 質溶解為液體,地球就有了 一個液態(tài)核。地幔獲得足夠熱量后開始產生對流。初始的海底擴張加速地內散熱速度,地幔固結了,外 核依然為液態(tài)。外核的對流是產生現今地磁場的原因。地球內部的氣體在高溫高床下,被擠到上層有空間或是密度較小的地方,從地殼的裂隙 處噴出,這就是地球的二次脫氣,距今30億年前,地球出現大規(guī)模的火山噴發(fā),使得大量氣體 隨火山巖漿噴出地面,形成了大氣圈和水圈。第二章放射性和地球年齡一放射性衰變在自然界中,某些元素的原子核能夠在不受外界條件影響下,口發(fā)地變成
7、另外一種元索 的原子核,同口寸發(fā)射出射線,這種現象稱為放射性衰變。不依靠外力而自發(fā)衰變的元索稱 為天然放射性元索。%1.放射性衰變規(guī)律每單位時間所衰變的原子數H與壓力,溫度等外部條件無關,只于當時存在的衰變原子 的數H成正比。半衰期:原子數衰變到原來數Fl的一半所需的時間。放射性衰變的時間通常為半衰期的 十倍。%1.放射性平衡在母體同位素衰變時,初始衰變產物經常也具有放射性,它們也會發(fā)生一系列衰變,最 終變成穩(wěn)定的兀素。中間過程的每個放射性兀素都有自己的衰變常數,但經過一定的1間 后,這個系列會達到平衡,即各中間產物的數量保持不變。%1.主要的放射性元素鈾鍛一鉛,鉀氮,御“勰,放射性碳,Mo地
8、球初期情況假設1在地球形成初期,各種鉛同位素的比值在各處都相同;2從某口寸起,地球不同區(qū)域的鈾,釗:,鉛都各有特征的比值,這些比值只隨放 射性元 索的衰變而改變;在以后某個0寸期,方鉛礦和其它一些不禽鈾,鉉的鉛礦分離出來,鉛同位素的比值不 再變化鉛與鈾,牡分離或成礦的0間可以獨立地測定。第三章天然地震*地震分類成因: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震源深度:淺源地震(60km),中源地震(60-300km),深源地震(300km)。震中距:地方震(100km),近震( 1000km)地震強度:弱震,有感地震,*+強震,強震%1.全球地震帶的分布和它與板塊構造之間的關系全球主要地震活動帶:太平洋地
9、震帶,歐亞地震帶,其他地震區(qū)帶我國主要地震活動帶:天山地震帶,主要是指南-北天山,阿爾泰山一帶地區(qū);南北地震帶,由滇南的元江往北經西昌,松潘,海源,銀川直到內蒙古瞪口;華北地震帶,指陰山,燕山一帶,營口-粼城斷裂帶,汾渭河谷地區(qū);華南地震帶,主要指東南沿海和海南島北部等地區(qū)西藏地震帶,沿青藏高原周圍和邊境一帶臺灣地震帶,包括臺灣及其東部海域。從地區(qū)屬于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地震出現頻繁且 強度大。板塊的劃分與全球地震帶的地理分布是一致的。板塊邊界類型:發(fā)散型板塊邊界;2匯聚型板塊邊界;3轉換型板塊邊界全球地震帶的地理分布主要由三類板塊邊界,也就是巖石圈板塊沿三類板塊邊界的相對 運動決定。海溝島弧地區(qū)
10、地震;洋脊及轉換斷層的地震;大陸內部的地震(板內地震) %1.射線參數P的物理意義1同一條地震射線,P為常數;不同的P對應不同的入射角,即對應不同形狀的射線;3 .P完全確定了地震射線的性質;4.射線參數P只給出了入射角i和圓心距r的關系,沒給出射線的坐標方程。%1.頻散波速隨頻率或波長而變化稱為頻散。面波成群出現,每一群表現為一列波,每列波各自的 頻率具有不同的傳播速度,這種現象稱為面波的頻散現象。由于波在層狀介質中傳播時相 互疊加的結果,具有頻散特性的面波不僅有相速度,而且具有群速度。五地球介質的 Q值在一個吸收介質中,地震波傳播一定有頻散現象發(fā)生,也就是吸收和頻散總是同0存 在。為了描述
11、地震波在地球介質中能量損耗的情況,引入參數Q值。定義為在一周期+質 元所損耗的能量與原有能量的比值。值反映了介質損耗性質,值越大,介質品質因子越 高,能量損耗越小,介質越接近完全彈性。根據。值的變化研究波的吸收,可以得到介質 的非彈性性質,從而進一步了解地球內部介質的性質。%1.彈性回跳理論地殼運動使巖石產生應變,為應力在一個長時期內不斷積累,超過一定限度時,地下巖層 突然破裂,形成斷層,或是沿已有斷層發(fā)生突然滑動,使存儲在巖石中的彈性應變能突然 釋放,就會形成地震。無應力狀態(tài)應力作用變形,巖石產 生相對位移應力超 過阻力,巖塊滑動或破裂形成斷層,斷層兩側的巖塊又回到新的無應力狀態(tài)。%1. P
12、波初動。P波剛到達地表口寸的地動位移。P波初動解:從地面臺站記錄到P波的初動分布圖出發(fā),采用點源雙力偶震源力學模型 反演震源運動過程,從而求出震源參數。%1.震源參數動力學參數:斷層的傳播方向和傳播速度靜力學參數:斷層長度和寬度,地震矩,應力降幾何參數:斷層面的走向,傾向和傾角,相應力偶的取向和仰角%1.震相將震源所發(fā)出的不同振動,不同傳播路徑的地震波在地震圖上的特定標志稱 為震相。自己分析理解十.幾種地震波的對比分析第三章重力學和固體潮重力場和重力位如果不考慮外部天休對地球的作用,地球上單位質點所受的地球的引力和慣性離心力的矢 量和稱為地球在該點的重力矢量,該矢量場稱為地球的重力場地球在某點
13、的引力位和離心位的和稱為地球在該點的重力位。地球重力位相同的點在空間構成的曲面稱為重力等位面。重力等位而得性質:1 .在面上移動單位質量時,重力不做功2.兩個等位面Z間的位差是常 數。一般等位面不平行,且在同一等位面上重力不是常量。2正常地球場模型,正常重力場和重力異常場質量等于地球總質量,以地球自轉角速度繞其極半徑為軸旋轉,轉動慣量與地球 相同的參 考橢球。這種模型在其表而和外部空間產生的重力場稱為地球的正常重力場。真實地球與正常地球場模型的密度分布不同在該點產生的重力場的差值稱為地球在該點產 生的重力異常場3影響各力的因索1引力:地的形狀,海拔高度,地殼內部的質量分布離心力:高度,緯度3固
14、體潮:地球自轉,日,地,刀三者的相對位置的變化4 .影響重力測量的因素1觀測點值大地水準面的距離2地形質量。5均衡模型計算補償質量在地球表層的分布,從而計算出補償質量對觀測點的重力影響。考慮與全球 地形質量相對應的補償質量對觀測點重力的影響的校正稱為均衡校正正反問題的例子真實地球的密度與止常場地球模型的密度差稱為地球的剩余密度。地球的剩余密度是重 力界常場產生的原因。根據給定的地球剩余密度計算重力界常擦汗那個,稱為重力異常場 的正演問題。根據地面上測出的重力異常場求出地球剩余密度的分布稱為重力異常的反演 問題。反演的解不唯一,因此需要地質和其他地球物理資料來限制解的范圍。卅反演深度 大的異常體
15、時,要考慮地球表而的彎曲。7固體潮及其產生原因地球整體在太陽和月亮的起潮力的作用下發(fā)生變形,這種變形稱為固體潮。地球在月球和太陽的起潮力的作用下發(fā)生變形,地球在地心和月心以及地心和日心的這兩 個連線上拉伸,在與它們垂直的兩個平面內床縮,地球對起潮力的這種響應稱為地球的固 體潮。固體潮在地球內部形成潮汐應變和潮汐應力,并使地球自轉角速度發(fā)生變化等等。 引潮力是作用在地球的單位質點上的日、月引力和地球繞地月(和地日)公共質心旋 轉所 產生的慣性離心力的合力。作用在地球表血上任一點的起潮力矢量的垂育分量使地球在該點的重力發(fā)生變化稱為地球 的重力固體潮.8尚體潮在地表產生的物理現象1 .重力固體潮2.
16、地傾斜固體潮3應變固體潮井水水位固體潮經緯度固體潮6布朝地球白轉角速度的變化第四章地磁%1.地磁場的侖R成地磁場是一個弱磁場,由多種不同來源的磁場疊加而成。分為來源于地球內部的 穩(wěn)定磁場和來源于地球外部的變化磁場。穩(wěn)定磁場遠大于變化磁場,是地磁場的主要部分 起源于地球內部的穩(wěn)定磁場稱為地磁場的內源場,起源于地球外部的穩(wěn)定磁場稱 為外源場。外源場只占內源場的1%,因此穩(wěn)定場主要起源于地球內部。外源變化磁場起源 于地球外部的各種電流體系。這種磁場還會在具有導電性質的地球內部感應出一個內部電 流體系,它就是產生內源變化磁場的原因。%1.地磁場的基木特征1近似于一個均勻磁化球體或一個處于地心的磁偶極了
17、所形成的磁場。2.地磁場強度整體很弱,在兩極處的地磁場強度最強,赤道處最弱,約為2倍關系。%1.地磁場的長期變化特征地磁場強度按0.05%/a衰減磁偶極了以0.05%a沿經度西移磁偶極了以0.02%/a沿緯度北移非偶極子場以0.2%/a沿經度西移5非偶極了場以10nT/a量級增加6地磁場長期變化木身以0.3%a西移1變化磁場的分類和產生原因平靜變化:起源于電離層中比較穩(wěn)定的電流體系的周期性變化,是連續(xù)出現的備種周期 性的平緩變化,并且蒂加在地球基木磁場之上。分為太陽I變化(II變),太陰日變化以 及年變化??谧兎茸畲蟾蓴_變化:即磁擾。分為磁暴和地磁脈動。磁暴和太陽活動與地磁相互作用存在密切聯
18、系。分為三階段:1初相階段,磁場強度增加。2主相階段,磁場水平強度下降;3.恢復相階段,環(huán)形電流逐 漸衰減,地磁場逐漸恢復。地磁脈動:可能是由于地表以上1000km磁層內或磁層邊界等離予體不穩(wěn)定性以及太陽風 (太陽連續(xù)不斷的向外發(fā)射的等離了體)和磁層的相互作用下,磁流波沿磁力線的共振激 發(fā)引起的短周期的地磁干擾,形態(tài),周期和振幅備異。第五章古地磁學1古地磁研究的肓接對象是巖石的剩余磁性巖石剩余磁性,類型及其特征巖石的磁性一般是巖石所含的鐵磁性礦物在地磁場作用下產生的。巖石的原生剩磁方向與形成巖石時的地磁場方向一致,而且?guī)r石的原生剩磁 具有 高度的穩(wěn)定性。古地磁場是軸向地心偶極場。熱剩磁TRM
19、: 1 .在弱磁場七熱剩磁強度比常溫下獲得的剩磁強度大很多;2.對于各 向同性的火成巖,熱剩磁的方向與外磁場一致,其天然剩磁方向代表巖石形成時的地磁場 方向;3.弱磁場中剩磁強度正比于外磁場強度;4.部分熱剩磁具有可加性;火成巖中的鐵磁質顆粒的弛豫時間極長。沉積剩磁:由沉積巖中的母巖風化侵蝕而來的鐵磁性碎屑顆粒,在沉積過程中其磁 矩沿地磁場方向排列所茯得的剩磁。1含水最超過一半,剩磁的偏角和傾角和地磁場一 致;2沉積過程中所獲得剩磁是穩(wěn)定的;3.剩磁強度與外磁場成正比;4.剩磁強度遠小于 熱剩磁,穩(wěn)定性也不如熱剩磁?;瘜W剩磁:1.弛豫時間長,穩(wěn)定性高,弛豫時間隨鐵磁性顆粒的體積增大而加 長;2
20、. 在弱磁場中,剩磁強度正比于外磁場;3在同洋的外磁場的作用下,剩磁強度為熱剩磁強 度的幾十分Z-o黏滯剩磁:屬于次生剩磁,是巖石長期置于地磁場中獲得的剩磁;2地磁場方向不斷 變化,黏滯剩磁的方向也會變化,因此黏滯剩磁給地磁研究帶來干擾,需要磁清洗,消除 次生剩磁。古地磁的應用地磁學方面:測量古地磁場強度。研究古地磁場的長期變化古地磁場的長期平均性質地磁場的反轉地質學方面:大陸漂移,海底擴張,古緯度,巖石年齡,研究構造運動第六章地電場一地電場的概念研究大氣,海洋和固體地球電性及電場分布的一門科學,利用電法勘探+的某些方法,來 研究地球內部介質及其周圍的電性和電場分布規(guī)律,電法勘探的目的在于研究
21、地質構造和 尋找能源,礦產。地電場的分類:大地電場:平靜變化,干擾變化。白然電場:氧化還原電場,產生條件是礦體木身是良導性礦體,圍巖溶液具有氧化還 原作 用。過濾電場:絕大多數沉積巖吸附負離了,碳酸鹽類吸附正離了。它包括裂隙電場,山 地電 場,上升泉電場,河流電場。接觸擴散電場:地然電場法的目的勘察埋藏不深的金屬硫礦物和部分金屬氧化礦物礦床,尋找石墨和無煙煤,確定斷層 的位 置,以解決尋找含水破碎帶,確定地下水流向等水文地質問題。大地電磁測深法的原理依據的原理:電磁波的趨膚效應;研究的對象:低頻電磁波;計算公式:卡尼亞標量 阻抗 表達式;測量要素:天然變化電磁場。由于測區(qū)地下地質條件相當復雜,
22、介質的各向異性非常明顯,這就造成了大地電磁測 深 1111線的畸變,畸變類熨:一是地表電性不均勻或地形起伏引起的曲線畸變,稱電流 型畸 變;二是電流沿構造走向流動,引起橫向電場的畸變,稱感應畸變。第六章地熱學1熱流密度簡稱熱流,表示單位時間內通過地球表面單位面積流出的熱最,它是地球內部熱狀 態(tài)在地表的顯示,可以在地表直接測量。地球產生變化的力量來源是能量,地球能量的來 源有兩種:內能和外能。地球內能是指由地球本身產牛的能量,主要有來自地球旋轉的旋 轉能、地球內部的熱能和地球內部的策略能三方而。2.地球能量的來源和釋放方式主要分為地球外能和地球內能地球外能是指由地球外部產牛的能量,主要有來自太陽
23、的太陽輻射能和日、 月的引力 能。地球內能有地球 :旋轉能|轉的動能,稱為地球旋轉能,又稱地球動力能:熱能球內部是一個巨大的熱庫,我們稱為地球內部熱能。地球內部熱能的土要來源是由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衰變血產生的。:地球重力能由地心引力導致的地球物質變位,重力分界作用等所產牛并積累的能量叫做地球垂力能,也稱地球策略 能。在一定的條件下,重力能可轉換為熱能,也可轉化為動力能。: 太陽輻射能太陽輻射能是地球表面最生要的能源,也是地表水和大氣 運動的主要動力。它能使地球表面發(fā)生風化、剝蝕而改變原來的面貌。:日、月引力能由太陽和月亮的作用力一一天體引力,即日、月對地球 吸引而產生的 能量,我們把它叫做日、月引力能。它也是地球能量的重要來源。河流沖蝕,搬運以及人類采礦改變區(qū)域性地殼平衡,并與Z相伴產生一定的能量。導致地球由于地球始終要受到以上各方面的影響,所以地球的能量,也就不 斷地產生和積 累,當能量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就要釋放出來。半然,能量的釋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而且不同方面的能量也是可以互換的。不管地球能量以何種方式釋放出來,它都耍產生相應的 后果。血這種后果對人類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代理廠房出租合同樣本
- 個人入股協合同標準文本
- 公租房ppp合同范例
- 云母購銷合同樣本
- 國家電網集中管理模式試題及答案
- 2025 臨時租房合同
- 媒體影響力提升合同(2篇)
- 2025【工業(yè)類合同參考格式(3)】工業(yè)類小說
- 2025房地產開發(fā)的借款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國衛(wèi)生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統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4理療館合作協議書范本
- CHT 8023-2011 機載激光雷達數據處理技術規(guī)范(正式版)
- 2024年演出經紀人考試必背1000題附答案(黃金題型)
- 《人類起源的演化過程》閱讀測試題及答案
- JB-T 8532-2023 脈沖噴吹類袋式除塵器
- 第11課《送東陽馬生序》(課件)九年級語文下冊
- (正式版)SHT 3045-2024 石油化工管式爐熱效率設計計算方法
- 2024年中儲糧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歷史大單元教學
- (2024年)保安培訓圖文課件
- 《養(yǎng)老護理員》-課件:協助臥床老年人使用便器排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