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賞析:春夜洛城聞笛_第1頁
意象賞析:春夜洛城聞笛_第2頁
意象賞析:春夜洛城聞笛_第3頁
意象賞析:春夜洛城聞笛_第4頁
意象賞析:春夜洛城聞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思鄉(xiāng)自古詩歌表現(xiàn)主題之一1、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 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4、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杜甫春望5、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6、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張籍秋思7、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8、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9、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宋之問渡漢江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

2、里長征人未還。 王昌齡出塞二首11、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王灣次北固山下12、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二首13、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14、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 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15、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16、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17、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夜月魂。 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三意象賞析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余志娟主講初讀:與詩人相遇大聲吟讀;整體把握文章;讀準字音劃分節(jié)奏 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

3、故園情。 注意停頓體味詩情注意語速 春夜洛城聞笛 時間:“春夜”點出季節(jié)及具體時間 地點:題中“洛城”現(xiàn)在河南洛陽詩題探索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又號“謫仙人”。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漢族,出生于西域碎葉城,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昌隆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世存詩文千余篇。他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fā)白帝城等。他以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詩歌反映現(xiàn)實,描寫山川,抒發(fā)壯志,吟詠豪情,因而成為光照古今的偉大詩人。三、作者簡介李白不僅文采斐然,其劍術(shù)亦是十分高明。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術(shù),張旭的草書合稱唐朝“三絕”。雖然“三絕”中沒

4、有李白的劍術(shù),但其劍術(shù)之高卻僅位于裴旻之下,居唐朝第二。他“十五好劍術(shù)”,“劍術(shù)自通達”。造詣非同一般。 李白是個集詩人、神仙家、驢友、縱橫家、游俠、劍客為一身的偉大天才。民間流傳,高力士曾為他脫靴,楊貴妃曾為他捧硯,楊國忠曾為他磨墨,唐玄宗曾御手調(diào)羹喂李白醒酒湯。 詩仙背后的故事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是開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陽時所作。描寫在夜深人靜之時,聞笛聲而引起思鄉(xiāng)之情。三、和詩人同行,生動地譯讀 以詩譯詩 ;力求押韻;解釋擴展;結(jié)合文中注釋。 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燈火漸熄的夜晚,誰家傳出嘹亮的玉笛聲?(笛聲)隨著春風飄

5、揚,傳遍洛陽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令人哀傷的折楊柳, 有誰的思鄉(xiāng)之情不會油然而生呢?逐句剖析首聯(lián)誰家玉笛(精美的笛) 暗飛聲不知誰家的玉笛吹出悠揚的笛聲?“暗”字為此句關鍵。“誰”、“暗”想照應,寫出“聞”時的精神狀態(tài),先聽到笛聲,卻不知何人所吹,從何而來,所以說是暗中飛出,笛聲暗送。這里“暗”字有多重意蘊。1、笛聲暗送,似乎專門飛來給在外作客的人聽,以動其離愁別恨。2、深夜,傳來幾縷斷續(xù)的笛聲立刻觸動詩人的情懷。詩人不說聞笛,而說笛聲“暗飛”,變客體為主體,用主觀寫客觀。3、此外,“暗”也有斷續(xù)、隱約之意,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卻打動了許多聽眾,引起人們無限的隱憂。頷聯(lián)散入春風滿洛城 隨著

6、春風飄揚,傳遍整個洛陽城。 第二句著意渲染笛聲,說它“散入春風”,“滿洛城”,仿佛無處不在,無處不聞?!皾M”字運用夸張的藝術(shù)手法,極寫夜之寧靜,笛之悠揚,反襯詩人內(nèi)心聞笛后的孤寂心情“散”字用得妙?!吧ⅰ笔蔷鶆?、遍布。笛聲“散入春風”,隨著春風傳到各處,無東無西,無南無北。即為“滿洛城”的“滿”字預設地步;“滿”字從“散”字引繹而出,二者密合無間。頸聯(lián) 此夜曲中聞折柳 今夜想必每個人都聽到了那首哀傷的折楊柳第三句點出折柳曲。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來歸也折柳。據(jù)說“柳”諧“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折楊柳曲傷離惜別,其音哀怨幽咽。所以,詩人聽到這折柳曲,便引起客愁鄉(xiāng)思。一般說,久居他鄉(xiāng)的人,

7、白天還沒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鄉(xiāng)。在春秋季節(jié),人們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為全詩點睛,亦即“聞笛”的題義所在。 尾聯(lián) 何人不起故園情 此時此刻,誰能不被勾起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呢? 此句像是說別人,但第一個起了故園之情的正是詩人自己。這是主觀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卻更見“我”感觸之深,鄉(xiāng)思之切。反問的語氣使這種感情表現(xiàn)得更加濃烈。文章的主旨句是?本詩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全詩緊扣一個“聞”字,寫出了作者聞笛的感受,也表達了作者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感情,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來在旅人游子心中引發(fā)強烈的共鳴。文章主旨: 寫作特點:本文用詞嚴謹,處處照應詩中”誰“與”暗“相照應散入春

8、風上應暗飛聲,下照“洛陽城”,而“飛”與“散”又呼應“春風”“春風”與標題中的“春夜”相呼應,同時還照應轉(zhuǎn)句中的“柳”字轉(zhuǎn)句中的“此夜”與標題中的“春夜”相呼應,“折柳”為別離曲,故又與結(jié)句中的“故園情”相呼應。文中“滿”字與“何人不起”相呼應。笛風柳解意象,品詩情風俗通說:“笛,滌也,所以滌邪穢,納之雅正也。”在山水、羈旅詩中,笛有著廣泛的表情達意的動能,最常見的是牽引懷鄉(xiāng)的情愫。樂府雜錄載:笛者,羌樂也。古笛曲廣為流傳的有落梅花折楊柳關山月等,皆為思鄉(xiāng)之作。 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種樂器,它所發(fā)出的是一種凄切之音。唐代邊塞詩中經(jīng)常提到,”羌笛發(fā)出的凄切之音,常讓征夫愴然淚下。胡笳的作用與此

9、相同。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蓖踔疁o涼州曲 “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崩钜娲阂孤劦选爸熊娭镁蒲鐨w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范仲淹漁家傲 笛凄切之音柳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詩經(jīng)小雅采薇 漢代,長安人送客至郊外的灞橋,折岸邊的柳枝贈別,成了一種習俗。 唐代,這種習俗更為風行,其意義也變得更加豐富。親友遠行時折柳相贈,是表達惜別之意;分別之后,人們也會折柳寄遠,表示對親友的殷切懷念。留以折柳表惜別?!傲?,“留”的諧音,折柳有相留之意,也帶有傷

10、離別的意味故柳永在雨霖鈴中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來表達別離的傷感之情。“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李白憶秦娥)西安霸陵橋的兩邊長滿垂柳,而霸陵橋是首都的門戶,這里是送別的地方,在霸陵橋折柳送別特別能表達傷離別的情感。風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百鳥飛回。 杜甫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李清照渲染1、春風富有活力與生機,也渲染和諧與溫馨“春風又綠江南岸”“吹面不寒楊柳風”“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倍鸥^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秋風肅殺、悲涼、傷感“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11、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卜算子 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古詩常見意象抓物性,探詩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李白靜夜思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望月懷遠月: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游子思婦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張繼楓橋夜泊月亮是思鄉(xiāng)的代名詞 對月思親思鄉(xiāng),引發(fā)離愁別緒。如“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蓖踅ㄊ逡雇亩爬芍?望月思故國,表現(xiàn)亡國之痛。如“

12、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保ɡ铎嫌菝廊耸惆l(fā)盛衰無常物是人非的感慨。如“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花好月圓、團圓喜慶。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月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離騷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菊花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宋 鄭思肖畫菊堅貞、高潔品格的象征菊花菊花堅貞高潔的品質(zhì) 菊花雖不能與國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與身價百倍的蘭花并論,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親睞.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zhì)。 屈原離

13、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痹娙艘燥嬄恫突ㄏ笳髯约浩沸械母呱泻图儩崱?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北磉_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 其他“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鄭思肖寒菊)、“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等詩句,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zhì),這里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一種人格的寫照。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币彩且员逵駶嵉拿坊ǚ从匙约翰辉竿骱衔鄣钠焚|(zhì),言淺而意深。 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

14、的高尚情操。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痹娙俗プ∶坊ㄗ钕乳_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zhì),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布遠,又含蓄地表現(xiàn)了梅花的純凈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shù)效果。斗霜傲雪、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大雁(飛鴻)燕姿雄壯,春秋遷徙,鴻雁傳書雄渾悲壯、思鄉(xiāng)之情、書信來往壯士、游子、懷人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歸:“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薄耙孤剼w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稹)“殘星數(shù)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唐趙嘏長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鴻雁悲鳴紅蓼風”(宋戴復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鴻雁傳書的典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