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頜面部外傷的處理醫(yī)學PPT課件_第1頁
口腔頜面部外傷的處理醫(yī)學PPT課件_第2頁
口腔頜面部外傷的處理醫(yī)學PPT課件_第3頁
口腔頜面部外傷的處理醫(yī)學PPT課件_第4頁
口腔頜面部外傷的處理醫(yī)學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口腔頜面外傷1 口腔頜面部上接顱腦,下連頸部,為呼吸道與消化道起。頜面部骨骼及腔竇較多。牙附著于頜骨上,口內則含有舌;面部有表情肌及面神經(jīng);還有顳下頜關節(jié)和唾液腺;它們行使著表情、語言、咀嚼、吞咽及呼吸等功能。 口腔肌面部拉傷原因:平時因工傷、交通事故和生活中的意外傷害(如跌倒、打架、斗毆),戰(zhàn)時則以火器損傷為主。 口腔頜面部損傷的分類:軟組織損傷 牙損傷 骨損傷 臨床上常常綜合發(fā)生。2一、口腔頜面部損傷的的特點1.口腔頜面部血循環(huán)豐富在損傷時的利弊: 由于血循環(huán)豐富,傷后出血或易形成水腫;組織反應水腫快且重。如口底 、舌根及下 頜下等部位損傷,可因水腫、血腫而影響呼吸道順暢。甚至引起窒息。另

2、一方面,由于血運豐富,組織抗感染與再生修復能力較強,創(chuàng)口易于愈合。因此,清創(chuàng)中應盡量保留組織,爭取初期愈合。32.牙在損傷時的利弊: 頜面部損傷常伴有牙損傷。牙上附著的結石和細菌等帶入深部組織,引起創(chuàng)口感染;頜骨骨折線上的齲壞牙有時可致骨創(chuàng)感染,影響骨折愈合。而牙裂移位或咬合關系紊亂,則是診斷頜骨骨折的重要體征。另一方面,治療牙、牙槽骨或頜骨損傷時常需利用牙作結扎固定的基牙,而恢復正常咬合關系又是治療頜骨骨折的重要標準。43.易并發(fā)顱腦損傷: 上頜骨或面中1/3局部損傷易并發(fā)顱腦損傷,其臨床特征是傷后有無昏迷史。(腦震蕩,腦損傷,顱內血腫,顱底骨折)4.有時伴有頸部傷: 頸部為大血管及頸椎所在

3、,下頜有損傷要注意有無頸部血腫,頸椎損傷或高位截癱。 55.易發(fā)生窒息: 口腔頜面部在呼吸道上端,拉傷時可因組織移位、腫脹、舌后綴、血凝塊和分泌物的堵塞而影響呼吸或發(fā)生窒息,救治傷員時,應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6.影響進食及口腔衛(wèi)生: 口腔是消化道入口,損傷后可能會影響張口、咀嚼或吞咽功能,妨礙正常進食。進食后應清洗口腔,防止創(chuàng)口感染。 67.易發(fā)生感染: 口腔頜面部腔竇多,有口腔、鼻腔、鼻旁竇及眼眶等。在這些腔竇內存在大量的細菌,如與創(chuàng)口相通,則易發(fā)生感染。在清創(chuàng)處理時,應盡早關閉與這些腔竇相通的創(chuàng)口,以減少感染的機會。8.可伴有其它解剖結構的損傷: 口腔頜面部有唾液腺、面神經(jīng)及三叉神經(jīng)分布,

4、如唾液腺受損,可并發(fā)涎瘺;如損傷面神經(jīng),可發(fā)生面癱;而三叉神經(jīng)損傷時則可在其分布局域出現(xiàn)麻木感。79.面部畸形: 口腔頜面部損傷后,常有不同程度的面部畸形,從而加重傷員思想上和心理上的負擔,治療時應盡量恢復其外形,減少畸形的發(fā)生。 8二、口腔頜面部損傷傷員的急救1.防止窒息 分類:阻塞性窒息與吸入性窒息。(1)阻塞性窒息原因:a 異物阻塞咽喉部,損傷后如有血凝塊、嘔吐物、碎骨片 、游離組織及其它異物等 b 組織移位 c 腫脹 9(2)吸入性窒息: 主要見于昏迷傷員,直接將血液、唾液、嘔吐物或其它異物吸入氣管、支氣管或肺泡而引起。 (3)阻塞性窒息的急救: a及早清除、鼻腔及咽部異物 b將后墜的

5、舌牽出 c吊起下墜的上頜骨塊 d插入通氣導管使呼吸通暢10(4)吸入性窒息的搶救: a 環(huán)甲膜切開術,此法只能作為緊急搶救傷病員的臨時措施,不能長期代替氣管切開術,插管不宜超過48小時。 b 氣管切開術. 2.止血: 出血的急救,要根據(jù)損傷的程度、部位、出血的來源(動脈、靜脈或毛細血管)及現(xiàn)場條件采取相應的止血方法。 11(1)壓迫止血 a 指壓止血法: 用手指壓迫與出血部位供用動脈的近心端,運用于出血較多的緊急情況,作為暫時止血,然后改用其它方法再作進一步止血。如在咬肌上端前緣的骨面上壓迫頜外動脈,左耳屏前壓迫顳淺動脈;在口腔、咽部及頸部嚴重止血時,可直接壓迫患側的頸總動脈,用拇指左胸鎖乳突

6、肌前緣、環(huán)狀 軟骨平面將搏動的頸總動脈壓閉至第6頸椎橫突上。12(2)結扎止血: 是常用而可靠的止血方法。 頸外動脈結扎術。(3)藥物止血: 適用于組織滲血,小靜脈和小動脈止血。 133.抗休克治療 口腔頜面部損傷傷員發(fā)生休克不多,常因伴發(fā)身體其它部位嚴重損傷而引起,是造成傷員死亡的重要原因。分為創(chuàng)傷性休克和失血性休克兩種。治療目的在于恢復組織灌流量。 處理原則:創(chuàng)傷性休克.安靜、鎮(zhèn)痛、止血和補液,可用藥物協(xié)助恢復和維持血壓。失血性休克。根本措施為補充血容量。 14 4. 伴發(fā)顱腦損傷的急救 由于口腔頜面部與顱腦鄰近 ,頜面損傷伴發(fā)顱腦損傷的比例較大。此類傷員應及時會同神經(jīng)外科醫(yī)生共同診治。

7、5.防治感染 口腔頜面部損傷的傷口常被細菌和塵土等污染。有條件應盡早清創(chuàng)縫合。無條件清創(chuàng)時,應盡早包扎傷口,防止外界細菌繼續(xù)侵入。15 6.包扎與運送 包扎:有四尾帶包扎法與十字形繃帶包扎法。 運送:應保持呼吸道通暢16牙槽突骨折損傷原因:碰撞、跌倒及打擊等特點:多見于上頜前部。多與頜面部其他損傷同時發(fā)生。常伴有牙損傷或牙髓壞死表現(xiàn):疼痛、出血、咬合紊亂、牙齦撕裂、幾顆相連牙齒整體搖動、口腔其它部位損傷等17牙震蕩concussion of the teeth18臨床表現(xiàn) clinical features輕微松動和叩痛,伸長、咀嚼不適感(slight mobility, tender to

8、percussion and mastication)19治療 Therapy降低咬合 (occlusal relief)進軟食(a soft diet for approximately 2 weeks)20牙脫位dislocation of the teeth21病因 Aetiology強外力(violent impact)不全脫位(luxation & intrusion)完全脫位(avulsion)22不全脫位 臨床表現(xiàn) clinical features牙脫出唇(舌)向移位嵌入疼痛、松動、移位患牙伸長,影響咬合臨床牙冠變短切緣或合面低于正常提醒:X線片在牙外傷中的重要性!23臨床表現(xiàn)

9、 clinical features不全脫位( luxation & intrusion)24牙脫出臨床表現(xiàn) clinical features25唇(舌)向移位臨床表現(xiàn) clinical features26嵌入性脫位臨床表現(xiàn) clinical features27不全脫位治療 Therapy局麻下復位固定1月術后3、6、12月定期復診若出現(xiàn)牙髓壞死,則根管治療28牙脫出治療 Therapy29唇(舌)向移位治療 Therapy30嵌入性脫位治療 Therapy31不全脫位治療 Therapy32不全脫位治療 Therapy33年輕恒牙嵌入性脫位治療 Therapy自然萌出(spontane

10、ous eruption) 正畸法(orthodontic extrusion)34自然萌出治療 Therapy35正畸法治療 Therapy36完全脫位 臨床表現(xiàn) clinical features牙完全離體牙槽窩空虛無論不全或完全脫位,均伴有牙齦撕裂及牙槽突骨折37臨床表現(xiàn) clinical features完全脫位( avulsion)38完全脫位治療 Therapy根尖已形成:復位、固定,34周后根管治療年輕恒牙(喇叭形根尖):復位、固定39完全脫位(及時復位)治療 Therapy40完全脫位(未及時復位)治療 Therapy41并發(fā)癥 complication牙髓壞死(pulp ne

11、crosis)牙髓腔變窄或消失(loss of pulp chamber )牙根外吸收(root external absorption)牙槽突吸收(alveolar process absorption)42并發(fā)癥 (1)complication43并發(fā)癥 (2)complication44并發(fā)癥(3) complication45并發(fā)癥(4) complication46愈合方式 healing mode牙周膜愈合 最理想,但少見骨性粘連 臨床多見炎癥性吸收 相當于未愈合47牙折(teeth fracture)病因 外力撞擊、 咀嚼硬物48按累及部位分: 分冠折、根折和冠根聯(lián)合折3類。 冠

12、折又分橫折、斜折和縱折3種。 根折分根頸1/3、根中1/3、根尖1/3(最常見)3類4950冠折 牙本質暴露 未露髓: 露髓:冠根聯(lián)合折 斜行聯(lián)合折多見 牙髓常暴露。51臨床表現(xiàn)分為頸1/3、中1/3和根1/3折。通過x診斷。根折后牙髓壞死率低于脫位約20%,傷后 6-8周內牙髓可無活力,以后逐漸恢復。根折后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的癥狀,數(shù)日或數(shù)周后癥狀。52冠折的處理牙本質未露:磨除銳緣,觀察。 牙本質露 : 輕度敏感者:脫敏 重度敏感者:間接蓋髓 露髓:年輕恒牙做活髓切斷術, 牙根發(fā)育完成者做牙髓摘除術。 注意:有活力的牙,應定期復查牙髓的活力情況,牙髓壞死后應立即做牙髓治療53根折的處理對根尖

13、1/3折斷,夾板固定,定期復查。粘著夾板固定法 復位患牙,處理牙面 準備鋼絲 酸蝕粘接 拍片,定期復查54根折的處理對根中1/3折斷,有錯位,復位固定。 牙髓病變,處理牙髓后用玻粘粘固金屬樁,用樁將牙根連接固定在一起。55斷端移位大,不能復位根尖炎癥不消 手術去除根尖斷片 1.如剩余牙根長度等于或大于牙冠長度時,不做特殊處理, 2.如牙根長度小于牙冠長度時,可用鈦合金樁從根管內打入到根尖區(qū)的牙槽骨內,以增強固位。565758牙槽突骨折的分類第一類:牙槽突骨折區(qū)域內不含牙第二類:牙槽突骨折區(qū)域內含牙,骨折塊無移位第三類:牙槽突骨折區(qū)域內含牙,骨塊有移位第四類:牙槽突骨折伴有頜骨骨折5960牙槽突

14、骨折的分類 牙槽突骨折的分類牙槽突骨折的治療局麻下手法復位,去除無法保留的牙齒及游離碎骨片,去除尖銳骨尖,采用鋼絲、牙弓夾板等固定骨塊。牙弓夾板需跨過骨折線至少3個牙位復位標準為恢復正常咬合關系61牙槽突骨折的分類治療骨折線局限于缺牙區(qū),咬合關系良好者無需處理骨折線位于牙根方,移位不明顯者,使用鋼絲或牙弓夾板固定62牙槽突骨折的分類治療骨折線位于牙根方,移位明顯者,局麻下復位,恢復咬合關系后使用鋼絲或牙弓夾板固定骨折線位于牙根方,并與頜骨骨折線相連者,需與頜骨骨折同時處理,復位后用鋼絲固定,或者用鈦板做骨折堅強內固定63前牙區(qū)牙槽突骨折64下頜骨前牙區(qū)牙槽突骨折伴磨牙后區(qū)骨折65上前牙牙槽突骨

15、折66兒童牙及牙槽突損傷兒童乳牙移位常較牙體損傷普遍損傷治療的注意事項: 考慮患兒的不配合性 考慮乳牙損傷對其下的恒牙胚的影響 保持拔牙間隙,為恒牙萌出提供空間67固定的夾板要求能直接用于口內而不需繁瑣的術前準備;能夠固定牙齒在正常位置;在治療過程中提供適當?shù)墓涛涣?;不損傷牙齦或周圍組織;不影響咬合及發(fā)音;不影響患牙的牙髓治療;滿足美學要求;能較容易從口內取下68軟組織損傷擦傷:為皮膚表皮層及真皮層淺層與粗糙面物體摩擦而引起的損害挫傷:由于鈍物直接打擊或撞擊硬物所造成,主要為皮下組織損傷而無開放性創(chuàng)口挫裂傷:較大機械力量的鈍器傷,邊緣常不整齊69軟組織損傷刺傷:常為尖銳物品刺入所致切割傷:由銳

16、利器械切割引起,切口邊緣較齊撕脫傷:由較大的機械力量造成組織的撕裂或撕脫70咬傷:常由動物利齒所致槍傷或爆炸傷:常有大范圍軟組織缺損或或壞死,且多伴有面部骨性結構破壞軟組織損傷軟組織損傷717/19/202272典型病例-擦傷7273典型病例-撕裂傷737/19/202274特點 邊緣齊整伴出血創(chuàng)口一般較長且深典型病例-切割傷7475特點 :創(chuàng)緣齊整出血創(chuàng)口短但深典型病例-刺傷75軟組織損傷的處理 沖洗創(chuàng)口,去除異物 清理創(chuàng)口,去除壞死組織 縫合創(chuàng)口,恢復原有解剖結構76清創(chuàng)縫合的時間應根據(jù)損傷的性質、大小、部位、感染程度及患者全身情況而異在伴有危急生命的其他系統(tǒng)復雜性創(chuàng)傷時,應以搶救生命、維

17、持生命體征為先,口腔頜面部損傷可推遲進行,或僅作簡單處理,待病情穩(wěn)定后再行進一步處理77清創(chuàng)縫合的時間如患者一般情況允許,應盡早處理,早期縫合由于口腔頜面部血運豐富,創(chuàng)口抗感染及愈合能力較強,故清創(chuàng)縫合時間可適當放寬,有的病例在48小時內做徹底清創(chuàng)后仍可行初期縫合78清創(chuàng)縫合要點創(chuàng)口清洗:充分清潔創(chuàng)口。創(chuàng)口用消毒紗布遮蓋,創(chuàng)口周圍毛發(fā)應剃光,周圍皮膚消毒。然后移去紗布,用雙氧水和生理鹽水交替沖洗創(chuàng)口。污染創(chuàng)口可用肥皂水及毛刷清潔麻醉:一般采用局部麻醉、浸潤麻醉或神經(jīng)的傳導阻滯麻醉79清創(chuàng)縫合要點異物去除:應根據(jù)患者受傷時情況判斷創(chuàng)口異物的有無、多少及性質。異物若不清除易引起傷口感染。即使異物深在,在條件允許情況下也應盡量取出80清創(chuàng)縫合要點邊緣修整:若創(chuàng)口邊緣整齊且無感染癥狀,清創(chuàng)后可行一期縫合。對于創(chuàng)緣不整或邊緣有壞死跡象,可予修整外形,去除壞死組織后再行縫合。但應避免過多修整,去除正常組織過多,造成縫合困難或縫合張力過大,瘢痕粗大81清創(chuàng)縫合要點對位縫合:縫合時應垂直進針,盡量在同一平面縫合。對于有多層組織如粘膜、肌肉、皮膚的,應分層縫合。對于深層組織應注意消滅死腔82清創(chuàng)縫合要點避免瘢痕粗大:縫合時應根據(jù)組織情況,在充分減小創(chuàng)口兩邊張力的前提下使用細針細線縫合。但一些組織如舌應大針粗線縫合,針距應適當大些,以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