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極結型三極管及放大電路基礎、原理和分析方法_第1頁
雙極結型三極管及放大電路基礎、原理和分析方法_第2頁
雙極結型三極管及放大電路基礎、原理和分析方法_第3頁
雙極結型三極管及放大電路基礎、原理和分析方法_第4頁
雙極結型三極管及放大電路基礎、原理和分析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雙極結型三極管及放大電路基礎、原理和分析方法124.1 半導體三極管4.3 放大電路的分析方法4.4 放大電路靜態(tài)工作點的穩(wěn)定問題4.5 共集電極放大電路和共基極放大電路4.2 共射極放大電路的工作原理4.6 組合放大電路4.7 放大電路的頻率響應34.1 半導體三極管4.1.1 BJT的結構簡介4.1.2 放大狀態(tài)下BJT的工作原理4.1.3 BJT的VI特性曲線4.1.4 BJT的主要參數(shù)4 半導體三極管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它有兩種類型:NPN型和PNP型。兩種類型的三極管發(fā)射結(Je) 集電結(Jc) 基極,用B或b表示(Base) 發(fā)射極,用E或e表示(Emitter);集電極,用C

2、或c表示(Collector)。 發(fā)射區(qū)集電區(qū)基區(qū)三極管符號4.1.1 BJT的結構簡介5 BJT結構特點: 發(fā)射區(qū)的摻雜濃度最高; 集電區(qū)摻雜濃度低于發(fā)射區(qū),且面積大; 基區(qū)很薄,一般在幾個微米至幾十個微米,且摻雜濃度最低。管芯結構剖面圖6 三極管的放大作用是在一定的外部條件控制下,通過載流子傳輸體現(xiàn)出來的。外部條件: 發(fā)射結正偏 集電結反偏4.1.2 放大狀態(tài)下BJT的工作原理1. 內(nèi)部載流子的傳輸過程 由于三極管內(nèi)有兩種載流子(自由電子和空穴)參與導電,故稱為雙極型三極管或BJT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發(fā)射區(qū):發(fā)射載流子集電區(qū):收集載流子基區(qū):傳送

3、和控制載流子 (以NPN為例) IC= InC+ ICBOIE=IB+ IC72. 電流分配關系根據(jù)傳輸過程可知 IC= InC+ ICBO通常 IC ICBO 為電流放大系數(shù)。它只與管子的結構尺寸和摻雜濃度有關,與外加電壓無關。一般 = 0.90.99 。IE=IB+ IC放大狀態(tài)下BJT中載流子的傳輸過程8 是另一個電流放大系數(shù)。同樣,它也只與管子的結構尺寸和摻雜濃度有關,與外加電壓無關。一般 1 。根據(jù)IE=IB+ IC IC= InC+ ICBO且令ICEO= (1+ ) ICBO(穿透電流)2. 電流分配關系93. 三極管的三種組態(tài)共集電極接法,集電極作為公共電極,用CC表示。共基極

4、接法,基極作為公共電極,用CB表示;共發(fā)射極接法,發(fā)射極作為公共電極,用CE表示;BJT的三種組態(tài)10+-bce共射極放大電路VBBVCCvBEiCiB+-vCE iB=f(vBE) vCE=const(2) 當vCE1V時, vCB= vCE - vBE0,集電結已進入反偏狀態(tài),開始收 集電子,基區(qū)復合減少,同樣的vBE下 IB減小,特性曲線右移。(1) 當vCE=0V時,相當于發(fā)射結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線。1. 輸入特性曲線(以共射極放大電路為例)4.1.3 BJT的V-I 特性曲線0.40.2(V)(uA)BE80400.80.6iBv1VCEv=0VvCE11飽和區(qū):iC明顯受vCE控制的

5、區(qū)域,該區(qū)域內(nèi),此時,發(fā)射結正偏,集電結正偏。iC=f(vCE) iB=const2. 輸出特性曲線輸出特性曲線的三個區(qū)域:截止區(qū):iC接近零的區(qū)域,相當iB=0的曲線的下方。此時, vBE小于門檻電壓。硅管,鍺管放大區(qū):iC平行于vCE軸的區(qū)域,曲線基本平行等距。此時,發(fā)射結正偏,集電結反偏。4.1.3 BJT的V-I 特性曲線12(1) 共發(fā)射極直流電流放大系數(shù) =(ICICEO)/IBIC / IB vCE=const1. 電流放大系數(shù) 4.1.4 BJT的主要參數(shù)134.1.4 BJT的主要參數(shù)(2) 共發(fā)射極交流電流放大系數(shù) =IC/IBvCE=const 當ICBO和ICEO很小時

6、, ,可以不加區(qū)分。14 2. 極間反向電流 (1) 集電極基極間反向飽和電流ICBO 發(fā)射極開路時,集電結的反向飽和電流。 4.1.4 BJT的主要參數(shù)15 (2) 集電極發(fā)射極間的反向飽和電流ICEO ICEO=(1+ )ICBO 4.1.4 BJT的主要參數(shù) 2. 極間反向電流16(1) 集電極最大允許電流ICM(2) 集電極最大允許功率損耗PCM PCM= ICVCE 3. 極限參數(shù)4.1.4 BJT的主要參數(shù)17 3. 極限參數(shù)4.1.4 BJT的主要參數(shù)(3) 反向擊穿電壓 V(BR)CBO發(fā)射極開路時的集電結反 向擊穿電壓。 V(BR) EBO集電極開路時發(fā)射結的反 向擊穿電壓。

7、 V(BR)CEO基極開路時集電極和發(fā)射 極間的擊穿電壓。幾個擊穿電壓有如下關系 V(BR)CBOV(BR)CEOV(BR) EBO184.1.5 溫度對BJT參數(shù)及特性的影響(1) 溫度對ICBO的影響溫度每升高10,ICBO約增加一倍。 (2) 溫度對 的影響溫度每升高1, 值約增大0.5%1%。 (3) 溫度對反向擊穿電壓V(BR)CBO、V(BR)CEO的影響溫度升高時,V(BR)CBO和V(BR)CEO都會有所提高。 2. 溫度對BJT特性曲線的影響1. 溫度對BJT參數(shù)的影響194.2 共射極放大電路的工作原理4.2.1 基本共射極放大電路的組成輸入回路(基極回路)輸出回路(集電極

8、回路)20簡化電路及習慣畫法習慣畫法 共射極基本放大電路21vi=04.2.2 基本共射極放大電路的工作原理22vi=Vsint23放大電路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 靜態(tài):輸入信號為零(vi= 0 或 ii= 0)時,放大電路的工作狀態(tài),也稱直流工作狀態(tài)。 動態(tài):輸入信號不為零時,放大電路的工作狀態(tài),也稱交流工作狀態(tài)。 電路處于靜態(tài)時,三極管個電極的電壓、電流在特性曲線上確定為一點,稱為靜態(tài)工作點,常稱為Q點。一般用IB、 IC、和VCE (或IBQ、ICQ、和VCEQ )表示。24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交流通路 直流通路 耦合電容:通交流、隔直流 直流電源和耦合電容對交流相當于短路 共射極放大電路254.3

9、 放大電路的分析方法 4.3.1 圖解分析法 4.3.2 小信號模型分析法 靜態(tài)工作情況分析 動態(tài)工作情況分析 BJT的小信號建模 共射極放大電路的小信號模型分析26 共射極放大電路 1. 用近似估算法求靜態(tài)工作點根據(jù)直流通路可知: 采用該方法,必須已知三極管的 值。一般硅管VBE,鍺管VBE。直流通路+-一、 靜態(tài)工作情況分析 4.3.1 圖解分析法27 采用該方法分析靜態(tài)工作點,必須已知三極管的輸入輸出特性曲線。 共射極放大電路2. 用圖解分析法確定靜態(tài)工作點 首先,畫出直流通路直流通路IBVBE+-ICVCE+-28直流通路IBVBE+-ICVCE+- 列輸入回路方程:VBE =VCCI

10、BRb 列輸出回路方程(直流負載線):VCE=VCCICRc 在輸入特性曲線上,作出直線 VBE =VCCIBRb,兩線的交點即是Q點,得到IBQ。 在輸出特性曲線上,作出直流負載線 VCE=VCCICRc,與IBQ曲線的交點即為Q點,從而得到VCEQ 和ICQ。29 二、 動態(tài)工作情況分析由交流通路得純交流負載線: 共射極放大電路交流通路icvce+-vce= -ic (Rc /RL) 因為交流負載線必過Q點,即 vce= vCE - VCEQ ic= iC - ICQ 同時,令RL = Rc/RL1. 交流通路及交流負載線則交流負載線為vCE - VCEQ= -(iC - ICQ ) RL

11、 即 iC = (-1/RL) vCE + (1/RL) VCEQ+ ICQ 過輸出特性曲線上的Q點做一條斜率為-1/RL 直線,該直線即為交流負載線。 RL= RLRc, 是交流負載電阻。 交流負載線是有交流輸入信號時工作點的運動軌跡。 如果不外接負載電阻RL,則直流負載線和交流負載線重合302. 輸入交流信號時的圖解分析 動態(tài)工作情況分析 共射極放大電路通過圖解分析,可得如下結論: 1. vi vBE iB iC vCE |-vo| 2. vo與vi相位相反; 3. 可以測量出放大電路的電壓放大倍數(shù);31用圖解法分析非線性失真靜態(tài)工作點過低,引起 iB、iC、vCE 的波形失真ibui結論

12、:iB 波形失真OQOttOvBE/ViB / AvBE/ViB / AIBQ 截止失真32iC 、 vCE (vo )波形失真NPN 管截止失真時的輸出 vo 波形。vo =vceOiCtOOQ tvCE/VvCE/ViC / mAICQUCEQvo頂部失真33飽和失真截止失真 由于放大電路的工作點達到了三極管的飽和區(qū)而引起的非線性失真。對于NPN管,輸出電壓表現(xiàn)為底部失真。 由于放大電路的工作點達到了三極管的截止區(qū)而引起的非線性失真。對于NPN管,輸出電壓表現(xiàn)為頂部失真。 注意:對于PNP管,由于是負電源供電,失真的表現(xiàn)形式,與NPN管正好相反。34用圖解法估算最大輸出幅度OiB = 0Q

13、uCE/ViC / mAACBDE交流負載線 輸出波形沒有明顯失真時能夠輸出最大電壓。即輸出特性的 A、B 所限定的范圍。 Q 盡量設在線段 AB 的中點。則 AQ = QB,CD = DE問題:如何求最大不失真輸出電壓?Vomax=min(VCEQ-VCES), ICQRL35放大電路的動態(tài)范圍 放大電路要想獲得大的不失真輸出幅度,要求: 工作點Q要設置在輸出特性曲線放大區(qū)的中間部位; 要有合適的交流負載線。 36BJT的三個工作區(qū)當工作點進入飽和區(qū)或截止區(qū)時,將產(chǎn)生非線性失真。飽和區(qū)特點: iC不再隨iB的增加而線性增加,即此時截止區(qū)特點:iB=0, iC= ICEOvCE= VCES ,

14、典型值為硅管0.2V-0.3V 鍺管370.8 共射極放大電路380.8解390.840放大電路如圖所示。已知BJT的 =80, Rb=300k, Rc=2k, VCC= +12V,求:(1)放大電路的Q點。此時BJT工作在哪個區(qū)域?(2)當Rb=100k時,求放大電路的Q點。此時BJT工作在哪個區(qū)域?(忽略BJT的飽和壓降) 共射極放大電路例題:例題:41作業(yè):424.3.2 小信號模型分析法1. BJT的H參數(shù)及小信號模型建立小信號模型的意義建立小信號模型的思路 當放大電路的輸入信號電壓很小時,就可以把三極管小范圍內(nèi)的特性曲線近似地用直線來代替,從而可以把三極管這個非線性器件所組成的電路當

15、作線性電路來處理。 由于三極管是非線性器件,這樣就使得放大電路的分析非常困難。建立小信號模型,就是將非線性器件做線性化處理,從而簡化放大電路的分析和設計。431. BJT的H參數(shù)及小信號模型 H參數(shù)的引出在小信號情況下,對上兩式取全微分得用小信號交流分量表示vbe= hieib+ hrevceic= hfeib+ hoevce 對于BJT雙口網(wǎng)絡,已知輸入輸出特性曲線如下:iB=f(vBE) vCE=constiC=f(vCE) iB=const可以寫成:BJT雙口網(wǎng)絡44輸出端交流短路時的輸入電阻;輸出端交流短路時的正向電流傳輸比或電流放大系數(shù);輸入端交流開路時的反向電壓傳輸比;輸入端交流開

16、路時的輸出電導。其中:四個參數(shù)量綱各不相同,故稱為混合參數(shù)(H參數(shù))。vbe= hieib+ hrevceic= hfeib+ hoevce1. BJT的H參數(shù)及小信號模型 H參數(shù)的引出451. BJT的H參數(shù)及小信號模型 H參數(shù)小信號模型根據(jù)可得小信號模型BJT的H參數(shù)模型vbe= hieib+ hrevceic= hfeib+ hoevceBJT雙口網(wǎng)絡461. BJT的H參數(shù)及小信號模型 H參數(shù)小信號模型 H參數(shù)都是小信號參數(shù),即微變參數(shù)或交流參數(shù)。 H參數(shù)與工作點有關,在放大區(qū)基本不變。 H參數(shù)都是微變參數(shù),所以只適合對交流信號的分析。 受控電流源hfeib ,反映了BJT的基極電流對

17、集電極電流的控制作用。電流源的流向由ib的流向決定。 hrevce是一個受控電壓源。反映了BJT輸出回路電壓對輸入回路的影響。471. BJT的H參數(shù)及小信號模型 模型的簡化 hre和hoe都很小,常忽略它們的影響。 BJT在共射連接時,其H參數(shù)的數(shù)量級一般為481. BJT的H參數(shù)及小信號模型 H參數(shù)的確定 一般用測試儀測出;rbe 與Q點有關,可用圖示儀測出。rbe= rbb + (1+ ) re其中對于低頻小功率管 rbb200 則 而 (T=300K) 一般也用公式估算 rbe (忽略 re )494.3.2 小信號模型分析法2. 用H參數(shù)小信號模型分析基本共射極放大電路(1)利用直流

18、通路求Q點 共射極放大電路一般硅管VBE,鍺管VBE, 已知。502. 用H參數(shù)小信號模型分析基本共射極放大電路(2)畫小信號等效電路H參數(shù)小信號等效電路512. 用H參數(shù)小信號模型分析基本共射極放大電路(3)求放大電路動態(tài)指標根據(jù)則電壓增益為(可作為公式)電壓增益H參數(shù)小信號等效電路522. 用H參數(shù)小信號模型分析基本共射極放大電路(3)求放大電路動態(tài)指標輸入電阻輸出電阻令Ro = Rc 所以533. 小信號模型分析法的適用范圍 放大電路的輸入信號幅度較小,BJT工作在其VT特性曲線的線性范圍(即放大區(qū))內(nèi)。H參數(shù)的值是在靜態(tài)工作點上求得的。所以,放大電路的動態(tài)性能與靜態(tài)工作點參數(shù)值的大小及

19、穩(wěn)定性密切相關。優(yōu)點: 分析放大電路的動態(tài)性能指標(Av 、Ri和Ro等)非常方便,且適用于頻率較高時的分析。4.3.2 小信號模型分析法缺點: 在BJT與放大電路的小信號等效電路中,電壓、電流等電量及BJT的H參數(shù)均是針對變化量(交流量)而言的,不能用來分析計算靜態(tài)工作點。54 1. 電路如圖所示。試畫出其小信號等效模型電路。 解:例題55 放大電路如圖所示 。 試求:(1)Q點(2) 例題已知=50。 (3)若出現(xiàn)如下圖所示的失真現(xiàn)象,問是截至失真還是飽和失真,應如何調整電路中那個元件?56作業(yè): 574.4 放大電路靜態(tài)工作點的穩(wěn)定問題4.4.1 溫度對靜態(tài)工作點的影響4.4.2 射極偏

20、置電路1. 基極分壓式射極偏置電路2. 含有雙電源的射極偏置電路3. 含有恒流源的射極偏置電路581. 溫度變化對ICBO的影響溫度T 輸出特性曲線上移2. 溫度變化對 的影響溫度每升高1 C , 要增加0.5%1.0%溫度T 輸出特性曲線族間距增大總之: ICBO ICEO T IC 4.4.1 溫度對靜態(tài)工作點的影響594.4.2 射極偏置電路601. 穩(wěn)定工作點原理目標:溫度變化時,使IC維持恒定。 如果溫度變化時,b點電位能基本不變,則可實現(xiàn)靜態(tài)工作點的穩(wěn)定。T 穩(wěn)定原理: IC IEIC VE、VB不變 VBE IB(反饋控制)b點電位基本不變的條件:I1 IB ,此時,不隨溫度變化

21、而變化。VB VBE 且Re可取大些,反饋控制作用更強。 一般取 I1 =(510)IB , VB =3V5V I1VBIB612. 放大電路指標分析靜態(tài)工作點I1VBIB62工作點穩(wěn)定,增益下降。解決這個矛盾的方法是加電容Ce。電壓增益輸出回路:輸入回路:電壓增益:63Ri輸入電阻 提高了,相當于增加了一個(1+)Re的電阻。輸入電阻64輸出電阻輸出電阻求輸出電阻的等效電路 輸入信號端短路 負載開路 輸出端口加測試電壓其中則當時,一般()Ro65作業(yè):664.5 共集電極放大電路和共基極放大電路4.5.1 共集電極放大電路4.5.2 共基極放大電路4.5.3 放大電路三種組態(tài)的比較674.5

22、.1 共集電極放大電路1.靜態(tài)分析共集電極電路結構如圖示該電路也稱為射極輸出器由得直流通路 68小信號等效電路4.5.1 共集電極放大電路2.動態(tài)分析交流通路 694.5.1 共集電極放大電路2.動態(tài)分析電壓增益輸出回路:輸入回路:電壓增益:其中一般,則電壓增益接近于1,電壓跟隨器即。704.5.1 共集電極放大電路2.動態(tài)分析輸入電阻當,時,輸入電阻大其中71輸出電阻由電路列出方程其中則輸出電阻當,時,輸出電阻小4.5.1 共集電極放大電路2.動態(tài)分析72共集電極電路特點: 電壓增益小于1但接近于1, 輸入電阻大,對電壓信號源衰減小 輸出電阻小,帶負載能力強4.5.1 共集電極放大電路734

23、.5.2 共基極放大電路1.靜態(tài)工作點 直流通路與射極偏置電路相同742.動態(tài)指標電壓增益輸出回路:輸入回路:電壓增益:交流通路 小信號等效電路 75 輸入電阻 輸出電阻2.動態(tài)指標小信號等效電路 764.5.3 放大電路三種組態(tài)的比較1.三種組態(tài)的判別以輸入、輸出信號的位置為判斷依據(jù): 信號由基極輸入,集電極輸出共射極放大電路 信號由基極輸入,發(fā)射極輸出共集電極放大電路 信號由發(fā)射極輸入,集電極輸出共基極電路 772.三種組態(tài)的比較pp.148 表783.三種組態(tài)的特點及用途共射極放大電路: 電壓和電流增益都大于1,輸入電阻在三種組態(tài)中居中,輸出電阻與集電極電阻有很大關系。適用于低頻情況下,

24、作多級放大電路的中間級。共集電極放大電路: 只有電流放大作用,沒有電壓放大,有電壓跟隨作用。在三種組態(tài)中,輸入電阻最高,輸出電阻最小,頻率特性好??捎糜谳斎爰?、輸出級或緩沖級。共基極放大電路: 只有電壓放大作用,沒有電流放大,有電流跟隨作用,輸入電阻小,輸出電阻與集電極電阻有關。高頻特性較好,常用于高頻或寬頻帶低輸入阻抗的場合。 4.5.3 放大電路三種組態(tài)的比較79804.6 組合放大電路4.6.1 共射共基放大電路4.6.2 共集共集放大電路814.6.1 共射共基放大電路共射共基放大電路824.6.1 共射共基放大電路其中 所以 因為因此 組合放大電路總的電壓增益等于組成它的各級單管放大

25、電路電壓增益的乘積。 前一級的輸出電壓是后一級的輸入電壓,后一級的輸入電阻是前一級的負載電阻RL。電壓增益834.6.1 共射共基放大電路輸入電阻RiRb|rbe1Rb1|Rb2|rbe1 輸出電阻Ro Rc2 84T1、T2構成復合管,可等效為一個NPN管(a) 原理圖 (b)交流通路4.6.2 共集共集放大電路85討論:(1)等效電流放大系數(shù)大:12 。(2)等效輸入電阻高。(3)根據(jù)管子的類型,復合管有四種:+VCCviT2voT1T2T1T86T2T1TT2T1TT2T1T等效管的類型與T1 相同。874.6.2 共集共集放大電路1. 復合管的主要特性兩只NPN型BJT組成的復合管 兩

26、只PNP型BJT組成的復合管 rberbe1(11)rbe2 884.6.2 共集共集放大電路1. 復合管的主要特性PNP與NPN型BJT組成的復合管 NPN與PNP型BJT組成的復合管 rberbe1894.6.2 共集共集放大電路2. 共集共集放大電路的Av、 Ri 、Ro 式中 12 rberbe1(11)rbe2 RLRe|RL RiRb|rbe(1)RL 90作業(yè)914.7 放大電路的頻率響應4.7.1 單時間常數(shù)RC電路的頻率響應4.7.2 BJT的高頻小信號模型及頻率參數(shù)4.7.3 單級共射極放大電路的頻率響應4.7.4 單級共集電極和共基極放大電路的高頻響應4.7.5 多級放大

27、電路的頻率響應 研究放大電路的動態(tài)指標(主要是增益)隨信號頻率變化時的響應。92問題提出 前面所講述的均以單一頻率的正弦信號來研究,事實上信號的頻率變化比較寬(例如聲音信號、圖象信號),對一個放大器,當ui 一定時,f變化 uo變化,即Au=uo/ui 變化,換句話說:Au與f有關。 頻率響應概述 頻率響應是放大電路的一項重要特性,它是用來衡量一個放大電路對不同輸入信號頻率的適應程度。9394放大電路頻率響應就是指電壓放大倍數(shù)與頻率的關系,即:幅頻特性是描繪放大倍數(shù)的幅度隨頻率變化而變化的規(guī)律。即 相頻特性是描繪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之間相位差隨頻率變化而變化的規(guī)律。即幅頻特性相頻特性由于電壓放大

28、倍數(shù)是矢量,故包含兩個內(nèi)容:電壓放大倍數(shù)的模與頻率的關系,稱為幅頻特性;電壓放大倍數(shù)的相位與頻率的關系,稱為相頻特性頻率響應的基本概念1、幅頻特性和相頻特性95典型的單管共射放大電路的幅頻特性和相頻特性962、下限頻率、上限頻率和通頻帶下限頻率上限頻率97 產(chǎn)生頻率失真的原因是:1.放大電路中存在電抗性元件,例如 耦合電容、旁路電容、分布電容、變壓 器、分布電感等; 2.三極管的()是頻率的函數(shù)。 在研究頻率特性時,三極管的低頻小信號模型不再適用,而要采用高頻小信號模型。幅頻特性偏離中頻值的現(xiàn)象稱為幅度頻率失真; 相頻特性偏離中頻值的現(xiàn)象稱為相位頻率失真。98二、波特(Bode)圖1、坐標軸的

29、選取橫坐標(f):用對數(shù)刻度,故每十倍頻率在坐標軸上的長度是相等的,稱十倍頻程縱坐標:幅頻特性:相頻特性:目的:(1)橫坐標可以容納很寬的頻率范圍(2)對幅頻特性,多項的乘除可以變?yōu)楦黜棇?shù)的加減994.7.1 單時間常數(shù)RC電路的頻率響應1. RC低通電路的頻率響應RC電路的電壓增益(傳遞函數(shù)):則且令電壓增益的幅值(模)(幅頻響應)電壓增益的相角(相頻響應)增益頻率函數(shù)RC低通電路 100最大誤差 -3dB0分貝水平線斜率為 -20dB/十倍頻程 的直線幅頻響應:f0.1fH0fH10fH100fH-20-40-20dB/十倍頻程101相頻響應 可見:當頻率較低時,AVH 1,輸出與輸入電

30、壓之間的相位差=0。隨著頻率的提高, AVH下降,相位差增大,且輸出電壓是滯后于輸入電壓的,最大滯后90o。 其中fH是一個重要的頻率點,稱為上限截止頻率。 f0.1fH0fH10fH100fH-20-40-20dB/十倍頻程f0.1fH0fH10fH100fH-45-90102 當 時,相頻特性將滯后45,并具有 -45/dec的斜率。在0.1 和10 處與實際的相頻特性有最大的誤差,其值分別為+5.7和5.7。 這種折線化畫出的頻率特性曲線稱為波特圖,是分析放大電路頻率響應的重要手段。 幅頻特性的X軸和Y軸都是采用對數(shù)坐標,fH稱為上限截止頻率。當 時,幅頻特性將以十倍頻20dB的斜率下降,或寫成-20dB/dec。在 處的誤差最大,有3dB。1032. RC高通電路的頻率響應RC電路的電壓增益:幅頻響應相頻響應RC高通電路 104f0.01fL00.1fL fL10fL-20-40最大誤差 -3dB斜率為 20dB/十倍頻程 的直線幅頻響應:20dB/十倍頻105 可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