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6.1 中、低產田治理的地理背景教案教學目標 1了解黃淮海平原的范圍、組成和地勢特點,理解黃淮海平原宏觀上平坦,微觀上起伏不平的地勢特征。 2了解黃淮海平原上的旱澇、鹽堿、風沙危害,理解它們是在黃淮海平原地形、氣候以及人類不合理的生產活動共同作用下的產物。 3了解黃淮海平原上中、低產田的分布及其限制性因素,理解中、低產田改造的意義。 4.能夠利用黃淮海等區(qū)域的農業(yè)低產區(qū)分布圖和相關地理資料,說明低產田的分布特點和規(guī)律,從中分析低產田
2、形成的自然原因和社會經(jīng)濟原因。 5.通過對黃淮海平原中低產田分布及治理意義的了解,提高對自然災害、自然規(guī)律的了解,并對我國的土地國情有更正確的認識。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jié)的重點是“嚴重的旱澇、鹽堿和風沙危害”,它既是中低產田形成的限制因素,也是中低產田治理中應針對解決的問題,理解旱澇、鹽堿和風沙危害的形成原因,是治理中低產田的關鍵。第二個重點是“中、低產田分布比較集中”。華北平原是我國開發(fā)較早的農業(yè)區(qū),也是我國重點的農業(yè)區(qū)。但其農產品的商品率較低,原因就在于中、低產田面積較大,分布比較集中。“嚴重的旱澇、鹽堿和風沙危害”等災害產
3、生的原因及其對形成中、低產田的影響。教學方法 采用啟發(fā)式讀圖分析法,及師生互動式的討論、探究教學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我們知道,目前絕大部分農作物是從農田里生長出來的,農作物的生長離不開耕地,因此耕地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按我國耕地比例占全國lo計算,我國有多少耕地?據(jù)統(tǒng)計,在這么多的耕地中,約有23的耕地質量很低。這樣的一批耕地上生長的農作物會怎樣呢?這對我國的農業(yè)以及整個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會產生何等大的影響? 講授新課 &
4、#160; (板書)第六單元 農業(yè)低產區(qū)的治理以黃淮海平原為例 (教師講述)耕地質量的低下,使農作物的產量很低,成為農業(yè)的低產區(qū)。從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看到,我國的耕地質量不容樂觀,我國的農業(yè)低產區(qū)面積廣大,分布廣泛。即使是大城市的郊區(qū)和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農業(yè)高產地區(qū)也有分布。特別是一些澇洼地、鹽堿地、風沙干旱地、水土流失地,以及南方紅壤貧瘠地等,都成為農業(yè)低產區(qū)之所在。 黃淮海平原是我國農業(yè)低產區(qū)面積較大、分布較為集中的地區(qū)。我國科學家在這里進行了長期的大量的實驗工作,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經(jīng)驗。所以本單
5、元農業(yè)低產區(qū)的治理就以黃淮海平原為例。下面我們先來了解有關黃淮海平原中低產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板書)6.1 中、低產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出示投影)“黃淮海平原的范圍分布圖” (教師指圖講述)黃淮海平原又稱華北平原,位于燕山11J脈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東,瀕臨渤海、黃海。地跨冀、魯、豫、蘇、皖、京、津五省二市。除天津外,平原范圍并不包括各省市的全部范圍。尤其是山東丘陵不包括在平原之內。這里自古有“中原”之稱。成因上看,這平原是怎樣形成的呢?
6、; · (學生思考回答)從本平原的名稱上就可以聯(lián)想到,這是由黃河、淮河、海河三大河流的泥沙沖積而成。河流的堆積作用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其中黃河是塑造黃淮海平原的主力。 (出示投影)“黃淮海平原的地形組成”圖,或閱讀地圖冊圖 (教師指圖講述)同學們講得:很好!黃淮海平原是流水沉積作用的結果。·大家仔細觀察地圖可以看出,宏觀上看黃淮海平原是一個遼闊平坦的沖積平原,其結構組成上有三種狀況:西部為緩斜平原,由黃河海河及其支流在山前沖積而成,
7、主要分布在燕山和太行山麓,是一系列的沖積扇組成的緩斜平原:緩斜平原以東為沖積低平原,是黃淮海平原的主體部分,這里河流密度大,特別在歷史時期,黃河曾北至天津,南至江蘇北部,不斷改道人海,從而形成了眾多古自然堤,以后成為平原上起伏和緩的崗地,在崗地之間形成淺平封閉的洼地;東部為濱海平原;分布于沿海地帶地勢很低。整個黃淮海平原地勢低平,海拔多不超過50米,沿海的濱海平原海拔只有4米左右。 下面我們起來總結一下該平原的范圍、成因及其地形特點。 (板書)、遼闊的沖積平原 (學生總結
8、) 范圍:五省:二市 &
9、#160; 成因:黃河、海河、淮河等河流沉積作用 黃淮海平原 西部一一緩斜平原(山麓洪積沖積扇平原)
10、0; 組成 中部一沖積低平原(主體) 東部一濱海平原 (教師歸納)從整體上看,黃淮
11、海平原是地勢平坦的大平原,但從內部來看,平原上起伏和緩的崗地和淺平封閉的洼地交錯分市,具有洼地多且面積大的特點。注意,這里的洼地是“淺平封閉”,即低于周圍地表,多呈封閉或半封閉狀。這樣的地方就成為地表水、地下水匯聚的場所,同時還成為地表鹽分運移的歸宿。 (承轉)了解了黃淮海平原的地形特點后,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這里的氣候情況。(出示投影圖資料)山東禹城10年平均氣候統(tǒng)計資料 (提出問題)根據(jù)資料能判斷這里是什么氣候類型嗎? (學生回答)最冷月一月的平均氣溫低于o。
12、是溫帶季風氣候或溫帶大陸性氣候。根據(jù)其年降水量超過400mm且集中七、八月,應是溫帶季風氣候。 (教師引導提問)對。我們從以上表格中還能獲取信息嗎? (學生討論回答)大風天數(shù)較多的是2、4、5月份;1月和?月的平均溫差達30.5:降水集中在夏季。 (教師啟發(fā)提問)這樣一些信息反映了該地氣候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總結歸納)這些信息表明,黃淮海平原春旱多風沙,氣溫年較差大,降水集中且變率大。
13、 (教師提問)黃淮海平原的地形特點和氣候特點,會對這里的農業(yè)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學生分小組討論)黃淮海平原地區(qū)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fā)旺盛,而鋒面雨帶尚在我國的南方地區(qū),這里降水很少,使華北地區(qū)的農作物生長春旱嚴重;這里的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使蓄洪、泄洪能力不足地一一洼地出現(xiàn)洪澇災害;春季的干旱和大風,加上人類不合理的開墾,出現(xiàn)沙荒地,從而使風沙嚴重;旺盛的蒸發(fā),使排泄不暢的洼地鹽分向地表積聚,人類不合理的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加劇了土地的次生鹽堿化。 (教師歸納總結)黃淮海平原的氣候特點,成為這里形
14、成旱澇、鹽堿和風沙的最基本的自然基礎。再加上這里地勢低平、起伏和緩、洼地眾多的地形,使這里極易發(fā)生早澇、鹽堿和風沙危害。干旱季節(jié)這里多風沙,崗地易旱,洼地鹽分易在地表積聚形成鹽堿地;雨季時,這里的洼地易澇多鹽堿,濱海平原受海水浸漬,鹽堿化更為嚴重。人類的些不合理的生產活動,對這三種自然災害起到了加重的作用。(板書)二、嚴重的旱澇、鹽堿、風沙危害 自然原因 氣候春季多大風、氣溫年較差大、降水集中且變率大
15、160; 地形起伏和緩,崗洼相間 人為原因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不合理的開墾;只用不養(yǎng) (教師歸納)三大災害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如這里春季升溫快降水少、蒸發(fā)旺盛,既是春旱的成因,又是春季多風沙的原因,還是形成鹽堿化土地的因素。嚴重的旱澇、鹽堿和風沙是黃淮海平原發(fā)展農業(yè)的三大障礙。因為這些災害,使黃淮海平原尤其是濱海平原常受干旱、鹽堿、洪澇災害的影響,土地成為產量不高甚至不能進行農業(yè)生產的中、低產農田。 大量中、低產田的存在,使黃淮海平原
16、的主要農產品產量、農民人均收入水平等,都與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些相對經(jīng)濟落后的地區(qū),往往就是農業(yè)生產條件差,受災較重的澇洼地、鹽堿地和風沙地。 (承轉)我們把質量不高、不能完全滿足農作物生長的需求,只能獲得中立或低產的土地稱之為中、低產田。所謂高產田是指質量高、能夠完全滿足農作物生長需求可獲得高產的土地。目前我國規(guī)定,以當?shù)卮竺娣e近三年平均單位面積產量為基準,高于基準20以上的為高產田,低于基準20以下的為低產田,處于基準20以內的為中產田。黃淮海平原的各類土地分布情況如何呢?
17、; (板書)三、中低產田分布比較集中 (出示投影)“黃淮海平原高、中、低產地區(qū)分布圖”(設疑置問,推向高潮)請學生與黃淮海平原的范圍和地形圖對照分析回答 1黃淮海平原的中低產田主要分布在哪里? 2這些中低產田的分布與當?shù)氐淖匀粭l件有沒有關系? 3各中低產田土地的限制性因素可能有哪些? 4黃淮海平原地區(qū)有沒有高產田,其分布在哪里? (學
18、生討論回答)略 (教師提示)黃淮海平原的中、低產田主要集中在兩大片地區(qū):一是北部的河北滄州、衡水一帶,這里是低平原地區(qū)以及渤海海濱地區(qū);二是南部的阜陽、駐馬店帶,這里是淮河以北地區(qū),河流支流較多,排水不暢、低洼易澇。具體分布如下表: (投影) 地域單元 土地質量及作物產量 緩斜平原土地質量較高,能夠比較充分地滿足農作物生長發(fā)育的需要,是高產田區(qū)沖積低平原、濱海平原土壤或土壤環(huán)境中存在著一些限制農作物生長發(fā)育的因素(主要是旱澇、鹽堿等,是中低產田分布比較集中的地區(qū)(板書)1中、低產田的分布
19、 2中、低產田的限制因素 (讀圖理解)課本P62:圖6.2“中、低產田的限制因素(舉例)”。教師提示:中、低產田的限制性因素如下表所示: 限制性因素 影 響 旱 澇 灌排條件很差的低洼地或山坡地,容易遭受澇災或旱災 自然因素 風 沙風沙活動強烈的地區(qū)、土壤侵蝕和土壤沙化,導致土壤肥力降低 瘠 薄 土壤肥力比較貧瘠的土壤類型限制農作物產量提高 人為因素 只用不養(yǎng)只用不養(yǎng)地,植被破壞,土壤肥力日益下降 不合理灌溉灌溉方法(大水漫灌)或灌溉系統(tǒng)不合理(只灌不排),使地下水位抬高,引起土壤鹽漬化農業(yè)結構不盡合理土地利用方式單一(展示
20、投影)“黃淮海平原土地利用結構扇狀百分比圖”,“黃淮海平原土地限制性因素面積統(tǒng)計表” (讀圖分析,啟迪思考)從以上圖表中可以看出: 1本區(qū)宜發(fā)展農、林、牧的土地大約占平原土地總面積的多少? 2該地區(qū)農業(yè)發(fā)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哪些? 3為什么當?shù)剞r業(yè)發(fā)展的著眼點是挖掘觀有耕地的生產潛力? 4靠開墾荒地來發(fā)展當?shù)氐霓r業(yè)生產是否可行?為什么? 5根據(jù)圖表資料分析可知,治理中低產田有著哪些
21、意義? 該題的討論是開放式的,有些答案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只要學生回答得合理,教師都要予以積極肯定。答題要點如下: 1.80(56.14+3.18+8.02+12.57)。而且,除農業(yè)用地外,其他用地的利用率都不高,尚有較大發(fā)潛力(即林荒地、牧荒地比例較高)。 2干旱缺水、低洼易澇、鹽堿化土地、風蝕、水蝕等。 3由資料分析可知,黃淮海平原宜于農業(yè)、林業(yè)和牧業(yè)利用的土地面積約占土地總面積的80,宜農荒地僅占3.18,說明耕地的后備資源潛力不大,因此,提高作物產量的著眼點,應該是挖掘現(xiàn)有耕地的生產潛力,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企業(yè)內部安全管理借讀生合作協(xié)議
- 游泳館裝修承攬合同
- 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質量作業(yè)模擬題大全附答案
- 二年級數(shù)學100以內三數(shù)加減法混合運算題競賽試題習題大全附答案
- 少年拳-預備勢、掄臂砸拳、望月平衡、躍步?jīng)_拳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體育與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冊
- 第六章 第三節(jié) 來自地球的力2024-2025學年新教材八年級上冊物理新教學設計(滬科版2024)
- Module4單元備課(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一起)英語六年級上冊
- 第14課《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
- 12《干點家務活》(教學設計)-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
- 2025年快速拆換扇形噴嘴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人教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表格式全冊
- QC課題提高檢查井周邊壓實
- 應征公民體格檢查表(征兵)
- ACL磁致伸縮液位計說明書
- 優(yōu)秀教研組評比制度及實施細則
- 慈善祖師—太乙救苦天尊經(jīng)文選集拼音版
- 3建筑工程規(guī)劃放線、驗線多測合一成果報告書
- JJF 1752-2019全自動封閉型發(fā)光免疫分析儀校準規(guī)范(高清版)
- GB 1886.300-2018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 離子交換樹脂(高清版)
- 尾礦庫安全技術規(guī)程釋義
- 如何寫數(shù)學新授課教學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