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醛典型教學設計研究山東省陽谷縣第二中學高中化學呂艷萍【課程分析】醛是有機化合物中一類重要烴的含氧衍生物,它是由烴基和醛基直接相連而構成的,其官能團為醛基。由于醛基的活潑性,醛可以發(fā)生多種化學反應,在有機合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中學化學中所介紹的含氧衍生物中,醛是有機化合物相互轉變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也是后面學習糖類知識的基礎。教材中所介紹的是最簡單的一類醛飽和一元醛,是由烷基和醛基相連而構成的,可用通式C n H2n+1CHO表示,其代表物是乙醛。在簡單介紹了乙醛的分子結構和物理性質之后,從結構引出乙醛的兩個重要化學反應:乙醛的加成反應和氧化反應。通過乙醛與氫氣的加成反應,把乙醛與乙醇聯系起來,并結合
2、乙醛的加氫還原,從有機化學反應的特點出發(fā),定義還原反應概念;通過乙醛的氧化反應,又把乙醛和乙酸聯系起來,同時結合乙醛的氧化,給出了有機化學反應中的氧化反應定義,從而使學生在無機化學中所學氧化還原反應的定義和范圍在這里得到了擴展和延伸。另外,教材還注意了知識的課外延伸,讓學生通過自學進一步了解甲醛和丙酮的結構性質。教學重點:乙醛的結構特點和乙醛的氧化反應銀鏡反應及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的反應。教學難點:乙醛與銀氨溶液、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學情分析】在學習本節(jié)知識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乙醇的結構和性質,掌握了羥基官能團的結構特點及其在化學反應中可能的變化,因此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幫助
3、學生在對比羥基和醛基官能團結構的基礎上,運用結構決定性質的觀點,推測乙醛可能的化學性質;再通過實驗,探究乙醛的化學性質,落實性質反映結構的觀點。而學生通過對有機化學基礎的初步學習,已基本認識到有機化學的基本學習方法,并加以多次應用。因此,本節(jié)內容學習起來相對較易。最關鍵的是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自發(fā)地掌握乙醛的性質,然后將醛基的性質加以遷移應用?!緦W法設計】張熊飛教授的誘思探究理論指出:教學系統(tǒng)中,強化對知識的親身體驗,注重學生的內心感悟,激起學生心靈的震撼,才能培育出一代代創(chuàng)新型、開拓型人才。而化學教學更應該讓學生以發(fā)現者、探索者的姿態(tài)出現,以實驗和客觀事實作為學生探求知識的基礎,通過教師有效
4、導向性信息的合理誘導來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將課堂交還給學生。因此,設計醛這節(jié)課的基本思路如下:一、實驗探索,認識現象。通過分組實驗探究銀鏡反應,讓學生從感性角度初步認識乙醛這種物質,并激發(fā)起學生進一步的學習和探究乙醛的結構及性質的興趣。二、分析現象,把握本質。先通過學生閱讀課本相關內容,并仔細觀察乙醛的分子比例模型以確定乙醛的基本分子組成和結構,小組討論后,知道銀鏡反應的發(fā)生與其結構(CHO有直接關系;然后引導學生緊密結合乙醛的結構和已儲備的加成、氧化等反應的機理,查閱相關資料完成對乙醛的整體認知,在這一階段,又設計了學生分組實驗乙醛與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的反應,以實驗現象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
5、趣,引發(fā)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tài),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三、遷移應用,拓展深化。通過習題與思考,將乙醛的性質遷移應用到其他醛類上去,從而完成學生對醛基(CHO這一官能團的全面認識。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化學知識和規(guī)律,而且獲得了探求知識的途徑與方法,既鍛煉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和小組合作的意識,又鍛煉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學的重點應是幫助學生在對比羥基和醛基官能團結構的基礎上,運用結構決定性質的觀點,推測乙醛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再通過實驗,探究乙醛的化學性質,落實性質反映結構的觀點;最后通過小結醛基的結構和性質,幫助學生將乙醛性質遷移到醛類化合物,并掌握醛基發(fā)
6、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規(guī)律。因此,在結構決定性質中采用類比推理,探究實驗,得出結論的引導發(fā)現教學方式;在性質反映結構中采用結構演繹,歸納討論,提升理解的理論推導形成概念的教學方式?!緦W習目標】1.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質,掌握乙醛的加成反應和氧化反應,會書寫相應的化學方程式;2.學會做乙醛與銀氨溶液以及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的實驗,并掌握實驗注意事項;3.了解醛類及甲醛的結構和性質?!窘虒W流程】一、實驗探索,認識現象(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課件投影木蘭辭中有一句同學們很熟悉的詩句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而我們大家每天起床后都要梳妝打扮一番。在你梳妝打扮的時候,少不了要用到鏡子,你知道鏡子是怎樣制出來
7、的嗎?鏡子上的那一層銀是怎樣鍍上去的呢?下面我們就來親身體驗一下制鏡子的原理。(設計意圖:利用古詩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引入新課。(簡要實錄:通過古詩句引入新課,又結合日常生活中鏡子的使用以及教師提出的兩個設問,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室里很多學生露出了會心的笑意,并且產生了動手做實驗的沖動,躍躍欲試。此時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觀看課件,了解制鏡原理。(二實驗探索,感性認識(課件投影探究實驗一學學制鏡請同學們結合課本相關實驗,按如下步驟分組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分析實驗原理。強調:請大家嚴格按照實驗要求進行操作,否則,可能會導致你的實驗失敗。實驗試劑:2%硝酸銀溶液、2%的稀氨水、乙醛溶液實驗儀器:
8、試管、三腳架、石棉網、酒精燈、燒杯實驗步驟:1.取一支潔凈的試管,向其中加入約1 mL 2%的硝酸銀溶液。2.一邊搖動試管,一邊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產生的沉淀恰好溶解為止。此時得到的溶液叫銀氨溶液。3.在銀氨溶液中滴入46滴乙醛,振蕩后放在熱水中靜臵加熱說明:試管必須潔凈;銀氨溶液必須現配現用,否則會生成易爆炸物質;加熱方式為水浴加熱;這個反應又叫銀鏡反應。工業(yè)上利用該反應原理來制鏡子,不同的是使用葡萄糖將銀鍍在玻璃片上。該反應原理也用在保溫瓶膽上鍍銀。(設計意圖:通過分組實驗,讓學生直觀感受制鏡原理。該實驗是乙醛和銀氨溶液的反應,需要注意的問題比較多,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實驗失敗,所以
9、對學生強調仔細閱讀實驗步驟,并嚴格按照實驗步驟進行操作。同時,經過對實驗現象銀鏡現象出現的原因進行分析,使學生初步認識到乙醛具有強還原性,而乙醛具有的性質又與其結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如此一來,既鍛煉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和小組合作的意識,又鍛煉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最后教師作小結性評價,讓同學享受體驗后得出結論獲得的成功感。為進一步學習乙醛的結構、性質、用途埋下伏筆。(簡要實錄:教師指導學生認真學習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學生6人一組,分工合作,自主研究實驗步驟,積極動手實驗,同時記錄實驗現象。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出現銀鏡現象的原因,得出結論。那么,決定物質性質的因素是什么。學生齊答:物
10、質的結構。(課件投影實驗現象:試管內壁上附著著一層光亮如鏡的銀。反應方程式:AgNO 3+NH 3H 2O=AgOH +NH 4NO 3AgOH+2 NH 3H 2O=Ag(NH 32OH+2H 20(銀氨溶液的配制結論:Ag(NH 32OH+乙醛Ag ,反應中Ag +轉化為單質銀,銀元素的化合價降低被還原,說明乙醛具有強還原性。二、分析現象,把握本質(一(課件投影請認真觀察乙醛分子比例模型以確定乙醛的結構,并與乙醇分子的結構對比,指出二者在結構上的本質區(qū)別。小組內可以相互討論得出結論。(設計意圖:各小組通過對乙醛分子比例模型的研究,得出乙醛的結構。同時,通過乙醛、乙醇分子的結構對比,認識到C
11、HO 是決定乙醛性質的關鍵因素。(簡要實錄:學生很快進入思考狀態(tài),認真研究乙醛分子比例模型,得出乙醛的結構。并通過分析乙醛、乙醇結構的不同之處,完成教師的設計意圖,認識到乙醛的官能團是CHO 。在教師給予積極評價后,學習熱情進一步高漲。(課件投影乙醛的分子結構: 分子式: C 2H 4O 結構式:結構簡式: CH 3CHO 官能團:CHO(二(課件投影請根據 制鏡實驗中對乙醛的認識并閱讀課本相關內容,總結乙醛的物理性質。小組內可以相互議論,相互補充,但不要重復前面同學的觀點。(設計意圖:讓學生從感觀上再次認識乙醛,初步完成對乙醛的感性認識。由于這一知識點課本中有明確的闡述,完全可以通過學生的自
12、學完成。(簡要實錄:學生積極回憶并再次嘗試研究乙醛,同時查閱課本,總結乙醛的物理性質并積極展示自己的自學成果,課堂氣氛很活躍。(課件投影乙醛的物理性質:無色、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密度比水小,沸點較低,易揮發(fā),易燃燒,能跟水、乙醇等互溶。(三乙醛的化學性質:1、(課件投影請先閱讀課本相關內容,再通過小組討論完成下列化學反應的方程式書寫:(1燃燒反應:(2催化氧化:(請指出斷鍵位臵。(3銀鏡反應:(設計意圖:通過閱讀課本和組內討論,完成乙醛簡單化學性質的總結。(簡要實錄:在學生認真閱讀課本,組內積極討論后,學生在練習本上認真書寫方程式。然后學生選出學生代表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所寫的方程式,展示過程
13、中,教師和其他同學給予評價、修正、補充,同時教師強調催化氧化和銀鏡反應中的斷鍵位臵以及關于銀鏡反應的幾點說明。(課件投影關于銀鏡反應的說明:此反應最終生成物可巧記為:一水、二銀、三氨、乙酸銨。CHO2Ag1mol 2mol2、(課件投影 探究實驗二乙醛與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的反應:請同學們結合課本相關內容,按如下步驟分組實驗,同時注意分工合作,記錄實驗現象,最后通過討論分析出實驗原理,并選出小組代表請大家特別注意該反應中試劑的用量:實驗時要求氫氧化鈉過量,保證堿性環(huán)境,并且在加熱條件下才能成功。溶液、乙醛溶液實驗試劑:10%NaOH溶液、2%的CuSO4實驗儀器:試管、試管夾、酒精燈、燒杯實驗
14、步驟:取一支試管,加入10%的NaOH溶液2ml,滴入2%的CuSO4溶液4滴6滴;振蕩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在酒精燈上直接加熱至沸騰,觀察現象。(設計意圖:通過分組實驗進一步認識乙醛的還原性,進一步鍛煉他們設計實驗的能力和小組合作的意識。(簡要實錄:學生根據實驗步驟認真做實驗,記錄現象,分析原理。但有個別小組由于加熱時間過長,磚紅色沉淀又逐漸變?yōu)楹谏?教師給予積極評價的同時指出其實驗操作中的不足之處。師生共同分析實驗現象以及反應原理總結出乙醛不僅具有還原性,而且還原性特別強。(課件投影實驗現象:有磚紅色(CuO沉淀生成2反應方程式:CH3CHO+2Cu(OH2CH3COOH+Cu2O+2
15、H2O說明:CHOCu2O1mol 1mol(四(課件投影下面請同學們結合課本相關內容及所學知識,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分組討論回答以下幾個問題:1、從實驗室和工業(yè)(或生活中兩個方面總結銀鏡反應和新制氫氧化銅反應的應用。溶液褪色?2、乙醛能否使溴水或酸性KMnO43、請同學們根據醛基的結構來預測一下乙醛分子中的化學鍵還有其他的斷裂方式嗎?由此可能引發(fā)什么反應呢?(設計意圖:第一個問題是針對銀鏡反應和新制氫氧化銅反應的實際應用而提出的;由于前面兩個實驗已經證明乙醛可以被弱氧化劑氧化,第二個問題就是問學生乙醛能否被強氧化劑氧化;第三個問題是讓學生從結構決定性質的角度推測乙醛的另一性質。總之三個問題的設
16、計都是一改傳統(tǒng)地老師講學生記的老路子,給學生獨立思考獲取知識的機會,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簡要實錄:對于第三個問題,教師先提示:CHO中存在著不飽和共價鍵,不飽和共價鍵的特征反應是什么?學生依據教師的提示,根據醛基存在著C=O雙鍵,得出乙醛可以發(fā)生加成反應。同時通過對加成反應反應機理的回顧,寫出乙醛和氫氣加成的方程式。學生積極思考,對三個問題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個人得出答案后小組內進行交流討論,最后都很好的解決了這三個問題。(課件投影小結:乙醛與銀氨溶液、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的反應均可用于醛基的檢驗。乙醛還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加成反應:CH3CHO+H2CH3CH2OH
17、三、遷移應用,拓展深化(課件投影(一拓展知識:1、請同學們自學課本相關內容,結合已學知識,小組討論后回答下列問題:(1醛的定義:。(2福爾馬林的成分:,作用:。2、觀察甲醛的結構,分析甲醛除具有醛的通性外還有什么特性?常溫下為 體; 甲醛結構式:課后思考題:請同學們嘗試寫出甲醛與銀氨溶液、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方程式。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醛基的結構特點和性質,認識到結構對性質的決定性作用,同時增強學生自學能力以及遷移應用能力。(簡要實錄:學生通過閱讀課本積極自學,小組內交流后認真實現知識的內化。(二(課件投影請先完成下列練習,然后展示交流1.寫出飽和一元醛的通式_,并判斷下列哪些
18、物質屬于醛類。A .HCHOB .CH 2=CH-CHOC .C 6H 5-CHOD .CH 3COCH 3 (設計意圖: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掌握了烷烴、烯烴、苯的同系物、飽和一元醇的通式,在此,將這些知識遷移到飽和一元醛的通式上,相信學生能自己解決,并做出準確的判斷。2.某學生做乙醛還原性的實驗,取1mol/L 的硫酸銅溶液2mL 和0.4mol/L 的氫氧化鈉溶液4mL ,在一個試管里混合后加入40%的乙醛溶液加熱至沸騰,無磚紅色沉淀,實驗失敗的原因是( A .氫氧化鈉的量不夠B .硫酸銅的量不夠C .乙醛溶液太少D .加熱時間不夠(設計意圖:以乙醛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為依托,考查學
19、生對實驗條件的掌握情況,進一步增強學生對實驗操作、實驗原理、實驗中注意事項的理解,鍛煉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3.下列關于丙烯醛(CH 2=CH CHO 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 .可使溴水和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B .與足量的氫氣加成生成丙醛C .能發(fā)生銀鏡反應D .在一定條件下可氧化成酸(設計意圖:該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碳碳雙鍵、醛基兩種官能團性質的掌握,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結構決定性質的意識。O C H H4.完成下列方程式:(1CH 3CH 2CHO + Cu (OH 2(2(3(設計意圖:以乙醛的化學性質為原型,考查了學生對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掌握。 (簡要實錄:以本節(jié)典型知識點和考點為原型設計習題,達
20、到鞏固本節(jié)基本知識,提升綜合運用能力的目的。學生經過短暫的思考交流后積極搶答,展示討論結果。教師及其其他同學給予糾正、補充。大多數同學基本完成本節(jié)的學習任務?!菊n后反思】2008年3月份,我在張熊飛教授的親自指導下,上了化學能與電能這節(jié)課的研究課。如果說在這之前我對誘思探究學科教學論的認識處在一個非常淺顯的認識徘徊階段,那么,這節(jié)研究課,使我真正走進了誘思探究教學論的大門。俗話說師傅領進門,學藝在個人。在之后的時間里,我認真研讀張教授的誘思探究學科教學論,認真領會與教授交流時張教授的一言一語,并積極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在張教授及其誘思探究學科教學論的指導下,我在學校里上了幾節(jié)相對較好的研究課,并
21、在縣優(yōu)質課評選中獲得了一等獎。本節(jié)課中醛的性質主要劃分為醛基被氧化和醛基被還原兩個方面。在實際教學中,應選擇恰當的多媒體手段,從結構上,結合氧化還原反應中的化合價升降的觀點幫助學生認識醛基的被氧化和被還原。醛基能被弱的氧化劑氧化,當然更易被強氧化劑氧化。銀鏡反應和斐林反應(與新制氫氧化銅的反應是醛類的特征反應,在該反應中醛基表現為強還原性。設計實驗時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活動來了解醛基的強還原性的同時,認識銀氨溶液和新制氫氧化銅的制備以及反應條件的控制。關于重要的有機物(乙醇、乙醛、乙酸之間的相互轉化教學,應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以及對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度,采取多種方法和途徑,讓學生對各類化合物進行相互
22、關聯,使他們在探究學習中,逐漸達到前后貫通,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最終在認識上產生理性飛躍。在上完醛這節(jié)課后,我對誘思探究學科教學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教學實踐中,我感到在教學過程確定以后,應當通過教學手段、信息技術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品質三個方面來實現教學設計。+H 2H C O (足量Ni C C H H 3+H2CH 3H H C O O (足量Ag (N 3水浴1、教學過程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遵循從簡單到復雜,從實踐到理論的規(guī)律,創(chuàng)設了一定的問題情境。例如乙醇和乙醛結構上的不同,導致它們在性質上的差異,學生通過動手實驗,培養(yǎng)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課堂的參與程度和化學學習的
23、興趣。由對乙醇和乙醛的感性認識上升到有機物之間的轉變實質是官能團之間的轉變的理性認識,加深了官能團概念的認識,掌握了官能團之間的轉變關系,形成以官能團之間變化為主線的認知結構。實驗探究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去觀察、分析、研究,從而發(fā)現知識,探究規(guī)律;通過設計,用實驗去探究,再用理論去論證,從而使問題獲得解決??偨Y與反思教師和學生一起從兩方面進行總結與反思。一方面是學生在完成一階段的探究活動后,反思這節(jié)課所做實驗的嚴密性,還有哪些方面有待解決。例如,反思實驗過程中如何使生成的銀能更好地附著在試管壁上,試管壁上油污的除去;硝酸銀溶液的配制。另一方面,通過多媒體課件和師生互動,共同歸納醛基的結構與性質的
24、關系,得出醛類化合物的共有性質,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規(guī)律。2、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功能。信息技術能將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傳媒集于一體,具有促思,激趣,高效等功能。由于許多學生對有機化合物的空間構型的認識并不到位,因此在課件中,可以通過動畫模型模擬有機化合物的基本結構,更好地幫助學生認識結構,從而明確結構對性質的決定作用。另外,實驗過程中學生觀察到的僅僅是宏觀現象,對于反應機理、反應實質并不能一眼看穿。此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動畫來模擬反應發(fā)生的微觀過程,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從本質上掌握性質。當然,在多媒體課件中,更應該將導向性信息以合適的字體展示在屏幕上,不僅讓學生明確做什么,還能讓他們明確
25、應該怎么做,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更有效的投入到體驗探究中。因此,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板書,也可適當應用,有時教師手寫的板書是助于學生傾聽已有意見和思考的。3、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品質對任一學科的研究,最終都要落實到學生各種品質的發(fā)展上,尤其是思維品質。因此,教師要從學科領域和現實生活中選擇主題,創(chuàng)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運用類似科學探究的辦法,使學生主動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通過對實驗方案的設計、實驗過程的觀察、實驗現象的準確描述以及實驗之后的反思,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嚴密性,并將這一嚴密性遷移到其他品質和能力
26、的發(fā)展中,發(fā)揮其最積極地作用。乙酸典型教學設計研究山東省陽谷縣第二中學柴守玉學科:化學【課程分析】乙酸是高中化學必修二第三章有機化合物第三節(jié)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中的內容,由于本節(jié)第一課時剛學過乙醇的性質: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進一步氧化生成乙酸,所以本節(jié)課的引入順理成章。其中乙酸的化學性質是本節(jié)知識的中心樞紐。由于課本對結構理論介紹的很少,僅從理論上認識乙酸的分子結構極為有限,更主要的是在學習乙酸的化學性質過程中,借助它的性質反過來認識它的結構,同時,乙酸的性質又決定乙酸的用途。可見,乙酸的化學性質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了它是本節(jié)知識的重點。對酯化反應歷程的認識。由于乙酸與乙醇的
27、分子間脫水形式有兩種可能,在酯化反應中究竟按哪種方式脫水,是無法在本節(jié)通過實驗進行驗證的,只能通過原子示蹤法的講解和微機模擬反應歷程來說明?!緦W情分析】本節(jié)課是第三節(jié)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的第二課時:乙酸。由于在初中化學中,已經簡單地介紹了乙醇和乙酸的用途,雖然沒有從組成和結構角度認識其性質和用途,但是由于上節(jié)已經學習了乙醇,對乙醇的組成、結構、性質、用途已經有所了解。對于學生建立(組成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的有機物學習模式可以說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所以本節(jié)課無論從導入來看,還是從乙酸有關性質的介紹來看,難度都不是太大。只是對于乙酸酯化反應的實驗,設計成學生分組實驗最好,但由于該實驗
28、用的時間較長,可能在時間上不好把握?!緦W法設計】根據誘思探究理論本節(jié)課的設計主要分為三個認知層次:一、生活常識,激發(fā)興趣。從日常生活中同學們熟悉的醋說起,由醋的史話引入本節(jié)乙酸的教學,引起學生興趣;結合剛剛學過的乙醇的性質: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進一步氧化生成乙酸,利用球棍模型演示此過程,讓學生通過觀察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書寫結構式、結構簡式,讓學生感性認識乙酸是一種什么樣的物質?具有怎樣的分子結構?二、實驗探究,把握本質。根據結構決定性質的原理順利的進入乙酸化學性質的學習:先拋出問題乙酸是不是酸?如果是酸,怎么用實驗證明?,給出儀器藥品讓學生根據教師準備的儀器藥品分組進行實驗探究,通過實驗證
29、明乙酸確實是酸;對于乙酸和乙醇在濃硫酸催化下的酯化反應的實驗,課本中安排的是一個演示實驗,把其改變?yōu)閷W生分組實驗。意在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驗、描述現象的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分工合作能力。三、遷移應用,拓展提高。這一認知層次中設計了兩個活動:1.根據性質決定用途的原理,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利用乙酸來除鐵銹(主要成分Fe2O3 ,除水垢(主要成分CaCO3。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乙酸具有酸性這一化學性質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利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以乙烯和水為主要原料如何制得乙酸乙酯?試寫出相關化學方程式!目的是考查學生對乙酸的酯化反應這一性質掌握是否熟練,也間接的考查乙醇的
30、制法和利用乙醇制取乙酸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進行遷移應用的能力【學習目標】1.通過討論了解食醋的主要成分、用途以及乙酸物理性質;2.通過實驗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應,理解酯化反應的概念3.通過從結構決定性質入手來研究乙酸性質的整個過程,領悟研究有機物性質的常規(guī)方法。4.通過設計驗證乙酸酸性的實驗,體驗提出假設并驗證假設的科學探究過程?!窘虒W流程】一、生活常識,激發(fā)興趣(一(課件投影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同學們喜歡吃醋嗎?吃醋的感覺如何?同學們知道醋是怎么來的?醋的典故:傳說古代山西省有個釀酒高手叫杜康。他兒子黑塔跟父親也學會了釀酒技術。后來,從山西遷到鎮(zhèn)江。黑塔覺得釀酒后把酒糟(zo 扔掉可惜,把酒
31、糟浸泡在水缸里。到了第二十一日的酉(yu時,一開缸,一股濃郁的香氣撲鼻而來。黑塔忍不住嘗了一口,酸酸的,味道很美。燒菜時放了一些,味道特別鮮美,便貯藏著作為調味醬。它在古代又叫苦酒。(設計意圖:用幽默詼諧的語言、歷史典故引出要學習的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簡要實錄:通過觀看投影,學生情緒空前高漲,感到很新奇,原來醋是這樣發(fā)現的。并且通過預習知道食醋的主要成分就是乙酸,很希望知道乙酸的有關知識。(二(課件投影復習舊知推進新課1.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學習了乙醇的有關性質:乙醇可以催化氧化,請同學們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回答其氧化的最終產物是什么呢?(設計意圖:通過對乙醇催化氧化性質的回顧,讓學生進一步了
32、解乙酸是怎樣得到的,更好的激發(fā)學生探求乙酸性質的興趣。(簡要實錄:教室內馬上安靜下來,學生迅速進入思考狀態(tài)。不一會兒有學生主動站起來回答該問題,其他學生紛紛表示贊同。由于上節(jié)課剛學過乙醇的性質,學生對該知識點掌握的比較熟練。2.(展示模型邊回顧邊展示球棍模型:乙醇球棍模型,脫H原子變?yōu)橐胰┣蚬髂P?再加O原子變?yōu)橐宜崆蚬髂P?展示乙酸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設計意圖:讓學生從直觀上感受由乙醇到乙醛到乙酸變化的特點,特別是對乙酸的結構首先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簡要實錄:對教師展示的模型,學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根據模型學生能迅速寫出乙酸的分子式、結構式和結構簡式,投影出正確的寫法,(課件投影 乙酸的
33、分子結構分子式:C2H4O2結構式:結構簡式:CH3COOH 羧基:COOH (特征基團讓學生加以對照,加深對乙酸結構的認識。二、(課件投影實驗探究,把握本質(一根據結構決定性質的理論,羧基的存在將決定乙酸的性質,乙酸有怎樣的性質呢?迅速閱讀課本相關內容,回答問題:乙酸具有哪些物理性質?(設計意圖:由于這一知識點課本中有明確的闡述,老師沒有必要再講,要充分相信學生給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機會。(簡要實錄:從課堂上學生的反應來看,學生都能很輕松的找到乙酸的物理性質。并能積極的展示出來,課堂氣氛很活躍。(課件投影乙酸的物理性質: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液體,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熔點16.6,低于16.6時就凝
34、結成冰狀晶體,無水乙酸又稱冰醋酸。(二(課件投影如何證明乙酸是否是酸?請同學們完成下列實驗回答之。實驗內容:通過實驗證明乙酸是否是酸實驗試劑:稀醋酸、紫色石蕊試液、pH試紙、酚酞、金屬鎂、Na2CO3溶液、NaOH溶液、CuSO4溶液實驗儀器:試管、玻璃棒、玻璃片實驗要求:組內合作,注意實驗操作,記錄實驗現象。完成實驗后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發(fā)言,要求用規(guī)范的語言描述出實驗的步驟以及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說明了什么結論。(設計意圖:關于乙酸酸性的教學設計中,改變課本的實驗驗證為實驗探究,即不直接告訴學生乙酸是酸,而是讓學生根據初中已學的證明酸的通性的方法,利用教師準備的相關試劑儀器,通過分組實驗、合
35、作探究獲得乙酸是酸的結論。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充分體驗實驗探究、得出結論的過程,并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設計實驗的能力和小組合作的意識;實驗完畢,小組代表發(fā)言,其他小組進行補充,鍛煉了同學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最后教師作小結性評價,讓同學享受體驗后得出結論獲得的成功感。 (簡要實錄:學生六人一組,共分成十個小組。引導學生明確實驗意圖:要證明乙酸是否是酸,應從酸的通性角度來考慮。從學生的課堂表現來看,學生積極主動,課堂氣氛活躍,各組基本上完成了任務,至少都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乙酸是酸,具有酸的通性,只是證明方法的多少不盡相同。從而得到乙酸的第一條化學性質。(課件投影實驗結論:乙酸是酸:pH7(1使
36、指示劑變色(紫色石蕊試液變紅(2與活潑金屬(Mg反應(3與金屬氧化物反應(4與堿(NaOH、Cu(OH2反應(5與部分鹽(Na2CO3反應(三1.完成以下實驗,探索乙酸和乙醇的反應。(課件投影實驗試劑:濃硫酸、乙酸溶液、乙醇、飽和碳酸鈉溶液實驗儀器:試管、鐵架臺(帶鐵夾、酒精燈、單孔橡皮塞及長導管實驗步驟:(1按圖連接好儀器,檢查裝臵氣密性;(2在一試管中加入3ml乙醇,邊搖動邊緩慢加入2ml濃硫酸和2ml乙酸。另一試管中加入約3ml飽和碳酸鈉溶液;(3用酒精燈小心加熱,觀察飽和碳酸鈉溶液液面上的變化。實驗要求:組內配合按照實驗步驟完成實驗,小組成員注意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同時根據老師提出的問
37、題思考回答。實驗注意事項及有關問題:如何檢驗裝臵氣密性?藥品添加順序怎樣?為什么?應該怎樣給試管加熱?本實驗中為什么使用長直導管?對其位臵有何要求?該反應的反應物是什么?本實驗中使用了濃硫酸和飽和碳酸鈉溶液,他們分別有什么作用?(設計意圖:本實驗課本中安排的是一個演示實驗,把其改變?yōu)閷W生分組實驗。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驗、描述現象的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分工合作能力。由于本反應需要較長的時間(5-7min才可觀察到乙酸乙酯的液滴,在學生實驗加熱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展示出本實驗的若干個注意事項,并引導同學思考原因,充分利用課堂的有效時間,不浪費課堂寶貴的一分一秒。之所以設計了若干個實驗注意事
38、項及問題,主要考慮到本實驗是一個很重要的典型有機實驗,是考試中經常考查的實驗,而以上列舉的幾條,都是考試中考查本實驗時經??疾榈闹R點,讓學生邊做實驗邊思考這些問題,在教師導向性信息的引導下,可以把這些問題掌握的更牢固(簡要實錄:各小組先看實驗步驟,然后迅速開始實驗。學生動手實驗的積極性很高,只是有些操作還不夠規(guī)范,老師只是稍加指導,基本上都能完成實驗。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夠積極思考,小組內激烈討論,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組內團結協作精神,大多數問題能夠解決。個別比較難的問題通過組間交流和教師講解,最終也全部解決。2.(課件投影根據上面剛做的實驗及記錄的實驗現象,分析發(fā)生的的反應,總結
39、酯化反應的概念。(設計意圖:以體驗為紅線,思維為主攻,以分析促達成,完成概念,享受成功的快感。(簡要實錄:通過實驗發(fā)現飽和碳酸鈉溶液液面上面得到有濃郁香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狀液體,經過分析學生很容易想到是由乙酸和乙醇反應生成的,結合教材可知還有水生成。教師加以引導:像乙酸和乙醇這樣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的反應就稱為酯化反應。 (課件投影醇和酸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應叫做酯化反應。3.(動畫演示演示乙酸與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的微觀過程。(同位素示蹤法(設計意圖:反應原理中誰脫氫原子、誰脫羥基,學生很容易弄錯。利用動畫演示學生可以很直觀的感受到反應過程中化學鍵的斷裂情況,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好該反應的反
40、應原理。(簡要實錄:看到精美的動畫演示,學生感到很驚奇,紛紛表示原來是這么回事啊!教師適時加以引導:讓學生根據動畫演示的微觀過程描述反應過程中斷鍵情況,書寫出該反應的方程式,從課堂情況來看大多數學生能正確的寫出化學方程式。 (課件投影反應原理: 酯化反應的特點:(1反應的實質是乙醇的羥基脫氫,乙酸脫羥基;(2酯化反應是取代反應,也可看成是分子間脫水反應。4.(課件投影閱讀課本相關內容,了解酯類物質有關用途。(設計意圖:性質決定用途,了解用途有助于加深對性質的掌握。(簡要實錄:比較簡單,學生都能找到。三、(課件投影遷移應用,拓展提高(一(課件投影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利用乙酸來除鐵銹
41、(主要成分Fe2O3,除水垢(主要成分CaCO3。是什么原因呢?(設計意圖:通過日常生活中學生熟悉的例子,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乙酸具有酸性這一化學性質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利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簡要實錄:由于剛總結得知乙酸具有酸性,學生馬上能想到并且齊答是利用了乙酸的酸性,反應非常迅速。(二(課后思考題以乙烯和水為主要原料如何制得乙酸乙酯?試寫出相關化學方程式!(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進行遷移應用的能力。(簡要實錄:學生積極自學,努力實現知識的內化?!菊n后反思】本節(jié)課應該說是比較成功地一堂課。整堂課真正實現了把教師的滿堂教變?yōu)閷W生的滿堂學,徹底改變了以前的教學方式。這都是認真學習張教授的
42、誘思探究學科教學論的結果,張教授的誘思探究學科教學論像一縷春風,像一場及時雨,非常及時地把困惑我們教育工作者多年的問題給解決了。以前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老師在講臺上講的津津有味,學生在下面聽得昏昏欲睡,所以整堂課下來,學生并沒有真正學會多少東西。期間也摸索過其他的教學方法,都沒有取得很理想的效果。但現在經過兩年來對張教授的誘思探究學科教學論的學習與實踐,我越來越感覺到該理論的科學性與正確性,我們不應該對其抱有任何懷疑,要堅定不移的堅持下去。我之所以認為本堂課比較成功,是因為這節(jié)課真正實現了學生的滿堂學,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使學生真正做到了體驗為紅線,思維為主攻。具體來看,本節(jié)課有以
43、下兩個亮點:第一:在乙酸酸性這一化學性質地學習中,改變課本的實驗驗證為實驗探究,不直接告訴學生乙酸是酸,而是讓學生根據初中已學的地證明酸的通性的方法,利用教師準備地相關試劑儀器,通過分組實驗、合作探究獲得乙酸是酸的結論。這樣做就讓學生從分體驗了實驗探究、得出結論的過程,并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了他們設計實驗地能力和小組合作地意識;實驗完畢,小組代表發(fā)言,其他小組進行補充,鍛煉了同學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最后教師作小結性評價,讓同學享受體驗后得出結論獲得的成功感。第二:乙酸的第二條化學性質和乙醇的酯化反應,課本中安排的是演示實驗,而我把其改為學生分組實驗。意在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驗、描述現象的能力,還可以
44、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分工合作能力。由于本反應需要較長的時間(5-7min才可觀察到乙酸乙酯的液滴,為了從分利用課堂地有效時間,不浪費課堂寶貴的一分一秒。我設計了在學生實驗加熱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展示出本實驗地若干個注意事項,并引導同學思考原因。這樣就把學生分組實驗用時長,時間不好控制地缺點給彌補了。從課堂效果來看,應該比我預想地的還要好,學生的潛能得到了從分的發(fā)揮。雖然說本節(jié)課比較成功,但是仍然有一些不足:有個別知識點的導向性信息設計的不夠好,影響了學生的思路。比如探索乙酸和乙醇的反應的實驗第一次上課時,讓學生看完實驗步驟,直接就說請同學們完成該實驗,結果發(fā)現不少同學閑著沒事干,實驗效果很不理想。
45、下課后我們同組老師討論,認為問題還是出在導向性信息不夠明確,第二次上課時改為組內配合按照實驗步驟完成實驗,小組成員注意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同時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思考后派代表回答。這樣一改,不僅明確了干什么,具要求了怎么干,同學們的積極性大大提高,根據分工都能很好的完成實驗。由此可見導向性信息對課堂效果的影響有多大,因此在今后設計導向性信息時一定要多下功夫。現在我對誘思探究學科教學論的學習只是萬里長征邁出了第一步,今后要想把該理論更好的應用于課堂實踐中還任重道遠,我還仍需努力!鈉的重要化合物典型教學設計研究山東省陽谷縣第二中學高中化學許秀娟【課程分析】:金屬及其化合物共有三節(jié)內容,其中第一節(jié)是金
46、屬的化學性質,第二節(jié)是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第三節(jié)是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從課題名稱看出,前兩節(jié)的知識聯系緊密,而第三節(jié)和前兩節(jié)聯系不大,反映化學與生產、生活實際的聯系。第二節(jié)是建立在第一節(jié)基礎之上,金屬在化學反應中失去部分電子變?yōu)榻饘訇栯x子生成金屬化合物,所以他們存在著必然的因果關系。本節(jié)課的基本內容是Na的重要化合物:Na2O、Na2O2及Na2CO3、NaHCO3的性質及用途。本節(jié)是金屬化學性質的延伸和發(fā)展。在自然界中金屬元素基本都以化合態(tài)存在,只有既了解金屬的化學性質,又了解金屬化合物的知識才能比較全面地了解金屬。本節(jié)內容可以彌補前面學習的實驗操作的不足,又可以鞏固應用學習過的第二章的氧
47、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理論知識。本節(jié)和上一節(jié)及下一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構成較完整的元素化合物知識體系,為以后學習的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化學反應與能量等理論知識打下重要的基礎。這一節(jié)的重點Na2O2及Na2CO3、NaHCO3的性質,難點是Na2O2與水、CO2的反應中Na2O2的作用。【學情分析】:到目前為止,學生已經知道鈉的氧化物有2種:Na2O、Na2O2。大家對Na2O比較熟悉,如能與水、二氧化碳、鹽酸等反應,而對Na2O2較陌生。Na2CO3、NaHCO3是廚房中常見的物質,小蘇打片是治療胃酸過多的藥劑,這在平時的生活中已有較多的了解。現在進一步學習有關金屬化合物的知識容易接受。這是高一
48、年級的志遠班,在素質、能力等方面相對來說還可以,已具備了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能夠進行簡單的實驗操作。但由于探究式學習剛剛起步,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還有待于提高。另外,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和氧化劑、還原劑的判斷是上一章剛學過的內容,學生在熟練使用方面還有欠缺?!緦W法設計】:依據新課標,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其他任何教學手段都是不能代替實驗的價值。在本節(jié)課中,整節(jié)課都是學生做實驗,學生得現象及結論,從而順利掌握Na2O2及Na2CO3、NaHCO3的性質。本著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理念,我的課堂設計是按照認知的三個層次要素展開的: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意。學生上臺演示滴水生火實驗能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學生
49、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體會化學實驗的奇妙,初步感知Na2O2與水的反應。二、實驗探索,掌握本質。學生分組實驗自主探索,相互合作,并在小組內交流、討論,親自體驗Na2O2與水的反應。學生始終以探索者的姿態(tài)出現,改變過去輕現象,重結果的做法,真正實現學生的滿堂學。根據實驗現象判斷反應的生成物,并比較Na2O2與水的反應與Na2O與水的反應生成物的不同。通過吹氣著火實驗,學生感悟Na2O2與CO2的反應,并比較與Na2O與CO2的反應的生成物的區(qū)別。對比Na2O與H2O、Na2O與CO2及Na2O2與H2O、及CO2的反應方程式,從而得出Na2O、Na2O2在與同種物質發(fā)生反應時,Na2O2的產物多了
50、O2的區(qū)別,理解過氧化鈉的過字。而對于Na2CO3、NaHCO3通過學生一系列的實驗,感知兩者性質的不同,然后小組內交流討論、相互完善歸納概括兩者性質的不同,并把兩者的俗名對比,從而較容易的系統(tǒng)掌握其性質。三、知識遷移,學以致用。通過幾個練習,檢查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達標程度。【學習目標】:1、通過實驗認識Na2O2的性質。2、能夠順利完成Na2CO3、NaHCO3的實驗探究。3、了解Na2O2、Na2CO3、NaHCO3的用途。【教學流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意。(課件投影我們都知道水能滅火,你見過水能生火嗎?請大家看大屏幕,閱讀下列操作:用疏松的脫脂棉包少量的Na2O2粉末,放在石棉網上,并將
51、石棉網放在三腳架上。請一位同學上臺操作:向脫脂棉上滴入2滴水。認真觀察實驗,根據實驗現象,思考能得出什么結論。請自由發(fā)言。(設計意圖:張教授說教學情意,可以激發(fā)學習的興趣,點燃思考的火花,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到活動中去??梢娗榫硠?chuàng)設的重要性。通過滴水生火情境的創(chuàng)設,希望能激起全體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簡要實錄:上臺的同學剛開始疑惑,當滴入2滴水脫脂棉微微冒煙,突然,猛烈燃燒,該同學又變?yōu)轶@詫的神情。其他同學也被這種近似荒唐而又實實在在的實驗現象激發(fā)起強烈的探究欲望。學生搶著發(fā)言,教師將學生的發(fā)言系統(tǒng)歸納并投影:(課件投影Na2O2與水反應產生了大量的熱量,并有O2生成,從而點燃了脫脂棉。二
52、、實驗探索,掌握本質。(一、(課件投影Na2O2與水的反應剛才是僅僅將2滴水滴入Na2O2,若將Na2O2加到過量水中又將怎樣呢?讓我們用實驗來回答。1、實驗儀器、用品:試管、試管架、膠頭滴管、藥匙、木條、Na2O2粉末、蒸餾水、酚酞試液。2、實驗步驟:(1觀察手中藥品Na2O2的顏色、狀態(tài)。將一藥匙Na2O2加入試管中,向試管中加水,立即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內液面上方,有何現象?(2用手輕輕觸摸試管外壁,有何感覺?(3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試液,有何現象?實驗要求:組內合作,完成實驗后,立即整理實驗現象,觀察時要特別注意Na2O2表面是否有明顯現象,書寫化學方程式,并改寫成離子方程式
53、。并從氧化還原反應的角度分析反應以及Na2O2的作用。實驗意圖:Na2O2與水如何反應,思考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試管外壁發(fā)熱,溶液變紅,說明什么問題?(設計意圖:探索得資料,研究獲本質,實驗在探究性學習過程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通過本實驗,學生能夠親自發(fā)現和體驗Na2O2與水的反應,以獲取正確、直觀的感性認識。(簡要實錄:4人一組,每組一套。學生對照課件投影的要求,一步步的完成了實驗的操作過程,記錄實驗現象,并討論實驗原理。實驗過程中學生興趣很濃,積極討論,教師參與指導,課堂氣氛活躍.實驗過程中出現小高潮:同學發(fā)現:滴加酚酞試液剛開始變紅,振蕩紅色又消失,其他小組相繼發(fā)現這一問題,教師及時排疑解難
54、,引導了解Na2O2利用其強氧化性進行漂白。教師根據小組交流的結果投影:(課件投影Na2O2為淡黃色粉末,滴入水后有大量氣泡產生,氣體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試管外壁發(fā)熱,向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變紅。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2Na2O2+2H2O=4Na+4OH-+O2Na2O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二、(課件投影 Na2O2與CO2的反應剛才滴水能生火,吹氣是否能生火呢?1、(課件投影用脫脂棉包了少量的Na2O2粉末,放在石棉網上,并將石棉網放在三腳架上。邀請一位同學上臺:用嘴通過增加盛有無水CaCl2的干燥管的玻璃管吹氣。請大家認真觀察實驗,根據實驗現象,獨立思考能得出什么結論。(設計意圖:吹氣著火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進一步將課堂推向高潮。(簡要實錄:由于前面已有滴水生火實驗做了鋪墊,學生爭著發(fā)言,脫脂棉燃燒說明反應產生了氧氣,并放出了熱量。教師引導為什么要在吹氣管中增加盛有無水CaCl2的干燥管,學生很快領悟到是除去呼出的水蒸氣,證明了Na2O2也能與CO2反應,培養(yǎng)了學生實驗的科學性和嚴謹性。2、(課件投影閱讀課本相關內容,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分析Na2O2的作用。請獨立完成,寫完后與課本對照。2Na2O2+2CO2=2Na2CO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航空運輸合同書
- 公司內部銷售承包合同
- 土地買賣居間服務合同
- 返聘勞務合同
- 工程建設項目委托招標代理合同
- 舊機動車交易合同書
- 影視制作服務版權轉讓合同
- 山東特殊教育職業(yè)學院《口腔解剖生理學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工商學院《機器人學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勞動職業(yè)技術學院《模具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14 文言文二則 學弈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語文六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2025年度劇本殺劇本版權授權與收益分成合同
- 2025年春季學期學校工作計劃及安排表
- 2025年一種板式過濾膜裝置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BMS基礎知識培訓
- 水刀除銹施工方案
- 英語-廣東省大灣區(qū)202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試卷和答案
- 2024初中數學課程標準測試題(含答案)精華版
- 2024年陜西延長石油集團礦業(yè)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模板拉桿加固計算
- 市場營銷》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