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唐雎不辱使命》導學案含答案_第1頁
(完整word版)《唐雎不辱使命》導學案含答案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唐雎唐雎(jd d)不辱使命不辱使命劉向(西漢末)【學習目標】【學習目標】1.積累文中重要詞語,如:使、易、其、許、以、雖、對、徒、搶、休、諭、謝等;2.學習本文通過對話描寫、對比襯托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體會唐雎和秦王的性格;3.學習理解含蓄的外交辭令;4.學習唐雎不畏強暴、敢于為國家利益斗爭的精神;5.了解戰(zhàn)國策的相關知識?!緦W習重難點】【學習重難點】學習目標1、2、4【資料鏈接】【資料鏈接】1.戰(zhàn)國策戰(zhàn)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根據(jù)戰(zhàn)國史書整理編寫西漢末年劉向根據(jù)戰(zhàn)國史書整理編寫的一本以記言為主的國別體斷代史。其敘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滅六國為止。全書共33篇,分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

2、韓、燕、宋、衛(wèi)、中山十二策,約二百三四十年間的事。戰(zhàn)國策敘事長于鋪陳,多加渲染夸張,語言生動流暢;還善于在矛盾沖突中運用對話刻畫人物性格,使得人物形象比較鮮明豐滿;另外,它在論辯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作比喻來說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文學色彩。因此,它對后世散文的創(chuàng)作有很大影響。2.劉向劉向(約前77年約前6年),西漢經(jīng)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原名更生,字子政。因其官終中壘校尉,故世稱劉中壘。3.背景資料: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國的韓國、魏國相繼被秦國所滅,其余山東六國中的趙、燕、齊、楚,在連年不斷的戰(zhàn)爭中,早已被秦國日削月割,奄奄待斃了,又過了幾年,秦就統(tǒng)一了天下。安陵國是魏國的附庸小國

3、。安陵在它的宗主國魏國滅亡之后,雖還保持著獨立的地位,但已岌岌可危。秦王想通過外交用詐騙手段不動一兵一卒取得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國談判。在秦王尋釁威脅下,唐雎針鋒相對,勇挫秦王,不辱使命。【課文】【課文】秦王使使(派,派遣)人謂謂(對說)安陵君曰:“寡人欲欲(想要)以以用 L 五百里之地易易,、 (.交換)安陵, .安陵君基(助詞,.加強語氣的作用)許許 EL(答應)寡人丄”安陵君曰:“大王加加(給予)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雖然(雖然如此),受地于于(從)先王 2.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悅。安陵君因因(因此)使使(派,派遣)唐雎使使(出使)于于(到)秦。秦王謂唐雎曰: “寡人以五

4、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不聽寡人, 何也?且 (況且) 秦滅韓亡魏, 而君以以(憑借,依靠)五十里之地存者,以以(把)君為長者,故故(所以)不錯錯(錯,通“措”)意意(錯意,置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廣(擴充)于君,而君逆逆寡人者,輕輕(輕視,看不起)寡人與與(表疑問的語氣助詞)?”唐雎對對(回答)曰:“否,非若是是(這樣)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雖(即使)千里不敢易也,豈直直(只,僅僅)五百里哉?”秦王怫怫(fu)然然(盛怒的樣子)怒,謂唐雎曰:“公亦嘗嘗(曾經(jīng))聞天子之之(主謂助詞)怒乎?”唐雎對曰:“臣未未嘗嘗(不曾)聞也?!鼻赝踉唬骸疤熳又?,伏尸百萬,流血千里?!碧砌略唬骸?/p>

5、大王嘗聞布布衣衣(平民)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之(主謂助詞)怒,亦免冠徒冠徒(摘掉帽子)跣跣(xian)(腳),以以(把)頭搶搶(qiang) (撞) 地耳。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 非士之怒也。 夫?qū)VT之之(主謂助詞) 刺王僚也, 彗星襲襲(掃過)月;聶政之刺韓傀(gui)也,白虹貫貫(直沖)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倉(通“蒼”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休(吉祥)祲祲(jin)(不祥)降于于(從)天,與與(加上)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縞(gao)素素(穿喪服),今日是也?!蓖Χ稹G赝跎樕蠐希ㄇ?,長跪長跪(直身而跪)而謝謝

6、(道歉)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諭(yu)2(明白,懂得)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以(憑借.,.依靠 L 五土里之地存者,徒徒.(只,僅僅力以以(因為.)有先生也?!薄咀灾黝A習】【自主預習】1.細讀課文,解釋文中加點的字。2.用現(xiàn)代漢語說出下列句子的意思。(略)(1)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2)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4)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5)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5.將文中的通假字歸納起來錯,通“措”置,放:與,通“歟”語氣助詞:倉,誦【整體感知整體感知】6.請用一句話說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示例:唐雎受安陵君派遣出使

7、秦國,與秦王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斗爭,最終折服了秦王,完成了使命。7.故事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誰?故事中人物有秦始皇、安陵君、唐雎。主要人物是唐雎。8.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結(jié)果是怎樣的?唐雎想說服秦王放棄吞并安陵/對安陵的擁有。結(jié)果是秦王向唐雎道歉,表示打消吞并安陵的念頭。【合作探究】【合作探究】9.秦王與安陵君“易地”是非真的為了“請廣于君”,何以見得?秦王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并非是真心易地,而是意在吞并。從幾個方面可以看出:秦王在安陵君面前以“寡人”自居,儼然把安陵看作是秦的附屬國; 秦王要求易地的態(tài)度非常強硬, 根本不像是公平的交易; 秦王易地不成后的不悅”徹底表露了他名易實奪

8、的心理。10.簡析課文第一段的作用。1寫唐雎出使秦國的背景,說明唐雎出使秦國的任務艱巨,為下文情節(jié)的展開做鋪墊。表現(xiàn)了秦王的驕橫、狂妄、狡詐,為后文唐雎折服他形成對比,有力地襯托了唐雎的形象。11.簡要敘述唐雎和秦王的斗爭經(jīng)過,說說他們是怎樣的人?3.下列加點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兩項是(A.扶蘇以數(shù)諫故C.秦王色撓E.雖然,受地于先王徒以有先生也其色 丹雖千里不敢易也4.指出下列句中加點字的古今意義寡人欲已五百里之地易安陵雖然,受地于先王徒以有先生也長跪而謝之日1)2)3)4)D)B.行者休于樹休祲降于天D.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F.寡人欲已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今 義今 義今 義今義上使外將兵從民欲也

9、容易表轉(zhuǎn)折的關聯(lián)詞常指白白地,如:徒勞感謝寫在下面的橫線上?!吧n”青色。3唐雎和秦王針鋒相對的斗爭可分為三個回合: 唐雎用“受地于先王”斷然拒絕秦王的易地要求; 唐雎以“士之怒”反擊秦王的“天子之怒”,并表示要效法專諸等人與秦王同歸于盡:秦王“長跪而謝之”,4表示屈服。唐雎:機智沉著、不畏強暴、膽識過人、機智善辯。秦王:驕橫狂暴、陰險狡詐、欺善怕惡、色厲內(nèi)荏、外強中干、前倨后恭。12.課文運用了哪些手法把唐雎這一形象生動的刻畫出來的?試舉例說明。主要運用了對話描寫和對比襯托的手法。13.外交辭令往往委婉含蓄,意在言外,隱藏著豐富的“潛臺詞”聽話者只有凝神諦聽,用心揣摩,方能領會說話者的真實意圖

10、。試結(jié)合語境體會下列句子的“潛臺詞”。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你最好是將你們的土地奉送給我,不然我將發(fā)怒,后果不堪設想。2與臣而將四矣。我效法他們?nèi)?,將要與你同歸于盡?!局锌兼溄印俊局锌兼溄印?4.閱讀【甲】【乙】兩文,完成后面習題。(13分)【甲】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鼻赝踉唬骸疤熳又?,伏尸百萬, 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 亦免冠徒跣, 以頭搶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

11、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蓖Χ?。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薄疽摇筷套訉⑹钩3趼勚?,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标套又?,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音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12、?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1)下面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D)(3分)1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秦王變了臉色,直身長跪著向唐雎道歉。2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只是葉子相似,它們的果實味道不同。3)【甲】文中秦王對唐雎的態(tài)度、情感有一個變化過程,請根據(jù)文段內(nèi)容簡要概括。(2分)威脅害怕(色撓)4) 【乙】文中晏子在回答楚王問話時,“避席對曰”,“避席”寫出了晏子鄭重的態(tài)度,也隱含了他的不滿。(2分)5)唐雎與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勝利,唐雎主要是靠勇敢取勝,晏子主要是靠智慧取勝。(2分)A.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B.或異二

13、者之為C.吾欲辱之,何以也D.要離之刺慶忌也2)翻譯下面句子。(4分)人恒過.然后能改何為.者也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甚矣,汝之.不惠51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14、,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A.何厭之有厭:討厭B.若不闕秦闕:侵損、削減C.肆其西封肆:延伸、擴張D.失其所與與:結(jié)交,親附【解析】厭,滿足。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B)A.若舍鄭以為東道主焉用亡鄭以陪鄰B.鄭既知亡矣既東封鄭,又

15、欲肆其西封C.且貳于楚也且君嘗為晉君賜矣D.無能為也已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解析】A項,介詞,把;連詞,表目的,來。B項,副詞,已經(jīng)。C項,連詞,并且;連詞,況且。D項,動詞,做;動詞,給予。3)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最能表現(xiàn)燭之武機智善辯的一組是(D)1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2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3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4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5鄰之厚,君之薄也6今老矣,無能為也已A.B.C.D.【解析】都能表明燭之武機智善辯。重在表現(xiàn)鄭伯自責,是燭之武的牢騷話。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C)A.秦、晉兵臨城下,鄭國危在旦夕,在這種情勢下,燭之武不顧個人安危夜縋而出

16、”,求見秦伯,表現(xiàn)了他深明大義、以國事為重的愛國精神。B.燭之武具有高超的論辯藝術,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談,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層層深入,逐步滲透,最終使秦伯心悅誠服。6C.秦、晉曾是友好鄰邦,秦對晉有割讓焦、瑕二邑的恩惠;晉對秦卻嚴加防范。燭之武對這種微妙的關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這是他得以智退秦師的關鍵。D.燭之武的勸說,使秦伯撤走了圍鄭的軍隊,還派部隊幫助鄭國防守,秦晉聯(lián)盟頃刻瓦解,晉國不得已而退兵。燭之武既退秦師,又退晉師,可謂一石二鳥?!窘馕觥俊扒貙x有割讓焦、瑕二邑的恩惠”不對,應是“晉曾經(jīng)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秦”。5)翻譯下列句子。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譯文:我不能早重用您,現(xiàn)在國家危急了才來求您,這是我的過錯。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譯文: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