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二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二首: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絕句》優(yōu)秀教案_第1頁
部編二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二首: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絕句》優(yōu)秀教案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部編二年級下冊語文古詩二首: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絕句優(yōu)秀教案教學目標1 .會認12個生字,會8個生字。2 .借助插圖,聯(lián)系生活,激活想象感受詩意,領(lǐng)悟詩情,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歌所描述的情景。把體會到的情感通過朗讀、背誦表達出來。3 .初步領(lǐng)悟詩歌中比喻、夸張的表達手法。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感受詩意,領(lǐng)悟詩情,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教學難點:感受詩意,領(lǐng)悟詩情。(一)識字寫字1 .在語境中整體識字。2 .調(diào)動生活經(jīng)驗識記生字。出示生字,隨著提示語“我會認”,學生自愿認讀自己會認的生字,并說說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曾見過這個字,是用什么辦法記住這個字的。在交流中老師要注意多鼓勵學生,激發(fā)

2、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興趣,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調(diào)動學生自主識字的積極性。3 .個人情感體驗識字。讓學生在會認、會寫的字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字,聯(lián)系自己的情感體驗,說說為什么喜歡。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喜歡的熟悉的字組詞說話,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字義。如:4 寫字指導(dǎo)?!般y”字有兩個“豎提”,“艮”的豎提應(yīng)略向下,長于金字旁的豎提?!按啊弊肿中螐?fù)雜,學生容易忽視“囪”字上的小撇,建議邊示范邊領(lǐng)著學生一筆一筆地書空。(二)朗讀感悟讀杜甫的絕句,感悟到春天的色彩明麗,景色迷人。“黃鸝、翠柳、白鷺、青天”組成的春景圖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注意不要要求太高,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鼓勵學生自讀自悟。(三)積

3、累運用1 讀下面兩首古詩,不認識的字查查字典。2完成課后練習我會填。(四)實踐活動課外選一首古詩,自己讀讀背背。在班里開一次“古詩朗誦會”,讓學生展示自己課外學到的古詩。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導(dǎo)入1.楊萬里這位詩人大家一定很熟悉,還記得我們學過他的哪些詩嗎?你能來背一背嗎?2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楊萬里的一首詩,是關(guān)于荷花的,你們看過荷花嗎?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嗣利惖暮苫ê扇~圖。我們一起欣賞一下。(課件出示:荷花、荷葉、最后定格。)3 、你能用幾個詞或一句話來描述你所看到的美景嗎?能具體些嗎?(指導(dǎo):你可以說它的形狀、顏色,或者你的感受)設(shè)計意圖:北方的學生從未見過荷花,這對于學習這

4、首古詩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所以課前,讓學生花一部分時間讓學生欣賞西湖美麗風光,讓學生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產(chǎn)生一種閱讀期待。古詩的教學步驟一般分為知詩人,解詩題,明詩意,悟詩情四部分,而這首詩的作者楊萬里,在本冊教材第一單元,剛剛學過他另一首清新活潑的詩作宿新市徐公店,學生對于他是熟悉的,所以從詩人直接入手,自然導(dǎo)入課堂。接下來再次讓學生欣賞定格的荷花蓮葉圖,用詞語形容所看到的美景,必能讓學生從整體上、宏觀上認識荷花,初步感受荷花之美,為下面的學習作好鋪墊。二、初讀古詩,感知詩意1 、楊萬里看到這樣的美景,作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傳誦至今,它就是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板書詩題,強調(diào)“曉”“慈”的寫法。

5、)解詩題:從詩題,可以看出這首詩寫的是一件什么事?(指導(dǎo):從詩題中找出時間、地點、人物。帶著這樣的理解你再讀一讀詩題。)2.我們來看這首詩。出示全詩。初讀全詩:(1)想要學好詩,首先我們就要把詩讀正確,讀通順。下面請同學們放開聲音讀一讀這首詩,如果有拿不準的字可以請教老師或同學,讀不通順的地方要多讀幾遍。(2)學生自讀,師巡視,了解讀書情況。(3)指讀,正音。3、詩,我們已經(jīng)會讀了,你還讀懂了些什么?讓學生自由說自己的理解。教師不作更多的評價。(你怎么知道的?課前查閱工具書可是一個好習慣。語言的理解很多時候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設(shè)計意圖:詩題較長,首先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其意思,如果學生理解

6、遇到困難,則通過找時間、地點的方式,降低難度,引導(dǎo)學生自主把握題意,在學生理解題意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讀出正確的停頓,讀出對詩題的理解。在理解詩題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充分地、自由的讀詩句,要求做到正確、通順,這是學習古詩的最低要求。通過指讀后的評價,讓學生(特別是學困生)樹立學習古詩的信心。這一部分的教學著重關(guān)注學困生。但初讀不能僅僅滿足于此,在讀正確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自主說出“你讀懂了什么?”這一開放性的問題,旨在了解學生已理解哪些詞句的意思,學生已經(jīng)理解的就無須再做瑣碎的理解。這首詩的詞句理解起來并不復(fù)雜,讓學生在自主交流的過程中,對詩意有了初步的了解。三、品讀詩句,感悟詩情1 、同學們,從題目來看

7、這是一首送別詩??稍娭兄貙懙氖呛苫ê秃扇~,(板書)詩中描繪了怎樣迷人的風光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課件出示一組荷花蓮葉圖。)2 、學習: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出示)(1)誰能用詞語來形容一下荷花、荷葉的顏色。()的荷葉()的荷花(2)荷葉是嫩綠的,碧綠的、鮮綠的,荷花是紅艷艷的,紅彤彤的,那么詩中又是怎樣來寫這種綠、這種紅的?(3)板書:無窮碧別樣紅指導(dǎo)朗讀:讀出荷花之紅,蓮葉之綠。3 、探究原因,深入詩情:荷葉為什么是無窮碧,荷花又是別樣紅的呢?帶著問題去詩中尋找原因吧。(出示全詩。)荷葉之多-“接天”:(1)接天,你的感覺是?你能用幾個詞說一說荷葉的多嗎?你來讀一讀,讀出荷

8、葉之多。(2)教師語言描述:滿湖的荷葉,挨挨擠擠的,一眼望不到邊,仿佛與天相連。遠遠望去,綠得讓人心曠神怡,綠得讓人陶醉。(3)指導(dǎo)朗讀:讀出蓮葉之多,之綠、之美。陽光映照-“映日”:(1)早晨什么樣的太陽?在明媚的陽光下,你看到了怎樣的荷花?(2)指導(dǎo)朗讀:讀出燦爛陽光普照下荷花之紅艷。特殊時節(jié)-“六月”:(1)展開想像:出示:是啊,六月的西湖是一年中景色最美的時節(jié),這時荷葉長得,荷花開得,六月早晨的陽光,映照在荷花上,荷花就顯得更了,也許早晨的荷葉上還有,荷花上還有,充分展開你想像的翅膀,讓這美麗的畫面出現(xiàn)你的眼前。誰說一說。(2)指導(dǎo)朗讀:讀出西湖六月美不勝收的風情。作者心情-體會贊美、

9、喜愛、愉快之情。(1)詩中哪個詞,表達出詩人對六月西湖景色的情有獨鐘?想一想“畢竟”這個詞體現(xiàn)了作者那些感情?(贊美、喜愛,愉快)(2)指導(dǎo)朗讀:讀出心情的愉快與對美景的贊美之情。寫作背景-為友人升遷而高興(1)這是送別詩,送別應(yīng)該是傷感的、依依不舍的,為什么詩人那么的喜悅?這是還有一個特殊的背景,那就是楊萬里和林子方是多年的好友,他們情投意合,交情甚佳。就是六月中的一天,林子方連升兩級,將離開杭州去上任,林子方高升了,作為好朋友楊萬里能不高興嗎?(2)同學們,如果若干年后,你的好朋友考上大學,你去送他,這時,你的心情如何?你的好朋友考上了博士,你的心情又如何?現(xiàn)在我們更能理解作者的心情了吧。

10、正是在這種愉快的心情下,他看到的蓮葉,他看到的荷花。4 、回歸整體,讀中悟情。(1)指導(dǎo)朗讀:讀出美景,讀出愉悅之情。(2)朗讀評價,讓詩情融入學生的朗讀。設(shè)計意圖: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爆F(xiàn)代人去學習古人的精華詩篇,尤其需要扎扎實實做好朗讀指導(dǎo)。同時朗讀的指導(dǎo)又應(yīng)該是循序漸進的,在這首詩的教學中,我在學生自由朗讀古詩,做到讀正確,在學生逐步理解詩情的基礎(chǔ)上,我又給與了層層深入,步步為營的朗讀指導(dǎo)。在揭示出關(guān)鍵詞“無窮”“別樣”后,我讓學生讀好后兩句,體會不一樣的紅,特別的綠。接著通過原因的探究,又有兩個詞語跳了出來,引導(dǎo)學生突出“接天”和“映日”,讀出荷花的面積之大?!耙磺芯罢Z皆情語”

11、,當悟出詩人愉悅的心情后,再在“面積廣”“特別綠”“別樣紅”的基礎(chǔ)上,再融入詩人的心情,讀出詩境,品出詩情。這樣的朗讀,不只是形式上的多樣化,而達到每一步朗讀都有確定的目標,每一次朗讀都是學生認識的一種提高,真正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在朗讀中提高語文素養(yǎng)。古人云“詩中有畫,畫中有情”詩中的語言極其簡練但卻很傳神,如何體會詩中所描繪的情境?這就需要引導(dǎo)學生張開想像的翅膀,去感受詩的美,詩的純粹,詩的境界。在教學中,我用填空的形式讓學生充分展開想像的翅膀,讓這美麗的畫面出現(xiàn)在眼前。用填空的形式可以降低說話的難度,在看幻燈說之后,其實也可以讓好的學生不看前面幻燈講,以達到循序漸進的效果。四、入情入境,

12、讀寫結(jié)合。1 、古人常以詩明志,以詩寄情。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是一首別具特色的送別詩,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贊美,婉轉(zhuǎn)地表達了對友人的眷戀。誰來吟誦這首詩,重現(xiàn)千年前的這場送別。(配樂)2 、編寫故事:“時光仿佛回到一千多年前,我,就是楊萬里(交待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來到西子湖畔”(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中的美景。)設(shè)計意圖:學生在朗讀中情感得到一種升華,這時,引導(dǎo)學生吟誦詩句,必能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讓學生分別擔任楊萬里,林子方的角色來領(lǐng)悟詩情,必能使課堂達到新的高潮。而故事的編寫,則能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詩的情境,真正做到了讀寫結(jié)合,有效地體現(xiàn)了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tǒng)一。

13、五、課外拓展,豐富積累1、沒有完成故事編寫的同學下課后繼續(xù)完成。2 、收集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元二使安西贈汪倫等送別詩,感受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與這類詩的不同。設(shè)計意圖: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別具風格的送別詩,讓學生充分感知這一點的同時,要讓學生了解送別詩的共性。教材只是一種范例,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努力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引導(dǎo)學生去讀詩,去品詩,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第二課時教學過程一、復(fù)習二、初讀感知,讀通詩歌三、品讀詩句,感悟吟誦。四、質(zhì)疑問難,書寫生字一、復(fù)習指名背誦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說說詩意。二、初讀感知,讀通詩歌1解題:絕句,是我國古詩中的一種,它的特點之一是,每首詩共四句,每句一般為五個

14、字或七個字。每句五個字叫“五絕”,每句七個字叫“七絕”。2.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3 自由吟讀,用筆圈出生字讀一讀,讀準字音。自己讀完以后再讀給同桌同學聽。特別關(guān)注“嶺”與“吳”的讀4.指名讀詩歌,傾聽時關(guān)注字音與朗讀節(jié)奏,標出朗讀節(jié)奏。5.生自由讀。三、品讀詩句,感悟吟誦。1讀了詩歌,你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哪些景物?用筆圈出表示這些景物的詞語。(“黃鸝”“白鷺”“千秋雪”“萬里船”)。2要是讓你畫出這些景物,你會如何畫?讀讀說說。(有機落實理解詩意。)扣住描寫“色彩”與“數(shù)量”的詞,體會景物的美。3 引導(dǎo)學生從景物的動靜來體會景物的美。一、二句為動,三、四句為靜4 找對子,體會語言的工整。兩個對一行黃鸝對白鷺西嶺對東吳千秋對萬里5 自由誦讀全詩,說說詩意。四、質(zhì)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