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虛詞解題技巧_第1頁
高中文言虛詞解題技巧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中文言虛詞解題技巧一、關注詞性差異高中階段需要掌握的常見虛詞共有18個,數量上并不算多,但因為用法紛繁,學起來并不容易,更主要的是,有些虛詞的使用只在詞性上存在細微的差別,意思都完全一樣,稍不留心,便會做出錯誤的判斷,而另一方面,越是有難度的地方越能夠體現能力,故此又它們一直是各級、各類考試命題者青睞的內容,屢考不衰,大家務必加以重視。下面舉兩個例子作進一步說明。先看“以”。它在解釋成“因為”的時候,詞性上會有作介詞與作連詞的區(qū)別,如果對此不察,便很容易犯錯。“以”做介詞連接詞或短語,一般放在句中,如:“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頗藺相如列傳)“卒以吾郡這發(fā)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五人

2、墓碑記)。作連詞則連接整個句子,一般放在句子的開頭,如:“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保ㄓ伟U山記)“秦晉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保T之武退秦師)再看“與”。它在解釋為“和”時也有介詞與連詞的不同,并且這兩種用法在試卷中出現的頻率很高,經常會難倒考生。一般來說,“與”作連詞時,其連接的兩個成分之間可以調換位置而不影響句意的表達,作介詞則前后內容不能調換,否則句意會發(fā)生變化,從而影響表達。請看下面兩句話:“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保欓T宴)“秦王與群臣相視而嘻”(廉頗藺相如列傳)前一句陳述的重點是“沛公”,前后的句子成分不能互換,因此“與”作介詞;后一句從“相”(互相)

3、可以看出,說的是秦國君臣這個整體,“秦王”與“群臣”孰先孰后關系都不大,因此“與”在此處作連詞。此外還有“何”解釋為“為什么”時有作疑問副詞和疑問代詞的不同,“其”翻譯為“還是”的時候有“副詞,表祈使語氣”和“連詞,表選擇關系”的區(qū)分,大家可以結合具體的用例細加辨別,限于篇幅,這里就不贅述了。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虛詞的用法和意義都會隨其在句中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明確這一點,不僅能在學習的時候做到綱舉目張,事半功倍,答題時也能給我們提供一個更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譬如“也”,在句中基本都是作助詞,用來舒緩語氣,表示停頓,如:“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薄吧跷崆?,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倍诰淠﹦t常用來

4、表判斷、陳述或祈使,偶爾表疑問或反詰,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表判斷)“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表疑問)“吾其還也?!保ū砥硎梗爸劣谑奶鞌喟l(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表感嘆)再如“乎”,在句中多作介詞、音節(jié)助詞或者形容詞詞尾,在句末多作語氣詞,表疑問、反問、商量、感嘆等。請看下面的幾個例子:1、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嗟乎!燕雀安知鳴鳴之志哉?3、等死,死國可乎?4、王候將相寧有種乎?5、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其中1、5句的“乎”位于句中,那句末用法就不必去考慮,根據語境,前一句在形容詞“恢恢”的后面,顯然作詞尾,后一句則作介詞用,相當于“于”(在)

5、。同樣地,2、3、4句的“乎”位于句末,則句中的各種用法也可以暫時忽略,結合語境判斷,第2句表感嘆語氣,第3句表疑問語氣,第4句表反問語氣。三、理解用法本質。應該說大多數虛詞的用法都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積累,多總結,熟練掌握并不難,但對其中一些虛詞的重要用法,如果沒有準確、深刻的認識,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質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題時丟分,下面以“之”字為例略作說明。這個虛詞有種“取消句子獨立性”的用法,無論是在課文中還是在試卷上都經常會遇到,但是很多同學對這個概念卻不甚了了,做題基本憑直覺,準確率自然不會高。我們知道,通常情況下,一個句子的核心要素是主語(多由名詞、代詞充當)和謂語(多由動詞、

6、形容詞充當)。具備了這兩個要素,它便可以不依靠別的成分而獨立存在,表達較完整的意思了,但有時候,為了使句子的內涵更加豐富,必須在原先比較簡單的主謂短語上添加相應的成分。如此一來,這個主謂短語就由獨立句變成了長句中的一個部分,或復句中的一個分句,在它們中間加個“之”就是使之不能成為獨立的、完整的句子,故名曰“取消句子獨立性”。請看下面的語例:1、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2、吾不知子之牧羊何所用哉?3、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4、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例1中的“師道不傳”(從師學習的風尚沒有被傳承下來)本是可以獨立成句的主謂短語,但在這里,它只以句子中的一個成分(主語)而存在,因

7、此,必須在主語“師道”和謂語“不傳”之間加一個“之”,這樣,它就不能獨立存在了,后面的“人之無惑”亦然;例2同樣如此,因為“子牧羊何所用哉”(您放這些羊有什么用呢)在整句話中作“不知”的賓語,所以在“子”和“牧羊”間加了“之”字;例3和例4的前半句似乎獨立了,但它們只是復句(前者是因果關系,后者是假設關系)的組成部分(分句),必須依賴后半句才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因此,“客”與“美我”、“父母”與“愛子”之間也一定要加入“之”。明白了這一點,以后再做此類題目就不會出錯了。此外,“而”在作連詞表示修飾和表示承接的本質差異在哪里?怎樣準確區(qū)分“焉”的兼詞用法和句末語氣詞用法?“之”在作賓語前置和狀

8、語后置標志時形式上有何異同?大家在平時的學習中對此都要作細致的思考。四、結合具體語境。考試答題時,面對試卷中陌生的語段,我們一定要根據“詞不離句、句不離段”的原則,結合具體語境,在準確理解句意的基礎上判斷相應虛詞的用法和意義,切不可機械、盲目。比如2014年浙江卷有道考查“者”用法的虛詞題“鄉(xiāng)人有覽事多而熟于聞見者”,若僅根據形式上虛詞位置相同、句子結構相近來判斷,便很容易得出它與試卷給的課內參考句“無如寡人之用心者”中“者”的用法相同的結論。實際上仔細閱讀原文就會發(fā)現,這并不是一句完整的話,而應該是下文“皆賀之曰”的主語部分,“覽事多而熟于聞見者”起到修飾主語“鄉(xiāng)人”的作用,這樣一來便可以判斷“者”是定語后置的標志,與“無如寡人之用心者”中“者”表“的人”并不相同。五、熟悉課本用例虛詞題考查的基本方式是將試卷閱讀語段中的句子和必修課本中的句子放在一起比較異同,對于必修課本中的虛詞,我們一方面要盡量做到全面掌握,因為課內文言文大多數篇目都是要求背誦的,理解起來較為容易,另一方面要特別關注所含虛詞用法特殊而課文語例又較少句子,并加以牢記,如“之”在作定語后置標志和賓語前置標志的用法時,課內分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