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習題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1/21df5e10-7d8c-4fda-8ccc-988926f1de90/21df5e10-7d8c-4fda-8ccc-988926f1de901.gif)
![宏觀經濟學習題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1/21df5e10-7d8c-4fda-8ccc-988926f1de90/21df5e10-7d8c-4fda-8ccc-988926f1de902.gif)
![宏觀經濟學習題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1/21df5e10-7d8c-4fda-8ccc-988926f1de90/21df5e10-7d8c-4fda-8ccc-988926f1de903.gif)
![宏觀經濟學習題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1/21df5e10-7d8c-4fda-8ccc-988926f1de90/21df5e10-7d8c-4fda-8ccc-988926f1de904.gif)
![宏觀經濟學習題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5/1/21df5e10-7d8c-4fda-8ccc-988926f1de90/21df5e10-7d8c-4fda-8ccc-988926f1de905.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西方國民收入核算綜合練習一、單項選擇1、構成國民經濟的簡單循環(huán)的是(A)oA、生產與消費B、政府與居民C、出口與進口D、投資與儲蓄2、居民提供的資本和勞動后所得到的報酬一部分用于儲蓄,這說明(C)oA、企業(yè)的投資增加B、企業(yè)的全部產品都能賣完C、企業(yè)生產出來的商品和服務積存相應的增加D、企業(yè)生產基金存量的增加擴大3、兩部門的均衡是(A)0A、I=SB、I+G=S+TC、I+G+X=S+T+MD、AD=AS4、三部門的均衡是(B)。A、I=SB、I+G=S+TC、I+G+X=S+T+MD、AD=AS5、開放經濟的三部門的均衡是(C)。A、I=SB、I+G=S+TC、I+G+X=S+T+MD
2、、AD=AS6、一個國家在本國(或地區(qū))領土上,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是指(B)。A、國民生產總值B、國內生產總值C、國內生產凈值D、國民收入7、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領土上,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勞務按市場價格計算的7值是指(C)。A、國民生產總值B、國內生產總值C、國內生產凈值D、國民收入8、一個國家一定時期內用于生產的各種生產要素所得到的實際收入,即工資、利息、地租和利潤的總和扣除間接稅凈額和對企業(yè)轉移支付后的余額是指(D)A、國民生產總值B、國內生產總值C、國內生產凈值D、國民收入9、從使用角度考察,國民生產總值是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領土上,在一定時期內居民
3、、廠商、政府和國外部門購買最終產品和勞務的支出總額上,這種方法是(A)0A、支出法B、收入法C、生產法D、無法確定10、從分配的角度考察,國民生產總值是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領土上,在一定時期內生產要素所有者的報酬總和,這種方法是(B)oA、支出法R收入法C生產法D無法確定11、從生產角度考察,國民生產總值是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領土上,在一定時期內各部門的增值的總和,這種方法是(C)0A、支出法B、收入法C、生產法D無法確定12、國內生產凈值等于(A。A國內生產總值一折舊B、國民生產總值一國外要素凈收入C國民收入-公司所得稅-公司未分配利潤-社會保險稅+政府轉移支付和利息支出D國內生產總值+本國
4、公民在國外的資本和勞務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或收入一外國公民在本國的資本和勞務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或收入13、國民收入等于(D)。A國內生產總值一折舊B、國民生產總值一國外要素凈收入C國民收入-公司所得稅-公司未分配利潤-社會保險稅+政府轉移支付和利息支出D國內生產凈值-(間接稅-政府對企業(yè)的補貼)企業(yè)轉移支付14、國內生產總值等于(B)。A國內生產總值一折舊B、國民生產總值一國外要素凈收入C國民收入-公司所得稅-公司未分配利潤-社會保險稅+政府轉移支付和利息支出D國內生產凈值-(間接稅-政府對企業(yè)的補貼)-企業(yè)轉移支付15、國民生產總值等于(D)。A國內生產總值+折舊B、國民生產總值+國外要素凈收入C國民收入
5、十公司所得稅+公司未分配利潤+社會保險稅+政府轉移支付和利息支出D國內生產總值+本國公民在國外的資本和勞務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或收入一外國公民在本國的資本和勞務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或收入二、多項選擇1、在生產過程中生產與消費相等的條件是(ABCDE0A、消費者向企業(yè)提供生產要素-勞動力和資本B.企業(yè)向消費者提供最終產品C、企業(yè)生產的商品與服務全部消費者D、企業(yè)獲得的銷售收入等于消費者向企業(yè)提供勞動和資本的報酬E、整個社會生產與消費達到平衡2、保證兩部門經濟正常循環(huán)的條件有(ACDoA、商品商場均衡B、外貿市場均衡C、要素市場均衡D、金融市場均衡E、政府收入與支出均衡3、政府的稅收包括(ABCDE。A財產稅B、
6、個人所彳導稅C、營業(yè)稅D進口稅E、人口稅4、保證四部門經濟正常循環(huán)的條件有(ABCDEoA商品市場均衡B、外貿市場均衡C、要素市場均衡D、金融市場均衡E、政府收入與支出均衡5、理解國內生產總值應注意以下問題(ABDEoA只包括最終產品價值R包括物質產品也包括勞務C、只包括中間產品價值D包括折舊E、最終的產品和勞務是當期所生產的6、按支出法計算GDP勺主要項目有(ABCEoA、消費支出B、投資支出C、政府購買D、政府轉移支付E、凈出口7、按收入法計算GDP勺主要項目有(ABCDE。A、雇員報酬B、業(yè)主收入C、租金收入D、折舊費E、家庭與政府支付的利息8、按生產法計算GDP勺產要項目有(ABCoA
7、、第一產業(yè)B、第二產業(yè)G第三產業(yè)D第四產業(yè)E、第五產業(yè)9、國民收入核算中的總量指標包括(ACDEoA、國內生產總值B、國民生產總值C國內生產凈值D國民收入E、個人收入10、國內生產總值的缺欠(AQ。A、不能全面反映總體經濟活動B、三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不科學C不能準確地反映人們的福利狀況D不能全面反映一國經濟發(fā)展的速度E、重復計算三、判斷分析1、個人儲蓄向企業(yè)投資的轉化是通過金融市場進行的。(,)2、轉移性支付屬于政府購買行為。(X)3、外貿不包括勞務的輸入和輸出。(X)4、為了準確進行核算,在計算最終產品的產值時可以采用增值法。(,)5、1992年國務院下發(fā)了關于實施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通知與
8、原核算體系相比,把非生產性勞務的價值也計算在國內生產總值中。(,)6、政府的轉移支付也計算在國內生產總值中。(X)7、三種方法計算GDP支出法反映的是GDP勺分配情況,收入法反映的是GDP的最終用途,生產法反映的是GDP勺部門構成。(X)8、核算國內生產總值的最基本方法是收入法。(X)9、名義GD叫實際GDP勺區(qū)別是計算方法的不同。(,)10、國內生產總值是以人口為統(tǒng)計標準來計算最終產品和勞務價值的。(X)11、對GDR!行調整的指標是閑暇、地下經濟和環(huán)境破壞。(X)五、計算題1、假設:某國某年的國民收入統(tǒng)計資料如下:單位:10億人民幣項目金額資本消耗補償雇員傭金企業(yè)支付的利息間接稅個人租金收
9、入公司利潤非公司企業(yè)主收入紅利社會保險稅242個人所得稅消費者支付的利息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轉移支付個人消費支出計算:國民收入、國內生產凈值、國內生產總值、個人收入、個人可支配收入和個人儲蓄。2、假設:某國的經濟數據如下表:單位:100億人民幣項目金額個人租金收入個人消費支出折舊政府轉移支付雇員收入稅收私人投資產品和勞務出口政府對企業(yè)的補貼政府對產品和勞務的購買凈利息財產所有者的收入公司利潤產品和勞務的進口試用支出法、收入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和國內生產凈值。3、假設:某一社會只生產6種商品,它們在2000年和2002年的產量與價格如下表:產量:噸:價格:元產品2000年產量2000年價格2002年
10、產量2002年價格128322465434048472865556063038計算:(1)2000年、2002年名義國內生產總值;(2)2000年、2002年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四、名詞解釋1 .國內生產總值即GD思指一個國家在本國(或地區(qū))領土上,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它以地域為統(tǒng)計標準。2 .國民生產總值是指本國公民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的總和,它以人口為統(tǒng)計標準。3 .國內生產凈值,簡稱NDP是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領土上,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勞務按市場價格計算的凈值,即新增加的產值。4 .國民收入,簡稱NI,是指一個國家一定時期內用于生產的各種生
11、產要素所要得到的實際收入,即工資、利息、地租和利潤的總和扣除間接稅凈額和對企業(yè)轉移支付后的余額。5 .個人收入,簡稱PI,是指一個國家一定時期內個人從各種來源所得到的全部收入的總和。6 .個人可支配收入,簡稱PDI,是指一個國家一定時期內可以由個人支配的全部收入。五、計算題1. (1)國民收入=雇員傭金+企業(yè)支付的利息+個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潤+非公司企業(yè)主收入=2856.3+274.9+43.2+184.5+98.3=3457.2(10億人民幣)(2)國內生產凈值=國民U入+間接稅=3457.2+365.3=3822.5(10億人民幣)(3)國內生產總值=國民生產凈值+資本消耗補償=3822.
12、5+256.4=4078.9(10億人民幣)(4)個人收入=國民收入-(公司利潤+社會保險金)+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轉移支付+紅利=3457.2-(184.5+242.0)+111.4+245.6+55.5=3443.2(10億人民幣)(5)個人可支配收入=個人收入-個人所得稅=3443.2-442.2=3001(10億人民幣)(6)個人儲蓄=個人可支配收入-消費者支付的利息-個人消費支出=3001-43.2-2334.6=623.2(10億人民幣)2. (1)用支出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和國內生產凈值國內生產總值=C+I+G+(X-M)=1832.3+403.8+667.9+(339.6-286
13、.3)=2957.3(100億人民幣)國內生產凈值=國內生產總值-折舊=2957.3-302.3=2655(100億人民幣)(2)用收入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和國內生產凈值國內生產總值=工資+利息+地租+利潤+折舊+(間接稅-政府補貼)=2002.8+135.7+38.3+168.9+689.1+302.3=2681.3(100億人民幣)國內生產凈值=國內生產總值-折舊=2681.3-302.3二2379(億人民幣)3. (1)2000年名義國內生產總值=3.5X28+8.0X46+6.6X40+4.8X72+3.0X55+7.4X30=98+368+264+3456+165+222=1130.6
14、2002年名義國內生產總值=3.8X32+9.4X54+7.8X48+5.6X86+3.5X60+8.0X38=121.6+507.6+374.4+481.6+210+304=1999.2(2)2002年實際國內生產總值=3.5X32+8.0X54+6.6X48+4.8X86+3.0X60+7.4X38=112+432+3168+412.8+180+281.2=1734.8六、問答題1.簡述兩部門經濟正常循環(huán)的假設條件答:經濟是封閉型的,不存在對外貿易;政府和經濟活動沒有關系。在兩部門經濟中,家庭向廠商提供提供各種生產要素,包括勞動、資本、土地和企業(yè)家才能,從企業(yè)得到生產要素的報酬,包括工資、
15、利息、地租和利潤;廠商運用各種生產要素生產出來商品和勞務提供給居民,家庭用所得的收入購買廠商生產的商品和勞務。2,簡述國內生產總值的含義答:國內生產總值即GDF®指一個國家在本國(或地區(qū))領土上,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和。理解這一概念應注意以下四個問題:GDPR包括最終產品價值,而不包括中間產品價值。計入GDP勺最終產品中既包括物質產品,也包括非生產性勞務。隨著經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非生產性勞務在現代經濟總量中的比重日益增加。非生產性勞務雖然不同于物質生產,但能夠滿足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的需要,屬于現代的綜合性生產。國內生產總值中包含折舊費。折舊是對原有資本存量消
16、耗的補償。折舊可以反映資本設備的更新速度,國民生產總值中包含折舊費,可以反映技術進步的程度。計入一定時期的GDP勺最終產品和勞務,必須是該期所生產的。3 .比較名義GDPf實際GDP勺聯(lián)系與區(qū)別答:聯(lián)系:二者都是計算GDP勺方法,商品和勞務實際產出量的變化是引起二者變化的一個因素。區(qū)別:名義GDP勺計算因素之一是彳格變化;實際GDPM不然;名義GDP值大于實際GDPfi。4 .概述五個總量指標的含義與關系答:第一,國內生產總值和國內生產凈值的關系:國內生產凈值簡稱NDP是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領土上,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勞務按市場價格計算的凈值,即新增加的產值。國內生產凈值=國內生產總
17、值-折舊第二,國民收入和國內生產凈值的關系:國民收入簡稱NI,是指一個國家一定時期內用于生產的各種生產要素所要得到的實際收入,即工資、利息、地租和利潤的總和扣除間接稅凈額和對企業(yè)轉移支付后的余額。國民收入=國內生產凈值一(間接稅-政府對企業(yè)的補貼)一企業(yè)轉移支付第三,國民收入和個人收入的關系:個人收入簡稱PI,是指一個國家一定時期內個人從各種來源所得到的全部收入的總和。個人收入=國民收入-公司所得稅-公司未分配利潤-社會保險稅+政府轉移支付和利息支出。第四,個人收入和個人可支配收入的關系:個人可支配收入簡稱PDI,是指一個國家一定時期內可以由個人支配的全部收入。個人可支配收入=個人收入-個人納
18、稅。5 .GDP勺缺欠與調整答:缺欠:首先,GD不能全面地反映總體經濟活動,一些經濟活動沒被計入GDP表現之一GD%按商品和勞務的市場交易價格計算的,因此非市場交易活動無法被計入。如自給性的個生產與勞務。表現之二非法經濟活動沒有計入GDP許多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非法經濟活動。如黑市交易等。其次,GD杯能準確地反映人們的福利狀況。人類行為的目標是獲得盡可能多的福利。GD阪映了總產量水平及其變化。但是人們所得到的福利卻不一定和總產量同方向變化。如產量的增加有可能伴隨著人們閑暇時間的減少,閑暇所帶來的福利就會減少。調整:加上閑暇和地下經濟的數據,減去環(huán)境污染的損害。第二章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綜
19、合練習、單項選擇1、在國民收入決定模型中,政府支出是指(B)。A、政府購買各種產品的支出B、政府購買各種產品和勞務的支C、政府購買各種勞務的支出D、政府購買各種產品的支出加政府轉移支付2、均衡的國民收入是指(D)oA一國每年所生產出的產品的貨幣價值B、總需求大于總供給時的收入C、總需求小于總供給時的收入D總需求等于總供給時的國民收入3、邊際消費傾向與邊際儲蓄傾向之和(C)oA、大于1B、等于2C、等于1D小于14、平均消費傾向與平均儲蓄傾向之和(C)。A、大于1R等于2C、等于1D小于15、消費取決于(D)。A、自發(fā)消費B、平均儲蓄傾向G收入D收入和邊際消費6、根據儲蓄函數,引起儲蓄增加的因素
20、是(B)。A、價格水平下降B、收入水平增加C、儲蓄增加D利率增加7、根據儲蓄函數,引起儲蓄增加的因素是(A)。A、收入增加R收入水平增加C、人們預期未來的價格水平要上升D政府支出增加8、根據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模型,引起國民收入減少的原因是(A)。A、消費減少R儲蓄不變G消費增加D儲蓄增加9、在以下情況中,乘數最大的是(C)。A、邊際消費彳K向為R邊際消費為C、邊際消費傾向為D邊際消費傾向為10、若自發(fā)總需求增加10萬元,使國民收入增加了100萬元,則此時的邊際傾向為(C)。A、1B、C、D、11、乘數發(fā)生作用的條件是(B)。A、社會上和各種資源已得到了充分利用B、社會上各種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21、C、邊際消費傾向D邊際消費傾向大于112、在基本消費為正數的線性消費函數中,平均消費傾向(A)。A、大于邊際消費傾向B、小于邊際消費傾向C、等于邊際消費傾向D以上說法才有可能二、多項選擇1、消費傾向與儲蓄傾向的關系是(ACoAAPCAPS=1B、APC-APS=2C、MP年1-MPSD、MPC-MP槌2E、MP年1/(1MPS2、乘數的公式表明(BCE。A、邊際消費傾向超高,乘數就越小B邊際消費傾向越低,乘數就越小C、邊際消費傾向超高,乘數就越大DK邊際消費傾向越低,乘數就越大E、乘數一定是不小于1的3、凱恩斯認為,有效需求不足是導致失業(yè)的原因,而有效需求的不足是三大基本心理規(guī)律起作用的結果,
22、這三大基本心理規(guī)律是(ACEoA、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guī)律R邊際收益遞減規(guī)律G流動偏好規(guī)律D、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E、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guī)律三、判斷分析1、邊際消費傾向越大,乘數也越大。(,)2、邊際消費傾向與邊際儲蓄傾向之和一定等于1。(V)3、根據簡單儲蓄函數,引起儲蓄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利率的上升。(X)4、長期消費曲線比短期消費曲線更平緩。(,)5、凱恩斯認為,短期中決定消費的主要因素是收入。(,)6、均衡的國民收入就是沒有通貨膨脹時的總需求。(,)五、計算題1、假設:投資增加80億元,邊際儲蓄傾向為。試求:乘數、收入的變化量與消費的變化量。2、設有如下簡單經濟模型:Y=C+I+GC=80+d,Yd
23、=YT,T=-20+,I=50+,G=200。試求:收入、消費、投資與稅收的均衡值及投資乘數。3、設有下列經濟模型:Y=C+I+G,I=20+,C=40+,況60。試求:(1)邊際消費傾向及邊際儲蓄向各為多少?(2)Y,C,Ii的均衡值;(3)投資乘數為多少。4、已知:c=50+y,i=150,試求:(1)均衡的收入、消費、儲蓄和投資各為多少?(2)若投資增加25萬元,在新的均衡下,收入、消費和儲蓄各為多少?四、名詞解釋1 .消費函數以C表示消費水平,Y表示國民收入,則在兩部門經濟中,消費與收入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函數形式為:C=C(Y)這一函數被稱為消費函數。一般說來,消費水平的高低會隨著收入大
24、小的變動而變動,收入越大,消費就越高;但是,隨著人們收入的增加,消費數量的增加趕不上收入的增加。2 .平均消費傾向平均消費傾向是指消費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即每單位收入的消費數量,用公式表小為:它說明了家庭既定收入在消費和儲蓄之間分配的狀況。3 .邊際消費傾向邊際消費傾向是指家庭在增加的收入中消費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為:其中,丫表示家庭收入的增加量,而C則是增加的收入中消費的增加量。邊際消費傾向說明了收入變動量在消費變動和儲蓄變動之間分配的情況。一般地說,邊際消費傾向總是大于0而小于1的,即0<MPC1。4 .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guī)律邊際消費傾向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呈現遞減的趨勢被稱為邊際消費傾
25、向遞減規(guī)律。5 .消費曲線消費曲線是表示家庭消費數量與收入之間關系的一條曲線。隨著收入的增加,消費逐漸增加,因而消費曲線是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同時,由于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guī)律的作用,隨著收入的增加,消費增加的速度越來越慢,因而消費曲線隨著收入的增加越來越趨向于平緩。6 .線性消費函數在分析短期消費與收入之間關系時,尤其是在不考慮邊際消費傾向作用的條件下,消費函數可以由線性消費函數表示為:C=a+bY其中,a,b為常數。在式中,a被稱為自主性消費,它不受收入變動的影響;bY是由收入引致的消費,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線性消費函數表明,隨著收入的增加,消費按固定不變的一個比例b增加,此時,消費曲
26、線是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直線。7 .儲蓄函數由于儲蓄是收入中扣除消費之后的余額,因而儲蓄函數可以由消費函數得到。假定S表示儲蓄,于是儲蓄與收入之間的函數關系可以表示為:S=Y-C(Y)=S(Y)8 .平均儲蓄傾向平均儲蓄傾向表示收入中儲蓄所占的比重,即平均儲蓄傾向也可正可負。一般來說,在收入偏低時,平均儲蓄傾向可以為負值;隨著收入增加,平均儲蓄傾向遞增,其數值轉變?yōu)檎?,但總小?。9 .邊際儲蓄傾向邊際儲蓄傾向表示增加的收入中儲蓄增加所占的比重,即邊際儲蓄傾向一般為正數值,但小于1,即0<MPSc1,不過,隨著收入增加,邊際儲蓄傾向呈遞增的趨勢。10 .儲蓄曲線儲蓄曲線是表示儲蓄與收入之
27、間的關系的曲線。隨著收入的增加,家庭部門的儲蓄增加,即儲蓄曲線向右上方傾斜。同時,隨著收入的增加,儲蓄增加的速度更快,因而儲蓄曲線越來越陡峭。11 .線性儲蓄函數利用線性的消費函數形式,儲蓄函數也可以簡單地表示為線性形式,即:S=Y-C=-a+(1-b)Y其中,(-a)就是自主儲蓄,它不受收入的影響,(1-b)Y是由收入引致的儲蓄,而(1-b)是邊際儲蓄傾向。12 .投資乘數投資乘數指由投資變動引起的收入改變量與投資支出改變量與政府購買支出的改變量之間的比率。其數值等于邊際儲蓄傾向的倒數。五、計算題1 .解:乘數、收入的變化量和消費的變化量分別為:2 .解:3 .解:(1) 邊際消費傾向為,邊
28、際儲蓄傾向為(3)4 .解:(1) Y=C+1=50+150得至ijY=800因而C=50+=50+X800=650S=Y-C=800-650=150I=150均衡的收入為800,消費為650,儲蓄為150,投資為150。(2)因為投資乘數k=1/(1-MPC=1/(1-)=4所以收入的增加量為:4X25=100于是在新的均衡下,收入為800+100=900相應地可求得C=50+=50+X900=725S=Y-C=900-725=1751=150+25=175均衡的收入為900,消費為725,儲蓄175,投資為175。六、問答題1 .消費函數與儲蓄之間的關系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消費函
29、數和儲蓄函數之和等于總收入,即C(Y)+S(Y)=Y第二,平均消費傾向APCf平均儲蓄傾向APS和恒等于1,即APC+APS=1第三,邊際消費傾向MPG口邊際儲蓄傾向MPS和恒等于1,即MPC+MPS=1由此可見,消費函數和儲蓄函數中只要有一個確立,另一個也隨之確立。2 .一般地,假設投資變動I,國民收入將隨之變動Y,如果經濟中家庭部門的邊際消費傾向為b,那么,投資增加引起的最終國民收入的增加量為:上式被稱為投資乘數定理,而k=被稱為投資乘數。投資乘數也等于邊際儲蓄傾向的倒數。投資乘數定理不僅說明投資增加導致國民收入成倍增加,而且也說明當投資減少時,國民收入將會成倍下降。乘數定理結論的成立需要
30、具備一定的條件。首先,投資乘數效應是長期變動的累積。這就要求在這一過程中,邊際消費傾向較為穩(wěn)定。其次,在投資增加引起國民收入變動的過程中,需要足夠的資本品和勞動力。如果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受到資源的約束,那么,國民收入的增加就會受到資本品、勞動力等要素價格上漲的影響,使得國民收入增加量達不到投資的1/(1-b)倍。因此,投資乘數定理往往在蕭條時期才成立。3 .相對收入理論認為,消費并不取決于現期絕對收入水平,而是取決于相對收入水平,即相對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和相對于本人歷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4 .生命周期理論認為消費不取決于現期收入,而取決于一生的勞動收入和財產收入。5 .在兩部門經濟中,均衡國民
31、收入可由以下兩種方式來決定。(1)總支出等于總收入決定均衡國民收入以橫軸表示總收入,縱軸表示總支出項目,則在坐標平面內的線上,總收入等于總支出,經濟處于均衡狀態(tài),從而決定均衡的國民收入。在圖中,消費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而投資與收入無關,因而作為總支出的消費加投資與消費曲線平行。總支出曲線與的交點E決定均衡國民收入。OY總支出等于總收入決定均衡國民收入顯然,如果消費和(或)投資增加,經濟的總支出增加,從而均衡的國民收入量增加;反之,消費和(或)投資減少,均衡國民收入下降。假定消費函數由C=a+bY表示,則經濟處于均衡時,有從中可以得到的均衡的國民收入為:(2)投資等于儲蓄決定均衡國民收入以橫軸
32、表示總收入,縱軸表示投資和儲蓄。儲蓄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而投資與收入無關,是一條平行于橫軸的直線。當投資與儲蓄曲線相交時,經濟處OY投資等于儲蓄決定均衡國民收入很顯然,如果投資增加或者儲蓄減少,均衡的國民收入量增加;反之,投資減少或者儲蓄增加,均衡國民收入下降。同樣,如果把儲蓄函數表示為線性形式,則經濟處于均衡時決定的國民收入量可以由下面的條件得到:從中再次得到均衡的國民收入為:并由此驗證了無論是用總支出與總收入相等或是用投資與儲蓄相等得到的均衡國民收入都相等。第三章產品市場與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綜合練習一、單項選擇1、LM曲線是描述(B)。A、產品市場均衡時,國民收入與利息率之間的關系B、貨
33、幣市場均衡時,國民收入與利息率之間的關系G貨幣市場均衡時,國民收入與價格之間的關系D、產品市場均衡時,國民收入與價格之間的關系2、利息率提高時,貨幣的投機需求將(C)A、增加B、不變C減少D不能肯定3、假定貨幣供給量不變,貨幣的交易需求和預防需求增加將導貨幣的投機需求(C)。A、增加B、不變C、減少D不能肯定4、ISLM模型研究的是(B)。A、利息率與投資變動的情況下,價格水平與國民收入之間的關系以及總需求對國民收入的決定B、在利息率與投資變動的情況下,總需求對均衡的國民收入的以及利息率與國民收入之間的關系C、在利息率與投資不變的情況下,總需求對均衡的國民收入的決定D在利息率與投資不變的情況下
34、,總需求對價格水平的決定5、在LM曲線不變的情況下,自發(fā)總需求增加會引起(A)。A、國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我B、國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C、國民收入減少,利率上升D國民收入減少,利率下降6、在IS曲線不變的情況下,貨幣量減少會引起(C)。A、國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B、國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C、國民收入減少,利率上升D國民收入減少,利率下降7、貨幣交易需求可由下列哪一函數關系表述?(C)。A、L=f(p)B、L=f(r)C、L=f(y)D>L=F(N)8、按照凱恩斯的貨幣理論,如果利率上升,貨幣需求將(C)。A、不變B、受影響,但不可能說出是上升不是下降C、下降D上升9、LM曲線上的每一點都
35、表示使(A)。A、貨幣供給等于貨幣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B、貨幣供給大于貨幣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C、產品需求等于產品供給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D、產品需求大于產品供給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10、一般地說,LM曲線斜率(A)。A、為正B為負C、為零D可正、可負11、一般地說,位于LM曲線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都是(B)。A、貨幣需求大于貨幣供給的非均衡組合B、貨幣需求小于貨幣供給的非均衡組合C、產品需求小于產品供給的非均衡組合D、產品需求大于產品供給的非均衡組合12、IS曲線是描述(C)。A、產品市場均衡而貨幣市場非均衡R產品市場非均衡而貨幣市場均衡C、產品市場均衡D、產品市場貨幣市場都不均衡13、
36、IS曲線是描述(AoA、產品市場達到均衡時,國民收入與利息率之間的關系B、貨幣市場達到均衡時,國民收入與利息之間的關系C、貨幣市場達到均衡時,國民收入與價格之間的關系D產品市場達到均衡時,國民收入與價格之間的關系14、一般來說,IS曲線的斜率(AoA、為負B、為零C為正D可正、可負15、一般來說,位于IS曲線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都是(A)。A、投資小于儲蓄的非均衡組合B、投資大于儲蓄的非均衡組合C、貨幣供給小于貨幣需求的非均衡組合D、貨幣供給大于貨幣需求的非均衡組合16、政府支出增加使IS曲線(B)。A、向左移動R向右移動G保持不動D以上說法均有可能二、多項選擇1、LM曲線是(BD0A、描
37、述產品市場達到均衡時,國民收入與價格之間關系的曲線B、描述貨幣市場達到均衡時,國民收入與利率之間關系的曲線C、描述產品市場達到均衡時,國民收入與利率之間關系的曲線D在以利率和收入為坐標的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E、在以利率和收入為坐標的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2、根據ISLM模型(BCD0A、自發(fā)總需求增加,使國民收入減少,利率上升B、自發(fā)總需求增加,使國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C、貨幣量增加,使國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D、貨幣量減少,使國民收入減少,利率上升3、按照凱恩斯的觀點,人們需要貨幣,是出于(ABDoA、交易動機R謹慎動機G不想獲得利息D、投機動機E、以上說法均不正確4、IS曲線是(CD。A、
38、描述產品市場達到均衡時,國民收入與價格之間關系的曲線B、描述貨幣市場達到均衡時,國民收入與利率之間關系的曲線C、描述產品市場達到均衡時,國民收入與利率之間關系的曲線D在以利率和收入為坐標的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E、在以價格和收入為坐標的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三、判斷分析1、IS曲線是描述產品市場達到均衡時,國民收入與價格之間關系的曲線(X)2、IS曲線是描述產品市場達到均衡時,國民收入與利率之間關系的曲線(,)3、投資增加,IS曲線向左下方移動。(X)4、消費減少,IS曲線向右上方移動。(X)5、LM曲線是描述產品市場達到均衡時,國民收入與利率之間關系的曲線(X)6、LM曲線是描述貨幣市場達到
39、均衡時,國民收入與價格之間關系的曲線(X)7、貨幣供給增加,LM曲線向右下方移動。(,)8、自發(fā)總需求增加,使國民收入減少,利率上升。(X)9、一般來說,位于IS曲線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都是投資小于儲蓄的非均衡組合。(,)10、按照凱恩斯的貨幣理論,如果利率上升,貨幣需求將減少。(,)五、計算題1、已知:Md/P=+100-15r,Ms=1000P=1。試推導出LM曲線。2、已知:C=100+(Y-T),I=900-25r,G=100T=100,Md/P=+100-50r,Ms=500P=1o試求:均衡的收入Y和利率r。3、已知:貨幣供給量Ms=220貨幣需求方程為:L=+r,投資函數為:
40、I=195-2000r,儲蓄函數為:S=-50+,設價格水平P=1試求: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4、已知:消費函數:C=30+投資函數:I=60-10r。試求:IS曲線方程,并分析邊際消費傾向和投資的利率敏感系數對曲線斜率的影響程度。四、名詞解釋1 .貨幣的需求貨幣的需求是指人們在手邊保存一定數量貨幣的愿望,它是人們對貨幣的流動性偏好引起的,因此,貨幣需求又稱被為流動偏好。與其他資產相比,貨幣是具有很強的流動性,人們對貨幣很容易與其他資產進行交換。正是這種流動性,人們對貨幣產生偏好。產生流動偏好的動機主要有三種:一是交易動機,二是預防動機,三是投機動機。2 .交易動機交易動機是指人們?yōu)榱藨?/p>
41、日常交易而在手邊留有貨幣的動機,人們之所以具有交易動機,原因在于交易發(fā)生的時間和取得收入的時間不同步。3 .貨幣的交易需求由人們的交易動機所產生的對貨幣的需求被稱為貨幣的交易需求。貨幣的交易需求由國民收入決定,并且隨國民收入增加而增加。4 .預防動機預防動機又稱謹慎動機,是指人們?yōu)榱朔乐挂馔馇闆r發(fā)生而在手邊留有貨幣的動機,人們之所以具有預防動機,原因在于未來的收入和支出具有不確定性。5 .貨幣的預防需求由人們的預防動機所產生的對貨幣的需求被稱為貨幣的預防需求。貨幣的預防需求也隨著國民收入的增加而遞增。6 .投機動機投機動機是指人們?yōu)榱税盐沼欣纳①Y產而在手邊留有一定數量貨幣的愿望,人們之所以為了投機的目的持有一定數量的貨幣,原因在于有價證券市場上價格變動可以購買有價證券者獲利或者蒙受損失。7 .貨幣的投機需求:為了能獲得巨額利潤的有利時機,必須持有一部分貨幣用于投資,包括興建效益好的項目和購買獲利多的政權而產生的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個人房屋拆除合同標準樣本(2篇)
- 2025年企業(yè)前臺臨時用工協(xié)議范文(2篇)
- 2025年買方信貸融資意向性協(xié)議參考樣本(三篇)
- 2025年人防土建工程合同(2篇)
- 2025年個人貸款合同標準范文(2篇)
- 專題02 利用導函數研究函數的單調性問題(常規(guī)問題)(典型題型歸類訓練) 解析版
- 休閑娛樂場所油漆裝修協(xié)議
- 易腐貨物運輸合同范本
- 專賣店裝修承包合同范本
- 北京市寵物店溫馨裝修合同
- (完整word版)英語四級單詞大全
- 腺樣體護理查房
- 武裝押運操作規(guī)程完整
- 混合動力汽車構造與檢修(高職新能源汽車專業(yè))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小學體育《運動前后的飲食衛(wèi)生》課件
- 薪酬專員崗位月度KPI績效考核表
- 技能大賽題庫(空分)
- 浙江省杭州市2022年中考語文模擬試卷24
- 污水處理廠設備的操作規(guī)程(完整版)
- GB/T 28419-2012風沙源區(qū)草原沙化遙感監(jiān)測技術導則
- GB/T 22077-2008架空導線蠕變試驗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