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理學題庫_第1頁
生物地理學題庫_第2頁
生物地理學題庫_第3頁
生物地理學題庫_第4頁
生物地理學題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生物地理學標準試卷(一)一、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20分)1植被型2生物量3生態(tài)位4葉面積指數5草原 6荒漠土壤7草原土壤 8森林土壤9苔原土壤10土種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1、植物分布區(qū)按其形狀可劃分為_和_兩大類。2、強烈影響植物地理分布的因素有_、_植物類群分化與進化等。3、新種形成后,其分布區(qū)的擴展受其_的能務影響,受許多_限制,還受_制約。4、引起植物分布區(qū)變化的因素主要有_、_、_、_和_5種。5、地區(qū)性分布的各類植物,根據限制它們擴大分布的原因,可以歸納為_、_、生態(tài)特有種,島嶼特有現象四種類型。6、植物區(qū)系區(qū)劃的的最高分區(qū)單位是_,最小單位是_。7、世界植物區(qū)可劃分為

2、六植物區(qū)。它們是_、古熱帶植物區(qū)、_、澳在利亞植物區(qū)、_ 、_。8、中國植物區(qū)系包括_植物區(qū)和_植物區(qū)。9、海洋植物區(qū)系以_為主,分為_、_、_三個植物區(qū)。10、島嶼植物種類組成受_、 _、_的影響。三、判斷對錯(每題2分,共10分)(錯的改過來)1、紅壤形成于北亞熱帶的生物氣候條件,氣候溫暖,雨量充沛。2、冰沼土的表層常有泥炭化或半泥炭化的有機質積累。3、森林土壤在世界上分布很廣,從寒帶到熱帶,均有分布。4、灰化土是在寒溫濕潤氣候、針闊混高材條件下發(fā)育的土壤。5、灰化土表層沒有泥炭狀腐殖質的積累。四、簡要回答(每題5分,共30分)1、荒漠地區(qū)自然條件的主要特點是什么?2、氮素營養(yǎng)水平的高低對

3、植物生長有什么影響?3、暗棕壤分布區(qū)的氣候植被條件怎樣?4、在世界上棕壤的分布情況如何?5、棕壤分布區(qū)的氣候條件、植被條件怎樣?6、波動有什么特點?五、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1、試說明演替的原因?2、結合氣候條件分析熱帶季雨林的特征。生物地理學標準試卷答案(一)一、名詞解釋(2分×10)1、在植被型組內,把建群種生活型相同或近似,同時對水熱條件生態(tài)關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聯合為植被型。 2、是某一時刻單位面積內實存生活的有機物質總量,通常用千米每平方米或t/ha表示。3、一個生物單位(個體、種群、種)的生存條件和總集合體。4、單位土地面積內葉片單側表面的總面積。5、草原是溫帶夏綠旱

4、生性多年生草本群落類型。6、荒漠土壤也稱漠土,是指在漠境地區(qū)所發(fā)育的地帶性土壤。7、草原土壤是指草甸草原及草原植被下發(fā)育的土壤。8、森林土壤是指森林植被下發(fā)育的土壤,在世界上分布很廣,從寒帶到熱帶,除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外,均有分布。9、苔原土壤是指原植被下發(fā)育的土壤,其中主要是冰沼土。10、土種是土壤分類的基層單元,一般根據土壤發(fā)育程度成熟化程度來劃分。二、填空(1分×10)1、 連續(xù)分布區(qū)、間斷分布區(qū)。2、 板塊漂移、海陸形勢變化、古氣候變化。3、 散布種子、自然條件、時間。4、 氣候演變、地形變化、板狀運動、腳踏石作用、人類活動。5、 古特有種、新特有種。6、 植物區(qū)、植物小區(qū)。7

5、、 泛北極植物區(qū)、新熱帶植物區(qū)、好望角(開普)植物區(qū)泛南極植物區(qū)。8、 泛北極(全北)、古熱帶。9、 藻類、北方海洋植物區(qū)、南方海洋植物區(qū)、熱帶海洋植物區(qū)。10、島嶼隔離程度、島嶼面積大小、島嶼年齡大小。三、判斷對錯(2分×5)(錯的改過來)1、不正確。將“北亞熱帶”改為“中亞地熱帶”。2、正確。3、不正確。森林土壤在世界上分布很廣,從寒帶到熱帶,除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外,均有分布。4、不正確。改“針闊混交村”改為“針葉林”5、不正確?;一帘韺佑心嗵繝畹拇指迟|累積層。四、簡要回答(5分×6)1、(1)大陸性氣候最為顯著,溫差大,雨量極少。(2)植被十分稀疏。2、(1)氮在植

6、物生活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光合作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只有與氮等組成各種生活蛋白質,核酸以后,植物才能進行物質和能量代謝,生長壯大。(2)氮素營養(yǎng)充足時,對蛋白質、各種酶、葉綠素、生長素等含氮化合物合成有利,會使植株高大,壽命延長,有機物產量提高。(3)缺氮的植株生長緩慢,有機物產量低,種子早熟。(4)氮素過多,植物合成的植碳水化合物被大量消耗形成蛋白質等物質,不利于纖維素等的合成,造成作物倒狀。3、(1)氣候屬于溫帶濕潤氣候,干燥度小于1.0。(2)植被為以紅松為主的針闊混交林,林下藻木和草木繁茂。4、(1)歐洲分布很廣,尤以西歐的瑞典等國為界。(2)在北美分布美國東北部。(3)在亞洲主要分布

7、于我國和朝鮮北部,日本也有分布。5、(1)氣候條件是暖溫帶海洋性氣候,干燥度在0.5-1之間。(2)植被條件是性型落葉闊葉林,原生植被早已破壞,目前多為次生夏得闊葉林,也有部分針葉林等。6、(1)特點:(1)群落逐年或年際變化方向的不定性;(2)變化的可逆性,即盡管群落在成分、結構和生產量上有相當變化但只要終止引起變化的因素,群落能恢復到接近原來的狀態(tài);(3)在典型情況下植物種類組成的相對穩(wěn)定性。五、論述題(15分×2)1、原因:(1)環(huán)境不斷變化:外界條件和群落內環(huán)境的變化有利于某些植物中植不利于另一些植物種。(2)植物繁殖體的散布。(3)生物間的相互作用,促使種間關系經常發(fā)生變化

8、。(4)在群落的植物種類組成中,新的植物分類單位不斷發(fā)生。(5)人類活動的影響起著巨作用。2、分布區(qū)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有明顯天濕季、旱季時降水量大,溫差大。季雨林與雨林相比,種類組成較雨林貧乏,附生植物生物地理學標準試卷(二)一、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20分)1、優(yōu)勢種2、重要值3、投影蓋度4、多度5、頻度6、基部蓋度7、種群8、物種多樣性9、種豐富度10、群落的最小面積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1、在生態(tài)學研究中最普遍的是把生物分成_、_和微生物三大群。微和物中包括各種需要借助顯微裝置才能識別的_或_結構的有機體。2、高等植物包括_、_、_和被子植物。3、低等植物包括_、_ 、_和真

9、核藻類。4、高等植物亦叫_,其共同特征是_。低等植物與之相反,無_。5、真菌靠分解有機物質釋放的能量維持生存,與_等合稱自然界中有機物質的_,對營養(yǎng)物質_有重要意義。6、植物分類單位的主要單位是界、_、_、目、_、_、種。7、自然的分類系統(tǒng)的分類原則是物種間、各類群間的_與_,其分類的基本單位是_。8、細菌是_的也是_的生物,按營養(yǎng)方式可分為_病菌和_細菌。9、一些細菌生活在缺氧的環(huán)境中,稱為_,另一些則只能在有氧時生活,稱為_,也有兩類環(huán)境都能生存的_。10、屬包括有親緣的各個_的全體。同在一個進化系統(tǒng),親緣相近的屬歸并為_。三、判斷對錯(每題2分,共10分)(錯的改過來)1、胡敏酸的酸性比

10、富里酸要強。2、在土壤中進行的反硝化作用,是土壤N素損失的過程。3、在土壤微生物中,真菌是木質素的有效分解者。4、在土壤有機質分解中,藻類不起任何作用。5、土壤中的枚線菌與真菌一樣,居多細胞微生物,在形態(tài)上,有分枝,呈菌絲狀。四、簡要回答(每題5分,共30分)1、忍耐力具有哪些規(guī)律性特點?2、水生植物有什么特點?它包括哪三種類型?3、水對植物有什么生理生態(tài)作用?4、簡述動物對植物的生態(tài)作用?5、鎂和鐵的生態(tài)作用?6、沙生植物如何適應干燥貧瘠的松沙土環(huán)境?五、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1、試述土壤的吸收作用的種類及其在土壤肥力中的意義?2、試述時間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生物地理學標準試卷答

11、案(二)一、名詞解釋1、是指群落中占優(yōu)勢的種類,它包括群落每層中在數量、體積上最大、對生境影響最大的種類。2、森林群落中各樹種密度相對頻度和相對顯著度的綜合。3、植物地上器官垂直投影所覆蓋土地的面積,可用面分數來表示。4、表示一個種在群落中的個體數目。5、表示一個種群在一定的地段上出現的均勻度。6、植物基部實際占的面積。7、種群是指占據一定地區(qū)的某個植物種的個體總和。8、群落中種的數量及植物個體數量在種間的分配情況。9、植物群落中植物種數的多少。10、包含了群落大多數種類的最小空間。二、填空1、植物、動物、單細胞、無細胞。2、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3、原核植物、真菌、地衣。4、有胚植物

12、、有胚、胚。5、細菌、分解者、循環(huán)。6、門、綱、科、屬。7、親緣關系、進化途徑、種。8、最古老、最小、異養(yǎng)型、自養(yǎng)型。9、厭(嫌)氧菌、好氧菌、兼性厭氧菌。10、種、科。三、判斷對錯1、不對。因為富里酸有較多的酸基、酚酸基功能團,所以其酸性比胡敏酸強。2、正確。3、正確。4、正確。5、不對。枚線菌屬單細胞微生物。四、簡要回答 1、(1)各種植物對同一生態(tài)因子的忍耐力存在程度不等的差異。(2)同一種植物對不同生態(tài)因子的忍耐力幅度寬狹不同。(3)同一種植物處在不同發(fā)育期時忍耐力有所變化。2、特點:(1)通氣組織發(fā)達;(2)根系多發(fā)育微弱,甚至無根毛;(3)機械組織不發(fā)達,維管組織也不發(fā)育;(4)有

13、些種類的葉片小而薄,或碎裂為絲帶狀;(5)營養(yǎng)繁殖占重要地位。類型:(1)浮水植物(2)沉水植物(3)挺水植物3、(1)水是植物體主要組成之一。(2)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原料。(3)水是很多物質的溶劑。(4)水還能維持細胞和組織的緊張度,使植物器官保持直立狀態(tài),以利于各種代謝的正常進行。4、(1)植食動物以植物為直接營養(yǎng)來源。(2)食蟲植物和一些寄生真菌以動物為食。(3)昆蟲等動物對植物的授粉作用有著及其重要的生態(tài)意義。(4)動物散布植物種子和果實的作用也很突出。5、鎂是葉綠素不可缺少的成分,鐵則參與一些酶的組成,可以催化合成葉綠素。缺乏鎂和鐵時植物葉綠素的形成受到阻礙,葉子淡黃甚至白色,

14、一般土壤不缺少鎂和鐵。6、(1)沙生植物根系發(fā)達,或者根系深,或者側根多。(2)沙生植物多具有沙套,以避免風沙打擊和摩擦傷害。(3)沙生植物具有產生不定芽和不定根的能力。(4)沙生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的傳播通常借助風力。五、論述題1、(1)機械吸收作用。(2)物理吸收作用。(3)化學吸收作用。(4)物理化學吸收作用。(5)生物吸收作用。在上述5種吸收作用中,物理化學吸收作用即膠體的吸收與交換作用有重要意義,它可以很好地協(xié)調土壤供養(yǎng)和得蓄養(yǎng)分的矛盾。2、(1)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成土因素對土壤的作用越發(fā)深刻,土壤發(fā)育也優(yōu)越成熟。(2)隨著時間的推移,各成土因素的演變也會引起土壤的相應演替。(3)隨著

15、時間的推移,土壤的發(fā)育速度變化。生物地理學標準試卷(三)一、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20分)1、生物量2、生態(tài)位寬度3、初級生產4、衰退演替5、進展演替6、次生演替7、演替頂極8、整體性說9、個別性說10、植被型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1、真菌有_而沒有_,完全是_。2、地衣是藍藻或綠藻與真菌的_、按形態(tài)外貌分為_、_和_。3、現存的裸子植物分為_、_、_和買麻藤綱四綱。4、種子植物被劃分為_和_兩門。種子植物以外的植物統(tǒng)稱為_。5、被子植物的果實不僅對種子起_,而且有利于種子_。6、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_,又稱_被子植物以外的植物稱為_。7、被子植物的花包括_、_和_三部分。8、被子植物

16、門分為 _綱與_綱,前者種子具_,后者種子中有一枚子葉退化。9、根據綜合適應環(huán)境策略植物可分為_、_、_三種適應方式。10、葉片表面特片影響_和_交換,可分出草質、革質、_、_、毛葉、木質光合器官。三、判斷對錯(每題2分,共10分)(錯的改過來)1、一般隨著土壤礦物質的增多,土壤容量則越小。2、一般具有水穩(wěn)性的土壤團聚體,還不一定是良好的軒聚體。3、土壤空氣中水汽經常處于飽水狀態(tài)。4、向土壤溶液增加易溶鹽濃度,會造成膠體的分散作用。5、土壤中的枚線菌與真菌一樣,居多細胞微生物,在形態(tài)上,有分枚,呈菌絲狀。四、簡要回答(每題5分,共30分)1、試比較陽生植物和陰生植物2、劃分各級分區(qū)單位的主要依

17、據是什么?3、具備什么條件的群落有較高的物種多樣性?4、什么是演替?5、中國植被分類的三個基本單位是什么?6、紅樹林植物有什么生態(tài)適應?五、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1、試述氣候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2、試述土壤的吸收作用的種類及其在土壤肥力中的意義。生物地理學標準試卷答案(三)一、名詞解釋1、是某一時刻單位面積內實存生活的有機物質總量,通常用千克每立方米或t/ha表示。2、生態(tài)位寬度表示某物種利用資源的程度。3、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把太陽能固定并轉化為一切生物能夠利用的化學鍵能的過程。4、群落受到干擾破壞而被迫倒退的演替。5、總趨勢朝向逐漸符合于當地主要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的演替過程。6、原生植物受

18、到破壞后,重新恢復起來的演替。7、每一個演替毓都由先鋒階段經過不同的演替階段,到達中生狀態(tài)的最終演替階段,稱為演替頂極。8、照整體說觀點看來,各個群落間存在著清楚的邊界,且彼此分離不連續(xù)。9、強調植物群叢內種的個別性,認為大多數群落不形成明顯的可清楚劃分的界限。10、在植被型組內,把建群種生無型相同或近似,同進對水熱條件生態(tài)關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聯合為植被型。二、填空1、細胞核、葉綠素、異養(yǎng)型。2、共生體、殼狀地衣、葉狀地衣、枝狀地衣。3、蘇鐵納、銀杏納、松杉納。4、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孢子植物。5、保護作用、傳播。6、花、有花植物、隱花植物。7、花被、雄蕊、雌蕊。8、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兩枚

19、子葉。9、競爭者、耐脅迫者、雜草型。10、水分、氣體、硬葉、肉質。三、判斷對錯1、正確。2、正確。3、不對。因為土壤的水分補充充分,而蒸發(fā)損失比較少。4、不對。增加土壤溶鹽的濃度,會造成膠體的凝聚作用,而不是分散作用。5、不對。枚線菌是單細胞微生物。四、簡要回答1、陽生植物在強光環(huán)境中才能生長良好;枝葉稀疏;葉子小而厚。同時光飽和點和光補償點都較高,葉綠素含量低。陰生植物在較弱的光照條件下生長良好,枝葉茂盛,葉子大而薄,并且,光補償點和光飽點較低,葉綠素含量高。2、劃分植物區(qū)的標準是含有高比例特有種和特有屬,此外還有較多特有科,劃分亞區(qū)植物地區(qū)的重要標志是特有性和植物科層組成特點,植物省的特有

20、屬比例低,仍含有一定的特有種,植物小區(qū)主要根據區(qū)系種類組成的相似性劃分。3、能夠具備上述三個條件的群落,就有較高的物種多樣性。一是環(huán)境穩(wěn)定,各物種有同樣充足的發(fā)展時間;二是可利用資源豐富;三是空間異質性強,群落結構分化多樣,可容納更多不同習性的物種。4、演替是指在一定地段上,一個植物群落被另一性質不同的植物群落代替折過程。5、植被型、群系、群叢。6、(1)紅樹林發(fā)育著密集的支柱根。(2)在土壤通氣不良情況下,紅樹植物發(fā)育著各種突出于地面的呼吸根。(3)紅樹植物出現胎生。(4)由于海濱土壤高含量,紅樹植物均為鹽生植樹。五、論述題1、氣候因素主要是水勢條件,它對土壤的影響是極其深刻的。(1)氣候與

21、土壤有機質的累種狀況。(2)氣候與土壤礦物質的風化。(3)氣候與土壤刻面內物質的遷移和轉化。2、(1)機械吸收作用。(2)物理吸收作用。(3)化學吸收作用。(4)物理化學吸收作用。(5)生物吸收作用。在上述5種吸收作用中,物理化學吸收作用即膠本的吸收與交換作用有主要意義,它可以很好的協(xié)調土壤供養(yǎng)和得蓄養(yǎng)分的矛盾。生物地理學標準試卷(四)一、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20分)1、群系2、指示植物3、莖花現象4、紅樹林5、明亮針葉林6、陰暗針葉林7、草甸8、沼澤9、隱域植被10、水平地帶性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1、雷文認為生活型是對一定基因型中生長型的抽象概括。它可分為_、_、_三種類型。2

22、、植物群落中的火災可分為_、_和_3種。3、生態(tài)因子的_和_受地形條件所制約。地形因子主要通過改變光、熱、水、土和風等自然條件_地作用于植物。4、植物之間存在多種密切關系,主要包括_、_、_、_四種關系。5、生態(tài)因子作用的三基點是指_、_ 和_。6、廣義的生態(tài)因子中生物因子可分成_、_和_三個基本類型。7、廣義的生態(tài)因子中非生物因子包括_、_和_三個基本類型。8、按照傳統(tǒng)的做法,可以把廣義的生態(tài)因子分成_和_兩類,_個基本類型。9、起源于北溫帶的植物大多屬于_,突然引種到南方_條件下生長,常_或不能開花。10、短日性植物向北方擴大栽培時,可能到_才開花,但很快被_。短日性植物向南方引種,可能發(fā)

23、生_生長期現象。三、判斷對錯(每題2分,共10分)(錯的改過來)1、提高土壤肥力的根本途徑是施用各種肥料,增加各種植物營養(yǎng)元素的含量。2、在一定意義上說,沒有生物的作用,就沒有土壤的形成。3、母質與發(fā)育成熟的土壤相比,對分散于母質中的無機營養(yǎng)元素沒有吸收和保蓄作用。4、冰沼土恪地地帶性土壤。5、冰沼土分布區(qū)的植被主要為寒溫帶針葉林。四、簡要回答(每題5分,共30分)1、簡要說明植物之間的生態(tài)關系。2、荒漠植物如何適應荒漠生境?3、說明夏綠闊葉林群落特征。4、在土壤中,含氮有機質的分解包括哪幾個過程?5、土壤結構共分為哪些類型?6、土壤膠體帶有電荷的原因有哪些?五、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

24、1、試述影響土壤有機質轉化的因素。2、試述土壤緩沖性的物質基礎。生物地理學標準試卷答案(四)一、名詞解釋(2分×10)1、凡是建群種或共建種相同的植物群落聯合為群系。2、生態(tài)幅窄,能指示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的植物。3、莖花現象即直接在無葉的要質莖上開花和結果。4、紅樹木是分布在熱帶海灘上的一類主要由紅樹科植物組成的常綠木本植物群落。5、松林、落葉松因樹冠稀疏,林內比較明亮,稱明亮針葉林。6、云杉林、冷杉林因截形樹冠密集,林內陰暗,稱暗針葉林。7、草甸是一類生長在中度濕潤條件下的多年生中生草木植被類型。8、是一種濕生植物類型,通常發(fā)育于所有地帶中非常潮濕或過渡潮濕的地方。9、植被的分布與某類

25、土壤聯系密切,以致同樣的植被見于不同氣候帶的相似土壤上,它們稱為隱域植被。10、植被分布的經向地帶性和緯向地帶性統(tǒng)稱為水平地帶性。二、填空(1分×10)1、漂浮植物、附著植物、扎根植物。2、地表火、林冠火、地下火。3、空間分布、組合、間接。4、營養(yǎng)關系、機械性相互關系、化學性相互聯系、競爭性關系。5、最適點、最高點、最低點。6、植物因子、動物因子、人為因子。7、氣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8、非生物因子、生物因子、六。9、長日性、短日照、推遲。10、深秋、凍死、縮短。三、判斷對錯(2分×5)1、不正確。提高土壤肥力,必需從水、肥、氣、熱四個方面綜合考慮,不能僅僅考慮一種因

26、素。2、正確。3、不正確。成土母質中實際上還含有一定數量的無機粘粒,已具有膠體行為,對分散于母持中的無機營養(yǎng)無素已具有一定的吸收得蓄作用。4、正確。5、不正確。冰沼土分布區(qū)的植被主要以苔蘚、地衣為主。四、簡要回答(5分×6)1、 (1)營養(yǎng)關系:有寄生與共生。(2)機械關系:有附生植物、藤本植物。(3)化學性相互關系:植物間通過揮發(fā)性分泌物互相產生影響。(4)競爭性關系:植物爭奪有限的空間和營養(yǎng)。2、超旱生植物,有小喬木、灌木與小半灌木,具有高度忍耐干旱的能力;短生植物,在春雨或夏秋降雨季,迅速生長,到旱季來臨前,已完成其生活周期;鹽生植物,適應鹽漬化土壤;變水度種類植物,在干旱時保

27、持其營養(yǎng)器官,呈干枯狀,但不受損害。3、群落特征:落葉闊葉樹種占優(yōu)勢,群落的垂直結構具有非常明顯的四個層次: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和苔蘚地衣層,藤木和附生植物極少;各層植物季相變化十分的鮮明。4、包括以下四個過程:(1)水解過程;(2)氨化過程;(3)硝化過程;(4)反硝化過程(在嫌氣狀態(tài)下,由硝態(tài)氨還原或氮氣的過程)。5、(1)粒狀一固粒狀結構;(2)塊狀結構;(3)粒狀結構;(4)粒狀結構;(5)片狀結構。6、(1)同晶置換作用(主要發(fā)生在礦質膠體的晶體中);(2)腦體向溶液介質解離或吸附離子;(3)膠體微粒核的斷缺現象。五、論述題(15分×2)1、(1)有機質的類型;(2)土壤

28、通氣狀況;(3)土壤水熱狀況;(4)土壤的酸堿反應。2、(1)土壤膠體的緩沖作用;(2)碳酸與弱酸及鹽類的緩沖作用;(3)酸性土壤中鋁離子對堿的緩沖作用。生物地理學標準試卷( 五)一、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20分)1、緯向地帶性2、三向地帶性3、經向地帶性4、栽培植被5、半天然植被6、土壤7、硝化作用8、結晶水9、田間持水量10、微粒團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1、植物分布區(qū)按其范圍可劃分為_和_兩大類。2、依據植物對土壤PH值適應范圍,可將植物分為_、_和_三種類型。3、蒸騰作用分為通過枝條和葉表皮細胞的_,以及通過氣孔逸散水分的_在成年葉上以_為主。4、水生植物可分為_、_和挺水植物

29、。5、旱生植物的類型很多,常見的類型有_、_軟葉旱生植物和小葉型、無葉型超旱生植物。6、土壤干旱根據土壤中水分的多少分為_和_兩種。7、根據植物對水分的需求,可將植物劃分為_、_和_三類。8、中生植物適生于_的生境,它的抗旱能力不及_,也不能正常生長在_土地上。9、以綠色植物對光強的需求,可將植物劃分為_、_和_三種類型。10、根據植物對日照時間長短的需求,可將植物劃分為_、_、_三種類型。三、判斷對錯(每題2分,共10分)(錯的改過來)1、冰沼土屬于地帶性土壤。2、在一定意義上說,沒有生物作用,就沒有土壤的形成。3、冰沼土的形成過程中的物理風化是以風蝕作用為主。4、冰沼土廣泛分布于北極圈以南

30、的北冰洋沿岸地區(qū)。5、冰沼土的形成過程中的化學風化與生物學過程極其迅速。四、簡要回答(每題5分,共30分)1、水成土壤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氣候因素在鹽土的形成過程中起著怎樣的作用?3、什么是土壤熟化過程?熟化過程一般可分為幾個階段?4、影響土壤段值的因素有哪些?5、土壤氣體交換主要有哪兩種方式?6、影響土壤原生礦物種類和數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五、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1、結合環(huán)境條件,分析亞熱帶常綠硬葉林的群落特征。2、舉例說明大陸植被水平分布規(guī)律性。生物地理學標準試卷答案(五)一、名詞解釋(2分×10)1、沿緯度方向有規(guī)律更替的植被分布,稱為植被分布的緯向地帶性。2、植

31、被分布的經向地帶性、緯向地帶性、垂直地帶性統(tǒng)稱為三向地帶性。3、植被因水分狀況大體按經度方向成帶狀的依次更替,即為植物分布的經向地帶性。4、包括所有通過人們栽植勞動形成的植物群落。5、有些用材林營造居處于半自然生長狀態(tài),被稱為半人工植被。6、土壤是指地球陸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且純白多長植物的疏松層。7、氨或銨鹽通過微生物作用可氧化為硝酸或硝酸鹽,這一過程稱為硝化作用。8、結晶水與化合水一樣,也是和礦物晶體相結合的水,但結合的不夠緊密。9、田間持水量是指土壤中毛管懸著水的最大數值。10、一般,在土壤膠體,微粒核與雙電層內層(即內電層)一起合稱微粒團。二、填空(1分×10) 1、世界性分布

32、、特有性分布。2、酸性土植物、鹽堿土植物、中性土植物。3、角質層蒸騰、氣孔蒸騰、氣孔蒸騰。4、浮水植物、沉水植物。5、肉質旱生植物、硬葉旱生植物。6、土壤物理性干旱、土壤生理性干旱。7、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濕生植物。8、中度濕潤、旱生植物、過濕。9、陽生植物、陰生植物、耐蔭陽生植物。10、長日性植物、短日性植物、中間性植物。三、判斷對錯。1、正確。2、正確。3、不正確。冰沼土的形成過程中的物理風化是以冰凍風化為主。4、不正確。冰沼土廣泛分布于北極圈以北的冰洋沿岸地區(qū)。5、不正確。冰沼土的形成過程中的化學過程與生物學過程極其緩慢。四、簡要回答(5分×6)1、(1)土壤濕度大(2)有機質

33、含量高(3)在土體一定部位顯出藍色或白色,有銹斑和鐵子等新生體。2、(1)鹽土主要集中于半干旱、干旱和極端干旱的地區(qū);(2)在這些地區(qū),由于降水少,蒸發(fā)量大,使鹽分積聚于土壤表層的數量多于向下淋洗的數量,從而導致鹽土的形成。3、土壤的熟化過程,是指人們定向培育土壤的過程。土壤的人工熟化過程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1)改造不得的自然成土過程階段。(2)培肥熟化階段。(3)改善土體構型階段。4、影響土壤價值的因素有:(1)土壤的通氣性(2)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及轉化情況(3)土壤PH值。5、(1)通過擴散作用進行個別成分的交換(基本方式)(2)通過空氣流動,引起整體的交換,此種方式只對土壤表層具有一定的

34、意義,對下層土壤來說,主要是擴散方式。6、(1)土壤的母巖和母質的成因類型;(2)母巖的成土環(huán)境條件、風化和成土過程的強度、時間因素等。(3)礦物的抗風化能力。五、論述題(15分×2)1、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分布區(qū)為地中海式氣候。由于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構成其群落特征為:種類成分以硬葉常綠種類為主;外貌常綠;結構簡單;常綠喬灌木適應夏季炎熱干燥,常具一系列旱生結構,葉子排列與光線成銳角;芽少被芽鱗或無芽鱗,這與冬天溫和多雨有關。2、(1)大陸植被水平地帶性包括緯度地帶性和經度地帶性;(2)緯度地帶性:各種植被類型隨著熱量帶成帶狀從南至北極依次更替。例如:歐亞大陸東部,植被由北至南

35、的更替順序為苔原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夏綠闊葉林常綠闊葉林季雨林或雨林。(3)經度地帶性:植被因水分狀況大體按經度方向成帶狀依次更替。例如北美大陸溫帶地區(qū)從東到西植被依次為夏綠闊葉林草原荒漠夏綠闊葉林。生物地理學標準試卷(六)一、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20分)1、植物區(qū)劃2、植物群落3、群落外貌4、成層現象5、層間植物6、層片7、季相8、伴生種9、標志種10、建群種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1、植物地理學屬于_的分支學科,常與_合稱為生物地理學,它研究的內容基本上可以歸納為_和植被地理。2、生物圈占有_的底部、_和_的上部,厚度約為20KM。3、植物地理的知識上升到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高度,成為

36、一門獨立學科,是與_的研究工作不分開的。_年他發(fā)表的_專論,成為劃時代的代表著作。4、探討植物種類_的任務落在植物區(qū)系地理學肩上。歷史植物地理學則更側重研究各地植物區(qū)系_的歷史。5、自然地理學是研究地球上_的組成、結構、運動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包括氣候學、_水文學、土壤地理學、_和動物地理學。6、生態(tài)學研究生物與其有機物和無機環(huán)境間的全部關系,包括從_、_、_直到_等各個層次生物系統(tǒng)和外界環(huán)境間的關系。7、很久以來生物被分成動物和_兩界。動物能_,以動、植物為食物,器官_生長,而_與其正好相反。8、屬包括有親緣關系的各個_的全體。同在一個進化系統(tǒng),親緣相近的屬歸并為_。9、種間生殖隔離是指分屬不

37、同種的個體不能_,即便結合也不能產生_的后代,種間生殖隔離使各個物種成為獨立的_。10、物種命各(學各)沿用林柰,1753年倡議的_,并使用_以避免詞義發(fā)生變化和誤解。三、判斷對錯(每題2分,共10分)(錯的改過來)1、一般來說,土壤顆粒愈細,石英、長石等礦物含量愈少。2、水化云母類礦物是K素數為豐富的礦物。3、在暖溫帶地區(qū)粘土礦物的主要成分是高嶺石。4、亞熱帶地區(qū)粘土礦物的主要成分是伊利石。5、在土壤微生物中,真菌比較耐干旱和高溫。四、簡要回答(每題5分,共30分)1、簡述裸子植物與被子植物的區(qū)別。2、什么是生活型?Raurkiaec的休眠型生活型分類系統(tǒng)包括哪五種生活型?3、風對植物的生態(tài)

38、作用是什么?4、區(qū)別寄生植物和附生植物。5、火對生境有什么影響?耐火植物如何適應火燒?6、長日性植物和短日性植物的原產地和開花要求的光照時間有什么不同?五、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1、試述影響土壤有機質轉化的因素2、試述陽離子交換作用受哪些因素影響?生物地理學標準試卷答案(六)一、名詞解釋(2分×10)1、利用各種植物區(qū)系分析方法研究有關地區(qū)的植物區(qū)系,并把那些植物系成分的性質和發(fā)展歷史相似的地區(qū)合并,按照相似程度、關系密切程度分成若干等級。2、是一定地段上的某種植物群的組合,它具有一定的種類組成,結構和生產量,并在植物之間以及植物和環(huán)境之間,構成一定的相互關系。3、群落的外貌

39、就是群落的外部形態(tài),包括生活型、葉的性質和周期性的三個方面。主要由群落中占優(yōu)勢的生活型決定群的外貌。4、植物群落在高度或深度上的分化。5、藤本植物和附生、寄生植物,攀援或附著在不同植物的不同高度,往往在整個群落的垂直高度內部有分布,因而并不形成一個層次。這類植物稱之為層間植物。6、屬于某一生活型的植物,并有相當的數量,在群落占據一定的空間。7、因季節(jié)更替而出現的外貌變化,稱為季相。8、在群落中除去優(yōu)勢種以外的種,稱為伴生種。9、生態(tài)幅度狹窄,對群落有標志作用的種。10、群落主要層的優(yōu)勢種,稱為建群種。二、填空(1分×10)1、自然地理學、動物地理學、植物區(qū)系地理。2、大氣圈、水圈、巖

40、石圈。3、洪堡、1807、植物地理學知識。4、空間分布規(guī)律、起源和發(fā)展。5、自然環(huán)境、地貌學、植物地理學。6、生物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7、植物、移動、有限、植物。8、種、科。9、正常雜交、有生殖能力、進化單位。10、雙名法、拉丁文。三、判斷對錯(2分×5)1、對了。2、對了。3、錯了。在暖溫帶地區(qū),原生礦物水解主要處于脫鹽基階段,主要粘土礦物為蒙脫石。4、錯了。亞熱帶地區(qū)的原生礦水解已達到脫硅、富鋁、鐵階段,主要粘土物為高嶺石。5、錯了。實際上真菌耐酸性、喜溫而耐干旱。四、簡要回答(2分×5)1、裸子植物胚珠無子房壁包被,種子無果實包被,輸導組織一般只有管胞而稀具導

41、管。被子植物胚珠有子房包被,種子有果實包被,具有真正的花,具導管,還有雙受精作用。2、生活型:植物對一定生活條件長期適應的結果(在外貌上)所表現的形式。 分類系統(tǒng)包括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隱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3、有利影響:(1)不太大的風可以補充二氧化碳,降低葉溫,傳播花粉。(2)有些植物的果實和種子借助風力傳播。 不利影響:(1)風促使植物蒸騰加劇,形成旗形樹冠。(2)干熱風是黃河域小麥灌漿期嚴重的災害性天氣。(3)風速超過10m/s能引起林木的風倒和風折。4、寄生植物生長在寄主的體表或體內,同時從寄主身上吸取營養(yǎng),會對寄生造成傷害。附生植物生長在支柱植物的身上,并不從支柱植

42、物身上吸取營養(yǎng),一般不會地支柱植物造成傷害。5、影響:火能強烈改變生境的理化性質。地表枯枝落葉層燃燒后化為灰燼后,礦質元素被釋放參與生物循環(huán),林下酸性土壤的ph值上升,微生物活躍?;馃蟮耐寥澜Y構變得疏松,蓄水能力和通氣條件有所改善。 適應方式:(1)樹皮很厚,導熱性很差而不致燃燒;(2)地下器官發(fā)達,地表火較及燒及;(3)萌蘗能力很強,火燒后迅速生出新枝;(4)具有特殊果實,或火燒后釋放種子,或休眠種子經過火燒后才萌發(fā)。6、長日照植物起源于夏半年晝長夜短的高緯度的北方。開花要求的光照時間超過它的臨界日長12、14小時。短日照植物起源于低緯度的南方,開花要求的光照時間短于其臨界日長8、12小時

43、。五、論述題(15分×2)1、a、有機質的類型b、土壤通氣狀況c、土壤水熱狀況d、土壤的酸堿反應2、土壤的陽離子交換作用,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a、陽離子的交換能力b、膠體的種類和數量c、土壤溶液的PH值生物地理學標準試卷(七)一、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20分)1、紫色土2、風沙土3、石灰(巖)土4、礦化度5、堿化度(率)6、堿土7、濱海鹽土8、鹽成土壤9、棕漠土10、沼澤土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1、按植物地形學可將草甸分為_草甸、_、_、_和_。2、按照沼澤發(fā)育過程中各階段的營養(yǎng)條件,把沼澤劃分為_、_和_三大類型。3、紅壤的粘土礦物以_為主。黃壤的粘土礦物以_為主。4、土

44、壤的酸度一般分為_酸度和_酸度兩大類。5、根據次生鋁硅酸鹽礦物的晶體構造,可以分為_型和_型兩大類。6、土壤化學束縛水包括_和_兩種。7、土壤次生鋁硅酸鹽晶體的基本結構單元是由若干_和由若干_相交重迭組成。8、土壤次生礦物是土壤礦物質中最細小的部分,具有一定的_特征,所以又常稱之為_礦物。9、從地面垂直向下的_稱為土壤剖面。土壤剖面一般或多或少表現出水平層次的現象,這些層次是在土壤發(fā)育過程中形成的,被稱為_。10、土壤熱容量的大小主要決定于_和_的對比含量。三、判斷對錯(每題2分,共10分)(錯的改過來)1、紅壤有機質含量一般不高,通常在2%以下,胡敏酸與富里酸之此通常小于1。2、黃棕壤是我國

45、北亞熱帶生物氣候條件下形成的地帶性土壤。3、褐土的粘作用屬于的濕淀積粘化。4、我國褐土形成條件是在氣候上屬于濕潤地區(qū),干燥度小于1。5、在地中海沿岸的褐土地區(qū),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熱多雨。四、簡要回答(每題5分,共30分)1、什么是土壤的精育化過程?說明其發(fā)生條件和特點?2、建立土壤命名系統(tǒng)應注意哪些問題?3、具備什么條件的群落有較高的物種多樣性?4、磷和硫對植物的生理生態(tài)作用。5、植物對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有什么特點?6、土壤有鹽分地高對植物有什么危害?五、論述題(每題15分,共30分)1、結合氣候條件分析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群落特征。2、結合氣候條件闡述樹覃原群落特征。生物地理學標準試卷答

46、案(七)一、名詞解釋1、(1)紫色土是一種深受此色巖不影響的土壤。(2)凡含有石灰性物質的此色巖石出露之處,皆可見到。2、風沙土是在風沙地區(qū)沙性母質上發(fā)育的土壤。3、石灰(巖)土進發(fā)育在石灰?guī)r上的一種巖成土壤,在我國熱帶和亞熱帶凡有石灰出露的地方都有分布。4、(1)每升地下水含有的可溶性鹽分的克數,稱為礦化度,以克/升表示。5、(1)交換性鈉離子占交換性陽離子總量的百分數,稱為堿化度。(堿化率)6、堿土進行著堿化過程,交換性鈉占交換性陽離子總量的20%,結構性差,是強堿性。7、(1)濱海鹽土指分布于濱海一帶的鹽土。(2)其鹽分主要來自海水。(3)而且在成土過程之前就開始了地質積鹽過程。8、鹽成

47、土壤也稱鹽漬土或堿土,包括鹽土和堿土以及各種鹽化,堿化土壤。9、棕漠土,也稱棕色荒漠土,是暖溫帶漠境免條件下發(fā)育的地帶性土類。10、沼澤土是一種受地表水和地下水浸潤的土壤。二、填空1、河漫灘草甸、大陸草甸、山地草甸、亞高同草甸、高山草甸。2、富營養(yǎng)、中營養(yǎng)、貧營養(yǎng)。3、高嶺石、粉石。4、活性酸度、潛在酸度。5、1:1型、2:1型。6、化合水、結晶水。7、硅氧四面體連接而成的硅氧片、鋁氧八面體連接而成的水鋁片。8、膠體、粘土。9、土壤縱斷面、土壤發(fā)生層10、土壤空氣、土壤水分。三、判斷對錯1、正確。2、正確。3、不正確。將“明顯淀積粘土”改為“殘積粘土”。4、不正確?!皾駶櫋备摹鞍霛駶櫋?,將“小

48、于”改為“大于”。5、不正確。將“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熱多雨”改為“冬季溫暖濕潤,夏季干旱炎熱”。四、簡要回答1、土壤形成中的精育化過程,即土壤形成中的氧化還原交替進行的過程。該過程主要發(fā)生在直接看到地下水浸潤的土質中。特點:由于地下在雨季升高,旱季下降,使土壤干濕交替,從而引起的,錳化合物發(fā)生移動或局部淀積,形成的顯有銹紋,銹斑以及含有鐵、錳結核的土層(精育層)2、在目前情況,建立土壤命名系統(tǒng)應注意以下各點:(1)土壤命名的字數和結構盡量簡明和系統(tǒng)化;(2)名稱應盡量從群眾的命名中提煉。(3)與生產相聯系,使群眾便于使用。(4)已習用的名稱不宜輕易改動,以免造成混亂。3、能夠具備上述三個條件

49、的群落,就有較高的物種多樣性;一是環(huán)境穩(wěn)定,各物種有同樣充足的發(fā)展時間;二是可利用資源豐富,三是空間異質性強,群落結構分化多樣,可容納更多不同習性的物種。4、磷與硫均參加蛋白質和一切酶的組成。缺少磷時植物的代謝失調,蛋白質減少,營養(yǎng)器官生長停止,幼葉帶有紅色,植物缺硫時蛋白質水解作用加強,氨基酸積累,影響正常生長,幼葉變黃。5、(1)同種或同一類型植物的灰分含量和組成,常能保持某些獨特的性質,較少受土壤影響。(2)生境的土壤化學性質影響植物灰分含量與組成。(3)同一植物對礦植物元素的吸收量隨發(fā)育期和年齡而異。(4)任何植物對氮和礦質元素的需要都是全面的,不可偏廢。五、論述題1、分布區(qū)氣候特征為

50、夏季炎熱而潮濕,冬季稍干寒,年降水量100mm以上,夏季降水豐富,冬季無明顯干季,空氣濕度大使植物葉子可與陽光垂直。群落特征:種類組成上,由常綠雙子葉植物構成;外貌終年常綠,樹冠微波起伏,群落結構較雨林簡單,分層清晰,滑板狀根與莖花現象。2、稀樹草原分布區(qū)是干濕季非常明顯的熱帶地區(qū),溫度高,降水量5001500m,但降落極不均勻,有46個月旱季幾乎無雨,因而,高溫、干燥條件限制了喬木發(fā)展。群落特征:種類主要以高達1m以上旱生木草占優(yōu)勢;散生在草原背景的喬木也具有一系列旱生結構,喬灌木根系龐大,季相變化明顯。生物地理學標準試卷(八)一、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20分)1、藤本植物2、策略3、生長型4、生活型5、植物區(qū)系6、生物圈7、光周期8、地帶性植被9、喜鈣植物10、沙生植物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1、土壤空氣與大氣的差異主要表現在_和_兩方面。2、土壤液態(tài)水的運動分_和_兩種。3、土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