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七年級銜接課8(文言文入門《世說新語》_第1頁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銜接課8(文言文入門《世說新語》_第2頁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銜接課8(文言文入門《世說新語》_第3頁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銜接課8(文言文入門《世說新語》_第4頁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銜接課8(文言文入門《世說新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特級名師】部編版語文文言文入門一一世說新語評清葉關禮身閱讀兩小兒辯日,完成后面的練習:兩小兒辯日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 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 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一、解釋下列加點字:問其故()( )及日中則如盤盂()及其日中如探湯.)( )(1、見兩小兒辯斗()2、我以日始出時去. 人近(3、而日中時遠也()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4、日初出滄滄涼涼()

2、5、孔子不能決也()6、孰為汝多知乎()(二、句子翻譯:1、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2、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3、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4、孔子不能決也。 5、孰為汝多知乎!三、內容理解:1、本文選自 ,相傳是 時期 所撰。2、兩小兒辯日對我們的啟示是: 3、文中孔子給我們的啟示是: 4、兩小兒辯日中,兩個小兒辯論一天中太陽大小的變化情況, 一個從角度出發(fā),一個從 角 度出發(fā),故得出相反的結論。說明了 道理,表現(xiàn)了他們 的可貴精神?!咎丶壝麕煛坎烤幇嬲Z文1【特級名師】部編版語文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日:“

3、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日:“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唬骸拔慈袅跻蝻L起?!惫笮贰<垂笮譄o奕女,左將軍王 凝之妻也。一、又學常識:世說新語是南朝時期產生的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逸事的筆記小說。是由南朝宋彭城 人劉義慶(403-444年)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全書原八卷,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 雅量等三十六門,全書共一千多則,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軼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 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本文與陳太丘與友期都選自世說新語箋疏二、注音:講論(l tn) 柳絮(xu)雪驟(zh cu) 無奕(y i )差(ch a )可擬 謝道鎰(y tn)3三、解釋詞語:

4、(1)謝太傅:即謝安(320 385),字安石,晉朝陳郡陽夏(現(xiàn)在河南太康)人。做過吳興太守、 侍中、史部尚書、中護軍等官職。死后追贈為太傅。(2)內集:家庭聚會。(3)兒女:對子侄輩的統(tǒng)稱。(4)講論文義:講解詩文。(講:講解)(論:討論)(5)俄而: 不久,一會兒(6)驟:急速(7)欣然:高興的樣子(8)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 )(擬:相比)(9)未若柳絮因風起:(未若:不如,比不上)(因:憑借)(10)無奕女:指謝道鎰(yin),東晉有名的才女,以聰明有才著稱。無奕,指謝奕,字無奕。(11)王凝之:字叔平,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第二個兒子,做過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等。

5、四、翻譯句子: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一一在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講解詩文。俄而雪驟,公欣然日:“白雪紛紛何所似?”一一不久,雪下得更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么呢?”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币灰凰绺绲拈L子胡兒說:“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毙峙唬骸拔慈袅跻蝻L起?!?一一他哥哥的女兒道鎰說:“不如比作柳絮被風吹得滿天飛舞?!惫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一一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她就是謝太傅的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五、理解性默寫:1、交代詠雪背景的句子: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2、詠

6、雪的直接原因:俄兒雪驟。3、兩個比喻句: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4、謝道鎰對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風起。: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5、補充點明謝道鎰身份的句子(暗示謝太傅對謝道鎰才氣的贊賞) 之妻也?!咎丶壝麕煛坎烤幇嬲Z文六、問題探究:1、“寒雪”、“內集”、“欣然”、“大笑樂”等詞語營造了以種怎樣的家庭氣氛?參考答案:和睦、融洽、歡快、輕松2、為什么“公大笑樂”?對于兩個比喻,作者更欣賞哪一個?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參考答案:因為孩子們的比喻生動、形象,他為孩子們的聰明智慧感到欣慰、快樂?!拔慈袅跻蝻L起”更好。作者也沒有表態(tài),卻在最后補充交代了道鎰的身份,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

7、贊賞道堀的才氣。3、“未若柳絮因風起”被后人稱為詠雪佳句,妙在何處?參考答案:柳絮團狀與雪花在形態(tài)和動態(tài)上相似,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傳神,預示著春天即將到來,有深刻的意蘊。4、有人認為“撒鹽空中差可擬”描寫雪景比“柳絮” 一句更貼切,請為他談談理由?參考答案:認為“撒鹽” 一喻好:因為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tài)都跟鹽相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很高很遠,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5、假設你也參與了謝太傅一家對雪的討論,請仿照文中句式再寫出一兩句。例句: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參考答案:梨花飄落差可擬。未若鵝毛風中舞。6、你學過的古詩詞中有哪些詠雪佳句?請寫出一兩句來。忽如一夜

8、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一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一一韓愈春雪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一一李白北風行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一一謝道蘊詠雪聯(lián)句千里黃云白日璞,北風吹雁雪紛紛。一一高適別董大陳太丘與友期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 元方入門不顧。一、汪首:尊君在不(f ou)非人哉(z d)二、解釋詞語:(1)陳太丘

9、:即陳富(sh 1 ),字仲弓,東漢穎川(現(xiàn)在河南許昌)人,做過太丘縣令。(2)期行:相約同行。(期:約定。行,出行。)(3)期日中:約定的時間是正午。 (日中:正午時分。)(4)至:到(5)舍去:不再等候而離開了。(舍:丟下。去:離開)(6)乃至:(友人)才到。(乃:才。)(7)時年:這年(那時)。(8)戲:玩耍,游戲。(9)尊君在不(f):你父親在嗎?(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不,通假字,通“否”,句末語氣詞,表詢問。)(10)相委而去:丟下我走了。 (委:丟下,舍棄。)(11)君:古代尊稱對方,可譯為“您”?!咎丶壝麕煛坎烤幇嬲Z文【特級名師】部編版語文(12)家君:家父,謙詞,對人稱

10、自己的父親。(13)信:誠信,講信用。(14)禮:禮貌。(15)慚:感到慚愧。(16)弓I:拉,這里是表示友好的動作。(17)顧:回頭看。三、翻譯句子: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一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在中午。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一一過了中午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后朋友才到。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 一一元方當時年齡七歲,在門外玩耍??蛦栐剑骸白鹁诓??”客人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一一元方回答道:“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已經離開了?!庇讶吮闩骸胺侨嗽眨∨c人期行,相委而去?!?一一友人便生氣地說道:“真不是

11、人!和別人相約同行, 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 ”元方日:“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一一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孩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朋友感到慚愧,下了車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走進家門頭也不回。四、問題探究:1、“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不守信用的人,“友人便怒”,從友人的話中我們又看到了友人是個言辭粗魯?shù)娜?,從“友人慚,下車引之”還可看出友人是個知錯能改的人。陳元方 維護了父親的尊嚴,顯示了聰明才智,體現(xiàn)這一天資的語言是“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 無信;對子罵父,則是

12、無禮?!?,也表現(xiàn)出對客人無信無禮的不滿,體現(xiàn)不滿的行動是“元方入門不 顧”。文中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對話描寫。2、元方從哪些方面去反駁他父親的友人的?參考答案:元方是從信用和禮貌兩個方面反駁他父親的友人的。從信用方面,是父親的友人失約在 先;從禮貌方面,是父親的友人當著元方的面罵元方的父親。所以在兩個方面他都站不住腳,根本 沒有資格指責謾罵元方的父親。所以友人啞口無言,只好向元方道歉。3、作者寫元方責客“無信”“無禮”的用意何在?參考答案:寫客人得知太丘已經離去,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反而怒責太丘,語言粗野,不堪入耳;元方則針鋒相對,指出對方“無信”“無禮”,義正辭嚴,副得對方無言可答。4、學習本

13、文,你明白了怎樣的道理?參考答案:為人處理,待人接物要講究誠信、禮貌,只有這樣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5、通過讀文可知元方是個怎樣的孩子?你如何評價元方的"入門不顧"?參考答案:元方聰敏過人、率真方正、明白事理、落落大方。我覺得元方的做法值得贊賞:一個失信于人,不知自責且當眾罵子的人,語言粗魯?shù)娜?,其品行惡劣可見一斑,對這樣的人就應該斷然 拒之于千里之外,一個七歲的孩子,不可能想得太多,只是表示他強烈的義憤,符合兒童的心理。不能用后世的眼光去看待當時的問題,對七歲的小孩不應求全責備。(或者我覺得元方的做法不太好:天下人誰無過,知錯能改,不失為有識之士,就應該給人改錯的機會,不應

14、用同樣不禮貌的方法待 人。)6、你還知道類似謝道鎰、陳元方這樣機智聰穎的少年嗎?參考答案:四歲畫畫的王冕、七歲作詩的曹植、十二歲做宰相的甘羅 【特級名師】部編版語文5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雪驟()柳絮()無奕()差可擬()尊君在不()謝太傅(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謝太傅寒雪日內集(2)俄而雪驟(3)撒鹽空中差可擬(4)與人期行(5)未若柳絮因風起(6)相委而去元方入門不顧(8)卜車引之3.填空?!荆?)詠雪和陳太丘與友期均選自(2)世說新語是 事,較多地反映了當時 說新語是六朝 (人名)組織人編寫的。主要記述了的思想、生活和清談放誕的風氣。 被魯迅稱為“小說的代表作,對后代體作

15、品的影響頗大。代士大夫的言談、行工世極精煉地交代了4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這一句總述了謝太傅家人詠雪的背景,5 .中國古代十分重視對人的稱謂,辨別下列詞語哪些屬于敬稱,哪些屬于謙稱?(填寫序號)(1)敝人(2)卑職(3)陛下(4)令尊(5)寡人(6)足下(7)令郎 【】(8)老朽(9)麾下(10)君 (11)公(12)臣(13)愚 (14)閣下(15)不才敬稱:謙稱:6 .當客人罵元方父親時,元方的回答很是技巧,請品析其妙在何處。(1)君與家君期日中。(2)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閱讀課文,回答問題。陳太丘與友期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

16、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 日:“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 門不顧。8 .給文中畫線語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過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9 .翻譯下列句子?!荆?)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2)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10 .友人已經認錯了,元方仍“入門不顧”,這是無禮嗎?說說你的理由?!尽?1 .如果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你也遇到了朋友不守信用的情況,你會怎樣處理問題呢?【】 【拓展延伸】一、閱讀下文,回答問題。陳元方年十

17、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日:“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咎丶壝麕煛坎烤幇嬲Z文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 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保ㄟx自世說新語)12 .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痉Q:法:(1)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 卿父13 .翻譯文言語句【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14 .袁公兩次問陳元方,請你用自己的話把袁公兩次問話的主要意思說出來。【】15 .指出陳元方第二次答語的巧

18、妙之處?!尽慷?、文征明習字選自書林紀事【原文】文征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平生于書,未嘗茍且,或答人簡札,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1 .解釋下面句中加線的詞【書遂大進()平生于書()或答人簡札()()2 .將“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譯成現(xiàn)代漢語?!尽? .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尽咳㈣F杵磨針【原文】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注:媼(Go)年老的婦人。杵(ch 口)棒槌。卒業(yè)完成學業(yè)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19、【】去()方()欲()還:()2、解釋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1)問之,曰:"欲作針。"()2)學而時習之()3、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4 .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說說本文給你的啟示。四、日攘一雞【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痹唬骸罢垞p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后已?!薄咀⒔狻咳粒哼@里是偷竊的意思1、解釋加點字:【】是非君子之道()()以待來年然后已()2、翻譯下面句子(4分)【】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特級名師】部編版語文6【特級名師】部編版語文是非君子之道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后已。五、薛譚學謳【

20、原文】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行于郊衢,撫節(jié)悲 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咀⒔狻恐帲哼@里是歌唱。餞行于郊衢:餞,設宴送行。郊衢,郊外的大道邊。撫節(jié)悲 歌:撫節(jié),打著節(jié)拍。薛譚乃謝求反:謝,道歉。1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尽课锤F青之技()秦青弗止()響遏行云()2 .翻譯: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3 .這個故事給你以怎樣的啟示?【】4 .薛譚身上有無可取之處?如果有,是什么?【】五、眉、眼、口、鼻四者,畢有神也。一日,口為鼻曰:“爾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 能別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為眼曰:“

21、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觀 美惡,望東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則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 也不能與諸君廝爭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個面皮安放那里?”(選自羅煒醉翁談錄)注釋神:靈性。廝:相互。1 .請用“/ ”給下面句子斷句(兩處)?!尽课崮軇e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2 .下列句子中的“為”與例句中的“為”意義相同的一項是()。【】例句:一日,口為鼻曰:“爾何能,而位居吾上?”A.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B.為之,則難者亦易矣。C.不足為外人道也。D.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為鄉(xiāng)里所患。3 .翻譯。若然,則眉有何能,亦居我上?【】4 .通

22、讀全文后,你從眉、眼、口、鼻之爭中得到什么啟示?【】六、愚人食鹽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既得鹽羹,便自念言: “所以羹者,緣有鹽故。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鹽已口爽,返為其患。(百喻經)注釋益:增加。爽:敗壞(口味)。返:同“反”,相反。1 .解釋畫線詞語?!尽浚?)主人與食(2)緣有鹽故2 .愚人發(fā)現(xiàn)食物因鹽好吃之后,做了什么事?【】3 .請你用簡潔的語言總結出這則笑話蘊含的道理?!尽俊咎丶壝麕煛坎烤幇嬲Z文七、處之不易殷仲堪既為荊州,值水儉。食常五碗,盤外無余肴。飯粒脫落盤席間,輒拾以啖之。雖欲率物,亦緣其性真素。每語子弟云:“勿以我受任

23、方州, 云我豁平昔時意, 今吾處之不易。 貧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 ?爾曹其存之!”(選自劉義慶世說新語)注解處:居于高位;易:改變。殷仲堪:人名。儉:荒年。率物:為人表率。素:樸素。受任方州:受命擔任大州刺史?;恚簰仐?。爾曹:你們。存:謹記。1 .解釋畫線的詞?!尽浚?)輒拾以啖之 ()(2)盤外無余肴 ()(3)亦緣其性真素()(4)勿以我受任方州()2 .翻譯。殷仲堪既為荊州,值水儉?!尽? .文中“貧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可解釋為:安于清貧是讀書人的本份, 哪能攀上高枝, 就把樹干拋棄了呢?這句話給你怎樣的啟示?【】八、那原少孤,數(shù)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童子何泣?&qu

24、ot;原日:“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 者,凡得學者,有親也。一則羨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中心感傷,故泣耳。”師惻然曰:“欲書 可耳!"原曰:“無錢資?!睅熢唬骸巴悠堄兄?,吾徒相教,不求資也?!庇谑撬炀蜁?。一冬之 間,誦孝經論語。1 .選出下列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那原少孤:失去父親B. 一則羨其不孤:羨慕C.二則羨其得學:代詞,自己D.師惻然曰:悲傷或同情的樣子。2 .翻譯。童子茍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資也?!尽? .短文寫了兩個人物,那原和老師,請任選其中的一個人物,說說你對他的看法。九、東坡詩文,落筆輒為人所傳誦。每一篇到,歐陽公為終日喜,前后類如此。一日與菜

25、論文及坡,公嘆曰:“汝記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寧、 大觀間,海外詩盛行, 后生不復有言歐公者。是時朝廷雖嘗禁止,賞錢增至八十萬,禁愈嚴而傳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 大夫不能誦坡詩,便自覺氣索,而人或謂之不韻。(選自江西古文精華叢書筆記卷注釋:歐陽公:指歐陽修。案(f e i):歐陽修的兒子歐陽菜。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談論我, 不傳誦我的名聲了。 崇寧、大觀:宋徽宗年號。海外詩:指蘇軾被貶海南時所作的詩。氣索:氣短。不韻:不雅。1 .用“/”標出下面句子朗讀時的停頓處?!尽柯涔P輒為人所傳誦2 .解釋加點詞?!尽浚?)前后類如此()(2)是時()(3)往往以多相夸()3 .翻譯?!尽?/p>

26、士大夫不能誦坡詩,便自覺氣索。4 .你怎樣理解“汝記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 !”這句話的含義?!咎丶壝麕煛坎烤幇嬲Z文9【特級名師】部編版語文5 .文段表現(xiàn)蘇軾詩文的成就,在寫法上有怎樣的特點?【】6 .從“每一篇到,歐陽公為終日喜,前后類如此”這句話中你感受到歐陽修怎樣的品格?十、六一居士傳(節(jié)選)歐陽修六一居士初謫滁山,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于潁水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 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笨驮唬骸笆菫槲逡粻?,奈何? ”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 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

27、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屢易其號?!本邮吭唬骸拔嵋蛑?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為此名,聊以志吾之樂爾?!弊⑨対}水:地名。逃名:不求名聲,避名而不居。1、“屢易其號”中“屢”的意思是: 【】2、“六一居士”中“六一”具體指什么?【】3、歐陽修為什么在“既老而衰且病”的境況下將自己的號更為“六一居士”?【】十一、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攜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 者,握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注釋閔(mi n)同“憫”,擔心,憂慮。長(zhang)生長,成長,握(y -)拔

28、。芒芒然一一疲倦的樣子。病一一精疲力盡,是引申義。予一一我,第一人稱代詞。趨快走。往去,到 .去。槁(g&o) 草木干枯。1 .解釋:【】握() 歸()謂() 益()2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寓意?【】十二、請君入甕周興與丘神勃通謀,太后命來俊臣鞫之。俊臣與興方推事對食,謂興曰:“囚多不承,當為何法?”興曰:“此甚易耳!取大甕,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俊臣乃索大甕,火圍如興法,因起謂興曰:“有內狀推兄,請兄入此甕 !”興惶恐,叩頭伏罪。導讀:本文寫的是來俊臣“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及周興作法自斃的故事。注釋:甕(w出g):大壇子。鞫(j u ):審訊犯人。推事:

29、研究事情。炙 (zh i ):燒烤。 內狀:宮內遞出的狀辭。推:追究,檢舉。一、解釋加點的詞?!?、俊臣與興方推事對食 2、囚多不承 3、當為何法 4、因起謂興曰 【特級名師】部編版語文15二、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之”。【】1、太后命來俊臣鞫之2、以炭四周炙之三、翻譯下列句子?!?、興曰:“此甚易耳!取大甕,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2、因起謂興曰:“有內狀推兄,請兄入此甕!”四、來俊臣請周興入甕,是采用了 的方法?!尽渴⒏渤仓掳灿型曷芽兹诒皇?,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融謂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兒可得全不 ?”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

30、有完卵乎 ?”尋亦收至 。導讀:八九歲的孩子能在家庭遭難時毫不驚恐,很是了不起。說明孩兒的明理聰明,也反映了封 建社會中株連迫害的罪惡。注釋:孔融被收:建安十三年,融因觸怒曹操,坐棄市 (被判死刑)。中外惶怖:朝廷內外非 常驚恐。中外,指朝廷內外。二兒故琢釘戲:兩個兒子仍然在玩琢釘游戲。琢釘,古時一種兒童 游戲。罪止于身:罪責僅限于自己一身。意思是不涉及家屬。二兒可得全不:這兩個孩子可不 可以保全他們生命?亦收至:捕他們的人也到來了。一、解釋加點的詞。【1、孔融被收2、冀罪止于身 3、二兒可得全不 4、尋亦收至 二、翻譯下列句子。【1、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 ?2、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三、寫出出自本文的成語并說明它的比喻義【】十四、魯人曹沫曹沫者,魯人也,以勇力事魯莊公。莊公好力。曹沫為魯將,與齊戰(zhàn),三敗北。魯莊公懼,乃獻遂邑之地以和,猶復以為將。齊桓公許與魯會于柯而盟?;腹c莊公既盟于壇上, 曹沫執(zhí)匕首劫齊桓公, 桓公左右莫敢動,而問曰:“子將何欲?"曹沫日:“齊強魯弱,而大國侵魯亦甚矣。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桓公乃許盡歸魯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壇,北面就群臣之位,顏色不變,辭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約。管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