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文閱讀題答題模式題型一 理解詞語或句子的含義提問方式:1怎樣理解.這句話在文中的含意?2作者為什么反復說.這句話?3某句話里的.詞語的含義是什么?答:1.寫出表面意思;2.寫出深層意思。(1)對重要詞語的“理解”例2006年湖南在山陰道上:“好久以來,故鄉(xiāng)就在吸引著我”,句中“故鄉(xiāng)”一詞的含義是什么答:魯迅的故鄉(xiāng)(字面意思)作者向往的精神家園。(內涵意義)(2)對句子的理解例2007年廣東卷泥濘:最后一段,作者既說“我們也不會刻意制造一種泥濘讓它出現在未來的道路上”,又提出“我們是否渴望著在泥濘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答:因為泥濘是渾然天成的,無法人為制造;而且泥濘象征著苦難
2、與屈辱,沒必要在未來的路上人為地設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濘可以使人警醒,給人力量,可以促使人們重溫歷史,所以當我們在順境中茫然和麻木時,我們會渴望在“泥濘”中再跋涉一回。(3)對標題的含義的理解例秋日里對春風的懷念: 試結合文章內容,解釋題目“秋日里對春風的懷念”的含義。(4分)答: 1.“秋日”果實累累,文中指的是李文珍先生學有所成的學生們,(春風”指的是李文珍先生對學生的諄諄教誨和人格光輝);2.秋天的果實包含著春天雨露的滋潤,(寓學生對李文珍先生的充滿深深的感激和懷念之情)題型二:文章的寫作思路提問方式:文章是怎樣表現的”或“如何”表達情感或主旨的?答:1.從結構和內容入手;2.從寫作手法
3、入手;如修辭的運用。題型三:分析作用(1)詞語、句子的作用(2)內容的作用:1.設置懸念,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2.為后面情節(jié)的發(fā)展作鋪墊或埋下伏筆3.照應前文4.線索或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5.刻畫人物性格(3)結構的作用:開頭:統(tǒng)攝全文、鋪墊伏筆、設置懸念、引人入勝 中間:過渡,承上啟下 結尾:總結全文,點明主旨,照應前文,深化主題,卒章顯志。(4)修辭的作用 提問方式: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好處?答:1.寫出修辭;2.寫出在文中如何運用;寫出作用。題型四:分析人物形象題型五:選擇題的解答 常見錯誤l 無中生有: 即原文無此信息(也許該信息是對的);l 忽視條件:某信息是對的,但是是在一定的前
4、提條件下;l 答非所問: 即選項回答的不是題干中的問題,或沒有答全題干中問題的幾層意思;1.偷換概念: 通過漏字,添字,改字,換序等方法擴大、縮小或轉移概念。尤要注意代詞的指代。2.以偏概全:(1)以部分代整體(或相反)(2).以個別代一般(或相反),(3)以特殊代普遍。重點關注:第 25 頁 共 25 頁a表數量多少的詞語(少數,部分,幾個,大多數);b表范圍大小的詞語(凡,全,都 ,所有;部分等); c表程度輕重的詞語( 特別,十分,稍微等); d表頻率高低的詞語(通常,總是; 有時,偶爾等)3.混淆時態(tài):(已然與未然)已經,曾經,過去;現在,目前;將要,尚未等4.混淆模態(tài):(可能與必然)
5、一定,必將; 可能,估計,如果,未必等5.正話反說: 即肯定和否定顛倒。 6.順序錯亂: 時間先后錯位,邏輯事理先后錯位,空間位置錯亂。 7.顛倒因果: “因”與“果”錯位;或 “條件”與“結果”錯位。 8.強加因果: 即兩件事無因果關系,卻強行說成有因果關系。 9.無中生有: 即原文無此信息(也許該信息是對的)。(一)語文閱讀分析常用名詞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反復、借代、反問、設問、引用、對比三、說明文分類:1、實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程序說明文2、科技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也叫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四、說明順序:1、時間順序:歷史順
6、序、年代順序、四季交替順序、早晚(先后)順序2、空間順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詞3、邏輯順序:先總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簡到繁、由此及彼、由現象到本質等。五、說明方法: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分類別等說明方法的作用:打比方:生動形象說明了 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舉例子:具體說明_ 的特點,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作比較:把_ 和 _相互比較, 突出強調了_ 的_特點.列數字: 用具體的數據 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準確更有說服力。六、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追敘)七、人物描寫的方法:1、肖像(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活動描寫;2、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八、常見寫作
7、方法、表現手法:聯想、想像、象征、比較、對比、襯托、烘托、反襯、先抑后揚、以小見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狀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九、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總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承上啟下(過渡)、前后照應、首尾呼應、總結全文、點題、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十、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點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題(深化中心)(二)典型題實戰(zhàn)兵法詞曲小知識詞牌名(或曲牌名)表示詞(或曲)的格律,而題目則限定詞(或曲)的內容。如補算子.詠梅,補算子是詞牌名,詠梅是題目。引號的作用:1、表引用(引用人物對話、詩文句等);2、表特
8、定稱謂(特殊含義);3、表否定、反語、諷刺等意味;4、表強調。詞語的比較(選詞填空):1、比較詞義,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詞,一定要仔細辨別兩個詞在程度、適用范圍、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區(qū)別。2、選好之后應該將相關句子多讀幾遍,反復體會。語句作用、含義分析題:1、句中用了關聯詞“雖然但是”,這組關聯詞表轉折關系;用了關聯詞“不但而且”之類,這類關聯詞表遞進關系,兩者用意都在于強調后者。3、評價、賞析一句話:應從兩個方面入手,先評寫作特色、語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語言或生動或優(yōu)美或講求對稱或準確嚴密再評思想內涵,即闡明這一句表達了什么觀點,給你什么感受、啟迪、教育4、分析一句話的含義也可從分
9、析關鍵詞入手,著重體會關鍵詞在特定語境中的含義。5、說明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說明內容、說明對象的特征和說明文語言的特色(準確、生動)。6、記敘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氣氛、表達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點等。社會環(huán)境描寫的主要作用:1、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2、在回答時必須結合當時當地的時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環(huán)境描寫的相關語句揭示了什么樣的社會現實。自然環(huán)境描寫(景物描寫)句的主要作用:1、表現地域風光,提示時間、季節(jié)和環(huán)境特點;2、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3、渲染氣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題。句子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分析:1、對上文(或全文):照應上文
10、、首尾呼應、總結上文(或全文);2、對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3、對上下文:承上啟下(過渡)。根據閱讀短文的感受談自己的看法或體會:1、用第一人稱;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話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體會,再用兩三句話談談理由,可以擺事實、也可以講道理,如題目有相關要求,還要注意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根據語境,補寫心理活動:1、必須用第一人稱;2、必須仔細研讀具體語境。提煉中心、主題:要注意體會本文的主要內容和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蘊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詞語,如概括主要內容,一般用:本文記敘了,描寫了,介紹了,通過,等等,如概括寫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達、抒發(fā)、
11、贊美、歌頌、揭露、鞭撻、諷刺、說明、揭示、反映等。說明文中詞語作用的認識與辨析:主要有兩種題型:A、“××”詞好在哪里?答題方式:用了“××”詞,生動地(準確地)說明了 事物的 特征,能夠激發(fā)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B、“××”詞能不能刪掉?答題方式:不能,用了“××”詞,生動地說明了 ,能夠激發(fā)讀者的興趣,去掉就沒有這種效果。不能,刪掉“××”詞,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 ,顯得太絕對化;用了“××”詞,準確地說明了 ,符合實際情況,留有余地,具有科學性。文段(各
12、種文體)中指代詞指代對象的判斷:1、??嫉闹复~有:這、那、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2、一般是往前找;3、找到之后,將找到的內容放在指代詞所在句中讀一讀,看是否適合。(三)語文應試答題方法、技巧知識積累與運用一、書寫題:1、認真規(guī)范書寫;2、不出現錯別字;3、不亂畫涂改,在草稿紙寫好后再謄寫。4、學會審題。二、選擇題:1、直選法2、排除法三、修改病句的原則:能改一處不改兩處。1、刪減2、添加3、替換 4、換位5、重組4、 名著閱讀:水滸、西游記、三國演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濱遜漂流記1、人物:姓名、綽號、外貌特征、性格特征、主要事跡2、故事情節(jié):人物事例3、教育意義五、語言運用:1
13、、語境表達:話題統(tǒng)一,句序合理,注意過渡、銜接和呼應。還要適應語言環(huán)境,注意場合、注意說話對象、注意文明禮貌。格式:禮貌用語+表達內容+詢問2仿寫:與例句的結構、修辭、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保持一致;內容保持一致,語意連貫,話題統(tǒng)一。3、縮句:滿足壓縮要求,要有概括性;找中心句、段;找出主要成分;排除干擾項。4 句式轉換:陳述句與反問句、感嘆句三者間的轉換;直接敘述變轉述。閱讀題技巧(一)、記敘文閱讀一、詞語:答題時一定要在文段句詞的前后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據。(1)能理解詞語的表面意義,以及深層含義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達的效果;(2)能確定詞語指代的內容:一般出現在上文,找出后代入原文,看是否
14、通順合理.二、文章概括:內容概括(一句話概括故事情節(jié)):人物和事件 (抓要點概括,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要點必須要首尾的關鍵句必須扣住)中心思想概括:如:“本文通過某人做某事,表達了作者對 _ 贊美與敬佩之情等,贊美了他(人物性格、精神品質)三:主旨句的作用:結構上貫穿全文,內容上點明中心。四、修辭方法及表達作用比喻,擬人: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了 ,表達了 情感。排比:表現了 ,抒發(fā)了 ,增強了語勢,加強了感情。設問:自問自答,引起讀者思考 ,使文章有起伏。反問:加強語氣,增強語勢,表達了 (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模式: (1).點明何種表現手法 (2). 表現了什么內容(3).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如:
15、此句運用了 ,從而生動形象表現了 ,表達了五、記敘順序及作用?(1) 順敘(按事情發(fā)展先后順序)作用:敘事有頭尾,條理清晰,脈絡清楚、印象深刻。(2) 倒敘:造成了的懸念,使故事情節(jié)更曲折,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3) 插敘作用:補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豐富,使中心更突出。記敘文中穿插議論的作用:結構上承上啟下;內容上畫龍點睛.六、文章段落語句的主要作用有: (必須從內容、結構兩個方面來進行做答)1、結構上:承接上文、開啟下文、總領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啟下(過渡)、照應前文(開頭)首尾呼應。2、內容上:開篇點題、抒發(fā)情感、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畫龍點睛3、寫法上:氣氛渲染 、托物言志、以小見大、設
16、置懸念、埋下伏筆、為后文作鋪墊、欲揚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達委婉含蓄、深沉感人.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交代時間地點,揭示時代背景;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的性格、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等等。七、評價感悟類評價:“是不是”、“同意不同意”、“好不好”?感悟:結合主旨、個人生活體驗,提出對問題的看法。啟示從原文引出;評價表明態(tài)度及理由。特別注意是否讓舉例或結合實際,把題目中所要求的全部答出。八、懂得常用的描寫人物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方法有:正面描寫:語言、動作、心理、神態(tài)、外貌側面(間接)描寫:其他的人或事細節(jié)描寫環(huán)境襯托人物心情等。用詞的感情傾向.褒貶色彩作用
17、是:揭示人物性格,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精神風貌非主人公在文中的作用:對比烘托,使主人公性格特征更加鮮明突出.九、記敘文語言風格:親切自然口語化、幽默諷刺、熱情奔放、冷峻辛辣等十、人稱作用:第一人稱:增強了文章的真實性和感染力。第二人稱:便于作者與文中的人物或讀者感情交流,顯得特別親切、感人。第三人稱:不受時間、空間限制,能夠比較自由靈活的反映客觀內容,有比較寬廣的活動范圍。六、材料作文應對策略一、材料作文相關知識1、材料作文的特點:(1)讀寫結合,考生要通過閱讀、分析、提煉、聯想、表達之后,才能完成寫作任務;(2)自擬題目、不限文體,鼓勵學生寫出真情實感,鼓勵學生寫出個性與創(chuàng)意來。2、材料作文
18、的形式:(1)文字材料,構思作文。(2)漫畫材料,看圖寫文。(3)讀后感等 。二、材料作文應對策略:1、讀懂材料;2、明確要求。(一)、給文字材料作文1、結構:材料+要求(必須與材料有關??炊牧希_定主旨)。2、審題和領悟:看清要求(擬題、文體、文字、內容等),確定立意、結構。3、具體建議:合理使用材料,不避開材料,另起爐灶。記敘文:分析材料內容,聯系相關的人或事。開頭:“讀了以上材料,我想起了”或“在我的生活閱歷中,也有這樣一個人”。結尾再用恰當的議論將所敘的人或事與材料中的人或事相比較,畫龍點睛即可。寫讀后感,要讀懂材料并準確提煉論點。圍繞一個觀點寫感受,從"引_議_聯_結&q
19、uot;四個方面進行寫作.讀是基礎,感是重點!三、避免作文無謂(不是作文能力差等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1、保持整潔的文面;不龍飛鳳舞、東涂西抹、箭頭亂飛、寫不下去大筆一圈“不要”。2、規(guī)矩寫題。不忘擬題;寫在第一行的正中央;不把話題當標題。3、拒絕三段式。5-8段為宜,段與段詳略分明、長短兼顧。5、規(guī)范使用標點。標點符號要占格;不一逗到底;破折號、省略號、書名號、引號要占兩格,其它標點均占一格。還要注意:頓、逗、分、冒、句、問、嘆等標點符號不在一行之首;書名號、引號前半邊不在一行之尾。如遇特殊情況,讓此標點“委屈”留在行未或移到下行。6、注意保密。不透露真實姓名、地名、校名,要遵守考場規(guī)則和考場
20、道德。文學類閱讀答題技巧一、 “理解作者在文中重要語句所要表達的含義”題,多用原文或整合原文語句作答。 (一)答案表述的原則 1. 忠實于題干。題干包含了題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題的信息,題干中往往隱含了表述的范圍、角度和表達方式。審清題干是做好閱讀題的前提。 2. 忠實于原文?!艾F代文閱讀題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憑空去想?!边@教給我們做現代文閱讀題的一條基本原則,即答案在文中找。即使有些題目找不出原詞句組成答案,也要弄通語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發(fā),離“題”萬里。 3. 忠實于語言規(guī)則。閱讀題答案表述要依據題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點全面,內容精確,用詞準確,語言簡潔,字數不超過規(guī)定要求。
21、 (二)答案表述的技巧截、改、寫 1. 截。截是指題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話、某一個詞,我們只要原原本本把它移出來或截出來,按規(guī)定寫進答題處就可以了。 2. 改。就是我們在找出題目答案所在的語句后,由于語句太長不合書寫要求或語句含有不合題意的雜亂信息,需要加以改造,這時要求根據題意,選出有用的語言信息進行重新組合、表述。 3. 寫。有些閱讀題答案在原文語句中找不到,需要我們整體把握段前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語境才能悟出答案。這樣的題目要求我們用自己的語言把答案意旨表達出來。做這類題目,答案書寫要嚴格遵守第一點談及的三原則,吃透答案的內容要點,拿準表述的范圍、角度和方式,用規(guī)范的語句表達。 (三)在
22、原文中尋找語句答題 1. 定區(qū)域。先確定題干中的語句在原文中哪個段落,從而劃定選擇答案的有效區(qū)域。 2. 明方向。認真審讀題目,弄清所問,找準答題方向,再“瞻前顧后”結合上下文(包括上下段落)進行分析,找出最切題的語句作答?,F代文閱讀的話,個人認為把各文章類型分開講解題方法會具體一點!第一部分(必做題):一般論述類和說明類文章的閱讀(15分)【一】:依據文體特征讀懂文章(1)根據文體特征讀懂文章。一類是以社會科學為研究對象的一般論述類文章(學術論文),主要運用說明的議論的表達方式行文,內容涉及到經濟學,教育學,文化學歷史學,語言學,美學等,且內容多為介紹學術論點及其分論點,論據,背景和意義。一
23、類是以自然科學為對象的科技說明文,主要運用說明的表達方式行文,內容多為介紹新科技新發(fā)現新認識,主體文字若干段落從不同角度具體介紹這個“新”: 背景,構造,原理,特點,現狀,發(fā)展,評價(優(yōu)點缺陷)及其研究應用前景。(根據文體特征,可邊閱讀邊猜測下文內容,提高閱讀速度。) (2)注重整體閱讀。逐段閱讀,標出各段的中心句子,并在頭腦中大體復述各段內容。最后在找到全文說明對象(議論對象)的基礎上整合文意?!径浚哼x擇題的解答 明確此類題目是在玩文字游戲,命題者改造原文設置錯部分定語或狀語(復句的部分分句),從而改變句意。(1)設誤的常用五種方法:添:添加定語或狀語, 刪:刪除句子而改變句意。換:換用別
24、的的詞語代替,造成似是而非。調:調換詞語或句子順序,從而改變句意。湊:將意義有關或無關的幾個詞語(句子)雜糅湊合而造成錯誤。(2)仔細辨別干擾項邏輯錯誤, 特別關注選項中處于定語或狀語位置的類似詞語是否等值轉換:一偷換概念: 通過漏字,添字,改字,換序等方法擴大、縮小或轉移概念。尤要注意代詞的指代。二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體(或相反),以個別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重點關注:a表數量多少的詞語(少數,部分,幾個,大多數);b表范圍大小的詞語(凡,全,都 ,所有;部分等);c表程度輕重的詞語( 特別,十分,稍微等);d表頻率高低的詞語(通常,總是; 有時,偶爾等)三混淆時態(tài):(已然與未然)
25、已經,曾經,過去;現在,目前;將要,尚未等四混淆模態(tài):(可能與必然)一定,必將; 可能,估計,如果,未必等五正話反說: 即肯定和否定顛倒。 六順序錯亂: 時間先后錯位,邏輯事理先后錯位,空間位置錯亂。 七顛倒因果: “因”與“果”錯位;或 “條件”與“結果”錯位。 八強加因果: 即兩件事無因果關系,卻強行說成有因果關系。 九無中生有: 即原文無此信息。 十答非所問: 即選項回答的不是題干中的問題,或沒有答全題干中問題的幾層意思。另外,別讓以下幾點成為答題盲區(qū):(1)記?。翰荒苤豢催x項本身的錯對,注意選項是否答非所問;(2)記?。侯}干中有“根據”、“證據”、“原因”等字樣,選項與題干之間要能構成
26、因果關系;(3)記?。河械倪x項要選最佳答案,而非正誤選擇;(4)記?。侯}干涉及幾層意思,選項中則要答全幾層意思?!救浚汉喆痤}(07年新增題型)的解答 整體閱讀,從整體上把握語料:閱讀一般論述類文章:從議論說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有無分論點,用什么材料來證明觀點,論證結構有什么特點? 閱讀科技說明文:科技文一般屬消息一類,其結構一般為“倒金字塔式”:第一段先引出話題,介紹新工藝、新技術、新見解、新成果,介紹它的構造、原理、發(fā)展、現狀、評價等等,閱讀時首先要明確說明的對象是什么,有什么特點,有什么價值,有什么作用,對社會有什么意義等。 重點與難點:重難點一: 分析文章的結構層次
27、,把握文章思路的基本方法 技巧1:辯明文體,選準角度. 議論文體,可從總體上根據引論、本論、結論來劃分,理清行文思路,并分析其內在邏輯關系、材料性質、論證方法,進一步按常見的論證結構并列、對照、總分、層進作切分;說明文體,緊扣說明對象,根據其特定的說明順序,或按時間、空間、或按事物自身的構成,或按事物發(fā)展,或按事理邏輯來劃分。 技巧2:辨明重要文句。文章中有些句子,如領起句、總結句、過渡句、前呼后應句(包括文中反復出現的文句) 技巧3:審辨標志性詞語??梢宰鳛闃酥拘栽~語的有:A順序詞,B關聯詞,C指代詞,D范圍詞,E類別詞,F過渡詞。此外還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復出現的同義或近義的詞語。 技巧4:(
28、1)從形式方面分析重視具有前后銜接、勾聯、照應作用的語言標志;重視有區(qū)分層次作用的標點符號。掌握文章因文體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結構規(guī)律: 議論文常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結構來論證事理;說明文常采用總分總式或并列式結構來說明問題。 重難點二: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歸納文章內容要點,概括文章中心意思,是指將文章的整體內容和文章的主題中心用簡明的語言表述出來。 1. 分析歸納文章的內容要點,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有文體特征意識: 論述文,論題、論點(分論點)是主要信息,論據和論證是次要信息; 說明文,說明的對象、說明的內容和對象的特征(特點)是主要信息,說明的方法及運用到的材料是次要信
29、息。要有切層分層意識: 研究段與段之間的結構關系或句與句之間的結構關系.同一關系取其一; 相屬關系取其”屬”; 相并關系取其”和”; 主次關系(偏正關系)取其”主” 。要有全文整體意識: 分析歸納時,要從全文出發(fā)、整體把握,才能全面準確。語言組織方法主要有:(1) 采用摘句法: 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點),進行壓縮; (2) 采用合并法: 在各層意思不可缺時,可將各層內容合并起來;(3) 采用提煉法: 對于沒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語句間的關系,把握其內容的重點,選擇主要內容; 2. 分析歸納中心意思,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1) 尋找中心句(段),概括中心意思: 有的標題即是
30、中心,有的開頭點明中心,有的結尾揭示中心。 (2) 合并各段內容, 概括中心意思: 尋找各段中心句, 合并各段主要內容來提煉概括。(3) 采用整體把握法,概括中心意思: 有的文章(段)沒有主旨句,須將全文各段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提煉。 重難點三: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是指作者對某具體事物的主觀傾向,或贊同或反對,或喜愛或憎惡,帶有鮮明的個人主觀色彩。其表述因文體而有差異。有的直接說出,有的則分散在字里行間,若隱若現。在具體的分析概括時,首先要抓住文體特點,其次,要抓住一些標志性詞句,如“認為”、“覺得”和一些主旨句等。必須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內容、思想、主題。 分析的具體做法是:統(tǒng)觀全文,
31、篩選出能直接體現作者觀點和態(tài)度的句子;從材料的中心內容入手來分析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從作品的表達方式入手來分析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第二部分(選做題):文學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的閱讀 高分口訣:讀懂文章 審準題眼 規(guī)范作答現代文(各類文本)閱讀與答題基本知識(一)答題基本知識:1.閱讀: 注意整體閱讀,注意抓三個方面 :一是要有文體特征意識(散文和小說,新聞和傳記的文體特征概述見后);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識(邊讀邊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與段之間的關系);三是要有尋找中心句意識(每段的中心句,特別是文章的開頭,結尾,過渡句以及標題)2.審題:從題干中求啟示,尋求解題的突破口,確保準確答題。題干具有以下作用:
32、暗示答題區(qū)域; 暗示答題思路; 暗示答題方法; 暗示答案本省。審題時注意:是否選準題眼(答題重點); 是否選全要點(要答幾個方面);是否選準角度(以誰為陳述主體); 是否選好恰當的句式(要與設問的句式一致)組織語言時,注意“問”與“答”要照應好. 如問:“為什么對作者來說這是一次短暫而愉快的旅行?” 則:(1)題眼(答題重點)是: 短暫而愉快 ; (2)要點(回答的內容)應包括:“短暫”和“愉快”兩點;(3)設問的角度: 以“這”作陳述對象,而不是“作者” ;(4)句式應為: 兩個句子,且構成并列關系。3.答題: “規(guī)范作答”不能忘記的三個原則: 答案在文中(直接來源于文中或或從文中提煉);
33、選擇并重組文中關鍵詞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與設問角度是否一致) ; (3)分點分條作答(高考閱卷采點給分) 。(二)常用寫作手法(技巧)(加橫線的為高考??际址ǎ?第一類: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第二類:表現手法:對比、襯托(反襯),變換人稱,聯想想象, 象征,類比,虛實結合 渲染烘托第三類:結構方式:前后照應、鋪墊,過渡(承上啟下)、設置懸念、卒章顯志,欲揚先抑、制造波瀾 , 特定線索、 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材料安排(主次、詳略等),第四類:修辭手法:比喻、反復、對比、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借代:第五類:描寫手法:描寫角度: 正面描寫、側面描寫描寫
34、人物的方法: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心理描寫、外貌描寫,細節(jié)描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三)基本題型題(非探究型和評價型)及解答思路題型1: 理解文中重要語句的含義和表現力A.語句的含義題:還原修辭句的本義;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轉化深奧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雙關意;B.語句的作用題:要回答該句子在文章結構與內容主題兩個方面起的作用。1.文首句:照應標題(開篇點題); 渲染氣氛(定下情感基調); 埋下伏筆 設置懸念; 為下文(中心)作輔墊; 總領下文;2文中句: 前后照應,承上啟下(過渡);總結
35、上文;開啟下文;為下文作輔墊3文末句:總照應開頭或標題,結構緊密;卒章顯志,揭示中心;總結全文,深化主題;題型2: 整理文章思路并歸納文章的內容本題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寫的和寫了什么:文章各段說的是什么內容,是從哪些角度說的;段與段之間是什么關系(相并,相承,相屬),它們之間是如何照應的,又是如何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的(各段與中心的關系)。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轉合的行文思路看出來了,把文章的領起段、過渡段、中心段、歸旨段、結語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脈絡層次與主要內容就在你眼前了。敘述性文體的線索:看時間的變化,看空間的變化,看情感的變化,看故事情節(jié)的變化,看事物發(fā)展階段的變化。 論述性文體的結構: 并列式
36、,對照式,層進式, 總分式。說明性文體的順序: 空間順序,時間順序;邏輯順序.。題型3: 分析手法及作用(見前四大類13小類).這里主要舉例說明修辭手法的作用: 1.比喻: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 2.擬人:化物為人,拉近距離,親切自然; 便于對話,交流情感。 3.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 4.夸張: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chuàng)造氣氛,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 5.對偶:便于吟誦,易于記憶,使詞句有音樂感;表意凝練,抒情酣暢。 6.排比:內容集中,增強氣勢;敘事透辟,條分縷析;語氣強勁,抒情強烈。 7.反復:突出思想,強調情感;承上啟下,層次清晰;多次強調,增
37、強感染力。題型4: 分析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歸納主旨 解題思路:快速讀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記敘、議論了哪些方面的事)跳出文章外,整體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會問題?)舍末逐本,歸納要點,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圖是什么)按照題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現代文閱讀鑒賞答題模式及解法 一、有關語言修辭的題型:描繪類提問方式: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么?或:文章的某個句子說成另一個句子好不好?為什么?答題模式: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具體(形象、準確)地寫出了對象效果,換了后就變成不好的效果?;颍翰恍?,因為該詞比另一詞的感情更強烈(或該詞比另一詞更切合對象的性格特征)。動詞:不行。因為
38、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后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答題示例:山間林密,泉隱其中,有時,泉水在林木疏朗處閃過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尋,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遠的嬌態(tài),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時,常常繞我膝下的愛女。每見我伸手欲攬其近前,她必遠遠地跑開,仰起笑臉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顧,她卻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間。好一個調皮的孩子?。ü?jié)選自謝大光鼎湖山聽泉)問:“好一個調皮的孩子”,為什么不說成“真是可愛的孩子”?答:因為“好一個”比“真是”感情更強烈,“調皮”
39、比“可愛”更切合愛女的性格特征。結構類提問方式:某兩個或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答題模式: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huán)環(huán)相扣,表達了答題示例:“記?。合胝急阋说娜?,往往占不到便宜!”父親指著碗里的荷包蛋告誡兒子“記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虧!”父親指著蛋教訓兒子說“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會讓他吃虧!”父親意味深長的對兒子說。(節(jié)選自荷包蛋)問:文中的“告誡”“教訓”“意味深長”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答:不能。因為文中這三個詞語是遞進關系,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關愛之情。修辭
40、類提問方式: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這樣寫在表達上有什么好處?答題模式:確認修辭手法修辭本身的作用結合句子語境1.比喻: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2.比擬:給物賦予人的形態(tài)情感(指擬人),描寫生動形象,表意豐富。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3.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 4.夸張: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chuàng)造氣氛,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5.對偶:便于吟誦,易于記憶,使詞句有音樂感;表意凝練,抒情酣暢。6.排比:節(jié)奏鮮明,內容集中,增強氣勢;敘事透辟,條分縷析;長于抒情。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7.反復:寫景抒情感染
41、力強;承上啟下,分清層次;多次強調,給人以深刻的印象。8.對比:使所表現的事物特征或所闡述的道理觀點更鮮明、更突出。答題格式:強調了突出了 9.設問:自問自答,提出問題,引發(fā)讀者的思考。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10.反問:強調語氣,語氣強烈,強化情感。答題格式:強調,加強語氣等; 答題示例1:兩千多年前的這個關于知音的傳說,已經深深地珍藏在無數華夏子孫的心坎里,有時發(fā)出細微的聲響,讓人們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時卻又像颶風似地咆哮,催促人們趕快付諸行動。神往和渴求充滿了崇高友誼的知音,是一種多么純潔而神圣的情操。(節(jié)選自2002年全國卷話說知音) 問:怎樣理解這一段中“有時發(fā)出細
42、微的聲響,讓人們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時卻又像颶風似地咆哮,催促人們趕快付諸行動”的表達作用?答:此處運用了比喻、比擬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表達了知音的傳說帶給人們的美感和鞭策作用。答題示例2:(2004年高考題)文章最后一段關于喝酒的描述和議論,運用了什么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運用了類比(比喻)的手法,將參加社會活動類比(比喻)為喝酒,將過分熱衷社會活動而不再創(chuàng)作類比(比喻)為酗酒。少喝有眼健康(有益創(chuàng)作),多喝則無益,酗酒則造成“快樂的死亡”(沒有作品發(fā)表)。通俗易懂,極富諷刺意味,起到生動形象的批評作用。 二、有關布局謀篇的題型:提問方式:某句(段)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題思路:1)確
43、認指定段落(句子)在行文中的位置 1.文首:開篇點題;照應題目;總領全文;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作輔墊。2. 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呼應前文。3. 文末:點明中心;升華感情,深化主題;照應開頭,結構嚴謹;照應上文,前后呼應;畫龍點睛;言有盡而意無窮。2)明確段落的的作用,明確答題的方向(一般從內容和結構兩個角度入手) 答題示例1:我怕我父親,他打我是真打??粗蓤A了眼,一步一步逼近,還不敢躲,繃緊了肌肉等著,于是一巴掌扇過來,于是腦袋嗡的一聲(節(jié)選自韓羽父子之間的怯意)問:請簡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答:(1)為下文寫父親對“我”的愛作反襯;(2)為
44、文末寫父親對“我”的怯意作鋪墊;(3)照應了“父子之間的怯意”這個題目。答題示例2:(2004年高考題)從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來電話”這件事,在內容和結構上分別起了什么作用? 內容上,這件事啟示人們要熱愛生命,感悟生活,詩意地看待生活。 結構上,起過渡作用,深化了作者的思考,引發(fā)了議論。 答題示例3:(2004年高考題)本文以懷表為線索,可以分三個層次,請分析這樣安排的作用和好處。作用:第一層寫修表的經過,為下文介紹表的來歷作鋪墊;第二層寫表的來歷凸顯父親的精神;第三層寫表的傳承突出作者對父親精神的感悟。好處:由表及人,層次分明;環(huán)環(huán)相扣,嚴密緊湊。 補充:1.線索:記敘文常以時間推移、空間
45、轉換、情景變化、思維邏輯順序等來安排層次。散文構思的線索,一般常見的有如下幾種:以情為線索;以理為線索;以物為線索;以空間位置為線索。 2. 段意的歸納 記敘文:回答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么,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3.矛盾句。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卻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內涵,表達深刻見解。 三、有關表現手法的題型(象征、聯想、想象、對比、襯托、渲染、抑揚、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人稱等):藝術類提問方式:文章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效果、作用?答題模式:使用的方法內容效果(或作用)答
46、題示例1:這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浮海遠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內涵,不可一概而論,卻都是時代浮沉的側影,歷史浩蕩前進中飛濺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決于地理距離的遠近。我們第一代的華僑,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兒育女,卻世代翹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當祖國需要的時候,他們都做了慷慨的奉獻。香港蕞爾一島,從普通居民到各業(yè)主王、紳士爵士、翰苑名流,對大陸踴躍捐助,表示休戚相關、風雨同舟的情誼,是近在眼前的動人事例。(節(jié)選自2003全國卷鄉(xiāng)土情結)問:本文第四段(即上文)寫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浮海遠游的潮流,并贊頌他們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獻,與祖國休戚相關。請你結合情結,分析這樣寫的作
47、用和好處。答:把鄉(xiāng)土情結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來認識,豐富并深化了鄉(xiāng)土情結的涵義。具體說明了鄉(xiāng)土情結不因時間的悠遠(歷史)和空間的阻隔(地理)而褪色。既照應了開頭,也使本文的主題得到深化。答題示例2:(2004年高考題)(1)這篇文章寫到了哪些方面的對比?昔日茅屋與今日杜甫草堂公園的對比 杜甫生前困頓落寞與身后巨大聲譽的對比 杜甫的苦寒人生與輝煌創(chuàng)作成就的對比 杜甫的宏圖大志與現實遭遇的對比 杜甫人生低谷與創(chuàng)作高峰的對比 杜甫不計個人遭際與心憂天下的對比(2)結合全文,簡要分析這種寫法的好處。通過多方面的對比,層層深入,使“文章憎命達”的內涵更加豐富,內容表現更加集中。 答題示例3:(2004
48、年高考題)作者在痛哭和珍時,也寫到自己。她是怎樣寫自己的?這樣寫有什么作用?作者寫了自己的渺小,寫自己“早已丟失了嚇跑了”。以自己的渺小襯托出和珍的偉大,以自己的膽怯襯托出和珍的英勇無畏。 人稱類 提問方式:使用這種人稱寫的好處是什么?或:為什么要改變人稱?答題模式:第一人稱:敘述親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達思想感情,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第二人稱:呼告抒情更強烈感人,便于對話(感情交流),增強文章的抒情感和親切感,還能起擬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稱:顯得客觀冷靜,不受時空限制,便于敘事和議論。答題示例:但幻想畢竟是幻想,封閉終不能封閉。幾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帶著環(huán)佩的響聲在月夜中歸來了。幾多寒霜
49、凍硬的弓弦,射出了斷喉的利箭。薊門被踏平,燕臺被摧垮,呼嘯著風聲的寶劍,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們發(fā)現:邊墻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長城)不再是嵚奇。它變得可笑,仿佛受盡了時間與空間的嘲弄。在風沙剝蝕下,它過早地衰老了。所以我說,你是一個文化愚鈍的標志,長城?。ü?jié)選自2000年全國卷長城)問: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稱寫長城,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第六段的結尾改用第三人稱“它”,原因是什么? 答:將長城擬人化:A. 便于與長城對話,B. 便于抒發(fā)感情。因為這句話承接“由是人們發(fā)現”而來,寫的是“人們”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長城抒懷。四、表達方式類 1)明確五種表達方式中具體分類及作用,以便答
50、題時明確方向。 2)確認所指定語段運用何種表達方式,結合文章具體分析 敘述方式 1.順敘:能按某一順序(時間或空間)較清楚地進行記敘。2.倒敘:造成懸念,引人入勝,波瀾起伏。3.插敘:對主要情節(jié)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鋪墊照應,補充說明,使情節(jié)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充實豐滿。4.補敘: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敘:俗稱“花開兩枝,各表一朵”,(指敘述兩件或多件同時發(fā)生的事)使頭緒清楚,照應得體。 描寫總體來說,描寫有以下一些作用:再現自然風光。描繪人物的外貌及內心世界。交代人物活動的自然及社會環(huán)境。 1.人物肖像、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肖像描寫以形傳神;動作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特點;語言描寫,言為心聲;心理描寫,揭示人物內心世界。都可以表現人物性格特點,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 更好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寫:具體描寫自然風光,營造一種氣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奠定感情基調,為塑造人物形象服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質生產力綠色出行
- 血管周細胞瘤的臨床護理
- 2025典當借款合同范本C
- 沈陽高一數學試卷及答案
- 商品學期末試卷及答案
- 2025裝飾裝修勞務分包合同(正式)
- 智能設備用戶體驗設計考核試卷
- 玉米加工與農產品精深加工考核試卷
- 浙江國企招聘2025上半年嘉興市屬國有企業(yè)招聘97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紡織設備電氣控制技術考核試卷
- DB51-T 5071-2011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自保溫工程技術規(guī)程
- Elephant'sfriends繪本閱讀(課件)人教PEP版英語三年級上冊
- AQ6111-2023個體防護裝備安全管理規(guī)范
- 多發(fā)性骨髓瘤腎損傷診治指南(2024版)
- 2024年中考數學反比例函數-選擇題(壓軸)(試題)
- 2024-2030年中國吸脂器行業(yè)現狀動態(tài)與需求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 【渠道視角下伊利股份營運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優(yōu)化建議探析9000字(論文)】
- 患者呼吸心跳驟停的應急預案
- (正式版)JBT 9229-2024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臺
- 《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聯讀課件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