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東城區(qū)2015屆高三三模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1頁
北京市東城區(qū)2015屆高三三模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2頁
北京市東城區(qū)2015屆高三三模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3頁
北京市東城區(qū)2015屆高三三模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4頁
北京市東城區(qū)2015屆高三三模語文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北京市東城區(qū)2015屆高三三模語文試題一、本大題共8小題,共3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題。古代社會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如果你穿越回去的古代社會既沒有沙場,也沒有江湖,更無法和皇族扯上關(guān)系,那也不要輕易放棄自己,至少,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有修養(yǎng)的普通人。講衛(wèi)生:洗澡有規(guī)定,刷牙有妙招幾乎一脫離茹毛飲血的原始時代,我們的祖先就意識到了“講衛(wèi)生”的重要性,最直接的實現(xiàn)方式就是“沐浴”?!般濉笔窍窗l(fā),“浴”是洗身,按照周禮的規(guī)定:三天一洗頭、五天一洗澡才算是有修養(yǎng)的文明人。早在3600年前的商朝,商湯王就用青銅浴盆泡澡了。到了先秦時期,皇宮的浴室設(shè)備已經(jīng)相當(dāng)“現(xiàn)代化”,供水、供暖和排水系統(tǒng)一應(yīng)俱全。“洗

2、發(fā)水”和“沐浴露”的發(fā)明也比你想象的早得多。左傳中就記載了人們用淘米水洗頭發(fā)的場景。魏晉時代還出現(xiàn)了一種“澡豆”,由豆粉合藥制成,既能去污又能護膚。不過,這東西在當(dāng)時是皇家特供,平民可輕易接觸不到?;始胰绱酥v究,自然受不了群臣整天臟兮兮地往宮里跑。從漢朝起,官員們就有每工作五天回家洗一次澡的“休沐”假期;到了唐朝,“住宿制”改成了“走讀制”,五天一休沐的制度還保留著。但似乎沒人真的用這個假期來洗澡,洗澡仍然是極少數(shù)人才有的奢侈享受。同樣的例子還有刷牙,確切地說是“揩齒”或“剔牙”。三國時期的貴族墓葬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金制小牙簽,想來是墓主人生前用以剔除牙縫中的食物殘渣所用。但直到幾百年后的隋唐時代,

3、清潔口腔的習(xí)慣才逐漸開始在民間流行,工具也相當(dāng)簡陋:濃茶、鹽水、酒漱口,然后用手指或咬軟的楊枝蘸上鹽當(dāng)“牙刷”,或者干脆從樹上揪一片嫩樹葉塞進嘴里嚼一嚼,那就是天然的“口香糖”。感謝聰明的宋朝人,用馬尾毛和動物骨頭做成了最初的牙刷,又用柳枝、槐枝、桑枝和生姜煎水熬制成今日牙膏的雛形,將人們從“手揩牙齒”的原始方法中解脫了出來。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出現(xiàn)了公共浴池,無論是讀書人還是商人、手工業(yè)者、士兵、農(nóng)民,花上幾個“湯錢”就能洗個熱水澡,還可以享受各種服務(wù)項目。至此,“講衛(wèi)生”這件事終于從王公貴族的特權(quán),變成了全民追求的體面生活方式?!炯住?:從頭發(fā)到衣著,處處都可做文章不洗澡尚能見人,反正大家都沒

4、這條件和習(xí)慣,但亂穿衣就是你的不對了。這可不僅關(guān)乎時不時尚、養(yǎng)不養(yǎng)眼,首要的問題是別犯法。換句話說,穿符合你身份的衣服,別僭越。在物資匱乏的商周時期,差別倒不是很大,大家都穿著上衣下裙的麻布“套裝”,貴族在裙子外面再多系一片革制或絲繡的斧形服飾,就是身份尊貴的標志了。春秋時代,這種上下分開的款式已經(jīng)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像連衣裙一樣、下面垂到腳踝的“深衣”,而且下半身的裙子得用12片布來裁剪,象征著每年的12個月,以表達古人對天時的崇敬。但也只有諸侯、士大夫穿得起這種高級服飾,平民仍然是粗布褐衣。自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之后,為了維持統(tǒng)治秩序,衣著等級制度日益完善。走在大街上,觀察衣服的式樣、用料、花

5、紋,就能區(qū)分出官員和庶民。再看顏色,就知道此人官大還是官小。盡管穿衣戴帽由不得自己,還可以從其他方面追求時尚,比如發(fā)型。古代女子到15歲就要舉行笄禮,把頭發(fā)盤成發(fā)髻;男子則要在20歲時行弱冠之禮,束起頭發(fā)、戴上帽子,以宣布自己成年了。也就是說,今日的離子燙、大波浪、波波頭在他們的腦袋上完全沒有施展空間。不過,這也絲毫沒有減少古人對潮流的追求。一個發(fā)髻就貫穿了上下幾千年:漢代婦女常梳“倭墮髻”,北朝婦女則鐘情“十字髻”,唐朝人發(fā)明了“靈蛇髻”“飛天髻”,宋代又出現(xiàn)了“朝天髻”“同心髻”。時尚文化最發(fā)達的是隋唐時期,女人們?yōu)榱吮M可能多地在頭上插珠寶首飾,紛紛將發(fā)髻梳得又高又大,以至于偽裝濃密的假發(fā)

6、成了社會暢銷品。唐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濃妝艷抹”的時代,美人們都抹著大大的腮紅,把眉毛畫得闊而短,額頭繪著額黃,雙頰貼滿各種顏色和形狀的面靨,加上絳唇一點,十分華麗。但你應(yīng)該很難想象,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男性比女性更愛打扮。他們出門“無不熏衣敷面,傅粉施朱”,高端一點的甚至“七月七日取烏雞血,和三月桃花末,涂面及身,二三日后,光白如素”。【乙】:你知道做個客有多累嗎穿衣梳妝停當(dāng),終于可以去拜會朋友了,這才是真正考驗普通人個人風(fēng)度的時候。別急,登門之前準備好禮物先。這倒不費什么腦筋,周禮早就規(guī)定好了見什么樣的人帶什么樣的禮,“以禽作六摯,以等諸臣。孤(帝王)執(zhí)皮帛,卿執(zhí)羔,大夫執(zhí)鴈,士執(zhí)雉,庶人執(zhí)

7、鶩,工商執(zhí)雞?!苯K于提著禮物來到主人家門口了。不過,如果你是初次登門,很有可能會吃閉門羹別慌,主人不是要趕你走,正相反,這是在表達恭敬,類似于“哎呀,怎么好意思讓您親自屈駕光臨寒舍呢,您還是請回吧,下次我去拜訪您”。這時候你要做的就是站在門口一再懇請,直到主人接收到你的誠意迎出大門,賓主互行拜禮,然后主人三揖從右邊入門,你從左邊進去,在庭中遞上禮物,再經(jīng)過“哎呀哎呀太客氣了拿回去吧”和“那怎么行你就收下吧”的三個來回,主人終于接過禮物,讓你進屋了。進了屋也不能輕松。首先,進門請脫鞋,別踩臟了一會兒的坐席。古代家庭室內(nèi)往往滿鋪筵席,脫鞋甚至脫襪入室就成了最基本的禮節(jié),否則便是對主人不敬。君子坐席

8、也有許多講究,比如效仿孟母教子的“席不正不坐”(論語·鄉(xiāng)黨),是指席子的四邊要與墻壁平行她該不會是個強迫癥患者吧?此外,禮記還規(guī)定“父子不同席”“男女不同席”“有喪者專席而坐”。坐的姿勢也不能隨隨便便,兩膝著地、腳背朝下、臀部落在腳踵上,這是一般姿勢,跟老友談天說地?zé)o妨;若要向?qū)Ψ奖硎咀鹁?,就得抬起臀部,挺直上身,擺出“跽”的恭敬姿態(tài)。好不容易坐定,又突然來了一位尊者,還要讓席以表謙卑唉,做個客真累啊。要是主人留你吃飯喝酒,更累?;ハ喽Y讓了好一番,座次終于安排好了,開始敬酒。這簡直是一場拉鋸戰(zhàn):主人先敬賓客,賓客還敬主人,主人再敬賓客;然后主人敬介賓(就是賓客請來的賓客),介賓還敬主

9、人;最后主人向眾賓敬酒。而且,每一輪敬酒之前,主人都要當(dāng)著眾賓的面進行“盥洗”,洗手、洗杯具。這在后來更像是一項重要的敬酒禮儀,但在先秦時代,卻主要是為了實用功能。盡管當(dāng)時已經(jīng)有了筷子,但它還沒有成為日常用餐的工具,只有當(dāng)從湯中夾菜時才使用,其他情況下則統(tǒng)統(tǒng)直接“動手”,因此,與別人一起吃飯前不洗手也是失禮的行為。不過,真正風(fēng)雅的聚會可不只是觥籌交錯,文人雅士則更需內(nèi)外兼修。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供水(gng) B.奢侈(ch) C.揩齒(ki) D.剔牙(tì)2.下列加點字的意思正確的一項是(2分)A.湯錢:菜湯 B.匱乏:缺乏 C.庶民:旁支 D.鐘情:

10、喜愛3.解釋畫線的熟語在文中的意思。(6分)(1)這可不僅關(guān)乎時不時尚、養(yǎng)不養(yǎng)眼(2)如果你是初次登門,很有可能會吃閉門羹(3)這簡直是一場拉鋸戰(zhàn)4. 對“講衛(wèi)生”部分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A. 商湯王亂已經(jīng)使用青銅浴盆泡澡了,供水、供暖和排水系統(tǒng)一應(yīng)俱全。B.魏晉時代的人們開始使用由豆粉合藥制成、既能去污又能護膚的“澡豆”。C.從漢朝起,官員們每工作五天就會回家洗一次澡,這叫做“休沐”假期。D.隋唐時代,民間流行的清潔口腔方法有用濃茶、鹽水、酒漱口,用手指或咬軟的楊枝蘸上鹽刷牙等。E. 宋朝人用馬尾毛和動物骨頭做成了最初的牙刷,又用柳枝、槐枝、桑枝和生姜煎水熬制成今日牙膏的雛形。

11、5. 根據(jù)第一部分小標題中“講衛(wèi)生”的結(jié)構(gòu)特點,在第二三部分的【甲】【乙】處填空,完成兩個小標題。(4分)6. 對古人頭發(fā)衣著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兩項是(4分)A. 秦統(tǒng)一六國之后,衣著等級制度日益完善。B. 穿衣戴帽,可以體現(xiàn)平民百姓對時尚的追求。C. 隋唐時期,女人們流行用假發(fā)使頭發(fā)濃密。D. 唐朝的美人們喜歡濃妝艷抹,十分華麗。E. 魏晉南北朝時期,女性出門時最愛打扮。7. 分條概括古人外出做客的“累”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然后指出其中有哪一項在今天仍是不可忽略的,并解釋原因。(6分)8. 蘭亭會算得上文人雅士的風(fēng)雅集會,請用蘭亭集序的原文填空,這個集會的地點是,參加的人員可謂“,”。(3分)

12、二、本大題共5小題,共26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題?!静牧弦弧渴烤又杏露谛姓?,不以立節(jié)行誼,而以妄死非名,豈不痛哉!士有殺身以成仁,觸害以立義,倚于節(jié)理而不議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來世,非有勇斷,孰能行之?子路曰:“不能勤苦,不能恬貧窮,不能輕死亡;而曰我能行義,吾不信也?!蔽粽呱臧懔⒂谇赝?,七日七夜喪不絕聲,遂以存楚,不能勤苦,安能行此!曾子布衣缊袍未得完,糟糠之食,藜藿之羹未得飽,義不合則辭上卿,不恬貧窮,安能行此!比干將死而諫逾忠,伯夷叔齊餓死于首陽山而志逾彰,不輕死亡,安能行此!故夫士欲立義行道,毋論難易而后能行之;立身著名,無顧利害而后能成之。詩曰:“彼其之子,碩大

13、且篤?!狈橇己V修激之君子,其誰能行之哉?王子比干殺身以作其忠,伯夷叔齊殺身以成其廉,尾生殺身以成其信,此四子者,皆天下之通士也,豈不愛其身哉?以為夫義之不立,名之不著,是士之恥也,故殺身以遂其行。因此觀之,卑賤貧窮,非士之恥也。夫士之所恥者,天下舉忠而士不與焉,舉信而士不與焉,舉廉而士不與焉;三者在乎身,名傳于后世,與日月并而不息,雖無道之世不能污焉。然則非好死而惡生也,非惡富貴而樂貧賤也,由其道,遵其理,尊貴及己,士不辭也。孔子曰:“富而可求,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富而不可求,從吾所好。”大圣之操也。詩云:“我心匪石,不可轉(zhuǎn)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毖圆皇Ъ阂?;能不失己,然后可與濟難矣,此士

14、君子之所以越眾也。9. 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 不以立節(jié)行誼而以妄死非名 妄:妄想B. 不能恬貧窮 恬:安于C. 天下舉忠而士不與焉 與:參加D. 我心匪石 匪:同“非”,不是10. 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A. 士有殺身以成仁 故殺身以遂其行B. 倚于節(jié)理而不議死地 然則非好死而惡生也C. 非有勇斷,孰能行之 卑賤貧窮,非士之恥也D. 王子比干殺身以作其忠 由其道,遵其理11. 下列語句翻譯有誤的一項是A. 故能身死名流于來世,非有勇斷,孰能行之?因此他們?nèi)穗m死了,好的名聲留傳后代。不是勇敢果斷誰能做到呢?B故夫士欲立義行道,毋論

15、難易而后能行之因此一個讀書人想要按照他的理想去做事情,不論事情是難是易,然后都能勇敢地去做C. 舉信而士不與焉,舉廉而士不與焉天下推舉信義的人,讀書人不在其列;天下推舉廉潔的人,讀書人不在其列D. 能不失己,然后可與濟難矣,此士君子之所以越眾也。一個人能夠不失去自己,然后才可以與他渡河很難,這就是讀書的君子所以超過別人的地方。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認為,勇敢和果斷是“士君者”表現(xiàn)出自己操守與品行的前提條件之一。B.作者用申包胥等三人的事例證明“甘勤苦”、“恬貧窮”、“輕死亡”的人才可以行仁義。C.在作者看來,“士之恥”在于他們愛惜自己的生命,以致正義沒有被樹立,生命

16、沒有顯赫。D.文中引用詩經(jīng)中的詩句和孔子及其弟子的話,既能增強說服力,又使語言精煉典雅。13. 根據(jù)要求完成下面的題目?!静牧隙抗唬骸昂沃^士人?”孔子曰:“所謂士人者心有所定計有所守雖不能盡道術(shù)之本必有率也雖不能備百善之美必有處也是故知不務(wù)多必審其所知言不務(wù)多必審其所謂行不務(wù)多必審其所由智既知之言既道之行既由之則若性命之形骸之不可易也。富貴不足以益,貧賤不足以損。此則士人也。”(取材于孔子家語)(1)用“/”給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所謂 士 人 者心 有 所 定 計 有 所 守 雖 不 能 盡 道 術(shù) 之 本 必 有 率 也 雖 不 能 備 百 善 之 美 必 有 處 也 是 故知

17、不務(wù) 多 必 審 其 所 知 言 不 務(wù) 多 必 審 其 所 謂 行 不 務(wù) 多 必 審 其 所 由 智 既 知 之 言 既 道之 行 既 由 之 則 若 性命 之 形 骸 之 不 可 易 也。(2)【材料一】中孔子說“富而可求,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意思是“如果富貴可以追求,即使是替別人駕馭馬車的工作我也愿意去做。【材料二】中孔子說“富貴不足以益,貧賤不足以損。此則士人也”,意思是“富貴不能對自己有所補益,貧賤不能對自己有所損害,這樣的人就是死人,” 從以上兩句話中,你能看出孔子怎么樣的“富貴觀”,談?wù)勀愕睦斫?。?分)三、本大題共5小題,共17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418題。讀史王安

18、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終欲付何人。當(dāng)時黮黯猶承誤,末俗紛紜更亂真。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區(qū)區(qū)豈盡高賢意,獨守千秋紙上塵。注:王安石變法失敗后,元祐元年(1086年)2月,朝廷編修神宗實錄,書中對王安石多有詆毀。行藏:這里指一生的經(jīng)歷。行,出仕;藏,退隱。黮黯(dn,àn),黑暗沒有光線,這里是蒙昧的意思。丹青,古代繪畫中常用的兩種顏色,后泛指繪畫藝術(shù)。14.中國十分重視記錄歷史,著名的編年體史書有左傳和北宋司馬光編著的 ,而漢代_ _編著的史記,則是一部_ _體史書,它采用的體例也為后世“正史”所采用。15.下列詩句中,與本詩“糟粕所傳非粹美”一句的句式結(jié)構(gòu)相同的一項是(3

19、分)A.羈鳥戀舊林(陶淵明歸園田居)B.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虞美人)C.江晚正愁余(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D.萬類霜天競自由(毛澤東沁園春長沙)16.在詩中,作者認為史籍難于憑信的原因之一是(3分)A.后人對于歷史人物的生平不夠了解。B.歷史人物生前可能已經(jīng)被人們誤解。C.歷史人物的品質(zhì)很難用文字記錄。D.記錄歷史的人故意隱瞞篡改歷史。17.王安石認為“作史難,須博學(xué)多聞”,他曾在游褒禪山記感嘆“古人”“以其”,所以才能在很多領(lǐng)域有所收獲。18.王安石在詩中感嘆“區(qū)區(qū)豈盡高賢意”,意思是史書中那些瑣碎的記載怎么能闡釋清楚高尚賢良的古人的思想呢。你同意詩人的這個看法嗎?請結(jié)合你的閱讀經(jīng)驗闡述

20、。(6分)四、本大題共4小題,共16分。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922題。長 調(diào)朱以撒坐進老式的烏篷船,船身微微晃了一下,天色忽然暗了下來。走出一段,薄薄的月色浮在水面,兩邊房舍影影綽綽。有人走下來提水,有人在窗內(nèi)立著,靜謐的氣息無聲地鋪開。主人輕輕搖著長長的櫓,木質(zhì)之間相互摩擦,欸乃而起,成了水面上最樸素和溫柔的聲響。人不開腔,耳朵全力傾聽著,霎時沒了丁點牽掛。游了一遭,回到木質(zhì)的老房子里,關(guān)了燈,見月光從天窗灑了下來,夏蟲唧唧。主人開始關(guān)門了,這是兩扇厚重的木頭門,門柱和柱礎(chǔ)已經(jīng)磨合得十分圓融了,只是閉合時還發(fā)出冗長的聲響。左鄰右舍顯然也聽到了,不一會兒,可以覺出近處遠處相約一般,一連串地閉

21、門、落閂,像是用這種聲響向外部世界和藹道別。簡明質(zhì)樸,宣告白日勞作結(jié)束,進入安息。這種帶著水鄉(xiāng)詩意的搖櫓聲、閉門聲,人傾聽中,時光停滯不前。長調(diào)我只能在感慨之余,簡潔形容這種安息一般的響聲。長調(diào)意味著緩慢和從容。這和生活在水鄉(xiāng)人家慣有的溫文爾雅行止有關(guān)系。波瀾不驚的節(jié)拍,使整個生活節(jié)奏舒緩下來。像目連戲里邊的長腔,漫長的過程附著在上;像前世的回溯,要許久才能抵達。長長的傾訴從唇齒間飛出,前方?jīng)]有阻遏。長腔未了,你的思緒猶如飛鳥張著雙翼,在天幕上浮動,輕盈自在。許多優(yōu)雅的情節(jié),像婉轉(zhuǎn)飄逸的花腔女高音發(fā)出的詠嘆調(diào),讓人感受著長長的美好。我想,再也沒有其他更抽象的形式了。其實,在行旅中,不熟悉的地方

22、,我都留意著一些修長的、綿延的狀態(tài)。長,說到底就是一種情趣的蔓延它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未及展開便戛然而止。在我撫摸時,它是沒有盡頭的;在我的目光巡視時,它是遼遠的;當(dāng)我用心聯(lián)想時,它的疆界是不存在的。譬如,起伏相銜的古城墻,委婉潮濕的海岸線,翠綠遮覆的峰巒脈絡(luò)。漫步其間,生命悠長起來。自然界在許多方面都以這種長調(diào)的狀態(tài),無聲地推動著一股偉大的力量。唱過蒙古長調(diào)的人認為,唱出長調(diào)的韻致,最好是騎在風(fēng)馳電掣的駿馬上;而唱“花兒”,最好安然地坐在馬背上,持有信馬由韁的散漫花兒比之信天游和采茶調(diào),文靜于前者,粗獷于后者,像從寂寞蒼穹落下的一根空弦,你悠悠然地彈撥吧。顯然,這都是要有條件,就如同

23、我寫行草,一定要用柔韌的長鋒,拉扯出的線條才具有瀟灑的氣度。這種伸長的過程中,許多蓬勃的朝氣,噴涌而出。要說短長,本來是沒有什么意義的,由于人的存在,無疑要把喜好和淡漠附加上去。舊日戲臺上,一身短打和一襲長裙,看上去就知道他們內(nèi)心的距離。長袖善舞啊,手的直露和足骎骎而行,讓柔軟的綾羅包裹,運用得當(dāng),除了斯文,羞怯,欲說還休,什么詩意都躍動蕩漾,沉入平民百姓尋常的日子里。直到有一天,看到臺上一律短打,戴著袖章、扎著皮帶、跺著腳、揮動著手臂,聲色急切,才知道悠揚的余韻已脫略到剩下一個曲牌了。開闊的地帶可以聽到長調(diào)。山林、原野的人們依然習(xí)慣用長調(diào)交接和聯(lián)系。長調(diào)里,體內(nèi)的力量被調(diào)集,還有對于對方的情

24、感,在長調(diào)的延伸中蕩漾著。我喜愛這種伸入空氣里的細節(jié),有時只是一個腔調(diào)被拉動,遙遠的河對面,船篙直直戳入旁邊的沙地,野渡無人,扁舟自橫。躊躇間,驀然記起山村曾經(jīng)用過的腔調(diào)。一聲長傳,掠過河面,聲止息,小茅舍走出一人,斜戴竹笠,拔篙點水,船破漣漪而來。約定俗成的音符,比言語的直陳更有韻味。在山水間浸染過的人,想必會心于此。而密集人群生存的城市,高墻林立,沒了寥廓高遠。面對面的人,從張開的嘴迸出的話語,嘈嘈切切,都直奔主題。街市上匆匆趕腳的人,有的正在使用著現(xiàn)代化的通訊工具,指揮遙遠處的進程。世間的漫長被控制了、簡化了,天涯只是咫尺,其中就包含了腔調(diào)悠揚的終結(jié)。我固執(zhí)地認為,舒緩或急切的腔調(diào),是由

25、空間空曠或逼仄來決定的。我聽到的長調(diào),平和、通暢貫穿首尾,屬于一些從容不迫喝著大碗茶的人,坐在不太通亮的民居茶館,想著童年的阿嬌和搖不到的外婆橋,想著衣袂飄飄、身影長長的舊日時光,看著夜張開翅膀,在淡淡的月色下,聽著隔岸隱約可聞的簫聲。過日子的步子停了下來,讓我的貪戀,如同梭羅之于瓦爾登湖、艾略特之于荒原。有些時刻,生活的確幽遠得如同一個童話。19. 對文章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A.本文語言直白鮮明,充滿時尚,讀來韻味悠長。B.本文結(jié)構(gòu)自由,隨意點染,開合自如。C.本文選材廣泛,豐富多樣,與主題的統(tǒng)一性相結(jié)合。D.本文直接思考生命形態(tài)本身,深刻尖銳。E.作者提醒人們,放慢腳步,充

26、分領(lǐng)略生活的美好。20.下列加點字的字形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和藹 B.散漫 C.蓬勃 D.暮然21.解釋文章標題的含義和作用。(4分)22. 下文是作者朱以撒的創(chuàng)作談,你讀后有怎樣的感受?請結(jié)合你的寫作實際或者閱讀積累,任選一個角度談一談。(5分)1995年我開始寫點散文。此前一直傾心傾力于書法創(chuàng)作與研究。直到這個時候,突然覺得很需要以文學(xué)語言表達個人的感受。這種來自個人的需要成為我寫作的樂趣。既然是個人的感受的表達,真實肯定要放在首位。如果一個人持有精湛的文學(xué)技巧,能夠充分地表達,著實可喜,甚至讓人羨慕。如果不能充分表達,過程中打了折扣或者產(chǎn)生偏頗,只要基于真情實感,也甚可自慰。因為技

27、巧可以在長久的磨煉中逐漸遞進、優(yōu)化,而個人的感受,如果一開始就沾惹上刻意、矯飾的習(xí)氣,形成慣性,那才是難以轉(zhuǎn)捩的。這對于個人來說才是精神上的大疾患,是很不好的事情。小孩兒說話是談不上有什么技巧的,不像成年人長篇大論,又是邏輯思維又是感性發(fā)揮。但小孩兒說話有真趣,很率性,讓人覺得毫無偽飾,會饒有興致地期待他們說下去。待他們長成之后,慢慢掌握一套說話本領(lǐng)了,稱得上會說話的人了,可是小孩兒那些可愛的趣味卻跟不上來,甚至全然不見了。我是因為自己需要才動筆的,那么,我就寫自己的一點點感受吧。至于其他的,我就不在意了。五、本大題共2小題,共60分。23.微寫作(10分)根據(jù)漫畫健康第一,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

28、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請你為盲人講解這幅漫畫的內(nèi)容。要求語言準確,條理清楚。請你針對漫畫下面的話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觀點明確,有說服力。請你以健康第一為題目,講一則身邊的故事。要求中心明確,敘述真實。24.作文(50分)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文。閱讀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感動中國是中央電視臺打造的一個欄目,已經(jīng)連續(xù)舉辦多年,通過多種投票方式選取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和團隊。但是,近日有微博稱,這個節(jié)目不應(yīng)該過于苦情,“中國式好人”應(yīng)該是快樂、幸福、富足的。這則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要求書寫規(guī)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不少

29、于700字。不得抄襲、套作。閱讀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社會學(xué)家認為,一個人獲得良師益友的途徑跟他的活動半徑有關(guān)?;顒影霃皆酱螅@得的社會關(guān)系類型就越多。如果總是待在自己所處的小地盤里面,就會慢慢自我腐化。這則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書寫規(guī)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不少于700字。不得抄襲、套作。東城三模參考答案一、本大題共8小題,共31分。1.(2分)D2.(2分)B3.(6分)(1)看起來舒服,視覺效果協(xié)調(diào),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感覺。(2)比喻串門時,被拒絕進門。(3)指雙方互相謙讓敬酒,來來往往像拉鋸一樣,耗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形成膠著狀態(tài)。(每題2分,

30、意思對即可。)4.(4分)AC5.(4分)甲:重儀表 乙:懂禮貌(每處2分,符合動賓結(jié)構(gòu)特點,意思對即可)6.(4分)BE7.(6分)分條概括(3分)按禮制準備禮物;懇請進門;拜禮后從左邊進門;遞上禮物;脫鞋進屋;坐席講究;坐姿不得隨便;對尊者讓席;禮讓座次;敬酒。按點給分,2點1分,答出6個得3分。答主人的做法不給分。不可忽略的(1分)任選一項。原因(2分)言之成理即可。8.(3分)會稽山陰之蘭亭 群賢畢至 少長咸集二、本大題共5小題,共26分。9.(3分)A10.(3分)C11.(3分)C12.(7分)(1)(3分)所以一個讀書人想要照他的理想去做他應(yīng)該做的事,(先要)不問事情的難和易,然

31、后才能去做。(2)(4分)能夠不失去自己,這之后才可以共患難,這就是讀書人用來超越別人的地方。13.(1)公曰:“何謂士人?”孔子曰:“所謂士人者,心有所定,計有所守,雖不能盡道術(shù)之本,必有率也;雖不能備百善之美,必有處也。是故知不務(wù)多,必審其所知;言不務(wù)多,必審其所謂;行不務(wù)多,必審其所由。智既知之,言既道之,行既由之,則若性命之形骸之不可易也。富貴不足以益,貧賤不足以損。此則士人也?!眳⒖甲g文:哀公問道:“請問什么是士人?”孔子回答說:“所謂士人,他們心中有確定的原則,有明確的計劃,即使不能盡到行道義治國家的本分,也一定有遵循的法則;即使不能集百善于一身,也一定有自己的操守。因此他們的知識

32、不一定非常廣博,但一定要審查自己具有的知識是否正確;話不一定說得很多,但一定要審查說得是否確當(dāng);路不一定走得很多,但一定要明白所走的路是不是正道。知道自己具有的知識是正確的,說出的話是確當(dāng)?shù)?,走的路是正道,那么這些正確的原則就像性命對于形骸一樣不可改變了。富貴不能對自己有所補益,貧賤不能對自己有所損害。這樣的人就是士人?!保?)(6分)孔子的富貴觀,2分;綜合兩則材料得出,1分。自己理解正確,言之成理,2分。語言表達順暢,1分。三、本大題共5小題,共17分。詩歌賞析:自古以來功成名就的人可是歷經(jīng)了千辛萬苦啊,而他們的事跡最后會由誰來記載呢?當(dāng)時的人尚且難以看清事情的來龍去脈,記不準確,后世更是

33、眾說紛紜,看不清歷史真相了。史書上流傳下來的也有糟粕,記錄下歷史事實就如同繪畫之中畫出人物之精神一般難。有限的記載怎能把古代圣賢的思想完整真實地表現(xiàn)出來?而總有些人就是死守典籍,不肯醒悟。首聯(lián)“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終欲付何人?”突兀而起,以強烈的對比顯示了自古以來無數(shù)高賢的悲哀。在生前,為了建樹自己的功名,他們費盡心力,受盡“苦辛”;但是,在死后,他們的行藏最終又會托付給什么人呢?在建功立名時,他們作出的努力和犧牲都是自主的;但是,之后他們的一切又要不自主地委之他人,任其擺布,任其剪裁了,對于這一點他們是無能為力、無可奈何的。也就是說,這種悲劇是無法避免的。以下二聯(lián)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展現(xiàn)了這種悲

34、劇的實質(zhì)。頷聯(lián)“當(dāng)時黮闇猶承誤,末俗紛紜更亂真”,承接首聯(lián),從史實失真的角度敘寫了高賢的悲衰?!包l闇”,不明貌,語出莊子·齊物論:“我與若不能相知也,則人固受其黮暗。吾誰使正之?”上句即化用莊子句意,意謂在當(dāng)時的情況下,高賢們已經(jīng)蒙受了他人的誤解,而自己又無從正之,致使自己真相不明,品德不彰。“末俗”,本指亂世敗壞的習(xí)俗,如作者韓子詩中就有“力去陳言夸末俗,可憐無補費精神”的詩句;這里與“當(dāng)時”對舉,又有表“后來”的時間義。在當(dāng)時,高賢們已承污納穢,受到誤解;而后來末流所至,更是以假亂真,以訛傳訛,從而使高賢們的行藏失去了原來的真相。頸聯(lián)側(cè)重感嘆史書本末倒置,使高賢精神難現(xiàn)。歷史所傳

35、的是高賢們那無關(guān)宏旨的粗劣無用的糟粕,而不是他們一生中的精粹美好的嘉言善行。如果先賢們九泉有靈,對于這種頭腳倒置的裁剪定然會憤從中來、悲從中發(fā)的吧?!暗で唷?,是古代繪畫中常用的兩種顏色,后泛指繪畫藝術(shù)。人物的神采韻味在繪畫中本來就是最難傳達的了,而修史者們有意的刪改、倒置,更使他們最為粹美的精神蕩然無存、匿然無曜了。所傳非斯美,斯美又不傳,這種對高賢的惡意塑造和篡改,是比不傳更為殘忍,也更為可悲的了。高賢們不由自主、無可奈何地將自己的功名行藏托付給了這樣的人們,他們惡意刪改、以假亂真,致使先賢們粹美不傳、精神難見,這是一種何等慘凄的悲劇啊?!皡^(qū)區(qū)豈盡高賢意”為“豈盡高賢區(qū)區(qū)意”的倒裝,“區(qū)區(qū)”

36、猶“拳拳”。這句是說,修史者們的胡作非為,怎么能夠表盡高賢們的拳拳之意呢?在他們的刀筆之下,高賢們已經(jīng)被修改過、重塑過了;但是高賢們留給后人的形象恰恰又是被他們重塑過的那種角色,因此,高賢們也就只能蒙受千古不白之冤了?!蔼毷厍锛埳蠅m”以無比沉痛的筆觸狀寫了高賢們蒙塵納垢卻又無力中說的凄涼結(jié)果:他們永遠不會為自己說什么了,生前也不能,更何況千年以后的今天!王安石曾作過許多詠史或懷古的詩篇,他的這類詩歌常常能夠針對千年相沿的歷史陳見,發(fā)前人之未發(fā),因而立意超卓,表達了自己的獨特見解和深刻的批判精神。本詩題為“讀史”,可見它不是針對某個具體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而發(fā),而是針對整個歷史而發(fā),因而具有更

37、大的藝術(shù)概括力和更廣泛的指對性。在這首詩歌中,他所揭示的先賢們的悲衰固然表現(xiàn)了他深刻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但是這種悲哀不僅僅是先賢們的,而同時也屬干作者自己。王安石既是一位詩人,更是一位政治家。他任參知政事以后,積極推行新法,本為起弱圖強,但是這種改革之舉,當(dāng)時就有人非議,黮暗承誤,而后人又將如何評說,他白己更是無從左右的了。他自己對此是不能不感到深深的憂慮的。作者正是把自己這種探刻的人生體臉融鑄到這首詩歌的創(chuàng)作中,借古人的悲哀表現(xiàn)了自已悲哀、疑懼和憤激的復(fù)雜情感。這首詩歌作者完全是有感而發(fā)的,但是它本身所昭示的對書本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卻無疑具有普泛性的哲理意義。書本是前人經(jīng)臉、智慧和血汗的結(jié)晶,因此,為了繼承前人寶貴的精神遺產(chǎn),為了充實自己的知識,就必須廣博地讀書。但是,書本又并不都是客觀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這里有高下之分、有真?zhèn)沃畡e,因此,在讀書時必須善于區(qū)別,批判地繼承。前人云“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誠如是也!所以。我們在讀書時應(yīng)該始終保持清醒的批判精神,而不能無保留地兼收并蓄,以假為真,以訛傳訛,以至為書而誤;我們只有以懷疑的理性目光去擇取、去吸收,才能化他人的成果為自己的血肉,充實自己,發(fā)展自己,這就是本詩所給予我們的哲理性的啟示。14.(3分)資治通鑒 司馬遷 紀傳1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