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閱讀教學成為引領語文學習的旗幟_第1頁
讓閱讀教學成為引領語文學習的旗幟_第2頁
讓閱讀教學成為引領語文學習的旗幟_第3頁
讓閱讀教學成為引領語文學習的旗幟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讓閱讀教學成為引領語文學習的旗幟    讓閱內容提要初中閱讀教學的開展,應當把重點放在通過課內引導,調動了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他們的閱讀興趣,并且授之以正確恰當的方法,引導他們主動探索,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語文學習便可功到自然成。關鍵詞閱讀教學 課外 興趣 方法 習慣隨著素質教育以及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閱讀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v觀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我發(fā)現(xiàn),閱讀教學能否取得理想的成效,直接關系到學生作文水平的高低,以致語文素養(yǎng)的高低。新課程標準對初中學生的閱讀提出這樣的要求:“養(yǎng)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現(xiàn)代文每分鐘不少于500字;閱讀淺易文言

2、文,能借助注釋和式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yōu)秀詩文80篇;學會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可現(xiàn)在語文課課時有限,怎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大量卓有成效的閱讀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成為長期困擾我們的一個問題。在苦思冥想卻沒有對策時,我想到了古人的閱讀。古人讀書,十年寒窗,韋編三絕,圣賢書了然于心,不論是文學功底,還是論辯技巧,治國方略都有了綜合的掌握和涉獵,個人的修養(yǎng)更是高不可測。對于一些啟蒙讀物,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無不熟諳通曉,爛熟于胸。如果說現(xiàn)在的初中生語文素養(yǎng)不高,主要歸因于閱讀量的欠缺上。古人

3、的文學造詣之所以很高,能夠出口成章,提筆成文,難道不是他三更燈火五更雞,懸梁刺骨讀書得來的?現(xiàn)在學生讀書甚少,語文課想取得古人這樣的成效,豈不是異想天開。古人讀書可非一日之功,從小時候開始,四書五經,詩詞歌賦,“三年不窺園”,最終才有“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成就??上攵覀冮喿x教學的重點應當放在正確地引導學生開展充分有效的課內課外閱讀,并且養(yǎng)成優(yōu)秀的閱讀習慣,可以說,成功的閱讀教學,對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決定作用。博學才能多才,博聞才能強記,見多才能識廣。現(xiàn)在的情況卻很讓人擔憂,我們花在閱讀上的時間本來有限,可大部分都是斷章取義,尋章摘句,最終連基本的閱讀能力也沒有具備,對知識

4、的積累也相當欠缺,最后連那些皓首窮經的宿儒也比不上。所以,我們語文課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教給學生有效的閱讀方法,只有喜歡讀書了,會讀書了,學生的字詞積累、作文水平、口語交際能力等都會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其語文綜合水平也會有大幅度地提升。多讀不僅能開闊視野,增長見識,而且能夠鍛煉思維,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以至砥礪思想,陶冶情操,修身養(yǎng)性。由于課內的時間有限,我們如果把時間花在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上,勝過我們課堂上聲嘶力竭地條分縷析,字斟句酌,只有學生加強了對閱讀的理解和興趣,他們對語文的喜愛就會加之一分,才會花更多的時間去進行課外閱讀。愛因斯坦說過,“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在于業(yè)余時間。”陸游教

5、子說,“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說的也是這個道理。那么,怎樣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地課內課外閱讀呢?下面是我的幾點思考:一、突破口激發(fā)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彼寡孕欧?!現(xiàn)在大部分學生閱讀量少的原因不在于他沒有時間閱讀,而是他不愿意閱讀,讀書對他來說沒有多少吸引力。他寧愿去打電腦游戲,去看電影電視,也很少有人主動去閱讀。就算是我們課堂上那樣強制性的閱讀,也不會收到理想的效果??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敝挥姓{動了他們的興趣,我們在課堂上的那些分析講解,循循善誘,才能引導他們下去自己閱讀,從而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參與意識和探究精神。如果學生不喜歡閱讀,那么即使學習過的,閱讀后的

6、,很快就會忘到九霄云外。因此,我認為激發(fā)閱讀興趣是擴大學生閱讀視野最有效的辦法,也是提高語文水平最關鍵的一環(huán)。在學習智取生辰綱時,為了能夠引導學生在課外多讀水滸傳,提高文學修養(yǎng)。在課堂上,我給學生介紹了相關的背景,基本資料,以及學生相對熟悉的一些故事情節(jié)梗概,尤其是對他們略知一二的精彩情節(jié)用三寸不爛之舌加以描述,學生聽得津津有味,心無旁騖。這時,下課鈴響起,我的說書也戛然而止,學生一個個意猶未盡,正好勾起他們的興趣。我便告訴他們,想要了解更多的精彩篇章,請課外多用時間閱讀原著,我所廡的不過是九牛一毛,學生的熱情非常高。一個不喜歡讀書的女生說,“老師聽您講那么有意思,我自己看起來怎么不太懂呢?”

7、針對這種困惑,我不失時機進行正確指導,告訴她堅持閱讀,有問題多問,發(fā)現(xiàn)樂趣就容易了。果然,很快,學生就入門了。這樣,我就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其實,興趣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使醉心于雕塑的羅丹忘記了客人的存在,它能讓入迷計算的安培追著馬車跑,它也讓潛心書法的王羲之用鏝頭蘸著墨吃興趣的力量是可怕的。只有掌握了這一把利劍,把學生的興趣作為突破口,我們的閱讀教學就已經成功了一半。二、技巧講求方法古人的讀書方法多種多樣,都可以為我們所借鑒,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便可做到事半功倍。徐庶、石廣元、孟公威“三人務于精熟”,教給我們讀書要會精讀;“而獨觀其大略”的孔明則教會我們多涉獵瀏覽;同時,對于一些較為深奧的

8、文章,陶淵明先生也告訴我們要“好讀書,不求甚解”,重在“會意”的閱讀方法。針對不同的作品,我們可以選取不同的方法來對待,精讀品味經典作品,既可以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和水平,也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魯迅認為,讀書“須如蜜蜂一樣,采集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魯迅在精讀的同時,也主張博覽群書。他在年輕時,除規(guī)定的功課之外,天文地理,花鳥蟲魚之書,無所不讀。這種閱讀方法能夠擴大我們的視野。當然對于一些朦朧的作品和書籍時,我們不妨把不太明白的權且放過,做到“只能會意,不可言傳”,也未嘗不可。不論什么方法,聚精會神是最關鍵的。魯迅讀書提倡五到法。即心到、眼到、口到、手到

9、、腦到。心到,指集中精力,全神貫注;眼到,指細心瀏覽,目光敏銳;口到,指誦讀朗讀,聲情并茂;手到,指勤用筆墨,勤記筆記;腦到,指善于動腦,勤于思考。這種精力高度集中的讀書方法,知識記得牢,用得活,效率高?,F(xiàn)在是一個信息高速傳播的時代,我們須學習先人,前人擠時間來讀書。歐陽文忠公“平生惟好讀書,坐則讀經史,臥則看小說,上廁則閱小詞,蓋未嘗頃刻釋卷也”,他的“三上”讀書法我們仍然值得我們學習。董遇的“三余”讀書法,“冬者,歲之余也;夜者,日之余也;雨者,月之余也”。這兩種方法勸告人們讀書要善于利用零星時間,做到時時可讀書,處處能讀書,使讀書完全生活化。古人尚且如此惜時,何況我輩,“逝者如斯,不舍晝

10、夜”,只有珍惜點滴時間去閱讀,我們學生的語文水平必然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三、登堂入室探索鉆研只有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教給正確的讀書方法,他們就會如虎添翼,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被充分地調動起來。在不斷刺激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同時,他們就會花更多的時間去探索和鉆研。去年,易中天品三國在百家講壇風靡時,適逢我們學習課文楊修之死、出師表和隆中對。所以我借易先生普及三國的東風,將學生對三國演義的閱讀興趣,以至探索熱情調動了起來。本來,學生最初熟悉的只有草船借箭、三顧茅廬等故事的片斷,可經過幾節(jié)課后,學生竟然有人來問我田豐、沮授和袁紹的對話細節(jié),郭嘉遺計定江東詳情,甚至還有曹操的歷史形象和文學

11、形象比較分析等等,讓我瞠目結舌,驚喜不已。我知道,這是學生在正確的引導下,已然達到了登堂入室的境界,他們已經有了主動的探索和鉆研的意識,并且掌握的知識和自身的能力也是與日俱增。四、習慣成自然功到自然成有人說,優(yōu)秀是一種習慣。的確,今天你覺得這個有趣、吸引你,就去讀了,可能明天就會懈怠了。最難得的是是要天天堅持,持之以恒,這樣才能養(yǎng)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宋人黃庭堅有一名言:“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此味非指佳肴美味,卻也寓有鮮美愉悅、生動有趣之意。此面目可憎,亦非幾日不讀書便成丑八怪,而是指低俗難耐,使人頓生厭惡之感。這也說明一個持久的好習慣對人非常重要。有一個婦孺皆知的普

12、遍真理,量的積累才能引起質的變化。我認為,只有閱讀達到了一定的量,你的收獲往往就會功到自然成,不論是做題應試皆可游刃有余,做人處事更會從容應對。著名學者錢鐘書先生曾有言,要想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圖書館里,就得先把圖書館放進腦子里。當年,在破格被清華錄取后,他的志愿就是:橫掃清華圖書館。他的中文造詣很深,又精于哲學及心理學,終日博覽中西新舊書籍。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名,甚至在某個學年還得到清華超等的破紀錄成績,最終也成為一代學者大師。由于先生學貫中西,學術界自成一家,成就巨大,被譽為文化昆侖。初中閱讀教學的開展,只有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他們的興趣,并且授之以正確恰當的方法,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探索,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語文學習便可高枕無憂了??傊?,初中閱讀教學任重而道遠。只有調動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在正確理念的指導下,把精力一心撲到閱讀上,興味盎然地進行閱讀訓練。那么,有朝一日,你在東籬采菊時,悠然回首,或許就會見到心中神往已久的南山,那才是采擷碩果之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