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4課《古詩三首》優(yōu)質(zhì)教學設計_第1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4課《古詩三首》優(yōu)質(zhì)教學設計_第2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4課《古詩三首》優(yōu)質(zhì)教學設計_第3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4課《古詩三首》優(yōu)質(zhì)教學設計_第4頁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4課《古詩三首》優(yōu)質(zhì)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二單元 單元教學總覽 【教材分析】1 .單元主題:本單元主題為“金秋時節(jié)”,教材圍繞主題編排了山行贈劉景文夜書所見 三首古詩和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聽聽,秋的聲音三篇課文,從不同角度展現(xiàn)了秋天別樣的風景。古詩三首描述的是古代詩人眼中的秋景,或詠景言志,或借景物描寫勸勉朋友, 或借景描寫表達思鄉(xiāng)懷舊之情,三首古詩都配有插圖, 有助于學生理解古詩內(nèi)容,體會古詩表達的思想感情。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以兒童的視角,描寫了一陣秋風、一夜秋雨后鋪滿法國梧桐落葉的水泥道上的美景,課文配有一幅插圖, 精美的插圖與課文描繪的情景極為吻合,有助于學生圖文對照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秋景之美。秋天的雨是一篇洋溢著詩

2、情畫意和童真童趣的散文,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寫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 歡樂的秋天,課文的文字與插圖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圖中的花、 樹、田野配合著文中優(yōu)美 的詞句,能讓學生對秋天產(chǎn)生無限的遐想,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進入課文描繪的情景。聽聽,秋的聲音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聲響,用詩的語言,贊美了秋天,是個語言精練,表 達富有韻味,展現(xiàn)了秋天的生機和活力, 課文配有一幅插圖, 表現(xiàn)了天上的一排排大雁和地 上農(nóng)作物豐收的景象,能幫助學生體會秋景的美麗,想象秋天的畫面和聲音。本單元主旨是引領(lǐng)學生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學習寫日記。

3、篇章頁上呈現(xiàn)了詩歌形式的人文導語“金秋的陽光,灑在樹葉上,灑在花瓣上,也灑在我們的心田?!迸浜厦?繪兩個孩子騎著自行車穿行于深秋道路的視野宏闊的畫面,意境深遠,耐人尋味。2 .單元重點:(1)閱讀時,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這是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學生在低年級學會了借助圖畫、利用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等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本單元是在以上基礎(chǔ)上的延展和提升,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方法,并綜合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閱讀中遇到的難懂的詞語,并逐步做到運用自如。本單元教材中,古詩三首側(cè)重引導學生借助注釋理解古詩中難懂的詞語;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側(cè)重引導學生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結(jié)合生活實際等方法理

4、解課文中難懂的詞語,課后練習二直指本單元要素,引導學生學會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秋天的雨以詞語“五彩繽紛”為例,引導學生運用多種不同的方法,如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象畫面等理解詞語的意思;完成課后練習三的仿寫時,引導學生用上課文中描寫秋天的詞語。聽聽,秋的聲音一文用詞優(yōu)美,想象“交流平臺”引導學生總豐富,通過閱讀引導學生學會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語文園地的 結(jié)理解詞語的方法,“詞句段運用”的第二題安排了實踐運用的練習。(2)運用日記記錄生活。 本單元的習作要求是“學習寫日記”。日記是三年級習作起步練習的一個重要形式,日記屬于應用文,寫日記選材靈活,寫法自由,學生可以在日記中無拘無束地

5、記錄自己的生活。本單元的習作編排,目的在于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初步學習積累習作的素材,并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學情分析】由于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淺,可能對古詩所表達的感情不容易理解,需要他們通過畫面,以及多次誦讀,從字里行間去品味。秋天,對孩子來說并不陌生,在生活中學生對秋天積累了一定的感性資料。所以,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采用自讀自悟、情境朗讀、邊讀邊想象畫面等學習方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在讀中積累、讀中感悟、讀中運用。學生初次接 觸現(xiàn)代詩,教學的重點和關(guān)鍵都落在了朗讀上,課堂上老師的精彩范讀往往可以促進學生朗讀欲望的產(chǎn)生,形成學習的動力。【教

6、法建議】1 .本單元課文最大的特點是語言生動優(yōu)美,適合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 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讀出秋天的韻味,讀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讀中熟讀成誦,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受力,并摘抄積累自己喜歡的句子;要注意依托課后題和泡泡示例把“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詞語”這一語文要素與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有機結(jié)合起來,在探究交流中不斷總結(jié)與提高,最后通過“交流平臺”進行方法的梳理與總結(jié)。2 .本單元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安排了一些從讀到寫的仿寫練習,讓學生將自己觀察到的秋天的景象寫下來,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提前觀察。寫日記的教學要考慮到三年級習作起步階段的特點, 不要隨意拔高要求, 重在讓學生感受寫日記的好

7、處,了解日記的基本格式,并注意激發(fā)學生堅持寫日記的信心,使其逐步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 并感受寫日記的樂趣。3 .引導學生關(guān)注和閱讀篇章頁,形成對單元的整體認識?!菊n時安排】|分類內(nèi)容課時4.古詩一首3課文5.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26.秋天的雨27.聽聽,秋的聲音1習作寫日記2語文園地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 書寫提示日積月累2合計124古詩三首(精讀課文)【教學目標】1 .會認本課“徑、斜”等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挑”,會寫“寒、徑”的 13個會寫 字。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默寫山行。3 .借助注釋,大致理解詩句的意思。 能從古詩中的景象知道古詩描寫的季節(jié)。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

8、愛之情。-【教學重點】熊:正購、一遠處有感他也即便三首止專并能亨明。激發(fā) _| /必備品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不的函愛之情:教教學難點】通過看注釋,查字典,聯(lián)系學過的古詩、成語,根據(jù)上/ 關(guān)鍵能力下文和生活積累推測、判斷重要字詞的意思,從而完整地理解詩意?!窘虒W課時】3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會認“徑、斜” 2個字,會寫“寒、徑”等 4個字。2 .通過看注釋,查字典,聯(lián)系學過的古詩、成語,根據(jù)上下文和生活積累推測、判斷重要字詞的意思,從而完整地理解詩意。3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能背誦,通過對詩句的誦讀感悟,體會詩中描繪的濃濃秋色和詩人抒發(fā)的感情,感受詩歌美的意境。4 .通過對詩句

9、的誦讀感悟, 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激發(fā)學生對秋天的美的欣賞,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教具準備】 課件(筆順動態(tài)演示朗讀音視頻 建議使用小學課件)【教學過程】內(nèi)容課件頁 碼一、導入新課導入類型:交流古詩,激發(fā)興趣。教師口述:老師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同學們都非常喜歡古詩,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在古詩中作者用最凝練、 最簡潔的語言表達出美妙的境界。大自然的日月星辰、江河湖海、花草樹木、鳥獸蟲魚都是詩人作詩的素材,春夏秋冬各 具特色的奇特景色在詩人筆下變得更加奇妙。同學們一定積累了很多描寫四季景色的古詩,請大家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的才華。(全班交流,教師根據(jù)學生交流情況進行評議和小結(jié)。)

10、總結(jié)交流:春夜喜雨(唐彳t)杜甫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日(宋代)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夏時田園雜興(朱)氾成大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蟆蝶飛。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楓橋夜泊(唐代)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秋思(唐代)張籍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劉長卿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江雪(唐

11、代)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2)展示圖片:你知道這是什么季節(jié)嗎?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秋天有哪些特 點?6 / 44教師提示:深秋的一天,我國唐代著名詩人杜牧乘著馬車在山中行走的時候, 被楓林美景所吸引,山上美景讓他流連忘返, 在詩人杜牧眼中,秋天楓葉的生命 力仿佛比春天鮮花的生命力還要旺盛,晚秋的景色也同樣生氣勃勃,充滿活力。 他觸景生情,揮毫寫下了千古傳頌的名詩一一山行。這節(jié)課,我就和大家一 起來學這首詩。板書:山行(杜牧)。(3)這么美的景色,讓我們一起走進詩中去領(lǐng)略一下吧!【設計意圖:通過師生交流描寫四季的古詩導入課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使學生興趣

12、盎然地進入教學情景?!慷⒔榻B作者(4)杜牧:(803-852 )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精通 兵法,有政治才能,詩文都寫得很好,詩以七絕最為出色。與李商隱齊名,世稱 “小李杜”。三、初讀感知(6)1 .聽范讀。邊聽邊畫出詩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2 .學生初讀:同學們,首先請你們自由朗讀這首古詩, 用你們平時學會的學 習古詩的方法學習交流, 朗讀的時候,要把字音讀準,然后邊讀邊邊記下自己讀 懂了什么,標出讀不懂的地方。課件出示初讀要求: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 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學生自由朗讀,小組交流,檢查交流情況。3 .檢查初讀情況(1)認讀生

13、字練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石徑 傾斜(重點指導讀準前鼻音“徑”。)你認為詩中哪些字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復讀。(2)理解詞語:結(jié)合注釋和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互相交流對古詩中詞語的理解。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8)【寒山】產(chǎn)生,生出。“白云生處”指山的深處。【石徑】因為。【生】深秋時節(jié)的山?!咀?、石子小路。(9)(3)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評: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廣加彩字需重點指導。建議用課件四、學習“會寫字”/的“筆順演示”完成教學。寒徑斜霜1 .學生字: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形近字辨析:“塞一寒” “經(jīng)一徑” “雷一霜”。力口一加:“余+斗=斜”。2 .

14、指導書寫(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霜”:“雨”作偏旁時,左邊豎變點,橫折鉤變成橫鉤。“寒”字的下 面不是兩點水。“徑、斜”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徑”要寫得左窄右寬;“斜”要 寫得左右等寬。)(10 13)(2)老師范寫,重點指導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霜”和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斜”,學生 練寫。寒:上下寬中間窄,中間是三橫兩豎,下邊的撇和捺要舒展。徑:左窄右寬,左邊是彳,右上邊第二筆點在撇的下邊中間位置、上邊不交 叉。斜:余字第二筆捺變?yōu)辄c,豎鉤連接上橫,下橫稍長,斗字的中豎要長。霜:整體筆畫多、要寫緊湊,雨字要寫扁一些、下框變?yōu)橐弧>殞W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

15、對照,及時改正。【設計意圖:在會寫字的教學中鼓勵學生運用積累的多種方法識記生字,體現(xiàn)部編版教材多元識字的理念。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主動性和自覺性,有效提高了學生識字的能力。對重難點生字的書寫指導,培養(yǎng)學生書寫漢字的興 趣,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寫字方法,為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打下基礎(chǔ)?!课濉⒔柚⑨?,理解詩意。1 .課件出示:山行【唐】杜牧(14)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2 .學生熟讀課文:開火車讀、賽讀、小組讀、同桌讀。3 .借助注釋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4 .全班交流,教師評議并小結(jié):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頂,在白云飄浮的地方有幾

16、戶人家。 停下來欣賞這楓林的景色,那火紅的楓葉比江南二月的花還要紅。六、品讀欣賞,深入探究。(一)初解詩意。1 .談話激趣:杜牧在這首詩中只用了二十八個字, 就為我們描畫了一幅異常 美麗的秋景圖。詩中的每一個字都是經(jīng)過詩人精心雕琢的, 下面我們一起來細細 地品味,看大家是否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2 .理解詩題:“山行”就是在山中行走的意思。你知道作者在山中行走時是 什么季節(jié)嗎?(深秋)詩中哪些地方告訴了我們季節(jié)呢?(“寒、晚、霜葉”告 訴了我們當時的季節(jié)是秋季。)作者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寒山、石徑、白 云、人家、楓林、霜葉。)3 .交流:這么多的景物中,最吸引作者的是什么?(霜葉)4 .交流:作者

17、喜歡楓葉的原因是什么?(霜葉紅于二月花)5 .探究:正是美麗的楓林晚景使得作者難以抑制自己的驚喜之情,作者的什么動作讓我們感受到這份驚喜?(停車)6 .讓作者“停車”的原因是什么?(霜葉紅于二月花)這里讓我們感受到作 者眼里深秋的紅葉有什么特點?(和二月花相比,讓我們感受到紅葉紅得鮮艷, 紅得旺盛,紅得有生命力;我們從秋天的葉子中感受到的是生機勃勃,甚至比春天的花更覺生命力旺盛,絲毫看不出要走進冬天、走進衰敗的痕跡。)7 .詩人為我們展現(xiàn)出的是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這里有寒山、石徑、白云、人家、紅葉,這些景物構(gòu)成了一幅和諧統(tǒng)一的畫面。但是讓詩人更動心的是深秋的紅葉!作者是用什么手段表現(xiàn)出來的呢

18、?(霜葉紅于二月花) 這句詩是什么意思呢?(和二月的紅花對比。 讓我們看到了深秋的楓葉上除了顏色的艷麗,還具有更能耐寒,經(jīng)得起風霜考驗,經(jīng)霜不凋,遇寒更顯出旺盛的生命力。)(二)深入體會。1 .教師導言:深秋時節(jié),天氣已經(jīng)轉(zhuǎn)冷。 遠處山林中詩人杜牧乘坐的轎子正 慢慢走來,首先映入詩人眼簾的是什么?(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2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文插圖,說說看到的景物。結(jié)合圖片小組交流景物的 特點。3 .小組代表發(fā)言,教師小結(jié):一個“遠上”寫出了 “山”的綿延起伏;一個“寒”刻畫了 “山”的凄清寒冷。詩人面前是一條石頭鋪就的小路。一個“斜”字讓我們體會石徑的彎彎曲曲。在虛無飄渺,白

19、云升騰的遠處隱 隱約約可以看到有幾戶人家。(15)4 .教師小結(jié):詩的前兩句“寒”字點明深秋季節(jié);“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 “斜”字照應“遠”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一個“生”字,形象地表現(xiàn)了白云升騰、繚繞和飄浮種種動態(tài),也說明山很高?!坝腥思摇比謺谷寺?lián)想到炊煙裊裊,雞鳴犬吠,從而感到深山充滿生氣。5 .學生邊觀察課文插圖,邊誦讀前兩句詩句。6 .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詩句的理解,描繪出“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16 / 44(16)(17)人家的簡筆回。7 .談話過渡:正當轎子緩緩前進時,詩人又看到了什么?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 事?(“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保?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

20、課文圖片,說說看到的景物。結(jié)合圖片小組交流景物的特點及接下來發(fā)生的事情。9 .小組代表發(fā)言,教師小結(jié):詩的后兩句“晚”字用得無比精妙,它蘊含多 層意思:點明寫傍晚之景。傍晚晚霞和楓葉互相輝映,楓林格外美麗。詩 人傍晚還舍不得登車離去,表達對紅葉喜愛。停車久,觀察細才能悟出“霜葉 紅于二月花”這樣富有理趣的警句。“霜葉紅于二月花”,運用對比的方法,寫出深秋的楓葉形象生動,這是全詩的中心句。“紅于”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艷,而且更能耐寒,經(jīng)得起風霜考驗。詩人通過描寫了一幅秋景 圖,表達對紅葉的喜愛之情,贊美秋天的美麗。10 .學生邊觀察課文插圖,邊誦讀后兩句詩句。11 .鼓勵學生認真

21、體會、感悟“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繼續(xù) 完善自己的簡筆畫。12 .引導體會:“停車坐愛楓林晚” 一句鮮明地表白了作者對楓葉的喜愛之 情,而“霜葉紅于二月花” 一句將作者對楓葉的喜愛、贊美之情表達得更加淋漓 盡致,以至作為名句千古流傳?!驹O計意圖: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結(jié)合課文插圖,抓住重點字詞,讀中感悟, 理解詩文,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學會有感情地誦讀古詩,有效地提高了學生感悟古詩、感情誦讀、積累古詩的能力。】(三)指導朗讀,體會情感。1 .教師范讀,學生注意老師朗讀的節(jié)奏和停頓。遠上|寒山II石徑|斜,白云I生處II有I人家。停車I坐愛II楓林I晚,霜葉I紅于II二月I花。2 .指名朗讀。學

22、生自由評議。3 .教師小結(jié):讀古詩應該抑揚頓挫,還應有感情。4 .教師再次范讀,指名讀,指名領(lǐng)讀,學生齊讀。5 .自由讀,練習背誦。6 .山行這首詩寫的是哪個季節(jié)的景物?從哪些地方發(fā)現(xiàn)的?(山行 這首詩寫的是秋天的景物。從“寒山” “霜葉紅于二月花”看出來的。)(四)檢查背誦,體會感情。1 .抽取學生檢查背誦,學生一起背誦。2 .教師引導,體會感情:詩人用寒山、石徑、白云、人家、楓林、霜葉繪出 了一幅色彩熱烈、艷麗的山林秋色圖。前兩句寫遠景,詩人只是作客觀描述。后 一句寫近景,寫出了作者內(nèi)心深處對秋天的獨特感受。(五)詩句積累。1 .誰還了解詩人杜牧寫秋景的詩句,說給大家聽聽。2 .學生交流,

23、教師小結(jié):詩人杜牧寫秋景的詩句還有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恰R灰磺锵η嗌诫[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一一寄揚州韓綽判官【設計意圖:在拓展交流中激發(fā)了學生積累古詩句的興趣?!科摺⒄n文主旨(20)(21)(2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山行是一首明麗、充滿生氣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秋景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煉的語言寫的是在“山行”途中目之所及的景物, 表達了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八、課堂小結(jié)廠山行是晚唐詩人杜牧所寫的一首清新俊逸的小詩,詩歌描繪了由寒山、 石徑、白云、楓林構(gòu)成的山林秋色圖。作者主要以秋天為主題,以豐富的想象, 生動的描寫,凝煉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

24、上。我們可以在觀賞勝于二月春花的火紅楓葉的同時,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機。激發(fā)了我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大自然了解,渴望走進大自然的愿望。九、當堂檢測(建議使用課件中的“當堂檢測”做訓練。)十、課后作業(yè)請完成本課典中點中的相關(guān)習題。板書設計寒山石徑(斜)山行;楓林(紅)-熱愛白云(生處)人家課后反思成功之處:山行是詩人杜牧的一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xiàn)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這是一首秋的贊歌,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了解大自然, 渴望走進大自然的愿望。 學習這首詩應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感情,欣賞意境,并體會作者的情感。各種形式的朗讀是學習古詩的好方法。教學中,我

25、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導課環(huán)節(jié)充分運用多媒體設計精美的深秋圖片,營造出濃郁的深秋氛圍,讓學生感受濃濃的秋意,烘托出良好的教學氣氛。接著設計了問題:自由的觀圖,說說秋天有哪些特點,表達自己的感受。在交流總結(jié)時,導入對描寫秋景古詩的了解, 進而導入課題,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投入到對古詩的學習中去。在課堂上教師為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研讀古詩,讓他們在自讀自悟,合作交流中讀準字音,讀通古詩,初步 感知大意。在檢查初讀情況時, 可引導學生互相評議,教師鼓勵性總結(jié),讓他們在體驗成功 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在學生合作交流理解前兩句古詩的詩意后, 引導學生根據(jù)詩意

26、來畫簡筆畫,在教學后兩句詩時,在學生合作交流理解詩意后,引導學生根據(jù)詩意來完善自己的簡筆畫。在繪制簡筆畫的過程中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古詩的意境。不足之處:在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引導學生學會文中的生字,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 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chǔ)上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沒有引導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根據(jù)詩句大膽想象,沒有引導學生的思維向更深更遠處發(fā)展。在今后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感悟古詩的意境, 運用各種方法去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因勢利導地引導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想象詩句所描繪 的畫面,并鼓勵學生不受詩句約束,大膽想象。第二課時【學習目標】1 .會認“贈、劉”等 8個會認字,會寫“贈、劉”等 7會寫字。2 .

27、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背誦課文,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感悟詩境。從荷枯、 菊敗、橙黃、橘綠中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和對朋友的敬佩。3 .學習古詩新唱,培養(yǎng)積累、背誦古詩的興趣。【教具準備】 課件?!窘虒W過程】內(nèi)容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導入類型:交流秋天,激發(fā)興趣。教師口述:從上節(jié)課的學習中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都很喜歡秋天。誰來用一些詞句把自己所看到秋天的景色說給大家聽。(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小結(jié):從同學們的交流中,老師感到大家不但喜歡秋天,而且對秋天了解的也很多,古人也很喜歡秋天,很多文人常常吟詩作詞來贊美秋天。導入課題: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描寫秋天美麗景色的古詩贈劉景文(

28、板書課題:贈劉景文學生齊讀課題。)認讀生字:贈、劉,讀準平舌音“贈”,邊音“劉”。理解題目:誰知道這首詩是誰送給誰的?(蘇軾送給劉景文的。)【設計意圖:識字與學文相結(jié)合,引導學生養(yǎng)成“隨文識字”的習慣,提高 了學生的識字能力?!慷?、了解作者,介紹背景。1 .了解作者: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 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 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 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 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后的文壇領(lǐng)袖,散文 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

29、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 與南宋辛棄疾并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_2 .介紹詩人的寫作背景:一|贈劉景文是蘇軾于宋哲宗元佑五年 (1090年)任杭州太守時所作。蘇軾 此詩雖似寫景,但每句都切合劉的身世,并用以勖勉對方。這在蘇詩中確屬精心 之作。我們必須透過表面的景物描寫,才能領(lǐng)略詩中的積極涵義?!驹O計意圖: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 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內(nèi)容,感悟作者情感?!? .聽范讀。邊聽邊畫出詩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課件頁碼(2)(3)(4)(6)(7)2 .學生初讀:同學們,首先請你們自由朗讀這首古詩, 用你們平時學會的學 習古詩的方法學習交流, 朗讀的時候,要把字音讀準,然后

30、邊讀邊記下自己讀懂 了什么,標出讀不懂的地方。課件出示初讀要求: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 讀的地方多讀幾遍。4 .生自由朗讀,小組交流,檢查交流情況。5 .檢查初讀情況(1)認讀生字練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贈送姓劉菊殘猶有傲霜君子橙黃橘綠(重點指導讀準平舌音“贈”;翹舌音“橙”;前鼻音“殘”;后鼻音“贈、 橙”。)你認為詩中哪些字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復讀。(2)理解詞語:結(jié)合注釋和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互相交流對古詩中詞語的理解。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緞⒕拔摹?、一舉,向上托?!厩妗坎慌滤獌觯瑘詮姴磺?。【傲霜】詩人的好朋友。劉景文名季孫,原籍開

31、封,是北宋名將劉 平的小兒子?!揪孔睢!菊繉Ψ降淖鸱Q,相當于“您”?!境赛S橘綠】 表面意思“橙子將黃,橘子猶綠”,指秋季景物。(3)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評: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加彩字需重點指導。建議用課件四、學習“會寫字”/的“筆順演示”完成教學。贈劉蓋菊殘君橙1 .學生字: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1)熟字加偏旁:“曾+貝”是“贈",“文+廠是"劉”,“登+木”是 “橙”,“ +皿”是“蓋”。(2)減一減:“群一羊 二 君”。(3)換一換:“線"把換成“歹”,變成“殘”?!驹O計意圖:在識字教學中相信學生能夠獨立識字,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最習慣的

32、方法認識漢字,遵循識字的基本規(guī)律,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指導書寫(1)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筆畫,交流討論如下:(“蓋”字的“羊”沒有尾巴;“君”字的第二筆橫要露頭;“贈、橙”都是左窄右寬,“殘”左右 等寬,“劉”左寬右窄。)(2)老師范寫,重點指導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 “蓋、菊”和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贈、橙”, 學生練寫。貝曾:右邊中間框要扁、里面是中豎、左點和右撇,不是日或田。劉:文字橫要短、撇要長、捺變?yōu)橐婚L點。(89)(10)(11)(12-18)蓋:上窄下寬,中間是王字,下框要扁、里面是兩豎、下橫最長。菊:上扁下高,勺要大一些,里面米字要寫緊湊。殘:左邊要窄小,右邊兩橫都稍向上拉,下邊是一

33、撇,斜鉤要長。君:上邊扁框上橫短下橫稍長,中間一橫最長,一撇從上橫起筆、稍直一些。橙:登字左上邊橫撇上有一小點,右上邊捺上有兩短撇,位置都要靠上。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驹O計意圖:在寫字教學中嚴格落實新課標的有關(guān)要求,給足時間讓學生去識字、寫字,提高了學生的書寫質(zhì)量?!课?、借助注釋,理解詩意。1 .課件出示:贈劉景文宋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2 .學生熟讀課文:開火車讀、賽讀、小組讀、同桌讀。3 .借助注釋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4 .全班交流,教師評議并小結(jié):荷葉敗盡,像

34、一把遮雨的傘似的葉子和根莖 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樣亭亭玉立, 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風中依 然顯得生機勃勃。別以為一年的好景將盡, 你必須記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黃桔 綠的時節(jié)?。×?、品讀欣賞,整體感知。(一)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1 .指名朗讀,教師評議: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那你們知道這兩句寫了秋天 的哪些景色?2 .指名說,板書:荷盡菊殘3 .理解“荷盡”(1)看到“荷”,我想起了一首小詩一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 頭。(2)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敝械摹靶『伞焙汀昂杀M已無 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敝械摹昂伞庇惺裁磪^(qū)別?(3)引導理解一一荷盡:荷花枯

35、萎,殘敗凋謝。擎:舉,向上托。雨蓋: 舊稱雨傘,詩中比喻荷葉舒展的樣子。(4)反復讀:荷盡已無擎雨蓋。4 .理解“據(jù)殘”。(1)秋天來了,菊花開了,多美的菊花呀,天氣一天比一天涼了,早上還 看得見霜呢。這時候的菊花怎樣了?(學生各抒己見。)(2)引導理解一一菊殘:菊花凋謝。猶:仍然。傲霜:不怕霜動寒冷,堅 強不屈。(3)菊花的花枝,光著身子卻依然挺立著,這是一株什么樣的菊花呀?(菊殘猶有傲霜枝)(19)(19)5 .對比朗讀,教師小結(jié):詩的前兩句抓住“荷盡”、“菊殘”描繪出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已無”與“猶有”形成強烈對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讀了這兩句腦海中出現(xiàn)荷葉敗盡,像一把遮雨的傘似

36、的葉子和根莖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樣亭亭玉立, 荷花已經(jīng)黃的、白的、紫的各種顏色的菊花在秋風秋 雨中枯黃、卷曲的花瓣,隨風飄落,但是還是不肯低下高傲的頭顱,仍然露出孤 高之態(tài)。(二)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1 .看到“橙黃橘綠”你會想到什么樣的畫面?(學生自由發(fā)言。)2 .除了橙子、橘子,還有哪些果實也是在秋天成熟的?這真是一個豐收的季 節(jié),這就是秋天的美呀!3 .所以詩人蘇軾怎么說?指名回答,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4 .齊讀詩句,教師小結(jié):詩的后兩句議景,揭示贈詩的目的。冬景雖然蕭瑟 冷落,但碩果累累、成熟豐收,而這一點恰恰是其他季節(jié)無法相比的。詩人這樣 寫,是用來比喻人到壯年,

37、雖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為的黃金階 段,勉勵朋友珍惜這大好時光,樂觀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 薄。(三)贈劉景文這首詩寫了秋天哪些自然景物?你還知道秋天哪些景物 是什么樣?贈劉景文這首詩寫了秋季的景色, 從枯荷(荷盡已無擎雨蓋)、殘菊(菊 殘猶有傲霜枝)、“橙黃橘綠時”這些地方發(fā)現(xiàn)的。我還知道秋天秋天的風,卷 起了片片黃葉,在街道和巷子里吹。又到家家戶戶儲存秋菜的季節(jié)了。大白菜、 土豆、蘿卜、冬瓜堆滿了菜店的棚子。田野里那好聞的氣味。紅薯地都翻過 了,玉米秸已砍倒,摘完棉花的花棵立在地里。經(jīng)過秋霜的紅薯秧,葉黑黑的, 一團團堆在地頭,發(fā)出一種甘甜的味道。(只要能體現(xiàn)秋

38、天的特征就可)。(四)指導朗讀,體會情感。1 .談話過渡:同學們已經(jīng)理解了詩意,如果能讀出詩的節(jié)奏,讀出詩的韻味 就更好了。下面我們一起來練習朗讀,好嗎?2 .知道了解七言詩的朗讀。(1)古詩的朗讀要注意在詩句中適當?shù)耐nD,這樣有節(jié)奏讀,聽起來才會 有美感。不同字數(shù)(五言詩、七言詩)的詩有不同的節(jié)奏。(2)七言詩的誦讀節(jié)奏基本句式應為上四下三,或上二中二下三。一般七 言詩我們都是后三字和前面的四字分為兩個大節(jié)奏來讀,也就是上四下三讀法。3 .教師范讀,學生注意老師朗讀的節(jié)奏。贈劉景文(宋)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是 /橙黃/橘綠時。4 .學生自由體會

39、讀。5 .小組比賽讀,男女生比賽讀。6 .齊讀。(20)(21)(22)(23)7 .指導背誦:同學們,劉景文受到了蘇軾的鼓勵,終于嶄露頭角,后來他還 受到了宰相王安石的賞識,做了官,有了施展才華的舞臺。“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是橙黃橘綠時。”這勵志的詩句也成了千古佳句,你們能把這首詩背下來嗎?(指名背誦)8 .多元吟誦,古詩新唱。同學們,老師在課余的時間把這首古詩配上了音樂,讓這首詩變成了一首歌曲,你們想聽嗎?欣賞“古詩新唱”一一“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設計意圖: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誦讀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 驗,感受到了古詩語言的優(yōu)美,同

40、時還引入古詩新唱的方式,真正做到“創(chuàng)意地 教古詩,快樂地學古詩”。】七、課文主旨: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贈劉景文的大意是: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記住,那就是橙子金黃、橘子青綠 的時節(jié)。詩人一反悲秋的調(diào)子,突出了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喚起學生面對生活要 樂觀向上,不泄氣,珍惜現(xiàn)在的大好時光。八、課堂小結(jié)贈劉景文第一句以荷敗、菊殘,寫出了秋末的特征。接下來詩人以橙子 的金黃與橘子的青綠,把深秋的景色點綴得色彩鮮明而富有生氣。詩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調(diào)子,突出了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扒嬗晟w”指荷葉。第二行詩贊頌了菊花的殘枝有傲霜凌寒的氣概。

41、 喚起了我們面對生活要樂觀向上 ,不泄氣,珍惜現(xiàn)在 的大好時光。九、當堂檢測(建議使用課件中的“當堂檢測”做訓練。)十、課后作業(yè);請完成本課典中點中的相關(guān)習題。(25)(26)(27 30)板書設計荷盡已無贈劉景文-菊殘傲霜樂觀向上橙黃橘綠課后反思成功之處:在教學這首詩之前,我先引導學生對這首詩的作者蘇軾的生平事跡作了簡單 的了解,拉近了學生和詩人之間的距離。再讓他們理解這首詩的題目,并進一步了解這首詩的寫作背景。由于三年級學生知識儲備較少,生活閱歷較淺,在理解這首詩時存在很大的難度,特別是“擎雨蓋”“傲霜枝”這樣的詞語。因此我引導孩子們一邊對照注釋,一邊自己理解課文,讓他們對全詩有一個大概把

42、握。接下來我重點對“擎雨蓋”“傲霜枝”這兩個詞語進行了講解,讓他們明白為什么要將“荷葉”叫做“擎雨蓋”,怎樣的枝條叫“傲霜枝”。通過交流孩子們對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有了基本的認識。不足之處:雖然孩子們理解了詩句意思,但由于教學上的不足和時間的關(guān)系,致使學生對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也沒有很好的理解。如果在課前或課后指導孩子細致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教學效果會更好。第三課時【課時目標】I1 .背誦課文。2 .能借助注釋、看圖、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詞語,進而理解古詩文。(重點)3 .學習一組寫秋景的古詩,感受作者對秋天的贊美,體會借景物描寫抒發(fā)的情感。(難X)【教具準備】 課件(筆順動態(tài)演示朗讀音視頻 建議使用

43、小學課件)【教學過程】內(nèi)容一、導入新吃導入類型:談話導入,營造詩境。教師口述:出示課文插圖,請學生說出插圖中的景物、 人物,然后互相交流, 根據(jù)自己的想象用一段通順連貫的話說說圖上的內(nèi)容。總結(jié)導題:同學們說得真精彩,這樣美的畫面寫成詩也一定會很精彩!來,我們一起來學習宋代詩人葉紹翁的夜書所見。(板書:夜書所見)【設計意圖:遵循兒童的認識規(guī)律,利用形象直觀的課文插圖導入課題,通過圖片營造詩文意境, 并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看圖說話,一是為了訓練口語表達的能力,二是為了有一個輕松的開始,創(chuàng)造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在老師的引 導下提高學生的閱讀期待,為更好地閱讀和理解古詩奠定了基礎(chǔ)?!慷?、介紹作者葉紹翁

44、:南宋中期詩人。他是江湖派詩人,他的詩以七言絕句最佳。主要作 品:游園不值嘉興界訪隱者四朝聞見錄等。三、初讀感知1 .聽范讀。邊聽邊畫出詩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2 .學生初讀:同學們,首先請你們自由朗讀這首古詩, 用你們平時學會的學 習古詩的方法學習交流, 朗讀的時候,要把字音讀準,然后邊讀邊邊記下自己讀 懂了什么,標出讀不懂的地方。課件出示初讀要求: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 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學生自由朗讀,小組交流,檢查交流情況。3 .檢查初讀情況理解詞語:結(jié)合注釋和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互相交流對古詩中詞語的理解。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疽箷匡L聲?!臼捠挕客砩蠈憽N?/p>

45、梧桐樹?!究颓椤柯每退监l(xiāng)之情?!局?、讀作“口出”,用細長的物件逗引。課件頁(2)(3)(5)(6)【挑】AC /籬笆。【促織】猜想?!净h落】俗稱蟋蟀,也叫蝴蝴。4 .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評: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一加彩字需重點指導。建議用課件四、學習“會寫字”,/的“筆順演示”完成教學。送挑1 .學生字: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形近字辨析:“送一進” “挑一桃”加一加:“L +關(guān)=送”+婁="”2 .指導書寫(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2)老師范寫,重點指導,學生練寫。送:“L”的捺要長;“關(guān)”下橫稍長,最后一筆捺變?yōu)辄c。挑:左窄右寬,左邊是“獷不是“木”,“兒”左右各

46、有兩筆,居中間位置。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二3 .認讀生字練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1)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送寒聲 挑促織(重點指導讀準 “送”既是前鼻音,又是平舌音。)(2)學習多音字。讀一讀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挑(ti ao ti 出)ti ao : 1扁擔等兩頭掛著東西,用肩擔著,如挑土、挑夫;2挑的東西,如挑擔;3選,揀,如挑選、挑揀、挑剔、挑肥揀瘦。ti co : 1用竿子棍棒等的一頭舉起或支起,如挑起簾子;2撥弄,引動,如挑撥、挑動、挑頭。出讀一讀:小孩們精心挑(

47、ti do)選了兩只看上去很勇猛的蟋蟀,用竹竿挑(ti出)逗它們斗起來,吸引了很多大人圍觀。(3)你認為詩中哪些字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復讀。(4)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評: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五、借助注釋,理解詩意。1. 課件出示:夜書所見宋葉紹翁(8)(9 一10)(11)(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2 .學生熟讀課文:開火車讀、賽讀、小組讀、同桌讀。3 .借助注釋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二|4 .全班交流,教師評議并小結(jié):蕭蕭秋風吹動梧桐樹的葉子, 送來陣陣寒意, 江上的秋風讓客游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xiāng)。猜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因

48、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六、品讀欣賞,深入探究。(一)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1 .談話過渡:你們知道捉蟋蟀最好的季節(jié)嗎?(秋季)秋天是捉蟋蟀的最好季節(jié),這時的蟋蟀又大又壯,叫的聲音特別好聽。到這首詩中找一找秋天,你一 定能找到?(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2 .讀一讀,用自己的話說說詞語的意思。(蕭蕭:風聲;梧:梧桐樹;客情:旅客思鄉(xiāng)之情。)4 .教師范讀,學生齊讀。5 .引導學生理解詞語“客”,相機介紹作者背景資料(江上的秋風吹過來, 梧桐樹沙沙作響,使人感受到了寒意。 秋風的聲音,最能觸動在外的人的思鄉(xiāng)之 情。夜已深了,還有兒童點著燈,在籬笆邊找蟋蟀,并捉蟋

49、蟀。節(jié)候遷移,景物 變換,最容易引起旅人的鄉(xiāng)愁。作者客居異鄉(xiāng),靜夜感秋,寫下了這首情思婉轉(zhuǎn) 的小詩。)6 .引導交流:這位漂泊在外的人是誰呢?(是詩人,就是葉紹翁。)說起葉 紹翁還有一個故事:葉紹翁是福建人,小時侯被送給浙江的一個葉氏的人家做兒 子。他的爺爺原來是朝廷的一位大官,因為朝廷政變,受到別人的迫害,所以他 的整個家族受到牽連,他的家變得凄慘不堪。 他的爸爸媽媽不得不把他送給別人。(13)7 .教師引導:詩的前兩句中“寒”字一語雙關(guān),不僅寫出秋風的寒涼逼人, 更體現(xiàn)了詩人的孤獨,不如意。一 “送” 一 “動”,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用梧 葉搖落,蕭蕭作響,江上秋風寒氣襲人,寫出了秋意的清

50、冷,表達了游子漂泊流 浪、孤單寂寞得凄涼之感。8 .引讀:了解了這些,你就更能體會江上秋風為什么牽動詩人的情懷?漂泊 在外的他會想起一一 (生答)那就是思鄉(xiāng)之情。 我們帶著這思鄉(xiāng)之情再讀一 讀。)(二)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1 .理解“知”:借助注釋我們知道“挑促織”的意思,那么這個“知”是 什么意思?(料想。)2 .在漆黑的夜晚詩人怎么知道有兒童在捉蟋蟀?(夜深籬落一燈明。)3 .引導交流:你捉過蟋蟀嗎?指名生說。預設一:學生捉過蟋蟀。教師讓學生自由交流分享體驗,訓練口語表達能力。預設二:學生沒有體驗過。教師充滿激情地描述:一提起捉蟋蟀,我就想起 小時侯和小伙伴到草叢里捉蟋蟀的事。

51、捉蟋蟀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順著聲音好不容易發(fā)現(xiàn)一只,趕緊用手去捂,覺得應該捂到手里了,可是打開一看,卻什么也 沒有。如果能捉到一只,我會高興得不得了!4 .朗讀指導。5 .師范讀,并小結(jié):詩的后兩句:這兩句描寫了兒童挑燈夜捉蟋蟀的生活場景,自然容易引發(fā)作者的聯(lián)想。她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時代也是如此天真爛漫,5c憂無慮;想起家鄉(xiāng)得溫馨美好。兒童無憂無慮、活潑天真得舉動,巧妙地反襯出 了詩人客居他鄉(xiāng)的孤寂無奈及對家鄉(xiāng)得思念之情。6 .全班齊讀。(三)指導朗讀,體會情感。(四)指導全文朗讀。1 .齊讀。師:就在詩人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時候,看到一群孩子在捉蟋蟀,詩人又 會想到想到什么?(生答)是呀,也許他

52、會想起自己的童年,也許會想起兒時的 伙伴,也許想起家鄉(xiāng)的孩子, 想到這些,他的思鄉(xiāng)之情就更濃了。 身在浙江的他, 多么想回到福建老家,跟自己家人團聚啊。2 .教師范讀,學生注意老師朗讀的節(jié)奏和停頓。夜書所見宋?葉紹翁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3 .學生齊讀。4 .配樂讀(配樂曲馬思聰思鄉(xiāng)曲)。5 .唱詩(配上世上只有媽媽好旋律)。6 .指導背誦古詩:這首詩要把詩人“想家”的感情讀出來,聲調(diào)要緩慢些。 最后兩句“捉蟋蟀”場景確實令人高興,但同時又牽動了詩人“動客情”思念家 鄉(xiāng)呀!所以后兩句語氣可明快些,但不可過快。(學生先讀,老師指導,老師再

53、范讀,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四)檢查背誦,問題交流。1 .抽取學生檢查背誦,學生一起背誦。(15)(16)(17)(18)2 .教師引導,問題交流:夜書所見詩人在瑟瑟秋風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夜書所見詩人在瑟瑟秋風中看到了秋葉、秋風、秋江、秋燈、想 到了兒童在明亮的燈光照耀下挑促織。)【設計意圖:朗讀古詩,配樂唱詩,都是為了激發(fā)學生感受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 念之情,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古詩思想感情?!科?、課文主旨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夜書所見詩人通過對秋風落葉、小孩捉蟋蟀、籬笆下的燈火等的描寫, 抒發(fā)了自己在秋夜思念家鄉(xiāng)的感情。方法指導1.借助資料理解古詩。概念:借景抒情(詩人寫景物是

54、為了把自己的想法、感情表達出來)是古詩 的主要寫法,由于古詩離我們的生活已經(jīng)很遙遠了,要想準確把握古詩所要表達的情感,借助作者寫詩時的背景資料,會容易很多。運用:比如贈劉景文這首詩的情感把握,就要讀一讀劉景文、蘇軾寫詩 的背景資料,才會把握得準確。八、學習寫作方法本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1 .想象是我們寫好作文的一種必備能力,讀詞語想畫面是常用的一種方法。2 .舉例:比如讀古詩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看到“楓林”腦海中就 出現(xiàn)這樣的畫面:秋天來了,一絲微涼的秋風拂過,有點絲絲的寒意!也帶來漫 天的樹葉紛紛落下, 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 有的像黃鶯展翅飛翔, 還有的像舞蹈 演員那樣輕盈地旋轉(zhuǎn)著飄飄而下。我看看這兒,看看那兒。突然,一片“火光”,不對,是一片片紅云映入眼簾。我走近一看,原來不是火光也不是紅云,而是一 片楓樹林,那楓樹林格外動人,一層層、一段段、紅的鮮艷、紅的可愛襯著 白云藍天格外的艷麗,我心中不由發(fā)出感嘆:我愛這如詩如畫般的楓林之季!3 .練一練:讀古詩夜書所見“蕭蕭梧葉送寒聲”中“蕭蕭梧葉”會想到 什么景象?九、課堂小結(jié)夜書所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