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六單元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第一講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練習_第1頁
2019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六單元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第一講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練習_第2頁
2019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六單元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第一講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練習_第3頁
2019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六單元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第一講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練習_第4頁
2019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六單元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第一講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講 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基礎題組倡導發(fā)展低碳經濟和低碳生活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旋律。 下圖為“碳物質在地球各圈層中的循環(huán)過 程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兩題。1.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一一反映碳在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循環(huán)的過程B. 控制環(huán)節(jié)的人類活動是發(fā)展低碳經濟的途徑之一C. 環(huán)節(jié)循環(huán)速度如果加快,可以減緩碳排放的速度D. 環(huán)節(jié)在人類的作用下,會導致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受阻2. 有關人類活動作用于及可能的后果是()A. 人工增雨改變水資源的空間分布格局B. 建設水電站后容易加劇洪澇災害C. 發(fā)展火電站可能導致沿海低地被淹2D.北京冬季燃煤取暖導致河流污染3泵”作用。據此完成下面兩題。3. 海

2、洋“生物泵”作用的影響可能是()A.緩解全球變暖B.縮小臭氧層空洞C.減輕酸雨污染D.加快洋流流速4. 材料中體現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產生的新功能是()A.循環(huán)功能 B.轉化功能C.生產功能D.平衡功能下圖是我國土壤分布模式圖,讀圖完成下面兩題。5. (2018 河北保定模擬演練)據圖可知黑壚土主要分布在()A.東北平原B.華北平原C.黃土高原D.長江中下游平原6. (2018 河北保定模擬演練)青藏高原東南部形成紅黃壤的原因是()A. 海拔高,熱量充足B. 較低緯度谷地,水熱充足C. 海拔低,光照充足D. 河流谷地,水源條件好植被凈初級生產力(簡稱 NPP 是指在單位面積、單位時間內綠色植物通

3、過光合作用積累的有機物數 量。圖I示意研究區(qū)范圍,圖n示意研究區(qū) 2001 2010 年間年 NPP 的變化。據此完成下面三題。海洋浮游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能夠對大氣中的CO 濃度進行調節(jié),有人稱之為海洋“生物4圖n7. (2017 廣東深圳一模)觀測結果顯示,研究區(qū)不同植被類型的年NPP 大小順序為:常綠闊葉林 混交林草地農田植被 落葉闊葉林 濕地。由此推測,年 NPP 最大的地區(qū)是()A.洞庭湖平原B.東南丘陵C.山東丘陵D.華北平原8. (2017 廣東深圳一模)2001 2010 年間,研究區(qū)年 NPP 呈顯著波動狀態(tài)。這種波動主要是因為()A.植被類型的變化B. 土壤肥力的變化

4、C.霧霾天數的變化D.水熱狀況的變化9. (2017 廣東深圳一模)研究結果表明,2001 2010 年間洞庭湖平原年NPP 呈顯著增加趨勢,主要原因是( )A.種植結構和技術變化B.城市化進程加快C.退耕還湖D. 圍湖造田提升題組,可以用坡角(坡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的大小來表示。下圖為我國東南某地區(qū)等坡度(以坡角表示)線圖。據此完成下面兩題。年理PP(屆亠-)1坡面的垂直高度和水平寬度的比叫做坡度0300 Lm $20012002空冊卻2TXMIttOH lOMi 2M7空血加】訊年j40訓W加機端加5A. 丁地地表最平緩B. 河流流向為甲T乙T丙C. 適宜發(fā)展林果業(yè)D.Q 地位于背風坡,土壤

5、水分條件較差1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下圖為東南亞簡圖,C 島是火山活動較多的地區(qū),共有 112 座火山,其中有 35座是活火山。26(1)寫出圖中自然景觀名稱,并簡要分析 A、B 兩地該自然景觀的不同成因。(8 分)A.甲11.(2018 湖南三湘名校教育聯盟第一次大聯考)圖示區(qū)域()10.(2018C.丙D. 丁B.乙(120*6(2)分析 C 島火山活動較多的原因。(4 分)(3)從自然地理整體性的角度分析頻繁的火山活動對C 島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8 分)13.(2017 廣東深圳調研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瓦爾德斯半島位于阿根廷南部大西洋沿岸,面積

6、約 3 625 kmt 半島 90%上為低緩的巖石臺地,最高點海拔為 100 米,沿海是傾斜的海灘和懸崖。地面野草、荊棘叢生,半島上沒有高大樹木,但半島陸地上棲息著 181 種鳥類,半島海灣內繁殖著大量的海獅、海象、海豹、鯨等大型海洋動物,是聞名遐邇的“海鳥和海洋動物樂園”,1999 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一直以來,瓦爾德斯半島人跡罕至,但近年來日益受到各國游客的重視。下圖示意瓦爾德斯半島地理位置及大型海洋動 物分布。65 Q5f殆】?。?)分析瓦爾德斯半島上不能生長高大樹木的原因。(8 分)(2)分析瓦爾德斯半島周邊海域成為多種大型海洋動物樂園的原因。(6 分)(

7、3) 海獅以魚類為食且食量大 ,主要天敵是虎鯨和鯊魚。 20 世紀 50 年代以前 ,當地大量捕殺海獅以獲取毛 皮和油脂 ,1960 年后被立法禁止。 近年來當地海獅數量逐年增加 , 有人主張開放商業(yè)捕獵海獅。 你是否贊 同 ?請表明態(tài)度并說明理由。 (8 分 )7答案精解精析基礎題組1. B 結合圖示知,一一反映碳在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循環(huán)的過程;環(huán)節(jié)表示人類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污染物排放到大氣圈中 , 故控制環(huán)節(jié)的人類活動是發(fā)展低碳經濟的途徑之一 ; 碳排放量與人 類的生產活動有關,自然原因不是主要原因;人類的生產活動無法改變巖石圈物質循環(huán)。2. C 人工增雨改變水資源的時間分布格局;建設水

8、電站可調節(jié)河流徑流量季節(jié)分配,減少洪澇災害;發(fā) 展火電站會導致溫室氣體增多,從而使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北京冬季燃煤取暖導 致大氣污染。3. A 根據材料可知,海洋浮游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能夠對大氣中的CO 濃度進行調節(jié),影響全球氣溫變化。海洋“生物泵”作用可以降低大氣中的 CQ 濃度,緩解全球變暖,A 項正確。臭氧層空洞大小主 要取決于大氣中氟氯烴等物質的濃度變化,酸雨的形成主要與大氣中 SQ 和氮氧化物的濃度有關,洋流流 速主要受盛行風等的影響,故 B、C D 項錯誤。4. D 海洋浮游植物使大氣中的CQ 濃度保持相對穩(wěn)定,反映了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可以產生平衡功能。5

9、. C 據圖分析 , 黑土分布在東北地區(qū) , 褐土、棕壤分布在華北平原 , 黑壚土緊鄰華北平原的西部邊界 , 故 黑壚土主要分布在黃土高原。6. B 青藏高原東南部為雅魯藏布江谷地 ,緯度、海拔都比較低 ,熱量條件好;受西南季風影響 ,降水多;水 熱充足 ,故發(fā)育成紅黃壤。7.B 一般丘陵地形林地比重大,平原地形耕地比重大,依據不同植被類型的年NPP 排序,可判斷丘陵地形大于平原地形 ;而東南丘陵位于亞熱帶 ,植被類型以常綠闊葉林為主 ;山東丘陵位于暖溫帶 ,植被類型以落葉闊葉林為主。故年NPP 最大的地區(qū)應該是東南丘陵。8. D 水熱狀況影響植被生長狀況,從而影響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弱,故水

10、熱狀況變化會造成年 NPP 的波動。一般短期內植被類型、土壤肥力等因素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我國東部屬于季風區(qū),主要由夏季風帶來降水,而季風氣候具有非常大的不穩(wěn)定性,故可能造成短期內的水熱狀況變化。9. A 洞庭湖平原年 NPP 顯著增加,說明光合作用增強;結合不同植被類型的年 NPP 大小順序可判斷,可能 是種植結構發(fā)生了變化所致。在 2001 至 2010 年間,不可能大規(guī)模地進行圍湖造田活動。因不同植被類型年 NPP 排序中農田植被大于濕地,則退耕還湖會降低年NPP提升題組810. A 據材料可知,坡角越大說明坡度越大。據圖可知,甲處坡角數值最大,說明坡度最大,河流流速最 快。11. C 該

11、圖為等坡度線圖而不是等高線圖,所以無法判斷河流的流向;丁地不是地表最平緩的地區(qū);該地 區(qū)為我國東南某地區(qū),Q 地位于背風坡,光熱條件差但土壤水分條件較好;該地區(qū)有一定坡度,適宜發(fā)展林 果業(yè)。12. 答案 (1) 熱帶雨林。成因:A 地一一來自海洋的東南信風,經地形抬升,形成豐富降水;沿岸暖流增溫增濕。B 地一一地處赤道地區(qū),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降水豐富。(2) C 島地處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多火山、地震災害。(3) 火山活動中噴發(fā)的熔巖流和碎屑物質會影響和改變地表形態(tài);火山活動形成的上升氣流,使周邊 地區(qū)的降水增多;火山活動噴發(fā)的火山灰使能見度降低,太陽

12、輻射減弱,使氣溫下降;火山活動可以給該 島創(chuàng)造土地資源和肥沃土壤;火山活動影響地表植被,使生物多樣性發(fā)生變化;等。解析 第(1)題,結合經緯網和區(qū)域輪廓知該自然景觀為熱帶雨林。A 位于澳大利亞東北部,該處熱帶雨林的形成主要與大氣環(huán)流、 地形和洋流有關;B 位于赤道附近,因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影響而形成熱帶雨林。第(2)題,C 島為爪哇島,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擠壓碰撞邊界,地殼運動活躍,多火山、地震。第(3)題,結合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原理,從火山噴出的物質對地形、 生物、大氣和土壤等產生的影響方面進行分析。13. 答案 (1) 該區(qū)域地處西風帶大陸東岸,盛行離岸風,降水較少,氣候干旱;(2 分)半

13、島地形平坦,西風 風力強勁;(2 分)半島以巖石臺地為主,(2 分)難以發(fā)育形成土壤,土層淺薄,高大樹木難以生存。 (2 分)(2) 位于寒暖流交匯處 , 餌料豐富 ,魚類眾多 ,大型海洋動物食物充足 ;(2 分) 較封閉的海灣內風浪小 , 為海洋動物提供了優(yōu)越的棲息和繁殖環(huán)境 ;(2 分)半島人煙稀少 , 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小。 (2 分)(3) 贊同。 (2 分) 獵捕海獅可以獲取毛皮和油脂 ,增加經濟收入 ;(2 分) 魚類天敵減少 ,有利于魚類生 長繁殖 ;(2 分)海獅數量多 , 適度獵捕對生態(tài)系統(tǒng)影響不大。 (2 分)不贊同。 (2 分)違背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公約 ;(2 分) 海獅是食物鏈上的重要一環(huán) ,人為捕殺會破 壞原有的生態(tài)平衡 ,可能導致以海獅為食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