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商代的工藝美術(shù)_第1頁
第二章商代的工藝美術(shù)_第2頁
第二章商代的工藝美術(shù)_第3頁
第二章商代的工藝美術(shù)_第4頁
第二章商代的工藝美術(sh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中國工藝美術(shù)史 商代的工藝美術(shù)第二章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青銅工藝 第三節(jié) 陶器工藝 第四節(jié) 雕刻工藝 第五節(jié) 其他工藝 第六節(jié) 結(jié)語講授提綱 三皇五帝 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是夏朝以前數(shù)千年杰出首領(lǐng)的代表,具體而言有不同的說法。三皇一般指天皇盤古,人皇伏羲、地皇神農(nóng)三人。五帝一般指黃帝、顓頊(zhun x)、帝嚳(ku)、堯、舜。自三皇至五帝,歷年無確數(shù),最少當不下數(shù)千年。第一節(jié) 商代概述 炎黃蚩尤 據(jù)現(xiàn)今整理出來的傳說,黃帝原系炎帝部落的一個分支的領(lǐng)袖,強大之后在阪泉之戰(zhàn)中擊敗炎帝,成為新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之后又與東南方的蚩尤部落發(fā)生沖突,在涿鹿之戰(zhàn)中徹底擊敗對手,樹立自己的霸主地位。 后來黃帝

2、的孫子顓頊和玄孫帝嚳繼續(xù)擔任部落聯(lián)盟的首領(lǐng)。帝嚳的兒子堯繼位,他是一名賢君,創(chuàng)立禪讓制,傳位給舜。在舜時期,洪水泛濫,鯀采用堵塞的方法,結(jié)果洪水更厲害了,鯀被處決,他的兒子禹采用疏導的方法,成功治理洪水,因此被推舉為首領(lǐng)。 后來禹建立了夏朝,禹死后他的兒子啟已經(jīng)擁有了很大的勢力成為了夏朝的第二個皇帝,世襲制代替禪讓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夏代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的氏族封建王朝,也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奴隸制國家“禹傳子,家天下” 活動范圍是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 約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華夏是中國的代名詞 商朝又稱殷、殷商,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王朝。 從

3、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經(jīng)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第一節(jié) 商代概述 “二里頭文化”“洛達廟文化”,是介于龍山文化和商文化之間的一種文化,從文化遺址和時序看,大體和傳說中的夏代相一致。第一節(jié) 商代概述二里頭文化銅爵、玉器一、二里頭文化的特征二里頭文化特征,又可分為早期和晚期。早期尚保留有河南龍山文化的特色,器物造型以平底器較多流型藍紋裝飾。晚期則接近鄭州早商文化,造型以圜底器為多,裝飾以繩紋為主。二里頭文化的陶器造型有鼎、盆、罐、盤、尊等,而以鼎最具有代表性,數(shù)量也最多。鼎身為圜底罐型獲盆形,鼎足呈扁平或三角形,有的鼎周身還附加堆紋。盆

4、的造型多作深腹圜底,口沿兩側(cè)有一對對雞冠狀的器耳。陶器的紋飾,大體是早期以藍紋為主,中期以細繩紋為主,晚期則流行粗繩紋。在不少陶器的口沿處還刻有二十多種符號可能是一種原始符號。二、二里頭文化的陶器造型 二里頭文化進入青銅時代。在二里頭曾發(fā)現(xiàn)制銅作坊。有制銅用的陶鍋、陶范以及銅揸等。在二里頭及其他一些地點,發(fā)現(xiàn)了青銅鑿、青銅刀、青銅錛、青銅簇。一、青銅器的制作1、青銅概念: 指在紅銅中加入錫、鉛等冶煉成的一種合金。天然銅色紅,稱為紅銅;加入錫鉛以后,顏色灰青,故名青銅。2、青銅的主要優(yōu)點:(1)熔點低,容易掌握鑄造過程(2)硬度高,可以鑄造需要堅硬的制品,如武器或工具。(3 )在熔鑄時由于銅液的

5、膨脹性加大,可以減少氣孔,得到清晰的花紋第二節(jié) 青銅工藝3、青銅器的制作制作青銅器,必須經(jīng)過煉礦、制范、熔鑄等幾個過程。(1)、青銅器制作方法:A、制范法(泥模法)制范,根據(jù)所需要制作的器形,先用泥土塑出一個樣子,稱為模。有裝飾花紋的,先用朱筆在模上畫成各種花紋,然后雕刻。將模烘干,在用澄濾過的細泥制成泥片,附在胎的外面,使成器行并顯出花紋,這就是外范。在外范中心,還要制一個內(nèi)范。內(nèi)范與外范的空間距離,就是器壁的厚度,內(nèi)范與外范之間用許多支釘或子母榫相扣以免錯列。在外范之外用繩索和厚泥加固,就可以澆注銅液。人面方鼎2)蠟?zāi)7ㄏ災(zāi)7ㄊ怯孟炞髟?,作成銅器的模型。蠟?zāi)7ǖ膭?chuàng)造和使用約在商代以后。失

6、蠟法指用容易熔化的材料,比如黃蠟(蜂蠟),動物油(牛油)等制成欲鑄器物的蠟?zāi)#缓笤谙災(zāi)1砻嬗眉毮酀{澆淋,在蠟?zāi)1砻嫘纬梢粚幽鄽ぃ僭谀鄽け砻嫔贤可夏突鸩牧?,使之硬化即做成鑄型,最后再烘烤此型模,使蠟油熔化流出,從而形成型腔,再向型腔內(nèi)澆鑄銅液,凝固冷卻后即得無范痕,光潔精密的鑄件。 蠟?zāi)V谱鞣椒ㄇ嚆~器的名稱,根據(jù)生活用途的不同,大體可分烹飪器、食器、酒器、水器、雜器、兵器、工具等八類。1.烹飪器。烹飪器有鼎、甗、鬲幾種。(1)鼎,是煮肉食的器物。一般是圓體,三族,雙耳。但也有成方體四足的方鼎。銅鼎是由陶鼎演變而來。三足用以架火煮食,雙耳可以穿杠(音鉉)用以提取。商早期鼎腹部較深,兩耳直立于口

7、緣,足成錐形。商代晚期的鼎,腹部的最大直徑下移,足成圓柱形。鼎在古代不只是一種實用品,也是一種權(quán)力的象征。二、青銅器的造型陶鼎司母戊鼎是我國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銅器。也是世界少見的珍品。它是商代晚期制品,1939年在安陽武官村出土,。從銘文“司母戊”看,它是為了祭祀母而鑄造的。鼎中875公斤,高133厘米,橫長110厘米,寬78厘米。在鼎兩側(cè)用邊緣圖案組織形成,裝飾獸面紋。中間樸素無紋,四足成柱狀,足與器身相接處,也飾以獸面紋。鼎的兩端口沿上有立耳,鑄有兩虎相向張口食以人頭。 (2)鬲(音力)是煮粥的器物。鬲的造型所以成為空足,是為了擴大器體接觸火的面積,便于加熱,以提高實用效能。它的器型的演

8、變,大體最早呈縱深式,以后橫寬式發(fā)展。(3)甗(音演)是一種烹飪器物。全器分兩個組成部分,上部為甑(音爭),是用以盛食物的:下部如鬲,是用以煮水的。它類似現(xiàn)代的蒸鍋,利用沸水蒸汽蒸熟食物。在甑和鬲之間還有一層有孔的銅片,叫做箅(音壁),以透過蒸汽。甗也有方形的上部甑用銅片隔開,可以蒸兩種不同的食物。婦好三聯(lián)甗西周南單西周南單甗 2、食器。食器中以簋(音軌)。是用以盛黍(音屬)古代專指一種子實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其子實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釀酒、做糕等。就是小米。 稷(音季)古代的一種糧食作物。有人說是指黍,也有人說是指粟。古人奉為谷神,還用“社稷”來稱國家等食物的,等于現(xiàn)在的碗。產(chǎn)生于商代后

9、期,其造型最早為碗型圈足,以后才有耳有蓋。 3、酒器。有爵、斝(音甲)、尊、觚(音姑)、觶(音質(zhì))、壺、卣(音又)、罍(音雷)、觥(音公)、盉(音和)、尊、彝(音姨)。商代奴隸主流行飲酒,因此酒器特別多,造型也很豐富。爵周朝時,對青銅酒器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觶,四升曰角,五升曰尊,六升曰壺 爵(音決),是飲酒和溫酒的器皿。特點為,圓腹,口部前有流,后有尾。左側(cè)有一鋬(音盼),便于提取??诰売袃芍潜阌谌∮?。斝(音甲),溫酒器。其特點,其形狀和爵相似,有柱而無流和尾,因此不便飲用,而容量則較爵大。斝的應(yīng)用多在商代,至周已少見。角,溫酒器和飲酒器。特點為其形狀和爵相似,但無柱

10、。前流和后尾都成為尖狀。觚(音姑),飲酒器。特點,觚的形狀細長,底寬,腰細,侈(音尺)口成喇叭花狀,造形十分優(yōu)美。觚形在商代早期是矮而粗,商代晚期變?yōu)楦叨?。觶(音質(zhì)),飲酒器。圓腹,敞口,圓足,像一種小花瓶。爵、斝(音甲)、尊、觚(音孤)、觶(音質(zhì))、成為五爵。、壺,盛酒用。最早的壺是仿自瓜。商代的壺圓腹,貫耳,圈足,腹的最大直徑在壺體下部。卣(音又),盛酒器。有提梁,是一種可以移動的盛器。它也和壺一樣,是仿瓜,只是壺用貫耳,卣用提梁。罍(音雷),罍,大型盛酒器和禮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體量略小于彝,造型有圓形、方形兩種。圓形罍造型為斂口,廣肩,豐腹,圈足或平底;肩部兩側(cè)有兩耳或四耳,

11、耳作環(huán)形或獸首形;下腹部一側(cè)有穿鼻。方形罍多為小口,斜肩,深腹,圈足式,亦有少數(shù)為平底;有蓋,蓋作斜坡式屋頂狀;下腹近圈足處亦有穿鼻。罍的器身一般都滿飾花紋,常見紋飾有饕餮紋、龍紋與蕉葉紋等。其衍生式樣有:方體小口圓肩平底式、方體小口圓肩圈足式、方體高頸狹圓肩高圈足式、大口短頸廣肩低體平底式等。繁縟的花紋配以厚重的胎體,顯得深邃神秘,凝重大方。?。ㄒ艄?,古代酒器,腹橢圓,上有提梁,底有圈足,獸頭形蓋,亦有整個酒器作獸形的,并附有小勺:(酒器和酒籌交互錯雜,形容宴飲盡歡)。1.1.折觥折觥 ( (圖圖) )西周 高287厘米 1976佳陜西扶風出土。長方形腹,有蓋,蓋前端做成獸頭,刻有銘文,內(nèi)

12、容是:周代某王十九年命做冊折給相侯賜贈望土,并賞賜給折奴隸和青銅,折因受榮寵,而為父乙做器。該器造型穩(wěn)重,裝飾富麗,是青銅器斷代的標準器。 商后期 長241厘米 。 1959賃山西石樓花莊出土。此觥首部作龍頭狀,上鑄雙角;龍口有齒,其間隙可作注酒之用,獨顯其妙。龍背作蓋,上有紐狀捉手,下承方形圈足。整器呈牛角狀,造型奇特,為商代著名青銅器。 盉(音禾),古代酒器,用青銅制成,多為圓口,腹部較大,三足或四足,用以溫酒或調(diào)和酒水的濃淡。盛行于中國商代后期和西周初期。 尊,是盛酒備酌的器皿。常和斗、勺合用。也有用于青銅禮器的共稱。彝(音宜),作成鳥獸形的盛酒器稱為彝。多是象生的一類銅制雕塑品。它的用

13、途,是在祭祀時不飲而澆于地的一種酒器。鑒4、水器。有鑒、盤等。鑒,是一種水器。形如現(xiàn)代的盆。它有四種用途:一是容水。二是盛冰。三是沐浴。四是鑒容照面。盤,盥洗時乘水的用器,口大腹淺。盤是洗手時乘水用的。殷墟中期蟠龍紋盤 禁5、雜器。禁,是一種小臺,用以放置酒器食器的。俎,像有一個小孔的小凳子,用以割肉。這兩種用具是我們所見到的最早的家具。俎6、兵器。奴隸社會的商代,奴隸主占有一切生產(chǎn)和生活資料,并且占有奴隸本身。有刑罰,有軍隊,對內(nèi)用以壓迫奴隸,對外進行掠奪戰(zhàn)爭。因此,在青銅工藝中,武器的制造也是一個重要的門類。青銅所制的武器有,戈、矛、斧(戚)、刀(斤)、鏃(即箭頭)等。 7、樂器。鐃(音撓

14、),似鈴而大,鐃口向上,用手執(zhí)把,用槌敲打。鼓,青銅制成,與現(xiàn)代鼓不二。8、工具。如鏟、斧、刀、削等。常用于青銅器的紋樣有:饕餮紋、夔龍紋、龍紋(爬行龍紋、卷龍紋、雙體龍紋)、蛟龍紋、蛇紋(蟠虺紋、蟠蟲離紋)、鳥紋、鳳紋、波紋等青銅紋樣。 三、青銅器的裝飾1、饕餮紋 饕餮紋主要特征是它的主體部分為正面的獸頭形象,兩眼非常突出,口裂很大,有角與耳。有的兩側(cè)連著爪與尾,也有的兩側(cè)作長身卷尾之形,實際上是由兩條夔龍紋以鼻梁為中心,側(cè)身相對組成的,夔龍紋也是當時流行的一種紋飾。多用作輔助花紋。饕餮紋的鼻、角、口部變化很多,從角、耳的不同形態(tài)可以認出其生活原型多是牛、羊、虎等動物。牛、羊是祭祀活動的主要

15、“犧牲品”。 饕餮紋多施加在器物的主要裝飾部位,以柔韌的陰線刻出,或作陽線凸起。構(gòu)圖豐滿,主紋兩側(cè)以富于變化的云雷紋填充,具有陰陽互補之美。 饕餮紋主要流行于商代和西周前期,到東周以后再度流行,但已失去原先的主導地位和獰厲色彩,而成為華美的裝飾。 2、夔龍紋 夔龍紋是青銅器上的裝飾紋樣之一。圖案表現(xiàn)傳說中的一種近似龍的動物夔,多為一角一足,口張開,尾上卷。自宋代以來的著錄中,在青銅器上,凡是表現(xiàn)一足的類似爬蟲的物像,都稱之為夔或夔龍,這與古籍“夔一足”的記載有關(guān)。“夔,神也,如龍一足?!庇械馁缂y已發(fā)展為幾何圖形化的裝飾,變化很大。常見的有身作兩岐,或身作對角線,兩端各有一夔首。盛行于商和西周前

16、期。 夔龍紋通常指那種長身弓起,頭上有角的側(cè)面龍形圖像,有的腹下有鰭形足,有的沒有。其變化很多,使用靈活。有時作饕餮紋兩旁填充空白的輔助花紋。也可單獨構(gòu)成連續(xù)排列的裝飾帶,夔龍紋與圓渦紋相間排列的二方連續(xù)圖案,被稱為火龍紋。 3、龍紋 龍紋是青銅器上的裝飾紋樣之一。龍是古代神州傳說中的動物。一般反映其正面圖象,都是以鼻為中線,兩旁置目,體軀向兩側(cè)延伸。若以其側(cè)面作圖象,則成一長體軀與一爪。龍的形象起源很早,但作為青銅器紋飾,最早見于商代二里岡期,以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戰(zhàn)國,都有不同形式的龍紋出現(xiàn)。商代多表現(xiàn)為屈曲的形態(tài);西周多表現(xiàn)為幾條龍相互盤繞,或頭在中間,分出兩尾。傳說龍的出現(xiàn)與水有

17、關(guān),考工記畫繢之事謂:“水以龍,火以圜?!笔怯谬埖男蜗髞硐笳魉?,因此在青銅水器中,龍的圖卷或立體形象有更多出現(xiàn)。 4、鳳鳥紋鳳鳥紋也是商周兩代共有的青銅器紋飾,其發(fā)展衍變中出現(xiàn)的變異具有斷代的意義。稱為鳳鳥紋的一類,頭有華冠,有的有角,尾羽紛披,常用于主要的裝飾面。商晚期至西周時期流行長尾的鳥紋和小鳥紋,多用于裝飾帶或作輔助性紋飾。 5、波紋(環(huán)帶紋、回紋)是一種寬大而流暢的曲線紋飾,形象活潑而流暢。西周頌壺腹部裝飾的蛟龍紋與波紋配合使用。以浮雕手法制作的蛟龍紋飾蜿蜒成大波浪形,依壺體正側(cè)、寬窄的不同而有起伏升降的變化。 四、青銅器飾紋象征性闡述1、圖騰標記 2、神靈崇拜 3、驅(qū)神辟邪4、裝

18、飾作用 五、青銅器的藝術(shù)特點商代青銅器的裝飾藝術(shù)特點可以歸納為:1、圖案紋樣是以單獨適合紋樣為主。這種單獨紋樣是以饕餮紋為主。2、圖案紋樣多采用對稱的格式。3、商代的裝飾多采用主紋和地紋的結(jié)合。多以饕餮紋為主花,而以回紋作為地紋。4、商代銅器裝飾方法。早期脫胎于陶器的拍印,后期則運用刻花的方法。第三節(jié)陶瓷工藝 青銅工藝的發(fā)展,并不代替各種生活用品。而青銅器的成本高,能為奴隸主所占有和享用。廣大奴隸的各種生活用器皿,仍然采用陶器。因此,商代制陶工藝也得到較普遍的發(fā)展。商代的陶瓷工藝分灰陶、白陶、釉陶和原始瓷器等多種。一、灰陶1、灰陶的品種:烹煮器有鼎、鬲、甗、釜等;食器有簋、豆、碗、盆等;還有盛

19、器如甕、罍罍、壺、尊等。 2、裝飾特點:裝飾簡樸粗略,有用陶拍棕印的繩紋、籃紋;有用尖狀工具刻劃的斜方格紋;還有用堆貼的方法制作的繩紋?;姨罩饕岳K紋和弦紋作裝飾,這和制作方式以及考慮器物的牢固有密切關(guān)系。3、陶器制作方法:商代陶器的制作方法,不定型的多用陶模,圓器則用陶車,大器仍用盤條,小件則多用手制??偟膩砜?,這時的輪制和模制較多,以適應(yīng)大量生產(chǎn)的需要。二、白陶1、白陶品種:白陶是商代制陶工藝中一種特殊的產(chǎn)品。它是用高嶺土制成。 器形有壺、罍罍、觶觶、卣卣、簋等。并雕刻有饕餮紋、夔紋、回紋等。裝飾上基本和青銅器相似。2、白陶特點:燒制火度不如硬陶高,器壁也不如硬陶薄。商代以后,不復發(fā)現(xiàn)這種

20、產(chǎn)品。三、釉陶和原始瓷器 釉陶已在這時期出現(xiàn),釉色青綠而帶格黃,胎亦較硬,呈灰白色。學術(shù)界把這種釉陶又稱為原始瓷器,被稱為是瓷器的萌芽。1、釉陶裝飾特點:這時期的瓷器造型有尊、罐、豆等,有的還以刻劃和模印的方法,制出方格紋、圓圈紋、直線紋等作為裝飾。2、釉陶造型特點:商代陶器的造型,早晚期在不斷變化中。例如陶鬲,早期是高足深擋,晚期則款足斯矮,幾流于形式,腹徑增大。陶豆也由早期的短足,漸漸增高,晚期成了高腳盤的形式。商代特有的小底大口陶尊,也由寬大向細長的器形發(fā)展。第四節(jié) 雕刻工藝 詩經(jīng)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描寫,這種切、磋、琢、磨,具體地反映了雕刻工藝的制作過程??脊び浻小肮文χの?,玉、櫛 (櫛音質(zhì))、雕、矢、磐”。玉、磐是玉石工,雕、矢是石工也是骨工,櫛是骨工或木工。商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