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方案及技術措施剖析_第1頁
工程施工方案及技術措施剖析_第2頁
工程施工方案及技術措施剖析_第3頁
工程施工方案及技術措施剖析_第4頁
工程施工方案及技術措施剖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工程施工方案及技術措施消防噴淋系統(tǒng)重點、難點及特殊部位施工方案1. 消防及噴水滅火系統(tǒng)管道安裝方法1.1. 工藝流程圖安裝準備備干管安裝報警閥安裝立管安裝噴灑分層千支管、消火栓及支管安裝水流指示器、消防水泵、高位水箱、水泵結合器安裝管道試壓管道沖洗噴灑頭支管安裝(系統(tǒng)綜合試壓及沖洗)節(jié)流裝置安裝報警閥配件、消火栓配件、噴灑頭安裝系統(tǒng)通水試調1.2. 支架、吊架制作. 支架、吊架材料一般用Q235 普通碳鋼制作. 支架、吊架制作應遵守的規(guī)定:1) 支架、吊架的型式、材質、加工尺寸、精度及焊接應符合設計要求。2) 支架底板應平整、支、吊架的工作面應平整。3) 支、吊架焊縫應進行外觀檢查,不得有漏焊

2、、點焊、裂紋咬肉等缺陷。焊接變形應予矯正。4) 制作合格的支吊架,應進行防腐處理,妥善保管。. 支吊架安裝1) 確定支吊架間距時,應考慮管子管件管內介質及保溫材料的重量對管子形成的應力和應變,不得超過允許范圍。支、吊架最大允許間距主要是由所承受的垂直方向荷載來決定。當設計無要求時,其最大間距見表:水平鋼管支、吊架間距管徑(mm)1520253240507080100125150支吊架最大間距(m)保溫1.5222.5333.544.556不保溫22.533.544.555.566.572) 坡度、標高的確定支吊架的坡度、標高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坡度應根據(jù)兩點間的距離的大小,算出兩點間的高差,然后

3、在兩點拉一直線,按照支架的間距,在墻上畫出每個支架的位置。3) 支、吊架固定和調整4) 管道安裝時,應及時進行支、吊架的固定和調整工作。支吊架位置應正確,安裝要平整牢固。管子與支架接觸良好,一般不得有間隙。5) 支、吊架的安裝􀂾 預埋鋼板焊接支架􀂾 鋼筋混凝土構件上的管道支架,可在預制或現(xiàn)澆混凝土時,在各支架的位置預埋鋼板后將支架橫梁焊接在預埋的鋼板上。焊接時,要把焊接處污物除去,焊接牢固。􀂾 直接埋入預留洞槽內的管道支架􀂾 支架埋在墻內深度應按設計要求而定,一般不小于是120mm,洞口不宜過大。埋設前,應清除孔洞內的碎石

4、及灰塵,并用水將其澆濕。填塞使用1:3 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再將已防腐的支架插入,并加入碎石卡緊支架,再填實水泥砂漿。但注意洞口應稍低于墻面,以便修補飾面層時找平。􀂾 膨脹螺絲栓固定􀂾 膨脹螺絲栓常用規(guī)格有M8、M10、M12 三種。􀂾 鉆孔可用沖擊電錘或沖擊電鉆進行,鉆成的孔必須與構件表面垂直??椎闹睆脚c管外徑相等,用手擰緊螺母。隨著螺母的擰緊,螺栓被向外拉動,螺栓的錐形尾部就把開口的套管尾部脹開,使螺栓和套管一起緊固在孔內。這樣就可以在螺栓上安裝支架橫梁。6) 支吊架安裝注意事項􀂾 冬季施工時,埋設支架要采取冬季施

5、工措施(如用熱鹽水防凍劑和水泥砂漿)。埋設支架應注意保證管子離墻距離符合要求。所有預留孔洞及支架埋設處的墻壁面應在管道安裝后,裝修工程完工前填墻。􀂾 立管管卡安裝,層高小于或等于5m,每層須安裝一個;層高大于5 m,每層不得少于2 個。管卡安裝高度,應離開地面為1.5-1.8m,但每一樓層宜設在同一高度.兩個以上管卡可均稱安裝.􀂾 管道的焊縫不應在應力集中的支架上,應離開一定距離(一般為50200mm).􀂾 固定在建筑結構上的支、吊架安裝高度,不得影響結構的安全.􀂾 彈簧支、吊架的彈簧安裝高度,應按設計要求調整,并作記錄.

6、彈簧的臨時固定件,應待系統(tǒng)安裝、試壓、保溫完畢后方可拆除.􀂾 各種支、吊架選擇應按設計要求和參照有關圖集進行.2. 消火栓系統(tǒng)管道安裝安裝準備干管安裝立管安裝消火栓及支管安裝消防水泵高位水箱水泵接合器安裝管道試壓管道沖洗消火栓配件安裝系統(tǒng)通水試調2.1. 消火栓系統(tǒng)管道安裝工序2.2. 對選用的管材、管件做相應的質量檢查,合格后清除管內污物。2.3. 根據(jù)施工圖,確定地下管道位置。1) 在地溝內鋪設時,用米尺放線后,按規(guī)范栽好支托架。2) 根據(jù)各管段長度及排列順序,預制地下管道。預制時,注意管件方向。3) 管段預制好后,復核支、托架間距、標高、坡度、砂漿 強度都要滿足要求后,

7、再用繩索或機具將其放入溝內或地溝內的支架上,核對管徑、管件及朝向、坐標。其均無誤后,接至各分岔立管閥門上。4) 閥門選擇;如設計無要求,管徑小于50 mm 時,宜采用截止閥;大于50 mm 時,宜采用閘閥。5) 立管甩頭時,應注意管外皮距墻面裝飾的間距。6) 引入管直接埋入地下時,其埋設深度應由土壤的冰凍深度及地面荷載情況而定,一般不低于冰凍線以下200 mm。7) 引入管穿越基礎孔洞時,應按規(guī)定預留好基礎沉降量(不少于100 mm),并用粘土將孔洞空隙填實,外抹水泥沙槳封嚴。8) 地下管道按要求應有一定的坡度,坡向引入口處。并且引入口處應設泄水閥,其閥一般設置在水表井或閥門井內。9) 地溝內

8、敷設的管道,應布置在熱水管道的下邊,當其與排水管道平行時, 兩管間最小水平凈距不得小于1 m。與排水管道平行鋪時,兩管間最小水平凈距不得小于500 mm;交叉鋪設時,垂直凈距為150 mm。應鋪設在排水管的上面,如必須鋪設排水管下面時,應加其長度不小于排水管徑3 倍的套管。與煤氣引入管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 m。10) 當有防腐要求時,應進行防腐處理。11) 經(jīng)有關人員檢查合格后,填寫隱蔽工程記錄,然后才進行回填。2.4. 立管安裝1) 每層從上至下統(tǒng)一安裝卡件, 將預制好的立管按編號排出,順序安裝。 在安裝中,核實預留甩口的高度、方向是否正確。外露絲扣或焊口應刷好防銹漆。支管甩口應加好臨時堵頭,

9、立管閥門朝向應便于操作和維修。2) 對于豎井內的立管安裝,應在管井口設置型鋼,上下統(tǒng)一吊線安裝卡件。3) 安裝 在墻內的立管應在結構施工中預留管槽,立管安裝后吊直找正,用卡件固定。4) 在下層樓板封堵完后,再進行上一層立管安裝。如遇墻壁體變薄或上、下墻體錯位,造成立管距離太遠時,可采用冷彎或用彎頭調整立管位置。5) 對暗裝立管安裝,應在隱蔽之前做水壓試驗,合格后隱蔽。6) 對防腐、防露要求的立管,應按相應施工工藝防腐防露。2.5. 橫支管安裝1) 根據(jù)橫支管設計排列情況及有關規(guī)范,確定支、吊架的位置及數(shù)量。2) 將預制好的支、吊架按規(guī)范加以固定。3) 臨時固定卡栽好后,將預制好的支管從立管甩口

10、依次逐段進行安裝。待安裝完后,按設計要求及有關規(guī)范調節(jié)其坡度。支管如裝有水表先裝上連接管,試壓后在交工前拆下連接管,安裝水表。4) 支管暗裝時,在確定其位置后,剔出管槽,將預制好的支管放入槽內,找平找正后用勾釘固定。5) 用水泥砂漿封堵穿墻管道周圍孔洞,注意不要突出抹灰面。6) 冷、熱水管上下平行安裝時,熱水管道應在冷水管上面。2.6. 管道防腐1) 管道支架應作防腐處理,所有鐵構件油漆前應作預除銹,并及時作防銹底漆,然后再作第二道底漆和二道面漆。2) 所有消防管道,應根據(jù)消防規(guī)范作紅色或紅色環(huán)色標志,以區(qū)別其他管道。3) 所有閥門必須涂上和喉管同一顏色的油漆。4) 泵房設備及閥門、法蘭按要求

11、作統(tǒng)一顏色的外油漆。5) 室外消火栓地下管道,應作熱瀝青漆兩遍,并用規(guī)定的纏包物包裹后,再涂熱瀝青。3. 室內消火栓箱安裝室內消火栓箱閥門中心距地面1100mm,允許偏差20mm,閥門距箱側為140mm,距箱后,內表面為100mm,允許偏差為5mm。室外消火栓和消防接合器的安裝應保證符合消防設計和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的要求。4.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安裝(噴灑管道、設備)工序:安裝準備干管安裝報警閥安裝立管安裝噴灑分層干、支管安裝水流指示器、水泵、水箱等安裝管道試壓管道沖洗噴灑頭支管安裝節(jié)流裝置安裝報警閥、噴灑頭安裝系統(tǒng)通水試驗5. 噴灑管道安裝1) 管網(wǎng)安裝前應校直管子,清除內外雜物。安裝中應注意隨時

12、清除管道內部雜物。2) 在具有腐蝕性的場所安裝管網(wǎng)前,應按設計要求對管子、管件等進行防腐處理。3)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的管網(wǎng)安裝,管子公稱通徑為小于或等于100 MM 的管道時,應用螺紋連接;其它可用焊接或法蘭連接。無論采用何種方式,均不得減小管內通水橫截面積。4) 螺紋連接管道變徑時,宜采用異徑接頭,在轉彎處不得考慮采用補芯。5) 管道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管道中心與梁、柱、頂棚等最小距離應符合下表管道中心與梁、柱、頂棚等最小距離公稱通徑mm253240506580100125150200距離mm4040506070801001251502006) 管道穿過建筑物的變形縫時應設置柔性短管。穿

13、墻或樓板時應加設鋼性套管。套管長度不得小于墻厚,或應高出樓面或地面50mm,焊 接環(huán)縫不得置于套管內。套管與管道之間的間隙應用不燃材料填塞。7) 銅管道的調直應先將管內充沙,然后用調直器進行;或用橡皮錘、木錘或方木尺調直。8) 系統(tǒng)的管道宜設有0.0020.005 的坡度,且坡向排水管,當局部區(qū)域難以利用排水管將水排凈時,應采用相應的排水措施;當噴頭數(shù)少于5 只,可在管道低處裝設堵頭,多于5 只噴頭時宜裝設帶閥門的排水管。9) 管網(wǎng)的地上管道應作紅色或紅色環(huán)圈色標。10) 管道在安裝中斷時,應將敞口封閉。6. 報警閥組安裝6.1. 報警閥組的安裝應先安裝水源控制閥、報警閥,再進行報警閥輔助管道

14、的連接。水源控制閥、報警閥與配水干管,應保證水流方向一致。報警閥應安裝在明顯且便于操作的地點,距地面高度宜為1.2m,應確保兩側距墻不小于0.5 m,正面距墻不小于1.2 m,安裝報警閥的室內地面應有排水措施。6.2. 警閥附件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1) 壓力表應安裝在報警閥上便于觀測的位置。2) 排水管和試驗閥應安裝在便于操作的位置。3) 水源控制閥應便于操作,其規(guī)格、安裝部位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安裝方向正確,閥內清潔無堵塞、無滲漏.且有明顯開閉標志和可靠的鎖定設施.隱蔽處的控制閥應有指示其位置的標志。7. 噴頭安裝1) 噴頭安裝應在系統(tǒng)管網(wǎng)試壓,沖洗合格后進行。2) 安裝噴頭用的彎頭、三通等

15、宜采用專用管件。3) 安裝 噴頭,不得對噴頭進行拆裝、改動,并嚴禁給噴頭附加任何裝飾性涂 層。4) 噴頭的安裝 應使用專用扳手,嚴禁利用噴頭的框架擰緊噴頭,噴頭的框架、濺水盤變形或釋放原件損傷時應更換噴頭,且應與原噴頭規(guī)格、型號相同。5) 安裝在易受機械損傷處的噴頭,應加設防護罩.6) 噴頭與大功率燈泡或風口的距離不得小于0.8m.8. 水流指示器安裝1) 在管道試壓沖洗合格后方可安裝,其規(guī)格必須與管徑相匹配。在設有信號閥門時,應安裝在該閥之后的管道上。2) 水流指示器應牢固安裝于水平管道上,其動作方向應和水流方向一致,安裝后水流指示器的槳片、膜片動作靈敏,不得與管壁發(fā)生碰撞、摩擦。9. 水力

16、警鈴安裝水力警鈴安裝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附近外墻上,且應安裝檢修、測試用閥門和公稱直徑為20 mm的過濾器。警鈴和報警閥的連接應采用鍍鋅鋼管,當公稱直徑為15 mm 時,其長度不應大于20 mm,水力警鈴安裝應確保其啟動壓力不小于0.05MP 。10. 延遲器安裝延遲器時,應考慮延遲器余水排放事宜。11. 節(jié)流管安裝1) 節(jié)流管內流速不應大于20 m/s。節(jié)流管不宜小于10 m。2) 節(jié)流裝置應安裝在公稱通徑不小于50 mm 的水平管段上。12. 試壓和沖洗1) 水壓試驗環(huán)境溫度不宜低于5°C,當?shù)陀?°C 時,水壓試驗應采取防凍措施。2) 試驗用的壓力表不少于2 只,精度不

17、應低于1.5 級,量程應為試驗壓力值的1.52 倍。3) 對于不能參與試壓的設備儀表閥門及附件應加以隔離或拆除;加設的臨時盲板應有突出于法蘭的邊耳,且應做明顯標記,并記錄臨時盲板的數(shù)量。4) 試壓和沖洗方案已經(jīng)批準。5) 當系統(tǒng)設計工作壓力等于或小于1.0MPa 時,水壓強度試驗壓力應為設計壓力的1.5 倍,且不低于1.4MPa,當系統(tǒng)設計工作壓力大于1.0MPa 時,水壓強度試驗壓力應為該工作壓力加0.4MPa。6) 水壓強度試驗的測試點應設在系統(tǒng)管網(wǎng)的最低點。對管網(wǎng)注水時,應將管網(wǎng)內的空氣排凈,并應緩慢升壓,達到試驗壓力后,穩(wěn)壓30min,目測管網(wǎng)應無泄漏和無變形,且壓力降不應大于0.05

18、MPa。7) 水壓嚴密性試驗應在水壓強度試驗和管網(wǎng)沖洗合格后進行。試驗壓力應為設計工作壓力,穩(wěn)壓24h,應無泄漏。8) 管道沖洗的水流速度不宜小于3m/s;其流量不宜小于下表的規(guī)定,沖洗應連續(xù)進行且應與滅火時管網(wǎng)的水流方向一致;管網(wǎng)沖洗結束應將管網(wǎng)內水排除干凈,必要時可采用壓縮空氣吹干。排放的水應妥善排至室外排水溝。沖 洗 水 流 量管道公稱直徑(mm)30025020015012510080655040沖洗流量(L/s)22015498583825151064消防火災報警系統(tǒng)重點、難點及特殊部位施工方案火災報警與聯(lián)動系統(tǒng)施工工藝流程見圖1。施工準備預埋穿線管和預埋件導線穿管檢 查驗 收接控制

19、箱第二次預調試主機接線第一次預調試調 試安樓層顯示器分線端子箱接 控 頭連接控制模塊手報、電話、廣播等1. 隱蔽管線前的準備工作1.1. 根據(jù)施工圖中火災報警系統(tǒng)圖、平面圖、土建施工圖中的平面圖,確定探測器的布局和系統(tǒng)的線路走向及敷設方式。1.2. 分析各專業(yè)圖紙中通風風管、給排水管、強電電纜橋架、燈具、自噴噴頭、通風空調風口、可能與探測器安裝相矛盾、相重疊的地方,要采取避讓措施,一般情況下是探測器位置作適當偏移,但是必須符合探測器的安裝要求。1.3. 根據(jù)探測器規(guī)格型號選好底座接線盒,要嚴格按照探測器底座固定螺孔眼的距離確定接線盒螺孔眼距離,以此選擇接線盒 。1.4. 根據(jù)火災區(qū)自動報警系統(tǒng)

20、圖及平面圖的要求選擇,編制線管、線材、接線盒計劃,準備好這些材料。2. 線管線槽敷設2.1.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線路敷設工序. 線管或線槽敷設。1) 傳輸線路敷設。2) 設備設施安裝接線。.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線管敷設方式1) 鋼管暗敷(G.DA、G.QA、G.PA)。2) 鋼管明敷(G.PM、G.QM)。3) 阻燃PVC 管暗敷(VG.DA、VG.QA、VG.PA)。4) 阻燃PVC 管明敷(VG.PM、VG.QM)。5) 線槽布線這五種敷設方式,都和電力與照明系統(tǒng)中電氣線管敷設方式的工藝作法基本相同。只是技術要求方面在電氣線管敷設要求的基礎上增加如下要求:􀂾 線管暗敷時應敷設

21、在非燃材料結構內,其保護厚度不應小于30mm(一般電氣裝置不應小于15mm.。􀂾 明敷時必須在金屬管上采取防火保護措施,一般作法是在金屬管道上刷防火涂料?;蛘咴诮饘俟苌嫌霉杷徕}筒(壁厚25mm)、或用石棉玻璃纖維隔熱管(壁厚25mm)加以防火保護。. 導線敷設1)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所使用的導線應按設計選擇,一般采用多股銅芯耐熱絕緣軟線,用于信號線的傳輸導線額定電壓不得低于250V,常用傳輸導線的型號為zrbv-105 、500v。傳輸導線的截面積,根據(jù)機械強度要求,絕緣導線和電纜芯線的最小允許截面積不應于表(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連接導線的最小截面積。連接可燃氣體探測器與可燃報

22、警控制器的導線,其截面可按傳輸距離選擇(2)可燃氣體泄漏檢測及報警裝置連接導線截面參考值表?;馂淖詣訄缶到y(tǒng)連接導線截面參考值表(1)布線類別線芯的最小允許截面(mm)穿管敷設的絕緣銅芯導線1.00線槽敷設的絕緣銅芯導線0.75多股銅墻芯電纜0.20可燃氣體泄漏檢測及報警裝置連接導線截面參考值表(2)線傳輸距離 (m)導線截面(mm)3000.754001.06201.510002.54.0 2) 導線外皮顏色􀂾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導線外皮顏色有一定要求,其中:􀂾 電源“”采用紅色,“”采用藍色或黑色,信號線采月用粉紅色,檢查線采用黃色。為了防止接線差錯,便

23、于判別線路性質,同一工程中,相同線別的絕緣導線外皮顏色應選擇一致。3) 不同回路的敷設報警系統(tǒng)中的傳輸信號線路應與照明、電力線路分開敷設,互相屏蔽,不輻系統(tǒng)、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不得敷設在同一管內或封閉式線槽內,也不應與不同用途的線路合用一根電纜。2.2. 導線敷設工藝. 管路吹掃在管路穿管前,一定要進行清管,一般采用壓縮空氣吹入管內,將管內殘留物、水分等清理干凈,也可在引線鉛絲上綁扎布條來拉。清管后可向管內吹入少量滑石粉,并非管口上加裝護線圈,以備穿線。. 放線穿管放線時用放線架順著導線纏繞方向放線,以防止打結扭絞,并且在放線過程中要檢查導線是否存在曲結、絕望層破損、斷裂等缺陷。發(fā)現(xiàn)

24、問題及時處理,要特別注意線管內不允許有導線接頭,發(fā)現(xiàn)問題或線的長度不夠必須更換良好的長度足夠的絕望導線。. 穿線1) 穿線應由兩人進行,一般在線管埋設時,已將引線鉛絲穿好,如果管路較短或彎頭少時,也可在線管穿線時再穿引絲鉛絲,引線鉛絲采用1.21.8mm 的規(guī)格。2) 在進行線管穿線時,先將引線鉛絲的一端與被穿引導線可靠的結頭扎在一起,并涂抹一些滑石粉,然后一人放線送線線管,另一人用引線絲將導線順管路垂直管口緩緩拉入管內,送線人和拉線人動作要協(xié)調配合,使導線平行成束,不得相互纏繞扭曲。一般放線人是操作者兼指揮,相互的協(xié)調可通過喊話、手感,或采用對講機進行。3) 線端預留􀂾 導

25、線穿通以后,兩端管口外應有一定預留線端,便于校線和接線,一般接線盒內預留線長度為150250mm,端子箱、報警控制器內預留線頭300600mm(或箱體的半周長)。4) 校線􀂾 在探測器或其它消防電氣設備的安裝中,除按傳輸導線提出的導線絕緣外皮的顏色要求外,為了確保接線正確無誤,還應進行校線,以檢查導線是否存在折斷故障,區(qū)分出每根導線的兩端,并在線端穿入號碼管或基它統(tǒng)一標記。􀂾 校線由兩人分別在被校線束的首尾兩端利用電鈐或燈光裝置,再配以步話機待通信工具進行校線,采用校線器校線,是校線方法中最先進的方法。5) 端頭制作􀂾 導線與接線端子板連接

26、必須可靠壓接或焊接。導線與探測器連接時,導線端頭應搪錫。導線與探測器連接用螺釘連接時,導線端頭應搪錫。導線與報警器端子箱連接時,導線端頭應作接線端子即線鉺。. 火災探測器安裝(煙感探頭)1) 探測器安裝在室內頂棚上時,梁高大于0.5m 時,必須安裝于梁的兩側。探測器宜水平安裝 ,當必須有傾斜時,角不應大于45°,大于45°時可用斜木臺。2) 在室內梁上安裝探測器時,探測器與頂棚的距離應小于0.3m,3) 探測器的設置與相鄰墻梁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6m,探測器的設置位置距探測區(qū)域內的貨物、設備等的水平距離不應大于0.5m。4) 在設有空調系統(tǒng)的房間內,探測器的設置位置至

27、空調送風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m。至送風的多孔頂棚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在距離探測器的范圍內的孔洞應用非燃材料填實。當通風管道等下表面距頂棚超過150mm 時,探測器與其側面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5) 當建筑的內走廊寬3m 時,設置在內走廊的感溫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0m,感煙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5m,靠近走廊端墻的探測器距離不應大于探測器安裝間距的二分之一。6) 探測器距光源的距離應大于1m。7) 在特殊形式的屋頂設置探測 器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人字型屋頂傾斜度大于15°時,應在屋脊處設置探測器。􀂾 鋸齒型屋頂應在

28、第個屋脊處設置探測器。探測器距屋脊的距離應符合下表的要求。探測器的安裝高度(m)感煙探測器下表面距離頂棚或屋頂?shù)木嚯x(mm)屋頂傾斜度15°15°30°>30°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6688101013307015017200250300350200250300350300400500600300400500600500600700800􀂾 小面積房間安裝:當建筑的室內凈空高度小于2.5 m 或房間面積在30 m2 以下,且無側面上送風的集中空調設備時,感煙探測器宜設在頂棚中央偏向出口一側。􀂾 在井口安裝電梯井

29、、升降機井應在井頂設置感煙探測器。當機房有足夠大的開口,且機房內已設置感煙探測器時,井頂可不設置探測器。􀂾 敞井電梯、坡道等,可按垂直距離每隔15 m 設置一只感煙探測器。􀂾 庫房內空間較大,采用吊桿固定感煙探測器時,探測器上應加裝集煙罩。􀂾 可燃氣體探測器在頂棚上安裝時,應距燃氣灶8 m 以內;當屋內有排氣口時,允許裝在排氣口附近,但應距燃氣灶8 m 以上;梁高大于0.8 m 時,應裝在燃氣灶一側。􀂾 可燃氣體探測器在梁上安裝時,與頂棚的距離應小于0.3m。􀂾 探測密度小于1 的可燃氣體性氣體時,探測器

30、應安裝在環(huán)境的上部。探測密度大于1 的可燃氣體性氣體時,探測 器應安裝在距地面30cm 以下的地方。􀂾 探測 器的確認燈應面向便于觀察的主要入口方向。安裝探測器底座時應考慮到這個主要入口方向。􀂾 探測器在調試時才裝上去,在安裝前應妥善保管,并應采取防塵、防潮、防腐蝕等措施。. 報警控制器安裝1) 報警控制器安裝的主要依據(jù)是該工程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設計圖紙和所選擇的報警控制器的產(chǎn)品使用說明書。安裝前應對照施工圖和說明書,擬定本工程報警控制器的安裝措施。2) 集中報警控制器一般是設置在建筑物的底層的消防控制中心,或消防控制室,區(qū)域報警器設在各有關的樓層的值班室、服務臺等經(jīng)常有人出入值班的場所,其安裝環(huán)境應具有清潔、干燥、涼爽、外界干擾較少的條件。3) 報警控制器有掛墻安裝和落地安裝兩種形式。當采用掛墻安裝 時,報警控制器箱底距地(樓)1.5m,設備開門一側距墻不應小于0.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