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粉檢測作業(yè)指導書_第1頁
礦粉檢測作業(yè)指導書_第2頁
礦粉檢測作業(yè)指導書_第3頁
礦粉檢測作業(yè)指導書_第4頁
礦粉檢測作業(yè)指導書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磨細礦渣粉檢測作業(yè)指導書1、 適用范圍本細則適用于粒化高爐礦渣粉密度、比表面積(勃氏法)、氧化鎂、燒失量、三氧化硫、流動度比、活性指數(shù)等指標的測定。2、 技術標準1、水泥密度測定方法GB/T 208 942、水泥化學分析方法GB/T 176-20083、水泥比表面積測定法(勃氏法)GB 8074-2008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郀t礦渣粉GB/T 18046-20085、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標準TB10424-2010三、采用的儀器設備1.各檢測項目序號如下表所 示:檢測項 目名稱密度比表 面積氧化鎂燒失量三氧化 硫流動度 比活性指 數(shù)CL-含量堿含量含水量序號12345678910

2、2.各檢測項目采用儀器設備如下表所示:用于檢測項目規(guī)范要求采用的儀器設備對儀器設備的要求1李氏比重瓶250ml1天平最大稱量100g,分度值0 0.05g2勃氏比表面積測定儀/2分析天平分度值1mg2計時秒表精度0.5s2、10烘箱/1恒溫水浴箱/2、4、5干燥器/3、4、5分析天平分度值0.1mg3磁力攪拌器/3原子吸收光譜儀/4、5馬弗爐溫度能才$制在1000c左右5燒杯300mL6游標卡尺/6水泥膠砂流動度測定儀/6、7天平稱量1200g 感量0.1g6、7水泥膠砂攪拌機JC/T6817試模JC/T7267振實臺JC/T6827抗折強度試驗機JC/T7247抗壓強度試驗機精度1%7抗壓夾

3、具JC/T6837養(yǎng)護箱/7養(yǎng)護池/9火焰光度計/四、檢測項目、被測參數(shù)及允許變化范圍技術要求:項目級 別S105S95S75密度,g/cm3不小于2.8比表面積,m/kg 不小于350500活性指數(shù), 不小于7d95755528d1059575流動度比,%不小于95三氧化硫,% 不大于4.0燒失量, 不大于3.0氧化鎂, 不大于14氯離子, 不大于0.06堿含重,% 不大于/ (配合比選定時檢測)含水量,% 不大于1.0五、 檢測前的檢查1 .開始進行檢測前應首先檢查軟練室溫濕度是否符合規(guī)范要求,若不符合應開啟設備使之符合要求后方可開始檢測。2 .檢查儀器設備的電路連接是否正確,是否出現(xiàn)線路

4、破損、漏電現(xiàn)象。3 .接通電源,空載運轉(zhuǎn)各儀器設備,確定其是否運轉(zhuǎn)正常。4 .檢查檢測用水是否清澈、可透明,是否符合檢測要求。六、試驗步驟及數(shù)據(jù)處理1、密度(1) .將無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 0到1mL刻度線后(以彎月面下部為準),蓋上瓶塞放入恒 溫水槽內(nèi),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溫應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時的溫度),恒溫30min,記下初始(第一次)讀數(shù)。(2) .從恒溫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濾紙將李氏瓶細長頸內(nèi)沒有煤油的部分仔細擦干凈。(3) .試樣應預先通過 0.90mm方孔篩,在110±5C溫度下干燥1h,并在干燥器內(nèi)冷卻至室溫。 稱取礦粉60g,稱準至0.01g。(4) .用小匙將試

5、樣一點點的裝入(1)條的李氏瓶中,反復搖動(亦可用超聲波震動),至沒有氣泡排出,再次將李氏瓶靜置于恒溫水槽中,恒溫30min,記下第二次讀數(shù)。(5) .第一次讀數(shù)和第二次讀數(shù)時,恒溫水槽的溫度差不大于0.2C。(6) .結果計算礦粉體積應為第二次讀數(shù)減去初始(第一次)讀數(shù),即礦粉所排開的無水煤油的體積 (mL). 礦粉密度p (g/cm3)按下式計算:-可編輯修改-礦粉密度=礦粉質(zhì)量(g)/排開的體積(cm3)結果計算到小數(shù)第三位,且取整數(shù)到0.01g/cm3,試驗結果取兩次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 兩次測定結果之差不得超過0.02 g/cm3。2、 比表面積(1) 漏氣檢查將透氣筒上口用橡皮塞

6、塞緊,接到壓力計上。用抽氣裝置從壓力計一臂抽出部分氣體,然后關閉閥門,觀察是否漏氣。如發(fā)現(xiàn)漏氣,用活塞油脂加以密封。(2) .試驗層體積的測定 . 用水銀排代法:將兩片濾紙沿圓筒壁放入圓筒內(nèi),用一直徑比透氣圓筒略小的細長棒往下按,直到濾紙平整放在金屬的穿孔板上。然后裝滿水銀,用一塊薄玻璃板輕壓水銀表面,使水銀面與圓筒口平齊,并須保證在玻璃板和水銀表面之間沒有氣泡或空洞存在。從圓筒中倒出水銀,稱量,精確至0.05a重復幾次測定,到數(shù)值基本不變?yōu)橹?。然后從圓筒中取出一片濾紙,試用約3.3g 的水泥,要求壓實礦粉層注 。再在圓筒上部空間注入水銀,同上述方法除去氣泡、壓平、倒出水銀稱量,重復幾次,直到

7、水銀稱量值相差小于50mg為止。注:應制備堅實的礦粉層。如太松或礦粉不能壓到要求體積時,應調(diào)整礦粉的試用量。 . 圓筒內(nèi)試料層體積V 按下式計算。精確到0.005cm3V=(P 1-P2)/ 缺銀V 試料層體積,cm3;P1未裝礦粉時,充滿圓筒的水銀質(zhì)量,g;P2裝礦粉后,充滿圓筒的水銀質(zhì)量,g;怵銀-試驗溫度下水銀的密度,g/cm 3 . 試料層體積的測定,至少應進行二次。每次應單獨壓實,取二次數(shù)值相差不超過0.005cm3的平均值,并記錄測定過程中圓筒附近的溫度。每隔一季度至半年應重新校正試料層體積。(3) .試驗步驟: .將 110± 5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卻到室溫的標準試樣,

8、倒入 100ml 的密閉瓶內(nèi),用力搖動2min,將結塊成團的試樣振碎,使試樣松散。靜置 2min后,打開瓶蓋,輕輕攪拌,使在松散過程中落到表面的細粉,分布到整個試樣中。 .礦粉試樣,應先通過0.9mm 方孔篩,再在110± 5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 . 校正試驗用的標準試樣量和被測定礦粉的質(zhì)量,應達到在制備的試料層中空隙率為0.500± 0.005,計算式為W = p V ( 1 - )W需要的試樣量,g;廠-試樣密度,g/cm3;V 測得的試料層體積,cm3;-試料層的空隙率 . 將穿孔板放入透氣圓筒的突緣上,用一根直徑比圓筒略小的細棒把一片濾紙送到穿孔板上,邊

9、緣壓緊。稱取上條確定的礦粉量,精確到0.001g,倒入圓筒。輕敲圓筒的邊,使礦粉層表面平坦。再放入一片濾紙,用搗器均勻搗實試料直至搗器的支持環(huán)緊緊接觸圓筒頂邊并旋轉(zhuǎn)二周,慢慢取出搗器。 . 把裝有試料層的透氣圓筒連接到壓力計上,要保證緊密連接不致漏氣,并不振動所制備餓試料層。 . 打開微型電磁泵慢慢從壓力計一臂中抽出空氣,直到壓力計內(nèi)液面上升到擴大部下端時關閉閥門。當壓力計內(nèi)液體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一刻度線時開始計時,當液體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二條刻度線時停止計時,記錄液面從第一條刻線到第二條刻線所需的時間。以秒記錄,并記下試驗時的溫度() 。(4) .計算當被測物料的密度、試料層中空隙率與標準試樣相

10、同,試驗時溫差w 3c時,按下式計算:S=Ss T1/2 / T s1/2如試驗時溫差大于±3,則按下式計算:S= Ss T1/2 呼1/2 / T s1/2 產(chǎn)S被測試樣的比表面積,cm2 / g;S標準試樣的比表面積;cm2/g:T被測試樣試驗時,壓力計中液面降落測得的時間,Ts標準試樣試驗時,壓力計中液面降落測得的時間,s;s;被測試樣試驗溫度下的空氣粘度標準試樣試驗溫度下的空氣粘度Pa.s;Pa.s當被測試樣的 試料層中空隙 率與標準試樣 試料層中空隙 率不同,試驗時溫差w 3c時,按 下式計算:S=Ss 7/2(1-s) ( 3嚴/ Ts1/2(1-)( s3)1/2如試驗

11、時溫差大于±3,則按下式計算:S= Ss T1/2 (1-( 3)1/2 £2 / Ts1/2 (1-)( &3產(chǎn)產(chǎn)-被測試樣試料層中的空隙率;s-標準試樣試料層中的空隙率.當被測試樣的密度和空隙率均與標準試樣不同,試驗時溫差w3c時,按下式計算:S=Ss T1/2 (1- s) ( 3)1/2M Ts1/2 (1-) ( s3)1/2 p如試驗時溫差大于±3,則按下式計算:S= Ss T1/2 (1-%) ( 3)1/建y/ T s1/2 (1-)(葭嚴 P 簾p_-被測試樣的密度,g/cm 3;(%-標準試樣白密度,g/cm3.礦粉比表面積應由二次透氣

12、試驗結果的平均值確定。如二次試驗結果相差2%以上時,應重新試驗。計算應精確至10cm2/g, 10cm 2/g 以下的數(shù)值按四舍五入計。 .以 10cm2/g 為單位算得的比表面積值換算為m2/kg 單位時,需乘以系數(shù)0.1。3、 氧化鎂1) 氫氟酸高氯酸分解稱取約0.1 g試木¥ m1,精確至0.000lg,置于鉗堪蝸(或鉗皿)中,用o.51mL水潤濕,加57mL氫氟酸和o.5mL高氯酸,置于電熱板上蒸發(fā).近干時搖動鉗堪竭以防濺失,待白色濃煙驅(qū)盡后取下放冷。加入20mL 鹽酸 (1+1),溫熱至溶液橙清,取下放冷。轉(zhuǎn)移到250mL 容量瓶中加5mL 氯化鍶溶液,用水稀釋至標線,搖勻

13、。此溶液B 供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氧化鎂、三氧化二鐵、氧化錳、氧化鉀和氧化鈉用。2) 硼酸鋰熔融稱取約0.1試本¥ m2,精確至0.0001g置于鉗塔期中,加入 0.4g硼酸鋰,攪勻。用噴燈在低溫下熔融,逐漸升高溫度至1 000使熔成玻璃體,取下放冷。在帕坩堝內(nèi)放入一個攪拌子(塑料外殼), 并將坩堝放入預先盛有150mL 鹽酸 (1+lO) 井加熱至約45的 200mL 燒杯中,用磁力攪拌器攪拌溶解,待熔塊全部溶解后取出坩堝及攪拌子,用水洗凈,將溶液冷卻至室溫移至250mL 容量瓶中,加5mL 氯化鍶溶液,用水稀釋至標線,搖勻此溶液C 供原于吸收光譜法測定氧化鎂、三氧化二鐵、氧化錳、氧

14、化鉀和氧化鈉用。3) 氧化鎂的測定從 1) 溶液 B 或 2) 溶液 C 中吸取一定量的溶液放入容量瓶中(試樣溶液的分取量及容量瓶的容積視氧化鎂的含量而定),加入鹽酸(1+1)及氯化鍶溶液,使測定溶液中鹽酸的濃度為6%(V/V),銅濃度為1mg/mL。用水稀釋至標線,搖勻.用原于吸收光譜儀,鎂空心陰極燈,于285 2nm 處在與測定溶液的吸光度,在工作曲線上查出氧化鎂的濃度C1。4)結果表示氧化鎂的質(zhì)量百分數(shù)Xmgo 按下式計算:Xmgo= C 1*V 15 *10-3/m 3*100= C1* V 15*n*0.1/ m 3式中:Xmgo-氧化鎂的質(zhì)量百分數(shù),:C1-測定溶液中氧化鎂的濃度,

15、mg mL,V15-測定溶液的體積,mL;m3-1) m1 或 2) m2 中試料的質(zhì)量,e:n - 全部試樣溶液與所分取試樣溶液的體積比5)允許差同一試驗室的允許差為0.15%;不同試驗室的允許差為0.25%。4、 燒失量(1)、方法提要:試樣在750 ± 50的馬弗爐中灼燒,驅(qū)除水分和二氧化碳,同時將存在的易氧化元素氧化。由硫化物的氧化引起的燒失量誤差必須進行校正、而其他元素存在引起的誤差一般可忽略不計。(2)、 試驗步驟:稱取約1g試樣(mi),精確至0.001g,置于已灼燒恒量的瓷塔鍋中,將蓋斜置于塔期上,放在馬弗爐內(nèi)從低溫開始逐漸升高溫度,在 750c £0C灼燒

16、15min,取出增蝸置于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稱重。反復灼燒,直至恒重。(3)、 燒失量的質(zhì)量百分數(shù)X LO1 按下式計算:XLO1 = ( m1-m2) /m 1*100m 1 試料的質(zhì)量,gm 2 灼燒后試料的質(zhì)量, gXLO1燒失量的質(zhì)量百分數(shù),%(4)、允許差同一個試驗室允許差0.15%。5、 三氧化硫-可編輯修改-(1)、稱取約0.5g試木¥(m1),精確至0.0001g置于300mL燒杯中,加入 3040mL水使其 分散。加10mL鹽酸(1+1),用平頭玻璃棒壓碎塊狀物,慢慢地加熱溶液,直至礦粉分 解完全。將溶液加熱微沸5min。用中速濾紙過濾,用熱水洗滌1012次。調(diào)整

17、濾液體積致200mL,煮沸,在攪拌下滴加 10mL熱的氯化鋼溶液,繼續(xù)煮沸數(shù)分鐘,然后移至 溫熱處靜置4h或過夜(此時溶液的體積應保持在200mL)。用慢速濾紙過濾,用溫水洗滌,直至無氯離子為止。(2)、將沉淀及濾紙一并移入已灼燒恒量的瓷塔期中,灰化后在800c的馬弗爐內(nèi)灼燒30min,取出增竭置于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稱量。反復灼燒,直至恒量。(3)、三氧化硫的質(zhì)量百分數(shù) Xso3按下式計算:Xso3=m2 * 0.343 / m1 * 100m試料的質(zhì)量,gm2灼燒后沉淀的質(zhì)量,g0.343硫酸鋼對三氧化硫的換算系數(shù)X SO3三氧化硫的質(zhì)量百分數(shù),(4)、允許差同一試驗室的允許差為 0.15

18、%;不同試驗室的允許差為 0.20%。6、流動度比方法原理:分別測定試驗樣品和對比樣品的流動度,二者之比即為流動度比。國樣品1)對比樣品:符合 GB 175規(guī)定的42.5號硅酸鹽水泥,當有爭議時應用符合GB 175規(guī)定的PI型42.5R硅酸鹽水泥進行。2)試驗樣品:由對比水泥和礦渣粉按質(zhì)量比l : 1組砂漿配比砂漿種類水泥(g)礦渣粉(g)中國ISO標準砂(g)水(mL)對比砂漿450/1350225試驗砂漿2252250流動度試驗按GB/T2419-94進行試驗,分別測定試驗樣品和對比樣品的流動度L、L。礦渣粉的流動度比按下式計算,計算結果取整數(shù)。F=L/L 0*100式中:F-流動度比,;

19、L-試驗樣品流動度,mm;Ll-對比樣品流動度,mm。7、活性指數(shù)O方法原理:分別測定試驗樣品和對比樣品的抗壓強度,兩種樣品同齡期的抗壓強度之比即為活性指數(shù)樣品1)對比樣品:符合 GB 175規(guī)定的42.5號硅酸鹽水泥,當有爭議時應用符合GB 175規(guī)定的PI型42.5R硅酸鹽水泥進行。2)試驗樣品:由對比水泥和礦渣粉按質(zhì)量比l : 1組C3砂漿配比砂漿種類水泥(g)礦渣粉(g)中國ISO標準砂(g)水(mL)對比砂漿450/1350225試驗砂漿225225C4砂漿攪拌攪拌按GB/T17671進行。C5抗壓強度試驗按GB/T17671進行試驗,分別測定試驗樣品 7d、28d抗壓強度/E R7

20、、R28和對比樣品7d、28d抗壓強度Ro7、R028結果計算礦渣各齡期的活性指數(shù)按下式計算,計算結果取整數(shù)。A 產(chǎn)R7/R 07*100式中:A7-7d活性指數(shù),;R7 -對比木品7d抗壓強度,Mpa;R07-試驗中品7d抗壓強度,Mpa。A28=R 2JR 028*100式中:A28-28d活性指數(shù),;R28-對比小品28d抗壓強度,Mpa;R028-試驗木品28d抗壓強度,Mpa。8、氯離子含量檢測方法詳見化學分析作業(yè)指導書。9、堿含量檢測方法詳見化學分析作業(yè)指導書。10、含水量方法原理:將礦渣粉放入規(guī)定溫度的烘干箱內(nèi)烘至恒重,以烘干前和烘干后的質(zhì)量之差 與烘干前的質(zhì)量之比確定礦渣粉的含水量。儀器烘干箱可控制溫度不低于110C,最小分度值不大于 2c.天平量程不小于50g,最小分度值不大于 0.01g.試驗步驟稱取礦渣粉試樣約 50g,準確至0.01g,倒入蒸發(fā)皿中。將烘干箱溫度調(diào)整并控制在105c110c.將礦渣粉試樣放入烘干箱內(nèi)烘干,取出后放入在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后稱量,準確至0.01g,至恒重。結果計算含水量按式計算,計算結果保留至0.1%:g=( 31-GjO)x 1000)1式中:w 礦渣粉含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