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GB4717-93_第1頁
火災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GB4717-93_第2頁
火災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GB4717-93_第3頁
火災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GB4717-93_第4頁
火災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GB4717-9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心整理火災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GB471793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 1993 04 10批準199311 01實施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火災報警控制器的產品分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和標志。本標準適用于一般工業(yè)與民用建筑中安裝的火災報警控制器。 器,除特殊要求應由有關標準另行規(guī)定外,亦應參照本標準。其他環(huán)境中安裝的,具有特殊性能的火災報警控制2引用標準GB156額定電壓GB2423 . 1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huán)境試驗規(guī)程試驗GB2423 . 2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huán)境試驗規(guī)程試驗GB2423 . 3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huán)境試驗規(guī)程試驗GB2423 . 5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huán)境試驗規(guī)程試驗GB2423

2、. 10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huán)境試驗規(guī)程試驗GB6113電磁干擾測量儀3產品分類3. 1火災報警控制器按其容量可分為:a.單路火災報警控制器;b.多路火災報警控制器。3. 2火災報警控制器按其用途可分為:a.區(qū)域火災報警控制器;b.集中火災報警控制器;c.通用火災報警控制器。3. 3火災報警控制器按其使用環(huán)境可分為:a.陸用型火災報警控制器;b.船用型火災報警控制器。3. 4火災報警控制器按其結構型式可分為:a.臺式火災報警控制器;b.柜式火災報警控制器;c.壁掛式火災報警控制器。3. 5火災報警控制器按其防爆性能可分為:a.防爆型火災報警控制器,b.非防爆型火災報警控制器。4技術要求4. 1火災

3、報警控制器的直流工作電壓應符合國家標準4. 2整機性能4. 2. 1火災報警控制器應具有下列基本功能:A :低溫試驗方法B:高溫試驗方法Ca;恒定濕熱試驗方法Ea:沖擊試驗方法Fc:振動(正弦)試驗方法|GB156的規(guī)定,可優(yōu)先采用直流24V。4. 2. 1. 1能為火災報警控制器供電,也可為其連接的其它部件供電。發(fā)出聲、光報警信號, 聲報警信號應能手動消4. 2. 1. 2能直接或間接地接收來自火災探測器及其他火災報警觸發(fā)器件的火災報警信號, 指示火災發(fā)生部位, 并予保持:光報警信號在火災報警控制器復位之前應不能手動消除, 除,但再次有火災報警信號輸入時,應能再啟動。4. 2. 1. 3當火

4、災報警控制器內部,火災報警控制器與火災探測器、火災報警控制器與起傳輸火災報警信號作用的部件間發(fā)生下述故障時,應能在100s內發(fā)出與火災報警信號有明顯區(qū)別的聲、光故障信號;a.火災報警控制器與火災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及起傳輸火災報警信號功能的部件間連接線斷線、短路(短路時發(fā)出火災報警信號除外);b.火災報警控制器與火災探測器或連接的其他部件間連接線的接地,出現妨礙火災報警控制器正常工作的故障;c.火災報警控制器與位于遠處的火災顯示盤間連接線的斷線、短路;d.火災報警控制器的主電源欠壓;e.給備用電源充電的充電器與備用電源之間連接線斷線、短路;f.備用電源與其負載之間連接線斷線、短路或由備用電源單

5、獨供電時其電壓不足以保證火災報警控制器正常工作;e.僅使用打印機作為記錄火災報警時間手段的火災報警控制器的打印機連接線斷線、短路。對于a、b、c類故障應指示出部位,對 d、e、f、g類故障應指示出類型。聲故障信號應能手動消除(如消除后再來故障不能啟動,應有消音指示 ),光故障信號在故障排除之前應能保持,故障期間,如非故障回路有火災報警 信號輸入,火災報警控制器應能發(fā)出火災報警信號。4. 2. 1. 4火災報警控制器應有本機檢查功能(以下稱自檢)?;馂膱缶刂破髟趫?zhí)行自檢功能時,應切斷受其控制的外接設備。如火災報警控制器進行每次自檢所需時間超過1min或其不能自動停止自檢功能,自檢期間,如非自檢

6、回路有火災報警信號輸入,火災報警控制器應能發(fā)出火災報警聲、光信號。4. 2. 1. 5火災報警控制器應具有顯示或記錄火災報警時間的計時裝置,其日計時誤差不超過30s;僅使用打印機記錄火災報警時間時,應打印出月、日、時、分等信息。4. 2. 1. 6火災報警控制器應能對其面板上的所有指示燈、顯示器進行功能檢查。:J,:4. 2. 1. 7通過火災報警控制器可改變與其連接火災探測器的響應閾值時,火災報警控制器應能指示已設定的火 災探測器的響應閾值。4. 2. 1. 8火災報警控制器的操作功能應按表1的規(guī)定劃分級別:I級允許每個人操作的功能n級允許專門操作人員操作的功能出級允許工程設計、維修人員操作

7、的功能表1序號操作項目I級n級出級1復位火災報警控制器|PMM2消除外聲、光指示設備聲、光信號PMM3消除火災報警控制器的聲信號OMM4隔離火災探測器或其他部件POM5隔離向火災報警受理站傳輸信號通路POM6開、關火災報警控制器PMM7隔離受其控制的外接設備PMM8調整計時裝置PMM9輸入或更改數據POM注:P一禁止,。一可選擇,M一本級操作人員可操作。進入n、出級操作功能狀態(tài)應采用鑰匙、操作號碼,用于進入出級操作功能狀態(tài)的鑰匙或操作號碼可用于進入n級操作功能狀態(tài),但用于進入n級操作功能狀態(tài)的鑰匙或操作號碼不能用于進入出級操作功能狀態(tài)。4. 2. 1. 9火災報警控制器在按其設計允許的最大容量

8、及最長布線條件接入火災探測器及其他部件時,不應出現 信號傳輸上的混亂。4. 2. 1. 10火災報警控制器,應具有電源轉換裝置。當主電源斷電時,能自動轉換到備用電源,當主電源恢復 時,能自動轉換到主電源,主、備電源的工作狀態(tài)應有指示,主電源應有過流保護措施。主備電源的轉換應不使火災報警控制器發(fā)出火災報警信號。主電源容量應能保證火災報警控制器在下述最大負載條件下,連續(xù)正常工作4h:a.火災報警控制器容量不超過 10個構成單獨部位號的回路(以下稱回路)時,所有回路均處于報警狀態(tài);b.火災報警控制器容量超過 10個回路時,百分之二十的回路 (不少于10回路,但不超過30回路)處于報警狀態(tài)。 注:對于

9、允許在同一回路中并行連接火災探測器等部件的火災報警控制器,應按其允許的最大并接數量的二分之一作為該回路的負載(并接短路式負載除外)。4. 2. 1. 11火災報警控制器內或由其控制進行的查詢、中斷、判斷及數據處理等操作,對于接收火災報警信號 的延時應不超過10s。在某些情況下,為減少誤報警,可對接收到的來自感煙火災探測器的火災報警信號延時響 應,但延時時間應不超過 1min,延時期間應有延時指示。4. 2. 1. 12具有可隔離所連接部件功能的火災報警控制器,應設有部件隔離狀態(tài)光指示,并能查尋或顯示被隔 離部件的部位。4. 2. 1. 13火災報警控制器應備有用作控制自動消防設備或作其他用途的

10、輸出接點,其容量及參數應在有關技 術文件中說明。4. 2. 1. 14采用總線傳輸信號的火災報警控制器,應在其總線上設有隔離器,當某一隔離器動作時,火災報警 控制器應能指示出被隔離的火災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等部件的部位號。4. 2. 2火災報警控制器應能耐受住表 2所規(guī)定的氣候環(huán)境條件下的各項試驗,試驗期間及試驗后的性能應滿足本標準第5章有關試驗的要求。表2試驗名稱試驗參數試驗條件工作狀態(tài)Wj溫試驗溫度40 C不通電狀態(tài)14h1正常監(jiān)視狀態(tài)2h持續(xù)時間16h低溫試3亞溫度0C不通電狀態(tài)14h正常監(jiān)視狀態(tài)2h持續(xù)時間16h恒定漫熱試驗相對濕度92%正常監(jiān)視狀態(tài)溫度40 c持續(xù)時間96h低溫貯存試

11、驗溫度;-40C不道電狀態(tài)持續(xù)時間4h4. 2. 3火災報警控制器應能耐受住表 3中所規(guī)定的機械環(huán)境條件下的各項試驗,試驗期間及試驗后的性能應滿足本標準第5章有關試驗的要求。表3試驗名稱試驗參數試驗條件工作狀態(tài)攘動(正弦)試驗1 1頻率循環(huán)范圍10 150 10Hz不通電狀態(tài)驅動振幅(單振幅)0. 19mm掃頻速率1倍頻程/ min共振點上保持時間10min共振點上驅動振幅(單振幅)0. 19mm振動力向K、Y、Z沖擊試驗加速度(g)10020m不通電狀態(tài)脈沖持續(xù)時間11ms沖擊次數6個面,共18次波形r半正弦波碰撞試驗碰撞能量0. 5±0. 04J正常監(jiān)視狀態(tài)碰撞次數每個易損點3次

12、注:m為試樣質量。4.2. 4火災報警控制器應能耐受住表 4中規(guī)定的電干擾條件下的各項試驗,試驗期間及試驗后性能應滿足本標準第5章有關試驗的要求。試驗名稱試驗參數試驗條件工作狀態(tài)輻射電磁場試驗場強MV /m正常監(jiān)視狀態(tài)頻率范圍1MHz 1GHz靜電放電試驗放電電壓8000V正常監(jiān)視狀態(tài)放電次數10電瞬變脈沖試驗瞬變脈沖電壓AC電源線2kV其他連接線1kV正常監(jiān)視狀態(tài)極性正、負時間每次1min共欷電源瞬變試驗電源瞬艾方式通電9s一斷電1s正常監(jiān)視狀態(tài)廠1施加次數500次施加方式6次/ min+104. 2. 5當交流電網供電電壓變動幅度不超過額定電壓(220V)-15 % ,頻率偏差不超過標準頻

13、率 (50Hz)的± 1%時,火災報警控制器應能正常工作。其輸出直流電壓的電壓穩(wěn)定度(在最大負載條件下)和負載穩(wěn)定度應不大于 5%。如輸出的電壓為脈沖式電壓時,火災報警控制器應在最大負載及最大線路電阻條件下可靠工作。4. 2. 6火災報警控制器有絕緣要求的外部帶電端子與機殼之間、電源插頭(或電源接線端子)與機殼之間的絕緣電阻,在正常大氣條件下應分別大于20MQ、50M Q o上述部位還應根據額定電壓耐受頻率為 50Hz,電壓為CXW h .J . / / y1500V(有效值,額定電壓超過 50V時)或500V(有效值,額定電壓不超過 50V時)的交流電歷時1min的耐壓試驗。試驗期

14、間及試驗后的性能應滿足本標準第5章有關試驗的要求。.1JI I4. 2. 7火災報警控制器應經受本標準第 5章所規(guī)定的各項試驗,并滿足本標準的全部要求。4. 2. 8數字-字母顯示式火災報警控制器的附加要求4. 2. 8. 1火災報警控制器應能夠處理、貯存和顯示來自各回:路的狀態(tài)變化倍患。在火災報警條件下,應符合下述要求:a. 100回路以下的火災報警控制器應能處理、貯存、顯示來自所有各回路的狀態(tài)變化信息;b.超過100回路的火災報警控制器應能處理、貯存、顯示來自1.0%回路(不少于100回路)的狀態(tài)變化信息。4. 2. 8. 2火災報警控制器應能顯示當前火災報警部位的總數。4. 2. 8.

15、3報警部位的顯示應采用循環(huán)顯示方式,確認每一報警部位應手動進行,每手動一次,變換顯示一個報警部位。如采用自動循環(huán)顯示方式,應具備手動操作插入功能,并滿足 4. 2. 8. 4條要求。4. 2. 8. 4最先報警部位應采用下述方法之一來顯示:a.用專用顯示器連續(xù)顯示最先報警部位;b.如未設有專用顯示器,應用下述方法進行顯示:(1)按接收順序顯示收到的每一個火災報警信號的部位,(2)在進入循環(huán)顯示后,如循環(huán)顯示中斷超過30s,則應自動恢復到顯示最先報警部位。4. 2. 8. 5要能清楚地顯示并區(qū)別出火災報警信號、預報警信號(如有此功能)或故障信號。4. 2. 8. 6火災報警信號、預報警信號和故障

16、信號不應交錯顯示(采用彩色CRT顯示屏除外)。4. 2. 8. 7顯示預報警信號和故障信號時,如有火災報警信號輸入,應立即顯示火災報警信號,顯示故障信號時,如有預報警信號輸入,應顯示預報警信號。4. 3主要部件性能4. 3. 1 一般要求火災報警控制器的主要部件,應采用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定型產品,同時應滿足以下各有關條的要求。4. 3. 2指示燈4. 3. 2. 1如采用鴇絲燈泡時,應雙燈并聯(lián)運行,否則應有燈絲斷線監(jiān)視措施;4. 3. 2. 2應以顏色標識,紅色表示火災報警信號及預報警信號,黃色或淡黃色表示故障信號,綠色表示主電源及備用電源工作正常,上述三色以外的顏色可用作其他功能;精心整理4

17、. 3. 2. 3所有指示燈應被清楚地標注出功能;4. 3. 2. 4在一般環(huán)境光線條件下,指示燈在距其3m遠處應清晰可見。4. 3. 3字母一數字顯示器4. 3. 3. 1顯示火災報警信息的字母一數字顯示器,在環(huán)境光線強度0. 1500lx條件下,應在0. 8m處可讀;4. 3. 3. 2顯示其他信息的字母一數字顯示器,在環(huán)境光線強度100500lx條件下,應在0. 8m處可讀。4. 3. 4電磁繼電器4. 3. 4. 1接點宜采用雙接點結構;4. 3. 4. 2非密閉型的繼電器應設防塵結構,4. 3. 4. 3不得由同葉接點同時控制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內部及外部電路。4. 3. 5變壓器變壓器

18、初級額定電壓在 300V以下,外殼應設接地端子。4. 3. 6電子元器件4. 3. 6. 1宜進行三防(防潮、防霉、防鹽霧)處理;4. 3. 6. 2參數應符合最大工作電壓,最大工作電流的要求。4. 3. 7熔斷器 . . I ;二用于電源線路的熔斷器或其他過流保護器件,其額定電流一般應不大于火災報警控制器最大工作電流的2倍。當最大工作電流在6A以上時,熔斷器的電流值可取其1. 5倍。在靠近熔斷器或其他過流保護器件的地方,應清楚地標注出其參數值。4. 3. 8音響器件4. 3. 8. 1在額定工作電壓下,距離音響器件中心1m處,內部和外部音響器件的聲壓級 (A計權)應分別在65dB和85dB以

19、上,115dB以下;4. 3. 8. 2在85%額定工作電壓條件下應能發(fā)出音響。4. 3. 9電壓表指示電壓表一般應使其要指示的電壓值在其滿刻度的三分之二左右。4. 3. 10接線端子每一接線端于上都應清晰、牢固地標注上其編號或符號,其用途應在有關文件中說明。4. 3. 11開關和按鍵開關和按鍵應堅固、耐用,并在其上(或靠近的位置上)清楚地標注出其功能。4. 3. 12備用電源4. 3. 12. 1如備用電源采用蓄電池時,電池容量應可提供火災報警控制器在監(jiān)視狀態(tài)下工作8h后,在下述情況下正常工作30min;a.火災報警控制器容量不超過 4回路時,處于最大負載條件下;b.火災報警控制器容量超過

20、4回路時,十五分之一回路 (不少于4回路,但不超過30回路)處于報警狀態(tài);4. 3. 12. 2電源正極連接導線為紅色,負極為黑色或蘭色;4. 3. 12. 3在不超過生產廠規(guī)定的極限放電,情況下,應能將蓄電池在48h內充電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4. 3. 12. 4非密封式蓄電池應設有專用的防腐蝕氣體泄出的箱體,且不應置于火災報警控制器箱體內。4. 3. 13微處理器(計算機)控制式火災報警控制器的操作系統(tǒng)及軟件。4. 3. 13. 1程序應貯存在 ROM、EPROM、E2PROM等不易丟失信息的存貯器中。4. 3. 13. 2每個貯存文件的存貯器上都應標注文件的號碼和發(fā)行日期。4. 3. 13.

21、 3手動或程序輸入數據時,不論原狀態(tài)如何,都不應引起程序的意外執(zhí)行。4. 3. 13. 4在采用程序啟動特定的外部警報裝置時,應能提供可靠的編程手段,確保應啟動的特定外部警報裝 置準確可靠地工作。5. 3. 13. 5軟件應能防止非專門人員改動。4. 3. 13. 6火災報警控制器采用程序啟動火災探測器的確認燈時,應在發(fā)出火災報警信號的同時,啟動相應探 測器的確認燈,確認燈可為長亮或閃亮,且應與監(jiān)視狀態(tài)下確認燈的狀態(tài)有明顯區(qū)別。5試驗方法精心整理5. 1火災報警控制器試驗綱要5. 1. 1火災報警控制器試驗程序見表5。表5試驗程序試樣編號項目編號試驗項目1231主要部件檢查試驗VVV2基本功能

22、試驗VVV3通電試驗VV4電源試驗VV5電瞬變脈沖試驗V6電源瞬變試驗VV7絕緣電阻試驗VV8耐壓試驗VV."19靜電放電試驗V10輻射電磁場試驗V11Wj溫試驗V12低溫試驗V1 11113振動(正弦)試驗_ V!1j ,14沖擊試驗V115恒定濕熱試驗VJ 116低溫貯存試驗V117碰撞試驗注:,號表示試樣進行此項試驗.6. 1. 2本標準規(guī)定的試驗是型式試驗,受試產品試樣數應不少于三臺,并在試驗前予以編號。5. 1. 3火災報警控制器試驗程序表中 110項試驗應在1117項試驗之前進行。其中1、2項試驗必須首先進行。5. 1. 4受試火災報警控制器(以下簡稱試樣)在試驗前均應進

23、行外觀檢查,符合下述要求時方可進行試驗:a.外表無腐蝕,涂覆層剝落、起泡現象,無明顯劃傷、裂痕、毛刺等機械損傷;b.緊固部位無松動,控制機構應靈活;c.文字符號和標志清晰。5. 1. 5如在有關條文中沒有說明時,則各項試驗均應在下述正常大氣條件下進行;溫度:1535c相對濕度:45%75%大氣壓力:86106kPa。5. 1. 6如在有關條文中沒有說明時,則各項試驗數據的容差均為±5%。5. 1. 7當對大型試樣進行整機試驗不可行時,允許將試樣分成幾部分進行試驗。5. 2主要部件檢查試驗5. 2. 1目的檢查火災報警控制器主要部件的性能。5. 2. 2要求火災報警控制器主要部件的性能

24、應滿足4. 3條要求。5. 2. 3方法5. 2. 3. 1檢查并記錄試樣的各開關、按鍵功能標注情況。5. 2. 3. 2使試樣處于火災報警狀態(tài),測量并記錄試樣聲報警信號的聲壓級,然后使電源電壓降至85%額定電壓,觀察并記錄試樣聲報警信號情況。5. 2. 3. 3檢查并記錄熔斷器及其他過流保護器件的參數標注情況及其實際容量值。精心整理5. 2. 3. 4檢查并記錄指示燈、顯示器的用法、顏色標識、可見程度及功能標注等情況。5. 2. 3. 5檢查并記錄接線端于標注情況。5. 2. 3. 6對于微處理器(計算機)控制式試樣,檢查并記錄操作系統(tǒng)及軟件情況。5. 3基本功能試驗5. 3. 1目的檢驗火

25、災報警控制器的基本功能。5. 3. 2要求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應滿足4. 2. 1和4. 2. 8條的要求。5. 3. 3方法5. 3. 3. 1按正常監(jiān)視狀態(tài)要求,將試樣報警回路中至少二個回路接上真實負載,其余回路分別接上等效負載, 接通電源,使試樣處于正常監(jiān)視狀態(tài)。5. 3. 3. 2使任一回路處于火災報警狀態(tài),觀察并記錄試樣聲、光報警信號及計時或打印情況。5. 3. 3. 3使任一回路處于火災報警狀態(tài),先手動消除聲報警信號,然后使另一回路處于火災報警狀態(tài),觀察并 記錄試樣聲、光報警信號,對于采用字母一數字顯示器的試樣,還應手動操作使其顯示接收到的火災報警信號順序,記錄顯示的順序、報警

26、部位總數、最先報警指示及恢復等情況。5. 3. 3. 4在試樣處于火災報警狀態(tài)時,首先撤銷火災報警回路的輸入報警信號,然后手動復位試樣,觀察并記 錄試樣聲、光報警信號。5. 3. 3. 5使試樣任一回路、電源或內部線路先處于故障狀態(tài),然后依次操作手動消聲和復位機構,觀察并記錄 試樣聲、光信號情況及故障部位、 故障類型指示情況,對字母一數字顯示式試樣, 還應使另一部分處于故障狀態(tài), 觀察并記錄顯示變化情況。、I j二八I I5. 3. 3. 6在試樣處于故障狀態(tài)時,先排除故障,然后操作手動復位機構(自動復位的試樣不進行),觀察并記錄試樣聲、光信號。5. 3. 3. 7在試樣處于故障狀態(tài)時,使一非

27、故障回路處于火災報警狀態(tài),觀察并記錄試樣聲,光報警信號情況。5. 3. 3. 8操作試樣自檢及指示燈、顯示器檢查機構,觀察并記錄試樣聲、光報警信號情況,首次基本功能試驗 時還應檢查用于控制外接設備輸出接點的動作情況。5. 3. 3. 9對可隔離所連接部件的試樣,操作相應機構,隔離某一部件,觀察并記錄部件隔離光指示及部件隔離 部位指示情況。5. 3. 3. 10對可改變所連接探測器響應閾值的試樣,操作相應機構,觀察并記錄指示的探測器響應閾值變化情 況。5. 3. 3. 11對采用總線傳輸信號的試樣,使其總線某點處于短路故障狀態(tài),觀察并記錄隔離器動作及被隔離部 件部位指示情況。5. 3. 3. 1

28、2檢查并記錄試樣操作功能劃分級別情況(首次基本功能試驗時進行)。5. 3. 3. 13使主電源先斷電,然后恢復正常,觀察并記錄主電源和備用電源轉換情況及電源指示燈變化情況;5. 3. 3. 14使主電源轉換到備用屯源,重復5. 3. 3. 25. 3. 3. 11試驗過程。5. 4通電試驗5. 4. 1目的檢驗火災報警控制器在正常大氣條件下運行的穩(wěn)定性。5. 4. 2要求5. 4. 2. 1試驗期間,試樣應不發(fā)出火災報警和故障信號。5. 4. 2. 2試驗后,試樣性能應滿足 5. 3. 2條要求。5. 4. 3方法按正常監(jiān)視狀態(tài)要求,將試樣與等效負載連接,接通電源,使試樣處于正常監(jiān)視狀態(tài),連續(xù)

29、運行45d。試驗結束時,按5. 3條規(guī)定對試樣進行基本功能試驗。5. 5電源試驗5. 5. 1目的檢驗火災報警控制器對交流電網供電電壓波動和負載變化的適應能力以及電源的容量。精心整理5. 5. 2要求5. 5. 2. 1主電源應滿足 4. 2. 1. 10和4. 2. 5條要求。5. 5. 2. 2主電源試驗后,試樣性能應滿足 5, 3. 2條要求。5. 5. 2. 3備用電源應滿足4. 3. 12條要求。5. 5. 3方法5. 5. 3. 1主電源試驗a.按最大工作電流的要求,將試樣與等效負載、試驗裝置連接。接通試驗裝置電源,調節(jié)試驗裝置,使試樣輸入電壓為220V(50Hz)。測量并記錄試樣

30、輸出直流電壓值Uo。b.調節(jié)試驗裝置,使試樣輸入電壓為187V(50Hz),在試樣輸出直流電壓達到穩(wěn)定后,測量并記錄該電壓值Uo1。調節(jié)試驗裝置,使試樣輸入電壓為242V(50Hz),在試樣輸出直流電壓達到穩(wěn)態(tài)后,測量并記錄該電壓值 U01。在試樣的等效負載為正常監(jiān)視狀態(tài)下的數值時,重復上述試驗。按下式計算出試樣輸出直流電壓的相對變化量,取其最大值。式中: Uo = Uo-Uo1oc.在試樣的等效負載為最大工作電流條件下的數值時,調節(jié)試驗裝置,使試樣的輸入電壓為242V(50Hz),測量并記錄試樣輸出直流電壓值Uo1。然后使試樣的等效負載階躍變化到監(jiān)視狀態(tài)下的數值,在試樣輸出直流電壓達到穩(wěn)態(tài)后

31、,測量并記錄該電壓值Uo1o調節(jié)試驗裝置,使試樣輸入電壓為187V(50Hz),重復上述試驗。按下式計算電壓相對變化量,取其最大值。式中: Uo = UoUo1。1 I 1, d.以主電源供電,使試樣在最大工作電流條件下連續(xù)工作4h,觀察并記錄試樣工作情況,然后使試樣復原到監(jiān)視狀態(tài),按5. 3條規(guī)定對其進行基本功能試驗。5. 5. 3. 2備用電源試驗。以備用電源供電,使試樣先在正常監(jiān)視狀態(tài)下工作8h,然后對容量不超過 4回路的試樣,使其在最大負載條件下工作30min,對容量超過4回路的試樣,使其在十五分之一回路(不少于4回路,但不超過30回路)處于火災報警狀態(tài)條件下工作30min。然后,切除

32、聲報警信號,使原處于監(jiān)視狀態(tài)的任一回路處于火災報警狀態(tài),觀察并記錄試 樣聲、光報警信號情況。5. 6電瞬變脈沖試驗5. 6. 1目的檢驗火災報警控制器抗電瞬變脈沖干擾的能力。5. 6. 2要求5. 6. 2. 1試驗期間,試樣應不發(fā)出火災報警信號和不可恢復的故障信號。5. 6. 2. 2試驗后,試樣性能應滿足 5. 3. 2條要求。5. 6. 3方法5. 6. 3. 1按正常監(jiān)視狀態(tài)要求,將試樣與等效負載連接,接通電源,使試樣處于正常監(jiān)視狀態(tài)。30 s,共施加三次,施加兩次瞬變脈5. 6. 3. 2對試的AC電源線施加2000V ±10%、頻率2. 5kHz ± 20%的正

33、負極性瞬變脈沖電壓 (波形見圖1), 每300ms施加瞬變脈沖電壓15ms(見圖2),每次施加瞬變脈沖電壓時間為 沖電壓的時間間隔為10s。試驗期間,監(jiān)視試樣是否發(fā)出火災報警和故障信號。5. 6. 3. 3對試樣的其他外連接線施加 1000V ±10%、頻率5kHz ±20%的正負極性瞬變脈沖電壓 (波形見圖1),每 300ms施加瞬變脈沖電壓15ms(見圖2),每次施加瞬變脈沖電壓時間為604$,共施加三次,施加兩次瞬變脈沖電壓的時間間隔為10s。試驗期間,監(jiān)視試樣是否發(fā)出火災報警和故障信號。5. 6. 3. 4試驗后,按5. 3條規(guī)定對試樣進行基本功能試驗。5. 6.

34、4試驗設備瞬變發(fā)生器:輸出瞬變脈沖電壓1000V ±10%、2000V ±10%,脈沖頻率5kHz ±20%、2. 5kHz ±20%,輸出阻抗500,每300ms輸出15ms瞬變脈沖電壓,極性為正、負。其電原理圖如圖3所示。試驗時配用的耦合/去耦網絡見圖4、圖5。精心整理5. 7電源瞬變試驗5. 7. 1目的檢驗火災報警控制器抗電源瞬變干擾的能力。5. 7. 2要求5. 7. 2. 1試驗期間,試樣應不發(fā)出火災報警和不可恢復的故障信號。5. 7. 2. 2試驗后,試樣性能應滿足 5. 3. 2條要求。5. 7. 3方法按正常監(jiān)視狀態(tài)要求,將試樣與等效負

35、載連接,連接試樣到電源瞬變試驗裝置上,使試樣先處于正常監(jiān)視狀態(tài)。開啟試驗裝置,使試樣主電源按“通電(9s)一斷電(1s)”的固定程序連續(xù)通斷 500次,觀察并記錄試樣聲、光報警信號情況。試驗后,按5. 3條規(guī)定對試樣進行基本功能試驗。5. 7. 4試驗設備能產生滿足5. 7. 3條要求試驗條件的電源裝置。5. 8絕絕電阻試驗5. 8. 1 目的. . , 一| ;二檢驗火災報警控制器的絕緣性能。5. 8. 2要求5. 8. 2. 1試樣有絕緣要求的外部帶電端子與機殼之間的絕緣電阻值應大于20M Q o5.8. 2. 2試樣電源插頭與機殼之間(電源開關處于接通位置, 但電源插頭不接入電網)的絕緣

36、電阻值應大于50M Q。5. 8. 3方法通過絕緣電阻試驗裝置,分別對試樣的下述部位施加500土 50V直流電壓,持續(xù)60±5s后,測量其絕緣電阻值。a.有絕緣要求的外部帶電端子與機殼之間;b.電源插頭(或電源接線端子)與機殼之間(電源開關置于接通位置,但電源插頭不接入電網);試驗時,應保證接觸點有可靠的接觸,引線間的絕緣電阻應足夠大,以保證讀數正確。5. 8. 4試驗設備滿足下述技術要求的絕緣電阻試驗裝置(在不具備專用測試裝置的條件下,也可用兆歐表或搖表測試)。試驗電壓:500 ± 50VDC測量范圍;0500MQ最小分度:0. 1M Q記時;60+ 5s5. 9耐壓試驗

37、5. 9. 1目的檢驗火災報警控制器的耐壓性能。5. 9. 2要求5. 9. 2. 1試驗期間,試樣應不發(fā)生表面飛弧、掃掠放電、電暈和擊穿現象。5. 9. 2. 2試驗后,試樣性能應滿足 5. 3. 2條要求。5. 9. 3方法通過耐壓試驗裝置,以100500V/S的升壓速率,分別對試樣的下述部位施加50Hz、1500V ± 10% (額定電壓超過50V時),或50Hz、500V ± 10% (額定電壓不超過 50V時)的試驗電壓。a.有絕緣要求的所有外部帶電端子與機殼之間;b.電源插頭(或電源接線端子)與機殼之間(電源開關置于接通位置,但電源插頭不接入電網)。持續(xù)60+5

38、s,觀察并記錄試驗中所發(fā)生的現象。試驗后,以100500V/S的降壓速率使電壓逐漸降低到低于額定電壓數值后,方可斷電。然后按 5. 3條的規(guī)定對試樣進行基本功能試驗。5. 9. 4試驗設備滿足下述技術要求的耐壓試驗裝置。精心整理試驗電源:電壓01500V(有效值)連續(xù)可調,頻率50Hz,短路電流10A(有效值);升(降)壓速率:100500V/S; 記時;60± 5s。5. 10靜電放電試驗5. 10. 1目的檢驗火災報警控制器對帶靜電人員、物體接觸造成的靜電放電的適應性。5. 10. 2要求5. 10. 2. 1試驗期間,試樣不應發(fā)出火災報警和不可恢復的故障信號。5. 10. 2.

39、 2試驗后,試樣性能應滿足 5. 3. 2條要求。5. 10. 3方法5. 10. 3. 1將試樣放在試驗用接地板上,其周邊距接地板各邊的距離應不小于100mm。5. 10. 3. 2按正常監(jiān)視狀態(tài)要求,將試樣與等效負載連接,接通電源,使其處于正常監(jiān)視狀態(tài)。5. 10. 3. 3調節(jié)靜電發(fā)生器的輸出電壓為 8000V,將連接150pF電容器和150a電阻器的靜電放電探頭充電到 8000V,經該1500電阻對試樣進行放電。每次充電后應立即將靜電放電探頭觸及到試樣外部的一個試驗點上,無論有否發(fā)生電弧放電,務必使探頭尖端與試驗點切實接觸。靜電放電應在試樣外表面上的10個不同點(控制機構或鍵盤上5點,

40、輸入/輸出線離開試樣 150mm以遠處1點,外殼上距接地線最遠處 1點,電源開關上1點,顯示器 及指示燈2點)逐點進行,每次放電的時間間隔至少為 1s。5. 10. 3. 4試驗期間,監(jiān)視試樣是否發(fā)出火災報警和不可恢復的故障信號,試驗后,按_i 5. 3條規(guī)定對試樣進行 基本功能試驗。5. 10. 4試驗設備5. 10. 4. 1靜電發(fā)生器,輸出電壓 8000V±10%,其電原理圖如圖6所示,輸出電流波形如圖 7所示。5. 10. 4. 2靜電放電探頭;放電端為一 。8的球體,連接體與后半球外帶絕緣材料。5. 10. 4. 3接地線;靜電放電試驗用直流電源和靜電放電探頭的接地線必須和

41、接地板一起接到安全接地線或接 地板土。5. 11輻射電磁場試驗5. 11 . 1目的檢驗火災報警控制器在輻射電磁場環(huán)境下工作的適應性。5. 11 . 2要求5. 11. 2. 1試驗期間,試樣應不發(fā)出火災報警和不可恢復的故障信號。5. 11. 2. 2試驗后,試樣性能應滿足 5. 3. 2條要求。5. 11 . 3方法5. 11. 3. 1將試樣安放在絕緣臺上,按正常監(jiān)視狀態(tài)要求,將試樣與等效負載連接,接通電源,使其處于正常 監(jiān)視狀態(tài)。5. 11. 3. 2按圖8連接試驗設備,將發(fā)射天線置于中間,試樣與電磁干擾測量儀分別置于發(fā)射天線兩邊1m處。5. 11. 3. 3調節(jié)1MHz1GHz的功率信

42、號發(fā)生器的輸出使電磁干擾測量儀的讀數為 10V/m,在試驗過程中頻 率應在1MHz1GHz的頻率范圍內以不大于 0. 005音頻程/ s的速率緩慢變化,同時應轉動試樣,觀察并記錄試 樣工作情況。如使用的發(fā)射天線有方向性,則應先使發(fā)射天線對準電磁干擾漓量儀天線,調節(jié)功率信號發(fā)生器的輸出為10V/m,然后將發(fā)射天線位置反轉,對準試樣進行試驗。在 1MHz1GHz的頻率范圍內,應分別用天線 的水平極化和垂直極化進行試驗。5. 11. 3. 4試驗期間,觀察并記錄試樣是否發(fā)出火災報警和不可恢復的故障信號,試驗后,按5. 3條規(guī)定對試樣進行基本功能試驗。5. 11. 3. 5試驗應在屏蔽室內進行,為避免

43、產生較大白測量誤差,天線的位置應符合圖9的要求。5. 11 . 4試驗設備5. 11. 4. 1功率信號發(fā)生器(或信號發(fā)生器與功率放大器 )a,頻率范圍1MHz1GHz ;b.輸出功率應能提供足夠的功率,滿足離發(fā)射天線1m遠處產生10V/m電磁場的要求,輸出功率可調;精心整理c.掃頻速率小于0. 005倍頻程/ s。5. 11. 4. 2電磁干擾測量儀:應符合 GB6113的技術要求。6. 11. 4. 3發(fā)射天線a. 1MHz30MHz長線天線;b. 20MHz1GHz雙錐天線;c.也可使用滿足試驗要求的其他天線。5. 11. 4. 4絕緣臺,滿足試樣安放要求。5. 12高溫試驗5. 12.

44、 1目的檢驗火災報警控制器在高溫環(huán)境條件下工作時性能的穩(wěn)定性。5. 12. 2要求5. 12. 2. 1試驗期間,試樣應不發(fā)出火災報警和故障信號,在高溫試驗結束時進行的基本功能試驗中,試樣性能應滿足5. 3. 2條要求。5. 12. 2. 2試驗后,試樣應無破壞涂覆和腐蝕現象,性能滿足5. 3. 2條要求。5. 12. 3方法 . . I -5. 12. 3. 1試驗前,將試樣在正常大氣條件下放置24h。然后按正常監(jiān)視狀態(tài)要求,將試樣與等效負載連接,并與蓄電池一起放入高溫試驗箱中,不接通試樣電源。5. 12. 3. 2調節(jié)高溫試驗箱,使其溫度為 20±2C,保持30±5mi

45、n后,以不大于1C/min的平均升溫速率使溫 度升高到40±2CO5. 12. 3.騎40±2C溫度下,保持14h,接通試樣電源,在此溫度下繼續(xù)保持2h后,立即按5. 3條規(guī)定對試樣進行基本功能試驗。5. 12. 3. 4將試樣從試驗箱中取出,使其在正常大氣條件下,處于監(jiān)視狀態(tài)12h,檢查試樣表面涂覆情況,并按5. 3條規(guī)定對試樣進行基本功能試驗。5. 12. 4試驗設備試驗設備應符合國家標準GB2423 . 2第4章規(guī)定。5. 13低溫試驗5. 13. 1目的檢驗火災報警控制器在低溫環(huán)境條件下工作時性能的穩(wěn)定性。5. 13. 2要求5. 13. 2. 1試驗期間,試樣應不

46、發(fā)出火災報警和故障信號,在低溫試驗結束時進行的基本功能試驗中,試樣性能應滿足5. 3. 2條要求。5. 13. 2. 2試驗后,試樣應無破壞涂覆和腐蝕現象,性能滿足5. 3. 2條要求。5. 13. 3方法5. 13. 3. 1試驗前,將試樣在正常大氣條件下放置24h。然后按正常監(jiān)視狀態(tài)要求,將試樣與等效負載連接,并與蓄電池一起放入低溫試驗箱中,不接通試樣電源。5. 13. 3. 2調節(jié)低溫試驗箱,使其溫度為 20±2C,保持30±5min后,以不大于1C/min的平均降溫速率使溫 度降低到0±2CO5. 13. 3. 3在0±2C溫度下,保持14h,接

47、通試樣電源,在此溫度下繼續(xù)保持2h后,立即按5. 3條規(guī)定對試樣進行基本功能試驗。5. 13. 3. 4以不大于1C/min的平均升溫速率升溫至 20±2C,保持30±5min后,取出試樣,使其在正常大氣 條件下,處于監(jiān)視狀態(tài)12h,檢查試樣表面涂覆情況,并按5. 3條規(guī)定對試樣進行基本功能試驗。5. 13. 4試驗設備試驗設備應符合國家標準GB2423 . 1第4章規(guī)定。5. 14振動(正弦)試驗5. 14. 1目的檢驗火災報警控制器經受振動的適應性及結構的完好性。精心整理5. 14. 2要求試驗后,試樣應無機械損傷和緊固部位松動現象,性能滿足5. 3. 2條要求。5.

48、14. 3方法5. 14. 3. 1試驗前,將試樣在正常大氣條件下放置24h。5. 14. 3. 2振動響應檢查將試樣按工作位置緊固在振動臺上,啟動振動試驗臺,使其在 1015010Hz的頻率范圍內,以1倍頻程/ min 的速率,0. 19mm的振幅,進行一次掃頻循環(huán)。觀察并記錄所發(fā)現的危險頻率、試樣性能和結構變化情況。上述試驗應在試樣的三個互相垂直的軸線上依次進行。5. 14. 3. 3耐久試驗根據振動響應檢查的結果,分別按以下三種情況進行試驗,每種試驗均應在試驗的三個互相垂直的軸線上依次進行。a.未發(fā)現危險頻率時,在 150Hz的頻率上進行振幅為0. 19mm,持續(xù)時間為10 ±

49、0. 5min的定頻振動試驗,b.發(fā)現的危險頻率不超過 4個時,在每一個危險頻率上進行振幅為0. 19mm,持續(xù)時間為10+ 0. 5min的定頻振動試驗:c.發(fā)現的危險頻率超過 4個時,在1015010Hz的頻率循環(huán)范圍內,進行振幅為0. 19mm,掃頻速率為1倍頻程/min,掃頻次數為2次的掃頻循環(huán)試驗。5. 14. 3. 4試驗后,立即檢查試樣外觀及緊固部位,并按 5. 3條規(guī)定對試樣進行基本功能試驗。5. 14. 4試驗設備丁 J :試驗設備(振動臺和夾具)應符合國家標準 GB2423. 10第3. 1條規(guī)定。5. 15沖擊試驗5. 15. 1目的檢驗火災報警控制器經受非多次重復性沖擊的適應性及其結構的完好性。5. 15. 2要求試驗后,試樣應無機械損傷和緊固部位松動現象,性能滿足5. 3. 2條要求。5. 15. 3方法5. 15. 3. 1試驗前,將試樣在正常大氣條件下放置24h。5. 15. 3. 2將試樣按正常工作位置緊固在沖擊試驗臺上,啟動沖擊試驗臺,對質量為m(kg)的試樣,以峰值加速度(10020m)g,脈沖持續(xù)時間為11 ± 1ms的半正弦波脈沖,對試祥的三個互相垂直的軸線中的每個方向連續(xù)沖擊3次(總計18次)。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