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半夏瀉心湯的臨床應用半夏瀉心湯的臨床應用 腦病二科田立腦病二科田立 瀉心湯類方 半夏半夏瀉心瀉心湯湯 臨床臨床應用應用 瀉心湯類方(11方) 1、大黃黃連瀉心湯 2、附子瀉心湯 3、半夏瀉心湯 4、生姜瀉心湯 5、甘草瀉心湯 6、黃連湯 7、黃芩湯 8、黃芩加半夏生姜湯 9、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 10、旋復代赭湯 11、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 【原文原文】 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心湯主之。(154)【提要提要】論熱痞的證治論熱痞的證治【釋義釋義】主癥:主癥:心下痞,按之濡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其脈關上浮無形邪熱壅滯于心下。無
2、形邪熱壅滯于心下。中焦有熱(關主中焦,浮主熱)中焦有熱(關主中焦,浮主熱)【主治主治】熱痞證熱痞證1、大黃黃連瀉心湯、大黃黃連瀉心湯【方藥方藥】大黃黃連瀉心湯大黃黃連瀉心湯大黃二兩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黃芩一兩病機:無形邪熱壅滯于中焦。病機:無形邪熱壅滯于中焦?!局畏ㄖ畏ā?瀉熱消痞。瀉熱消痞。瀉熱和胃開結瀉熱和胃開結服用法:以麻沸湯(沸水)漬之服用法:以麻沸湯(沸水)漬之取其輕清宣泄取其輕清宣泄 之氣,以瀉熱消痞。之氣,以瀉熱消痞。清瀉心胃之火清瀉心胃之火 【臨床應用臨床應用】 本方多用于治療各種血證、高血壓病、神經(jīng)本方多用于治療各種血證、高血壓病、神經(jīng) 性頭痛、口腔潰瘍、糖尿病、
3、急慢性胃炎、結性頭痛、口腔潰瘍、糖尿病、急慢性胃炎、結 腸炎、急慢性結膜炎等。腸炎、急慢性結膜炎等。 【釋義釋義】主證:主證:心下痞心下痞惡寒惡寒汗出汗出【原文原文】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155)【提要提要】論熱痞兼表陽虛的證治。論熱痞兼表陽虛的證治。邪熱壅滯于中邪熱壅滯于中表陽不足,肌膚失其溫煦。表陽不足,肌膚失其溫煦。衛(wèi)陽不固,津液外泄。衛(wèi)陽不固,津液外泄。病機:熱痞兼表陽虛。病機:熱痞兼表陽虛?!局髦沃髦巍繜崞姹黻柼撟C熱痞兼表陽虛證2、附子瀉心湯、附子瀉心湯【方藥方藥】附子瀉心湯附子瀉心湯 大黃二兩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黃連一兩
4、 黃芩一兩黃芩一兩 附子一枚(炮)附子一枚(炮)【治法治法】 瀉熱消痞,扶陽固表。瀉熱消痞,扶陽固表。瀉熱消痞瀉熱消痞扶陽固表扶陽固表服用法:三黃以麻沸湯漬之,取其味薄以瀉熱,服用法:三黃以麻沸湯漬之,取其味薄以瀉熱, 附子單煎,取其味厚以扶陽。附子單煎,取其味厚以扶陽。 【臨床應用臨床應用】 凡前面所述大黃黃連瀉心湯后凡前面所述大黃黃連瀉心湯后【臨床應用臨床應用】 中所列病證而屬陽熱內(nèi)郁,表陽不足者,皆可中所列病證而屬陽熱內(nèi)郁,表陽不足者,皆可 用本方治療。用本方治療。 【原文原文】 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
5、雷鳴,下利者,生姜瀉心湯主之。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姜瀉心湯主之。(157)【提要提要】 論胃虛食滯水停痞的證治。論胃虛食滯水停痞的證治。指噯氣中帶有食物的酸腐氣味。指噯氣中帶有食物的酸腐氣味。即腸鳴音亢進。即腸鳴音亢進?!驹~解詞解】 干噫食臭:干噫食臭: 腹中雷鳴:腹中雷鳴:【主治主治】寒熱錯雜痞兼食滯水停寒熱錯雜痞兼食滯水停 3、生姜瀉心湯生姜瀉心湯 主癥:主癥:心下痞硬心下痞硬干噫食臭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腹中雷鳴下利下利 氣機痞塞,兼食滯水停。氣機痞塞,兼食滯水停。 水食不化,中虛氣逆。水食不化,中虛氣逆。病機:寒熱錯雜于中,兼食滯水停。病機:寒熱錯雜于中,兼食
6、滯水停?!局畏ㄖ畏ā?和中降逆,散水消痞。和中降逆,散水消痞。水飲內(nèi)停,水氣相擊。水飲內(nèi)停,水氣相擊。 運化失職,水氣下趨。運化失職,水氣下趨?!踞屃x釋義】生姜四兩生姜四兩半夏瀉心湯半夏瀉心湯散水止嘔散水止嘔 本方即半夏瀉心湯加生姜四兩,減干姜二兩,本方即半夏瀉心湯加生姜四兩,減干姜二兩,重在和胃降逆,宣散水氣。重在和胃降逆,宣散水氣。 【臨床應用臨床應用】 本方可用于半夏瀉心湯的臨床應用范圍,但以其本方可用于半夏瀉心湯的臨床應用范圍,但以其證兼有食滯水停為辨證指征。證兼有食滯水停為辨證指征?!痉剿幏剿帯可獮a心湯生姜瀉心湯和中降逆消痞和中降逆消痞【提要提要】 論誤下中虛,痞利俱甚的證治,論誤
7、下中虛,痞利俱甚的證治, 【原文原文】 傷寒中風,醫(y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shù)十行,谷不傷寒中風,醫(y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shù)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干嘔,心煩不得安?;怪欣坐Q,心下痞硬而滿,干嘔,心煩不得安。醫(y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醫(y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主之。(158)【詞解詞解】 谷不化:谷不化:大便排出物夾有未消化的食物。大便排出物夾有未消化的食物?!局髦沃髦巍亢疅徨e雜痞,胃氣虛,痞利俱甚寒熱錯雜痞,胃氣虛,痞利俱甚4、甘草瀉心湯甘草瀉心
8、湯下利日數(shù)十行,谷不化下利日數(shù)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心下痞硬而滿干嘔干嘔心煩不得安心煩不得安 脾虛氣陷,運化失職。脾虛氣陷,運化失職。水谷不別,水氣相擊。水谷不別,水氣相擊。 中虛氣滯,氣機痞塞。中虛氣滯,氣機痞塞。胃虛氣逆胃虛氣逆主癥:主癥: 復下之復下之(下利、腸鳴、干嘔、心煩等證也必加重。)(下利、腸鳴、干嘔、心煩等證也必加重。)其痞益甚其痞益甚胃氣更虛,痞滿更甚。胃氣更虛,痞滿更甚。【釋義釋義】傷寒中風,醫(yī)反下之傷寒中風,醫(yī)反下之 中虛邪陷,寒熱錯雜于中。中虛邪陷,寒熱錯雜于中。 【臨床應用臨床應用】 本方與半夏瀉心湯藥物組成相同,故可用于半夏瀉本方與半夏瀉心湯藥物組
9、成相同,故可用于半夏瀉心湯的臨床應用范圍,然更適用于脾胃虛弱較重者。另心湯的臨床應用范圍,然更適用于脾胃虛弱較重者。另據(jù)報道,本方可用于治療白塞氏病,療效顯著。據(jù)報道,本方可用于治療白塞氏病,療效顯著。病機:胃氣重虛,氣機痞塞。病機:胃氣重虛,氣機痞塞?!局畏ㄖ畏ā?和胃補中,消痞止利。和胃補中,消痞止利。 【方藥方藥】甘草瀉心湯甘草瀉心湯 本方即半夏瀉心湯加重炙甘草用量(四兩),本方即半夏瀉心湯加重炙甘草用量(四兩), 意意在補虛健脾,余義相同。(原書本方無人參,是屬遺在補虛健脾,余義相同。(原書本方無人參,是屬遺漏。)漏。) 【詞解詞解】 蒸蒸而振:蒸蒸而振: 【原文原文】 傷寒五六日,嘔
10、而發(fā)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傷寒五六日,嘔而發(fā)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fā)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逆,必蒸蒸而振,卻發(fā)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149) 蒸蒸,形容熱勢由里向外蒸騰。蒸蒸,形容熱勢由里向外蒸騰。 振,振,指周身振顫。蒸蒸而振,是形容內(nèi)熱由里向外蒸騰,身指周身振顫。蒸蒸而振,是形容內(nèi)熱由里向外蒸騰,身體
11、振顫,即戰(zhàn)汗的前趨表現(xiàn)。體振顫,即戰(zhàn)汗的前趨表現(xiàn)。【提要提要】 論柴胡證誤下后的三種不同轉歸。論柴胡證誤下后的三種不同轉歸?!局髦沃髦巍?寒熱錯雜痞寒熱錯雜痞5、半夏瀉心湯半夏瀉心湯傷寒五六日,嘔而發(fā)熱,傷寒五六日,嘔而發(fā)熱,柴胡湯證具柴胡湯證具邪郁少陽,治宜邪郁少陽,治宜和解,不可攻下。和解,不可攻下。誤誤下下轉轉歸歸柴胡湯證仍在柴胡湯證仍在邪未內(nèi)陷邪未內(nèi)陷復與柴胡湯復與柴胡湯,必戰(zhàn)汗而解。必戰(zhàn)汗而解。但滿而不痛但滿而不痛邪熱內(nèi)陷邪熱內(nèi)陷,中虛氣滯(痞證)中虛氣滯(痞證)宜半宜半 夏瀉心湯。夏瀉心湯?!踞屃x釋義】(1)誤下轉歸誤下轉歸心下滿而硬痛心下滿而硬痛邪熱內(nèi)陷邪熱內(nèi)陷,與水相結與水相結
12、大陷胸湯主之。大陷胸湯主之。(2)半夏瀉心湯證治)半夏瀉心湯證治主證:主證:心下痞,但滿而不痛心下痞,但滿而不痛嘔逆嘔逆下利下利腸鳴腸鳴寒熱錯雜,氣滯于中。寒熱錯雜,氣滯于中。氣機升降失常氣機升降失常胃氣上逆胃氣上逆寒滯于下。寒滯于下。病機:寒熱錯雜于中,氣機失降失職。病機:寒熱錯雜于中,氣機失降失職。傳導失司傳導失司【方藥方藥】半夏瀉心湯半夏瀉心湯 半夏半升半夏半升 干姜三兩干姜三兩 黃連一兩黃連一兩 黃芩三兩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人參三兩 甘草三兩甘草三兩 大棗十二枚大棗十二枚【治法治法】 和中降逆消痞。和中降逆消痞。降逆止嘔開結降逆止嘔開結溫中散寒溫中散寒辛開苦降法辛開苦降法瀉熱消痞瀉熱消痞
13、補益脾胃補益脾胃 煎服法:七味同煎,去滓后再煎,取其寒熱補瀉藥煎服法:七味同煎,去滓后再煎,取其寒熱補瀉藥性相合,以除寒熱錯雜之痞。性相合,以除寒熱錯雜之痞。 【臨床應用臨床應用】 1.急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下垂、慢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下垂、慢 性肝炎、慢性膽囊炎、慢性腸炎、胃腸功能紊性肝炎、慢性膽囊炎、慢性腸炎、胃腸功能紊 亂、等多種消化系統(tǒng)疾??;亂、等多種消化系統(tǒng)疾??; 2.妊娠妊娠惡阻;惡阻; 3.眩暈如美眩暈如美尼爾氏綜合尼爾氏綜合證證 4.失眠失眠。 化裁方化裁方比較比較生姜生姜瀉心瀉心湯:即湯:即半夏瀉心湯減干姜二兩,加生姜四兩半夏瀉心湯減干姜二兩,加生姜四兩而成。方中重
14、用生姜,取其和胃降逆,宣散水氣而消而成。方中重用生姜,取其和胃降逆,宣散水氣而消痞滿,配合辛開苦降、補益脾胃之品,故能用治水熱痞滿,配合辛開苦降、補益脾胃之品,故能用治水熱互結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的痞證互結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的痞證。甘草甘草瀉心瀉心湯:即湯:即半夏瀉心湯加重炙甘草用量而成,方半夏瀉心湯加重炙甘草用量而成,方中重用中重用炙炙甘草甘草調(diào)調(diào)中補虛,配合辛開苦降之品,故能用中補虛,配合辛開苦降之品,故能用治胃氣虛弱,寒熱錯雜所致的痞證治胃氣虛弱,寒熱錯雜所致的痞證。黃連湯:即黃連湯:即半夏瀉心湯加黃連二兩,并以黃芩易桂枝半夏瀉心湯加黃連二兩,并以黃芩易桂枝而成,本方證為上熱下
15、寒,上熱則欲嘔,下寒則腹痛,而成,本方證為上熱下寒,上熱則欲嘔,下寒則腹痛,故用黃連清上熱,干姜、桂枝溫下寒,配合半夏和胃故用黃連清上熱,干姜、桂枝溫下寒,配合半夏和胃降逆,參、草、棗補虛緩急。全方溫清并用,補瀉兼降逆,參、草、棗補虛緩急。全方溫清并用,補瀉兼施,使寒散熱清,上下調(diào)和,升降復常,施,使寒散熱清,上下調(diào)和,升降復常,則則腹痛腹痛嘔吐嘔吐自愈。自愈。綜上諸方,或一二味之差,或藥量有異,雖綜上諸方,或一二味之差,或藥量有異,雖辛開苦降,寒熱并調(diào)之旨不變,而其主治卻辛開苦降,寒熱并調(diào)之旨不變,而其主治卻各有側重。正如王旭高所說:各有側重。正如王旭高所說:“半夏瀉心湯半夏瀉心湯治寒熱交結
16、之痞,故苦辛平等;治寒熱交結之痞,故苦辛平等;生姜瀉心湯生姜瀉心湯治水與熱結之痞,故重用生姜以散水氣;甘治水與熱結之痞,故重用生姜以散水氣;甘草瀉心湯治胃虛氣結之痞,故加重甘草以補草瀉心湯治胃虛氣結之痞,故加重甘草以補中氣而痞自除。中氣而痞自除?!敝劣邳S連湯寒熱并調(diào),和至于黃連湯寒熱并調(diào),和胃降逆,則治上熱下寒的腹痛欲嘔之證。由胃降逆,則治上熱下寒的腹痛欲嘔之證。由此可見,方隨法變,藥因證異,遣藥組方必此可見,方隨法變,藥因證異,遣藥組方必先謹守病機,方能應手取效。先謹守病機,方能應手取效。相關條文相關條文1.1.痞痞“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
17、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中痞硬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中痞硬,生姜瀉心湯主之。,生姜瀉心湯主之?!薄皞酗L,醫(yī)反下之,其人傷寒中風,醫(yī)反下之,其人心下痞硬而滿,心下痞硬而滿,醫(yī)見心下痞,謂醫(y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 “婦人吐涎沫,醫(yī)反下之,心下即痞,當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龍湯主之。婦人吐涎沫,醫(yī)反下之,心下即痞,當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龍湯主之。涎沫止,乃治痞,瀉心湯主之。涎沫止,乃治痞,瀉心湯主之
18、。”2.2.納差、厭食納差、厭食“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于喉為惑,蝕于陰為狐,不欲飲食,臥起不安,蝕于喉為惑,蝕于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乍赤、乍黑、乍白。蝕于上部則聲惡聞食臭,其面乍赤、乍黑、乍白。蝕于上部則聲喝,甘草瀉心湯主之。喝,甘草瀉心湯主之?!?” 3.3.嘔吐嘔吐“傷寒中風,醫(yī)反下之,其人傷寒中風,醫(yī)反下之,其人干嘔心煩不得干嘔心煩不得安安甘草瀉心湯主之。甘草瀉心湯主之?!薄皣I而腸鳴,嘔而腸鳴,半夏瀉心湯主之。半夏瀉心湯主之。”4.4.下利下利“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腹中
19、雷鳴,腹中雷鳴,下利者,生姜瀉心湯主之。下利者,生姜瀉心湯主之?!?” “傷寒中風,醫(y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shù)十行,谷不化,傷寒中風,醫(y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shù)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腹中雷鳴,甘草瀉心湯主之。甘草瀉心湯主之?!?.5.噯氣噯氣 “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干噫食臭干噫食臭生生姜瀉心湯主之。姜瀉心湯主之?!卑胂臑a心湯類方在半夏瀉心湯類方在傷寒論傷寒論主要治療痞證主要治療痞證1.1.痞證的定義痞證的定義 以心下痞滿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類病癥。以心下痞滿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類病癥。 一般不痛不硬,有時也見輕微痛、硬,甚一般不痛不硬,有時也見輕微痛、硬,甚至出現(xiàn)肉眼可見的痞塊。
20、至出現(xiàn)肉眼可見的痞塊。2.2.痞證的基本病機痞證的基本病機 脾胃升降失常,脾不升,胃不降,無形之脾胃升降失常,脾不升,胃不降,無形之氣壅塞于心下。氣壅塞于心下。3.人體氣行四種基本形式人體氣行四種基本形式 升、降、出、入升、降、出、入4.人體氣行的二大樞紐人體氣行的二大樞紐 脾胃、肝膽脾胃、肝膽脾胃居于人體中焦,脾主升,胃主降,升者升脾胃居于人體中焦,脾主升,胃主降,升者升清,降者降濁,相互促進,相互依賴,相輔相清,降者降濁,相互促進,相互依賴,相輔相成。脾或胃的功能失常,常常會影響到另一方成。脾或胃的功能失常,常常會影響到另一方的升降功能,所以脾胃升降失常多同時存在。的升降功能,所以脾胃升降
21、失常多同時存在。傷寒論傷寒論論述的痞證主要有論述的痞證主要有6種類型:種類型: 熱痞(熱痞兼表陽虛)熱痞(熱痞兼表陽虛) 寒痞寒痞 寒熱錯雜痞寒熱錯雜痞 痰氣痞痰氣痞 水痞水痞 食痞食痞熱痞熱痞脈癥:心下痞,小便黃,大便干、難,或粘滯脈癥:心下痞,小便黃,大便干、難,或粘滯不爽,或出血,或嘔吐、吐血,牙齒出血,或不爽,或出血,或嘔吐、吐血,牙齒出血,或目赤,舌紅苔黃,脈關上浮,或滑或數(shù),面多目赤,舌紅苔黃,脈關上浮,或滑或數(shù),面多赤色,或大便。赤色,或大便。治法:瀉熱消痞。治法:瀉熱消痞。方藥:大黃黃連瀉心湯。煎煮:開水浸漬大黃、方藥:大黃黃連瀉心湯。煎煮:開水浸漬大黃、黃連、黃芩,取其寒氣,
22、薄其苦味,以免直走黃連、黃芩,取其寒氣,薄其苦味,以免直走下焦,不能作用于中焦。下焦,不能作用于中焦。熱痞兼表陽虛熱痞兼表陽虛脈癥:兼見惡寒、自汗。脈癥:兼見惡寒、自汗。治法:瀉熱消痞,溫復表陽。治法:瀉熱消痞,溫復表陽。方藥:附子瀉心湯。大黃、黃連、黃芩麻沸湯方藥:附子瀉心湯。大黃、黃連、黃芩麻沸湯漬之,附子別煮取汁。附子不僅能溫表陽,也漬之,附子別煮取汁。附子不僅能溫表陽,也能溫心胸陽氣,溫腹中陽氣而散寒,溫暖腎陽,能溫心胸陽氣,溫腹中陽氣而散寒,溫暖腎陽,故心下熱壅的病證,同時存在表陽不足,或心故心下熱壅的病證,同時存在表陽不足,或心陽不足,腹中寒,腎陽不足,都可以用本方治陽不足,腹中寒
23、,腎陽不足,都可以用本方治療。療。寒熱錯雜痞寒熱錯雜痞脈癥脈癥:心下痞,嘔吐、下利,既見有寒象,又:心下痞,嘔吐、下利,既見有寒象,又見有熱象。見有熱象。治法:寒溫并用,清熱散寒,辛開苦降,和中治法:寒溫并用,清熱散寒,辛開苦降,和中消痞。消痞。方藥:半夏瀉心湯類方:半夏瀉心湯、生姜瀉方藥:半夏瀉心湯類方:半夏瀉心湯、生姜瀉心湯、甘草瀉心湯。心湯、甘草瀉心湯。比較比較病機病機相同點:胃陽虛損,表邪化熱乘虛入內(nèi),相同點:胃陽虛損,表邪化熱乘虛入內(nèi),寒熱相搏,熱郁不得外透寒熱相搏,熱郁不得外透 。 不同點:半夏瀉心湯:兼挾濕濁或寒飲不同點:半夏瀉心湯:兼挾濕濁或寒飲 生姜瀉心湯:在半夏瀉心湯基礎生
24、姜瀉心湯:在半夏瀉心湯基礎上兼有兼有食積上兼有兼有食積 停滯停滯 甘草瀉心湯:在半夏瀉心湯基礎甘草瀉心湯:在半夏瀉心湯基礎上兼有兼有郁熱擾神上兼有兼有郁熱擾神 比較比較所主病證所主病證 相同點:心下胃脘的不適相同點:心下胃脘的不適不同點:不同點: 半夏瀉心湯:嘔而腸鳴半夏瀉心湯:嘔而腸鳴 -嘔吐嘔吐 生姜瀉心湯:干嘔食臭,腹中雷鳴下利生姜瀉心湯:干嘔食臭,腹中雷鳴下利 甘草瀉心湯:下利數(shù)行,故不化,腹中雷鳴,甘草瀉心湯:下利數(shù)行,故不化,腹中雷鳴,干嘔心煩不得眠干嘔心煩不得眠 -噯氣噯氣半夏瀉心半夏瀉心湯湯傷寒五六日,嘔而發(fā)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傷寒五六日,嘔而發(fā)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
25、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fā)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fā)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古人把上腹部稱作心下,所以心下指的古人把上腹部稱作心下,所以心下指的就是我們所說的胃脘部,它用于治療就是我們所說的胃脘部,它用于治療“心下心下”部位疾病,因此方名叫瀉心湯。部位疾病,因此方名叫瀉心湯。痞者,痞塞不通,上下不能交泰之謂;痞者,痞塞不通
26、,上下不能交泰之謂;心下即是胃脘,屬脾胃病變。心下即是胃脘,屬脾胃病變。病機分析病機分析脾胃居中焦,為陰陽升降之樞紐,今中氣虛弱,寒熱錯雜,遂成痞證;脾為陰臟,其氣主升,胃為陽腑,其氣主降,中氣既傷,升降失常,故上見嘔吐,下則腸鳴下利。本方證病機較為復雜,既有寒熱錯雜,又有虛實相兼,以致中焦失和,升降失常。無形寒熱無形寒熱壅塞心下壅塞心下心下痞滿心下痞滿(不硬不痛)(不硬不痛)脾胃升降脾胃升降失失 常常心下痞硬(或伴疼痛)心下痞硬(或伴疼痛)繼繼 發(fā)發(fā) 產(chǎn)產(chǎn) 生生水飲、食滯水飲、食滯半夏瀉心湯證癥狀要點半夏瀉心湯證癥狀要點仲景先師明確指出“嘔而腸鳴,心嘔而腸鳴,心下痞下痞”總結下就是:上嘔,中
27、痞,下利。上嘔,中痞,下利。嘔嘔狹義的嘔就是指多種因素導致胃失和降,狹義的嘔就是指多種因素導致胃失和降,胃氣上逆而致胃中之物從口吐出來的一胃氣上逆而致胃中之物從口吐出來的一種病癥。種病癥。那廣義的來看,反酸也是嘔,惡心也是那廣義的來看,反酸也是嘔,惡心也是嘔,呃逆、噯氣也是嘔,其實這些說的嘔,呃逆、噯氣也是嘔,其實這些說的嘔是一種胃氣上逆的表現(xiàn),它不僅僅單嘔是一種胃氣上逆的表現(xiàn),它不僅僅單純的指的是嘔的狀態(tài),反酸、惡心、呃純的指的是嘔的狀態(tài),反酸、惡心、呃逆、噯氣都是胃氣上逆的一種表現(xiàn),也逆、噯氣都是胃氣上逆的一種表現(xiàn),也是在是在“嘔嘔”的范疇之內(nèi)的。的范疇之內(nèi)的。痞痞就是胃脘不適,那這就是痞
28、;還有就是胃脘不適,那這就是痞;還有一種就是進食不當就會出現(xiàn)胃脘不一種就是進食不當就會出現(xiàn)胃脘不適,吃了飯之后胃脘部就會發(fā)堵、適,吃了飯之后胃脘部就會發(fā)堵、發(fā)脹,這樣一種情況也是常遇到的,發(fā)脹,這樣一種情況也是常遇到的,就也是就也是“痞痞”的一種表現(xiàn)。的一種表現(xiàn)。利利像腸鳴、便溏、便次多,這種利的像腸鳴、便溏、便次多,這種利的癥狀是很容易把握的;更有就是吃癥狀是很容易把握的;更有就是吃了什么不對的東西就會出現(xiàn)腸鳴、了什么不對的東西就會出現(xiàn)腸鳴、腹瀉;遇冷便溏、惡食冷涼之類的腹瀉;遇冷便溏、惡食冷涼之類的其實都屬于其實都屬于“利利”的范疇之內(nèi)的。的范疇之內(nèi)的。寒寒寒的表現(xiàn)在臨床上見得也應該是很寒
29、的表現(xiàn)在臨床上見得也應該是很多的,像一些病人會說:多的,像一些病人會說:“我的胃我的胃怕冷,睡覺時必須得蓋著肚子怕冷,睡覺時必須得蓋著肚子”,還有一些就是病人告訴我們還有一些就是病人告訴我們“我不我不能吃涼的東西,吃了以后就會出現(xiàn)能吃涼的東西,吃了以后就會出現(xiàn)腹瀉腹瀉”熱熱通過病機的表現(xiàn)及自己在臨床的總結可通過病機的表現(xiàn)及自己在臨床的總結可見,病人會出現(xiàn)口干、口苦、口舌生瘡、見,病人會出現(xiàn)口干、口苦、口舌生瘡、痤瘡、煩躁、失眠,這種情況是容易辨痤瘡、煩躁、失眠,這種情況是容易辨別的;還有就是吃熱的、吃溫性的食物別的;還有就是吃熱的、吃溫性的食物就會出現(xiàn)不適,像羊肉,病人說就會出現(xiàn)不適,像羊肉,
30、病人說“我就我就吃一點,就上火了,就會出現(xiàn)口舌生瘡、吃一點,就上火了,就會出現(xiàn)口舌生瘡、口苦之類的上火的癥狀口苦之類的上火的癥狀”,還有病人說:,還有病人說:“大夫,你千萬別給我開補,一吃補藥大夫,你千萬別給我開補,一吃補藥我就要上火我就要上火”。功用功用: :調(diào)其寒熱,益氣和胃,散結除調(diào)其寒熱,益氣和胃,散結除痞。痞。 方解:方解: 方中以辛溫之半夏為君,散結除痞,又善降方中以辛溫之半夏為君,散結除痞,又善降逆止嘔。臣以干姜之辛熱以溫中散寒;黃芩、逆止嘔。臣以干姜之辛熱以溫中散寒;黃芩、黃連之苦寒以泄熱開痞。以上四味相伍,具黃連之苦寒以泄熱開痞。以上四味相伍,具有寒熱平調(diào),辛開苦降之用。然寒
31、熱錯雜,有寒熱平調(diào),辛開苦降之用。然寒熱錯雜,又緣于中虛失運,故方中又以人參、大棗甘又緣于中虛失運,故方中又以人參、大棗甘溫益氣,以補脾虛,為佐藥。使以甘草補脾溫益氣,以補脾虛,為佐藥。使以甘草補脾和中而調(diào)諸藥。綜合全方,寒熱互用以和其和中而調(diào)諸藥。綜合全方,寒熱互用以和其陰陽,苦辛并進以調(diào)其升降,補瀉兼施以顧陰陽,苦辛并進以調(diào)其升降,補瀉兼施以顧其虛實,是為本方的配伍特點。寒去熱清,其虛實,是為本方的配伍特點。寒去熱清,升降復常,則痞滿可除、嘔利自愈。升降復常,則痞滿可除、嘔利自愈。應用要點應用要點一為虛:脾氣虛、胃陽弱而見乏力便溏、一為虛:脾氣虛、胃陽弱而見乏力便溏、泄瀉;泄瀉;二為實:氣
32、機升降失常而見胃脘痞滿、二為實:氣機升降失常而見胃脘痞滿、腹脹;腹脹;三為寒:胃陽不足而見惡食生冷、脘腹三為寒:胃陽不足而見惡食生冷、脘腹冷痛;冷痛;四為熱:脾胃運納不健、食積化熱上蒸四為熱:脾胃運納不健、食積化熱上蒸而見口舌生瘡、口干口苦、舌紅苔黃、而見口舌生瘡、口干口苦、舌紅苔黃、脈數(shù)等。脈數(shù)等。常見證型常見證型 偏于濕熱偏于濕熱: :重用黃連重用黃連 以苔黃、口苦、嘈雜、吞酸為主要臨床特征。以苔黃、口苦、嘈雜、吞酸為主要臨床特征。 清清葉天士以瀉心法治中焦?jié)駸崛~天士以瀉心法治中焦?jié)駸? ,并指出并指出“苦寒能驅(qū)熱除濕苦寒能驅(qū)熱除濕, ,辛通能開氣宣濁辛通能開氣宣濁”。 偏于寒濕偏于寒濕:
33、 :重用干姜重用干姜 以苔白、怕涼、腹痛、下利為主要臨床特征以苔白、怕涼、腹痛、下利為主要臨床特征關于人參、黨參的功效關于人參、黨參的功效 人參是黨參?人參之力三倍于黨參人參是黨參?人參之力三倍于黨參關于干姜、生姜關于干姜、生姜 生姜走而干姜守;無生姜以干姜代之。生姜走而干姜守;無生姜以干姜代之。關于半夏的毒性關于半夏的毒性 毒性?生熟之別。生姜制之,姜有消毒性?生熟之別。生姜制之,姜有消除呼吸道損傷的作用。除呼吸道損傷的作用。關于大棗的作用關于大棗的作用 大棗和中、護中,和百藥。大棗和中、護中,和百藥。臨床應用臨床應用 1 1, 胃病胃病各種消化道疾病各種消化道疾病1.1.口腔潰瘍口腔潰瘍2
34、.2.慢性食道炎慢性食道炎3.3.急、慢性消化不良急、慢性消化不良4.4.胃腸動力不足胃腸動力不足5.5.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胃炎6.6.胃、十二指腸潰瘍胃、十二指腸潰瘍7.7.小腸慢性炎癥小腸慢性炎癥8.8.腸易激綜合征腸易激綜合征9.9.慢性結腸炎慢性結腸炎10.10.克隆氏病克隆氏病11.11.慢性肛門周圍病變慢性肛門周圍病變12.12.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肝炎臨床應用 男性患者,男性患者,4343歲素嗜酒,飯后胃脘發(fā)堵,但不脹不痛,晨起惡歲素嗜酒,飯后胃脘發(fā)堵,但不脹不痛,晨起惡心,大便不成形,但又黏滯不爽,粘在便盆上?;颊卟桓页詻鲂?,大便不成形,但又黏滯不爽,粘在便盆上?;颊卟桓页詻?/p>
35、東西,吃了以后就拉肚子厲害,胃更加的堵悶;不敢晚上吃飯,東西,吃了以后就拉肚子厲害,胃更加的堵悶;不敢晚上吃飯,吃了以后就會因胃脘堵悶而難以入眠,所以經(jīng)常是晚上饑腸轆吃了以后就會因胃脘堵悶而難以入眠,所以經(jīng)常是晚上饑腸轆轆而又不敢吃飯,非常痛苦。家人認為是喝酒鬧的毛病,于是轆而又不敢吃飯,非常痛苦。家人認為是喝酒鬧的毛病,于是他一狠心就把酒戒了,但仍然是胃脘堵悶,而且越來越重。他一狠心就把酒戒了,但仍然是胃脘堵悶,而且越來越重。 病人來看病時反復強調(diào)他是胃寒,因為不能吃涼的東西,通過病人來看病時反復強調(diào)他是胃寒,因為不能吃涼的東西,通過望聞問切診察,他的確有寒涼的一面,但病人又滿臉痤瘡,舌望聞
36、問切診察,他的確有寒涼的一面,但病人又滿臉痤瘡,舌苔黃膩,從中醫(yī)辨證上講,又是胃熱的表現(xiàn)。實際上,該患者苔黃膩,從中醫(yī)辨證上講,又是胃熱的表現(xiàn)。實際上,該患者是個寒熱錯雜的胃病,既有寒,又有熱,他的寒并不在胃而在是個寒熱錯雜的胃病,既有寒,又有熱,他的寒并不在胃而在脾,一食涼就拉肚子,這種表現(xiàn)中醫(yī)認為是脾寒所致,同時他脾,一食涼就拉肚子,這種表現(xiàn)中醫(yī)認為是脾寒所致,同時他又有胃熱的癥狀,痤瘡、舌苔黃就是依據(jù)。又有胃熱的癥狀,痤瘡、舌苔黃就是依據(jù)。 綜合病情診為脾有寒、胃有熱,綜合病情診為脾有寒、胃有熱,傷寒論傷寒論的半夏瀉心湯就是的半夏瀉心湯就是用于治療這類病癥,服用半夏瀉心湯加味,一周后大便
37、即成形,用于治療這類病癥,服用半夏瀉心湯加味,一周后大便即成形,胃堵減輕,痤瘡也有減少,加減服用一個月,全部癥狀消失。胃堵減輕,痤瘡也有減少,加減服用一個月,全部癥狀消失。1.1.胃脘部不適:胃脹,腹?jié)M,痛或不痛胃脘部不適:胃脹,腹?jié)M,痛或不痛 或脅脹痛等或脅脹痛等-痞痞 2.2.惡心嘔吐或噯氣惡心嘔吐或噯氣-嘔嘔3.3.腸鳴,大便稀或便溏或不爽腸鳴,大便稀或便溏或不爽-下利下利4.4.惡食冷飲惡食冷飲-寒寒5.5.心煩燒心,心煩燒心,痤瘡,痤瘡,口舌生瘡口舌生瘡-熱熱 病機:寒熱錯雜,中焦氣機失常。病機:寒熱錯雜,中焦氣機失常。 基本方基本方: : 半夏半夏10g10g,黃芩,黃芩10g10
38、g,黃連,黃連10g10g,干姜,干姜10g10g,黨參黨參15g15g,甘草,甘草6g6g。 隨證加減:嘔吐較劇者半夏量加至隨證加減:嘔吐較劇者半夏量加至15g15g;熱;熱象明顯者,黃芩、黃連均加量至象明顯者,黃芩、黃連均加量至15g15g;中陽;中陽不足者干姜加量至不足者干姜加量至15g15g,黨參加量至,黨參加量至18g18g;腹;腹痛較劇者,加用元胡痛較劇者,加用元胡20g20g;泄瀉較劇者,加;泄瀉較劇者,加用白術用白術10g10g,薏米,薏米3030,茯苓,茯苓30g 30g ;年齡較大,;年齡較大,體質(zhì)較差者,黨參加至體質(zhì)較差者,黨參加至30g30g。臨床應用臨床應用2 2,
39、失眠失眠 患者女,患者女,5050歲。入睡困難,易醒,胃脘部脹歲。入睡困難,易醒,胃脘部脹悶臥則加重噯氣。心煩口干,大便不爽但不悶臥則加重噯氣。心煩口干,大便不爽但不干,肚子怕冷,夏天睡覺蓋被子,干,肚子怕冷,夏天睡覺蓋被子, 中醫(yī)講中醫(yī)講“胃不和則臥不安胃不和則臥不安”,意思就是胃里,意思就是胃里要是難受的話,會導致睡覺不安穩(wěn),甚至失要是難受的話,會導致睡覺不安穩(wěn),甚至失眠,臨床上這類的失眠癥很多。一些長期失眠,臨床上這類的失眠癥很多。一些長期失眠患者,用養(yǎng)心安神、疏肝理氣的方法不能眠患者,用養(yǎng)心安神、疏肝理氣的方法不能湊效,要考慮一下是否胃有問題,而一旦因湊效,要考慮一下是否胃有問題,而一
40、旦因胃不和而臥不安,往往就是寒熱錯雜的胃中胃不和而臥不安,往往就是寒熱錯雜的胃中不和,故這類失眠用半夏瀉心湯治療有很好不和,故這類失眠用半夏瀉心湯治療有很好療效。療效。臨床應用臨床應用黃帝內(nèi)經(jīng)黃帝內(nèi)經(jīng)很早就認識到,人的睡眠與衛(wèi)氣很早就認識到,人的睡眠與衛(wèi)氣的運行相關,白天衛(wèi)氣行于陽經(jīng),人就醒來,的運行相關,白天衛(wèi)氣行于陽經(jīng),人就醒來,工作或活動;夜晚衛(wèi)氣運行于陰經(jīng),人就要工作或活動;夜晚衛(wèi)氣運行于陰經(jīng),人就要睡眠了。這相當于人體生物鐘的規(guī)律。而白睡眠了。這相當于人體生物鐘的規(guī)律。而白天衛(wèi)氣行陽經(jīng)是早上六點從足太陽經(jīng)的精明天衛(wèi)氣行陽經(jīng)是早上六點從足太陽經(jīng)的精明穴(位于目內(nèi)眥)開始,所以我們早上起
41、床穴(位于目內(nèi)眥)開始,所以我們早上起床以六點為宜,以順應衛(wèi)氣的運行規(guī)律。到晚以六點為宜,以順應衛(wèi)氣的運行規(guī)律。到晚上六點,衛(wèi)氣就會從足陽明胃經(jīng)到達陰經(jīng),上六點,衛(wèi)氣就會從足陽明胃經(jīng)到達陰經(jīng),所以一旦胃中不適,就會影響到衛(wèi)氣的入陰,所以一旦胃中不適,就會影響到衛(wèi)氣的入陰,衛(wèi)氣不能順利入陰經(jīng),人就會臥寐不安,長衛(wèi)氣不能順利入陰經(jīng),人就會臥寐不安,長此以往,就會患失眠癥。此以往,就會患失眠癥。1.1.胃脘部脹悶臥則加重胃脘部脹悶臥則加重-痞痞2.2.噯氣噯氣-嘔嘔3.3.大便不爽但不干大便不爽但不干-利利4.4.肚子怕冷,夏天睡覺蓋被子肚子怕冷,夏天睡覺蓋被子-寒寒5.5.心煩口干心煩口干-熱熱病機:寒熱錯雜,中焦氣機失常。病機:寒熱錯雜,中焦氣機失常。宜半夏瀉心湯宜半夏瀉心湯 基本方基本方: : 半夏半夏10g10g,黃芩,黃芩10g10g,黃連,黃連9g9g,干姜,干姜6g6g,黨參黨參15g15g,甘草,甘草6g6g,酸棗仁,酸棗仁30g30g,夜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航模課程開發(fā)與教學計劃
- 2025年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零件項目申請報告
- 2025年滌綸短纖項目立項申請報告模板
- 2025年氯化亞砜項目申請報告模板
- 三年級學生語文復習活動計劃
- 2024-2025項目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綜合卷
- 2025新進廠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含答案【綜合題】
- 2024-2025企業(yè)員工崗前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培優(yōu)B卷】
- 2025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答案(B卷)
- 2024-2025公司三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奪分金卷)
-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全冊同步練習(一課一練)
- 餐飲服務自查記錄表
- 海外商務代理委托合同三篇
- 加油站事故隱患報告和舉報獎勵制度(3篇)
- 【MOOC】信號與系統(tǒng)-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購買食堂設備合同范例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護理查房
- 公務出國在職證明-英文版(因公簽證)
- 安規(guī)線路培訓
- 老年慢病管理
- 中國普通食物營養(yǎng)成分表(修正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