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培優(yōu)補差專項_第1頁
蘇教版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培優(yōu)補差專項_第2頁
蘇教版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培優(yōu)補差專項_第3頁
蘇教版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培優(yōu)補差專項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蘇教版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培優(yōu)補差專項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文言文閱讀。1王行思愛馬1 有富民王行思,嘗養(yǎng)一馬,甚愛之,飼sì秣mò甚于他馬。2 一日乘往本郡,值夏潦lo暴漲。3 舟子先濟jì馬,回舟以迎行思,至中流,風聚起船覆fù。4 其馬自岸躍入駭hài浪,接其主,蒼茫之中,遽jù免沉溺。字詞解釋:嘗:_ 甚:_ 秣:_   值:_  潦:_   濟:_   覆:_   駭:_2馬嚙niè盜

2、髻jì1 董熙載應友人延,至其家豪飲。自午及薄暮,已酩mng酊dng醉矣。2 友人留其宿,熙載曰:“毋wú庸,吾尚可乘馬返家?!? 時月黑風驟,未幾醉而墮馬,僵仆道邊,馬韁持于手。4 忽有盜過,自喜曰:“天贊我也!”遂盡解其衣,又欲盜其馬。5 方俯身執(zhí)韁,馬遽jù嚙其髻,竭力掙扎而不得去。6 待熙載醉醒,盡復取所失物,馬乃縱盜。字詞解釋:延:_  ?。篲酩酊:_  毋庸: _ 尚: _   驟:_ 未幾: _  贊: _方:_

3、  俯:_   遽:_ 髻:_乃:_ 縱:_3“的盧”救主1 劉備屯兵樊fán城,時荊jng州刺史劉表禮焉,然不甚信用。2 表嘗延備赴宴,其下蔡瑁mào等欲因取備。備覺之,佯yáng如廁,潛遁去。3 其所乘馬名“的dì盧”。備騎“的盧”走墮duò城西檀tán溪水,溺不能出。4 備亟j(luò)í曰:“的盧,的盧!今日危矣!可努力!”“的盧”乃一踴yng三丈,遂得以過水。字詞解釋:屯:_ 延:_ 因:_   佯:_  如:_ &

4、#160; 遁:_   墮:_   亟:_  踴:_4越人道上遇狗越人道上遇狗。狗下首掉尾人言曰:“我善獵,與若中分?!痹饺讼?,引而俱歸,食sì以粱肉,待之禮以人。狗得盛禮,日益倨jù,獵得獸,必盡啖乃已?;蜞蚦h越人曰:“爾飲yìn食sì之;得獸盡啖,將何以狗為?”越人悟,因與分肉,多自與。狗怒,嚙niè其首,斷其領(lǐng)足,走而去之。夫以家人豢huàn狗,而與狗爭食,幾何不敗也!字詞解釋:掉:_  引:_ 俱:_  粱:

5、0;_ 倨: _   啖:_ 已:_  與:_嚙:_  領(lǐng):_ 豢:_2. 文言文閱讀。1賽跑定案有老姥m 遇劫于路,唱賊。路人為逐禽之。賊反誣路人。時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見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鳳陽門者非賊?!奔榷€入,融正色謂后出者曰:“汝真賊也,何誣人乎? ” 賊遂服。蓋因賊若善走,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賊也。字詞解釋:姥:_   唱: _ 禽: _  誣: _ &

6、#160;莫:_孰:_   俱: _ 走: _ 正色: _ 蓋:_   必:_2放驢破案唐張鷟zhuó為河陽尉。有客驢,韁斷,并鞍失之。 三日訪不獲,詣yì縣告。 鷟推窮甚急,乃夜放驢出而藏其鞍。 鷟曰:“此可知也?!彼炝畈伙鱩ò飼驢,去轡pèi放之。 驢尋向昨夜喂處,乃搜索其家,于草積下得之。人服其智。字詞解釋:尉:_  并:_詣:_ 推窮: _ 遂: _   秣:_ 

7、60; 轡: _ 乃: _于:_3張用良不殺蜂京太倉張用良幼時揭蜂窩,嘗為蜂螫(shì),故惡之。 后見蜂則百計千方撲殺之。 一日薄bó暮,見一飛蟲,投于蛛網(wǎng),竭力而不能去。 蛛遽束縛fù之,甚急。 忽一蜂來螫shì蛛。蜂又數(shù)shuò含水濕蟲,久之得脫去。張用良因感其義,自是不復殺蜂。字詞解釋:嘗:_   為: _ 惡: _  則: _  ?。篲竭力:_   遽: _ 

8、;急: _ 數(shù): _ 自是:_4齊人攫金1 昔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2 適鬻yù金者之所,因攫jué其金而去。3 吏捕得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4 對曰:“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弊衷~解釋:清旦:_  之:_適:_  鬻: _ 所: _   攫:_ 焉: _  徒: _3.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他郡,鄉(xiāng)人托以子偕往。鄉(xiāng)人子失意,山綴榜末,先歸。

9、鄉(xiāng)人問其子得失,山曰“解元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保ㄗ⑨專┙庠?,就是我國科舉制度所規(guī)定的舉人第一名。而孫山在詩里所謂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舉人。1下面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是( )A.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語言、動作很搞笑) B.鄉(xiāng)人托以子偕往(一起,一同)C.鄉(xiāng)人子失意,山綴榜末,先歸。(回家) D.解元盡處是孫山(盡頭)2這次考試落榜的人是( )A.鄉(xiāng)人子; B.孫山。3從上文看,孫山是個( )的人。A.滿腹經(jīng)綸 B.能說會道 C.自私自利 D.不通人情4這個故事可以用一個成語形容,它是(   )A.任人唯賢&

10、#160;B.同舟共濟 C.名落孫山 D.功成名就4. 文言文閱讀。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唬骸拔慈袅跻蝻L起?!惫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1選擇句子中帶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   )A.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聚集) B.公欣然曰(樣子)C.白雪紛紛何所似(為什么) D.未若柳絮因風起(如)2下面句子翻譯正確的一句是(   )A.與兒女講論文義 翻譯:跟兒子、女兒在一起談?wù)撛娢?。B.

11、撒鹽空中差可擬 翻譯:比作在空中撒鹽差不多。C.俄而雪驟 翻譯:不一會雪突然停了。D.公大笑樂 翻譯:謝太傅大笑起來,覺得很有意思。3關(guān)于“兄女”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她的伯伯就是謝太傅;B.她的父親叫謝無奕;C.她的丈夫是左將軍王凝之。4這篇小古文主要告訴我們(   )A.謝太傅教學有方,善于引導兒女們從生活中學習。B.謝太傅的兄女才思敏捷,想象力豐富。C.我們要善于運用比喻,恰當?shù)谋扔骺梢允咕渥痈由鷦有蜗蟆?. 閱讀古文,完成練習。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p>

12、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日:“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辨R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1寫出文中畫“_”句子的意思,并談?wù)勀愕母惺?。_2“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至今廣為傳頌。從此以后,人們把_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_。3伯牙見鍾子期能從自己的音樂中理解自己的心情,他的心情是_;伯牙聽到鍾子期已死,“破琴絕弦”,此時他的心情是_。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伯牙和鍾子期的關(guān)系,可以用_。(填四字詞語)4如果你的知心朋友因某種原因而與你分離你會用下面哪兩句詩來表達你與他(她)離別時的感傷?(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

13、送我情。 B.滿面春風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C.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D.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6. 課內(nèi)閱讀選文。伯牙絕弦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1給下列加下劃線字選擇正確的解釋:志在高山( )A.記 B.記號 C.志向 D.心情2給下列加下劃線字選擇正確的解釋:伯牙謂世再無知音( )A.告訴 B.說 C.稱為 D.認為

14、3對“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理解正確的是(  )。A.伯牙想要什么,鐘子期一定想方設(shè)法幫他得到。B.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鐘子期都能準確地道出他的心意。C.伯牙每次想到鐘子期,鐘子期也一定會想到他。D.不管伯牙念什么,鐘子期都能清楚地聽到。4“伯牙絕弦”這個故事贊揚了(  )。A.朋友間相互理解和欣賞的真摯友情。B.戀人間始終如一、忠貞不渝的愛情。C.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鐘子期高超的音樂鑒賞力。D.伯牙和鐘子期志趣高遠,情操高尚。7. 閱讀下文,完成下題。兩小兒辯日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币粌涸唬骸拔乙?/p>

15、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币粌涸唬骸叭粘醭龃笕畿嚿w,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1列子的本名是_,相傳是戰(zhàn)國時的道家人物。2填寫表格人物觀點常理事實啟示(1)(_)日始出時去人近(2)(_)日初出大如車蓋(5)(_)小兒乙(3)(_)遠者涼(4)(_)8. 根據(jù)原文,并完成練習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_,問_。 一兒曰:“_,而_?!?#160;一兒以_,而_。 一兒曰:“_,及日中_,此不為_?” 一兒曰:“_,及其日中_,此不為_

16、?” 孔子不能_。兩小兒笑曰:“_?”1根據(jù)原文填空。2兩個小孩各是根據(jù)什么來判斷太陽離人的遠近的?_3從兩小兒的辯論中可以看出什么?  _4“孔子不能決”說明了什么?  _5你感覺下列哪幅圖中的太陽大一些?請動手量一量,看哪一幅大,并說說這是怎么回事? _9. 課外閱讀。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敝魅烁袊@,資給以書,遂成大學。衡能說詩,時人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倍Γ庑∶?。

17、 邑人畏服之如是,聞?wù)呓越忸U歡笑。1文中一個家喻戶曉的典故是:_。2下列句子中橫線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鄰舍有燭而不逮:不給他   B.衡乃與其傭作:雇傭勞作C.而不求償:報償       D.邑人畏服之如是:同鄉(xiāng)10. 閱讀古文,完成練習。 匡(kunq)衡鑿(záo)壁借光匡衡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 ,問衡,衡曰:

18、“愿得主人書遍讀之?!敝魅烁袊@,資給以書,遂成大學。(注)逮:達到,及。映:照。償:報酬,回報。怪:對感到奇怪。資給:資助,供給。遂:最終,終于。1“鑿壁”的“鑿”,下列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稱“鑿子”B.打孔,穿通C.明確,真實2下面對本文內(nèi)容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鄰居家有蠟燭,但燭光照不到匡衡家。B.匡衡自己家也有蠟燭。C.匡衡幫一個叫“文不識”的人干活是有工錢的。D.匡衡最后成不了大學問家。3你從匡衡身上學到了什么?  _11.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練習。桃

19、園結(jié)義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長大喜。同到張飛莊上,共議大事。飛曰:“吾莊后有一桃國,花開正盛;明日當于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jié)為兄弟,協(xié)力同心,然后可圖大事。”玄德、云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次日,于桃國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guān)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jié)為兄弟,則同心協(xié)力,救國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侍旌笸粒瑢嶈b此心,背義忘思,天人共我!”誓畢,拜劉備為兄,關(guān)羽次之,張飛為弟。1根據(jù)意思寫文中詞語。共同合作,互相幫助。(_)  背叛道理,忘記別人的恩情。(_)2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玄德、云長齊聲應曰:“

20、如此甚好?!盻(2)上報國家,下安黎庶。_3文章主要寫的是_、_和_(人物)在_(地點)結(jié)義的故事,其中_(人物)最大。這篇文章選自名著_。4該名著中還有哪些小故事呢?請再寫兩則。_12. 讀管寧割席,完成練習。管寧割席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min)過門者,寧讀書如故,歆廢書出觀。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保ㄗ⑨專┳剑耗闷饋恚e起,握。軒冕: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華貴車輛。軒:古代的一種有圍棚的車。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這里指貴官。廢書:放下書。廢:停止。席:坐具,坐墊。古代人常鋪席于地,坐在席子上面。現(xiàn)在擺酒稱筵席,就是沿用這個意思。1翻譯下面的句子。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_2本文寫了兩件事,分別是:(1)_(2)_3從管寧割席這個小故事,可以看出管寧是一個( )的人。A.淡泊名利、非常清高 B.愛恨分明、勤學好問13. 讀下面一則文言文,回答問題。矛與盾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