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魯迅小說中的兒童意象分析摘要魯迅的小說中塑造了眾多兒童形象,其中有善良淳樸的農(nóng)家少年,也有麻木冷漠的“看客”。在對魯迅小說的研究中,對兒童形象的研究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視角??v觀其小說作品,魯迅塑造的兒童形象可以分為“絕望”的兒童和“希望”的兒童。魯迅筆下的兒童形象蘊含了作者復雜矛盾的情感,對充滿希望的兒童的“愛”,對麻木的兒童的“憎”以及對“被吃”小兒的“憐”。魯迅塑造這些兒童形象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喚醒成人,拯救兒童。關鍵詞:魯迅;兒童;“救救孩子”引言魯迅是20世紀最偉大的文化巨人之一,他的小說十分重視細節(jié)刻畫,善長從細微之處以白描的手法描寫人物,并寫出人物微妙的心理變化,以此來表現(xiàn)底層人民思想
2、上的愚昧和生活上的艱苦。柳亞子曾評價魯迅在兒童教育最偉大的人物中排第一位。魯迅自己曾說:“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言語”。1從魯迅的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到故事新編,魯迅一直都十分關注兒童。魯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說來一文中,提到“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tài)社會的不幸人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2兒童是“病態(tài)社會的不幸人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部分。因此,兒童形象在魯迅塑造的形象中處于不可或缺的地位,是眾多形象的有機部分。縱觀魯迅小說作品,魯迅筆下的眾多兒童形象,從總體上而言可以分為兩類:“絕望”的兒童形象與“希望”的兒童形象。魯迅筆
3、下的“絕望”的兒童或心靈和身體俱被污染,或是部分感染,讓人愛不起來也憎不起來,可憐又可恨。大良和二良無視魏連殳對他們的好,小伙計對孔乙己的悲劇冷眼旁觀,阿毛、寶兒、華小栓的生命被無情的封建社會吞噬,他們的悲劇無處不訴說著“絕望”。一、“絕望”的兒童形象魯迅的小說中塑造了不少“絕望”的兒童形象,他們要么麻木不堪要么走向死亡,從以下表格的內容可以了解大多數(shù)“絕望”的兒童的命運。表1 魯迅部分小說作品中的“絕望”的兒童形象小說名稱孩子的姓名兒童性格兒童身邊的人命運孔乙己小伙計不聰明掌柜的、孔乙己未知藥華小栓懦弱、多病華老栓、化大媽病死風波六斤活潑七斤嫂子、七斤被裹腳了明天寶兒乖巧懂事、多病單四嫂子病
4、死祝福阿毛乖巧聽話祥林嫂被狼吃肥皂秀兒、招兒可愛、活潑四銘、四銘太太未知示眾胖小孩、小學生麻木看眾未知孤獨者大良、二良、三良勢力、麻木祖母、魏連殳未知(一)麻木的看客魯迅帶著巨大的悲憤與痛苦塑造了眾多麻木看客型的兒童意象,他們對周圍的世界漠不關心,他們對周圍的事冷眼旁觀,他們對周圍的人冷眉冷眼,兒童看客的行為舉止比成人看客的冷酷、淡漠更加讓人從心底感到害怕。魯迅希望中的兒童是“老的讓開道,催促著,獎勵著,讓他們走去。路上有深淵,使用那個死填平了,讓他走去。少的感謝他們填平了深淵,給自己走去”,3但是他卻在孤獨者中將這一觀點撕毀給我們看。在孤獨者中作者這樣描寫大良與二良,大良八九歲,二良才四五歲
5、,手臉和衣服都十分臟亂,看著十分丑陋,并且他們總是互相爭吵、打架,經(jīng)常為了一些點心而打翻碗碟??墒蔷褪沁@樣一群不可愛的孩子,魏連殳卻十分看重,甚至重過自己的生命。在他落寞的時候,孩子們對他躲之不及,連他的花生米都不要。但是當魏連殳當官后,大良、二良卻心甘情愿的被戲弄,爭相圍著他磕頭、學狗叫,唯恐落人之后。大良、二良的祖母面對這樣的現(xiàn)象不但不阻止,反而津津樂道,并且在與他們相處的過程中也要大良、二良對她磕頭,被她戲弄。大良、二良有著與年齡不相符的貪婪與自私,他們將下跪和學狗叫視若無物,為了利益出賣人格。即使魏連殳十分看重他們并且對他們很好,可是他們非但不感謝,反而回以冷漠的嘲笑。然而不僅僅是大良
6、、二良這樣的大孩子,甚至有個很小的還不很能走路的孩子都會拿著一片蘆葉對著魏連殳學會說“殺”。孤獨者中孩子們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無不體現(xiàn)出看客典型的麻木與冷漠。從孤獨者的字里行間可以感受到魯迅對于孩子們在看別人時表現(xiàn)出來的麻木冷漠和毫不關心是憎惡和憤怒的。魯迅不僅在孤獨者中塑造了麻木的兒童看客,在示眾中那個賣包子的十一二歲的胖孩子是麻木看客的又一典型代表。正在賣包子的胖孩子聽到周圍人說又殺人的好戲看,他迅速的沖向斬首現(xiàn)場,就像被反彈的皮球,用飛一般的速度沖向看臺。胖孩子動作那么迅速,只是為了占據(jù)一個看殺人的好位置。而在示眾里麻木不仁的還有小學生,他們也迫不及待的想要看殺人的好戲。十幾歲的小孩子
7、將殺人當有趣的熱鬧看,多么觸目驚心,讓人難以置信。當胖孩子影響到旁邊的人觀看殺人時,旁邊的人在他臉頰上打了一巴掌。吃了虧的胖孩子將報復的目光瞄向了更弱的小學生,他野蠻地推開小學生,沖了出去。胖小孩身上表現(xiàn)出典型的欺軟怕硬的看客劣根性,年輕生命的身上應有的善良單純已經(jīng)被徹底摧毀、絲毫不存。迅速的胖小孩、粗暴的胖大漢、靈活的小學生,他們的最終的目的都是“看”。但是他們并不知道自己為什么看,他們看得是什么,他們看得人是誰,他們看得人犯了什么錯。他們將“看”當成枯燥生活的調味品,然而正是這“看”表現(xiàn)出了孩子們的麻木、冷漠,這種小孩子的麻木、冷漠比成人的麻木、冷漠更直擊人心。不同于孤獨者和示眾中作者以旁
8、觀者的身份敘述兒童看客的麻木、冷漠,魯迅在孔乙己中選擇了主觀的視角進行敘述,而這種主動的看所表現(xiàn)出來的麻木更加讓人失望和痛心。在酒店掌柜和其他人的眼中,小伙計長得傻,又不會作假摻水,是一個面臨被解雇的角色。酒館的掌柜總是很兇,來喝酒的顧客往往也沒有什么好臉色,令小伙計工作的很不自在,而只有在孔乙己進店喝酒時,他才可以放聲笑一會兒。生活在冷酷、渾濁環(huán)境中的小伙計,最終被麻木的酒館掌柜和其他喝酒的人所同化變成了一個麻木冷漠的人,并且加入到了“譏笑”他人的隊伍當中。面對孔乙己這樣一個邋邋遢遢的“顧客”,他的服務總是不耐煩的、懶懶的,并且毫無耐心,每一次都不情不愿地招呼孔乙己。透過小伙計真實、細膩的內
9、心描寫,可以看到一顆怯弱并且飽受歧視的心靈,那是被污染的少兒的內心,但是他也參與到了歧視他人的隊伍當中。魯迅曾對孫伏園說過,孔乙己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寫一般社會對于苦人的涼薄”??梢哉f,在小伙計這個形象里,滲透著作者對于吃人時代的控訴。小說以“我到現(xiàn)在終于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4做結尾,小孩子將死亡視為無物,寫出了小伙計對孔乙己死亡的冷漠。小伙計最終成為一個完完全全的“看客”,他變得麻木、冷漠、漠視生命??滓壹旱谋瘎?,與他的思想行為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但是周圍人的冷漠和冷淡的氣氛也是導致其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這些兒童看客眼中,把肉麻、殘忍當有趣觀看,將除自身以外別人的痛苦和災難都轉換為
10、一種賞心悅目的觀賞對象和體驗,他們無知無畏,將“殺人”等行為當作有趣的游戲。邵燕祥先生在說“看客心理”一文中寫到:“喜歡看熱鬧,那里有熱鬧就湊上去圍觀,表面看似跟一人向隅,滿座不歡的落落寡合不同,其實是比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還壞的心理以哪里有熱鬧可看,總是逸出常規(guī),發(fā)生了非常的事,需要湊手幫忙,甚至是發(fā)生了不幸,需要拔刀相助。而看熱鬧的,卻不僅是置身事外,袖手旁觀管,還透著某種興致,某種滿足”。5這些兒童大都是好奇的“看客”,然而就是這種好奇構成了“無主名無意識的殺人團”。他們是麻木的“看客”,可同時他們也是“吃人”者。(二)被吃的“小兒”魯迅在燈下漫筆里寫到:“大小無數(shù)的人肉的筵宴,即從有文明
11、以來一直排列到現(xiàn)在,人們就在這會場中吃人,被吃,以兇人的愚妄的歡呼,將悲慘的弱者的呼號遮掩,更不消說女人和小兒”6。孩子作為“人肉筵宴”上必不可少的菜品,他們無力反抗,在悄無聲息中死亡,他們用死亡時掙扎的姿態(tài)無聲的控訴,可是他們的死亡并未引起人們的關心與反思。魯迅塑造一系列被“吃”的小兒,其目的是痛斥封建社會,并揭露封建社會對少年兒童造成的無法忽視的傷害。阿毛是一個懂事、乖巧的孩子,可是就這樣一個乖巧的孩子在無聲無息中被狼吃掉了。祥林嫂交代他坐在家門檻上剝豆,可是一直沒有出聲的阿毛被發(fā)現(xiàn)靜靜地躺在草窠里,已經(jīng)毫無生氣,甚至可以看到五臟已經(jīng)被狼吃了,但是他手里還緊緊地握著那個用來裝豆子的小籃。阿
12、毛始終牢記母親的囑托,至死都牢牢抓住籃子。雖然從表面上看來,阿毛是被狼吃掉的,但是兒童的生命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中是毫無保障的,其死因歸根到底還是社會環(huán)境的無知冷漠。阿毛在無聲無息中死掉了,他的死亡并未引起一絲波瀾,人們只有在閑聊時才會想起他,卻沒有反思阿毛死亡的原因。阿毛生活在生命毫無保障的封建社會,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中他就像一只小螞蟻,生命隨時可能受到威脅,不論是誰只需輕輕一踩,他便會失去生命。阿毛的直接死因是被狼吃掉在一定程度上和自然環(huán)境的惡劣脫不開關系,但是寶兒是直接死于封建社會的愚昧無知與黑暗。健康時的寶兒是一個聰明懂事、生龍活虎的小孩子。他有一個單純美好的愿望,快點長大,這樣就可以賣混沌,然后賺
13、很多錢給母親??上殐哼€沒來得及掙錢給母親,他就生病了。單四嫂為了給寶兒治病,試盡了各種辦法,她將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何小仙的身上。迷信思想在中國的封建社會深入人心,而“何小仙”這類人無視他人生命,直接利用人們的迷信思想謀取暴利。寶兒在臨死的時候擎起小手用力的撥著散亂的一綹頭發(fā),這是他生病以來從沒做過的動作,他用這個動作表達自己無聲的抗議。然而他的反抗是于事無補的,因為單四嫂子被她的這個舉動嚇得發(fā)怔,不知所措。封建迷信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奪走了一個母親最后的希望和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的年輕生命?!胺彩莿舆^手開過口的人都吃了飯。太陽漸漸顯出要落山的顏色;吃過飯的人也不覺都顯出要回家的顏色,于是他們終于都
14、回了家”7。寶兒那幼小的生命就這樣被人們“吃”掉了,沒有人關心他的死,所有來幫忙的人似乎都是為了“吃”。得了癆病的華小栓是一個更加讓人揪心的被“吃”的小兒。他給人們的第一印象是,坐在里排的桌前吃飯,額頭上不停地滾落,夾襖緊緊的貼在背心上,背上的肩胛骨高高凸出,形成一個“八”字的形狀,作者通過這樣的描寫給讀者展示出的是一個毫無生機和活力的小孩子,甚至給人感覺像是個老頭子。華小栓生病了,病得很嚴重,但家人將華小栓痊愈的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一個“人血饅頭”上,卻不給他提供科學的治療,他無力抗拒,只能吃掉別人的血。但是在吃了“人血饅頭”以后,病情并沒有得到好轉。華小栓在吃了人血饅頭后,止不住的咳嗽,甚
15、至要用手按住胸口以減輕痛苦。在華小栓生命的最后連咳嗽都變成一種奢侈的行為,康大叔不停地讓他“包好,包好!”,不能咳嗽。就這樣,華小栓吃了別人的血,但他又何嘗不是一個被封建社會吃掉的小兒。這些被“吃”的小兒無聲無息的消失了,沒有留下一絲痕跡,他們的死亡并未引起身邊的人的反思與懺悔。在塑造這些“被吃”的小兒時,魯迅將對孩子的愛與對麻木看客的憎交織在一起。魯迅本人十分熱愛兒童,但又十分冷峻的塑造了一批被吃小兒的形象,這其實也是魯迅的自我拷問。他熱愛兒童,但又不得不塑造出一批被吃的小兒,以期能夠喚醒麻木的國人。二、“希望”的兒童形象魯迅不僅僅塑造了一批麻木的看客和被吃的悲劇,同時也塑造了一批理想型的人
16、物形象,這些理想性的人物形象有著不可忽視的人性優(yōu)點。在那些理想型的人物形象中,理想型的兒童形象比理想型的成人形象更加豐滿、生動、自然,魯迅也在孩子們身上寄予了比成人更多的希望。閏土、雙喜等人具有兒童應有的善良、天真、勤勞、質樸,從他們的身上可以讓人看到中國的希望。從以下表格的內容可以了解魯迅筆下大多數(shù)“希望”的兒童形象的性格和命運。表2 魯迅部分小說作品中的“絕望”的兒童形象小說名稱 孩子的姓名 兒童性格 兒童身邊的人 命運故鄉(xiāng) 少年閏土 聰明、勇敢、健康 父親 麻木了社戲 雙喜、阿發(fā) 聰明、善良 六一公公 未知兔和貓 孩子們 活潑 三太太 未知幸福的家庭 二歲的女兒 天真可愛 主婦 未知從表
17、格中可以得知這些充滿希望的兒童身上有著單純、善良、勤勞、樂觀等品質,從他們身上魯迅看到了中國未來的希望,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帶著輕松與呵護的心情來刻畫這些充滿希望的兒童形象的。少年閏土是個勤勞勇敢、淳樸善良的小英雄形象。他帶著小氈帽,臉蛋紫紅,脖子上還帶著一個銀項圈。閏土是個害羞的孩子,卻很容易和小孩子親近,當周圍沒有其他人的時候,就和“我”說話,不到半日的時間,“我”便和閏土成了好朋友。他的生活貼近大自然,貼近人本身。閏土心里還有很多好玩、新奇的事情,有很多新鮮的生活和體驗帶給讀者,夏夜看瓜,海邊拾貝,冬季抓鳥閏土的心底是善良的,他將過路人口渴摘瓜吃,看做是平常的事情。從少年閏土的身上可以看到兒
18、童應有的生機與活力,并且閏土有著豐富的生活閱歷,是一個深入人心的小英雄形象。作者塑造了一個典型的勤勞活潑的農(nóng)村少年形象,在閏土的身上體現(xiàn)出鄉(xiāng)村兒童的自然與天真,這樣的兒童讓很多現(xiàn)實中的少年兒童也十分欽佩和向往。魯迅曾和許壽裳一起討論“中國民族最缺乏的是什么?”最后他們達成一致“我們民族最缺乏的東西是誠和愛”。8社戲中的雙喜、阿發(fā)的身上正向我們展示了這種“中國民族最缺乏”的“誠和愛”。平橋村是一個靠近小河的偏僻的小村莊,村民們大都不識字,但他們都待人真誠、善良、無私。在平橋村,一家的客,幾乎是全村人共同的客人。正因為周圍的環(huán)境與人都是善良無私的,才養(yǎng)育出了善良淳樸的雙喜和阿發(fā)等孩子。雙喜機靈誠懇
19、,說話語言活潑又條理清楚,且極富說服力,他向“我”的母親打包票,干脆利落勸服了大人們讓“我”和他們一起去看戲。在回程中,大家一致決定偷豆子吃,阿發(fā)讓偷自己家的豆子,因為他家的豆子更大一點,這樣一個善良、無私、質樸的兒童形象讓人印象深刻。在作者筆下看社戲是一次自由、歡快、和諧、美好的活動,這是一次刺激經(jīng)歷,平橋村是一個美好的世界。平橋村的孩子沒有被外面的世界所污染,他們沒有冷酷無情,他們從不自私自利,他們是幸福生活著的真正的兒童。社戲成功的展示了“兒童”與“鄉(xiāng)村”的天然融合無間,其中充滿了溫情,這絕不僅僅是單純的對故鄉(xiāng)的懷念,更是對孩子們的天真活潑、純潔自然的贊美。在故鄉(xiāng)與社戲中,魯迅采取了兒童
20、視角敘述兒時的樂趣,塑造了閏土、阿發(fā)等深入人心的兒童形象,他們的天真、淳樸、善良、單純向人們傳遞著童趣、童真。馬克思認為兒童的身上的單純善良,能夠為成人社會注入清流,使成人感到心情愉悅,兒童本性中的真實甚至可以復活一個時代所應有的美好。因此,魯迅企圖通過塑造閏土、阿發(fā)等人的形象,以回歸故鄉(xiāng)和童年的詩性力量來喚起國民改造社會的動力,喚起成年人的覺醒,進而最終實現(xiàn)他所主張的“立人”思想。三、“絕望”中不絕“希望”縱觀魯迅小說,不難發(fā)現(xiàn)在魯迅塑造的兒童形象大都是麻木的看客和被吃的小兒,但是這些“絕望”的兒童形象,難道就真的麻木不堪了嗎?不,他們身上還殘留著兒童的天真與可愛。小說中的孩子拋去他們身上的
21、惡,他們還有著兒童應有的善,他們歸根到底還是孩子,他們每一個人都還有被拯救的希望。雖然寶兒死于封建社會的愚昧無知,他無力反抗這種無知,但是不能忽視沒有生病之前寶兒是活潑可愛 、善良孝順的。小說中寫到寶兒希望長大后賣混沌再將賣混沌的錢都給母親,這樣一個小小的心愿可以讓人感受到寶兒那如金子一般的孝心,他希望可以趕快長大以減輕母親的負擔。作為一個被封建社會的愚昧“吃掉”的孩子,寶兒無力反抗,但他生前并不麻木、不冷漠,他還有一個兒童最本真的、最單純的孝心,這種孝心讓人無法忽視。在藥中有這么一段描寫,“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只剩下一片烏藍的天;除了夜游的東西,什么都睡著”9,在這樣一個
22、寂靜的早晨,華老栓要去給兒子弄“救命”的“人血饅頭”?!澳俏葑永锩?,正在悉悉窣窣的響,接著便是一通咳嗽。老栓候他平靜下去,才低低的叫道,小栓你不要起來。店么?你娘會安排的”9。華小栓雖然生著病,但是卻仍然想要早早起來幫忙開店,甚至是在天還沒亮,“除了夜游的東西,什么都睡著的時候”9。即使老栓在出門前囑咐讓華小栓不要起來開店,但當他回到家的時候,店面早已被收拾的干干凈凈,茶桌也一排排的擺的十分整齊,還被擦得滑溜溜的發(fā)光。可見,華小栓也是一個勤勞孝順的孩子,即使是在生病的時候還要早起幫忙開店,將店里收拾干凈,桌椅擺的整整齊齊,以減輕母親的負擔。就是這樣一個咳嗽到幾乎站不穩(wěn)的孩子,心中依然惦記著要給
23、家里面幫忙。他身上的孝心和勤勞讓人無法忽視,他絕望的命運中蘊含著“希望”的因子,這樣的兒童應該被拯救,并且是可以被拯救的。即使在孤獨者中,作者在描寫大良、二良時幾乎沒有用到一個褒義詞,但是作者在作品中通過魏連殳的話來說明孩子的本性還是單純善良的,“孩子總是好的。他們全是天真”,10 “大人的壞脾氣,在孩子們是沒有的。后來的壞,如你平日所攻擊的壞,那是環(huán)境教壞的。原來卻并不壞,天真我以為中國的可以希望,只在這一點”。10大良、二良作為麻木的小看客,在旁人看來是“丑陋的”,但是作為與他們長期接觸的魏連殳還是會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孩子的一面,相信他們是單純善良的、天真的,是祖國的希望。魯迅借魏連殳之口說出“
24、絕望”的兒童身上的麻木冷漠是被大人傳染的,他們的本性里有無法被忽視的純真與善良,他們是可以被拯救的。雖然從整體而言,魯迅筆下的兒童形象可以分為 :“絕望”的形象和“希望”的形象,但是不得不承認在其塑造的“絕望”的兒童身上也有絲絲縷縷的希望,他們身上的善良、勤勞和孝心這些簡單的閃光點是不可忽視的。孩子們受到周圍黑暗環(huán)境的熏染而變得麻木或者被別人“吃掉”,這些怵目驚心的現(xiàn)象讓人看到社會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但同時這些兒童身上的單純、善良、勤勞、孝順的優(yōu)秀品質也讓人看到中國未來的希望。兒童與中國的未來密切相關,兒童命運又和改造國民性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孩子們更值得關注。魯迅在小說中塑造的兒童形象大都是
25、小小的配角或者故事的講述者。魯迅將這些兒童放在了一個吃人的社會中,從而顯現(xiàn)出深刻的思想文化和意義,即呼喚人們解救兒童,進而拯救整個中華民族。四、“救救孩子”我們應該怎樣做父親魯迅在狂人日記的結尾發(fā)出了一個警醒時代的呼聲:“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許還有?救救孩子”11這一聲“救救孩子”正是魯迅內心最真切的呼喚,想要喚醒更多的人來挽救孩子。魯迅的小說展示出當時中國社會的觸目驚心,表現(xiàn)出對中國前途命運的憂懼。魯迅說:“現(xiàn)在許多人有大恐懼, 我也有大恐懼。許多人所怕的是中國人這名目要消滅 ,我所怕的是 ,中國人要從世界人中擠出”。12魯迅沉痛的感覺到幾千年的封建迷信思想對人們的思想的荼毒,以及對人們的精
26、神造成的不可磨滅殘害。魯迅清醒地認識到,拯救中國的首要任務是改變中國人的劣根性,尤其是精神層面的劣根性。魯迅不僅僅致力于對成人的國民性的批判與拯救 ,他將更多的希望寄托在正在成長中的少年兒童。但是應該如何拯救孩子?誰來救孩子?魯迅在小說中并未回答。魯迅的小說中也沒有被拯救的孩子,對于如何拯救孩子,我們似乎無從得知。但是,在魯迅的雜文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中,曾提到:“只是革命要革到老子身上罷了”。13通過研究魯迅的思想發(fā)展歷程,可以發(fā)現(xiàn),“救救孩子”是其“立人”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孩子的現(xiàn)狀關系著國家的未來,而孩子品格的好壞與他們身邊的人的品格有直接的關系。因為人很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而兒
27、童作為一個不太成熟的個體,其成長與發(fā)展也離不開環(huán)境的影響。魯迅說:“是故將生存兩間,角逐列國是務,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凡事舉;若其道術,乃必尊個性而張精神”。14由此,可以得出要想達到拯救孩子的目的,必先“立人”,即首先應將拯救的目光鎖定于兒童身邊的人,尤其是與兒童有密切接觸的人,喚醒他們,讓他們實現(xiàn)個性解放,有獨立的人格。最終讓那些實現(xiàn)個性解放和精神革命的人來拯救兒童??袢巳沼浿邪說孩子們的行為是他娘老子教的,怕還已經(jīng)交給他兒子;孔乙己中的“我”,終日活在大人營造的“單調”、“沉悶”的氛圍中,叫人活潑不得,而最后我也終于由一個不會在酒里面摻水的“笨伙計”,變得冷漠、無情;藥中的華小栓與明天中
28、的寶兒,都是被封建迷信毒害的兒童,他們的父母不相信科學,卻十分相信神婆和“人血饅頭”的作用,不僅僅是他們的父母,連身邊的所有人都是這樣;示眾中孩子不想看殺人的殘忍場面,嚷著要回去,而老媽子卻鼓勵孩子看,她對孩子指點著說:“阿,阿,看呀! 多么好看哪”;15孤獨者中祖母對孩子爭搶、用磕頭和學狗叫換取東西的行為不僅不去阻止甚至是贊賞,并且極有可能是她教孩子們這么去做,大良、二良逐漸變成的“不良”。這些“絕望”的兒童深受身邊的人的影響,尤其是父母的影響,父母將身上的“惡”傳遞到了下一代的身上。魯迅在這些孩子和大人的身上看到生命的卑劣,與命運的重疊。因此,“救救孩子”要先從父親救起,從兒童身邊的人救起
29、。反觀社戲中的阿發(fā)等人,他們身邊的人都是淳樸善良的,因此他們也活潑善良、純真、可愛。平橋村是一個靠近小河的偏僻的小村莊,大部分村民都不識字,但他們都待人真誠、善良、無私。同村的孩子們之間互相打打鬧鬧,但從不會引起大的爭吵。六一公公是生活在孩子們身邊的一個善良和藹的老人,他的善良也影響了身邊孩子們。從小說中對平橋村環(huán)境和村民的描寫,可以看出阿發(fā)等人的生活環(huán)境是自由、平等、寬松的,正是這種環(huán)境和人造就了雙喜、阿發(fā)等人的真性情。身邊人的淳樸善良影響著孩子們,使他們也成長為淳樸善良的人。由此可見,兒童是可以被拯救的,但是拯救的前提是兒童身邊的人有“善心”,因此要想拯救兒童,必先喚起成人的“善”。兒童的生命是脆弱的,他們無力逃脫,無力反抗,只能跟在大人們的身后亦步亦趨。魯迅在孤獨者中寫到,孩子們的壞脾氣并不孩子們本來就有的,而是大人和周圍的環(huán)境所教的。大人的舉動在無時無刻和無聲無息中影響著孩子們。與其說是兒童變得“麻木”了,不如說是兒童身邊的人使其變得“麻木”了。因此,要拯救兒童,必先從兒童身邊的人救起,必先喚起兒童身邊的人的覺醒。魯迅并沒有從教育和心理健康的角度去研究兒童成長的細節(jié)。他更加注重從中國的歷史命運角度出發(fā)去思考人的價值問題,歷史變革必由之路是讓每個國民成為覺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超授權合同協(xié)議
- 封窗合同安全協(xié)議書范本
- 租賃店鋪買賣合同協(xié)議
- 租賃汽車貨源合同協(xié)議
- 塔機勞務租賃合同協(xié)議
- 小區(qū)裝修維修合同協(xié)議
- 園區(qū)自持廠房入股合同協(xié)議
- 礦山轉讓差價合同協(xié)議
- 工程倉儲保管合同協(xié)議
- 石油銷售公司合同協(xié)議
- DB11-T854-2023占道作業(yè)交通安全設施設置技術要求
- 2024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jiān)測-八年級心理健康考核試題
- 第12課《終身學習 持續(xù)發(fā)展》第2框《信息素養(yǎng)助力發(fā)展》-【中職專用】《心理健康與職業(yè)生涯》同步課堂課件
- 中考歷史《中國近代史》復習課件
- 2024年濟南城市發(fā)展集團投資開發(fā)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糧食熏蒸操作要點培訓課件
- 同等學力申碩-同等學力(政治學)筆試(2018-2023年)真題摘選含答案
- 園林植物的識別與應用-灌木園林植物的識別與應用
- 親子鑒定報告樣本
- 飼料市場分析報告
- pvc的生產(chǎn)工藝流程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