級配碎石基層施工方案_第1頁
級配碎石基層施工方案_第2頁
級配碎石基層施工方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3、 施工準備情況 1、施工人員及機械準備情況根據(jù)總體施工計劃對級配碎石底基層的施工進行組織安排,現(xiàn)場管理人員、施工人員已進場到位。測量人員已對導線點、水準點的加密閉合完畢,達到規(guī)范要求。路基交驗工程已基本完成,拌合站的安裝調試標定工作已結束,裝載機、平地機、壓路機等設備已進場。2、 材料準備情況路面底基層的級配由3種不同粒徑的碎石(37.519mm,199.5mm,9.54.75mm)和4.75mm一下石屑組配而成,最大粒徑不應超過37.5mm(方孔篩),碎石中針片狀顆粒含量不超過20%,壓碎值不大于30%,碎石中不應含有粘土塊、植物等有害顆粒。其級配曲線應是一根圓

2、滑的曲線,其顆粒組成、液限和塑性指數(shù)滿足表2-1的級配規(guī)定:表2-1級配碎石的顆粒組成范圍通過下列方孔篩(mm)的質量百分率(%)37.531.526.5169.54.751.180.60.075100851006585426720401027820518510 四、施工工藝1、 施工工藝流程圖如下:原材料檢測施工放樣報驗檢查含水量拌合運輸攤鋪碾壓接縫處理驗收報驗2、施工放樣根據(jù)設計施工圖中給定的逐樁坐標、設計高程、設計寬度,在路基上恢復中線,每1520m設一樁,并在對應斷面路基外側設指示樁。然后進行水平測量,在兩側指示樁上用紅漆標示出級配碎石基層邊緣設計標高。開工前先做一段試驗路段,以驗證壓

3、實機械是否滿足施工要求,以及施工組織和工藝的合理性和適應性。取得壓實方法、壓實系數(shù)、碾壓遍數(shù)和松鋪厚度以及材料的含水量范圍等資料,以作為現(xiàn)場施工控制的依據(jù)。3、 拌合和運輸級配碎石混合料采購自商品混合料。技術人員及施工人員要提前通知拌合單位混合料配比,材料質量要求及含水量要求。將拌合好的混合料用15輛自卸汽車(18t以上)運輸?shù)绞┕がF(xiàn)場,同時根據(jù)運距遠近,視氣候條件狀況,決定是否給予運輸車輛以遮蓋,避免混合料的水分蒸發(fā)過快,影響地基層的鋪筑質量。將混合料均勻堆放在路基上,根據(jù)試驗段確定松浦系數(shù),嚴格控制卸料的距離。項目部派專人指揮自卸車卸料,避免料多或不夠。4、 攤鋪 首先用平地機或者裝載機攤

4、鋪平整,人工輔助刮出路拱,消除粗、細集料離析現(xiàn)象。對于平地機難以工作的地方,進行人工平整。用平地機根據(jù)測量放樣的指示標記進行初步整平之后,用振動壓路機快速碾壓一遍,以暴漏潛在的不平整,再給予整平,對于局部低洼處,用齒耙將其表面5cm耙松,并用新的混合料找補、整平。用此方法整平1-2次,每次整平都要達到規(guī)定的坡度和路拱。在整平過程中,禁止任何車輛通行,并保持無明顯的粗細料離析現(xiàn)象。5、碾壓攤鋪5070m左右時,即可進行碾壓。碾壓時先用壓路機靜壓1遍,再用振動壓路機振壓3遍。直線段不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外側路肩開始向內測心碾壓。碾壓時碾壓輪橫向錯半輪,后壓完路面全寬時,即為1遍??v向碾壓時,第一輪

5、與第二輪的終止點要相互錯開12米,其輪跡應與順延路路基的方向成階梯狀,壓到最后一輪時,要延臺階的排列方向進行碾壓,以保證前后碾壓段的銜接部位的平整度。碾壓一直進行到按重型實驗確定的要求城市主干路的底基礎的壓實度不應低于97%為止。終壓時靜壓1遍,使表面無明顯輪跡。路面兩側應多壓23遍。凡壓路機壓不到的地方采用小型壓路機壓實。碾壓時如果出現(xiàn)松散、離析、彈簧等現(xiàn)象,要對該部位的碎石進行挖除,挖除厚度要大于10cm厚,然后換填新的混合料再進行碾壓,以達到質量要求。如果當天攤鋪的混合料無法全部碾壓,要對沒有碾壓的區(qū)域進行補水悶料。 6、接縫處理級配碎石攤鋪時,應該連續(xù)作業(yè),每天收工后,要將端部適當碾壓,以保證水分不會散發(fā)。接縫應與路的中心線垂直,接縫時,要人工將末端混合料與新混合料均勻拌合,必要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