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平衡狀態(tài)_第1頁
化學平衡狀態(tài)_第2頁
化學平衡狀態(tài)_第3頁
化學平衡狀態(tài)_第4頁
化學平衡狀態(tài)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章 第二節(jié) 化學平衡狀態(tài) 化學平衡常數(shù)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1(2010·濰坊模擬)在一定溫度下的某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學平衡:C(s)H2O(g) CO(g)H2(g)不能確定上述可逆反應在一定條件下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 ()A體系的壓強不再發(fā)生變化Bv正(CO)v逆(H2O)C生成n mol CO的同時生成n mol H2D1 mol HH鍵斷裂的同時斷裂2 mol HO鍵解析:不論反應達到平衡,還是未達到平衡,生成n mol CO的同時都會生成n mol H2.答案:C2(2010·杭州質檢)升高溫度,下列數(shù)據(jù)不一定同時

2、增大的是 ()A化學反應速率vB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aC化學平衡常數(shù)KD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KW解析:溫度升高,A、B、D均增大若反應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則K增大,若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則K減小,C項符合題意答案:C3對可逆反應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達到化學平衡時4v正(O2)5v逆(NO)B若單位時間內生成x mol NO的同時,消耗x mol NH3,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C達到化學平衡時,若增大容器的體積,則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D化學反應速率的關系是2v正(NH3)3v正(H2O)解析:由4v正(O2)5v逆(NO)可得v

3、正(O2)v逆(NO),而v逆(NO)v逆(O2),即v正(O2)v逆(O2),正、逆反應速率相等,A正確;B項都表示正反應速率,錯誤;C項,若增大容器體積,正、逆反應速率都減小,錯誤D項應為3v(NH3)2v(H2O)答案:A4在一定溫度下的定容密閉容器中,當物質的下列物理量不再變化時,不能說明反應A(s)2B(g) C(g)D(g)已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 ()A混合氣體的壓強B混合氣體的密度CB的物質的量濃度D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解析:解答該題,首先明確:反應條件定溫、定容,反應特點A為固體,氣體體積不變氣體的體積不變,則反應過程中壓強不變,A不能說明反應已達平衡狀態(tài);氣體的密度,氣體的相對分

4、子質量,V、n不變,反應未達平衡時氣體的m發(fā)生變化,、隨之發(fā)生變化,平衡時m不變,、不變,B、D能說明反應已達平衡狀態(tài);C項反應B的物質的量濃度不變,能說明反應已達平衡狀態(tài)答案:A5一定條件下,對于可逆反應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濃度分別為c1、c2、c3(均不為零),達到平衡時,X、Y、Z的濃度分別為0.1 mol/L、0.3 mol/L、0.08 mol/L,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c1c231B平衡時,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為23CX、Y的轉化率相等Dc1的取值范圍為0.04 mol/Lc10.14 mol/L解析:參加反應的X、Y分別為(c10.1)mol/L

5、、(c20.3) mol/L,所以有(c10.1) mol/L(c20.3) mol/L13,整理得:c23c1.平衡時,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為32.答案:C6某溫度下,向容積為2 L的密閉反應器中充入0.10 mol SO3,當反應器中的氣體壓強不再變化時測得SO3的轉化率為20%,則該溫度下反應2SO2(g)O2(g) 2SO3(g)的平衡常數(shù)為 ()A3.2×103B1.6×103C8.0×102 D4.0×102解析:SO3的起始濃度為0.05 mol/L,由轉化率可知分解的SO3為0.01 mol/L,所以平衡時SO2、O2、SO3的濃度分別為

6、0.01 mol/L、0.005 mol/L、0.04 mol/L.化學平衡常數(shù)K3.2×103.答案:A7化學平衡常數(shù)K的數(shù)值大小是衡量化學反應進行程度的標志,在常溫下,下列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的數(shù)值如下:2NO(g) N2(g)O2(g)K11×10302H2(g)O2(g) 2H2O(g)K22×10812CO2(g) 2CO(g)O2(g)K34×1092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下,NO分解產生O2的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1c(N2)·c(O2)B常溫下,水分解產生O2,此時平衡常數(shù)的數(shù)值約為5×1080C常溫下,NO、H2O

7、、CO2三種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傾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NOH2OCO2D以上說法都不正確解析:K1的表達式應為K1;常溫下,水分解產生O2,是H2和O2化合生成H2O的逆反應,因此其平衡常數(shù)的數(shù)值應為K2的倒數(shù),數(shù)值為5×1082;由于三個反應都在常溫下進行,根據(jù)K值的大小可以得出三種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傾向由大 到小的順序為NOH2OCO2.答案:C8(2010·濰坊質檢)某溫度下,在一個2 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進行如下反應:3A(g)2B(g) 4C(s)2D(g),反應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測得生成1.6 mol C,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8、A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是KB此時,B的平衡轉化率是40%C增大該體系的壓強,平衡向右移動,化學平衡常數(shù)增大D增加B,平衡向右移動,B的平衡轉化率增大解析: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中不能出現(xiàn)固體或純液體,而物質C是固體,A錯誤;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可知,平衡時減少的B物質的量是1.6 mol×0.50.8 mol,所以B的轉化率為40%,B正確;增大壓強時平衡右移,但平衡常數(shù)不變,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C錯誤;增加B后平衡右移,A的轉化率增大,而B的轉化率減小,D錯誤答案:B9某溫度下,將2 mol A和3 mol B充入一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aA(g)B(g) C(g)D(g),5 m

9、in后達到平衡已知該溫度下其平衡常數(shù)K1,若溫度不變時將容器的體積擴大為原來的10倍,A的轉化率不發(fā)生變化,則 ()Aa3 Ba2CB的轉化率為40% DB的轉化率為60%解析:溫度不變,擴大容器體積(相當于減小壓強)時,A的轉化率不變,說明反應前后氣體的體積不變,即a1,A錯誤,B錯誤;設達平衡時,B的改變量為x mol,則A、B、C、D的平衡量分別為(2x) mol、(3x) mol、x mol、x mol,設容器體積為1 L,則平衡常數(shù)K1x2/(2x)(3x),解得:x1.2,B的轉化率1.2÷340%,所以C正確,D錯誤答案:C10將CoCl2溶解于鹽酸中可以形成CoCl,

10、在溶液中存在下面的化學平衡:Co2(aq)4Cl(aq) CoCl(aq)H0 粉紅色 藍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B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C將盛有CoCl2和鹽酸混合液的試管置于熱水中,試管內溶液為紅色D增大Cl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o2、Cl濃度都減小解析: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A錯誤;該反應的正反應為吸熱反應,所以在熱水中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溶液為藍色,C錯誤;增大Cl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o2濃度減小,而Cl濃度增大,D錯誤答案:B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50分)11(9分)(2009·菏澤模擬)在一定體

11、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化學反應:CO2(g)H2(g) CO(g)H2O(g),其化學平衡常數(shù)K和溫度T的關系如下表:T/7008008301 0001 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問題:(1)該反應為_反應(填“吸熱”“放熱”)(2)能判斷該反應是否已達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是_a容器中壓強不變b混合氣體中c(CO)不變cv正(H2)v逆(H2O)dc(CO2)c(CO)(3)某溫度下,在2 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1 mol CO2和1 mol H2充分反應達平衡時,CO平衡濃度為0.25 mol/L,試判斷此時的溫度為_.(4)若在(3)所處的溫度下,在1 L的密閉容器中,加

12、入2 mol CO2和3 mol H2充分反應達平衡時,H2的物質的量為_a等于1.0 molb大于1.0 molc大于0.5 mol d無法確定解析:(1)根據(jù)升高溫度,平衡常數(shù)增大,即向正反應方向移動,該反應為吸熱反應(2)化學平衡狀態(tài)可根據(jù)等速標志和濃度不變標志確定(3)CO2(g)H2(g) CO(g)H2O(g)開始(mol/L) 0.5 0.5 0 0平衡(mol/L) 0.25 0.25 0.25 0.25所以K1,由表可知,溫度830.(4)830時,K1,由此可知,加入2 mol CO2和3 mol H2,氫氣相對過量,達平衡時H2的物質量大于1.0 mol.答案:(1)吸熱

13、(2)bc(3)830(4)b12(14分)在2 L密閉容器內,800時反應2NO(g)O2(g) 2NO2(g)體系中,n(NO)隨時間的變化如表:時間(s)012345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1)寫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_.已知:K300K350,則該反應是_熱反應(2)圖中表示NO2的變化的曲線是_用O2表示從02 s內該反應的平均速率v_. (3)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av(NO2)2v(O2)b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cv逆(NO)2v正(O2)d容器內密度保持不變(4)能使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

14、動的是_a及時分離出NO2氣體b適當升高溫度c增大O2的濃度d選擇高效催化劑解析:(1)由于K300K350,所以,升高溫度化學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2)由于NO2的變化量與NO的變化量相等,是O2變化量的2倍,但曲線的變化方向相反,由此可確定b線是NO2的變化曲線v(O2)v(NO)×1.5×103 mol/(L·s)(3)化學平衡狀態(tài)是各成分的含量保持不變的狀態(tài),原理是正逆反應的速率相等a.v(NO2)、v(O2)沒有說明是正反應速率還是逆反應速率,因此不能判斷b.容器壓強不變說明容器內各氣體物質的總分子數(shù)不變,由于該反應是反應前后氣

15、體分子數(shù)不等的反應,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c.由v逆(NO)2v正(O2)可得,v逆(NO)2v逆(O2)2v正(O2),即v正(O2)v逆(O2),原式能反映出正逆反應速率相等,能夠說明達到平衡狀態(tài)d.密閉容器不變,氣體質量不變因此密度不變,而與是否進行反應無關,所以該項不能說明是否達到平衡(4)a.是減少物質,所以不能增大反應速率,錯誤;b.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錯誤;c.正確;d.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速率,不能使化學平衡發(fā)生移動,錯誤答案:(1)K放(2)b1.5×103mol/(L·s)(3)b、c(4)c13(11分)(2009·廣州摸底)一定條件下

16、,在體積為3 L的密閉容器中,一氧化碳與氫氣反應生成甲醇(催化劑為Cu2O/ZnO):根據(jù)題意完成下列各題:(1)反應達到平衡時,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_,升高溫度,K值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2)500時,從反應開始到平衡,氫氣的平均反應速率v(H2)_用(nB、tB表示)(3)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處于E點的體系的體積壓縮到原來的1/2,下列有關該體系的說法正確的是_a氫氣的濃度減少b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也加快c甲醇的物質的量增加d重新平衡時n(H2)/n(CH3OH)增大(4)據(jù)研究,反應過程中起催化作用的為Cu2O,反應體系中含少量CO2有利于維持催化劑Cu2O的量不變

17、,原因是: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解析:(1)根據(jù)溫度升高,甲醇的量減小,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左移,K值減少(2)由v(CH3OH)v(H2)12得v(H2) mol/(L·min)(3)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且v正、v逆都增大(4)CO2可抑制CO與Cu2O反應答案:(1)K減小(2) mol/(L·min)(3)bc(4)Cu2OCO2CuCO214(16分)已知化學反應:Fe(s)CO2(g) FeO(s)CO(g),其平衡常數(shù)為K1;化學反應:Fe(s)H2O(g) FeO(s)H2(g),其平衡常數(shù)為K2,在溫度973 K和1173 K情況下,K1、K2的值分別如下:

18、溫度K1K2973 K1.472.381173 K2.151.67請?zhí)羁眨?1)通過表格中的數(shù)值可以推斷:反應是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2)現(xiàn)有反應:CO2(g)H2(g)CO(g)H2O(g),請你寫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3的數(shù)學表達式:K3_.(3)根據(jù)反應與可推導出K1、K2與K3之間的關系式_,據(jù)此關系式及上表數(shù)據(jù),也能推斷出反應是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4)要使反應在一定條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可采取的措施有_(填寫字母序號)A縮小反應容器的容積B擴大反應容器的容積C升高溫度D使用合適的催化劑E設法減小平衡體系中的CO的濃度(5)圖甲、乙分別表示反應在t1時刻達到平衡,在t2時刻因改變某個條件而發(fā)生變化 的情況:圖甲中t2時刻發(fā)生改變的條件是_圖乙中t2時刻發(fā)生改變的條件是_解析:(1)由表中數(shù)據(jù)知,升高溫度,K1增大,K2減小,說明反應為吸熱反應,反應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