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7.2 人體的呼吸課時安排:2課時第1課時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和呼吸作用的原理。能力目標:通過感知、觀察、實驗等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使學生初步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學思維方式,提高科學素養(yǎng),在學習中增強團隊合作意識。教學重點、難點:肺與外界氣體交換的原理。教具準備:教學課件、呼吸運動模型、新鮮的哺乳動物的肺或肺的干制標本、玻 璃鐘罩模擬呼吸運動的裝置等。教學過程:一、 提出問題:(1)創(chuàng)設情境:1.課件展示視頻錄象或動畫,如潛水員潛水作業(yè)前檢查呼吸器具和氧氣瓶、運動員劇烈運動時的急促呼吸、嬰兒出生時的第一
2、聲啼哭等。2.計算:學生自測自己一分鐘內的呼吸次數(shù),計算每天氣體進出身體的次數(shù)。(2)提出問題:提出問題:氧氣是如何到達人體內部的?在身體里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二、 解決問題:(一)人體的呼吸系統(tǒng):1.觀察:人體呼吸系統(tǒng)模式圖以及人體胸腔剖面圖(多媒體展示),新鮮的哺乳動物的肺或肺的干制標本。2.閱讀信息庫中關于胸廓的文字。3.討論:A人體呼吸系統(tǒng)是由哪些器官組成?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說明理由。B胸廓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4.表達交流:A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呼吸道(由上下):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呼吸系統(tǒng)最重要的器官,氣體交換的場所。B胸廓的組成:肋骨、胸骨、肋間肌、膈?。ǘ┖粑\動:1.情景體驗:
3、感受呼吸運動中胸廓的變化以及進出身體的氣體變化。學生一只手放在胸部下側,輕觸自己胸側的肋骨處,一只手放在鼻腔前,緩慢吸氣和呼氣,感受自己在吸氣和呼氣時鼻孔前面的氣體有了什么變化,胸廓發(fā)生了什么變化。2.學生討論、交流:A.在吸氣和呼氣時鼻孔前面的氣體有了什么變化,原因是什么?B.在吸氣和呼氣時,你感受到胸廓的起伏了嗎?是什么力量使胸廓運動的?3.作出假設:教師做曲肘、深肘動作,引導學生作出假設:胸廓容積變化的原因是有關肌肉的收縮和舒張。4.探究:呼吸運動時胸廓容積變化的原因(1)學生觀察書本“人體呼吸運動示意圖”,觀察呼吸運動的媒體動畫、演示呼吸運動模型。(2)學生觀察,討論、交流: A.呼吸
4、運動時,主要哪些肌肉的收縮、舒張引起了胸廓容積的變化? B.在呼吸肌收縮和舒張時,肋骨和膈的位置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胸廓容積 發(fā)生了什么變化?C.隨著胸廓容積的變化,肺的容積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是肺容積的變化導致了氣體的吸入和呼出嗎?5.繼續(xù)探究:肺容積的變化與吸氣和呼氣的關系(1)模擬實驗:學生用模型模擬膈的運動(2)學生思考、討論A.橡皮膜、兩個氣球、玻璃鐘罩分別代表什么? B.手向下拉橡皮膜時,氣體進入氣球還是排出?橡皮膜回縮時,氣體進入氣球還是排出?C.是肺容積的擴大導致吸氣,還是因為吸氣后使肺的容積擴大?6.得出結論:肺容積的變化導致了吸氣和呼氣。肺的容積擴大外界氣體入肺 肺的容積縮小肺內
5、氣體排出7.進一步探究:為什么肺容積的變化會導致吸氣和呼氣?(根據(jù)學生學習能力確定是否安排這一環(huán)節(jié)) 教師引導學生設計模擬實驗來證明肺容積的變化與吸氣和呼氣的關系提示:與物理知識相聯(lián)系:在一個密閉容器里,氣壓的變化與容器容積的變化成反比。三、目標檢測:學生分析、歸納:肺與外界氣體交換的原理和過程。1.對照動畫,講述肺與外界氣體交換的過程2.填表呼吸狀態(tài)肋骨位置變化情況膈的位置變化情況胸廓容積的大小氣體進出肺的情況吸氣呼氣3.學生閱讀信息庫中“呼吸運動”有關內容,檢測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四、拓展應用:1.教師展示學生廣播操、人工呼吸等圖片2.學生討論、交流A.演示廣播操中有利于鍛煉呼吸肌的動作,
6、談談體育鍛煉對增強人體呼吸功能的好處。B.你知道怎樣作人工呼吸嗎?用學到的知識給同學們講一講人工呼吸的道理。第2課時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概述人體肺部和組織細胞處的氣體交換過程,進一步理解肺是呼吸系統(tǒng)的主要器官。了解運動對呼吸的影響。能力目標:初步掌握測定人體吸入和呼出氣體成分測定的方法,初步學會測定肺活量,并初步學會將計算出的實驗數(shù)據(jù)繪成直方圖并分析其結果。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生在了解呼吸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礎上,懂得呼吸系統(tǒng)對于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性,懂得更加珍愛生命,培養(yǎng)講究個人衛(wèi)生和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好習慣。通過測定肺活量,了解加強體育運動對于呼吸系統(tǒng)的好處。教學重點:人體肺部和組織細胞處的氣體
7、交換過程教學難點:初步學會運用氣體擴散作用原理,解釋肺泡里和組織里氣體交換的過程。教學方法:實驗、自學、講述、討論、分析相結合。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相應實驗器材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目標達成一、體驗設疑引入帶領學生體驗一次呼吸運動,讓學生猜想,吸入與呼出氣體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有沒有變化?學生體驗吸氣和呼氣過程,思考問題激發(fā)學生思考,回顧已學呼吸作用概念,植物呼吸氣體含量變化。二、探究分析吸入和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和氧氣含量的變化1.教師組織學生完成“探究二氧化碳氣體含量是否發(fā)生變化的實驗”多媒體投出問題:甲試管中,注射器注入的是什么氣體?在此代表什么?實驗后,甲、乙兩試管中,澄清
8、石灰水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變化?可以得出什么結論?2.教師演示“探究氧氣含量是否變化實驗”。多媒體投出問題:甲、乙兩瓶中燃燒的蠟燭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這種變化說明吸入和呼出氣體中氧氣的含量發(fā)生了什么變化?3.引導學生思考,通過兩個實驗,可以得出什么結論?4.通過提出“二氧化碳、氧氣含量變化到什么程度?”指導學生讀表。1.學生在課前參與方案設計的基礎上,分組合作完成“探究二氧化碳氣體含量是否變化”的實驗。思考回答提出的問題。2.學生觀察老師演示實驗現(xiàn)象,回答提出的問題。3.學生討論,共同得出實驗結論。4.學生閱讀人體吸入、呼出氣體成分含量比較表,觀看空氣含量變化示意圖。組織引導學生分析
9、得出實驗結論。使學生進一步感知吸入、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氧氣含量變化程度和空氣成分。三、人體內部氣體交換的過程過渡:“氣體含量發(fā)生了變化,說明氣體在我們身體內發(fā)生了交換,氣體為什么能夠交換呢?”1.通過噴空氣清潔劑,讓學生體驗氣體擴散過程,指導學生閱讀擴散原理,多媒體動態(tài)展示氣體擴散過程。2.“氣體在哪些場所進行交換呢?”指導學生學會看圖找出交換場所。安排學生閱讀教材P113第3小節(jié)和補充知識。要求學生組內交流閱讀看圖獲得的知識,嘗試運用擴散原理解釋人體內氣體交換的過程。并把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寫在表中。教師在組間巡視、指導。根據(jù)學生回答,逐步解決“氣體交換的場所”、“氣體如何交換”、“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運用原理解釋氣體交換過程等問題”。(多媒體投出相應圖)收集學生自主學習中生成的問題。1.學生體驗、閱讀、觀看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質疑。組內交流獲得知識,提出困惑。派代表回答主動獲得的知識。師生共同解決生成性問題。1.通過體驗、閱讀、觀看理解氣體擴散的原理。2.知道人體內氣體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3組機械設計課程設計
- 植物插畫與作物栽培技術課件
- 《美食探索》課件
- 助學貸款申請書8
- 主持人婚禮致辭
- 《營銷策略基礎》課件
- 雙十一旅游盛事
- 胡蜂螫傷規(guī)范化診治中國專家共識
- 《網(wǎng)站建設規(guī)范》課件
- 射頻通信移頻器教學課件
- PHOTOSHOP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標準
- 國開電大《Java語言程序設計》形考任務三答案
- 2022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C類試題
- 裝飾、裝修施工方案
- 遠盛水工重力壩輔助設計系統(tǒng)用戶使用手冊
- 礦井瓦斯抽采
- 立法學完整版教學課件全套ppt教程
- 五年級下冊科學說課課件 -1.2 沉浮與什么因素有關 |教科版 (共28張PPT)
- 通用城實景三維數(shù)據(jù)生產(chǎn)項目技術設計書
- 畢業(yè)設計(論文)-N402—1300型農用拖拉機履帶底盤的設計
- 多重耐藥菌感染的預防與控制 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