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大綱課件-補虛藥_第1頁
中藥學大綱課件-補虛藥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十一單元補虛藥第一節(jié)概述 1.配伍方法首先應因證選藥,必須根據(jù)氣虛、陽虛、血虛與陰虛的證候不同,選擇相應的對證的藥物。補氣藥和補陽藥,補血藥和補陰藥,往往相輔而用;氣血兩虛,陰陽麗盛者應氣血雙補或陰陽并補。正虛邪實者,須配祛邪藥以扶正祛邪。補虛藥常配理氣健脾藥,以使補藥更好發(fā)揮療效。2.使用注意補虛藥原為虛證而設,凡身體健康,并無虛弱表現(xiàn)者,不宜濫用,以免導致陰陽平衡失調(diào);實邪方盛,正氣未虛者,以祛邪為要,亦不宜使用,以免“閉門留寇”;補氣藥性多壅滯,易致中滿,濕盛中滿者忌用。第二節(jié)補氣藥 治療氣虛證,見氣短、乏力、頭暈、脈虛無力、舌淡等。主治肺脾氣虛證。肺氣虛見自汗、惡風、易感冒、語音低

2、怯等;脾氣虛見食少、便溏、消瘦、臟器下垂等。人參性味:甘、微苦,微溫。歸肺、脾、心經(jīng)。大補元氣:元氣將脫證。兼有亡陽,常和附子配伍。補脾益肺:肺氣虛證,脾氣虛證,配白術、茯苓,肺腎兩虛證,配蛤蚧、胡桃肉。生津止渴:氣津兩虧證,津虧證,熱邪傷津證,配伍石膏、知母。安神益智:健忘、心悸、失眠等。配伍:反藜蘆,畏五靈脂,惡萊菔子。 西洋參性味:苦、微甘,寒。補氣養(yǎng)陰:特點:補中兼清。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補者以此代之。氣陰兩傷證;肺氣虛及肺陰虛證;。清熱生津:熱傷氣陰之氣短乏力、口渴等。注意:忌鐵器炒制,另燉。 黨參性味:甘,平。補脾肺氣:特點:不燥不膩不寒,鼓舞清陽,振動中氣。應用:脾胃氣虛證,肺

3、氣虛證,氣虛感冒。補血生津:氣津兩虧證,氣血兩虛證。 太子參性味:甘、微苦,平。補氣健脾,生津潤肺:特點:補氣而不剛燥,補氣力緩,用于氣虛不受溫補者、不受峻補者。脾肺氣陰兩虛證。 黃芪性味:甘,微溫。健脾補中,升陽舉陷:特點:補而性燥。用于脾胃氣虛證,氣虛下陷證,氣不攝血證,氣不行血證,氣不生津證,氣虛發(fā)熱證。益衛(wèi)固表:肺氣虛證,表虛自汗證,氣虛感冒。 利水消腫:氣虛水腫。托毒生肌:虛證瘡瘍。此外,本品尚有補氣行滯,補氣攝血,補氣生津作用,還可用于因氣虛所致的血虛出血、消渴、中風后遺癥、痹痛麻木等病證。白術性味:苦、甘,溫。健脾益氣:特點:與黨參比,黨參補而守,此則補而動,黨參但補中氣,此則補

4、而兼燥。用于脾虛兼濕盛者。燥濕利水:痰飲、水腫、小便不利等 止汗:特點:與黃芪比,黃芪補肺氣固表止汗優(yōu)于白術,此則重在補脾氣運中焦。用于氣虛自汗,氣虛感冒。安胎:氣虛胎動不安。 山藥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特點:長于補脾胃,性兼澀。在肺治療肺氣虛證,肺陰虛證;在脾胃治療脾胃氣虛證、胃陰不足證(消渴);在腎治療腎氣虛證(尿頻),腎陰虛證,遺精帶下。 白扁豆功效:補脾和中,化濕。甘草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性味:甘,平。補脾益氣:補脾氣,治療脾胃氣虛證,補心氣治療心氣虛證,心動悸,脈結代。脈跳動時有間歇,止有定數(shù)、即幾跳,停者為代脈;脈有間歇,但止無定數(shù)為結脈。祛痰止咳:治療咳嗽,有痰無痰、偏寒

5、偏熱皆宜。緩急止痛:緩解脘腹疼痛,緩解四肢拘攣疼痛。配芍藥。 清熱解毒:解瘡毒,解內(nèi)科熱毒,解食物毒,解藥物毒,解農(nóng)藥毒,解重金屬毒。調(diào)和藥性:緩和硝、黃等,使之瀉不傷正;緩和芩、連等,使之寒不傷陽;緩和姜、附等,使之熱不傷陰;緩和參、芪等,使之補力持久。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大棗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性味:甘,溫。補中益氣:脾虛證。養(yǎng)血安神:1)臟躁證;2)失眠證。緩和藥性:如十棗湯,即用意緩和甘遂、大戟的毒性。 蜂蜜功效: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第三節(jié)補陽藥 治療陽虛證,見畏寒肢冷、便溏尿清、神疲乏力、口淡不渴、面色晦暗、舌淡脈遲等。主治腎陽虛證,見腰膝涼痛、遺尿滑精、陽痿早泄、宮冷不孕、動則氣喘

6、等。鹿茸性味:甘、咸,溫。補腎陽、益精血:特點:稟天地純陽之性,用于腎陽虛證,經(jīng)血不足之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須發(fā)早白等。強筋骨:腎虛骨軟,小兒發(fā)育不良,骨折久不愈合等。調(diào)沖任,托瘡毒:沖任不固之崩漏帶下等,以及瘡瘍久不收斂。 淫羊藿性味歸經(jīng):辛、甘,溫。歸腎、肝經(jīng)。功效:補腎壯陽,祛風除濕。應用:(1)腎陽虛衰,陽痿尿頻,腰膝無力。(2)風寒濕痹,肢體麻木。巴戟天功效:補腎助陽,祛風除濕。主治病證:陽痿不舉,宮冷不孕,小便頻數(shù);風濕腰膝疼痛,腎虛腰膝酸軟。仙茅功效:溫腎壯陽,祛寒除濕。杜仲性味:甘,溫。補肝腎:腰膝酸軟,崩漏,陰囊潮濕等。強筋骨:下肢痿弱,骨折等。安胎:腎虛胎動不安等。降血壓。

7、 續(xù)斷性味:苦、甘、辛,微溫。補益肝腎,強筋健骨:陽痿、遺精遺尿,腰膝酸痛,寒濕痹痛。止血安胎,療傷續(xù)折:崩漏經(jīng)多,胎動不安;跌打損傷,筋斷骨折。 肉蓯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用于腎陽虛、精血不足之腰膝酸軟,陽痿早泄、不孕不育等,以及腸燥便秘。補骨脂性味:辛、苦,溫。補腎助陽:腎陽虛證。固精縮尿:腎虛遺精滑精、遺尿尿頻等。溫脾止瀉:脾腎陽虛五更瀉。納氣平喘:腎不納氣虛喘。 補骨脂與益智仁功效主治異同相同點:均能溫補腎陽,固精縮尿,溫脾止瀉,主治腎陽虛之腰膝冷痛、遺精滑精、遺尿尿頻等,以及脾腎陽虛之久瀉等。益智仁功效:暖腎固精縮尿,溫脾開胃攝唾。菟絲子性味:辛、甘,平。補陽益精:腎陰虛、腎陽

8、虛證。配枸杞子、覆盆子、五味子、車前子(五子衍宗丸);遺精滑精,白濁帶下等。養(yǎng)肝明目:肝腎不足之視物昏花。止瀉:脾虛泄瀉。安胎:腎虛胎動不安。 沙苑子性味:甘,溫。補腎固精:腎虛陽痿,遺精早泄,白帶過多等。養(yǎng)肝明目:肝腎不足之視物昏花等。 蛤蚧性味:咸,平。補肺益腎,納氣平喘:肺腎兩虛之喘嗽。配伍人參。助陽益精:腎陽虛陽萎等。 冬蟲夏草來源:麥角菌科真菌冬蟲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幼蟲的子座及幼蟲尸體的復合體。性味:甘,微溫。補腎益肺:肺腎兩虛之喘嗽,腎虛不孕不育。止血化痰:虛勞久嗽,痰中帶血等。 第四節(jié)補血藥 治療血虛證,見頭暈耳鳴,面唇甲色淡,舌淡,脈細等。主治心肝血虛證,心血虛兼見心悸怔忡

9、,失眠健忘;肝血虛兼見月經(jīng)量少,兩目干澀,肢體麻木,筋脈拘攣等。當歸性味:辛、甘,溫。補血調(diào)經(jīng):血虛證偏寒者?;钛雇矗貉鐾唇?jīng)、閉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外傷疼痛等。潤腸通便:血虛腸燥便秘。通常補血用當歸身,活血用當歸尾,和血(補血活血)用全當歸。 熟地黃性味:甘,微溫。補血養(yǎng)陰,填精益髓:血虛證,精血不足證,陰虛證等。注意:中滿痰多、食少便溏者慎服,常配伍砂仁。 白芍性味:苦、酸、甘,微寒。養(yǎng)血斂陰:血虛證偏熱者,陰虛盜汗,營衛(wèi)不和之自汗等。柔肝止痛:肝郁脅痛,肝氣犯胃之胸脅脘腹疼痛,四肢攣急疼痛。平抑肝陽:陰虛陽亢證等。反藜蘆。 阿膠補血滋陰:血虛證。陰虛火旺之心悸、失眠、心煩等。潤肺止血:肺陰

10、虛燥咳;多種出血證,長于治療婦科出血及咳血等。 何首烏制用補益精血,固腎烏須:血虛證,精虧證之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牙齒松動、須發(fā)早白等。生用截瘧、解毒、潤腸通便:久瘧,瘰疬,便秘等。 龍眼肉功效: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主治病證:思勞過度,勞傷心脾,驚悸怔忡,失眠健忘。第五節(jié)補陰藥沙參性味:甘,微寒。養(yǎng)陰清肺:陰虛燥咳、肺熱咳嗽、燥邪咳嗽。益胃生津:熱病傷津口渴、胃陰不足之饑不欲食等。南沙參為桔??浦参?,兼補氣、化痰;北沙參為傘形科植物,養(yǎng)陰優(yōu)于南沙參。沙參反藜蘆。百合養(yǎng)陰潤肺:陰虛癆嗽、肺燥咳嗽等。清心安神:心肺陰虛之心煩驚悸、失眠多夢等,熱病后期之余熱未清。 麥冬潤肺養(yǎng)陰,生津:肺燥咳嗽、燥邪

11、咳嗽、陰虛癆嗽;胃陰不足證,熱病傷津證。清心:虛火擾心之失眠心煩等。 天冬養(yǎng)陰潤燥:入腎經(jīng)益腎陰,入胃經(jīng)滋胃陰,走大腸經(jīng)潤腸燥。清肺生津:肺熱咳嗽,肺燥咳嗽。 石斛功效:益胃生津,滋陰清熱。主治病證:胃明虛證,熱病傷津證;腎陰虛證。用法:煎服,612g,鮮品可用1530g。使用注意:本品味甘能斂邪,故溫熱病不宜早用。甘涼助濕,故濕溫尚未化燥者忌服。脾胃虛寒者忌服。玉竹功效:養(yǎng)陰潤燥,生津止渴。主治病證:肺陰虛證;胃陰虛證;熱傷心陰,煩熱多汗,驚悸。黃精功效:補氣養(yǎng)陰,健脾,潤肺,益腎。枸杞子功效:滋補肝腎,益精明目。主治病證:肝腎陰虛及早衰證。女貞子與旱蓮草功效主治異同相同點:補益肝腎,治療肝腎不足之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視物昏花、須發(fā)早白、牙齒松動等。不同點:旱蓮草兼涼血止血,治療血熱尿血、便血、崩漏等;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