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圖用途教案分享_第1頁
識圖用途教案分享_第2頁
識圖用途教案分享_第3頁
識圖用途教案分享_第4頁
識圖用途教案分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檔供參考,可復制、編制,期待您的好評與關注! 批準人: 年 月 日識 圖 用 圖 教 案授 課 準 備1、準備器材,清點人數2、宣布授課提要課目:識圖用圖目的:通過學習使同志們熟悉地形圖、城區(qū)圖基本知識;掌握判定方位的方法要領,能利用指北針、北極星、自然特征、時針太陽法在生疏地形上準確判定方位;能在生疏地形上按圖行進,為完成各項任務打下堅實基礎。內容: 一、地形圖城區(qū)圖基本知識 二、判定方位 三、繪制行進略圖 四、按圖行進時間:XX小時方法:理論講解、舉例說明場地:會議室、野外或城區(qū)要求: 1、認真聽講,嚴守課堂紀律; 2、積極踴躍發(fā)言,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授 課 實 施【理論提示】地形圖是反映實

2、地地形的可靠資料,有了這些資料,就能為軍事行動提供可靠依據。部(分)隊在執(zhí)勤、處置突發(fā)事件和防衛(wèi)作戰(zhàn)的行動中,總是離不開地圖的。因此,每一名士兵都要學會識圖、用圖,能在圖上分析、研究和判斷地形,以便更好地完成執(zhí)勤、處置突發(fā)事件和防衛(wèi)作戰(zhàn)任務。第一節(jié) 地形圖、城市圖基本知識地形圖初次看起來似乎很復雜,其實,它和其他事物一樣,都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和特點。把握了這些規(guī)律和特點,就能夠對地圖運用自如。一、地形圖圖面要素所謂地形,就是地貌和地物總稱;而所謂地形圖,是指采用正射投影的地圖。其地物用圖式符號加注記表示,定位精確;地貌用等高線顯示,能反映地表面的高低起伏狀態(tài)和高程;圖上還有等角投影構成的經緯網和平

3、面直角坐標網及規(guī)定的比例尺,能在圖上量取角度、距離、坡度、坐標、高程、面積等。(一)地形圖的方位確定地形圖和其他各種地圖一樣,方位的確定均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二)地圖形的顏色顯示地圖形的顏色有四種,即黑、綠、棕和藍色。黑色顯示人工物體居民地、獨特地物、道路、境界及其名稱與數量注記等。綠色顯示植被要素森林、果園等;棕色顯示地貌要素等高線及其高程注記、地貌符號及其比高程注記等;藍色顯示水系要素河岸線、單線河及其注記和雪山地貌等。(三)圖廓外的標示地形圖的四周有許多標示,他們各有各的名稱和用途,主要的有:“圖名及圖幅編號”,位于圖幅上方中央,“新華縣”就是圖名,“84885甲”,是圖幅編號,

4、它表示這幅圖的位置,是地圖的“門牌號碼”。圖號下面的小字,“x省x市(市區(qū)xx縣)xx縣”,是本幅地形圖里包括的范圍。在圖廓外左上方有個井字格,叫小接圖。它表明周圍鄰圖的圖名,中間有暈線的是本幅圖。根據此表,就可以拼接地圖里了。圖的下方中央,是比例尺,他是地圖大小、內容詳略、精度高低的標準,也是量算的基本依據。右圖廓的外測試圖例,是本幅地圖中常用的地形符號。二、城區(qū)種類和特點城區(qū)專題地圖的種類很多,這里只介紹武警部隊經常使用的幾種地圖。(一)行政圖行政圖是著重反映某地區(qū)區(qū)域劃分、社會文化生活等內容的圖。主要供有關部門實施行政管理,進行宏觀規(guī)劃,維護社會治安等。表示的主要內容有:行政區(qū)、居民住宅

5、區(qū)、工業(yè)區(qū)、商業(yè)區(qū)、文化娛樂中心、重要首腦機關和主要交通道路。并根據轄區(qū)面積和圖副的大小確定比例尺,通常比例尺小于1:10000。此地圖以基本地形提供地理背景,以顏色和境界線區(qū)分區(qū)域,以文字注記有關內容。行政圖對所在地區(qū)部(分)隊執(zhí)行任務具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是部隊維護社會治安,制定防范措施,籌劃部署勤務的基本參考資料。(二)交通圖交通圖是著重反映某地區(qū)交通、道路情況的圖。它為行車、人員機動、控制和管理交通提供方便,是人們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地形資料,其比例尺根據地幅面積而定。它主要以顏色、基本地形為地理背景,主要顯示鐵路、公路、鄉(xiāng)村路、街區(qū)路。以道路的寬窄顯示通行情況,以文字注記道路的名稱,

6、并用符號表示橋梁、渡口、車站、碼頭和機場。交通圖為武警部隊的快速機動、巡邏、設卡、路線勘察、制定勤務方案等提供依據,是武警部隊執(zhí)勤、訓練和處置突發(fā)事件中重要的參考資料。(三)游覽圖游覽圖是著重反映某地區(qū)名勝古跡和文化娛樂場所內容的圖。它為人們觀光旅游提供方便。圖上表示的內容很多,主要有:名勝古跡、娛樂中心、食宿、購物和交通服務,并用特定符號和顏色顯示在地圖上。對主要名勝建筑、商業(yè)中心和娛樂場所,用寫景圖或放大圖形的形式表現在地圖上,用文字注記有關內容。瀏覽圖顯示的地形都是該地區(qū)經濟、文化娛樂中心,也是人員、車輛集聚的易發(fā)案地區(qū),這正是武警部隊重要的戒備區(qū)域。因此,它能為執(zhí)行警衛(wèi)、巡邏任務的分隊

7、提供主要的地形資料。三、地圖比例尺地圖比例尺就是圖上某線段長與相應實地水平距離之比。如:圖上甲乙兩點間距離是1厘米,該兩點間在相應實地的水平距離為50000厘米(500米),那么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是1/50000。地圖比例尺有三種常見的表現形式。數字式比例尺,如:1:50000或1/50000;文字式比例尺,如:“五萬分之一”或“圖上1厘米相當于實地500米”;用線段長度表示圖上長度,并在不同線段長度上注出相應實地水平距離的關系直線,叫做直線比例尺。依據比例尺可以量算圖上的距離。這里重要介紹依直線比例尺量算的方法。直線比例尺上注記的數字表示相應實地的水平距離。從“0”向右為尺身,注記的是公里數,

8、用來量取整公里的距離;從“0”向左為尺頭,用來量取不足整公里數的距離。其方法可歸納為:量、比、讀。量:用兩腳規(guī)(或紙條、線繩等)準確量取兩點間的長度。比:保持量取的長度,到直線比例尺上去比量。將兩腳規(guī)的一端落在尺身大分劃上,另一端落在尺頭小分劃上(如不夠一個小分劃時,應估計米數)。讀:根據大小分劃數,準確讀出公里加米數。如兩點間的圖上長大于直線比例尺的長度時,可先在坐標線上比量,將不足方格邊長的剩余部分,再到直線比例尺上去比量,兩數相加即為兩點間的實地水平距離。四、地物符號地物是指分布在地面上人工或自然形成的固定性物體,如居民地、道路、江河、森林等。地物符號就是將地物用統(tǒng)一規(guī)定的圖形、顏色,并

9、結合注記而繪制在地形圖上的符號。根據地物符號,可以在圖上了解地物的種類、分布、性質、形狀和大小等。地面上的物體,種類繁多,千姿百態(tài),地形圖對此進行了綜合取舍,只把有軍事意義的重要地物作出標示。地物符號的分類和識別方法是:(一)按符號的圖形分類1、與地面的平面輪廓相似的稱為輪廓符號或正形符號,如居民地、河流、公路、橋梁等。2、與地物的側面形狀相近的稱為側形符號,如突出樹、煙囪水塔等。3、也有的與地物的意義相關,按照會形、會意方法構圖,具有形象和富有聯(lián)想的特點。(二)按符號與實際地物的比例關系分類1、依比例尺符號(又叫輪廓符號)。如道路xx柵、土堤、通信線等,是實地的窄長線狀地物,其轉折點、交叉點

10、位置是按實地精確測定,其長度是依比例尺縮繪的,而寬度不是依比例尺縮繪的。3、不依比例尺符號(又叫點狀符號)。如突出樹亭和塔等實地對軍隊行動有價值的某些獨立物體,其面積小,在圖上不能按比例尺縮繪,只能按規(guī)定的符號表示。(三)注記地物符號的圖形,只能表示地物的形狀、位置、大小和種類,但不能表示其質量、數量和名稱。因此,還需用文字和數字予以注記,作為符號的補充和說明。如居民地、江河和山的名稱、森林的種類、公路的質量等,均用文字注記;高程、比高、河寬、水深、橋梁的長、寬和載重等,則用數字注記。五、坐標確定平面上或空間中某點位置的有次序的一組數值,叫該點的坐標。如去看電影時,入場券上就有排、號、按照排號

11、就能找到座位。與此類似,在軍事上,利用坐標能迅速、準確地確定點位和指示目標。地形圖的坐標系統(tǒng)分為兩種,即地理坐標系和平面直角坐標系。這里只介紹平面直角坐標應用的簡單問題。(一)圖上平面直角坐標網的構成及標記打開一張大比例尺地圖,上面有許多橫線和縱線組成的方格網,這就是平面直角坐標網。橫線叫坐標橫線,在坐標橫線東西兩端的上面注記的數值是縱坐標值,用x表示,由南向北逐漸增大;縱線叫坐標縱線,在坐標縱線南北兩端兩側注記的數值是橫坐標值,用y表示,由西向東逐漸增大。(二)平面直角坐標的讀寫方法平面直角坐標的讀寫均應先縱坐標值x,后橫坐標值y。如縱坐標為14,橫坐標為96,則應寫為(x14、y96)或(

12、14、96)。讀作:縱坐標14,橫坐標96,或4、96。(三)平面直角坐標的應用平面直角坐標主要是用于指示目標和正確目標在圖上的位置,其方法有很多種。1、方里格法。先查取目標所在方格下方一條坐標橫線的縱坐標值,再查取左邊一條坐標縱線的縱坐標值。通常指示比較大的或在圖上比較明顯的目標。如116.6高地的方格坐標為:67、46。應書寫為:116.6高地(67、46)。2、井字格法。將方里格按井字等分成9個小格,并從左上格開始按順時針方向編號。指示目標時,在方里格坐標后加注小格的編號即可。通常用于指示目標的具體位置,或在1個方格內有2個以上相同目標時使用。3、精確坐標法。當方里格內目標稠密,采用上述

13、2種方法仍不能指示和確定時,可采用精確坐標。方法是,將目標點的概略坐標,再加上該點到下邊和左邊方格線垂直距離的米數,不足3位數時補“0”即可。用直尺量讀精確坐標,方法是:第一步,先查出目標點的方里格坐標。第二步,將直尺邊與縱坐標線平行,且通過目標點的定位點。讀出目標點是坐標橫線的圖上長,并按地圖比例尺換算成米數,加至縱坐標千米數后面,即得到縱坐標值。第三步,將直尺邊與縱坐標線平行,且通過目標點的定位點。讀出目標點至坐標縱線的圖上長,并換算成米數,加到橫坐標千米數后面即得到橫坐標值。利用精確坐標確定目標時,作業(yè)步驟與此相反。報告格式分為書面格式和口頭格式兩種。書面格式:寫明地名(坐標)、目標。例

14、:116.6高地(x67450,y46630)敵機槍發(fā)射點??陬^格式:講明坐標、地名、目標。例:(x67450,y46630),116.6高地,發(fā)現敵機槍發(fā)射點。六、地貌地貌是指地表面高低起伏的自然狀態(tài),如平原、丘陵地、山地等。在地形圖上,地貌是由等高線來表示的。(一)等高線所謂等高線,是指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點連接而成的曲線。把一個山地模型,從底到頂按相同的高度一層一層的水平切開,這樣在模型的表面上就出現了許多大小不同的截口線,再把這些截口線垂直投影到一個平面上,并出現一圈套一圈的曲線,由于同一條曲線上各點的高度相等,所以叫等高線。地形圖就是根據這個原理,用等高線來顯示地貌的。等高線顯示地貌的

15、特點:在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高度相等,并各自閉合;在同一幅地圖上,等高線多,山就高;等高線少,山就低,凹地則與此相反。在同一幅地圖上,等高線間隔密,坡就陡;等高線間隔稀,坡度就緩;圖上等高線的彎曲形狀與相應實地地貌形狀相似。等高線的種類:在地形圖上,等高線密密麻麻,有細的,有粗的,有實的,有虛的,這都是為了更好地表示地形和使用方便而規(guī)定的。等高線有四種:首曲線,又叫基本等高線,在圖上用細實線表示;計曲線是為便于查找和計算高程,也叫加粗等高線;間曲線,用長虛線表示,顯示兩條首曲線中間的細部特征;助曲線,就是在間曲線和鄰首曲線之間加繪的等高線,用以補充間曲線的不足,是用細短虛線來表示的。(二)高程

16、的起算和注記自地面上任意點到平均海水面的實地垂直距離稱為高程。地圖上的高程注記有3種,即控制點高程、等高線高程和比高??刂泣c(包括三角點、埋石點、水準點等)的高程注記,用黑字,字頭朝向北圖廓;等高線的高程注記,用棕色,字頭朝向上坡方向;比高注記與其所屬要素的顏色一致,字頭朝向北圖廓。(三)山的各部形態(tài)地貌的外表千差萬別,多種多樣,概括起來有7種形態(tài),用等高線顯示到地圖上各不相同。山頂:即山的最高部分。山頂依其形態(tài)可分為尖頂、圓頂和平頂3種。圖上表示山頂的等高線是一個小環(huán)圈,圈外有時繪有與等高線垂直的短線,叫示坡線,指示下坡方向。凹地:是指以周圍地面低下的部分,有時也稱洼地。圖上表示凹地的等高線

17、是用一個或數個小環(huán)圈并在環(huán)圈內繪有示坡線。山背:從山頂到山腳的突起部分叫山背。圖上表示山背的等高線以山頂為準,向外凸出,山背各等高線凸起部分頂點的連線,就是分水線。山谷:是相鄰山背、山脊之間的低凹部分。圖上表示山谷的等高線,以山頂或鞍部為準,等高線向里凹入(向高處凸出),各等高線凹入部分頂點的連線叫合水線。鞍部:是相連兩山頂間的凹下部分,其形如馬鞍狀,故稱鞍部。圖上是用一對表示山背的等高線和一對表示山谷的等高線顯示的。山脊:是由數個山頂、山背、鞍部相連所形成的凹棱部分。山脊的最高棱線叫山脊線。山角:山體與平地的交線。它是一條明顯的傾斜變換線。另外,還應了解斜面與防界線的軍事意義。由山頂到山角的

18、坡面叫斜面。斜面按其斷面形狀分為:等齊斜面,凸形斜面,凹形斜面,波形斜面。等齊斜面,是指坡度一致,等高線間隔大致相同,全部斜面均可通視,便于觀察和發(fā)揚火力;凸形斜面,就是上面緩,下面陡,等高線上疏下密,斜面部分地段不能通視,形成觀察和射擊的死角;凹形斜面,是上面陡,下面緩,等高線上密下疏,全部斜面均可通視,便于觀察和發(fā)揚火力;波形斜面,是坡度陡緩交叉變換,等高線疏密不等,斜面的若干地段不能通視,觀察和射擊的死角較多。斜面上坡度變換的界線,叫防界線。是挖掘暫壕、控制坡面的有利地線。第二節(jié) 判定方位判定方位,就是在現地辨明東、西、南、北方向。它是現地用途和隨行作戰(zhàn)任務的前提。部隊機動性強,活動范圍

19、大,經常會遇到各種生疏復雜的天候和地形條件,在戰(zhàn)斗行動中,只有隨時隨地判明敵我方向,搞清敵我關系位置,才能保證戰(zhàn)斗任務的完成。否則,就會貽誤戰(zhàn)機,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士兵都要學會在各種條件下判定方位的本領。判定方位的方法有很多,這里主要介紹最常用的五種方法。一、利用指北針判定指北針是武警部隊常用的一種裝備器材,是現地判定方位的基本工具。其使用方法很簡單,就是將指北針打開放平,待磁針靜止后,磁針涂有夜光劑一端(或注有北字)所指的方向,就是現地的磁北方向。使用前,應檢查磁針是否靈敏。其方法是:用一鋼鐵物體多次靠近磁針一端,若每次移開鋼鐵物體后,磁針都能回到原處,則說明磁針靈敏,可以使用;

20、否則,磁針偏差大,不能使用。二、利用北極星判定尋找北極星是夜間判定方位簡便易行的方法。北極星是正北方天空中北極附近一顆比較亮的恒星,所以只要找到了北極星,就找到了北方。我國位于北半球,只要天氣晴朗,常年夜間都可以看到北極星。直接尋找北極星較為困難,可根據大熊星座和仙后星座的關系位置來尋找。大熊星座(即北斗七星)由七顆明亮的星組成,形狀象一把勺子,俗稱勺子星。將勺端甲、乙兩星的連線沿甲星向乙星方向延長,約在兩星間隔的五倍處,有一顆較亮的星,就是北極星。仙后座(即女帝星座)由五顆明亮的星組成,形狀象一個“3”,故也稱3字星或“w”星座,從中央的a星向缺口方向延伸約b星至c星寬度的兩倍處,有一顆較亮

21、的星,就是北極星。三、利用自然特征判定有些地物、地貌、由于受陽光、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形成了與方位有關的某種特征,利用這些特征可以概略的判定方位。獨立大樹,通常是南面葉枝茂密,樹皮較光滑;北面葉枝較稀少,樹皮粗糙??撤ズ螅瑯錁渡系哪贻?,北面間隔小,南面間隔大。突出地面的物體,如土堆、土堤、田埂、獨立巖石和建筑物等,南面干燥,青草茂密,冬季雪融化較快;北面潮濕,易生青苔,積雪融化較慢。凹入地面的物體,入土坑、溝渠和林中空地則情況相反。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尤其是北方,廟宇、寶塔的正門多朝南開;農村住房的門窗一般也都朝向南方。四、利用已知點判定通過已知高地的走向及高低走勢,河流的流向及走向,村莊(街道

22、)的方向與自己的站立點的關系位置,也能概略判定方位。例如:已知一條河流為東西走向,在河岸的某一點,就可判定方位。五、利用太陽和時表判定太陽東升西落是大自然永遠不變的規(guī)律,據此就可以概略判定方位。一般來說,在當地6時左右,太陽位于東方,12時位于南方,18時位于西方。另外,還可把太陽和時表結合起來判定方位。方法是:時數折半對太陽,12所指是北方。即將手表放平,以表盤中心和時針所指時數(每天以24小時計算)折半位置延長線對向太陽,此時,由表盤中心通過“12”的方向就是北方。例如:當地時間下午2時(即14時)40分,折半是7時20分,應以表盤中心與“7”字后兩小格處的延長線對向太陽,則“12”字的方

23、向即為北方。為便于操作,可將時數折半位置豎一細草棍,轉動時表,使其陰影通過表盤中心。第三節(jié) 繪制行進略圖行進略圖,是專門用以行進,并標示有行進路線及有關參考物、方位物的一種簡略的地形圖。一般分為依圖繪圖和現地繪圖兩種方式。繪制略圖應按規(guī)定的步驟進行。一、繪圖準備通常準備紙、筆、尺子等。如是依圖繪圖,還要準備地圖:現地繪圖,還要準備指北針、畫板等。二、考慮布置,標出指北矢標即將圖紙的長寬與測區(qū)相對應。在紙的四周留出必要的空間,特別是在上下要留足圖名及署名的位置。并選擇一角(一般是右上角)標出指北方向矢標。三、選擇行進路線并繪制在圖紙上應根據任務、敵情、地形及裝備情況,選擇一條距離近、便于通行和隱

24、蔽的路線。將行進路線的起點、終點和轉折點相應繪制在圖紙上,并按照行進順序依次編號。轉折點應選擇明顯地圖附近。選擇夜間行進路線時,每段的距離要近,長短應依地形和能見度情況而定,一般200米左右為宜。白天可適當長些,通常為500米左右。為便于在行進中對照,保持正確的行進方向,應在沿線選定突出地面,明顯易辨,不易變化的物體作為方位物。特別是重要位置附近應有明顯的方位物,如行進路線上的轉折點、岔路口、橋梁、居民地出入口,沿線兩側高地,獨立突出的物體等,并把它們標繪在圖紙上。四、合理計劃時間,注記行進資料行進路線標出后,還應該將與行進有關的資料標注在行進路線的相應位置上。它包括:量出或估算出全程或各段的

25、水平距離,根據每段距離及完成任務的時限要求,合理分配時間,并注記在略圖的相應位置上。當在山地、丘陵地行進時,行軍速度會因地形起伏較大而受影響,應適當調整。行進距離遠時,還要計劃出休息地及時間,注記清楚并將休息時間計入總時間內。五、檢查與整飾檢查內容是:針對實地或地圖,查看行進路線的位置與彎曲形狀是否相符;查看沿線道路兩側主要的方位物關系位置是否正確;查看有無遺漏和丟失內容;查看行進時間、距離、速度計算是否準確可行等,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確保行進資料的真實可靠,確保略圖中各關系位置準確無誤。整飾的內容是:把不需要的線條擦掉;把主要內容描畫清楚,寫上地名和重要標記,不能草率;畫上圖廓,寫出圖名,必要時注記圖例說明,最后寫明繪圖人的姓名及繪圖時間。第四節(jié) 按圖行進按圖行進,一般是指在生疏的地形和無向導的情況下,利用地形圖或略圖,在圖上選擇行軍路線,通過地圖與現地對照,保證沿選定的路線到達預定地點的行進方法。掌握按圖行進的方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