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fā)性肝癌患者異常舌下絡脈形成機理研究_第1頁
原發(fā)性肝癌患者異常舌下絡脈形成機理研究_第2頁
原發(fā)性肝癌患者異常舌下絡脈形成機理研究_第3頁
原發(fā)性肝癌患者異常舌下絡脈形成機理研究_第4頁
原發(fā)性肝癌患者異常舌下絡脈形成機理研究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原發(fā)性肝癌患者異常舌下絡脈形成機理研究                                             作者:高靜東 岳小強 劉慶凌昌全

2、 【摘要】  目的較系統(tǒng)地了解原發(fā)性肝癌患者的舌下絡脈變化特征,并從血管形態(tài)學和血流動力學角度探討其形成的機理。方法使用多譜勒彩超對其舌深動靜脈及肝門脈系血流動力學指標進行檢測,并從舌局部微循環(huán)、舌體局部血管和門脈系血管形態(tài)學和血流動力學的角度探討肝癌異常舌下絡脈的形成機理。結果對80例肝癌患者異常舌下絡脈與舌深部血管及血流動力學分析顯示,其寬度和分級主要與舌深動脈的阻力指數(shù)及博動指數(shù)變化相關;異常舌下絡脈與門靜脈系血管及血流動力學分析顯示,絡脈寬度異常與門靜脈和脾靜脈內徑異常有關,分級程度也與門靜脈、脾靜脈內徑異常有關。結論原發(fā)性肝癌與異常舌下絡脈具有相關性。 【關鍵詞】

3、  原發(fā)性肝癌 舌下絡脈 形成機理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its formation of sublingual varix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PLC) and from the vessels and haemodynamics so as to establish the basis for its future clinical study.Methods The related indexes of the haemodynamics vessel

4、s tongue and the portal system were measured by Doppler ultrasound.Then the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abnormal sublingual varix was explored from the local microcirculation of tongue,the morphology and haemodynamics of the tongue vessels and portal system.ConclusionThe formation of abnormal subl

5、ingual varix was related to haemodynamics of the tongue,and the abnormal morphology and haemodynamics of portal system.The deep mechanism need to be further explored.Key words:primary liver cancer;sublingual varix;mechanism of formation    原發(fā)性肝癌是危脅人類生命健康的主要惡性腫瘤之一。肝臟與舌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靈樞·經(jīng)

6、脈曰:“厥陰者肝脈也,而脈絡于舌本也”,而且舌的兩側隸屬于肝,故肝臟及肝經(jīng)的異??稍谏嗌铣霈F(xiàn)相應的改變。前期的研究發(fā)現(xiàn),舌下絡脈隨肝癌病程演變呈現(xiàn)漸進性的變化,表現(xiàn)為舌下絡脈的形態(tài)、顏色等的異常,并且與肝癌臨床的某些病理變化及病情進展等密切相關1。本研究是在上述基礎上的繼續(xù)深入,基于血管形態(tài)學和血流動力學角度,探討肝癌異常舌下絡脈與舌深部血管和肝門脈系血管形態(tài)及血流動力學改變的關系。1  資料與方法1.1  納入標準  原發(fā)性肝癌的診斷及臨床分期標準參照2001年9月中國抗癌協(xié)會肝癌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肝癌學術會議制訂的“原發(fā)性肝癌的臨床診斷與分期標準”2;健康人組為

7、第二軍醫(yī)大學健康職工及學員。1.2  排除標準  (1)不符合上述納入標準者;(2)病人拒絕進行舌象和多譜勒超聲檢查,或病情危重,無法進行舌診和多譜勒超聲檢查者;(3)患者的舌診、多普勒超聲檢查或臨床基本信息不完整者。1.3  一般資料  2005年8月1日至2006年2月28日長海醫(yī)院中醫(yī)科病房收治的原發(fā)性肝癌住院患者80例,男67例,女13例;年齡2981歲,平均53.2±10.34歲。其中期31例,期28例,期21例;伴有門脈癌栓14例,腹水17例,出現(xiàn)遠處轉移9例。健康人組共22例,男14例,女8例,年齡2450歲,平均31.5

8、7;7.42歲。1.4  研究方法1.4.1  舌下血管測量  使用Philips Sonos 5500型彩超儀及S4探頭檢查,腹部檢查探頭頻率3.5MHz,頸部血管檢查,采用高頻探頭7.5MHz。受檢者取平臥位,口微張,舌自然平放口底之上,探頭橫置舌骨上區(qū)平行序貫掃查,從后向前獲舌根、舌體、舌尖橫切面圖像。主要測量指標:舌深靜脈內徑(D)、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流量(Q);舌深動脈內徑(D)、收縮期血流速度(PSV)、舒張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數(shù)(RI)、搏動指數(shù)(PI)。1.4.2  門脈系血管及血流動力學測量  在肝門部按矢狀面顯

9、示門靜脈長軸,測量門靜脈內徑,將取樣點置于門靜脈分叉前的血管中央測量內徑、血流速度(V),計算血流量(Q)則根據(jù)平均血流速度乘以血管面積(A)獲得。A=R2/4(R為血管內徑)。門靜脈的上方可見內徑約門靜脈內徑50%的肝動脈,囑患者屏住呼吸,測量肝動脈內徑及收縮期和舒張期流速,用以計算血流量。在右上腹部斜斷面上,可見三支肝靜脈,取肝右靜脈測量其內徑及血流速度。患者左側臥位,將探頭置于左肋下緣或左側肋間,斜切脾門。用彩色多普勒能顯示脾的動靜脈血流信號,距脾門(35cm)處,可見脾動脈的主要分支及與之伴行的脾靜脈。測量脾動脈主干的內徑及收縮期和舒張期的血流速度,脾靜脈的流速和內徑。記錄下取樣血管的

10、血流頻譜。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舌下絡脈與肝門脈系的血流動力學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歸。                             2  舌下絡脈異常與舌深部血管及血流動力學的關系2.1  舌下絡脈寬度異常與舌深部血管及血流

11、動力學的關系  為篩選與舌下絡脈寬度最為密切的參數(shù),應用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法對80例患者的舌深部血管及血流動力學觀測指標進行分析,選入標準和剔除標準定為入0.10和出0.15。結果顯示,舌下絡脈寬度(D)與舌深動脈的阻力指數(shù)(RI)相關,見表1,2。表1  方差分析表(略)表2  回歸系數(shù)的估計及檢驗結果(略)回歸方程為D3.5510.208*RI2.2  舌下絡脈輕重分級與舌深部血管及血流動力學的關系  將舌下絡脈按輕重分級,以分級得分為應變量(y=0,1,2,3),舌深部血管及血流動力學觀測指標為自變量,應用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法進行分析,選入標

12、準和剔除標準定為入0.15和出0.20。結果與舌深動脈的搏動指數(shù)相關(PI),見表3,4。說明異常舌下絡脈與舌深部血液流動力學異常密切相關,尤其受到舌深動脈阻力指數(shù)與搏動指數(shù)改變的影響為著。表3  方差分析表(略)表4  回歸系數(shù)的估計及檢驗結果(略)回歸方程為grade1.004+0.181*PI2.3  舌下絡脈異常與肝門脈系血管及血流動力學的關系2.3.1  舌下絡脈寬度異常與門脈系血管及血流動力學的關系  為篩選與舌下絡脈寬度最為密切的參數(shù),應用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法對80例的門脈系觀測指標進行分析,選入標準和剔除標準定為入0.10和出0.

13、15。結果顯示,舌下絡脈寬度(D)與門脈直徑(PVD)、脾靜脈直徑(SVD)、肝動脈收縮期峰值流速(EDV)和肝靜脈內徑密切相關,見表5,6。舌下絡脈寬度變化與門脈、脾靜脈變化有關,而二者增寬DPV>1.4cm或DSV>0.9cm,則可以診斷為門脈高壓1013,說明門脈壓力的變化可影響舌下絡脈的變化。表5  方差分析表(略)表6  回歸系數(shù)的估計及檢驗結果(略)回歸方程為D(mm)1.317+0.328*SVD(mm)+0.336*PVD(mm)0.352*EDV0.225*HVD2.3.2  舌下絡脈輕重分級與門脈系血管及血流動力學的關系 

14、 為篩選與舌下絡脈分級最為密切的參數(shù),以分級為應變量(y=0,1,2,3),應用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法對80例的門脈系觀測指標進行分析,選入標準和剔除標準定為入0.10和出0.15。分析結果證實分級(grade)與PVD和SVD密切相關,見表7,8。表7  方差分析表(略)表8  回歸系數(shù)的估計及檢驗結果(略)回歸方程為grade-4.593+0.341*PVD+0.305*HARI+0.240*SVD+0.216*HVV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舌下絡脈的異常與局部血管和血流動力學異常密切相關,舌下絡脈寬度和記分與舌深部舌動脈的

15、阻力指數(shù)及搏動指數(shù)異常明顯相關,更與門脈系統(tǒng)中門靜脈內徑和脾靜脈內徑明顯相關。提示全身和舌局部循環(huán)血管及其血液動力學異常是導致其異常的關鍵因素之一。    作為機體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一部分,原發(fā)性肝癌患者異常舌下絡脈的形成,除了與舌局部循環(huán)異常有著直接聯(lián)系外,還與全身血管系統(tǒng)及血流動力學和流變學等的異常密切相關。本研究結果顯示,舌下絡脈寬度變化與門靜脈內徑和脾靜脈內徑明顯相關,而門脈內徑及脾靜脈內徑的增大,均是臨床預測和計算門脈高壓的重要指標??梢姡ㄟ^觀察舌下絡脈寬度等對臨床篩查和預測門脈高壓癥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當門脈高壓產(chǎn)生后,使來自脾臟和消化器官的血液回流受阻,建立許多側枝循環(huán)。其中由于門脈系統(tǒng)的胃冠狀動脈與腔靜脈系的食管靜脈、奇靜脈等溝通擴大,使上腔靜脈的血流量增多,阻力增大,壓力升高,引起舌靜脈系統(tǒng)的血流通過鎖骨下靜脈回流受阻,從而導致舌深靜脈的壓力升高和血管擴張。由于舌下靜脈是舌深靜脈的表淺分支、無肌肉及筋膜包裹,幾乎處于裸露狀態(tài),周圍壓力低,當其靜脈內壓力稍有升高時,管徑即可擴張、迂曲,出現(xiàn)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