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功能鍛煉知識講解_第1頁
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功能鍛煉知識講解_第2頁
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功能鍛煉知識講解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人工雕關節(jié)置換術后功能鍛煉功能鍛煉是促進骨康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人工髓關節(jié)置換術后早期指導病人患肢功能鍛煉,不僅可以促進患肢血液循環(huán),而且有利消腫、防止肌肉萎縮及避免關節(jié)偏硬等重要作用現(xiàn)將手術后功能鍛煉護理體會介紹如下:1、早期患肢各關節(jié)功能鍛煉1.1 髓關節(jié)的功能鍛煉直腿抬高及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鍛煉。方法:直腿抬高患肢保持35s,重復做,直到感到疲憊,每日練習做,同時練習繃腿運動,每日23次,每次2030次。1.2 踝關節(jié)的功能鍛煉踝屈伸及踝旋轉鍛煉術后即可逐步屈伸足踝部,做到完全恢復時。方法:活動踝部先向一側轉,再向相反方向轉,每日34次,每次56次。每次510min。2早期活動早期的坐、

2、立、行走的鍛煉。2.1 坐姿坐著或躺著時,避免雙腿交叉或盤腿動作,椅、凳、沙發(fā)宜稍高,最好有靠背或扶手。大小便不宜用蹲廁,馬桶也不宜太低,最好裝有扶手,以利起身站立。避免彎腰撿拾地上物品。要保持髓部的外展中立位,以免引起髓關節(jié)的脫位。2.2 站立鍛煉適用于術后67天,注重骨水泥假體使用者,術后患肢可立即逐步負重,非骨水泥假體使用者,術后6周,患肢才可逐步負重。先做站立屈膝活動,將患肢向胸部方向提起,注重膝部不要超過腰部,維持不動,再進一步行站立外展髓部,把身體挺直,將患肢向外側舉起,然后慢慢放回著地。2.3 行走鍛煉2.3.1 用行走器行走站立鍛煉后,即可用行走器行走,方法:先把行走器向前移動

3、一小步,身體向前移動,患肢抬起,讓患者足后跟著地,逐漸全足平放在地上,然后再移動健肢,盡量走平衡,逐漸加重患肢的負重。2.3.2帶拐杖或手杖行走當沒用行走器患者也可以站立及平衡時才可用拐杖和手杖。用行走器助步,幫助患者獲得平衡后,然后再用雙拐,以后再用單拐,拐杖握在健側的手中。2.3.3 步行當患者覺得自己扶拐行走已完全獲得平衡力的時候,即可棄拐行走,每日23次,每次2030min,以后逐漸調時間和強度,這樣可有助于保持下肢的力量。2.3.4 上下樓梯行走上下樓梯時,患者需要他人的幫助及扶手的支持,每次只能上下一層樓梯,切記上用健肢,下用患肢”,注重不要上高于14cm的臺階,每走一步一定要握緊

4、扶手,保持身體平衡。3、完全康復后的鍛煉3.1抗力性屈伸髓的動作方法:雙足稍分開站立,伸膝把患肢移向前方,回原地,再將患肢向后伸,回原地。3.2踏車練習此練習在步行練習之后,一般在術后23周,也可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適當調整,練習時雙足踩住踏板,先向前踏再向后踏,當患者覺得稍有力后,一般在46周,再加大踏腳的阻力,能騎滿圈后逐漸降低坐墊,以增加髓關節(jié)的屈伸度。3.3適當?shù)捏w育鍛煉可進行的體育運動包括散步、園藝、跳舞、保齡球、乒乓球、游泳,并保持適量體重。避免對新髓產生過度壓力造成磨損的活動,如跳躍、快跑、滑冰、滑水、網(wǎng)球??傊?,在醫(yī)務人員的指導下,根據(jù)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循序漸進,勞逸結合進行全方位的患肢功能鍛煉,防止了髓關節(jié)置換術后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