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一味中藥_第1頁
每天學一味中藥_第2頁
每天學一味中藥_第3頁
每天學一味中藥_第4頁
每天學一味中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每天學一味中藥每天學一味中藥 在貼敷基礎上的運用天花粉【天花粉的基本介紹】天花粉,中藥名。本草正義:藥肆之所謂天花粉者,即以萎根切片用之, 有粉之名,無粉之實。天花粉為萌產科植物枯簍的根,是一種中藥,為清熱瀉 火類藥物,具具體功效是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排膿消月中。主治:治熱病口渴、 消渴、黃疸、肺燥咳血、癰月中、痔痿。對于治療糖尿病,常用它與滋陰藥配合 使用,以達到標本兼治的作用?!咎旎ǚ鄣南嚓P配伍】1、熱病煩渴。本品甘寒,既能清肺胃二經(jīng)實熱,又能生津止渴,故常用治熱病煩渴,可配產根、麥門冬等用或配生地黃、五味子用,如天花散(仁齋直 指方);取本品生津止渴之功,配沙參、麥門冬、玉竹等用,可治燥

2、傷肺胃, 咽干口渴,如沙參麥冬湯(溫病條辨)。2、肺熱燥咳。本品既能瀉火以清肺熱,又能生津以潤肺燥,用治燥熱傷肺,干 咳少痰、痰中帶血等肺熱燥咳證,可配天門冬、麥門冬、生地黃等藥用,如滋 燥飲(雜病源流犀燭);取本品生津潤燥之功,配人參用治燥熱傷肺,氣 陰兩傷之咳喘咯血,如參花散(萬病回春)。3、內熱消渴。本品善清肺胃熱、生津止渴,可用治積熱內蘊,化燥傷津之消渴 證,常配麥門冬、產根、白茅根等藥用(千金方);若配人參,則治內熱 消渴,氣陰兩傷者,如玉壺丸(仁齋直指方)。4、瘡瘍月中毒。本品既能清熱瀉火而解毒,又能消月中排膿以療瘡,用治瘡瘍初起, 熱毒熾盛,未成膿者可使消散,膿已成者可潰瘡排膿,

3、常與金銀花、白芷、穿 山甲等同 用,如仙方活命飲(婦人大全良方);取本品清熱、消月中作用, 配薄荷等分為末,西瓜汁送服,可治風熱上攻,咽喉月中痛,如銀鎖匙(外科 百效全書)。麥芽麥芽,中藥名。多生長在北方區(qū)域,為禾本科植物 大麥 Hordeurn vulgareL.的成熟果實經(jīng)發(fā)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將麥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適宜溫、濕度, 待幼芽長至約5mnfl寸,曬干或低溫干燥。本品呈梭形, 長812mm直徑34mm表面淡黃色,背面為外移 包圍,具5脈;腹面為內移包圍。除去內外移后,腹 面有1條縱溝;基部胚根處生出幼芽和須根,幼芽長 披針狀條形,長約5mm須根數(shù)條,纖細而彎曲。質硬,斷面白色,粉

4、性。氣微,味微甘。麥芽的相關配伍】1、藥性論:消化宿食,破冷氣,去心腹脹滿。2、日華子本草:溫中,下氣,開胃,止霍亂,除煩,消痰, 破癥結,能催生落胎。3、醫(yī)學啟源:補脾胃虛,寬腸胃,搗細炒黃色,取面用之。4、滇南本草:寬中,下氣,止嘔吐,消宿食,止吞酸吐酸, 止瀉,消胃寬膈,弁治婦人奶乳不收,乳汁不止。5、本草綱目:麥窠、谷芬、粟窠,皆能消導米面諸果食積。 觀造修者用之,可以類推。但有積者能消化,無積而久服,則消 人元氣也,不可不知。若久服者,須同白術諸藥兼用,則無害。黃 今黃苓,中藥名。別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 科黃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質根莖肥厚,葉堅 紙質,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總狀

5、花序在莖及枝 上頂生,花冠紫、紫紅至藍色,花絲扁平,花柱 細長,花盤環(huán)狀,子房褐色,小堅果卵球形,花 果期79月。黃苓生于向陽草坡地上,海拔60 1300 (17002000)米。產于黑龍江,遼寧, 內蒙古,河北,河南,甘肅,陜西,山西,山東, 四川等地,中國北方多數(shù)省區(qū)都可種植。其以根 入藥,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 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溫熱病、上呼吸道感染、 肺熱咳嗽、濕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 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病瘡等癥。黃苓的臨床 抗菌性比黃連好,而且不產生抗藥性?!军S苓的相關配伍】1、小兒禿瘡:黃蜀葵花、大黃、黃苓等分,為末。米泊凈洗,香油調搽。 (普 濟方)

6、2、血痢不止:地膚子五兩,地榆、黃苓各一兩,為末。每服方寸匕,溫水調下。 (圣惠方)3、吐血配血,治心氣不足,吐血觸血者,瀉心湯主之:大黃二兩,黃連、黃苓 各一兩,水三升,煮一升,熱服取利。(張仲景金匱玉函)車前子【車前子的基本介紹】車前子,中藥名。為車前科植物車前Plantagoasiatica L. 或平車前 Plantagodepressa Willd.的干燥成熟種子。夏、秋二季種子成熟時采收果 穗,曬干,搓出種子,除去雜質。本品呈橢圓形、 不規(guī)則長圓形或三角狀長圓形,略扁,長約2mm ,寬約1mm。表面黃棕色至黑褐色,有細 皺紋,一面有灰白色凹點狀種臍。質硬。氣微, 味淡。清熱利尿通淋

7、,滲濕止瀉,明目,祛痰。用于熱淋澀痛,水腫脹滿,暑濕泄瀉,目赤腫痛, 痰熱咳嗽?!拒嚽白拥南嚓P配伍】1、與木通、滑石、瞿麥等同用,可用于濕熱下注于膀胱而致小便淋瀝澀痛者。2、與香耨、茯苓、豬苓等同用,可用于暑濕泄瀉。3、與菊花、決明子等同用,可用于目赤澀痛。黃 苓【黃苓的基本介紹】黃苓,中藥名。別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黃 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質根莖肥厚,葉堅紙質,披 針形至線狀披針形,總狀花序在莖及枝上頂生,花冠 紫、紫紅至藍色,花絲扁平,花柱細長,花盤環(huán)狀, 子房褐色,小堅果卵球形,花果期 79月。黃苓生 于向陽草坡地上,海拔601300 (17002000)米, 產于黑龍江,遼寧,

8、內蒙古,河北,河南,甘肅,陜 西,山西,山東,四川等地,中國北方多數(shù)省區(qū)都可 種植。其以根入藥,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瀉火 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溫熱病、上呼吸道感 染、肺熱咳嗽、濕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 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病瘡等癥。黃苓的臨床抗菌 性比黃連好,而且不產生抗藥性?!军S苓的相關配伍】1、小兒禿瘡:黃蜀葵花、大黃、黃苓等分,為末。 米沿凈洗,香油調搽。(普濟方)2、血痢不止:地膚子五兩,地榆、黃苓各一兩,為 末。每服方寸匕,溫水調下。(圣惠方)3、吐血血,治心氣不足,吐血血者,瀉心湯主 之:大黃二兩,黃連、黃苓各一兩,水三升,煮一升, 熱服取利。(張仲景金匱玉

9、函)桔 ?!窘酃5幕窘榻B】桔梗,中藥名。為桔梗科植物桔梗 Platycodon grandiflorus (Jacq.)A.Dc.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洗凈, 除去須根,趁鮮剝去外皮或不去外皮,干燥。生于山地草坡、林 緣或有栽培。分布于全國各地區(qū)。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 的功效。用于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膿?!窘酃5南嚓P配伍】1、妊娠中惡,心腹疼痛:桔梗一兩 (鋰)。水一鐘,生姜三片, 煎六分,溫服。(圣惠方)2、治肺癰咳而胸滿,振寒脈數(shù),咽干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 久吐膿如米粥者:桔梗一兩,甘草二兩。上二味,以水三升,煮 取一升,分溫再服。(金匱要略桔梗湯)3、治痰嗽

10、喘急不定:桔梗一兩半。搗羅為散,用童子小便半開, 煎取四合,去滓溫服。(簡要濟眾方)一萊瓶子【萊瓶子的基本介紹】萊瓶子又名蘿卜子、蘿白子、菜頭子等,為十字花科植物蘿卜的 成熟種子。全國各地普遍栽培。入脾、胃、肺經(jīng),能消食除脹, 功效顯著,有“沖墻倒壁”之稱??捎糜谟糜谥委燂嬍惩?、脫 腹脹痛、大便秘結、積滯瀉痢、痰壅喘咳等。本品辛散耗氣,故 氣虛無食積、痰滯者慎用。不宜與人參同用。【萊版子的相關配伍】1、治痢疾有積,后重不通:萊瓶子五錢,白芍藥三錢,大黃一 錢,木香五分。水煎服。(方脈正宗)2、治跌打損傷,瘀血脹痛:萊瓶子二兩,生研爛,熱酒調敷。(方脈正宗)3、痰嗽:杏仁(去皮、尖)萊瓶子各半

11、兩。為末,粥丸服。(丹 溪心法)連 翹I【連翹的基本介紹】連翹又名黃花條、連殼、青翹、落翹、黃奇丹等,果實入藥。連翹是清熱解毒的中藥,主治熱病初起,風熱感冒,發(fā)熱,心煩,咽 喉腫痛,急性腎炎等。連翹早春先葉開花,花開香氣淡艷,滿枝金黃, 艷麗可愛,是早春優(yōu)良觀花灌木。中藥味苦,性微寒。清熱解毒,散 結消腫。蒙藥味苦,性涼。清 初、日”,止瀉。主治:中藥治熱病初 起,風熱感冒,發(fā)熱,心煩,咽喉腫痛,斑疹,丹毒,凄瘍,癰瘡腫 毒,急性腎炎,熱淋。蒙藥治黃疸,腸刺痛,物、日”病,腸熱?!具B翹的相關方劑】治太陰風溫、溫熱、溫疫、冬溫,初起但熱不惡寒而渴者:連 翹一兩,金銀花一兩,苦桔梗六錢,薄荷六錢,

12、竹葉四錢,生甘草五 錢,芥穗四錢,淡豆豉五錢,牛茅子六錢。上杵為散,每服六錢,鮮 葦根湯煎,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煮。病重者,約二時一服,日三 服,夜一服;輕者三時一服,日三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溫病條辨銀翹散)治小兒一切熱:連翹、防風、甘草(炙)、山桅子各等分。上 搗羅為末,每服二錢,水一中盞,煎七分,去滓溫服。(類證活人書連翹飲)治赤游痛毒:連翹一味,煎湯飲之。(玉樵醫(yī)令)治乳癰,乳核:連翹、雄鼠屎、蒲公英、川貝母各二錢。水煎 服。(玉樵醫(yī)令)治凄瘍結核不消:連翹、鬼箭羽、瞿麥、甘草(炙)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臨臥米潛水調下。(楊氏家藏方連翹散)治舌破生瘡:連翹五錢,黃柏

13、三錢,甘草二錢。水煎含漱。(玉 樵醫(yī)令)子【牛落子的基本介紹】牛茅子,中藥名。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茅的干燥成熟果實。 呈長 J 倒卵形,略扁,微彎曲,長 57mm ,寬23mm。表面灰褐色,帶紫黑色斑點,有數(shù)條縱棱,通常中間 12條較明顯。頂端鈍圓, 稍寬,頂面有圓環(huán),中間具點狀花柱殘跡;基部略窄,著生面色較淡。果皮較硬,子葉2,淡黃白色,富油性。無臭,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果序,曬干,打下果實,除去雜質,再曬干。生 用或炒用,用時搗碎。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解毒消 腫之功效。屬于解表藥中發(fā)散風熱藥?,F(xiàn)代研究,牛芳子還可用于防 治糖尿病腎病,牛落果實含牛茅苴經(jīng)水

14、解生成的牛芳苴元具有抗癌活 性?!九B渥拥南嚓P論述】1本草經(jīng)疏: 惡實,為散風除熱解毒之要藥。辛能散結,苦能 泄熱,熱結散則臟氣清明,故明目而補中。風之所傷,衛(wèi)氣必壅,壅 則發(fā)熱,辛涼解散則表氣和,風無所留矣。藏器主風毒腫諸痿;元素 主潤肺、散結氣、利咽膈、去皮膚風、通十二經(jīng)絡者,悉此意耳。故 用以治癮疹、痘瘡,尤獲奇驗?!?藥性論:除諸風,去丹毒,主明目,利腰腳,又散諸結節(jié)、筋骨煩熱毒。”3本草拾遺: 主風毒腫,諸痿?!?本草求真:牛茅子,今人止言解毒,凡遇瘡瘍癰腫、痘疹等癥,無不用此投治,然猶未繹其義。凡人毒氣之結,多緣外感風寒, 營氣不從,逆于肉里,故生癰毒。牛芳味辛且苦,既能降氣下行,

15、復 能散風除熱,是以感受風邪熱毒而見面目浮腫,咳嗽痰壅,咽間腫痛, 瘡瘍斑疹,及一切臭毒、疹閉、痘瘡紫黑、便閉等癥,無不借此表解 里清。但性冷滑利,多服則中氣有損,且更令表益虛矣。至于脾虛泄 瀉為尤忌焉。”5本草乘雅半偈:此秉風大動搖之用,故抽水土之力獨勝。味辛氣平,為風木乃制為用矣。則凡病從風生,或因風寒薄郁乃成座者, 取之捷如影響,設屬形層之外與上部者,功力尤勝。此以承制之品, 宣助肝木,便無太過之失,厥受和平之益矣僵 蠶”【保蠶的基本介紹】偶蠶,中藥名。為蠶蛾科昆蟲家蠶 Bombyxmori Linnaeus45齡的幼蟲感染 (或人工接種)白僵菌 Beauveria bassiana(B

16、als.)Vuillant而致死的干燥體。分布于江蘇、浙江、四川、廣東等地。具有息風止痙,祛風止痛,化痰散結之 功效。常用于肝風火痰,驚癇抽搐,小兒急驚,破傷風,中風口 ?,風熱頭痛, 目赤咽痛,風疹瘙癢,發(fā)頤腮?!窘┬Q的相關配伍】1、治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白附子、倒蠶、全蝎各等分(并生 用)。為細末。每服一錢,熱酒調下,不拘時候。(楊氏家藏方 牽正散)2、治小兒驚風:倒蠶、蝎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共一錢(微炮過)。 為細末。每服一字或半錢,以生姜溫水調,灌之。(本草衍義)3、治小兒撮口及發(fā)噤:白保蠶二枚。為末。用蜜和,敷于小兒唇口 內。(小兒宮氣方)4、治頭風:白但蠶(去絲、嘴)、良姜等

17、分。為細末。每服半錢,白梅茶清調下,臨發(fā)時服。(百一選方)5、治纏喉風并急喉閉喉腫痛者:倒蠶一兩(新瓦上炭火略炒微黃色)、 天南星一兩(炮裂,刮去粗皮,桃)。為細末。每服一字,用生姜自 然汁少許調藥末,以熟水投之,呷下,吐出涎痰即快,不時服之。(魏 氏家藏方倒蠶散)玉竹玉 竹yu zh q【玉竹的基本介紹】玉竹,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玉竹 Polygonatum odoratum (Mill.)Druce 的干燥 根莖。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內蒙古、甘肅、青海、山東、 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臺灣等地。具有養(yǎng)陰潤燥,生津止渴之功效。常用于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干口渴

18、,內熱消渴。 屬滋陰養(yǎng)氣補I血之品,古人稱玉竹平補而潤,兼有除風熱之功,故能駐顏潤膚,祛病延年。玉 竹補而不膩,不寒不燥,故有“補益五臟,滋養(yǎng)氣血,平補而潤,兼除風熱”之功, 常服玉竹可抗衰老,延年益壽。【玉竹的相關配伍】1、治秋燥傷胃陰:玉竹三錢,麥冬三錢,沙參二錢,生甘草一錢。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溫病條辨玉竹麥門冬湯)2、治發(fā)熱口干,小便澀:萎蕤五兩。煮汁飲之。(外臺秘藥)3、治陰虛體感冒風溫,及冬溫咳嗽,咽干痰結:生蕨蕤二至三錢,生蔥白二至 三枚,桔梗一錢至錢半,東白薇五分至一錢,淡豆豉三至四錢,蘇薄荷一錢至 錢半,炙草五分,紅棗兩枚。煎服。(通俗傷寒論加減蕨蕤湯)4、治卒小便

19、淋澀痛:芭蕉根四兩(切),萎蕤一兩(錘)。上藥以水二大盞, 煎至一盞三分,去滓,入滑石末三錢,攪令勻。食前分為三服之。(圣惠方)厚樸【厚樸的基本介紹】厚樸,中藥名。為木蘭科植物厚樸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或凹葉 厚樸 Magnolia off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ba Rehd.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46月剝取,根皮和枝皮直接陰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 陰濕處,發(fā)汗”至內表面變紫褐色或棕褐色時,蒸軟,取出,卷成筒狀,干燥。 味苦、辛,性溫。歸脾、胃、肺、大腸經(jīng)。功效燥濕消痰,下氣除滿。主要用

20、于濕滯傷中,脫痞吐瀉,食積氣滯,腹脹便秘,痰飲喘咳?!竞駱愕南嚓P配伍】1、治腹?jié)M而大便秘:與厚樸、大黃、枳實配伍。(金匱要略)2、治療痰飲阻肺,肺氣不降,咳喘胸悶者:本品能燥濕消痰,下氣平喘。與紫 蘇子、陳皮、半夏等同用。(和劑局方)3、用于熱結便秘:配大黃、芒硝、枳實、以達峻下熱結,消積導滯之效。(傷寒論)山楂【山楂的基本介紹】山楂, 中 藥名。 為薔薇 科植物 山里紅 Crataegus pin,natiida Bge.var.majorN.E.Br. 或山楂 Crataegus pin.nati fida Bge. 的干燥 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切片,干燥。消食健胃,行氣散瘀,化

21、濁降 脂。用于肉食積滯,胃脫脹滿,瀉痢腹痛,瘀血經(jīng)閉,產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氣疼痛,高脂血癥。焦山楂消食導滯作用增強。用于肉食積滯, 瀉痢不爽。【山楂的相關配伍】1、治一切食積:山楂四兩,白術四兩,神曲二兩。上為末,蒸餅丸,格于大, 服七十丸,白湯下。(丹溪心法)2、治食肉不消:山楂肉四兩,水煮食之,并飲其汁。(簡便單方)3、治諸滯腹痛:山楂一味煎湯飲。(方脈正宗)4、治腸風:酸棗并肉核燒灰,米飲調下。(百一選方)5、治老人腰痛及腿痛:棠株子、鹿茸(炙)等分。為末,蜜丸格子大,每服百 丸,日二服。(本草綱目)6、治寒濕氣小腹疼,外腎偏大月中痛:茴香、柿楂子。上等分為細末,每服一錢 或

22、二錢,鹽、酒調,空心熱服。(百一選方)五味子【五味子的基本介紹】五味子為木蘭科植物五味子 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 ) Baill,或華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實。前者習稱 北五味子”,后者習稱 南五味子”。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摘,曬干或蒸后曬干,除去 果梗及雜質。唐等新修本草載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 有五味子之名。五味子分為南、北二種。古醫(yī)書稱它莖霜、玄及、會及,最早 列于神農本草經(jīng)上品中藥,能滋補強壯之力,藥用價值極高,有強身健體之效, 與瓊珍靈芝合用治療失眠。斂肺,滋腎,生津

23、,收汗,澀精。治肺虛喘咳,口 干作渴,自汗,盜汗,勞傷羸瘦,夢遺滑精,久瀉久痢?!疚逦蹲拥南嚓P配伍】斂肺止咳:用于肺腎兩虛之虛咳、氣喘,常與補腎藥合用。澀精止瀉:用于遺精、久瀉。治遺精常配桑螺峭、煨龍骨;治久瀉常配肉豆蔻、 英實。生津斂汗:用于陰液不足之口干渴、盜汗,常配麥冬、生牡蠣。凡一切氣血耗散之休克、虛脫,皆可配補藥用之。常見附方:1. 1、磁石丸(醫(yī)學綱目),用治雷風內障,頭旋惡心嘔吐。2、通聲膏(備急千金要方)。3、加減八味丸(醫(yī)部全錄 頭門),用治腦疽 痊后,及將痊時諸癥。4、五味子湯(三因方)。5、五味子細辛湯(雞峰普濟方),用治肺經(jīng)感寒,咳嗽不已。 6、五味子丸(衛(wèi)生家寶方),

24、用治嗽。7、生脈散(千金方),用治熱傷元氣,肢體倦怠, 氣短懶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或濕熱火行,金為火制,絕寒水生化 之源,致肢體痿軟,腳欹眼黑。8、五味子膏(醫(yī)學入門),用治夢 遺虛脫。9、五味子散(本事方)。10、五味子丸(經(jīng)驗良方), 用治白濁及腎虛,兩腰及背脊穿痛。11、五味子湯(備急千金要方), 用治唾中有膿血,痛引胸脅。2.桑 葉【桑葉的基本介紹】桑葉,中藥名。是??浦参锷5母稍锶~,又名家桑、荊桑、桑棋樹、黃桑葉等, 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多有生產,桑葉提取物脫氧野尻霉素與葛根提取類黃酮物質結 合形成一種新物質洗胰清糖素,適合用于治降血糖、血脂、抗炎等作用。蠶的主要食物。完整葉片呈或寬卵

25、形,長約15厘米,寬約10厘米,葉柄長約4 厘米,葉片基部心臟形,頂端微尖,邊緣有鋸齒,葉脈密生白柔毛。老葉較厚 黃綠色。嫩葉較薄,暗綠色。質脆易,握之扎手。氣淡,味微苦澀。藥用一般 認為霜后采者質佳。味苦、甘,性寒。歸肺、肝經(jīng)。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 肝明目,涼血止血。主治 風熱感冒,溫病初起,肺熱咳嗽,肝陽上亢眩暈,目 赤昏花,血熱妄行之咳血、吐血?!旧H~的相關配伍】1、與菊花、連翹、薄荷、桔梗等同用,可用于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溫熱犯 肺,發(fā)熱、咽癢、咳嗽等癥。2、與杏仁、沙參、貝母等同用,可用于肺熱或燥熱傷肺,咳嗽痰少,色黃而粘 稠,或干咳少痰,咽癢等癥。3、與菊花、石決明、白芍等同用

26、,可用于肝陽上亢,頭痛眩暈,頭重腳輕,煩 躁易怒等癥。叫干姜【干姜的基本介紹】干姜,中藥名。為姜科植物姜 Zingiber oj-jicinale Rose.的干燥根莖。冬季采 挖,除去須根和泥沙,曬干或低溫干燥。趁鮮切片曬干或低溫干燥者稱為千姜片”。味辛,性熱。歸脾、胃、腎、心、肺經(jīng)。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 主治用于脫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寒飲喘咳?!靖山南嚓P配伍】1、用于治脾胃虛寒,腹痛下利,以及胃中寒飲,喜唾涎沫:人參、干姜、白術、 甘草。如理中湯。(傷寒論)2、用于治中寒水瀉:干姜(/S)研末,飲服二錢。(千金方)3、用于治寒痢青色:干姜切豆大,海米飲服六、七枚,日三夜一。(補缺肘 后方)4、用于治妊娠嘔吐不止:干姜、人參各一兩,半夏二兩。上三味,末之,以生 姜汁糊為丸,如格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服。如人參半夏丸。(金匱要略)【中藥小知識之:干姜與生姜的區(qū)別】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