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問題及預防措施_第1頁
淺析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問題及預防措施_第2頁
淺析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問題及預防措施_第3頁
淺析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問題及預防措施_第4頁
淺析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問題及預防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法學本科畢 業(yè) 論 文論文題目: 淺析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問題及其預防措施姓 名: 王鵬飛 準考證號: 1164001201926 工作單位:平羅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所在分校: 平羅電大 指導教師: 劉仲博 寧夏廣播電視大學制2013年04月23日論 文 提 綱一、對電動自行車的認識1、電動自行車的概念2、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的區(qū)別3、相關法律的適用二、電動自行車的市場現(xiàn)狀1、現(xiàn)在市場上出售的電動自行車所存在的問題2、發(fā)生交通事故后保險得不到保障三、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頻發(fā)的原因1、電動自行車本省存在的問題2、駕駛員安全意識淡薄3、銷售環(huán)節(jié)存在漏洞4、管理不到位四、預防措施1、登記

2、上牌2、強制加裝限速器3、對駕騎者嚴格年齡限制4、統(tǒng)一標準,規(guī)范管理5、出臺地方法規(guī)6、加強電動車駕駛人出行安全意識淺析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問題及其預防措施摘要:電動自行車作為新型交通工具,具有環(huán)保輕便,方便快捷,價格低廉,既不用繳稅費年檢,又不用車牌駕照等優(yōu)勢,受到了廣大市民的歡迎并迅速走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逐步成為繼公共交通、家庭汽車和自行車之外的又一大交通工具。可是,伴隨其數(shù)量的激增,電動自行車帶來的新的社會問題也接踵而至。由電動自行車引發(fā)的交通事故數(shù)量逐年遞增,類似于超速、闖紅燈、不按規(guī)定車道行駛、甚至是酒后駕駛等違法行為則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使之逐漸成為道路交通安全面臨的又一大嚴峻考驗。所

3、以,我認為有必要對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問題進行探討,探尋和分析其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并提出有針對性、切實可行的建議,從而減少電動自行車上路后所帶來的交通安全隱患,讓電動自行車在道路上和法律上都能更加暢通無阻地行駛,也使道路交通真正實現(xiàn)安全、有序。關鍵詞:電動自行車、管理、交通事故、原因、措施目 錄一、電動自行車的概念5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的含義6-7三、法律適用8-9四、電動自行車市場現(xiàn)狀9-111、車速超標92、車重超標103、無腳踏功能104、保險因素10-11五、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頻發(fā)的原因11-131、行駛速度過快112、制動性能較差123、違章行駛124、交通安全意識淡薄125、銷售環(huán)節(jié)存

4、在漏洞126、監(jiān)管不到位,處罰力度偏低13六、預防措施13-15參考文獻15一、電動自行車的概念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簡稱道路交通安全法)、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GB17761-1999)(以下簡稱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電動自行車(ElectricBicycle)是指以蓄電池作為輔助能源,具有兩個車輪,能實行人力騎車、電動或電動功能的特種自行車;同時,還應當具備以下技術性能要求:1最高車速:應不大于20km/h;(道路交通安全法58條規(guī)定,電動自行車最高時速不超過15公里)2整車質量:不大于40kg(含電池);3腳踏行駛能力:必須具有良好的腳踏騎行功能,30min的腳踏

5、行駛距離應不小于7km;4續(xù)行里程:一次充電后的續(xù)行里程應不小于25km;5最大騎行噪音:最高車速作電動勻速騎行時(電助動的以15km/h18km/h速度電助動騎行)的噪聲應不大于62dB(A);100km的電能消耗應不大于1.2kWh;6百公里電耗:以電動騎行(電動助力的以電助動騎行),100km的電能消耗應不大1.2KWH7電動機功率:額定連續(xù)輸出功率應不大于240W;8制動性能:以最高車速電動騎行時(電助動的以20km/h的車速電助動騎行),其干態(tài)制動距離應不大于4m,濕態(tài)制動距離應不大于15m。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的含義機動車的普通含義是指由動力裝置驅動或牽引、在道路上行駛的、供乘用或

6、(和)運送物品或進行專項作業(yè)的輪式車輛,包括汽車及汽車列車、摩托車及輕便摩托車、拖拉機運輸機組、輪式專用機械車和掛車等,但不包括任何在軌道上運行的車輛。機動車的法律含義是指以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上道路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用于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yè)的輪式車輛。非機動車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為驅動,上道路行駛的交通工具,以及雖有動力裝置驅動但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的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非機動車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驅動,上道路行駛的交通工具,以及雖有動力裝置驅動但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的殘疾人機動

7、輪椅車、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根據(jù)管理實踐,通常將非機動車分為自行車、三輪車、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和畜力車等。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8條規(guī)定:“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十五公里?!倍以谠摲ǖ谌?jié)“非機動車通行規(guī)定”章節(jié)中,很明顯電動自行車應屬于非機動車輛,我認為這種理解有些片面。 電動自行車確應屬于非機動車,但屬于非機動車范疇的電動自行車必須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條對非機動車的定義,該條法規(guī)對“機動車”、“非機動車”作了明確界定,即“機動車,是指以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上道路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者用于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yè)的輪式車輛”

8、,“非機動車,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驅動,上道路行駛的交通工具,以及雖有動力裝置驅動但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的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據(jù)此可看出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的本質區(qū)別在于驅動方式和設計的最高時速。也就是說,非機動車范疇的電動自行車其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即必須符合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該“技術條件”規(guī)定:電動自行車最高車速應不大于20千米/小時;電動自行車的整車質量應不大于40千克;電動自行車必須具備良好的腳踏騎行功能,30分鐘的腳踏行駛距離應不小于7千米等多項指標,只有符合該條件的電動自行車才屬于非機動車。 根據(jù)中華人

9、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12年5月11日發(fā)布并于同年9月1日實施的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2012)的規(guī)定中又將機動車的定義補充道:“包括汽車及汽車列車、摩托車及輕便摩托車、拖拉機運輸機組、輪式專用機械車和掛車等,但不包括任何在軌道上運行的車輛”,其中對“輕便摩托車”的定義是:“無論采用何種驅動方式,其最高設計車速不大于50千米/小時,且若使用內燃機,其排量不大于50毫升的兩輪或三輪車輛,包括兩輪輕便摩托車和三輪輕便摩托車,但不包括最高設計車速不大于20千米/小時的電驅動的兩輪車輛”。 因此,只有時速在20千米/小時以下且整車質量不超過40千

10、克的電動自行車才屬非機動車范疇。而其他時速超過20千米/小時,整車質量超過40千克的車輛,則應定性為輕便摩托車,應按照機動車輛的身份進行管理。三、相關法律適用既然可以認定電動自行車為機動車,那么為什么不讓電動自行車上牌,納入機動車的管理范圍?這是廣大擁有電動自行車的市民提出的最大疑問?!捌綍r交通部門不會管理我們,但是一旦發(fā)生交通事故,交通部門又按照機動車進行處理,可認定為無證駕駛,醉酒駕駛電動自行車的還以醉駕論,造成人員傷亡的還要追究刑事責任?!边@引起廣大擁有電動自行車市民的不解。由于現(xiàn)行的法律條款對電動自行車的定性模糊,在法律實務上缺乏可操作性,到底是按非機動車還是按機動車處罰沒有明確規(guī)定,

11、使交警部門對電動自行車的管理處于兩難之中,也讓司法部門在審理此類案件時候陷入了尷尬的境地。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中,依據(jù)電動自行車是否屬于機動車的不同,最后所承擔的法律責任也是完全不同的。電動自行車屬于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發(fā)生事故,適用無過錯原則;電動自行車屬于機動車與其他機動車發(fā)生事故,適用過錯原則。具體規(guī)定如下: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guī)定: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按照下列規(guī)定承擔賠償責任: 1、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2、機動車與

12、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jù)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jù)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jīng)]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10%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道路上的超標電動自行車的大量出現(xiàn),確實帶來了許多交通隱患。這類電動自行車在路上隨意變道、突然拐彎、超載、闖紅燈、逆行等交通違法行為十分普遍,駕駛人員絕大部分沒有駕駛證,技術生疏、遇到緊急情況往往措施不當,加上超標車輛制動不良、穩(wěn)定性差,速度快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由于超標電動自行車不

13、能上牌,無法投保,一旦發(fā)生交通事故,受害方的賠償往往得不到落實。 四、電動自行車市場現(xiàn)狀1、車速超標。按照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的設計時速應該控制在20公里/小時以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8條規(guī)定行駛的最高時速在15公里/小時。而這些超標車輛的車速可以達到30公里/小時,甚至40公里/小時。由于這些車輛的制動裝置是以低時速的標準生產(chǎn)的,所以,超速行駛非常容易發(fā)生交通事故。2、車重超標。按照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重量應在40公斤以內。但生產(chǎn)廠家為了追求外觀的時尚,以及降低材料成本,使用大量劣質材料,車身重超過國家標準。市場上銷售的部分類似輕便摩托車的踏板式電動自行車質量大大超過了4

14、0公斤。由于質量增加,物體慣性增加,在發(fā)生事故時撞擊力增大,加重了事故損傷后果。3、無腳踏功能。按照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必須有腳踏裝置,由人力腳踏驅動時,30分鐘騎行距離不應少于7公里。然而在城市街道上隨處可看到踏板樣式的電動兩輪車,其腳踏已經(jīng)被取掉,失去了騎行功能。由于沒有腳踏功能,勢必要增大電力驅動的輸出功率,提高電動自行車的起步加速性能,這樣為車輛行駛過程中超速行駛提供了條件。4、事故頻發(fā),是保險公司不愿涉足電動車保險的一個主要因素。業(yè)內人士認為,當下,除了引導更多的保險公司參與進來分擔社會責任,并鼓勵市民參加保險外,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強行業(yè)源頭治理。電動車事故多發(fā)的關鍵,是一

15、些生產(chǎn)廠家擅自改裝,改變車輛的技術參數(shù)。比如不少廠家生產(chǎn)的電動車設計時速遠超國家“最高不得超過每小時20公里”的標準,甚至達到每小時4060公里,因此,有關部門應通過嚴格的監(jiān)管和處罰手段,保證生產(chǎn)廠家規(guī)規(guī)矩矩經(jīng)營,不敢在技術配置上動手腳。另外,市民交通安全意識也需要增強。群眾駕駛“超標”、超速電動車的,更要強化交通安全意識。有關方面還要講清駕駛“超標”、”車輛的危害性,勸導群眾盡量不騎或盡快淘汰“超標”電動車。五、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頻發(fā)的原因 分析電動自行車事故發(fā)生的原因,其車速過快、制動性能差和駕騎者違章行駛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其次是電動自行車駕騎者自身缺乏安全意識,不能自覺遵守交通法規(guī),

16、電動自行車經(jīng)常搶占機動車道,還有就是相關管理部門監(jiān)管缺位和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也使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的發(fā)生成為可能。1、行駛速度過快按有關規(guī)定,電動自行車最高時速不得超過20公里。但現(xiàn)在大街上行駛的電動自行車,其行駛速度有時可與機動摩托車一比高低,有些時速甚至達到40公里以上,“飛速”行駛的電動自行車隨處可見。一旦與其它電動自行車或行人發(fā)生碰撞后,沖擊力較強,往往后果嚴重,損失較大。根據(jù)國家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關交通法律法規(guī),電動自行車應該在非機動車道行駛(如果沒有非機動車道則應該靠右行駛),而且時速不能超過15公里,在橫過機動車道時也應該下車推行,但電動自行車駕駛者都沒有遵守這些規(guī)定。2、制動性能較

17、差據(jù)不少市民反映,目前市場上出售的電動自行車,有部分制動性能太差,駕駛時經(jīng)常遇到剎車不靈現(xiàn)象。電動自行車車輪接觸地面面積小,穩(wěn)定性較差,剎車時摩擦系數(shù)小,制動距離長,如果不遵守交通法規(guī),與機動車發(fā)生碰撞的傷害后果更加嚴重。3、違章行駛電動自行車行駛中,經(jīng)常存在違反交通信號、占道行駛、逆行、不按規(guī)定讓行、酒后駕駛、等違章行為。4、交通安全意識淡薄騎車人對交通法規(guī)知識缺乏基本了解,自身交通安全意識普遍比較淡薄。在道路上行駛時,往往以騎自行車的習慣行駛,如突穿猛拐、爭道搶行、闖信號燈、隨意轉彎變道等。另外,電動自行車除了載人外,有些電動自行車主還用它來載貨,超重、超寬載貨的電動自行車在交通繁忙的路段

18、穿行,險象環(huán)生。5、銷售環(huán)節(jié)存在漏洞目前大部分電動自行車銷售點都沒有按國家規(guī)定對銷售的電動自行車設制限速措施,仍在銷售車速嚴重超標的電動自行車,電動自行車銷售點存在管理漏洞。據(jù)了解,價格一般在2000-3000元左右的電動自行車,有的時速可以達到40公里以上,遠遠超過了非機動車的時速標準。大部分電動自行車車主都認為,電動自行車要比摩托車安全,而且,電動自行車可以不用上牌,方便省事,又不用擔心違章,偶爾有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行為,還不用擔心記分和罰款。用一名電動自行車車主的話說:交了錢就可以上路。這些都成為市民喜愛并選擇電動自行車的主要原因。6、監(jiān)管不到位,處罰力度偏低對電動自行車超標銷售問題有關部門

19、監(jiān)管不夠到位,致使不合格電動自行車大量上路。從目前事故現(xiàn)場來看,很大一部分非機動車事故都與電動自行車有關,而且這個比例近年來呈上升趨勢。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明文規(guī)定,電動自行車屬于非機動車,因而管理中處罰力度偏低。而且大量的電動自行車處于無牌行駛狀態(tài),政府職能部門對電動自行車銷售點的監(jiān)管無法切實可行,不能從源頭上阻止不符合相關標準的電動自行車進入市場。六、預防措施如何對電動車實施有效管理,減少或消除由此帶來的交通安全隱患,確保交通安全、有序,是擺在相關職能部門面前一道急需解決的課題。應根據(jù)自身的環(huán)境特點和交通狀況,制定出符合實際的政策法規(guī),使電動自行車的銷售和管理有法可循,有法可依,堵

20、住管理漏洞,防止失控失管,給廣大市民營造一個安全有序的交通環(huán)境。1、登記上牌盡管電動車受到市民的歡迎,但電動車到底是機動車還是非機動車,仍然是讓市民和管理者尷尬的一個問題,也是電動車至今無法上牌的主要原因。近年來,很多市民反映電動車被盜現(xiàn)象嚴重。更為嚴重的是,由于電動自行車不需要上牌,也沒有實行登記制度,電子眼拍攝到的交通違法行為交警部門無從處罰,許多電動自行車駕駛者在沒有見到交警現(xiàn)場執(zhí)勤的情形下闖紅燈、亂轉向、逆行,有的釀成交通事故悲劇。電動車上牌既方便市民對已丟失電動車的認領,對二手車市場上的非法電動車買賣也能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對交通事故執(zhí)法部門來說,一旦電動車發(fā)生交通肇事后逃逸,受害方

21、只要記住號牌,追查肇事者的難度便會大大縮小,可以更好地開展交通肇事查處工作。但是盡管多數(shù)市民都贊成對電動車實行上牌管理,仍有不少市民對上牌管理表示一定的擔憂,大部分電動車車主認為,對電動車管理要重在效果和實用,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改善行車秩序,應根據(jù)我市交通環(huán)境實際情況,只有出發(fā)點正確,制定的管理措施才能合理。2、強制加裝限速器按有關規(guī)定,電動車的上路行駛速度要限制在每小時20公里以內。在我市電動車市場上,雖然有部分銷售的電動車出廠時已按國家規(guī)定裝配了限速裝置,但個別車主卻嫌車速太慢,私自將其限速裝置拆除,大大增加電動車行駛速度。殊不知,一旦電動車發(fā)生碰撞事故,高速行駛中產(chǎn)生的巨大慣力,沖擊力較強,讓事故發(fā)生的后果可想而知,對電動車進行限速勢在必行。3、對駕騎者嚴格年齡限制在我市街頭,經(jīng)??梢钥吹揭恍┤诉€沒有車高的小孩兒駕駛電動自行車,且車速飛快,存在極大事故隱患。試想,讓一個看上去人還沒有車高的小孩兒騎電動車上路,車速過快,由此產(chǎn)生的風險可想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