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觀察物體?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的一知識與技能知道在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確識別從不同位置觀察簡單物體的形狀。二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識別、想象、推理等活動,初步掌握全面、正確觀察物體的根本方法,開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在豐富的活動中初步體會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感受數(shù)學的和諧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二、目的解析這節(jié)課是學生在一年級認識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間方位之后,第一次接觸觀察物體的內(nèi)容,主要是引導學生用眼觀察、用口描繪、用心體驗,親身經(jīng)歷知識產(chǎn)生、形成和開展的過程,學會識別從前面、后面、左側面、右側面等不同方位觀察到的簡
2、單物體的形狀,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并為進一步學習立體幾何知識奠定根底。三、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認識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初步體會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教學難點:正確識別從不同側面觀察到的物體形狀。四、教學準備課件,四張熊貓玩偶圖片,每組一個熊貓玩偶、茶缸。五、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1.故事激趣1課件播放:“盲人摸象。2引發(fā)問題:同學們?yōu)槭裁从X得好笑呢?他們看到的大象真的不一樣嗎?3學生交流:這幾位盲人只摸到大象的一部分,所以說不出大象的全貌。2.提醒課題在生活中,我們該怎樣觀察物體,才有可能做出符合實際的判斷。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觀察物體。板書課題:觀察物體【設
3、計意圖】問題是探究的出發(fā)點,本課伊始,創(chuàng)設兒童熟悉的故事情境,旨在誘發(fā)學消費生問題意識,激活學生的思維,學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初步感受部分與整體的關系,不僅帶著愉快的心情進入新知的學習,而且為新知的學習奠定良好的起點。二觀察理論,自主建構將熊貓玩偶放在桌子中間,學生四人一組分前、后、左、右四個方位圍坐在四周。1.定位觀察,建立表象1首次觀察:每個學生均正對熊貓觀察。2組內(nèi)交流:你看到了熊貓的哪一面?是從哪個位置觀察的?3全班匯報:指定一組中的四位學生依次說說自己看到的熊貓是什么樣的,老師適時點撥。4設疑探究:你們看的是同一個熊貓玩偶,為什么看到的情況卻不一樣?2.全面觀察,豐富表象是這樣的嗎?接
4、下來我們換個位置觀察一下好嗎?1再次觀察:每組同學按順時針依次到其他三個位置進展觀察。2交流反思:你如今看到小汽車的哪一面?為什么和剛剛的一樣呢?3.重點觀察,深化表象1比照觀察:剛剛有兩個位置看到的熊貓的樣子好似差不多,請再到這兩個位置進展觀察。2質(zhì)疑辨析:你看到的熊貓左右個側面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3明確認識:引導學生根據(jù)熊貓右耳朵上戴的蝴蝶結進展區(qū)分,說明熊貓的臉、四肢伸向左邊還是右邊即可?!驹O計意圖】以學生熟悉的熊貓玩偶為直觀背景,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考慮、交流,學生的思維在情境活動中激發(fā),在想象活動中激活,在推理活動中建構,幫助學生建立明晰的表象,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運用做好充分的準備。三
5、運用表象,開展觀念剛剛我們在不同位置對熊貓進展了觀察,下面老師就來考考你。出例如1情境圖:1.情境模擬1看一看:對照情境圖,先請每組的四位學生都站到小明的位置上,看看小明看到的熊貓是什么樣的。再到小紅、小芳、小亮所站的位置看一看。2想一想:請學生靜靜地想一想上圖中的四位同學看到的圖是什么樣子的。2.運用表象1說一說:老師在黑板上分別貼出四個不同側面的熊貓圖片,學生說一說下面的圖分別是誰看到的,老師根據(jù)學生的答復在相應的圖片下板書四位同學的名字。2辨一辨:課件任意出示上圖中的一張熊貓照片,判斷是哪個座位上看到的,請快速站到相應的座位旁。3.自主遷移找一找:除了從前、后、左、右四個位置觀察,你還可
6、以從什么位置去觀察?又會看到什么?例如,從上面觀察,看到熊貓玩偶的頭頂。等等4.反思提升1啟迪反思:通過剛剛的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2歸納提升:同一物體,假如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板書: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狀不同?!驹O計意圖】通過情境模擬、方法遷移、想象推理等形式,幫助學生在活動中理解觀察者與熊貓之間的位置關系,從而較好地實現(xiàn)由實物到形狀圖的轉(zhuǎn)化,明確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對應關系,進而初步體會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建立空間觀念。四聯(lián)絡生活,應用拓展1.連一連1課件出示以下圖:教材第68頁“做一做2觀察推理:圖中的四位同學看到大卡車的哪一面?分別是右邊的哪幅圖?3獨立解答:學生各
7、自在書上連一連,然后匯報,同時課件顯示答案。2.站一站1自由觀察:每組組長將桌上的熊貓玩偶換成茶缸,每組同學圍著茶缸走一圈,邊走邊想每個位置觀察到的茶缸形狀是怎樣的?2活動判斷:課件分別出示茶缸前、后、左、右四個不同位置拍的四張圖片,學生想一想在哪個位置上能看到這一面,就馬上站到相應的位置。3.填一填1課件出示以下圖:教材練習十六第4題2想象推理:有三名學生分別站在3個序號所在的位置,為天安門城樓拍照,右邊的三幅圖分別是哪個位置拍的,請把相應的序號填在括號內(nèi)。3交流匯報:學生答復后顯示照片的序號。4.猜一猜1課件依次出示:電腦的反面圖、盤子的底面圖、茶壺的頂面圖、兔子的反面圖、儲蓄罐的側面圖、
8、鬧鐘的正面圖。2大膽猜測:可能是什么物體?分別是物體的哪個面?【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激活經(jīng)歷儲藏,經(jīng)歷應用數(shù)學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大膽猜測、合情推理使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充滿著智慧的挑戰(zhàn),負載著豐富的體驗,學會數(shù)學考慮,感受數(shù)學美。五全課總結,遷移延伸1.暢談收獲2.小結延伸同一物體,假如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今后在對待事物時,不能像“盲人摸象中的盲人那樣只憑某一方面的理解來判斷,這是不準確的,必須從事物的各個方面來觀察,才能全面地認識事物。其實,任何一門學科都離不開死記硬背,關鍵是記憶有技巧,“死記之后會“活用。不記住那些根底知識,怎么會向高層次進軍?尤其是語文學科涉獵的范圍很廣,要真正進步學生的寫作程度,單靠分析文章的寫作技巧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從根底知識抓起,每天擠一點時間讓學生“死記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豐富的詞語、新穎的材料等。這樣,就會在有限的時間、空間里給學生的腦海里注入無限的內(nèi)容。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從而收到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的成效。單靠“死記還不行,還得“活用,姑且稱之為“先死后活吧。讓學生把一周看到或聽到的新穎事記下來,摒棄那些假話套話空話,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篇幅可長可短,并要求運用積累的成語、名言警句等,定期檢查點評,選擇優(yōu)秀篇目在班里朗讀或展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血液制品質(zhì)量監(jiān)控技術-洞察分析
- 2023-2024學年江蘇省南通市某校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解析版)
- 2023-2024年項目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題含答案(培優(yōu)B卷)
- 2023年項目安全培訓考試題【培優(yōu)】
- 2023-2024年項目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題附參考答案【綜合題】
- 2024年企業(yè)主要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題及參考答案(綜合卷)
- 2023年-2024年安全管理人員安全教育培訓試題帶答案(精練)
- 2023-2024年項目部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題及答案考試直接用
- 音樂教育在線教學資源-洞察分析
- 心電監(jiān)護設備用戶體驗-洞察分析
- 課程思政專題培訓
- 食品買賣合同范本
- 心臟病專病中心申報
- 期末素養(yǎng)質(zhì)量檢測卷(試題)-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人教版
- 皮膚科銀屑病護理個案
- 2024年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與承建商之間的工程承包合同
- 語文-句子成分劃分名師公開課獲獎課件百校聯(lián)賽一等獎課件
- 班組安全爭先創(chuàng)優(yōu)競賽活動考核細則表
- 2024-2030年中國眼視光行業(yè)現(xiàn)狀態(tài)勢與未來前景預測報告
- 2024年教師資格考試初級中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數(shù)學試題及解答參考
-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豎式計算題大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