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薄層板的經(jīng)驗總結(jié)_第1頁
鋪薄層板的經(jīng)驗總結(jié)_第2頁
鋪薄層板的經(jīng)驗總結(jié)_第3頁
鋪薄層板的經(jīng)驗總結(jié)_第4頁
鋪薄層板的經(jīng)驗總結(ji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鋪薄層板的經(jīng)驗總結(jié)1.CMC-Na配置也比較重要,不能太稀了,不然硅膠的黏附性不好,鋪好的硅膠容易脫落.太稠了也不行,不容易和硅膠混勻2.CMC-Na與硅膠混合時注意比例,一般為30克硅膠加入100克0.3-0.5%的CMC-Na水溶液.如果鋪多了的話可以憑經(jīng)驗就能感覺到適合的程度.混合時最好朝一個方向研,這樣也不容易有氣泡3.鋪板的均勻.這也是關(guān)系到板好壞的重要方面.為了使薄層板硅膠均勻,鋪好后將玻璃板放在桌邊小心上下顛動,保證薄層板所以地方都一樣均勻.4.鋪板的厚度,個人所好有所不同.有的鋪得較厚,這種情況CMC-Na不能太稀,不然硅膠嘩嘩的掉.厚的板展開的時候慢些,但是點樣量可以多一些不

2、容易擴散.薄的板展開比較快,容易擴散點樣量宜少5.薄層板的活化.活化一定要鋪好板干了以后放到烘箱活化.干了是指看不到有水痕在上面.一般可以選擇晚上鋪板,早上的時候正好薄層板已干,可放進烘箱活化.為什么要完全干了才能活化,如果未完全干會導致活化的時候薄層板硅膠開裂. 一、手工鋪板是非常考驗你的耐力的事情,最好是找實驗室的GGJJMMDD們一起,一來速度快,二來大家儀器交流心得。1CMC-Na溶液必須配制的好,放置的也要很好,完全分層之后只能取上清液。上清液要澄清透明,時間太長的CMC-Na可能會發(fā)黃,如果有霉菌出現(xiàn)的話,絕對不能使用。2就是硅膠和CMC-Na溶液的比例可以適當?shù)恼{(diào)節(jié),根據(jù)你所需要

3、薄層板的軟硬來微調(diào)??梢砸粋€人研磨,一個人緩慢的倒CMC-Na溶液。研磨時最能考驗你的定力,我覺得你該找女生來磨,但是那種太文弱的不行。研磨時要順著一個方向,速度不宜快,要順著研缽的邊緣,觀察仔細,一定要把氣泡趕盡殺絕。研磨好的因改是均勻的,沒有氣泡,沒有固體的粉末類異物,溶液有一定的粘性。3鋪板,我覺得是各人各喜歡,可以順著板中間倒,也可以順著某個邊緣倒,倒時也要注意不能引入小氣泡??梢杂貌AО粢芤浩戒佋诓AО迳希槺阏f一句,玻璃板應該很干凈,沒有劃痕,沒有缺口,4個角要“健全”),如有需要,可以雙手10個指頭拖住玻璃板,有節(jié)奏的顛,使得硅膠分攤勻稱。尤其是4個角,容易高出玻璃板其他部位

4、,所以要格外注意。顛好的板,表面看上去要光滑平整,沒有氣孔。鋪好的板,要找個干凈的地方放置晾干,這個過程也是耐心的等著它,請勿打擾!自然晾干后,活化一下(105攝氏度40分鐘左右),置于密封的干燥器保存。最后想說一下,如果你鋪板目的是做分析用的話,肯定得很仔細用心。如果僅是天然藥化那種粗略檢查過柱子得到的餾分純度,那就沒有必要這么復雜了,也就是說速度可以快點,板的要求也沒有必要這么高!自己多看看人家怎么鋪的,練練手,肯定就成高手了! 二、樓上的講得很好,我再補充兩點切身體會:(1)CMC-Na溶液煮了以后不能再用冷水兌,否則,幾天以后就會變綠,起霉。(2)如果有抽濾裝置你可以直接把CMC-Na

5、溶液濾過,就可以不必等它沉淀再取上清液了(嘿嘿,我是急性子),還有兩個好處一是節(jié)省CMC-Na溶液,二是倒濾過的CMC-Na溶液的時候不必擔心會把下層的不溶物倒出來了?。?三、本人的工作經(jīng)驗:薄層層析制板1. 配制4%5%的羧甲基纖維素(CMC):稱取CMC,溶于冷水中,邊加熱邊攪拌,直至成為清澈、透明的溶液。2. 40%硅膠:按CMC溶液的量、按40%的比例稱取薄板層析硅膠,倒入大研缽中,與CMC溶液混合,充分研磨成均勻糊狀。3. 加入幾滴乙醇或丁醇,可起到消泡的作用。4. 將載玻片置于平臺上,用藥匙舀取糊狀硅膠,均勻地鋪在載玻片表面。5. 自然干燥后,放入烘干箱烘12小時以上。再在1051

6、10活化,活化時間為0.51小時,冷卻后即可使用。 四我也來談一下自己的一點經(jīng)驗吧。CMC-Na:硅膠為2.5:1較好,樓上師兄說的3:1應該也可以,但是硅膠配的過稀時后果很嚴重,板子在晾干時會出現(xiàn)許多裂縫,象萬壽菊樣的開花狀,完全不能用。此乃本人的慘痛經(jīng)歷,當時不知道是硅膠過稀的原因,還以為冬天太冷板子給凍裂了,又作了一批放在暖氣房,還是照裂不務。浪費了整整一瓶GF254?。ㄗ龅氖侵苽浒逵昧枯^大)。 有個問題至今不明白,請教各位大蝦,晾干的板子放在烘箱里怎么全炸裂了,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板子炸裂。 樓上的兄弟,我也有過同樣的遭遇。當時板子鋪得太厚,后來加長研磨的時間就好了。 首先我想說的是手工

7、鋪制的板子,只適宜于定性分析,不宜于分離定量。手工鋪板的要點我認為有如下幾點:1.手工鋪制的板子常用的有:硅膠G板和硅膠CMC板。前者是煅石膏(石膏經(jīng)140烘烤34小時)與硅膠按11.3:10混合均勻。每份硅膠G加水23份調(diào)成糊狀,即可使用。后者的操作各位大蝦已有論述。2.載板要求平滑清潔。在使用前一定要處理干凈,用洗滌液或肥皂水洗滌,再用水沖洗干凈,烘干;3.CMC-Na要用蒸餾水為溶劑,加熱溶解后,放冷,最好濾過使用;消泡劑可直接與CMC-Na溶液混合使用;4. 我在做時,先在研缽中加CMC溶液,再加硅膠,按同一方向研磨,這樣更容易調(diào)勻不易包埋硅膠顆粒;稠度以用研棒粘取,成連珠狀不成線狀下

8、滴為好;配制時遵循現(xiàn)配現(xiàn)用、少量多次的原則,因其易干影響鋪制效果。 薄層色譜法實踐技巧 目的: 1. 藥典:薄層色譜法系將供試品溶液點于薄層板上,在展開容器內(nèi)用展開劑展開,使供試品所含成分分離,所得色譜圖與事宜的對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譜圖對比,并可用薄層掃描儀進行掃描,用于鑒別、檢查或含量測定。 2. 如果你是做鑒別的話,薄層的系統(tǒng)適用性主要是做檢測限和分離度; 3. 如果你是做含量測定,比如說用薄層掃描法,薄層的系統(tǒng)適用性應該做線性范圍、同板精密度、異板精密度、回收率; 4. 手工鋪制的板子,只適宜于定性分析,不宜于分離定量; 5. 化學藥一般是作有關(guān)物質(zhì),需要一定的載藥量,所以要適當增加厚度

9、; 6. 中藥一般較難分離,需要薄板,以增加分離度; 7. 手工鋪制的板子常用的有:硅膠G板和硅膠CMC-Na板。前者是煅石膏(石膏經(jīng)140烘烤34小時)與硅膠按11.3:10混合均勻。每份硅膠G加水23份調(diào)成糊狀,即可使用。后者的操作各位大蝦已有論述。 8. 如果你鋪板目的是做分析用的話,肯定得很仔細用心;如果僅是天然藥化那種粗略檢查過柱子得到的餾分純度,那就沒有必要這么復雜了,也就是說速度可以快點,板的要求也沒有必要這么高; 9. 單純的手鋪板,技巧要求很高的,如果有鋪板器(也是完全手動的那種),鋪出的板子基本上可以保證均一的。 10. 要噴硫酸乙醇并定量的最好鋪水板;鋪水板是最考技術(shù)的,

10、主要是碾磨技術(shù),大家可以探討一下; 11. 硫酸乙醇顯色作定量分析的品種,但凡加了CMC-Na的板都易烘糊,尤其是溫度高于100度時,后改用不加CMC輔的水板來作,就不會有烘糊現(xiàn)象,故也可推論CMC易于與硫酸起糊化反應。感覺輔水板關(guān)鍵是硅膠G與水的比例要達1:3.5左右,而且研磨后要盡快涂布,不能易于凝固而難于涂布。 展開: 12. 藥典:展開容器 應使用適合薄層板大小的玻璃制薄層色譜展開缸,并有嚴密的蓋子,底部應平整光滑,或有雙槽。上行展開一般可用適合薄層板大小的專用平底或雙槽展開缸,展開時須能密閉。水平展開用專用的水平展開缸。 13. 藥典:將點好樣品的薄層板放入展開缸的展開劑中,浸入展開

11、劑的深度為距原點5mm為宜(切勿將樣點侵入展開劑中),密封頂蓋,待展開至規(guī)定距離,除另有規(guī)定外,一般為815 cm,溶劑前沿達到規(guī)定的展距,取出薄層板,晾干,按正文項下的規(guī)定檢測。 14. 展開劑的選擇(分離單體): (1)粗分,也就是當你的樣品極性范圍比較大的時候,可以直接采用極性較小的流動相。然后將前沿、原點以及前沿及原點間的硅膠分別刮下,提取。這樣,樣品就被分為幾個部分,而各個部分的極性相差也比較小了。然后再將這幾部分分別進行下面的細分TLC。 (2)細分。經(jīng)過粗分之后,我們一般對各個部分的極性都能夠做到心中有數(shù)了。比如,被沖到前沿的樣品,要采用更小極性強度的流動相,而死吸附部分,則需要

12、較大強度的流動相。 我們在初步確定了流動相的極性強度之后,可以自己設(shè)計幾個溶劑系統(tǒng)。在選擇流動相的組成的時候,可以參考snyder的溶劑分類,從質(zhì)子受體,質(zhì)子給體和偶極作用的溶劑中各選擇一種,然后再選擇一個強度調(diào)節(jié)劑。當然,也可以參考文獻中采用的流動相。選好了要用的流動相,就可以根據(jù)我們初步確定的極性強度得到流動相的配比了(如果是二元流動相的話)。如果是三元及以上的流動相,可以采用Glajch和Youngstrom的七種溶劑系統(tǒng)的方案進行選擇流動相的配比。然后從中選擇分離效果比較好的組合。 最開始可以采用微量圓環(huán)法(將樣品點在中間,然后將流動相用毛細管從原點向圓周擴散)和小板實驗法來摸索,然后

13、再應用于大的制備TLC。 我也曾直接采用圓環(huán)法,也稱為環(huán)形展開,來進行制備的。本來是應該有專門的U形展開室來展開,但是因為我們這里沒有這個設(shè)備,所以我一般采用簡易的方法:即將樣品點在中央,然后用尖頭的滴管源源不斷的向圓心滴加流動相的。樣品會分出不同的同心圓而得到分離。這樣的好處有三:(1)只要操作小心,各個同心圓真的就非常圓,即不會出現(xiàn)線性層析中的邊緣效應等。(2)分離效果更好,拖尾現(xiàn)象小于線性層析。(3)由于圓心式展開的Rfc是線性展開的Rf的平方根,要大于線性展開的Rf,所以分的更開。弊端在于將各個組分從板上刮下的時候需更小心才不會使之混雜。 15. 當展開劑極性差別很大時,特別是極性大的

14、成分所占比例很小時,往往會出現(xiàn)溶劑脫混現(xiàn)象。在這種情況下,展開槽 飽和與不飽和差別沒有顯著性差異,薄層板上往往會出現(xiàn)類似分層的現(xiàn)象,所以只有換展開系統(tǒng)來調(diào)整。 16. 甲醇用量較小,而甲醇又易揮發(fā),容易產(chǎn)生邊緣效應,要特別注意展開劑的平衡和層析缸的密封。 17. 如果經(jīng)過一次展開后,展開槽內(nèi)仍剩下足夠的展開劑,可以展開第二塊板子嗎? 個人認為最好不要。一般來說為得到較好的分離效果,應先飽和一下,第二次使用如果還要飽和就會造成另一側(cè)殘留的展開劑附著在板子上,造成影響。而且有機溶劑一般較易揮發(fā)。 18. 自己手鋪的薄層板怎么都沒有買來的高效板好用,用過之后也可以用極性大些的展開劑將展開的點,二次展

15、開跑過,這樣就可以重復利用了。 顯色: 19. 藥典:顯色裝置 噴霧顯色要求用壓縮氣體使顯色劑呈均勻細霧狀噴出;浸漬顯色可用專用的玻璃器皿或用適宜的玻璃缸代替;蒸氣熏蒸顯色可用雙槽玻璃缸或適宜大小的干燥器代替。 20. 說關(guān)于薄層板加熱變黑的問題,其實很容易解決:當噴完顯色劑后不用在放烘箱里烘了,可以用電吹風在板子背面吹吹就能顯色了。我們實驗室里一般都采用此法,簡便、快潔如果一非想使用烘箱烘的話,一定要用帶玻璃窗的,當看到顯色了就取出,不然不好控制顯色時間,時間過長,CMC容易碳化變黑。 21. 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薄層版變黑與CMCNa的濃度過大有關(guān),如果你留意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當顯色劑中有濃硫酸時

16、,加熱時間稍長就會變黑(其他顯色劑是沒事的),我老師說這是因為濃硫酸把CMCNa炭化了,其實這種情況你只要適當降低CMC-Na的濃度就可以了,當然如果不加CMC-Na的話容易把板弄破。 22. 顯色劑:稱取100mgDC紅色19號(染料索引號No 45170)溶于150ml二乙醚、70ml 95乙醇和15ml水。此溶液可保存一周。薄層板噴布顯色劑R6后,立即在366nm下觀察和記錄。 問題與應用: 23. 板子會裂口,一則可能是因為硅膠的比例太大,二則可能是,板子要在常溫下晾干后,再在烘箱中活化。如果鋪完不久就在較高溫度下,裂口的幾率就比較高的。 24. 板鋪好后,自然涼干最好,一定是要從玻板

17、后看也是干的,注意一定要放平,最好控制空氣流動;然后再放到烘箱中活化,這樣就不會有裂開的現(xiàn)象了; 如果直接鋪好后或者只是硅膠表面是干的,放進烘箱都會有裂開的。 25. “晾干的板子放在烘箱里怎么全炸裂了,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板子炸裂?!?你的板沒有完全干透,表面看是干了,但是最中間的沒有干,所以你直接放入105度的烘箱烘,當然會炸裂了,所以應該先用低溫大約40度左右烘30分鐘左右,再用105度活化,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26. 板子炸裂也可能是CMC-Na中有絮狀沉淀所致。 27. 但凡加了CMC的板都易烘糊,尤其是溫度高于100度時,若改用不加CMC輔的水板來作,就不會有烘糊現(xiàn)象,但不加CM

18、C輔的板又太軟,點樣時容易點出洞,有個好辦法是將CMC的濃度調(diào)至0.1%,這樣就不易烘黑的。 28. 系統(tǒng)適用性:如果你是做鑒別的話,薄層的系統(tǒng)適用性主要是做檢測限和分離度。 如果你是做含量測定,比如說用薄層掃瞄法,應該做線性范圍,同板精密度,異板精密度,回收率。 CMC-Na溶液的配制: 29. 藥典規(guī)定CMC-Na濃度為0.20.5,實際操作中0.40.5最為實用;CMC-Na溶液的溶劑應用蒸餾水,以盡量減少污染。 30. 配制CMC-Na溶液,根據(jù)實際經(jīng)驗一般將溶液濃度配成0.3%,需要鋪厚板可配成0.5%左右,薄板可配成0.2%即可。CMC-Na溶解最好是自然溶解(濃度不是太高),也可

19、在水浴中加熱促溶(用時還是過濾一下好,避免鋪出的板子有麻坑)。 31. 配制CMC-Na溶液時,可以先量取好蒸餾水,再將稱量好的CMC-Na均勻撒在水中,用玻璃棒攪拌,如果操作的好的話可以不用加熱都能溶解的很好;當溶解完全后,應該抽濾一下,這樣鋪的板子很均勻,不過濾會因為一些肉眼看不到的不溶物混入,這樣鋪的板子會出現(xiàn)許多小顆粒; 32. 第一個關(guān)鍵的地方,你的CMC-Na溶液必須配制的好,放置的也要很好,完全分層之后只能取上清液。上清液要澄清透明,時間太長的CMC-Na可能會發(fā)黃,如果有霉菌出現(xiàn)的話,絕對不能使用; 33. 如果有抽濾裝置你可以直接把CMC-Na溶液濾過,就可以不必等它沉淀再取

20、上清液了(嘿嘿,我是急性子),還有兩個好處一是節(jié)省CMC-Na溶液,二是倒濾過的CMC-Na溶液的時候不必擔心會把下層的不溶物倒出來了。 34. 在CMC-Na的溶解過程中,可以使用可進行加熱操作的磁力攪拌器,大概攪拌5小時,應該可得到滿意的效果。而且這樣就可以使CMC-Na溶解,并且溶液更澄清; CMC-Na后處理,很多人說是過濾,或者抽濾,我覺得可能速度很慢,而且又容易浪費。我的做法是離心,5000rpm離心20min。倒出上清液,(非常清,也同時消除了過濾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污染)。更難能可貴的是,我可以收集下面沒有充分溶解的CMC-Na。繼續(xù)加到水中,還可以配制。 35. 配制4%5%的羧

21、甲基纖維素(CMC):稱取CMC,溶于冷水中,邊加熱邊攪拌,直至成為清澈、透明的溶液。 36. 有個辦法過濾CMC-Na溶液,在布氏漏斗上平鋪薄薄一層脫脂棉,千萬保證每個小孔都沒漏掉哦!用蒸餾水潤濕脫脂棉,啟動真空泵,抽緊后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倒CMC-Na溶液了,保證濾過的溶液澄清透明,而且長時間放置不沉淀。 37. CMC溶液的濃度0.3-0.7% 比較合適,濃度高了將來顯色時如果有加熱過程稍不小心板子容易發(fā)黑,濃度低了鋪出來的板子不結(jié)實,輕輕一碰就掉渣,不好保存,而且點樣時會很緊張,容易出洞; 38. 先將CMC-Na溶解完全,可將溶解成所需濃度加熱后超聲處理,再抽濾,可很快得到上清液 39

22、. CMC-Na煮沸大概30分鐘或更久的,其實這個過程很慢。千分之3。過濾一下,抽濾最好。要放冷。 40. 制備CMC-Na時,我的方法是將CMC-Na加入沸騰的水中,慢加快攪,防止成團,完全溶解之后,自然沉降或者是抽濾(建議不用濾紙,太慢了,脫脂棉是個不錯的選擇)。 41. 對于CMC-Na溶液的配置,我認為最好提前幾日配好,放置再用。配置時可用超聲分散,對少量沒有立即溶解的,放置后會逐漸消失。 42. CMC-Na要用蒸餾水為溶劑,加熱溶解后,放冷,最好濾過使用;消泡劑可直接與CMC-Na溶液混合使用; 43. 如是鋪CMC-Na的薄層板,先將CMC-Na溶解完全,可將溶解成所需濃度加熱后

23、超聲處理,再抽濾,可很快得到上清液。 44. 關(guān)于CMC-Na的配制我覺得還要說一點就是: 這個東西也算是一種高分子材料,而高分子材料的溶解必然都會有一個溶脹,溶解的過程,所以配制的時候,應該將稱好的CMC-Na少量的撒在水的表面,讓其自然沉降,注意要散開平鋪,這樣能夠充分浸潤,使其溶脹,之后可以置于水浴鍋內(nèi)加熱溶解;當然如果你不是很急著用的話也完全可以,直接用水泡著放那,估計十天半月的也可以用了。 45. CMC-Na的溶解需要煮?藥檢所的老師用一個大缸子裝水,按比例加入CMC-Na,讓他自然溶漲、溶解,臨用前用漏斗,加脫脂棉,濾過即可; 46. 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薄層版變黑與CMCNa的濃度過

24、大有關(guān),如果你留意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當顯色劑中有濃硫酸時,加熱時間稍長就會變黑(其他顯色劑是沒事的),我老師說這是因為濃硫酸把CMCNa炭化了,其實color=blue=這種情況你只要適當降低CMC-Na的濃度就可以了,當然如果不加CMC-Na的話容易把板弄破; 47. CMC-Na溶液煮了以后不能再用冷水兌,否則,幾天以后就會變綠,起霉。 48. CMC-Na完全溶解后,用布氏漏斗過濾。 玻板: 49. 選擇合適的薄層板(如:20×10 cm),清潔干凈(先用洗手液或洗衣粉清洗,再用自來水沖洗干凈,接著用蘸有乙醇的棉花擦拭干凈,最后把板吹干或烘干),放置于清潔處,備用。 50. 玻璃

25、板應該很干凈,沒有劃痕,沒有缺口,4個角要“健全”。 51. 載板要求平滑清潔。在使用前一定要處理干凈,用洗滌液或肥皂水洗滌,再用水沖洗干凈,烘干。 52. 清洗玻璃板相當重要,切記要清洗得相當干凈,不然會在鋪板中產(chǎn)生小氣孔。 53. 薄層板最好用洗潔精浸泡12小時,這樣比較容易清洗,清洗后薄層板依柱豎起,半小時即可晾干。 54. 板子一定要洗干凈,用適中濃度的鹽酸浸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55. 板要絕對干凈。 總結(jié):完整、平滑、清潔! 研磨: 56. 硅膠和粘合劑的比例不用固定,稀點鋪薄板,稠點鋪厚板,以目的決定比例。 57. 硅膠的研磨,當然是一個方向了,可以適量的加入一定量的無水乙醇或丙

26、酮來消泡,也可以適當攪拌后放在干凈容器內(nèi)超聲,效果都是不錯的。手工鋪硅膠的用量一般10×20 cm的約34克,硅膠和CMC-Na的用量一般是1:2.83,具體根據(jù)要鋪板子的厚度和CMC-Na的濃度決定。 58. 40%硅膠:按CMC溶液的量、按40%的比例稱取薄板層析硅膠,倒入大研缽中,與CMC溶液混合,充分研磨成均勻糊狀。 59. 先在研缽中加CMC溶液,再加硅膠,按同一方向研磨,這樣更容易調(diào)勻不易包埋硅膠顆粒;稠度以用研棒粘取,成連珠狀不成線狀下滴為好;配制時遵循現(xiàn)配現(xiàn)用、少量多次的原則,因其易干影響鋪制效果。 60. 硅膠和CMC-Na溶液的比例可以適當?shù)恼{(diào)節(jié),根據(jù)你所需要薄層

27、板的軟硬來微調(diào)。可以一個人研磨,一個人緩慢的倒CMC-Na溶液。研磨時最能考驗你的定力,我覺得你該找女生來磨,但是那種太文弱的不行。研磨時要順著一個方向,速度不宜快,要順著研缽的邊緣,觀察仔細,一定要把氣泡趕盡殺絕。研磨好的因改是均勻的,沒有氣泡,沒有固體的粉末類異物,溶液有一定的粘性。 61. 硅膠的濃度要適中。太稀鋪板時易淌出,同時延長板的干燥時間;太稠,流動性不好,鋪板是靠其流動性的,同時也很可能在沒鋪好前凝固。 62. 建議硅膠應配制成偏稀的狀態(tài),這樣鋪制更容易,不必辛苦地顛好久,而且可多可少,可薄可厚。 63. 我的經(jīng)驗是CMC-Na與硅膠配成 3:1比較合適,CMC-Na用千分之三

28、到千分之五,硅膠濃度稍大一些或小一些也行,但不能太低,否則板子邊緣會凹凸不平。 64. CMC-Na:硅膠為2.5:1較好,樓上師兄說的3:1應該也可以,但是硅膠配的過稀時后果很嚴重,板子在晾干時會出現(xiàn)許多裂縫,象萬壽菊樣的開花狀,完全不能用。 65. 充分磨好硅膠,后,再邊磨邊加CMC-Na溶液;鋪的時候,如果慢且多,那么有時會干了,你還要邊磨邊放點CMC-Na溶液。 66. 研磨時防止氣泡可以加少量的乙醇或者丙酮;加入幾滴乙醇或丁醇,可起到消泡的作用。 67. 加長研磨的時間,勿太厚,避免板子炸裂。 68. 超聲的排氣效果很好。 69. 0.4 CMC-Na溶液(1:3)置研缽中,朝一個方

29、向慢慢研細約1015分鐘,10g吸附劑加入3滴95乙醇以驅(qū)趕氣泡; 70. 硅膠的研磨時間:如果嚴格規(guī)定的話,需在一分鐘內(nèi)完成,從加入CMC溶液到吸附劑中至涂布結(jié)束,應在四分鐘內(nèi)完成 71. 硅膠與CMC-Na溶液的比例根據(jù)硅膠型號的不同而不同:硅膠或硅膠GF254比例一般為1:2 1:3,硅膠H或硅膠HF254比例一般為1:3 1:4。 72. 研磨的時候確實需要沿一個方向研,不要敷衍 73. 硅膠研磨要充分,防止氣泡。 74. 實在怕有氣泡,可以超聲一下。 鋪板: 75. 藥典:薄層板制備 除另有規(guī)定外,將1份固定相和3份水(或加有黏合劑的水溶液)在研缽中向一方向研磨混合,去除表面的氣泡后

30、,倒入涂布器中,在玻板上平穩(wěn)地移動涂布器進行涂布(厚度為0.20.3 mm),取下涂好薄層的玻板,置水平臺上于室溫下晾干,后在110 烘30分鐘,即置有干燥劑的干燥箱中備用。使用前檢查其均勻度(可通過透射光和反射光檢視)。表面應均勻,平整,無麻點、無氣泡、無破損及污染。 76. 薄層板的厚度:如果定性分析,一般厚度以.25 mm為好;如果要分離制備少量的純物質(zhì)時,厚度應稍大一些,常用的為0.5 mm0.75 mm,甚至有1 mm2 mm的。 77. 鋪板,我覺得是各人各喜歡,可以順著板中間倒,也可以順著某個邊緣倒,倒時也要注意不能引入小氣泡??梢杂貌AО粢芤浩戒佋诓AО迳?,如有需要,可以雙

31、手10個指頭拖住玻璃板,有節(jié)奏的顛,使得硅膠分攤勻稱。尤其是4個角,容易高出玻璃板其他部位,所以要格外注意。顛好的板,表面看上去要光滑平整,沒有氣孔。 78. 將薄層用硅膠粉稱定加入3倍量的CMC-Na溶液,研磨均勻(勻速一個方向)成糊狀(我用1分鐘左右),不要靜置迅速將涂料倒于備好的玻璃板(事先清洗干凈,不可有污漬、水滴。)自上而下自然流注鋪于玻璃板,倒量為距離邊緣3厘米左右即可(鋪厚板用量適當多些,薄板量少些),然后用研缽棒涂布玻璃板上。顛板(上下左右或傾斜根據(jù)板的涂布情況而定)。鋪好的板要選擇一個水平、通風的平臺放置,不可落上灰塵。 79. 依據(jù)薄層板使用需要,將適量研好的吸附劑倒到薄層

32、板上,先用小錘將吸附劑蕩勻,傾斜層析板,使吸附劑流至層析板一側(cè),待吸附劑蓄積一定量后,再反向傾斜層析板,使吸附劑回流;然后是另外兩個方向,重復上述操作,后輕顛幾下薄層板即可。 80. 將吸附劑制備好后,直接將適量傾倒于玻板的中央處,接著用研棒輕輕將吸附劑溶液向四周攤勻,然后開始顛玻板;顛的時候可要注意啦:一定要輕輕的顛,從玻板的一頭顛到另一頭,然后反過來進行。重復幾次即可。 81. 將研好的糊糊倒在干凈的板上,我一般是從中間一次性倒下去,然后用左手托板,輕輕傾斜,使糊糊向板邊緣流動,右手拿研棒將沒鋪到的地方涂均勻,但要注意研棒在接觸糊糊一直到最后涂抹均勻才能離開板,一旦提起就不能再去涂抹,否則

33、會留下痕跡。涂抹結(jié)束后,就顛板啦,我的經(jīng)驗是顛的幅度不易大,但頻率可以快些。 82. 顛板。此過程要與前面步驟連續(xù)進行,且不宜久顛,以保證顛好后硅膠還有一定的流動性,放置到平臺時仍可以靠自身流動修正顛板及移動所產(chǎn)生的不均。 83. 將載玻片置于平臺上,用藥匙舀取糊狀硅膠,均勻地鋪在載玻片表面。 84. 鋪板時,用的硅膠量要掌握好。 85. 將硅膠倒入在盛有CMC-Na溶液的研缽中,CMC-Na溶液的濃度不宜過高,研磨均勻,大約5-10分鐘,用研棒粘取,成珠滴為好,鋪板,兩面顛簸至平放置平臺上。 86. 載玻片的涂布:將干燥后的載玻片兩片夾在一起,沉浸入糊狀物中,使在載玻片上形成固體層為了浸蕉一

34、對載玻片,用你的指間夾住載玻片的一端,并盡可能地向下進入所提供的糊狀物中當載波片一浸入糊狀物中后,立即以快而平穩(wěn)的速度將其拉出,并讓過量的糊狀物滴回小心的分開載玻片,放到水平臺上,干燥(注意:糊狀物一定要均勻;要迅速拉出載玻片,大多數(shù)人拉得太慢) 87. 研磨硅膠時,我一般取30 g硅膠H,加入的CMC-Na 100 ml,研磨,當將研棒提起時,硅膠象成溜似的滴下為正好。 88. 鋪完板后,最好將兩邊的邊緣修理一下,并且各個邊緣都要擦干凈,這樣可以避免跑歪。 89. 邊緣壞一點可以用刀子刮去整齊的一條。 晾干: 90. 對鋪好的板要選擇平整的地方,自然干燥,不易人為強制干燥。干燥后再活化,否則

35、板會開裂。 91. 鋪好的板,要找個干凈的地方放置晾干,這個過程也是耐心的等著它,請勿打擾。 92. 板鋪好后,自然涼干最好,一定是要從玻板后看也是干的,注意一定要放平,最好控制空氣流動。 93. 板子鋪好之后一定要放在平面上陰干(一定是陰干,不然你會后悔的),如果看熒光最好是找一個比較干凈的房間,不然熒光下板子上會有很多點點。 94. 要等陰干且透后才能放入烘箱干燥活化時。還有一點,鋪板和涼板時周圍的環(huán)境要好,桌面要干凈,最怕是有粉塵,如有粉塵落在未干的板上可就慘了,定量不行,可以定性,但不好看。 95. 自然干燥后,放入烘干箱烘12小時以上。 96. 薄層板鋪好后一定要放置在平的臺面上,否

36、則難保證板面硅膠的厚度均勻。 97. 鋪制好的薄層板先讓其稍干后,即看不出有明顯的水印,放入烘箱內(nèi)用50度以下的溫度并開鼓風干燥30分鐘,再升溫干燥至干,注意升溫過快在使用的過程中有可能發(fā)生起層的現(xiàn)象,不利于分離,以上方法經(jīng)本人兩年多的實踐,效果較好且耗時又不太長。 98. 置平整處過夜自然晾干;如使用較急亦可60烘干。 活化:99. 活化的目的是除去水分。 100. 自然晾干后,活化一下(105攝氏度40分鐘左右),置于密封的干燥器保存。 101. 再在105110活化,活化時間為0.51小時,冷卻后即可使用。 102. 厚板在活化時容易裂,考慮到化學藥相對容易分離,所以降低活化溫度,自然晾

37、干后,40或60攝氏度的烘箱中23小時即可,干燥器中保存。 103. 用于分離中藥的薄板需要活化,活化后要立即使用,可以稱熱點樣飽和,不然空氣中的水分會導致你作無用功,使得吸附色譜轉(zhuǎn)為分配色譜。 104. 薄層烘干的時候最好不要在帶鼓風的烘箱中烘,容易起皺,或者破裂。 點樣: 105. 藥典:點樣器 一般采用微升毛細管或手動、半自動、全自動點樣器材。 106. 藥典:除另有規(guī)定外,在潔凈干燥的環(huán)境中,用點樣器點樣于薄層板上,一般為圓點狀或窄細的條帶狀,點樣基線距的底邊1520 mm,高效板一般基線距底邊810 mm,圓點狀直徑一般不大于3 mm,高效板一般不大于2 mm;條帶狀寬度一般為510

38、 mm。高效板條帶寬度一般為48 mm,可用專用半自動或自動點樣器械噴霧法點樣。點間距離可視斑點擴散情況以不影響檢出為宜。一般不少于8 mm,高效板供試品間隔不少于5 mm。點樣時必須注意勿損傷薄層板表面。 107. 點樣,可以用進樣器,也可以用定量毛細管(有點貴啊,5ul的2塊多一根),點樣時盡量使點小且圓整,盡量不要破壞板子。 108. 毛細管點樣,點樣量不能控制。你可以到藥店買12ml的注射器作為點樣器,可以滿足TLC鑒別的要求,而且很便宜哦! 109. 點樣,我上學的時候,老師用比較便宜的進樣器(大約10幾塊錢吧,10l即可),將針尖打磨圓滑,老師好像是用銼一點一點銼的,這樣點樣的時候

39、樣品溶液不容易沿針尖上行(甲醇溶液都這樣),并且針尖不會刺破已經(jīng)鋪好的薄層板。現(xiàn)在,我和師兄都是實行的這個辦法,還是比較實用的,點樣量可以精確到0.5?l。當然,點樣的時候手不能抖動,動作要輕 110. 要磨平微量進樣器的針尖,簡單的方法就是,在展缸的蓋子上輕磨(當然是靠近中間部分),就很快能解決問題 ,且很平滑。 111. 關(guān)于點樣:我們一直都用液相平頭進樣針,10 ul就夠了,如果點樣量低于1ul的話,就用氣相進樣針。都可以很好的控制點樣量,且斑點也可以滿足要求。速度也快??梢员苊饷毠芟瓤旌舐拿 ?112. 用定容毛細點樣管:5 ul ,2 ul,1 ul。 113. 對于點樣我也有

40、些心得。原來有專門的點樣管,是10 ul規(guī)格的,是點10 ul的好說,反正點完就是了,但要點5ul或更少,那就全憑眼力了,做得是一點把握沒有啊,但還得點,呵呵。自從發(fā)現(xiàn)可以用微量進樣器后,不僅可以控制的得心應手,不會因為一按不穩(wěn)把藥液給全點上去導致斑點過大,還可以重復利用節(jié)省開支,重要的是還環(huán)保。呵呵!提倡廣大的兄弟姐妹也用微量進樣器替代塑料的點樣管,經(jīng)濟又好用。 平衡與飽和: 114. 藥典:展開前如需要溶劑蒸氣預預平衡,可在展開缸中加入適量的展開劑,密閉,一般保持1530分鐘,溶劑蒸氣預平衡后,應迅速放入載有供試品的薄層板,立即密閉,展開。如需使展開缸達到溶劑蒸氣飽和的狀態(tài),則須在展開缸的

41、內(nèi)側(cè)壁上貼二條與缸一樣高、寬的濾紙條,一端浸入展開劑中,密封頂蓋,使系統(tǒng)平衡或按正文規(guī)定操作。 115. 飽和也非常重要,邊緣效應很嚴重的不妨用下端浸在展開劑中的濾紙貼在展開缸的內(nèi)壁,這樣飽和效果會好一些。 116. 在層析缸口涂適量凡士林,增加密封性。 117. 層析缸在展開前最好平衡一個小時左右,讓里面的展開劑平衡。也可以在兩邊放濾紙條,增加展開劑的散發(fā)面積,減少邊緣效應。 118. 以展開劑邊緣效應的大小,確定展開劑平衡時間的長短,一般平衡時間在30分鐘即可。 小型薄層色譜在藥物合成中的使用方法經(jīng)驗總結(jié) 薄層色譜法(TLC,thin-layer chromatography)是一種在鋪成

42、薄層的固體上進行的平面色譜方法, 由俄國學者NAIzmailov等在1938年首次報導。但直到1956 年德國學者E1Stahl較完整地發(fā)展了這個方法,TLC才得到廣泛重視和研究,成為色譜法的一個重要分支,處于活躍和發(fā)展狀態(tài)。EStahl因此項工作獲得IUPAC的Talanta(分析化學)大獎。薄層色譜(TLC)和高效液相色譜(HPLC)具有相同的分離原理,是依據(jù)不同物質(zhì)在流動相與固定相之間的吸附和解吸速率不同來進行物質(zhì)的分離。薄層色譜與紙色譜、柱色譜等屬于傳統(tǒng)分析;高效液相色譜、質(zhì)譜、氣譜等屬于儀器分析。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儀器分析漸漸取代傳統(tǒng)分析,現(xiàn)已成為主流。儀器分析在精密性、準確性、連續(xù)性

43、、重現(xiàn)性等方面,有著傳統(tǒng)分析達不到的優(yōu)點。例如定量分析多組分有機混合物,或者在有標準品的情況下確定未知物時, HPLC法與TLC法比較,具有準確度高、重現(xiàn)性強的優(yōu)點。但是和傳統(tǒng)分析比較,儀器分析主要的弱點就是不靈活,必須按照固定的程序操作,更改條件比傳統(tǒng)方法繁瑣得多。其次是成本高的問題,先期投入大、人員培訓周期長、運行維護的人力、物力費用高。相反,這些正是傳統(tǒng)分析的優(yōu)點。因此,在普通的有機合成、精細化工實驗室,傳統(tǒng)分析仍不可完全被代替,其優(yōu)勢在于靈活多變、應用方便、成本低廉。TLC法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對外交流增多,很多實驗室已采用商品化的薄層板,如滌綸片基硅膠板。商品化硅膠板和自制

44、硅膠板相比,具有性能穩(wěn)定、重現(xiàn)性高的特點,可進行半定量分析1。 總之,與經(jīng)典的柱上色譜,常用的氣相色譜、紙上色譜,以及較近發(fā)展起來的高效液相色譜比較,TLC有以下特點:1) 設(shè)備簡單,操作方便;2)快捷,展開時間短;3)可采用多種固定相及顯色手段,方法多樣而高效;4)可廣泛選擇流動相;5)檢出靈敏度高,一般可達10-10g以下;6)樣品量適用范圍大;7)技術(shù)多樣化, 特別是二維展開、濃度梯度展開等,展開機理亦有吸附、分配、離子交換、電泳、等電聚焦等多種,可聯(lián)合采用數(shù)種手段,為其它色譜技術(shù)所不及。以上是TLC的長處,但應當指出,TLC在自動化程度及分離效果上比氣相色譜和高效液相色譜稍差,分析特別

45、復雜的樣品有時有困難,也不適于揮發(fā)性樣品的分析。近年來,發(fā)展了高壓TLC、高效離心TLC、圓柱TLC、等離子檢出等新技術(shù),TLC在自動化和高效方面已達到與高效液相色譜同等的水平。小型薄層色譜(m-TLC)技術(shù)作為合成實驗中的常規(guī)監(jiān)測手段以及TLC和其它色譜技術(shù)的前導技術(shù)發(fā)揮著重要作用。m-TLC技術(shù)細節(jié)的掌握和未知體系技術(shù)參數(shù)的確定是m-TLC應用于新的反應體系的關(guān)鍵2。1 薄層色譜的制作1.1 使用的化學藥品和儀器有:(1)化學藥品: 使用的主要化學藥品列于表1。表1 品名規(guī)格來源硅膠-G(60H)TLC專用青島海洋化工羧甲基纖維素鈉(CMC)分析純上海化學試劑二廠甲醇分析純上海振興化工二廠

46、乙醇分析純上海振興化工二廠 (2)儀器:m-TLC儀器一套,自備包括m-TLC基板,展開槽,顯色槽。 1.2 m-TLC薄層板的制備(1)將(2.5×7.5)cm2載玻片依次用水和乙醇洗凈,晾干。要求玻片無劃痕, 水膜均勻,完全潔凈。置玻片于80烘箱干燥,轉(zhuǎn)入干燥器冷卻至室溫,備用。(2)用110g硅膠-G配2.5mLCMC-Na水溶液(0.50%,w/w)調(diào)制硅膠糊(slurry)。(3)將硅膠糊均勻涂于(2.5×7.5)cm2載玻片上,每塊載玻片約用0.20.4g硅膠(干重)。保持薄板水平,令其自然干燥12d。其間保持薄板潔凈。(4)將薄板放入110烘箱活化30min。

47、(5)將薄板轉(zhuǎn)入干燥器,令其自然冷卻至室溫,備用。2 薄層板制備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2.1關(guān)于配制CMC-Na:CMC-Na是一種高分子材料,而高分子材料的溶解必然都會有一個溶脹、溶解的過程,所以配制的時候,應該將稱好的CMC-Na逐量的撒在水的表面,讓其自然沉降,注意要散開平鋪,這樣能夠充分浸潤,使其溶脹,之后可以置于水浴鍋內(nèi)加熱溶解,當然如果你不是很急著用的話也完全可以直接用水泡著放一邊,泡個幾天也是可以用的。以下是配置CMC-Na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先將稱好的CMC-Na加入所需水量的8/10,讓其充分溶漲后,再加熱煮沸,然后將剩余水慢慢加入。這樣在煮沸過程中不易形成顆粒,煮沸時間短.

48、0.5%CMC-Na與水如果不好溶漲,可在溶漲前加幾滴乙醇,比較好溶,但是盡量不加,因為加入乙醇后使CMC-Na的粘合性降低。CMC-Na溶液煮了以后不能再用冷水兌,否則,幾天以后就會變綠,起霉。而且放置時間太長的CMC-Na溶液可能會發(fā)黃,如果有霉菌出現(xiàn),絕對不能再使用。(2)CMC-Na溶液的濃度0.3%-0.7%比較合適,實際操作中0.40.5最為實用,濃度高了,將來顯色時,如果有加熱過程稍不小心板子容易發(fā)黑;濃度低了鋪出來的板子不結(jié)實,輕輕一碰就掉渣,不好保存,而且點樣時如果緊張,容易出洞。(3)在CMC-Na的溶解過程中,可以使用有加熱操作功能的磁力攪拌器,大概攪拌5小時,應該可得到

49、滿意的效果。而且這樣就可以使CMC-Na溶解,并且溶液更澄清。如果有抽濾裝置你可以直接把CMC-Na溶液濾過,就可以不必等它沉淀再取上清液了,這樣做還有兩個好處:一是節(jié)省CMC-Na溶液,二是倒濾過的CMC-Na溶液的時候不必擔心會把下層的不溶物倒出來。過濾CMC-Na溶液的辦法,在布氏漏斗上平鋪薄薄一層脫脂棉(保證每個小孔都沒漏掉),用蒸餾水潤濕脫脂棉,啟動真空泵,抽緊后就可以倒CMC-Na溶液了,要保證濾過的溶液澄清透明,而且長時間放置不沉淀。關(guān)于CMC-Na的后處理,過濾,或者抽濾都可以,有的實驗者覺得可能速度很慢,而且又容易浪費。所以采用的做法是離心,5000rpm離心20min。倒出

50、上清液,上清液非常清,也同時消除了過濾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污染。下面沒有充分溶解的CMC-Na。繼續(xù)加到水中,還可以繼續(xù)配制使用。另外還有一種處理方法:先將CMC-Na溶解完全,可將其溶解成所需濃度,加熱后超聲處理,再抽濾,可很快得到上清液。2.2 關(guān)于薄層板的要求:(1)載板要求平滑清潔,沒有劃痕,在使用前可用洗滌液或肥皂水洗滌,再用水沖洗干凈。判斷載板是否洗干凈的標準:拿在手上立起來,如果發(fā)現(xiàn)水不是呈股流下,而是呈瀑布狀態(tài)流下,說明玻璃已經(jīng)洗干凈。(真正洗干凈的玻璃,很快就可以晾干。)(2)清洗用過后的薄層板,可用洗衣粉、洗潔凈,反復洗數(shù)遍,如果仍然掛水珠,可用洗液泡。如果還解決不了那就只好放

51、棄這塊玻璃板了。2.3 關(guān)于研磨及鋪板要求: 取薄層層析硅膠重量與CMC-Na的體積比為1:4的比例(該比例能使硅膠板鋪出的效果較好不至于掉渣也不至于板太硬)充分混合碾磨,至拿起碾錘能看到混合液與碾錘有一定的粘連。即好。(1)硅膠的研磨,必須是一個方向,可以適量的加入一定量的無水乙醇(10g吸附劑加入3滴95乙醇)或丙酮來消泡,也可以適當攪拌后放在干凈容器內(nèi)超聲。(2)依據(jù)薄層板使用需要,將適量研好的吸附劑倒在薄層板上,先用小錘將吸附劑蕩勻,傾斜層析板,使吸附劑流至層析板一側(cè),待吸附劑蓄積一定量后,再反向傾斜層析板,使吸附劑回流;然后是另外兩個方向,重復上述操作,后輕顛幾下薄層板即可。(3)鋪

52、板時,給載板倒吸附劑時要注意不要引入小氣泡。如有需要,可以雙手10個指頭托住玻璃板,有節(jié)奏的顛簸,使得糊狀硅膠分布勻稱。尤其是載板的四個角,容易高出玻璃板其他部位,所以要格外注意。顛好的板,表面看上去要光滑平整,沒有氣孔。薄層板鋪好后一定要放置在平的臺面上,否則難保證板面硅膠的厚度均勻。(4)鋪制好的薄層板先讓其稍干后,即看不出有明顯的水印,放入烘箱內(nèi)用50度以下的溫度并開鼓風干燥30分鐘,再升溫干燥至干,注意升溫過快在使用的過程中有可能發(fā)生起層的現(xiàn)象不利于分離。2.4 關(guān)于展開劑:(1)分離的樣品酸性比較大,一般在展開劑中加酸。(2)加甲酸是因為該樣品是酸性的,加酸的量和該物質(zhì)的酸性成正比關(guān)

53、系,加水可能是因為樣品是苷類的用酸水做一下緩沖,目的就是讓斑點圓滑,不脫尾,展距良好。(3)飽和也非常重要,邊緣效應很嚴重的,可將下端浸在展開劑中的濾紙貼在展開缸的內(nèi)壁,這樣可增強飽和效果。(4)在層析缸口涂適量凡士林,增加密封性;(5)根據(jù)展開劑邊緣效應的大小,確定展開劑平衡時間的長短,一般平衡時間在30分鐘即可。(6)有機溶劑的極性,甲醇>氯仿,因此在氯仿:甲醇:氨水 (10:1:0.6)這個展開劑中,如極性略大,可適當降低甲醇比例;如極性太小,可適當增大甲醇比例。另外還有一個問題,這個展開劑中,甲醇用量較小,而甲醇又易揮發(fā),容易產(chǎn)生邊緣效應,要特別注意展開劑的平衡和層析缸的密封。2

54、.5 關(guān)于展開: TLC中樣品拖尾現(xiàn)象及跑成幾乎為一條線,斑點沒有清晰的分離的原因及解決方法。造成這兩個問題的原因基本相同:(1)對于一些具有酸堿性的化學成分,在溶液中部分電離,事實上展開時存在分子、離子兩種狀態(tài),以中性的有機試劑展開必然會出現(xiàn)兩種層析行為,造成脫尾甚至是一條線;(2)展開劑選擇不當;(3)點樣量過大,樣品超載。(4)點樣后,用吹風機吹,使樣點固化,進而有部分樣品強烈地吸附在吸附劑的顆粒上,導致拖尾。解決辦法:(1)在展開劑中加幾滴甲酸或冰醋酸;(2)展開時以氨水飽和;(3)在鋪板時用稀酸溶液(如0.10.2mol/L的草酸溶液)代替水制成酸性薄層,在鋪板時用稀堿溶液(如0.1

55、0.2mol/LNaOH溶液)代替水制成堿性薄層。還可以制成緩沖溶液代替水以制成一定PH值的薄層;(4)減少點樣量;(5)參考文獻,調(diào)整展開劑種類、比例;(6)盡量不要用吹風機吹熱風或吹時不要靠的太近。2.6 關(guān)于顯色: 2.61 通用的顯色方法 分離的化合物若有顏色,很容易識別出來各個樣點。但多數(shù)情況下化合物沒有顏色,要識別樣點,必須使樣點顯色。通用的顯色方法有顯色劑顯色(碘蒸氣顯色)、紫外線顯色和熒光薄層板顯色:(1)碘蒸氣顯色:將展開的薄層板揮發(fā)干展開劑后,放在盛有碘晶體的封閉容器中,升華產(chǎn)生的碘蒸氣能與有機物分子形成有色的締合物,完成顯色。(2)紫外線顯色:用摻有熒光劑的固定相材料(如

56、硅膠F,氧化鋁F等)制板,展開后在用紫外線照射展開的干燥薄層板,板上的有機物會吸收紫外線,在板上出現(xiàn)相應的色點,可以被觀察到。熒光薄層板檢測:熒光薄層是在硅膠中摻入少量熒光物質(zhì)制成的板,在254nm紫外燈,整個薄層板顯黃綠色熒光,被測物質(zhì)由余吸收了部分照射在此斑點位置的紫外線,而呈現(xiàn)各種顏色。在顯色劑顯色中,用高錳酸鉀-硫酸液顯色時,配制方法為把500mg高錳酸鉀溶在15ml濃硫酸中。注意要少量地慢慢混合,因為錳的七氧化物有爆炸性。結(jié)果為在粉底本色上產(chǎn)生白色斑點。 2.62 實驗中常見問題(1)在工作中研究過用硫酸乙醇顯色作定量分析的品種,但凡加了CMC的板都易烘糊,尤其是溫度高于100度時,

57、后改用不加CMC鋪的水板來作,就不會有烘糊現(xiàn)象,故也可推論CMC易于與硫酸起糊化反應。(2)雖然改用不加CMC鋪的水板來作不會有烘糊現(xiàn)象,但不加CMC鋪的板又太軟,點樣時容易點出洞,辦法是:一、將CMC的濃度調(diào)至0.1%,這樣就不易烘黑的;二、當噴完顯色劑后不要在放烘箱里烘,可以用電吹風在板子背面吹吹就能顯色了此法簡便、快潔如果非想使用烘箱烘的話,一定要用帶玻璃窗的,當看到顯色了就取出,不然不好控制顯色時間,時間過長,CMC容易碳化變黑.另還要注意顯色劑,如果顯色劑中含有硫酸,加熱時間一定要掌握好,不可太長。一般實驗室常用帶有石棉網(wǎng)的電爐加熱。(3)這里要區(qū)別板烘糊和樣品烘糊兩個概念,樣品烘糊是也是一種顯色方法。如糖類加熱后會碳化,便于觀察。這時對板的要求較高,一般為水板4。2.7 關(guān)于裂板:(1)板子會裂口,一則可能是因為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