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編寫格式-2016_第1頁
成都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編寫格式-2016_第2頁
成都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編寫格式-2016_第3頁
成都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編寫格式-2016_第4頁
成都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編寫格式-2016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生學位論文編寫要求論文按照要求進行撰寫(模板見后,特殊情況請查閱成都理工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編寫格式要求),正文中的圖表一定要完整,有漏缺的視為不合格,需要補全后重新提交。一篇規(guī)范的學位論文應包含以下幾項內(nèi)容:1. 獨創(chuàng)性聲明和學位論文版權使用授權書(本人和導師親筆簽名);2. 論文中、英文摘要;3. 目錄;4. 引言;5. 正文;6. 結論;7. 致謝;8. 參考文獻。論文統(tǒng)一使用Microsoft Word軟件排版,A4紙打印。字數(shù)要求:博士學位論文不少于5萬字,碩士學位論文不少于3萬字。請嚴格按照定型字號標準打印,詳細標準參見模版說明。1第1章 內(nèi)容要求目 錄目 錄I第1章 內(nèi)容要求1

2、1.1 封面及內(nèi)封11.1.1 密級11.1.2 論文題目11.1.3 指導教師11.1.4 專業(yè)名稱11.1.5 論文提交日期11.1.6 論文答辯日期11.2 獨創(chuàng)性聲明和學位論文版權使用授權書11.3 摘要和關鍵詞21.3.1 中文摘要21.3.2 中文關鍵詞21.3.3 英文摘要與關鍵詞21.4 目錄21.5 正文21.5.1 緒論/引言21.5.2 論文主體31.6 結論31.7 致謝31.8 參考文獻31.9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學術成果31.10 附錄3第2章 書寫規(guī)定一級標題42.1 字數(shù)要求二級標題42.2 文字、標點符號和數(shù)字42.3封面與扉頁42.3.1 密級三級標題42.3

3、.2 題名42.3.4 扉頁42.4 目錄42.5 摘要與關鍵詞52.5.1 摘要52.5.2 關鍵詞52.6 論文正文52.6.1 章節(jié)及各章標題52.6.2 序號52.6.3 頁眉62.6.4 名詞和術語62.6.5 量和單位62.6.6 圖和表72.6.7 表達式82.7 參考文獻82.7.1 著者-出版年制在正文中的標注方式82.7.2 著者-出版年制參考文獻表的編排92.7.3 參考文獻標注的注意事項10第3章 排版和印刷要求133.1 紙張要求和頁面設置133.2 封面133.3 摘要和關鍵詞133.4 目錄143.5 正文143.6 其它153.7 印刷及裝訂要求1515第1章

4、內(nèi)容要求1.1 封面及內(nèi)封 采用研究生院規(guī)定的統(tǒng)一封面,封面包含內(nèi)容如下。 1.1.1 密級涉密論文必須在論文封面標注密級(內(nèi)部、秘密、機密),同時注明保密年限。1.1.2 論文題目應準確概括整個論文的核心內(nèi)容,簡明扼要,最多不超過20字,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1.1.3 指導教師一般允許有兩名指導教師,主要指導教師姓名寫在第一位,后附其職稱,第二指導教師排第二位,也需注明職稱。1.1.4 專業(yè)名稱寫所在專業(yè)的全稱,不可用簡寫。1.1.5 論文提交日期填寫學位論文打印成文的年、月、日。1.1.6 論文答辯日期填寫學位論文具體答辯時間,具體到年、月、日。1.2 獨創(chuàng)性聲明和學位論文版權使用授權書本

5、部分內(nèi)容使用統(tǒng)一模版,具體內(nèi)容見格式范例,提交時作者和作者導師須親筆簽名。1.3 摘要和關鍵詞1.3.1 中文摘要 摘要是論文內(nèi)容的總結概括,應簡要說明論文的研究目的、基本研究內(nèi)容、研究方法、創(chuàng)新性成果及其理論與實際意義,突出論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不宜使用公式、圖表,不標注引用文獻。 1.3.2 中文關鍵詞 關鍵詞是為了文獻標引工作從論文中選取出來用以表示全文主題內(nèi)容信息的單詞和術語,一般35個詞,要求能夠準確概括論文的核心內(nèi)容。1.3.3 英文摘要與關鍵詞 以中文書寫的論文,內(nèi)容與中文摘要和關鍵詞完全一致,其他語種書寫的論文以簡略為原則,不需要相同。1.4 目錄目錄頁由論文的章、條、附錄等序號、名

6、稱和頁碼組成。論文中如圖表較多,可以分別列出清單置于目次頁之后。圖的清單應有序號、圖題和頁碼。表的清單應有序號、表題和頁碼。1.5 正文正文是學位論文的主體,包括緒論、論文主體及結論等部分。1.5.1 緒論/引言 內(nèi)容應包括:選題依據(jù)及目的意義;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研究內(nèi)容;研究思路及技術路線;完成的主要工作量;主要成果與認識。要求實事求是,不夸大、縮小前人的工作和自己的工作,言簡意賅,突出重點,不與摘要雷同。1.5.2 論文主體論文主體是正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它是將學習、研究和調(diào)查過程中篩選、觀察和測試所獲得的材料,經(jīng)過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由材料而形成論點。由于各學科及

7、具體選題的差異,此部分不作統(tǒng)一規(guī)定。但總體內(nèi)容必須實事求是,客觀真切,準確完備,合乎邏輯,層次分明,簡練可讀。1.6 結論結論是對整個論文主要成果的總結,應明確、精煉、完整、準確。其中應明確指出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對論文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等加以預測和評價,說明研究中尚難解決的問題并提出今后進一步進行研究工作的設想或建議。1.7 致謝對給予各類資助、指導和協(xié)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種對論文工作有利條件的單位及個人表示感謝。致謝應實事求是,切忌浮夸與庸俗之詞。1.8 參考文獻本著以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撰寫論文,凡學位論文中有引用或參考、借用他人成果之處,均應詳細列出所引文獻的名稱、作者、發(fā)表刊物、發(fā)表

8、時間、卷號、頁碼等,嚴禁抄襲剽竊。1.9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學術成果學術成果包括學術論文和其他研究成果。學術論文按發(fā)表的時間順序,列齊本人在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或已錄用的學術論文清單(發(fā)表刊物名稱、卷冊號、頁碼、年月及論文署名、作者排序)。其他研究成果可以是申請的專利、獲得的獎項及完成的項目等。1.10 附錄主要列入正文內(nèi)過分冗長的公式推導,供查讀方便所需的輔助性數(shù)學工具或表格,重復性數(shù)據(jù)圖表,論文使用的縮寫,程序全文及說明等。第2章 書寫規(guī)定第2章 書寫規(guī)定一級標題2.1 字數(shù)要求二級標題博士學位論文不少于5萬字,碩士學位論文不少于3萬字正文內(nèi)容2.2 文字、標點符號和數(shù)字除外語專業(yè)研究生外,學位

9、論文一律用漢字書寫。除非特殊需要,不得使用已廢除的繁體字、異體字等不規(guī)范漢字。標點符號的用法以GB/T 158341995標點符號用法為準。數(shù)字用法以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數(shù)字用法的規(guī)定為準。2.3封面與扉頁2.3.1 密級三級標題 封面的密級可以標注為內(nèi)部、秘密和機密,各密級的保密時限分別為小于等于2年、小于等于10年和小于等于20年,非保密論文不標注密級。2.3.2 題名 題目中避免使用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字符、代號和公式等。2.3.4 扉頁 扉頁的內(nèi)容與封面一致。2.4 目錄目錄應包括論文的全部內(nèi)容,包括中英文摘要和附錄等,正文章節(jié)題名要求編到第3級標題,即×.

10、×.×。一級標題頂格書寫,二級標題左縮進2個漢字符位置,三級標題左縮進4個漢字符位置。2.5 摘要與關鍵詞2.5.1 摘要摘要分中文和英文兩種,中文在前,英文在后。摘要頁第一行書寫論文中英文論文題目。標題“摘要”二字中間空一個漢字符。摘要是論文內(nèi)容的總結概括,應簡要說明論文的研究目的、基本研究內(nèi)容、研究方法、創(chuàng)新性成果及其理論與實際意義,突出論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摘要中不得出現(xiàn)圖片、圖表、表格或其他插圖材料。英文摘要與中文摘要應完全一致。2.5.2 關鍵詞 關鍵詞以顯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列于摘要下方,左頂格。中文關鍵詞間空一個漢字符,英文關鍵詞間用逗號隔開。2.6 論文正文2.6.

11、1 章節(jié)及各章標題論文正文分章節(jié)撰寫,每章應另起一頁。各章標題字數(shù)一般應在15字以內(nèi),不使用標點符號。標題中盡量不采用英文縮寫詞,對必須采用者,應使用本行業(yè)的通用縮寫詞。2.6.2 序號 標題序號四級標題論文標題分層設序。層次以少為宜,根據(jù)實際需要選擇。各層次標題一律用阿拉伯數(shù)字連續(xù)編號;不同層次的數(shù)字之間用小圓點“”相隔,末位數(shù)字后面不加點號,如“1”,“1.1”,“1.1.1”等;一至三級標題序號均左起頂格排,后空1個字距接排標題。具體形式如下:第1章 ××××(一級標題) 1.1 ××××(二級

12、標題)1.1.1 ××××(三級標題) ××××(根據(jù)需要,也可設四級節(jié)標題)第2章 ××××(一級標題)2.1 ××××(二級標題)2.1.1 ××××(二級標題) 圖表等編號 論文中的圖、表、附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數(shù)字分章依序連續(xù)編碼。其標注形式應便于互相區(qū)別,如:圖 l-1(第1章第一個圖)、圖2-2(第二章第二個圖);表3-2(第三章第二個表)等。2.

13、6.2.3 頁碼頁碼從緒論/引言開始按阿拉伯數(shù)字(1,2,3)連續(xù)編排,此前的部分(中英文摘要、目錄等)用大寫羅馬數(shù)字(I,II,III)單獨編排,頁碼位置居于頁腳居中。封面、扉頁、獨創(chuàng)性聲明等不編頁碼。2.6.3 頁眉頁眉從中文摘要開始,奇偶頁不同,奇數(shù)頁頁眉為“第X章 標題”字樣(即與該部分的一級標題相同),偶數(shù)頁頁眉為“成都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字樣。2.6.4 名詞和術語科技名詞術語及設備、元件的名稱,應采用國家標準或部頒標準中規(guī)定的術語或名稱。標準中未規(guī)定的術語要采用行業(yè)通用術語或名稱。全文名詞術語必須統(tǒng)一。一些特殊名詞或新名詞應在適當位置加以說明或注解。采用英語縮寫詞時,除本行業(yè)廣

14、泛應用的通用縮寫詞外,文中第一次出現(xiàn)的縮寫詞應該用括號注明英文原詞。2.6.5 量和單位量和單位要嚴格執(zhí)行GB 31003102-93(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1993-12-27發(fā)布,1994-07-01實施)有關量和單位的規(guī)定。量的符號一般為單個拉丁字母或希臘字母,并一律采用斜體(pH例外)。為區(qū)別不同情況,可在量符號上附加角標。 如:A截面積,散熱面積;Th弧柱溫度; B磁感應強度;t時間; Br剩磁感應強度;tc觸動時間; Bs飽和磁感應強度;td運動時間; C電容;U,u電壓; 在表達量值時,在公式、圖、表和文字敘述中,一律使用單位的國際符號,且無例外地用正體。單位符號與數(shù)值間要留適當間隙。2

15、.6.6 圖和表 圖圖應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圖、圖題和圖例,不閱讀正文,就可理解圖意。圖的位置在相關說明文字之后,版式采用“嵌入式”,圖與正文之間空一行。圖中坐標比例不宜過大,同一圖上不同曲線的點要分別用不同形狀的標識符標出。圖中的術語、符號、單位等應與正文表述中所用一致。圖題應簡明。圖題的編號按章節(jié)統(tǒng)一編號。圖號和圖題間空1個漢字符位置,居中排于圖的下方。必要時,應將圖上的符號、標記、代碼,以及實驗條件等,用最簡練的文字,橫排于圖題上方,作為圖例說明(圖注)。例如:圖1-1 成都理工大學學位論文格式示例圖圖題 表表的位置也在相應說明文字之后,與正文之間空一行。表

16、中參數(shù)應標明量和單位的符號。表應有自明性。每一表應有簡短確切的題名,連同表號置于表上,表號與表題間空一個漢字符位置。表號用阿拉伯數(shù)字分章編號,如第3章第2個表的表號表示為“表3-2”。表格太大需要轉頁時,需要在續(xù)表上方注明“續(xù)上表”,表頭也應重復排出。表3-2 兩種介質材料測試結果比較樣品材料長度(mm)r(實驗)tg(實驗)r(參考)tg(參考)r相對誤差有機玻璃30.662.66114.2×10-32.5917.5×10-32.74%17.522.66713.0×10-32.5917.5×10-32.97%必要時應將表中的符號、標記、代碼,以及需要說

17、明事項,以最簡練的文字,橫排于表題下,作為表注。相關要求同于圖注。2.6.7 表達式表達式主要指定義、定理、引理、算法、公式。表達式需另行起排,居中排列,用阿拉伯數(shù)字分章編號。序號加圓括號,右頂格排。例如,第3章第1個表達式:實際傳熱量可由熱流體釋放的熱量或冷流體獲得的熱量求得,即:(3-1)較長的式如必須轉行,只能在+,-,×,÷,處轉行,序號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邊。2.7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使用“著者-出版年制”,即在正文引用文獻處標注著者姓名與出版年份,在文后的參考文獻表中標注參考文獻的詳細信息。2.7.1 著者-出版年制在正文中的標注方式正文中的標注方式分兩種:其一,正

18、文里已出現(xiàn)著作者姓名的,在其后用圓括號附上出版年份即可;其二,正文里僅提及有關的資料內(nèi)容而未提到著作者,則在相應文句處用圓括號標注著作者姓名和出版年份,兩者之間加逗號。標注字體、字號與正文相同。如:Park et al(1995)根據(jù)Laurentia西緣放射狀基性巖墻的研究以及與地幔柱有關的澳大利亞Gairdner巖墻群的研究,首次提出約780Ma地幔柱導致Rodinia超大陸的裂解。其中關于成冰系頂?shù)捉鐣r限和冰川活動年齡、超大陸裂解的起始時間和持續(xù)時間是當前中國地球科學界十分活躍并得到迅速發(fā)展的研究領域(王平,2003)。引用同一著者在同一年份出版的多篇文獻時,在出版年份之后用英文小寫字母

19、a、b、c區(qū)別。如:(王平,2005a);(王平,2005b)多處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獻時,在“()”外以角標的形式著錄引文頁碼。引用有兩個以上同姓的著者的外文文獻時,則著者要加名字的縮寫,但不必加縮寫點。例如:王平等(2005)8;(王平等,2005)12-15引用多位著者的文獻時,對歐美著者只需標注第一個著者的姓,其后附“et al”,僅兩位作者的也可全部注出,中間用“and”;對中國著者應該標注第一著者的姓名,其后附“等”字,姓名與“等”字之間留適當空隙。例如:(王平等,2005) 。同一處引用多篇文獻時,按出版年份先后順序排列,中間用逗號分開。2.7.2 著者-出版年制參考文獻表的編排

20、參考文獻表加居中標題“參考文獻”(章標題格式),并列入論文目錄。凡正文里括注了著者姓名和年份的,其文獻都必須列入?yún)⒖嘉墨I表。參考文獻表中的條目(不排序號),先按語種分類排列,語種順序是:中文、日文、英文、俄文、其他文種。然后,中文和日文按第一著者的姓氏筆畫排序,中文也可按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西文和俄文按第一著者姓氏首字母順序排列。在參考文獻中,當一個著者有多篇文獻并為第一著作者時,他單獨署名的文獻排在前面(并按出版年份的先后排列),接著排他與其他人合寫的文獻。著錄項目與GB/T 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中規(guī)定的順序編碼制基本相同,不同的僅為出版年份排于編著者之后。2.7.3 參

21、考文獻標注的注意事項編著者姓名,一律姓在前、名字在后。西文和俄文的姓全部著錄,名字可用大寫首字母(不加縮寫點);如果姓和名的首字母相同,便要用全名。以機構和團體署名的文獻,此機構或團體可作為編著者,但要用全稱,而不用簡稱或縮寫。編著者不明的文獻,編著者一項應注明“佚名”,或用其他與之相應的詞。 編著者為3人以下時全部著錄,用逗號分隔,3人以上可只著錄前3人,后加“,等”,外文用“,et al”,“et al”不必用斜體。外文文獻大寫字母的使用要符合文種本身的習慣用法。外文期刊刊名可列出全名,也可列慣用縮寫刊名(縮寫點可加,也可不加,但全文要統(tǒng)一)。只有一個詞的刊名不能縮寫。期刊名排正體。期刊只

22、列出卷號,不必標“卷”或“Vol”等;如果是分卷圖書,則應加“卷”或“冊”或“Vol”或其他語種相應的詞(外文縮寫詞不加縮寫點,首字母大小寫應全文統(tǒng)一)。參考文獻的版次、卷、期、頁碼等數(shù)字一律用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版次中中文版次著錄為“第2版”、“第3版”(第1版不必列出),西文文獻的版次著錄為“2nd ed”、“3rd ed”或其他語種相應的詞 。出版年采用公元紀年,并用阿拉伯數(shù)字著錄。如有其他紀年形式時,將原有的紀年形式置于“( )”內(nèi)。如:1947(民國三十六年)日文文獻中的漢字要用日文漢字。參考文獻中使用的標點符號:,用于多著者姓名之間,出版者和年或卷(期)之間,期刊名和年或卷之間,“等”

23、或“譯”字、專利號等之前。:用于副題名之前、出版地之后,或引文頁碼、析出文獻頁碼、專利國別前。()用于期號、報紙的版次、電子文獻更新或修改日期以及非公元紀年。用于序號、文獻類型、電子文獻的引用日期以及自擬的的信息。用于專著中的析出文獻的出處項前。-用于起訖序號和起訖頁碼間。.用于其余各項目之后。幾種主要參考文獻著錄表的格式為:A 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研究報告主要責任者. 出版年. 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 出版地: 出版者, 起止頁碼.例:周振甫. 1991. 周易譯注M. 北京:中華書局. B 期刊文章主要責任者. 年. 文獻題名J. 刊名, 卷(期):起止頁碼.例:何齡修. 1998.

24、讀顧城南明史J. 中國史研究, 3:167-173.C 報紙文章主要責任者. 出版日期. 文獻題名N. 報紙名, (版次).例:謝希德. 1998. 創(chuàng)造學習的新思路N. 人民日報, 12-25(10).D 電子文獻主要責任者. 發(fā)表或更新/引用日期. 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 電子文獻的出版或可獲得地址.例:王明亮. 1998. 關于中國學術期刊標準化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工程的進展EB/01. 08-16/10-04.E 各種未定型的文獻主要責任者. 出版年. 文獻題名Z. 出版地:出版者. 例:張永祿. 出版時間. 唐代長安詞典Z. 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F 專利專利申請者.專利題名: 專利

25、國別, 專利號文獻類型. 公告日期或公開日期 引用日期. 獲取和訪問路徑.例:王蘭. 1998. 汽車外觀設計: 中國, ZLP. G 技術標準:起草責任者. 發(fā)布年. 標準代號. 標準順序號標準名稱.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頁.H 文獻類型標識。根據(jù)GB346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規(guī)定,以單字母方式標識:M專著(含編著、譯著),C論文集(含翻譯的論文集),N報紙文章,J期刊文章,D學位論文,R研究報告,S標準,P專利;對于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采用單字母“A”標識,其他未說明的文獻類型,采用單字母“Z”標識(含文學作品、字典、辭海等)。具體示例如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林

26、業(yè)廳. 1993. 廣西自然保護區(qū)M. 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Peebles P Z. 2001. Probability, random variable, and random signal principlesM. 4th ed. New York: McGraw Hill.霍夫斯塔主編. 1981. 禽病學:下冊M. 胡祥壁譯. 第7版.北京:農(nóng)業(yè)出版社, 798-799.李曉東, 張慶紅, 葉瑾琳. 1999. 氣候學研究的若干理論問題J.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35(1): 101-106.Caplanp. 1993. Cataloging internet resource

27、sJ. The Public Access Computer Systems Review, 4(2): 61-66.程根偉. 1999. 1998年長江洪水的成因與減災對策M/許厚澤,趙其國.長江流域洪澇災害與科技對策. 北京: 科學出版社, 32-36.Weinstein L,SWERTZ M N. 1974. 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M/SODEMAN W A,Jr.,SODEMAN W A. Pathologic physiology: mechanisms of disease. Philadelphia: Sau

28、nders, 745-772.趙溫波. 2003. 徑向基概率神經(jīng)網(wǎng)絡研究D. 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Serge G. 2003. Quebec and China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D. Canada: Concordia University.姜錫洲. 1989-07-26. 一種溫熱外敷藥制備方案:中國,88105607.3P.全國文獻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七分委員會.1986.GB/T 5795-1986 中國標準書號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PACS-L. 1989. The public-access c

29、omputer systems forumEB/OL. Houston,Tex: University of Houston Libraries, 1995-05-17. Http://pacsl.html.第3章 排版和印刷要求第3章 排版和印刷要求3.1 紙張要求和頁面設置要 求紙張A4(210×297),幅面白色頁面設置上、下2.54cm,左、右3.17cm,頁眉1.5cm、頁腳1.75cm,裝訂線0 cm頁眉宋體小五居中,Abstract部分用Times New Roman體小五頁碼Times New Roman體,小五,居中3.2 封面封面要求

30、扉頁要求論文題目宋體四號加粗(可分兩行),單倍行距黑體二號加黑居中作者姓名宋體四號加粗宋體三號指導教師姓名及職稱同上同上專業(yè)名稱同上同上申請學位級別同上同上論文提交日期用阿拉伯數(shù)字,其他同上用阿拉伯數(shù)字,其他同上論文答辯日期用阿拉伯數(shù)字,其他同上用阿拉伯數(shù)字,其他同上3.3 摘要和關鍵詞中文摘要英文摘要題目黑體小二號加粗,居中,單倍行距Times New Roman小三號加粗標題摘要:二字間空一格,宋體小三號加粗居中,段前18磅,段后18磅Abstract:Times New Roman小三號加粗居中,單倍行距段落文字宋體小四號,多倍行距1.25,正文縮進2字符Times New Roman

31、小四號,多倍行距1.25,正文縮進2字符關鍵詞“關鍵詞”三字宋體小四號加粗,各關鍵詞之間間隔2字符空格,間距段前1行,段后1行“Key words:”加粗,各關鍵詞Times New Roman 小四號,之間用逗號隔開,間距段前1行,段后1行3.4 目錄示例要 求標題目錄一級標題第1章 緒論1小4號宋體,單倍行距,兩端對齊,頁碼右對齊二級標題1.2 文獻概述10小4號宋體,單倍行距,左縮進2個漢字符,兩端對齊,頁碼右對齊三級標題1.2.3 尚待解決的問題10小4號宋體,單倍行距,左縮進4個漢字符,兩端對齊,頁碼右對齊3.5 正文示例要求一級標題第1章 ×××黑體小

32、二號加粗居中,間距段前12磅,段后3磅,單倍行距,章序號與章名間空一個漢字符二級標題1.2 ××××黑體小三加粗無縮進,間距段前18磅,段后12磅,1.5倍行距,序號與題名間空一個空格三級標題1.2.1 ×××黑體四號無縮進,段前12磅,段后9磅,多倍行距1.25,序號與題名間空一個空格四級標題 ×××楷體小四加粗無縮進,多倍行距1.25,段前12磅,段后6磅,序號與題名間空一個空格段落文字×××××××

33、5;××××××××××××××××××××宋體小四號(英文用Times New Roman體小四號),兩端對齊書寫,段落首行左縮進2個漢字符。多倍行距1.25(段落中有數(shù)學表達式時,可根據(jù)表達需要設置該段的行距)圖序、圖名、圖注圖2-1 ×××置于圖的下方,黑體五號居中,單倍行距,段前3磅,段后3磅,圖序與圖名文字之間空一個漢字符位。圖注位于圖名下方,宋體小五號、居

34、中表序、表名、表注表2-1 ×××置于表的上方,黑體五號居中,單倍行距,段前3磅,段后3磅,表序與表名文字之間空一個漢字符位,表中文字宋體五號。內(nèi)部線條使用1/2磅的實線,外邊框使用1磅的實線。表達式(3-2)表達式居中排,序號加圓括號,宋體五號,右對齊3.6 其它要求結 論“結 論”兩字間空一個漢字符,使用各章標題樣式致 謝“致 謝”兩字間空一個漢字符,使用各章標題樣式。正文部分宋體小四,兩端對齊書寫,段落首行左縮進2個漢字符,多倍行距1.25參考文獻“參考文獻”使用各章標題樣式。按“著者-出版年制”編制參考文獻表,內(nèi)容為五號宋體(英文用Times New Ro

35、man體五號)。攻讀學位期間取得學術成果“攻讀學位期間取得學術成果”使用各章標題樣式,正文部分書寫格式同參考文獻附 錄附錄按A、B字母排序,每個附錄又按數(shù)字分節(jié),如A.1,A.2B.1,B.2等。附錄內(nèi)容為五號宋體3.7 印刷及裝訂要求論文封面按統(tǒng)一要求的格式和顏色制作。自中文摘要起雙面印刷,之前部分單面印刷。論文必須用線裝或熱膠裝訂,不使用釘子裝訂。附錄:成都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撰寫格式范例分類號 密 級U D C 編 號碩 士 學 位 論 文宋體、四號、加粗、單倍行距。以下相同題名和副題名 作 者 姓 名 指導教師姓名及職稱 申請學位級別 碩 士 專業(yè)名稱 論文提交日期 論文答辯日期學位授

36、予單位和日期 成 都 理 工 大 學( 年 月)答辯委員會主席 評閱人 使用阿拉伯數(shù)字填寫××××年××月打印時去除“扉頁格式”四字扉 頁 格 式分類號 學校代碼:10616U D C 密級 學號: 成都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黑體、二號、居中、單倍行距論文題目 宋體、三號、居中、單倍行距作者姓名宋體、四號、單倍行距。以下相同指導教師姓名及職稱 申請學位級別 碩士 專業(yè)名稱 論文提交日期 論文答辯日期 學位授予單位和日期 成 都 理 工 大 學( 年 月)答辯委員會主席 評閱人 ××××年×

37、;×月獨創(chuàng)性聲明 本人聲明所呈交的學位論文是本人在導師指導下進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據(jù)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別加以標注和致謝的地方外,論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經(jīng)發(fā)表或撰寫過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為獲得 成都理工大學 或其他教育機構的學位或證書而使用過的材料。與我一同工作的人員對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貢獻均已在論文中作了明確的說明并表示謝意。學位論文作者簽名: 年 月 日學位論文版權使用授權書 本學位論文作者完全了解 成都理工大學 有關保留、使用學位論文的規(guī)定,有權保留并向國家有關部門或機構送交論文的復印件和磁盤,允許論文被查閱和借閱。本人授權 成都理工大學 可以將學位論文的全部或部分內(nèi)容編入

38、有關數(shù)據(jù)庫進行檢索,可以采用影印、縮印或掃描等復制手段保存、匯編學位論文。(保密的學位論文在解密后適用本授權書)學位論文作者簽名:學位論文作者導師簽名: 年 月 日摘 要小二黑體加粗,居中,單倍行距。中文題目小三宋體加粗,間距段前18磅,段后18磅,居中,二字間間隔2字符空格,單倍行距。摘要內(nèi)容樣式:小四宋體,多倍行距1.25,正文縮進2字符摘 要本格式為成都理工大學博、碩士學位論文撰寫專用格式,請申請學位人員嚴格參照本格式撰寫學位論文。 摘要內(nèi)容 關鍵詞:成都理工大學 學位論文 格式 關鍵詞,3-5個“關鍵詞:”小四宋體加粗,左頂格。其后關鍵詞小四宋體,各關鍵詞之間間隔2字符空格,間距段前1

39、行,段后1行7小三Times New Roman加粗,居中,單倍行距。小三Times New Roman加粗,間距段前18磅,段后18磅,居中,單倍行距。Thesis Format Description 英文題目AbstractThis specification is set for the theses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英文摘要內(nèi)容Keywords: CDUT, Theses, Format 英文關鍵詞英文關鍵詞小四Times New Roman,“Keywords:”加粗,各關鍵詞之間間隔2字符空格,間距段前1行,段后1行。小四

40、Times New Roman,多倍行距1.25,正文縮進2字符。目 錄目 錄第1章 引 言11.1 研究背景1第2章 實驗部分2結 論3致 謝4參考文獻5附 錄7第1章 引 言第1章 引 言一級標題樣式,小二黑體加粗居中,間距段前12磅,段后3磅,單倍行距,章序號與章名間空一個漢字符位1.1 研究背景次級視皮層(V2)是皮層視覺通路上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從初級視皮層(V1)傳出的信息,大部分經(jīng)過V2送到其他紋狀外視覺皮層。除了V1區(qū)的傳入外,V2還接受丘腦枕核(pulvinar)的信息以及其他紋狀外視覺皮層(包括背側和腹側的視覺通路)的反饋。所以,作為一個信息整合與反饋控制的樞紐,V2是視覺信息傳

41、遞與處理過程中的重要一站。二級標題:黑體小三加粗無縮進,間距段前18磅,段后12磅,1.5倍行距,序號與題名間空一個空格段落文字:宋體小四號(英文用Times New Roman體小四號),兩端對齊書寫,段落首行左縮進2個漢字符。多倍行距1.25(段落中有數(shù)學表達式時,可根據(jù)需要設置該段的行距),段前0磅,段后0磅黑體四號無縮進,段前12磅,段后9磅,多倍行距1.25,序號與題名間空一個空格1.2.2 V2區(qū)概述有一種觀點認為,V2存在于幾乎每一種哺乳動物腦內(nèi),所以它與V1一樣,是現(xiàn)今哺乳動物共同祖先的視皮層的一個部份(圖1-1)(Rosa and Krubitzer,1999)。比如有的實驗

42、顯示,嚙齒類動物V1區(qū)的外圍并不是一個單獨的視區(qū),而是存在幾個面積較小,但各自獨立的視皮層(Montero,1993;Espinoza et al.,1992;Bravo et al.,1990)。第2章 實驗部分一級標題樣式,小二黑體加粗居中,間距段前12磅,段后3磅,單倍行距,章序號與章名間空一個漢字符位。論文正文分章節(jié)撰寫,每章應另起一頁。表號和表名置于表的上方,黑體五號居中,單倍行距,段前3磅,段后3磅,表序與表名文字之間空一個漢字符位,表中文字宋體五號(英文用Times New Roman體五號)。內(nèi)部線條使用1/2磅的實線,外邊框使用1磅的實線。表2-2 兩種介質材料測試結果比較樣

43、品材料長度(mm)r(實驗)tg(實驗)r(參考)tg(參考)r相對誤差有機玻璃30.662.66114.2×10-32.5917.5×10-32.74%17.522.66713.0×10-32.5917.5×10-32.97%實際傳熱量可由熱流體釋放的熱量或冷流體獲得的熱量求得,即(2-6)表達式居中排列;序號加圓括號,宋體五號,右對齊結 論結 論結論單獨作為一章編寫,不加章號?!敖Y論”兩字使用一級標題樣式,黑體小二號加粗居中,間距段前12磅,段后3磅,單倍行距,并列入論文目錄。結論內(nèi)容為宋體小四號,兩端對齊書寫,段落首行左縮進2個漢字符,多倍行距1.25。采用本模版提供的樣式排版能顯著提高工作效率。致 謝“致謝”使用一級標題樣式,黑體小二號加粗居中,間距段前12磅,段后3磅,單倍行距,并列入論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