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與家長的溝通問題_第1頁
中學生與家長的溝通問題_第2頁
中學生與家長的溝通問題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學生與家長的溝通問題“50的學生認為父母不太了解自己,69的高中生認為與家長溝通存在障礙。”看到這樣的數據,很多人不禁為當今家庭的親子關系捏把汗。但另一組數據又顯示,在孩子眼中,“42的父母非常愿意與自己交流,31的學生與父母每天交流,43孩子認為父母能耐心傾聽自己?!?兩組看似矛盾的數據,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 近日,上海第五十四中學高二女生陳沖用一年的時間,在上海市8個區(qū)12所中學實施了一項高中生與父母溝通現狀的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512份,其中,高一學生23.3,高二學生29.8,高三學生46.8。男生占48.0,女生占52.0。由父母和獨生子女組成的核心家庭為82.6,單親家庭為78,

2、再婚家庭為27。 通過大量數據調查和個案訪談,調查者陳沖敏銳地提出,目前上海市區(qū)高中生與父母存在著“雙方以自我為中心嚴重,缺少溝通藝術,且溝通時間少,渠道單一,單純關注學習,忽略全面發(fā)展”等問題。這是一種“表面順暢其實并無深層思想交流的偽溝通”,像這樣缺乏質量的溝通無疑會影響最終效果。 “想說的”和“想聽的”總是不合拍 北京的高三學生周正,已經十多天沒主動跟媽媽說過話了?!皼]什么好說的,她想聽的無非就是我的學習成績怎么樣,能不能保證成績不掉隊”,周正說。 其實,周正最近有件無法釋懷的煩心事:這些天高考壓力越來越大,以前能跟自己談天說地的“死黨”都相繼有了要好的異性朋友。周正少了可以傾訴心事的對

3、象,另一方面她開始擔心是否自己的魅力不夠。 “這樣的煩惱我能跟她(媽媽)說嗎?說了不得爆發(fā)世界大戰(zhàn)?她還好像很了解我,讓我別給自己太大的學習壓力,其實,她根本不了解我?!敝苷p輕搖了搖頭。 很多時候,孩子想說的和父母想聽的總是不合拍。 在陳沖的調查中,當問及孩子們“最想和父母溝通的內容”這一開放性問題時,93的受訪者所填答的內容都與“關注自我”有關。其中,個人興趣的填答比例最高,達到了21,他們也希望跟父母經常溝通自己感興趣的文體明星,或者金融、投資、歷史奇聞、健康保健類的知識。此外,才是“未來人生規(guī)劃”(16)、“學習,高考”(13)等話題。 但現實中,56的高中生跟父母溝通最多的是與學習和

4、學校相關的事情,25的人經常與家長聊生活瑣事,只有不足20的人會溝通“未來職業(yè)規(guī)劃”和“家庭結構”等與學習完全無關的內容。 這種內容上的錯位,直接造成父母與孩子的溝通障礙。 孩子用“摻水打折”交流應付父母 面對不合拍的溝通,孩子開始在與父母的交流中“摻水打折”。 在劉女士眼中,女兒小茜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沒事的時候總會主動把學校的事情講給父母聽。但是,劉女士不知道的是,小茜講出來的只是她經歷的事情中的一部分。 最近就有這樣一件事。 學校開了物理拓展班,報名的人數很多,所以老師決定用考試的方法淘汰人。這次考試還是一次涉及高考選科的考試,小茜大為緊張。 劉女士夫婦平時對小茜的學習要求很嚴,小茜的學

5、習成績也不錯。面對這次壓力巨大的考試,小茜猶豫再三沒敢告訴父母,她擔心自己一旦沒考好,會招來父母的斥責,她也害怕父母會對自己失望。 于是,她一直自己扛著這個巨大壓力。 就在考試前一天,父母照常問起她的學習近況時,小茜平靜地告訴父母學校有個物理拓展班的事情,但是其他的只字未提。其實,小茜正在為第二天的考試著急呢。 也許是太過焦慮,小茜的分數并不好,得知分數后她就急哭了。幸好小茜的分數剛剛超過了拓展班的分數線,她得以留在物理拓展班。 自始至終,小茜的父母對此事的波折毫不知情。 陳沖的調查顯示:有一半的孩子遇到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情時,他們最愿意分享的對象是朋友而不是父母,這與高中生已經具有很強的獨立自

6、我意識有很大關系,同時,不得不承認,父母與孩子之間不暢通的溝通方式,正阻礙著孩子把心里話說出來。 選項中排在第二位的是“悶著不說”(17),之后是“父母都可”(13)??梢姡嗟暮⒆訉幙砂言挶镌谛睦锒皇歉嬖V父母。這樣的數據也在警告我們,孩子和父母之間的心門正在關上。 有專家指出,孩子進入青春期,他們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都在增強,他們會比小時候更加愿意與同齡人溝通,但是當他們遇到困難時通常會找自己最信得過的人溝通,本次調查的數據顯示,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度正在下降。 這種不信任在調查中也能找到原因,調查中當問到“父母偷看過你的日記、手機之類的隱私嗎?”24的孩子的回答是“有時看過”、7的孩子表示

7、“一直如此”,只有43的人認為自己的父母“從沒看過”。近六成的孩子與父母之間存在著程度不同的不信任,這也許正是孩子在父母面前關上心門的原因之一吧。 互相尊重是打開心門的萬能鑰匙,專家說。 家庭結構也影響父母與孩子溝通 本次調查中,有78的孩子來自單親家庭,27的孩子來自再婚家庭。調查發(fā)現,不同家庭的孩子在與父母的溝通狀態(tài)方面存在明顯差異。 當問及“你與父母交流的滿意度如何”時,核心家庭的孩子認為“很滿意”的比例最高,達18.5,單親家庭和再婚家庭孩子的該項獲選率為13.5和15.4,而回答“很不滿意”的,核心家庭孩子的獲選率僅為41,再婚家庭和單親家庭孩子的該項獲選率則分別高達23.1和8.1

8、。 父母婚姻關系的變化正在越來越明顯地影響著家庭中的孩子。核心家庭的孩子與父母的溝通問題更多的可能還是“不合拍”,而單親或再婚家庭的孩子則更多地面臨著無人溝通或厭惡溝通的狀況。 曉鋼四歲時父母離異,他跟著父親。父親再婚以后,曉鋼開始處于無人監(jiān)管狀態(tài)。他跟生母沒有交往,跟繼母則根本不溝通。惟一說話的就是父親,但也經常是用吵架代替正常的溝通。 高一時,因為打架,學校把曉鋼的父親請到了政教處,父子二人在政教主任的辦公室內便爭吵起來。父親怪曉鋼太不聽話,總是惹事,曉鋼情緒激動地說:“你平時都不管我,現在何必再來管?” 由于家庭結構變化,這些家庭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關愛和溝通,但是,往往這些孩子成了最缺少關愛和正常溝通的一群。 在這次調查中,還有一個數據也應引起我們的關注。當被問到自己遇到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情最愿意分享的對象時,“父親”的獲選率僅為4,與“陌生人”相同。這反映出在一些家庭中,正在出現一種父母一方“隱性缺失”現象,即家庭結構依然完整,但是父母一方過于繁忙,很少承擔教育子女的責任。 小云就生活在這樣的家庭。她的父親掌管著一個大企業(yè),除了吃飯、睡覺平時很少在家,她的母親則是個全職媽媽。以前,小云跟媽媽還無話不說。上高中后,隨著高考壓力逐漸增大,媽媽對小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