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shè)計方案6篇范例_第1頁
教學設(shè)計方案6篇范例_第2頁
教學設(shè)計方案6篇范例_第3頁
教學設(shè)計方案6篇范例_第4頁
教學設(shè)計方案6篇范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精品】教學設(shè)計方案6篇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那么優(yōu)秀的方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shè)計方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1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nèi)容,認識科學家的三次實驗過程及結(jié)果,知道蝙蝠飛行靠的是什么;2、懂得蝙蝠和雷達工作原理的相似性;3、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興趣,教育學生愛科學、學科學。教學重、難點:1、認識三次實驗的過程,知道蝙蝠飛行靠什么2、認識蝙蝠和雷達工作原理的相似性教學準備:大課文、多媒體課件一套、演示用幻燈片一套、小黑板教學過程:

2、一、復習檢查1.發(fā)給作業(yè)紙,讓學生給生字注音2.讓學生說出生字詞的意思3.集體讀課文,說一說課文第1-3自然段段意板書:飛機在夜里安全飛行飛機為什么能在夜里安全飛行?(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蝙蝠夜間飛行的奇特現(xiàn)象二、談話導入,認識課文第4-7自然段1.談話導入:我們從第3自然段知道蝙蝠在夜里能捕捉極小的飛蟲,而且從來不跟什么東西相接,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這是什么原因呢?我們的科學家呢,做了實驗尋找答案,讓我們來看一下,好嗎?2.指導讀第4自然段,回答問題1)科學家做了幾次實驗?在什么時候?2)第一次實驗是怎么做的?3.根據(jù)問題的回答,逐步出示實驗次數(shù)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實驗準備:

3、在一間屋子里橫七豎八地拉了許多繩子,繩子上系著許多鈴鐺。方法把蝙蝠的眼睛蒙上結(jié)果鈴鐺一個也沒響,那么多繩子,它一根也沒有碰著4.根據(jù)投影內(nèi)容,提問:蝙蝠飛行的奇特現(xiàn)象和它的眼睛有關(guān)嗎? 為什么?5.課件出示:說明(蝙蝠飛行的奇特現(xiàn)象)和蝙蝠的視覺敏銳無關(guān)6.提問:(第3片自然段最后一句)難道它的眼睛特別敏銳,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7.引導學生分組自學第5自然段,繼續(xù)研究,完成表格(如下)實驗準備:在一間屋子里橫七豎八地拉了許多繩子,繩子系著許多鈴鐺。實驗次數(shù) 方法 結(jié)果 說明第一次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鈴鐺一個也設(shè)響, 和視覺敏銳無關(guān)那么多繩子,它一根也設(shè)碰著第二次第三次8.組織各組

4、匯報,逐步完善表格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像設(shè)頭蒼蠅似角到 蝙蝠夜里飛行,第三次 把蝙蝠和的嘴封住 處亂撞掛在繩子上 它是用嘴和耳朵的鈴鐺響個不停 配合起來探路的9.提問:現(xiàn)在大家知道蝙蝠夜間飛行靠的是什么了嗎?板書:嘴 耳朵10.指導學生帶著問題自學第6自然段問題:蝙蝠是怎樣用嘴和耳朵進行夜里飛行的?11.引導學生說一說,并板書出示意圖蝙蝠 障礙物超聲波 超聲波嘴 耳朵12.請學生根據(jù)示意圖復述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13.請學生讀第6自然段,認識反復研究、終于兩詞的作用(表明科學家做出的努力以及研究結(jié)論得來不容易。)14.讀(第2自然段)提問:1)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做了什么事情?2)雷

5、達是怎么工作的?請仿照上面的板書試著表示出來。15.組織學生交流16.引導規(guī)納,貼書雷達 障礙物無線電波 無線電波天線 熒光屏17.看板書,引導比較,說出發(fā)現(xiàn)提示:蝙蝠的什么和雷達的什么作用相似?它們的工作方法相似嗎?18.總結(jié):蝙蝠飛行和雷達探路具有相同的道理。板書:道理相同三、課堂小結(jié)。1.指導讀課文: 1)齊讀 2)自由讀2.回答問題:(1)科學家做了三次試驗,有什么發(fā)現(xiàn)?(2)蝙蝠是怎樣用嘴和耳朵配合來探路的?(3)人們是怎樣摹仿蝙蝠飛行造出雷達的?四、課后思考,完成練習P62 T2. 3.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2篇一:三年數(shù)學一噸有多重教學設(shè)計教學目標:1、結(jié)合具體情境,認識質(zhì)量單位“噸”

6、,了解1噸有多重,知道“1噸 = 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2、能運用千克、克、噸的有關(guān)知識估計一些物體的質(zhì)量,提高估計能力,感受質(zhì)量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教學重點:結(jié)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zhì)量,初步建立噸的質(zhì)量觀念。教學難點:掌握“1噸 = 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課時安排:一課時課前準備:相關(guān)課件教學流程: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導探索1故事引入。師:同學們聽過“曹沖稱象”的故事嗎?讓我們一起看一看這個故事吧。同學一定要認真看,看完故事還要回答提出的問題呢!(出示微視頻,講“曹沖稱象”的故事。)(課件)出示頭大象的問題情境“你知道我有多重嗎?師引導學生

7、思考:用我們學過的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說明大象有多重,你認為合適嗎?從而自然引出質(zhì)量單位“噸”。噸是較大的質(zhì)量單位,那么1噸有多重呢?(引出課題:1噸有多重,并板書)二、探究交流,感知新知1、利用多媒體出示書上畫面。(1)出示圖片,請同學讀一下數(shù)學信息。(2)請同學列算式獨立算一算,然后交流一下計算結(jié)果。2頭牛約重1000千克;10桶油約重1000千克;20袋面粉約重1000千克;40人約重1000千克。(3)小組匯報。你發(fā)現(xiàn)什么?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1噸1000千克,并介紹用字母表示:1 t1000 kg。2、聯(lián)系生活,理解新知。(1)小活動:先了解自己同桌的體重,在背一背,說一說感受(2)舉例

8、說明生活中有許多物體要用到質(zhì)量單位噸。(多媒體出示) 讓學生說一說每幅圖的意思,教師進行補充。(3)讓學生再舉幾個生活中的例子,師生共同進行分析。三、綜合應(yīng)用,鞏固拓展1、獨立完成書上的練一練,師巡視,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 (學生獨立思考再反饋交流,請幾名學生匯報思考方法)2、談收獲四、拓展作業(yè)今天我們學習了有關(guān)質(zhì)量單位噸的內(nèi)容,請同學們調(diào)查生活中“噸”的影子,多少個什么東西合起來大約是一噸。板書設(shè)計1噸有多重1噸1000千克字母表示:1 t1000 kg。篇二:一噸有多重教學設(shè)計教材分析:一噸有多重 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二課內(nèi)容。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千克和克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

9、認識更大的質(zhì)量單位“噸”的教學。對于單位“噸”,平時學生幾乎沒有接觸,所以對于“1噸有多重“的教學要結(jié)合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能實際地感受并認識。學情分析:一噸有多重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從學生的知識方面來看:已經(jīng)有克與千克的認識作基礎(chǔ)。同時學生已學習數(shù)學兩年多了,他們喜歡上了數(shù)學課,善于獨立思考,同時樂于合作交流,該班學生課上表現(xiàn)極為活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學生敢想敢說,愿意發(fā)表自己見解,有較好的學習數(shù)學的能力。根據(jù)課標要求和教材的編排意圖,結(jié)合三年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jié)構(gòu)和實際情況,我確立以下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情境,感受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重量,初步建立噸的質(zhì)量觀念。2、合

10、具體情境,提高對物體質(zhì)量的估計能力。3、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學會合作學習的意識。教學重點:“噸”的質(zhì)量觀念的建立,掌握1噸=1000千克。教學難點:認識和明確“噸”的實際意義。教學方法:通過課件演示法和聯(lián)想教學法,從多角度地讓學生感知1噸的重量,如學生最熟悉的自身的體重,并通過算一算,背一背,提一提來認識單位1噸的大小。課前準備:課件、一袋面粉。教學過程:一、故事導入1、師:在三國時期,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故事曹沖稱象。誰來講給大家聽?一個同學說時,其他同學一定要認真聽,聽完故事還要回答提出的問題呢!(出示課件:曹沖稱象的情境圖)。師:故事講得很生動,同學們聽得很認真,你們猜一猜

11、,大象到底有多重?(學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比三頭牛還要重,大概有1000多千克吧。) 師:用我們學過的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說明大象有多重,你們認為合適嗎?(學生可能回答:不太合適,因為大象太重了,要用更大的質(zhì)量單位。) 師:真會動腦筋!確實用千克、克有點不合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更大的質(zhì)量單位“噸”。(板書課題:一噸有多重)設(shè)計意圖:通過故事導入,讓學生知道稱較大的物體的質(zhì)量時,要用“噸”作單位。二、探索新知1、認一認,說一說師:1噸到底有多重呢?這個要用磅秤才能稱出來,但我們學過“曹沖稱象”的故事,我們可以把1噸分成小的單位來計量。師:同學們,通過昨天的學習,你們已經(jīng)知道自己的體重有多少千克,現(xiàn)

12、在請體重是25千克的同學站出來,(正好有8位同學:王源,慕子恒,慕翻燕,王保,薛佳藝,王娜,杰張,王雪曼)師:這樣,如果以這8個同學為一組,請大家算一算,他們的體重有多少千克?(學生計算出:25×8的結(jié)果是200千克,)師:如果有這樣5組的同學,他們的體重又有多重?(學生計算:200×5的結(jié)果是1000千克。)師:通過大家的計算,我們知道像這樣5組同學的體重為1000千克,也可以用我們今天認識的新朋友“噸”作單位,即:1000千克的質(zhì)量的物體,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1t=1000kg)2、感知1噸師:1噸到底有多重,同學們?( 背一背)請一個平時認為是大力士

13、的男孩背一背體重是25千克的一個學生,背2個學生(非常吃力),然后想像一下剛才8個學生的體重,5組這樣同學的體重,即1噸的重量。(提一提)1袋面粉質(zhì)量50千克,20袋面粉約重1噸。(想一想)1桶油重100千克,10桶油大約重1噸 。師小結(jié):“噸”是一個很大的質(zhì)量單位,所以在計量較重或大量物體的質(zhì)量時,常用到噸。3、找一找,說一說,師: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一噸大約有多重。找一找,在生活中在哪見到過“噸”?(大橋的承重是50噸,吊車能吊起8噸重的物體,電梯限重1000千克也就是1噸)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通過算一算,知道了1噸=1000千克,再通過背一背,想一想,提一提,找一找,說一說,充分讓學生

14、感知噸,并在大腦里建立質(zhì)量單位在生活中的用法。三、回歸生活,知識應(yīng)用(智勇大沖關(guān)):第一關(guān):填一填。4千克()克 3噸( )千克5000克( )千克 ( )t20xx kg18t()kg ( )kg6 t(分組完成,請幾名學生匯報方法。)第二關(guān):幫小明改日記(課件出示日記并播放錄音)今天,陽光明媚,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動物園玩,我們先到超市買了1克蘋果和2噸梨,又買了1個50千克的雞蛋。我看見超市里有電子秤,上去一稱我的體重,哎呀,我的體重都30克了。到了動物園。動物園里動物可真多,我估計了一下,一頭獅子大約重350克吧,大象挺重的,最少也有2克吧,還有會說話的鸚鵡大約重120千克。大水牛少說也

15、有338噸重。 參觀完動物園,我高高興興地回家了。(學生搶答,教師評價)第三關(guān):開放題:(課件出示)我是小小檢查員黃河大橋上現(xiàn)在需要招聘一批檢查員,你想去嗎?師:在黃河大橋上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限重13噸”,下面這些車能通過嗎?(1)、張叔叔的車裝載5000千克的煤。(2)王叔叔的車裝載3頭大象,每頭大約重5噸。(3)一輛載80袋水泥(每袋50千克)的車子。(4)一輛13噸和一輛2500千克的車能不能同時通過。設(shè)計意圖:通過讓學生智勇大沖關(guān),讓學生對質(zhì)量單位有一覺清晰的認識,并能從正反兩面進行單位換算練習,靈活地把握克、千克與噸的關(guān)系。 師小結(jié):其實80的車禍都是由于超載造成的?,F(xiàn)在你想對超

16、載的叔叔說什么?假如你的親戚中有人是司機,你今天回去會對他們說些什么?四、拓展作業(yè):篇三: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 一噸有多重 教學設(shè)計教學目標:1、結(jié)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zhì)量,初步建立噸的質(zhì)量觀念。2、掌握“1噸 = 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3、結(jié)合具體情境,提高對物體質(zhì)量的估計能力。教學重點:結(jié)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zhì)量,初步建立噸的質(zhì)量觀念。教學流程: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提出問題(課件)出示頭大象的問題情境“你知道我有多重嗎?二、探索新知,解決問題1、猜一猜。讓學生猜一猜大象的質(zhì)量,引出質(zhì)量單位“噸”。2、看一看,算一算。

17、利用圖片逐一出示一個個情境,讓學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說一說。3、說一說。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質(zhì)量單位要用噸。教材中的例子讓學生看一看,第一幅圖的意思是這座橋最多能承受“50噸”的質(zhì)量。4、練一練。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噸的質(zhì)量單位。三、鞏固練習,拓展應(yīng)用指導完成課本第22頁“練一練”的第1、2、3題四、全課總結(jié),拓展延伸1.課件出示“曹沖稱象”的故事情境圖2.讓學生講“曹沖稱象”的故事。討論曹沖為什么要以用這個辦法稱象。3.請你計算這頭大象有多重。4.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3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結(jié)合圖片、實物理解郵遞員、打靶、一捆稻、一束麻等詞語;2、美讀詩歌、背

18、誦課文,并在朗讀中拓展說話、抒發(fā)情感;3、補充學習兒歌,積累語言;4、通過朗讀感受詩中小朋友關(guān)心他人的美好心靈。教學重點: 美讀詩歌,背誦詩歌,體驗情感。教學難點: 理解一捆稻、一束麻教學過程:一、兒歌導入,啟動情感 、送小朋友一首兒歌。出示兒歌:小雨淅瀝瀝,小雨沙啦啦,淅瀝瀝,沙啦啦,小雨小雨慢慢下,苗苗就是喜歡它。)自己輕輕地讀一讀。)誰愿意讀給大家聽。)為了讀起來好聽,我們習慣上把淅瀝瀝讀成x li li,跟讀;)美讀兒歌淅瀝瀝,沙啦啦,這是下小雨的聲音,聽起來就好象小雨在唱歌。多好聽呀,小朋友也把這首兒歌讀好聽了!自己再試試。指名讀。指導:、小雨小雨慢慢下再慢一點就好了。、雨滴聲再輕一

19、點。、你讀得真好聽,我好象聽到了小雨在唱歌。5)齊讀。、小雨,會滋潤大地,會讓空氣更新鮮,苗苗喝了小雨滴還會慢慢長大!可有時,小雨也會帶來很多不方便。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習一首兒童詩,它的題目也叫小雨。板書:小雨 一起讀題二、初讀感知,體驗情感 、這首詩歌可有意思了。捧起書,自己讀讀,讀準每一個字音。、聽錄音。讓我們聽聽錄音機里小朋友是怎樣讀的。、學著錄音機里小朋友的樣子自己再讀讀。、檢查(一)出示詞語:性急 收起 郵遞員 然后 最后 等一等 剝完 解放軍 打靶)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幫助,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會讀了舉手。)開火車讀。正音:等dng 后鼻音舌頭往后縮,跟讀。然rán

20、這個翹舌音挺難讀的,跟讀,誰舌頭最靈,也能把然后讀準。)理解:、郵遞員你知道郵遞員是干什么的嗎?(出示圖片)你瞧,這位叔叔就是郵遞員,每天上午點、下午點左右,郵遞員也會來到我們學校送來信和報紙。、打靶(出示解放軍打靶圖片)誰在打靶?說話中糾正生字的讀音。(如:解放軍打靶百發(fā)百中。)(二)出示句子:等爸爸收起最后一捆稻,等媽媽剝完最后一束麻,過渡:小朋友讀詞語讀得很準,很棒,看來光讀詞語是難不倒大家的。林老師第一次讀這首詩歌時,發(fā)現(xiàn)有兩行詩句讀起來挺拗口的,自己練練,看誰的本領(lǐng)最大,也能讀準。)指名讀)這兩行詩句里,這兩個詞語最難讀,把他們讀準了,整行詩句自然就讀通了。跟讀:一捆稻 一束麻)理解

21、詞語:、(出示實物)老師手里拿的是一根稻,現(xiàn)在是一棵稻,(出示圖片)那爸爸手里拿的是一捆稻。指導讀準一捆稻。、你們知道麻是什么嗎?老師本來也想把麻找來給小朋友看看,可是我找了好多地方都沒找到,因為麻在我們這個地區(qū)比較少見。不過,麻曬干后可以做成麻繩、麻袋。你們回去可以向爸爸媽媽打聽麻繩、麻袋是怎么樣的?指導讀準一束麻。)連起來讀詩句。自己試,指名讀。)像這樣很長的句子,讀時還要注意句子中間的停頓。(師邊范讀邊劃停頓符)再指名讀。)齊讀。(三)再出示句子:等郵遞員把信送到,等解放軍打完了靶,等小鳥飛回了窩,下班的人也回到了家,)最難的兩行詩句小朋友都能讀準了,老師想,這幾行詩句一定也難不倒大家,

22、自己先試試。)指名讀。)師劃停頓符,再指名讀。)齊讀。三、美讀詩歌,領(lǐng)悟情感 第一節(jié)1、到現(xiàn)在為止,小朋友不但會讀詞語,知道了詞語的意思,而且連詩句也能讀準讀通了,收獲可真不少。讀詩歌光讀通還不夠,還要讀美。怎樣讀美,聽起來好聽呢?小朋友放開膽子,覺得怎樣讀好聽就怎樣讀!2、指導讀出節(jié)奏、變化、韻味A、詩句中間的停頓就像是歌曲里的節(jié)奏,你看,節(jié)奏是有變化的,有變化才美,你能不能也讀出變化呢?B、唱歌時,如果每個音都一樣高,那這首歌就不好聽了。讀詩歌就像唱歌一樣的,誰再來讀讀。C、范讀。自由練習。3、指導讀出感情A、如果下雨了,那會怎樣呢?這位小朋友看著小雨想到了那么多,多有愛心啊!我們也可以邊

23、想邊讀,讓同學們感覺到你的愛心。B、朗讀、評價、點撥。如:小雨下得還不夠輕,再試試。你讀得這么有愛心,小雨一定已經(jīng)聽到了。4、男生讀,女生讀。5、配樂讀。第二節(jié)1、出示第一節(jié):現(xiàn)在你也能這么有感情地讀讀第一節(jié)嗎?2、自由練習。3、指名朗讀,指導:A、小雨下得這么早、這么快,小朋友看著小雨,心里會想些什么呢?B、怎么讀聽起來很著急,盼望小雨等一等再下。C、雨可能會越下越大,小朋友心里越來越著急,誰能把三個等一等讀好!、小組賽讀。、順勢引背第二節(jié)。五、背誦詩歌,積淀情感 1、讓我們一起合起書,朗誦這首詩歌,如果忘了就打開課本偷偷地瞄一眼。2、;配樂朗誦詩歌。(站起來也行。)六、拓展說話,抒發(fā)情感

24、1、這位小朋友真有愛心,看著小雨想到了那么多人,還想到了小動物,你會想到誰呢?引導:下雨會給哪些人、物帶來不方便呢?還有誰也在外面工作、行走呢?田野、院子、馬路、大街2、我們也來學做小詩人,用文中句式等 來說說。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4(一)談話導入1、今天,我們來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哪里嗎?閱覽室是干什么的地方呢?2、小朋友們,平時你們喜歡讀書嗎?把你的小手舉起來讓老師看一看!誰愿意說一說你讀過哪些有趣的書?3、同學們說的可真好!原來書中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和豐富的知識,怪不得人們常說書是知識的海洋,書里有精彩的世界。(貼字)哪位小朋友愿意帶著大家讀一讀這句話?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

25、進書的世界!(課件)(二)了解獲得書的途徑新世紀出版社1、今天,還有一件值得高興的事,王老師邀請了兩位十分可愛的小朋友和大家一起去逛逛圖書一條街,想認識一下他們嗎?好!他們來了(課件)讓我們也和他們打個招呼吧。2、牛牛遇到困難了,讓我們來幫助他,好嗎?可是,這兩個字我們平時也沒見到過,同學們,你們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們?既然大家有這么多的好方法,趕快行動吧!誰有答案了?這個詞連起來怎么讀?(齊讀,帖字)3、它是干什么的地方呢?工人叔叔很辛苦,把書進行排版,打印,最后才能印刷出一批又一批有趣的圖書??磥泶蠹移綍r都很注意積累知識,讓我們繼續(xù)前進吧!(課件)新華書店1、咦?這是怎么一回事?我國古代漢字

26、書寫起來非常煩瑣,經(jīng)過一次又一次的簡化,形成現(xiàn)在我們寫的簡體字。新華書店的簡體字是這樣的:(齊讀,貼字)2、同學們,你們有誰去過新華書店?里面是什么樣子?我們可以在書店里買到許多自己喜愛的圖書,你還去過哪些書店?圖書館1、除了在書店里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書,還有哪些地方有書呢?讓我們接著去瞧一瞧吧。(課件)他們來到了哪里?(貼字)圖和館也是我們新認識的生字朋友,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2、圖書館里什么樣?讓我們一起進去吧!(課件)這是哪?從閱覽室中你可以看到什么?圖書管理員把圖書分成好多類來擺放,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哪些類?兒童文學類的書大多是寫給孩子們看的,像一些童話故事等。你們希望這里面有哪些書?

27、科幻故事是通過想象寫的一些科學家幻想故事,比如發(fā)生在宇宙。太空中的一些神奇的事情。人物傳記常常整本書都是寫一個人的,或者寫這個人一生當中都發(fā)生了哪些事情,或者寫這個人為國家作出了哪些貢獻。記得上學期我們開過一個學賴寧的班會,大家還記得嗎?他是怎樣的一個人?賴寧的故事就屬于人物傳記類的書。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知道每一類中究竟會有哪些書呢?哪一組想知道兒童文學類的?下面我們就來分組讀一讀每一類中書的名字。小組派代表讀。3、你們想不想親自去看一看我們學校的藏書室每一類都有哪些書?讓我們和圖書管理員汪老師一起看看吧!4、王老師看出來了,大家都非常喜歡讀書。我們就來作個游戲,名字叫猜猜看。(進行游戲過程)

28、5、閱讀時要注意什么?音像店1、(課件)學生質(zhì)疑:音像店怎么也在圖書一條街里?滲透非文本圖書。你看過或聽過哪些非文本圖書呢?(三)辦圖書館1、我們想要讀書有這么多地方可以去,有什么好辦法讓我們在班級就可以讀到好多書呢?2、小組內(nèi)展示書。3、我們應(yīng)該怎樣愛護圖書?4、請同學們拿起你喜歡的書,把書的名字大聲的讀給你的好朋友或周圍的老師聽一聽!5、請大家把書放到你們組的書架上面,空閑的時候大家可以讀一讀書中的故事。6、總結(jié)放書方法。(四)總結(jié)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好多有關(guān)書的知識,你們高興嗎?你有什么收獲?下課的時候可以把你喜歡的書介紹給你的好朋友。我們看看牛牛想和大家說什么(課件)再見!教學設(shè)計

29、方案 篇5一、情境導入1、出示魚的圖片:同學們,請看這幾幅圖片,這是我們?nèi)粘I钪谐R姷聂~,分別是鯽魚、鯉魚、鱸魚、鯇魚。2、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幾個字,它們的部首都是“魚”,表示什么?那同學們能告訴我魚有哪些基本的特征嗎?(板書:生活在水里、靠鰭運動、用腮呼吸、表面有鱗、卵生)你們是怎么知道的?(觀察、課外積累的、上網(wǎng)查找等。)3、出示鯨的圖片,問:這是什么動物? 板書“鯨”,并寫上拼音,指名讀。 觀察“鯨”字和“鯇、鱸、鯉、鯽、鯪”,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從“鯨”這個字來看,它也是“魚”字旁,那鯨是否也屬于魚類?鯨具備魚類的特征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當小小科學家,去探索其中的奧秘吧!二、學生自讀

30、課文,自主探究1、鯨也生活在海洋里,它們是否也屬于魚類?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找出有關(guān)的句子,學生讀書,找出三個句子。課件出示: 鯨生活在海洋里,因為體形像魚,許多人管它叫鯨魚。其實它并不屬于魚類,而是哺乳動物。 鯨跟牛羊一樣用肺呼吸,這也說明它不屬于魚類。 鯨是胎生的,幼鯨靠吃母鯨的奶長大,這些特征也說明鯨是哺乳動物。師:所以說:鯨不是魚,而是哺乳動物。2、全班齊讀三個句子。3、這些特征說明了鯨不是魚,而是哺乳動物,那么鯨有魚的外形為什么不是魚呢?學習第二自然段你就會明白。出示第二自然段: 自由讀讀這個自然段,找出最能說明鯨不是魚,而是哺乳動物的句子:“在很遠的古代,跟牛羊的祖先一

31、樣適應(yīng)了海洋的生活?!?理解這個句子:師:哦,從“跟牛羊的祖先一樣”我們知道,原來鯨本來就是哺乳動物。后來因為環(huán)境的變化,才變成了魚的樣子。請大家讀讀這句話就很清楚了。出示:“后來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適應(yīng)了海洋的生活?!睅煟捍蠹叶贾?,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地球上有恐龍,后來它們生活的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它們沒能適應(yīng),就漸漸滅絕了。這就是所謂的“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鍛煉好身體,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跟上時代的.步伐,才不會被社會淘汰。4、快速默讀課文,想想課文除了介紹了鯨的進化過程以外,還介紹了哪些內(nèi)容?注意每段開頭的句子。學生匯報,教師板書:形體特點、進化過程、種類、生活習

32、性。三、細讀課文,體會鯨的特點師:課文向我們介紹了鯨這么多的知識,你對哪方面最感興趣呢?請你們按以下的學習要求,挑選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個方面和你的小組成員合作學習。出示學習要求,全班一起讀讀:1、這個部分圍繞著什么來寫?2、使用了哪些說明方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先復習以前學過的說明方法。)3、哪些詞句寫得特別好?為什么?(詞語用“”標出來,句子用“ ”劃出來。) 小組合作學習,選擇最感興趣的一個部分進行討論、研究。 匯報。四、交流搜集到的材料,加深對鯨的認識1、通過剛才的學習,大家都知道,鯨分為兩大類須鯨和齒鯨,請同學們把老師課前布置大家搜集有關(guān)鯨的資料拿出來,跟你們的小組成員互相交流:你通過

33、搜集的資料,還知道了課文里沒有介紹的哪些關(guān)于鯨的知識?以某一種類的鯨(如白鯨、虎鯨)的口吻作一個自我介紹。2、出示“藍鯨的自述”作例子,讓學生知道自我介紹該用第一人稱。3、小組互相交流:個別小組選派代表上臺匯報。4、匯報后總結(jié):看來同學們對鯨已經(jīng)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都成了研究鯨的專家了。五、總結(jié)全文1、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說說你有什么收獲嗎?(鯨不是魚,是哺乳動物;它們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它們是怎樣進化的;分兩大類,80余種;通過搜集資料,豐富見識,拓寬視野;說明方法及好處)2、自然界還有許許多多奇妙的事物等著我們?nèi)パ芯俊⑷グl(fā)現(xiàn),希望同學們留心觀察,積極去探討,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吧!六、布置作業(yè)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請選擇下面其中一個作業(yè)來完成:1、繼續(xù)搜集、研究鯨的有關(guān)資料,了解鯨更多的知識。2、為海洋館寫一段關(guān)于鯨的解說詞。3、以我不是魚為題寫一篇短文。4、利用課后資料袋中提供的材料寫一篇保護鯨的倡議書。教學設(shè)計方案 篇6課前預習:1、詞語:撒嬌 沉睡 嘮叨 滋潤2、正確熟練地朗讀課文。3、了解省略號有幾種用法。教學重點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